CN104736906A - 旋转机械 - Google Patents

旋转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6906A
CN104736906A CN201380053935.XA CN201380053935A CN104736906A CN 104736906 A CN104736906 A CN 104736906A CN 201380053935 A CN201380053935 A CN 201380053935A CN 104736906 A CN104736906 A CN 104736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eal
rotating machinery
demarcation strip
gap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39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6906B (zh
Inventor
松本和幸
桑村祥弘
大山宏治
田中良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36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6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9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1/00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internal leakage of working-fluid, e.g. between stages
    • F01D11/001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internal leakage of working-fluid, e.g. between stages for sealing space between stator blade and r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44Free-space packings
    • F16J15/447Labyrinth packings
    • F16J15/4472Labyrinth packings with axial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1/00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internal leakage of working-fluid, e.g. between stages
    • F01D11/08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internal leakage of working-fluid, e.g. between stages for sealing space between rotor blade tips and st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流体沿着轴线流通的汽轮机(1A)中,具备:动叶片(50)的叶冠(51),设于以轴线为中心延伸的轴体上;分隔板外环(11),在叶冠(51)的径向上与叶冠(51)相向,并设于以能够绕轴线相对于叶冠(51)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外壳上;密封片(15),从分隔板外环(11)向径向内侧延伸,在该密封片(15)与叶冠(51)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H);及蒸汽导入面(70a),形成于密封片(15)的下游侧,在生成有基于通过微小间隙(H)的泄漏流的主漩涡(Y1)的腔体(C)内以与密封片(15)相向的方式设置,并将基于主漩涡(Y1)的流动向微小间隙(H)引导。

Description

旋转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机、压缩机等旋转机械的密封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2年10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230746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旋转机械的一种,有如下的轴流式的涡轮机,其具备:外壳;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设于外壳的内部;多个静叶片,固定配置于外壳的内周部;及多个动叶片,在该多个静叶片的下游侧放射状地设于旋转轴上。在涡轮机中,通过将流体的压力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而获得动力。此外,在涡轮机为冲动式涡轮机的情况下,由静叶片将流体的压力能量转换为速度能量,并由动叶片将该速度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另外,在涡轮机为反动式涡轮机的情况下,也在动叶片内将压力能量转换为速度能量,并利用流体喷出的反动力将速度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
在这样的涡轮机中,在作为旋转体(转子)的动叶片的前端部与作为静止体(定子)的外壳之间在径向上形成有间隙。另外,在作为静止体的静叶片的前端部与作为旋转体的旋转轴之间也形成有径向的间隙。因此,流体的一部分在动叶片前端部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向下游侧泄漏,但是该泄漏流体未对动叶片赋予旋转力。另外,由于通过静叶片的前端部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的而流向下游侧的泄漏流体的压力能量未由静叶片转换为速度能量,因此几乎不会对下游侧的动叶片赋予旋转力。因此,为了提高涡轮机的性能,减少通过上述间隙的流体的流量(泄漏流量)变得很重要。
在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结构的涡轮机:在动叶片的前端部设有高度从轴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逐渐变高的多个台阶部,在外壳上设有向各台阶部延伸的多个密封片,在各台阶部与各密封片的前端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
在该涡轮机中,从上游侧进入至上述间隙的流体与台阶部的阶梯面发生碰撞,由此在阶梯面的上游侧产生主漩涡。另外,在阶梯面的下游侧(上述微小间隙的上游侧附近)产生有由主漩涡所引起的剥离漩涡。并且通过该剥离漩涡,使通过微小间隙的泄漏流缩流,由此能够减少泄漏流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80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关于由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台阶部产生的主漩涡,在上述微小间隙的下游侧附近,形成主漩涡的流体的流通方向不朝向径向,而是朝着下游侧而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因此,在上述微小间隙的下游侧附近形成有死水区域。即,在该死水区域内,主漩涡的流体无法直接对通过微小间隙的流体产生影响,从而泄漏流的缩流效果减弱。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的旋转机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机械,流体沿着上述旋转机械的轴线流通,上述旋转机械具备:转子,以上述轴线为中心延伸;定子,在上述转子的径向上与上述转子相向,以能够绕上述轴线相对于该转子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密封片,从上述转子与上述定子中的一方朝另一方延伸,并在该密封片与上述转子与上述定子中的该另一方之间形成有间隙;及流体导入面,形成于上述密封片的下游侧,以与上述密封片相向的方式设置在生成有基于通过上述间隙的泄漏流的漩涡的腔体内,并将基于上述漩涡的流动向上述间隙引导。
根据这样的旋转机械,通过将腔体内的由泄漏流所形成的漩涡中的流体以通过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的方式向上述间隙引导,从而能够在密封片的下游侧向上述转子与上述定子中的另一方推压通过了间隙的泄漏流。因此,能够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流体导入面以随着从上述一方侧朝向上述另一方侧而从下游侧朝向上游侧的方式倾斜地设置。
通过如此设置流体导入面,能够将更多的漩涡中的流体引导至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此外,由于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的空间随着朝向间隙而变窄,因此能够增大被向间隙引导的流体的流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流体导入面是沿着上述密封片设置的分隔板的朝向上游侧的表面,在上述分隔板的上述一方侧形成有连通部,上述连通部连通在该分隔板与上述密封片之间划分出的空间和上述腔体内的上述分隔板的下游侧的空间。
根据这样的分隔板,能够可靠地从连通部朝向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的空间引导漩涡中的流体,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旋转机械在上述转子与上述定子中的上述另一方上在上述密封片的下游侧的位置还具备阶梯面,上述阶梯面设于与上述间隙相向的位置,并朝向上游侧将上述泄漏流向上述腔体内的上述一方侧引导。
通过泄漏流与这样的阶梯面发生碰撞,从而能够可靠地在腔体内生成漩涡,其结果是,能够将更多的流体引导至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旋转机械,通过将漩涡中的流体引导至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从而在密封片的下游侧推压通过间隙的泄漏流,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轮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轮机的图,是表示图1中的主要部分I的放大剖视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轮机的图,是表示图2A中的主要部分J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汽轮机的图,是在与图1中的主要部分I相同的位置表示上游侧的腔体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汽轮机的图,是在与图1中的主要部分I相同的位置表示上游侧的腔体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汽轮机的图,是在与图1中的主要部分I相同的位置表示上游侧的腔体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汽轮机的图,是在与图1中的主要部分I相同的位置表示上游侧的腔体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汽轮机的图,是在与图1中的主要部分I相同的位置表示上游侧的腔体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汽轮机中未设有台阶部的情况的图,是表示与图1中的主要部分I相同的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汽轮机1A进行说明。
汽轮机1A是将蒸汽S的能量作为旋转动力取出的外燃机,用于发电厂的发电机等。
如图1所示,汽轮机1A主要包括:外壳10;调整阀20,对流入至外壳10的蒸汽S的量与压力进行调整;轴体30,旋转自如地设于外壳10的内侧,对未图示的发电机等机械传递动力;静叶片40,保持于外壳10;动叶片50,设于轴体30;及轴承部60,将轴体30支撑为能够绕轴旋转。
外壳10的内部空间被气密地密封并且该外壳10被作为蒸汽S的流路。在该外壳10的内壁面牢固地固定有供轴体30插通的环状的分隔板外环(定子)11。
在外壳10的内部安装有多个调整阀20。各调整阀20具备:调整阀室21,供蒸汽S从未图示的锅炉流入;阀芯22;及阀座23。调整阀20构成为,当阀芯22离开阀座23时蒸汽流路打开,蒸汽S经由蒸汽室24流入至外壳10的内部空间。
轴体30具备轴主体31及从该轴主体31的外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轮盘32。该轴体30将旋转能量传递至未图示的发电机等机械。
轴承部60具备径向轴承装置61及推力轴承装置62。轴承部60将轴体30支撑为能够旋转。
静叶片40以围绕轴体30的方式放射状地配置有多个,从而构成环状静叶栅,并分别保持于上述分隔板外环11。该静叶片40的径向的内侧由供轴体30插通的环状的中心围带41连接,其前端部相对于轴体30沿径向隔开间隙地配置。
由该多个静叶片40构成的环状静叶栅构成为,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六个,将蒸汽S的压力能量转换为速度能量,并向在下游侧相邻的动叶片50侧引导。
动叶片50牢固地安装于轴体30所具有的轮盘32的外周部。该动叶片50在各环状静叶栅的下游侧放射状地配置有多个,从而构成环状动叶栅。
上述环状静叶栅与环状动叶栅被设为一组一段。即,汽轮机1A构成为六段。其中,最终段的动叶片50的前端部被设为沿周向延伸的叶冠(转子)51。该叶冠51在外壳10的径向上与分隔板外环11之间隔开间隙地相向配置。并且,叶冠51被收容在形成于分隔板外环11的与叶冠51对应的部位的环状槽11a内。
在此,如图2A所示,汽轮机1A具备:设于叶冠51的台阶部52、从分隔板外环11朝向台阶部52延伸的密封片15及相向地设于密封片15的下游侧的分隔板70。
台阶部52设于作为最终段的动叶片50的前端部的叶冠51,具有阶梯面53并向分隔板外环11侧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叶冠51上设有三个台阶部52(52A~52C)。该三个台阶部52(52A~52C)配置为从轴体30的轴线O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从动叶片50突出的高度逐渐变高。即,形成阶梯差的三个阶梯面53(53A~53C)以朝向轴向上游侧的方式形成在台阶部52(52A~52C)。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分隔板外环11的环状槽11a的槽底面11b,也在轴线O方向上以与各台阶部52对应的方式朝向轴线O方向形成为台阶形状。
密封片15(15A~15C)从分隔板外环11的槽底面11b延伸地设置。密封片15(15A~15C)设为,以1:1的方式与各台阶部52(52A~52C)对应,并在与对应的台阶部52(52A~52C)之间,在径向上形成有微小间隙H。对于该微小间隙H(H1~H3)的各尺寸,在考虑了外壳10、动叶片50的热伸缩量、动叶片50的离心伸缩量等的基础上,在两者不接触的安全范围内设为最小值。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面53B位于密封片15A的下游侧,阶梯面53C位于密封片15B的下游侧,阶梯面53A位于密封片15A的上游侧。并且,构成为,由阶梯面53A将蒸汽S向后述的腔体C1内的径向外侧引导,由阶梯面53B将蒸汽S向后述的腔体C2内的径向外侧引导,由阶梯面53C将蒸汽S向后述的腔体C3内的径向外侧引导。
基于这样的结构,在叶冠51侧与分隔板外环11之间,在上述环状槽11a内,以与各台阶部52(52A~52C)对应的方式形成有腔体C(C1~C3)。
腔体C(C1~C3)形成于与各台阶部52(52A~52C)对应的密封片15(15A~15C)与在轴线O方向的上游侧与该密封片15(15A~15C)相向的隔壁之间。
更具体地说,在与位于轴线O方向的最上游侧的第一段台阶部52A对应的第一腔体C1中,上述隔壁由上述环状槽11a的轴向上游侧的内壁面54形成。因此,在该内壁面54与对应于第一段台阶部52A的密封片15A之间,此外在叶冠51侧与分隔板外环11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C1。
另外,在与第二段台阶部52B对应的第二腔体C2中,上述隔壁由位于轴向上游侧的与台阶部52A相对应的密封片15A形成。因此,在密封片15A与密封片15B之间,此外在叶冠51与分隔板外环11之间形成有第二腔体C2。
相同地,在密封片15B与密封片15C之间,此外在叶冠51与分隔板外环11之间形成有第三腔体C3。
接下来,对分隔板70进行说明。
分隔板70为如下部件:其呈环状,在各密封片15的下游侧,以与各密封片1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密封片15A和密封片15B)相向的方式,并且与各密封片15(15A、15B)平行地从分隔板外环11的槽底面11b向径向内侧延伸地设置。此外,在该分隔板70中,在其与对应的密封片15(15A、15B)之间划分出导入蒸汽S的蒸汽流路FC,并且在该径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连通各腔体C(C1、C2)中的分隔板70的下游侧的空间与蒸汽流路FC的连通部70b。
该连通部70b可以是沿着轴线O方向贯通分隔板70的多个孔,也可以是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形成的狭缝,只要在周向上的任一位置贯通分隔板70即可,形状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也可以是,分隔板70由肋等支撑于相向的密封片15,由此设于各密封片15的下游侧。该情况下的连通部70b在周向整个区域上开口而形成。
并且,该分隔板70的径向内侧的端缘部比密封片15(15A、15B)位于径向外侧,延伸尺寸比密封片15(15A、15B)小,但是优选至少为密封片15(15A、15B)的延伸尺寸以下的尺寸。
这样一来,分隔板70使蒸汽S沿着蒸汽导入面(流体导入面)70a在蒸汽流路FC内向径向内侧流通,并将蒸汽S向上述微小间隙H(H1~H3)引导,上述蒸汽导入面(流体导入面)70a是与所对应的密封片15(15A、15B)相向的朝向上游侧的表面。
在这样的汽轮机1A中,首先,当将调整阀20(参照图1)设为打开状态时,蒸汽S从未图示的锅炉流入至外壳10的内部空间。
流入至外壳10的内部空间的蒸汽S依次通过各段的环状静叶栅和环状动叶栅。此时,压力能量被静叶片40转换为速度能量,经由静叶片40的蒸汽S中的大部分流入至构成同一段的动叶片50之间,由动叶片50将蒸汽S的速度能量转换为旋转能量,从而使轴体30旋转。另一方面,蒸汽S中的一部分(例如,几%)在从静叶片40流出后,流入至环状槽11a内,成为所谓的泄漏流。
在此,如图2A所示,流入至环状槽11a内的蒸汽S首先流入至第一腔体C1而与台阶部52A的阶梯面53A发生碰撞,而后返回到上游侧,在图2A的纸面上产生逆时针旋转的主漩涡Y1。并且,通过如此设置台阶部52A,能够可靠地生成主漩涡Y1。
并且此时,尤其是在台阶部52A的上述端缘部55,一部分流体从上述主漩涡Y1剥离,由此以向与该主漩涡Y1相反的方向旋转、在本例中为在图2A的纸面上顺时针旋转的方式产生反向漩涡Y2。该反向漩涡Y2将通过密封片15A与台阶部52A之间的微小间隙H1的泄漏流向径向内侧推压,从而发挥减少流量的缩流效果。
另外,在密封片15B的上游侧,与密封片15A的上游侧相同,也形成有主漩涡Y1及反向漩涡Y2,从而发挥减少泄漏流的流量的缩流效果。
在此,形成主漩涡Y1的蒸汽S的一部分被从径向外侧的连通部70b向蒸汽流路FC导入,并沿着蒸汽导入面70a向径向内侧流通,而被向上述微小间隙H(H1、H2)引导。因此,能够在密封片15(15A、15B)的下游侧将主漩涡Y1的蒸汽S的流通方向改变为朝向径向内侧的方向。
由此,能够向径向内侧推压通过了微小间隙H(H1、H2)的泄漏流,以使从图2B的虚线所示的流动变为实线所示的流动。换言之,相当于缩小了微小间隙H(H1、H2)的间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轮机1A,通过将分隔板70设于各密封片15(15A、15B)的下游侧而向径向内侧推压通过了微小间隙H(H1、H2)的泄漏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汽轮机100进行说明。
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板103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3所示,分隔板103设为随着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而轴线O的周向剖面呈直线状地向上游侧倾斜。换言之,分隔板103设为蒸汽流路FC朝着径向内侧而逐渐地在轴线O方向上变窄。
根据这样的汽轮机100,分隔板103在径向外侧朝向下游侧地倾斜,由此能够将更多的来自主漩涡Y1的蒸汽S导入至蒸汽流路FC。此外,由于通过倾斜的分隔板103,蒸汽流路FC朝着径向内侧而逐渐地变窄,因此被导入至蒸汽流路FC的蒸汽S一边沿着蒸汽导入面103a流通一边增大流速。
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向径向内侧推压通过了微小间隙H(H1、H2)的泄漏流的力,从而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
在此,如图4所示,分隔板103A也可以设为轴线O的周向剖面呈曲线状。即,设为随着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上游侧弯曲,周向剖面形成为向上游侧鼓起的曲线状,并在径向的内侧与密封片15(15A、15B)大致平行。通过这样的形状,能够在径向外侧将更多的蒸汽S从主漩涡Y1导入至蒸汽流路FC,并且能够在径向内侧使蒸汽流路FC内的蒸汽S的流通方向为朝向径向的方向,从而使蒸汽S沿着蒸汽导入面103Aa流通。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汽轮机110进行说明。
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块状部件113取代分隔板70(103、103A)作为形成蒸汽导入面110a的部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5所示,块状部件113以正好位于主漩涡Y1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并且在轴线O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另外,该块状部件113的周向剖面呈大致四边形。即,蒸汽导入面113a为各块状部件113与所对应的密封片15(15A、15B)相向的表面。另外,在径向外侧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有连通各腔体C(C1、C2)与蒸汽流路FC的连通部113b。
根据这样的汽轮机110,能够使主漩涡Y1沿着块状部件113的表面流通,能够将形成主漩涡Y1的全部蒸汽S向蒸汽流路FC内引导。因此,能够使更多的蒸汽S向微小间隙H(H1、H2)流通,能够进一步获得通过了微小间隙H(H1、H2)的泄漏流的缩流效果。另外,块状部件113的周向剖面可以呈完整的四边形,但是优选如图5所示,是角部成为R形状而带有圆角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块状部件113的周向剖面呈四边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至少在蒸汽流路FC中流通的蒸汽S能够对通过了微小间隙H(H1、H2)的泄漏流进行缩流即可。
例如,也可以如图6A所示,块状部件113A的蒸汽导入面113Aa形成为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上游侧倾斜。在该情况下,如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另外,块状部件113A优选如图6A所示,是角部成为R形状而带有圆角的形状。
另外,如图6B所示,块状部件113B的除蒸汽导入面113Ba以外的表面也可以以沿着主漩涡Y1的方式在周向剖面上呈曲线状。在该情况下,块状部件113B不会妨碍到主漩涡Y1的流动,因此能够提高泄漏流的缩流效果。
以上,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稍作设计变更。
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未必一定要在作为最终段的动叶片50的前端部的叶冠51上设置台阶部52。在该情况下,由于主漩涡Y1是利用蒸汽S的粘性而生成的,因此也能够获得由蒸汽导入面70a(103a、103Aa、113Aa、113Ba)引起的泄漏流的缩流效果。另外,在图7中,分隔板外环11的环状槽11a的槽底面11b也未形成为台阶状,但是也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台阶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减少动叶片50与分隔板外环11之间的泄漏流的流量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在静叶片40与轴体30之间也能够应用相同的方案。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动叶片50的前端部的叶冠51上形成了台阶部52(52A~52C),在分隔板外环11上设置了密封片15(15A~15C),但是例如也可以相反地在分隔板外环11上形成台阶部52,在叶冠51上设置密封片1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机械的一例,对汽轮机1A(100、110)进行了说明,但是既可以是燃气轮机、压缩机等旋转机械,也可以应用于设于轴体30的密封结构。
工业实用性
根据上述旋转机械,通过将漩涡中的流体引导至密封片与流体导入面之间,从而在密封片的下游侧推压通过了间隙的泄漏流,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流量。
附图标记说明
1A   汽轮机(旋转机械)
10   外壳
11   分隔板外环(定子)
11a  环状槽
11b  槽底面
20   调整阀
21   调整阀室
22   阀芯
23   阀座
30   轴体
31   轴主体
32   轮盘
40   静叶片
41   中心围带
50   动叶片
51   叶冠(转子)
52   台阶部
53   阶梯面
54   内壁面
55   端缘部
60   轴承部
61   径向轴承装置
62   推力轴承装置
70   分隔板
70a  蒸汽导入面(流体导入面)
70b  连通部
FC   蒸汽流路(空间)
S    蒸汽
O    轴线
Y1   主漩涡
Y2   反向漩涡
H    微小间隙
C    腔体
100  汽轮机
103  分隔板
103a  蒸汽导入面
103A  分隔板
110  汽轮机
113  块状部件
113a   蒸汽导入面(流体导入面)
113b    连通部
113A    块状部件
113Aa   蒸汽导入面(流体导入面)
113B    块状部件
113Ba   蒸汽导入面(流体导入面)

Claims (8)

1.一种旋转机械,流体沿着所述旋转机械的轴线流通,所述旋转机械具备:
转子,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延伸;
定子,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与所述转子相向,以能够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转子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
密封片,从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中的一方朝另一方延伸,并在所述密封片与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中的所述另一方之间形成有间隙;及
流体导入面,形成于所述密封片的下游侧,以与所述密封片相向的方式设置在生成有基于通过所述间隙的泄漏流的漩涡的腔体内,并将基于所述漩涡的流动向所述间隙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流体导入面以随着从所述一方侧朝向所述另一方侧而从下游侧朝向上游侧的方式倾斜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流体导入面是沿着所述密封片设置的分隔板的朝向上游侧的表面,
在所述分隔板的所述一方侧形成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在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密封片之间划分出的空间和所述腔体内的所述分隔板的下游侧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流体导入面是沿着所述密封片设置的分隔板的朝向上游侧的表面,
在所述分隔板的所述一方侧形成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在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密封片之间划分出的空间和所述腔体内的所述分隔板的下游侧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旋转机械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中的所述另一方上在所述密封片的下游侧的位置还具备阶梯面,所述阶梯面设于与所述间隙相向的位置,并朝向上游侧将所述泄漏流向所述腔体内的所述一方侧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旋转机械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中的所述另一方上在所述密封片的下游侧的位置还具备阶梯面,所述阶梯面设于与所述间隙相向的位置,并朝向上游侧将所述泄漏流向所述腔体内的所述一方侧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旋转机械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中的所述另一方上在所述密封片的下游侧的位置还具备阶梯面,所述阶梯面设于与所述间隙相向的位置,并朝向上游侧将所述泄漏流向所述腔体内的所述一方侧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旋转机械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中的所述另一方上在所述密封片的下游侧的位置还具备阶梯面,所述阶梯面设于与所述间隙相向的位置,并朝向上游侧将所述泄漏流向所述腔体内的所述一方侧引导。
CN201380053935.XA 2012-10-18 2013-10-17 旋转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0746 2012-10-18
JP2012230746A JP5936515B2 (ja) 2012-10-18 2012-10-18 回転機械
PCT/JP2013/078181 WO2014061736A1 (ja) 2012-10-18 2013-10-17 回転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6906A true CN104736906A (zh) 2015-06-24
CN104736906B CN104736906B (zh) 2016-10-05

Family

ID=5048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393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906B (zh) 2012-10-18 2013-10-17 旋转机械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96952B2 (zh)
EP (1) EP2894377B1 (zh)
JP (1) JP5936515B2 (zh)
KR (1) KR101700055B1 (zh)
CN (1) CN104736906B (zh)
WO (1) WO201406173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3412A (zh) * 2016-02-19 2018-09-28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机械
CN109154392A (zh) * 2016-05-09 2019-01-04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密封段及旋转机械
CN111051650A (zh) * 2018-01-31 2020-04-2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轴流旋转机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2175B1 (ko) * 2014-05-28 2020-11-02 한국전력공사 이물질 포집 기능을 갖는 터빈
JP6510915B2 (ja) * 2015-07-03 2019-05-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ラビリンスシー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59227B (de) * 1961-04-06 1963-12-12 Bbc Brown Boveri & Cie Labyrinthstopfbuechse
US4057362A (en) * 1975-05-09 1977-11-08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urnberg Ag Apparatus for raising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limit of steam flow and gas flow turbines and compressors
CN1195396A (zh) * 1995-09-06 1998-10-07 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涡轮机密封
JP2002228014A (ja) * 2001-02-05 2002-08-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ラビリンスシール
JP2011080452A (ja) * 2009-10-09 2011-04-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ービン
JP2011208602A (ja) * 2010-03-30 2011-10-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ービン
JP2012137006A (ja) * 2010-12-27 2012-07-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ービ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931Y2 (zh) * 1986-10-02 1993-05-28
JPH0640377Y2 (ja) * 1989-03-30 1994-10-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磁性流体シール装置
JPH09324655A (ja) * 1996-06-07 1997-12-16 Hitachi Ltd ガス膨張タービン
JP2006291967A (ja) 2006-05-29 2006-10-26 Toshiba Corp 軸流タービン
US7445213B1 (en) * 2006-06-14 2008-11-04 Florida Turbine Technologies, Inc. Stepped labyrinth seal
US7708520B2 (en) * 2006-11-29 2010-05-04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with concave pocket with knife edge seal
US8206082B2 (en) * 2009-04-29 2012-06-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acking seal rotor lands
JP5411569B2 (ja) * 2009-05-01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シール構造とその制御方法
EP2964982B1 (en) * 2013-03-08 2018-05-09 Rolls-Royce Corporation Slotted labyrinth sea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59227B (de) * 1961-04-06 1963-12-12 Bbc Brown Boveri & Cie Labyrinthstopfbuechse
US4057362A (en) * 1975-05-09 1977-11-08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urnberg Ag Apparatus for raising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limit of steam flow and gas flow turbines and compressors
CN1195396A (zh) * 1995-09-06 1998-10-07 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涡轮机密封
JP2002228014A (ja) * 2001-02-05 2002-08-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ラビリンスシール
JP2011080452A (ja) * 2009-10-09 2011-04-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ービン
JP2011208602A (ja) * 2010-03-30 2011-10-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ービン
JP2012137006A (ja) * 2010-12-27 2012-07-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ービン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3412A (zh) * 2016-02-19 2018-09-28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机械
CN109154392A (zh) * 2016-05-09 2019-01-04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密封段及旋转机械
CN109154392B (zh) * 2016-05-09 2020-10-02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密封段及旋转机械
US10927765B2 (en) 2016-05-09 2021-02-23 Mitsubishi Power, Ltd. Seal segment and rotary machine
CN111051650A (zh) * 2018-01-31 2020-04-2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轴流旋转机械
CN111051650B (zh) * 2018-01-31 2022-04-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轴流旋转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1736A1 (ja) 2014-04-24
EP2894377B1 (en) 2016-12-28
JP2014081050A (ja) 2014-05-08
CN104736906B (zh) 2016-10-05
US20150300190A1 (en) 2015-10-22
JP5936515B2 (ja) 2016-06-22
US9896952B2 (en) 2018-02-20
EP2894377A1 (en) 2015-07-15
EP2894377A4 (en) 2015-11-18
KR20150055051A (ko) 2015-05-20
KR101700055B1 (ko)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3722B1 (en) Turbine with blades having a tip shroud
US9476315B2 (en) Axial flow turbine
US10557363B2 (en) Sealing structure and rotary machine
KR101279191B1 (ko) 터빈
JP4884410B2 (ja) 二軸ガスタービン
US20120121411A1 (en) Labyrinth Seals for Turbomachinery
CN104736906A (zh) 旋转机械
JP5725848B2 (ja) タービン
CN104204419B (zh) 涡轮
CN104024581A (zh) 涡轮
CA2948470A1 (en) Gas turbine engine stage provided with a labyrinth seal
CN103717842A (zh) 涡轮
US11131201B2 (en) Rotor blade, rotor unit, and rotating machine
US10513937B2 (en) Steam turbine
EP3358142B1 (en) Turbine tip shroud leakage flow control
JP5412571B2 (ja) タービン
JP5909081B2 (ja) ターボ機械のシーリング組立体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1622809B (zh) 轴流涡轮
JP2020139464A (ja) 軸流タービ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