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8346A - 链条 - Google Patents

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8346A
CN104728346A CN201410645025.7A CN201410645025A CN104728346A CN 104728346 A CN104728346 A CN 104728346A CN 201410645025 A CN201410645025 A CN 201410645025A CN 104728346 A CN104728346 A CN 104728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interconnecting piece
pin
liner
lin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50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山正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bakimoto Chain Co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moto Cha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moto Chain Co filed Critical Tsubakimoto Chain Co
Publication of CN104728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8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条,其在减少链条的重量或大小的同时维持链条强度,降低链条制造或链条装配所涉及的作业负担或成本,同时降低在啮合于链轮时的冲击或噪音。具体而言,是将多个内连接件(110)及外连接件(120)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的链条(100),外连接件(120)具有前后1对销(121)与外平板(122),内连接件(110)如下,具有前后1对衬套部(111)与利用平行于衬套部(111)轴线的面来连结前后1对衬套部(111)的内平板部(112),以1张板状构件的两端被卷曲的形状一体形成。

Description

链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条,将多个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多个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的链条,如图18所示,周知如下链条500(参照专利文献1),由在1对外平板522的销孔中固定有销521的外连接件520与衬套511固定在1对内平板512的衬套孔中的内连接件510所构成,通过将外连接件520的销521较松地插入于内连接件510的衬套511,从而交替连结外连接件520与内连接件510。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107583号公报
在像专利文献1的链条500这样的公知链条中,在连结内平板512与衬套511时,一般使用将衬套511压入嵌合于内平板512的衬套孔内的方法。
但是,在将衬套511压入嵌合于内平板512时,由于图18所示的内平板512的部位A成为因链条张力而产生的拉伸力容易集中的断裂部位,因此内平板512的强度受损,另外,当为了弥补该内平板512的强度降低而提高内平板512的刚性时,则存在导致内平板512的大小或重量增加这样的问题。
另外,要将衬套511压入嵌合于内平板512则需要在内平板512的衬套孔的周围设置一定宽度以上的平板部分,其结果,存在所设置的所述平板部分相应地使内平板512的链条高度方向的尺寸或重量增加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链条500中,由于需要对每个外平板522、销521、内平板512、衬套511的各部件分别实施成形、热处理、精加工工序,因此也存在链条的制造负担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而且,在现有的链条500中,在装配链条时,在将前后1对衬套511压入嵌合于左右1对内平板512而形成内连接件510之后,将压入嵌合于外平板522的前后1对销521插入于衬套511,之后将外平板522压入嵌合于前后1对销521等,链条的装配工序较多,也存在链条装配所涉及的作业负担较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链条,其在减少链条的重量或大小的同时维持链条强度,降低链条制造或链条装配所涉及的作业负担或成本,同时降低在啮合于链轮时的冲击或噪音。
本发明是将多个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的链条,所述外连接件具有前后1对销与连结所述前后1对销的外平板,所述内连接件如下,具有支承所述销的前后1对衬套部与利用平行于所述衬套部轴线的面来连结所述前后1对衬套部的内平板部,以1张板状构件的两端被卷曲的形状一体形成,由此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内连接件的前后1对衬套部及内平板部以1张板状构件的两端被卷曲的形状一体形成并作为1个部件而构成,因此不产生起因于衬套部的压入嵌合的断裂部位,所以不会增加重量或大小,能够提高内连接件的强度。
另外,由于也理所当然地不需要以往在将衬套压入于内平板时所需要的衬套周边的平板部分,因此能够减少内连接件的链条高度方向的尺寸或重量。
另外,通过将内连接件作为1个部件而构成,从而部件数量减少,能够降低链条制造或链条装配所涉及的作业负担及成本。
而且,由于衬套部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内径不会随着压入嵌合而发生变化,因此能够将衬套内径在宽度方向上均一地保持。
另外,通过不接合衬套部的卷入端部而设置间隙,从而能够从该间隙向衬套部的内面侧供给润滑油,能够降低因与销发生摩擦而产生的磨损或发热。
此时,由于内平板部成为向衬套部的卷入端部引导润滑油的壁,因此更有效地向衬套部的内面侧供给润滑油。
另外,由于内平板部由平行于衬套部轴线的面所构成,在宽度方向上不存在像以往那样的内平板,因此能够减小链条的宽度。
另外,由于内平板部在啮合于链轮时能够在承受力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啮合时的冲击或噪音。
而且,在现有的将板材以圆筒状卷合而成形衬套的情况下,在压入嵌合于内平板时难以对齐卷合部的朝向,在卷合部与销发生碰撞时和不发生碰撞时产生节距误差,或者在衬套的内面或销上产生不均匀磨损,相对于此,根据本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即使在链条整体承受张力时也能够将衬套部的卷入端部设置在不会与销发生碰撞的位置,不会产生节距误差,另外,也能够抑制衬套部的内面或销的不均匀磨损。
根据本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结构,由于内平板部存在于衬套部的上端缘侧,因此即使与具有高度占满衬套部内径的齿的链轮啮合时,齿与内平板部也不会发生干渉,所以能够抑制链条与链轮发生爬齿,能够确实地啮合。
根据本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结构,在链条整体承受张力时,内平板部变得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进一步降低在啮合于链轮时的冲击或噪音,同时也能够降低链条的自由跨度部分的振动。
另外,在链条整体承受张力而内平板部发生弹性变形时,由于使衬套部进一步向卷入方向发生变形,因此衬套部的耐久性得以提高。
根据本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结构,在链条整体承受张力时,内平板部变得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进一步降低在啮合于链轮时的冲击或噪音,同时也能够降低链条的自由跨度部分的振动。
另外,由于内平板部呈中央部鼓起的形状,因此也能够使用于具有齿高更高的齿的链轮。
根据本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结构,能够减小内平板部的面积而使内连接件整体轻量化。
另外,内平板部变得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进一步降低在啮合于链轮时的冲击或噪音,同时也能够降低链条的自由跨度部分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链条的立体图。
图2是从其他方向观察的图1的链条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链条的内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是从其他方向观察的图4的内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内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链条的内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内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链条的内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内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链条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3的链条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链条的内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现有链条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500-链条;110、510-内连接件;111-衬套部;511-衬套;112-内平板部;512-内平板;113-卷入端部;114-间隙;115-凹部;120、520-外连接件;121、521-销;122、522-外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将多个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的链条,外连接件具有前后1对销与连结前后1对销的左右1对外平板,内连接件如下,具有支承销的前后1对衬套部与利用平行于衬套部轴线的面来连结前后1对衬套部的内平板部,以1张板状构件的两端被卷曲的形状一体形成,只要是这样则其具体的实施形态是任意的。
本发明的链条的各构成构件的具体原材料如下,只要具有用于适当保持链条张力的强度,则其原材料可以是任意的,从强度、加工性、经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钢材或铸铁等的铁系材料,尤其是内连接件优选对钢板进行冲切之后对两端进行卷曲加工而形成。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链条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即链条100如下,通过将外连接件120的销121较松地插入于内连接件110的衬套部111,销121固定在左右1对外平板122的销孔中,从而多个内连接件110及外连接件120在链条长度方向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
外连接件120的前后1对销121的两端部向链条宽度方向外侧稍微突出,通过从外侧按压突出的部分而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固定于外平板122的销孔中。
内连接件110如下,具有支承销121的前后1对衬套部111与利用平行于衬套部111轴线的面来连结前后1对衬套部111的内平板部112,如图4至图6所示,以1张板状构件的两端被卷曲的形状一体形成,两端被卷曲的部分构成衬套部111,其中间的与衬套部111的链条高度方向上端缘相连续的平坦部分构成内平板部112。
衬套部111的卷入端部113与内平板部112的下面并不完全贴紧,而是形成有间隙114,以便在内连接件110及外连接件120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时,润滑油可从内平板部112的下面侧流入衬套部111的内面侧。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即链条100b如下,内连接件110b的内平板部112b以在中央部朝着离开包含前后1对衬套部111b轴线的面的方向鼓起的曲面状形成,在这点上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即链条100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即链条100c如下,内连接件110c的内平板部112c以在中央部朝着靠近包含前后1对衬套部111c轴线的面的方向挠曲的曲面状形成,在这点上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即链条100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
第2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b、110c的内平板部112b、112c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相比在链条承受张力时都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抑制在链轮啮合时等的振动或噪音。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b中,能够与具有高度高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的齿的链轮发生啮合。
而且,在第3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c中,在承受链条张力而内平板部112c发生弹性变形时,由于衬套部111c进一步在被卷入的方向上发生变形,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110b相比衬套部111c的耐久性更得以提高。
实施例4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即链条100d如下,外连接件120d的销121d以中空管形状形成,在这点上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即链条100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
通过使销121d呈中空管形状,从而能够进一步使链条整体轻量化。
另外,在将中空管形状的销121d压入固定于外平板122的销孔中时,由于能够从销121d的内侧向外侧按压而固定,因此不需要使销121d的两端在链条宽度方向上与外平板122相比更向外侧突出,能够进一步减小链条的宽度。
实施例5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即链条100e如下,外连接件120e的外平板122e在从侧面观察时以不具有直线部的形状形成,在这点上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即链条100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链条100e,在链条100e与导块等发生滑动时,虽然外平板122e的图示的上下端缘会抵接,但是由于在从侧面观察时呈不具有直线部的形状,因此抵接面积变小,能够较低的抑制滑动阻力。
实施例6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链条如下,在内连接件110f的内平板部112f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宽度小于衬套部111的链条宽度方向长度的凹部115f,在这点上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即链条100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的链条中,虽然能够通过改变内平板部的厚度或弯曲形状而适当地设定拉伸强度与弹性,但是在内连接件由1张板状构件所形成时,如果确保衬套部的强度,则有可能内平板部的拉伸强度过大,或者有可能弹性变小。
于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的内连接件110f那样在内平板部112f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宽度小于衬套部111的链条宽度方向长度的凹部115f,从而拉伸强度不会过大,能够确保适当的弹性,同时能够减少重量。
而且,外连接件的构造、形状不局限于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2张外平板与2根连结销压入固定的方式,而是也可以是任意外平板与任意销一体成形。
另外,只要能够连结前后1对销,则既可以由1张外平板所构成,也可以具有2张以上的外平板,外平板也可以与内平板部同样地由平行于衬套部轴线的面所构成。
而且,关于内连接件,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多个。

Claims (5)

1.一种链条,将多个内连接件及外连接件在链条长度方向上交替可弯曲地连结而构成,其特征为,
所述外连接件具有前后1对销与连结所述前后1对销的外平板,
所述内连接件如下,具有支承所述销的前后1对衬套部与利用平行于所述衬套部轴线的面来连结所述前后1对衬套部的内平板部,以1张板状构件的两端被卷曲的形状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特征为,所述内平板部与所述衬套部的上端缘相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其特征为,所述内平板部以在中央部朝着靠近包含所述前后1对衬套部轴线的面的方向挠曲的曲面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其特征为,所述内平板部以在中央部朝着离开包含所述前后1对衬套部轴线的面的方向鼓起的曲面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1项所述的链条,其特征为,所述内平板部具有宽度小于所述衬套部的链条宽度方向长度的部分。
CN201410645025.7A 2013-12-24 2014-11-12 链条 Pending CN1047283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5952 2013-12-24
JP2013265952A JP2015121292A (ja) 2013-12-24 2013-12-24 チェー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8346A true CN104728346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5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5025.7A Pending CN104728346A (zh) 2013-12-24 2014-11-12 链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21292A (zh)
CN (1) CN10472834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72689A (en) * 1920-04-09 1921-03-29 George L Helwig Chain
US1557172A (en) * 1923-07-19 1925-10-13 Wilmot Eng Co Chain
US1689556A (en) * 1926-08-20 1928-10-30 Edgar B Nichols Drive chain
JPS5637909A (en) * 1980-06-02 1981-04-11 Purutonchien Kk Processing method of link plate in chain conveyor
EP0877178A1 (en) * 1997-05-09 1998-11-11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Chain assembly using formed bushings with inverted teeth
CN202418427U (zh) * 2011-12-31 2012-09-05 杭州临安力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升机提升链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72689A (en) * 1920-04-09 1921-03-29 George L Helwig Chain
US1557172A (en) * 1923-07-19 1925-10-13 Wilmot Eng Co Chain
US1689556A (en) * 1926-08-20 1928-10-30 Edgar B Nichols Drive chain
JPS5637909A (en) * 1980-06-02 1981-04-11 Purutonchien Kk Processing method of link plate in chain conveyor
EP0877178A1 (en) * 1997-05-09 1998-11-11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Chain assembly using formed bushings with inverted teeth
JPH1172144A (ja) * 1997-05-09 1999-03-16 Borg Warner Automot Inc チェーン組立体およびチェーン・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
CN202418427U (zh) * 2011-12-31 2012-09-05 杭州临安力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升机提升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21292A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6203B1 (ko) 동력 전달 체인
US9046151B2 (en) Chain
JP5944200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9243684B2 (en) Chain
CN106133393B (zh)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
KR20090119688A (ko) 체인
EP1722127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5483358B2 (ja) チェーン
CN103363023B (zh) 无声链
JP5522965B2 (ja) チェーン
CN104728346A (zh) 链条
JP4865837B2 (ja) 防振型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CN105526319A (zh) 链条
JP2015105706A (ja) チェーンおよびチェーン用ガイドプレート
US20180100561A1 (en) Silent chain
JP7017977B2 (ja) プッシュチェーン
JP6423689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KR101824772B1 (ko) 사일런트 체인
CN203962864U (zh) 一种塑料拖链
CN203395091U (zh) 一种制笔用侧导轮链
JP2014088943A (ja) スプロケッ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2015143537A (ja) ローラチェーン
JP2010169157A (ja) チェーン
JP2023060652A (ja) チェーン
CN106051129A (zh) 一种新型cvt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