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3650A - 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23650A CN104723650A CN201510097115.1A CN201510097115A CN104723650A CN 104723650 A CN104723650 A CN 104723650A CN 201510097115 A CN201510097115 A CN 201510097115A CN 104723650 A CN104723650 A CN 1047236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adhesive layer
- intermediate adhesive
- artificial silk
- g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32B37/1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at least one layer is extrud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面料强度不高且容易起毛的问题。本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里层面料、中间粘结层和表层面料;B、胶水涂覆;C、面料贴合;D、表层涂覆;E、热压定型。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具有能移动的输送带,本装置还包括一烘烤炉和脱胶机构,所述的脱胶机构固连在支架上,上述输送带位于烘烤炉内且输送带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烘烤炉,所述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脱胶机构下部。本面料强度高不起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以及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使用到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造丝是一种丝质的人造纤维,由纤维素(cel lulose)所构成,而纤维素是构成植物主要组成部分的有机化合物。正是由于它是一种纤维素纤维,故许多性能都与其他纤维例如棉和亚麻纤维的性能相同。此种纤维呈齿圆形。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但是,单一的人造丝或者涤纶收缩性差。
中国专利其专利号“201020157472.5”名为“一种面料”,提供了一种防割面料的加工方法,其面料分为三层,中间粘结层为使用金属丝编织的金属网,能有效的防止面料被利刃割破,使手提包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但是其内部的金属网增加了面料的重量和成本,同时降低了面料的柔性和张力,影响了人们使用的舒适度,且该面料制备工艺复杂,不适于面料的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103437024A公开了“一种全棉自然弹面料的制造方法”,它包括:织造步骤,织造获得原面料;丝光步骤,将原面料通过碱液,以收缩原面料的幅宽;第一预缩步骤,对原面料进行机械预缩整理,提高原面料的经向弹性;染色步骤,将原面料染色;水洗步骤,对原面料进行水洗,除去多余的染料,并增加原面料的柔软度;松烘步骤,将水洗后的原面料在松弛状态下烘干;第二预缩步骤,对原面料进行预缩整理,提高原面料的纬向弹性,获得成品面料。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成品面料,不仅在纬向上具有较好的弹性,在经向上也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在保证面料光泽的前提下提高面料的弹性。
但是,它只是单层结构的面料,其强度不足。而且,由于其实全棉材质,导致其容易起毛。
现有的其它面料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且不易起毛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使用的处理装置,特别是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人造丝混合面料包括里层面料、中间粘结层和表层面料,所述中间粘结层位于里层面料与表层面料之间且三者固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里层面料、中间粘结层和表层面料:所述的表层面料为含有70%—85%人造丝纤维的面料;
B、胶水涂覆:将胶水涂覆在中间粘结层的两侧;
C、面料贴合:将涂覆有胶水的中间粘结层的一侧粘合在里层面料侧部,将表层面料的内侧粘结在中间粘结层的另一侧;
D、表层涂覆:在表层面料的外侧均匀涂覆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得到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
E、热压定型:通过普通热压定型设备对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进行热定型,热定型后得到人造丝混合面料。
先制作好里层面料、中间粘结层和表层面料,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在市面上直接购买上述的成品面料。
然后,在中间粘结层的两侧均匀的涂覆上胶水,将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的两侧分别粘结在里层面料和表层面料上。接着,在粘结在一起的表层面料上涂覆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得到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最后,通过热定型得到人造丝混合面料。
当然,最终制得的人造丝混合面料通过收卷后存放于仓库中。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里层面料主要制作工艺为:
1)、选备70%—85%人造丝纤维和15%—30%涤纶纤维,通过普通的混合线制备方法制作得到含有70%—85%人造丝;
2)、将人造丝放在经纬机织机上机织成表层面料,制得的表层面料的厚度约为0.4mm,经纬机织密度为160*200;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人造丝的支数为1/18NM—1/40NM。
人造丝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普通的混线方法就能大批量的制造。在该厚度和机织密度范围内,制造的面料具有足够的柔软性。
同时,在该支数范围内的面料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中间粘结层面料为亚麻布。
亚麻布是经亚麻捻成线织成的,表面不像化纤和棉布那样平滑。亚麻布具有生动的凹凸纹理,它是除合成纤维外最结实的一种面料。其纤维强度高,不易撕裂或戳破。可以看出,由于中间粘结层面料具有足够强度,因此,它能牢固的将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固连在一起。同时,亚麻布成本也比较低,降低了整个混合面料加工的加工成本。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中中间粘结层面料为网眼布。
面料连接后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能部分嵌于网眼布的网格处,再通过胶水的粘结上述中间粘结层面料、里层面料和表层面料能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选用网眼布其价格比较便宜实惠,这样也能降低整个混合面料加工的加工成本。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中将中间粘结层放置在盛装有胶水的胶水池中浸泡4—10分钟,然后将浸泡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放置在烘烤炉内在60℃—70℃进行2—3分钟烘烤。
在胶水池中浸泡能使中间粘结层的侧部均匀的分布胶水,在设定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能使胶水呈粘稠的半凝固状态。从而使中间粘结层与里层面料和表层面料粘结后能快速干结凝固。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中中间粘结层放置在输送带上,所述的输送带匀速通过上述的烘烤炉。
输送带能自动的将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输送到烘烤炉内,当然,输送带在烘烤炉内是匀速通过的,中间粘结层在烘烤炉内的通过时间为上述的2—3分钟。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将气流输送至输送带上的中间粘结层处。
涂覆有胶水的中间粘结层在烘烤过程中,气流吹拂到中间粘结层,能使胶水更快的处于半凝固状态。
由于是对面料进行烘烤,因此,烘烤的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对面料会造成损坏)。在本温度范围加上气流吹拂能保证烘烤过程中不会对面料造成损坏的同时还能快速的使胶水呈半凝固状态。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步骤D中的涂覆厚度为0.3—0.8毫米。
一种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具有能移动的输送带,本装置还包括一烘烤炉和脱胶机构,所述的脱胶机构固连在支架上,上述输送带位于烘烤炉内且输送带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烘烤炉,所述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脱胶机构下部。
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经输送带的平稳输送,能稳定平稳匀速的通过烘烤炉。当然,中间粘结层通过烘烤炉后就能使中间粘结层两侧处的胶水呈粘稠的半凝固状。这样能便于中间粘结层与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连接。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烘烤炉上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述进气管外端与外界相通过,进气管内端与输送带正对且在进气管上固连有风机,所述出气管内端位于烘烤炉内,出气管外端与外界相通。
由于进气管上具有风机,通过风机能稳定的使气流进入烘烤炉内,从而使中间粘结层处胶水快速的凝固。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出气管位于烘烤炉顶部。
出气管设置在烘烤炉顶部能使烘烤炉内的热空气朝上排放,避免直接侧向排放导致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当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在出气管上还可以连接排气管,排气管的内端与出气管相连通,排气管的外端直接位于室外。也就是说,本处理装置位于室内,而排气管的外端是位于室外的。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脱胶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架上的两根呈圆柱状的压辊,所述两根压辊平行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具有供中间粘结层通过的过料间隙。
为了使中间粘结层顺畅的通过过料间隙,在支架上还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与压辊端部固连。通过电机驱动其中一个压辊转动或者是驱动两个压辊反向转动,中间粘结层通过过料间隙过程中,在两个压辊的挤压作用下就能使中间粘结层上始终保持适量的胶水。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过料间隙的宽度为1—3毫米。
在该宽度范围内,能有效的去除中间粘结层上多余的胶水。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压辊端部与支架之间具有轴承。
在轴承的作用下压辊能顺畅转动。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压辊外侧套有柔性的脱胶层。
通过脱胶层能有效去除中间粘结层上多余的胶水。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脱胶层为橡胶材料。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脱胶层为固连在压辊侧部的油毡。
橡胶材料和油毡其成本都比较低,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柔性,因此,能对涂覆有过多胶水的中间粘结层顺畅的挤压。从而将多余的胶水从中间粘结层上挤压掉。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脱胶层外侧具有呈栅格状凸出的集胶格。
胶水完全均布分布在中间粘结层上是不现实的,集胶格的设置能使胶水尽量有规则的分布在中间粘结层侧部。有效的避免了胶水积聚在呈平面状脱胶层的某一局部位置。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脱胶机构包括脱胶板、翻板、吸盘、振动电机和翻转电机,所述的脱胶板的数量为两个:脱胶板一和脱胶板二,所述的脱胶板一和脱胶板二均倾斜设置且两者的倾斜方向相同,上述脱胶板二位于脱胶板一下部,上述翻转电机固连在支架上且翻转电机的转轴与翻板固连,所述的翻板位于脱胶板一和脱胶板二之间。
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的其中一侧面沿着脱胶板一滑落,在滑落过程中中间粘结层上多余的胶水被去除掉。由脱胶板一处脱落的中间粘结层掉落在翻板后,翻转电机带动翻板转动180度,此时,脱胶板二处于翻板下部。翻转后的翻板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使中间粘结层顺利的脱离翻板,在重力作用下中间粘结层掉落至脱胶板二处,中间粘结层沿脱胶板二滑落的过程中将其另一侧多余的胶水去除掉。
当然,为了稳定的使中间粘结层粘附在翻板上,避免翻板还未与脱胶板二对齐时中间粘结层掉落。本技术方案中吸盘就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未达到掉落位置时吸盘始终将中间粘结层吸附,一旦到达掉落位置时吸盘松开,从而使中间粘结层顺畅的由翻板处分离。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支架上具有能使翻板在设定范围内摆动的限位结构。
通过限位结构能避免翻板过渡摆动,在设定行程内摆动还能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上的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所述的翻转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上述挡杆能与所述的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接触,且当挡杆与限位板一接触时所述的翻板呈水平。
当挡杆接触到限位板一或者限位板二时,翻转电机的转轴就无法再继续转动,最终保证翻板在设定的行程内摆动。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具有一道凹入的凹槽,上述翻转电机的转轴部分位于凹槽内,所述翻转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上述挡杆能与限位板凹槽的其中一端口侧部相接触。
这种结构也能实现限位,相比设置两个限位板而言,本技术方案只设置一个限位板,其结构比较简单。
在上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脱胶板一和脱胶板二上具有凹凸设置的滚花。
滚花的设置能增加中间粘结层与脱胶板一或脱胶板二之间的摩擦力,能更加有效的去除中间粘结层上多余的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是制造的面料有很大的收缩性,整个织物的手感优于一般的人造丝、锦纶,更显为高端。
同时,中间粘结层上半凝固状态的胶水与里层面料和表层面料粘结后能快速干结,从而使本人造丝混合面料快速成型,其成型效率高。
另外,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由于通过脱胶板一和脱胶板二分别对中间粘结层的两侧进行脱胶,因此,经脱胶后的中间粘结层的两侧始终保持适量的胶水。
翻板、吸盘和振动电机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中间粘结层翻面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另外一种结构的脱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中另外一种结构的脱胶机构中翻板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里层面料;2、中间粘结层;3、表层面料;4、支架;5、输送带;6、烘烤炉;7、进气管;8、出气管;9、风机;10、压辊;10a、脱胶层;10b、集胶格;11、过料间隙;12、脱胶板一;13、脱胶板二;14、翻转电机;15、翻板;16、吸盘;17、振动电机;18、限位板一;19、限位板二;20、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人造丝混合面料包括里层面料1、中间粘结层2和表层面料3,中间粘结层2位于里层面料1与表层面料3之间且三者固连在一起。
本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里层面料1、中间粘结层2和表层面料3:所述的表层面料3为含有70%人造丝纤维的面料。
步骤A中,里层面料1主要制作工艺为:
1、选备70%人造丝纤维和15%涤纶纤维,通过普通的混合线制备方法制作得到含有70%人造丝;
2、将人造丝放在经纬机织机上机织成表层面料,制得的表层面料的厚度约为0.4mm,经纬机织密度为160*200。本实施例中,人造丝的支数为1/18NM。
另外中间粘结层2面料为亚麻布。根据实际情况,中间粘结层2面料采用网眼布也是可行的。
B、胶水涂覆:将胶水涂覆在中间粘结层2的两侧。
胶水的具体涂覆过程如下:将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盛装有胶水的胶水池中浸泡4分钟,然后将浸泡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烘烤炉内在60℃进行2分钟烘烤。
本步骤中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输送带5上,输送带5匀速通过上述的烘烤炉6。当然,这里的通过时间也是上述的2分钟。
另外,在步骤B中将气流输送至输送带5上的中间粘结层2处,从而使中间粘结层2上的胶水更快的呈粘稠的半凝固状态。
C、面料贴合:将涂覆有胶水的中间粘结层的一侧粘合在里层面料1侧部,将表层面料3的内侧粘结在中间粘结层2的另一侧。
D、表层涂覆:在表层面料3的外侧均匀涂覆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得到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本实施例中,涂覆厚度为0.3毫米
E、热压定型:通过普通热压定型设备对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进行热定型,热定型后得到人造丝混合面料。
由于制备的人造丝混合面料存放不便,通常上将其卷绕在一起然后再存放在仓库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架4,支架4上具有能移动的输送带5,本装置还包括一烘烤炉6和脱胶机构,脱胶机构固连在支架4上,上述输送带5位于烘烤炉6内且输送带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烘烤炉6,所述输送带5的输入端位于脱胶机构下部。
烘烤炉6上具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上述进气管7外端与外界相通过,进气管7内端与输送带5正对且在进气管7上固连有风机9,所述出气管8内端位于烘烤炉6内,出气管8外端与外界相通。本实施例中,出气管8位于烘烤炉6顶部。
脱胶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架4上的两根呈圆柱状的压辊10,两根压辊10平行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具有供中间粘结层2通过的过料间隙11。本实施例中,过料间隙11的宽度为1毫米。
同时,为了使压辊10顺畅转动,在压辊10端部与支架4之间具有轴承。
压辊10外侧套有柔性的脱胶层10a,脱胶层10a为橡胶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脱胶层10a也可以采用固连在压辊10侧部的油毡。
本实施例中,脱胶层10a外侧具有呈栅格状凸出的集胶格10b。通过集胶格10b进一步的增加中间粘结层2与脱胶层10a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4和图5所示,脱胶机构除了上述的方案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案,即:脱胶机构包括脱胶板、翻板15、吸盘16、振动电机17和翻转电机14。
脱胶板的数量为两个: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均倾斜设置,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的倾斜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上具有凹凸设置的滚花。
脱胶板二13位于脱胶板一12下部,翻转电机14固连在支架4上,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与翻板15固连,翻板15位于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之间。
支架4上具有能使翻板15在设定范围内摆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一12和限位板二13,所述的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20,上述挡杆20能与所述的限位板一12和限位板二13接触,且当挡杆20与限位板一12接触时所述的翻板15呈水平。
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具有一道凹入的凹槽,上述翻转电机14的转轴部分位于凹槽内,所述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20,上述挡杆20能与限位板凹槽的其中一端口侧部相接触。
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2经输送带5的平稳输送,能稳定平稳匀速的通过烘烤炉6。当然,中间粘结层2通过烘烤炉后就能使中间粘结层2两侧处的胶水呈粘稠的半凝固状。这样能便于中间粘结层2与表层面料3和里层面料1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人造丝混合面料包括里层面料1、中间粘结层2和表层面料3,中间粘结层2位于里层面料1与表层面料3之间且三者固连在一起。
本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里层面料1、中间粘结层2和表层面料3:所述的表层面料3为含有85%人造丝纤维的面料。
步骤A中,里层面料1主要制作工艺为:
1、选备85%人造丝纤维和30%涤纶纤维,通过普通的混合线制备方法制作得到含有85%人造丝;
2、将人造丝放在经纬机织机上机织成表层面料,制得的表层面料的厚度约为0.4mm,经纬机织密度为160*200。本实施例中,人造丝的支数为1/40NM。
另外中间粘结层2面料为亚麻布。根据实际情况,中间粘结层2面料采用网眼布也是可行的。
B、胶水涂覆:将胶水涂覆在中间粘结层2的两侧。
胶水的具体涂覆过程如下:将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盛装有胶水的胶水池中浸泡10分钟,然后将浸泡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烘烤炉内在70℃进行3分钟烘烤。
本步骤中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输送带5上,输送带5匀速通过上述的烘烤炉6。当然,这里的通过时间也是上述的3分钟。
另外,在步骤B中将气流输送至输送带5上的中间粘结层2处,从而使中间粘结层2上的胶水更快的呈粘稠的半凝固状态。
C、面料贴合:将涂覆有胶水的中间粘结层的一侧粘合在里层面料1侧部,将表层面料3的内侧粘结在中间粘结层2的另一侧。
D、表层涂覆:在表层面料3的外侧均匀涂覆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得到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本实施例中,涂覆厚度为0.8毫米
E、热压定型:通过普通热压定型设备对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进行热定型,热定型后得到人造丝混合面料。
由于制备的人造丝混合面料存放不便,通常上将其卷绕在一起然后再存放在仓库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架4,支架4上具有能移动的输送带5,本装置还包括一烘烤炉6和脱胶机构,脱胶机构固连在支架4上,上述输送带5位于烘烤炉6内且输送带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烘烤炉6,所述输送带5的输入端位于脱胶机构下部。
烘烤炉6上具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上述进气管7外端与外界相通过,进气管7内端与输送带5正对且在进气管7上固连有风机9,所述出气管8内端位于烘烤炉6内,出气管8外端与外界相通。本实施例中,出气管8位于烘烤炉6顶部。
脱胶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架4上的两根呈圆柱状的压辊10,两根压辊10平行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具有供中间粘结层2通过的过料间隙11。本实施例中,过料间隙11的宽度为3毫米。
同时,为了使压辊10顺畅转动,在压辊10端部与支架4之间具有轴承。
压辊10外侧套有柔性的脱胶层10a,脱胶层10a为橡胶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脱胶层10a也可以采用固连在压辊10侧部的油毡。
本实施例中,脱胶层10a外侧具有呈栅格状凸出的集胶格10b。通过集胶格10b进一步的增加中间粘结层2与脱胶层10a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4和图5所示,脱胶机构除了上述的方案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案,即:脱胶机构包括脱胶板、翻板15、吸盘16、振动电机17和翻转电机14。
脱胶板的数量为两个: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均倾斜设置,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的倾斜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上具有凹凸设置的滚花。
脱胶板二13位于脱胶板一12下部,翻转电机14固连在支架4上,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与翻板15固连,翻板15位于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之间。
支架4上具有能使翻板15在设定范围内摆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一12和限位板二13,所述的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20,上述挡杆20能与所述的限位板一12和限位板二13接触,且当挡杆20与限位板一12接触时所述的翻板15呈水平。
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具有一道凹入的凹槽,上述翻转电机14的转轴部分位于凹槽内,所述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20,上述挡杆20能与限位板凹槽的其中一端口侧部相接触。
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2经输送带5的平稳输送,能稳定平稳匀速的通过烘烤炉6。当然,中间粘结层2通过烘烤炉后就能使中间粘结层2两侧处的胶水呈粘稠的半凝固状。这样能便于中间粘结层2与表层面料3和里层面料1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人造丝混合面料包括里层面料1、中间粘结层2和表层面料3,中间粘结层2位于里层面料1与表层面料3之间且三者固连在一起。
本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里层面料1、中间粘结层2和表层面料3:所述的表层面料3为含有80%人造丝纤维的面料。
步骤A中,里层面料1主要制作工艺为:
1、选备80%人造丝纤维和20%涤纶纤维,通过普通的混合线制备方法制作得到含有80%人造丝;
2、将人造丝放在经纬机织机上机织成表层面料,制得的表层面料的厚度约为0.4mm,经纬机织密度为160*200。本实施例中,人造丝的支数为1/30NM。
另外中间粘结层2面料为亚麻布。根据实际情况,中间粘结层2面料采用网眼布也是可行的。
B、胶水涂覆:将胶水涂覆在中间粘结层2的两侧。
胶水的具体涂覆过程如下:将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盛装有胶水的胶水池中浸泡8分钟,然后将浸泡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烘烤炉内在65℃进行2.5分钟烘烤。
本步骤中中间粘结层2放置在输送带5上,输送带5匀速通过上述的烘烤炉6。当然,这里的通过时间也是上述的2.5分钟。
另外,在步骤B中将气流输送至输送带5上的中间粘结层2处,从而使中间粘结层2上的胶水更快的呈粘稠的半凝固状态。
C、面料贴合:将涂覆有胶水的中间粘结层的一侧粘合在里层面料1侧部,将表层面料3的内侧粘结在中间粘结层2的另一侧。
D、表层涂覆:在表层面料3的外侧均匀涂覆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得到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本实施例中,涂覆厚度为0.6毫米
E、热压定型:通过普通热压定型设备对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进行热定型,热定型后得到人造丝混合面料。
由于制备的人造丝混合面料存放不便,通常上将其卷绕在一起然后再存放在仓库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本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支架4,支架4上具有能移动的输送带5,本装置还包括一烘烤炉6和脱胶机构,脱胶机构固连在支架4上,上述输送带5位于烘烤炉6内且输送带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烘烤炉6,所述输送带5的输入端位于脱胶机构下部。
烘烤炉6上具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上述进气管7外端与外界相通过,进气管7内端与输送带5正对且在进气管7上固连有风机9,所述出气管8内端位于烘烤炉6内,出气管8外端与外界相通。本实施例中,出气管8位于烘烤炉6顶部。
脱胶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架4上的两根呈圆柱状的压辊10,两根压辊10平行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具有供中间粘结层2通过的过料间隙11。本实施例中,过料间隙11的宽度为2毫米。
同时,为了使压辊10顺畅转动,在压辊10端部与支架4之间具有轴承。
压辊10外侧套有柔性的脱胶层10a,脱胶层10a为橡胶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脱胶层10a也可以采用固连在压辊10侧部的油毡。
本实施例中,脱胶层10a外侧具有呈栅格状凸出的集胶格10b。通过集胶格10b进一步的增加中间粘结层2与脱胶层10a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4和图5所示,脱胶机构除了上述的方案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案,即:脱胶机构包括脱胶板、翻板15、吸盘16、振动电机17和翻转电机14。
脱胶板的数量为两个: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均倾斜设置,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的倾斜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上具有凹凸设置的滚花。
脱胶板二13位于脱胶板一12下部,翻转电机14固连在支架4上,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与翻板15固连,翻板15位于脱胶板一12和脱胶板二13之间。
支架4上具有能使翻板15在设定范围内摆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一12和限位板二13,所述的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20,上述挡杆20能与所述的限位板一12和限位板二13接触,且当挡杆20与限位板一12接触时所述的翻板15呈水平。
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限位结构包括固连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具有一道凹入的凹槽,上述翻转电机14的转轴部分位于凹槽内,所述翻转电机14的转轴上固连有挡杆20,上述挡杆20能与限位板凹槽的其中一端口侧部相接触。
涂覆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2经输送带5的平稳输送,能稳定平稳匀速的通过烘烤炉6。当然,中间粘结层2通过烘烤炉后就能使中间粘结层2两侧处的胶水呈粘稠的半凝固状。这样能便于中间粘结层2与表层面料3和里层面料1连接。
Claims (10)
1.一种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人造丝混合面料包括里层面料、中间粘结层和表层面料,所述中间粘结层位于里层面料与表层面料之间且三者固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里层面料、中间粘结层和表层面料:所述的表层面料为含有70%—85%恩卡纤维的面料;
B、胶水涂覆:将胶水涂覆在中间粘结层的两侧;
C、面料贴合:将涂覆有胶水的中间粘结层的一侧粘合在里层面料侧部,将表层面料的内侧粘结在中间粘结层的另一侧;
D、表层涂覆:在表层面料的外侧均匀涂覆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得到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
E、热压定型:通过普通热压定型设备对人造丝混合毛坯面料进行热定型,热定型后得到人造丝混合面料;
所述的步骤A中,里层面料主要制作工艺为:
1)、选备70%—85%恩卡纤维和15%—30%涤纶纤维,通过普通的混合线制备方法制作得到含有70%—85%人造丝;
2)、将人造丝放在经纬机织机上机织成表层面料,制得的表层面料的厚度约为0.4mm,经纬机织密度为160*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人造丝的支数为1/18NM—1/4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中间粘结层面料为亚麻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中间粘结层面料为网眼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将中间粘结层放置在盛装有胶水的胶水池中浸泡4—10分钟,然后将浸泡胶水后的中间粘结层放置在烘烤炉内在60℃—70℃进行2—3分钟烘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中间粘结层放置在输送带上,所述的输送带匀速通过上述的烘烤炉。
7.一种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具有能移动的输送带,本装置还包括一烘烤炉和脱胶机构,所述的脱胶机构固连在支架上,上述输送带位于烘烤炉内且输送带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烘烤炉,所述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脱胶机构下部,所述的烘烤炉上具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述进气管外端与外界相通过,进气管内端与输送带正对且在进气管上固连有风机,所述出气管内端位于烘烤炉内,出气管外端与外界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位于烘烤炉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胶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架上的两根呈圆柱状的压辊,所述两根压辊平行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具有供中间粘结层通过的过料间隙,所述过料间隙的宽度为1—3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造丝混合面料中中间粘结层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端部与支架之间具有轴承,所述压辊外侧套有柔性的脱胶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7115.1A CN104723650A (zh) | 2015-03-05 | 2015-03-05 | 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7115.1A CN104723650A (zh) | 2015-03-05 | 2015-03-05 | 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23650A true CN104723650A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4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97115.1A Pending CN104723650A (zh) | 2015-03-05 | 2015-03-05 | 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23650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9050A (en) * | 1984-08-17 | 1985-12-17 | Personal Products Company | Thin, soft, absorbent product |
CN102367619A (zh) * | 2011-06-22 | 2012-03-07 | 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混合纺织工艺 |
CN102615916A (zh) * | 2012-03-18 | 2012-08-01 | 黄友总 | 单滚筒式三层布料复合机 |
CN103526427A (zh) * | 2013-11-05 | 2014-01-22 | 吴江市森豪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复合混纺面料 |
CN103862804A (zh) * | 2012-12-17 | 2014-06-18 | 青岛同冠王实业有限公司 | 人造丝针织复合面料的生产方法 |
-
2015
- 2015-03-05 CN CN201510097115.1A patent/CN1047236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9050A (en) * | 1984-08-17 | 1985-12-17 | Personal Products Company | Thin, soft, absorbent product |
CN102367619A (zh) * | 2011-06-22 | 2012-03-07 | 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混合纺织工艺 |
CN102615916A (zh) * | 2012-03-18 | 2012-08-01 | 黄友总 | 单滚筒式三层布料复合机 |
CN103862804A (zh) * | 2012-12-17 | 2014-06-18 | 青岛同冠王实业有限公司 | 人造丝针织复合面料的生产方法 |
CN103526427A (zh) * | 2013-11-05 | 2014-01-22 | 吴江市森豪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复合混纺面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62704A (zh) | 一种新型纳米级静电摩擦纺纱装置 | |
CN103255521A (zh) | 一种阻燃纤维混纺纱、制备方法及其面料和织物 | |
CN202543558U (zh) | 一种茶炭三层网布 | |
CN107227559A (zh) | 热风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设备及制得的热风无纺布 | |
JP2024502227A (ja) | シェニールカーペ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4603341B (zh) |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 |
CN111519324A (zh) | 一种耐水洗棉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23649A (zh) | 气流纺人造棉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
CN211451726U (zh) | 一种纺纱工业微波烘干设备 | |
CN213747733U (zh) | 一种应用于纺织机的布料烘干机构 | |
CN104723650A (zh) | 人造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
CN209706499U (zh) | 烘干装置 | |
CN107815881A (zh) | 一种高密度防水型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9338633B (zh) | 一种洗毛生产线中的羊毛压干装置 | |
CN104723643A (zh) | 恩卡丝混合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
CN110846765A (zh) | 一种抗皱耐压布料生产方法 | |
CN109605856A (zh) | 一种抗静电环保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513989A (zh) | 一种用于纱线的高效烘干与除尘一体装置 | |
CN111364149B (zh) | 一种三合一面料的加工工艺 | |
CN212077355U (zh) | 抗氧化纱线加工前的清洁烘干装置 | |
CN205741560U (zh) | 一种布匹染色梳理机 | |
CN102199844B (zh) | 一种可水洗棉絮的制作方法 | |
CN107956017A (zh) | 点状粘结式拉胀纱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 |
CN104594058A (zh) | 用细纤维静电植绒制作人造毛皮的方法 | |
CN109537119B (zh) | 包覆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