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1798B -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1798B
CN104721798B CN201510164096.XA CN201510164096A CN104721798B CN 104721798 B CN104721798 B CN 104721798B CN 201510164096 A CN201510164096 A CN 201510164096A CN 104721798 B CN104721798 B CN 104721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ough
medicine composition
decoctio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40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1798A (zh
Inventor
卢传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elaix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5101640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1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1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1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1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1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紫菀、款冬花、干姜、杧果核、荆芥、射干,并根据需要还可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制备成任一可药用的剂型。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寒证、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抗过敏、增强免疫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制备治疗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的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按照时间分类,咳嗽通常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适当的咳嗽可以避免异物进入下呼吸道,有效的淸除呼吸道异物及过度分泌的分泌物,防止下呼吸道的阻塞性通气障碍,是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不但可能使原有感染灶发生扩散,还可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回流,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有时甚至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成为自发性气胸、肺气肿等严重的肺部疾患的诱因,造成呼吸道组织和功能的损害,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
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约为6.94%,即全国每年有8,000多万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咳嗽患者多达5000多万人。临床上,咳嗽是内科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患者往往因咳嗽频繁及伴随的咽痒、咯痰等不适前往就诊,治疗原则以改善症状为目的,多采用西药进行镇咳祛痰、减轻气道炎症等对症处理,但并非屡屡奏效,且不少药物停服后易出现反弹或诸如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求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成为医学工作者进行临床研究的目标。
历代医家对此症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张介宾《景岳全书》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并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疗原则;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活法机要》:“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医宗必读·咳嗽》:“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如《宣明五气篇》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是也。
近年来,很多中医临床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对治疗咳嗽有良好的疗效。如张辉[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124例.广西中医药,2013,(6):55]根据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的经验,以基本方(紫菀、款冬花、百部、白前、前胡、桔梗、荆芥、陈皮、炙甘草)治疗咳嗽患者124例,疗效可靠;徐义松[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9):772-778]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麻黄、紫菀、款冬花、五味子、细辛、干姜、姜半夏、大枣)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李捷[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136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0):34-35]以治疗感冒后咳嗽为基本方(紫菀15g,白前15g,款冬10g,生姜10g,紫苏叶10g,桔梗10g,橘红10g,荆芥10g,甘草5g,百部12g,杏仁12g,法半夏12g),结果总有效率97%;解礼杰[汤剂控制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例24例.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6]采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基本方(麻黄、射干、干姜、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半夏、橘红、茯苓),结果全部患儿急性发作完全缓解,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以其辨证论治的特点,对治疗咳嗽有其特色优势,但是既往使用中药主要以经验总结为主,未开发出既有良好疗效,又具有安全性的中药新药提供临床使用,实为沧海遗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多年临床经验和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为基础,开发出一种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使患者生活质量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为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选用紫菀、款冬花、干姜、杧果核、射干、荆芥中药组成复方,对中医辨证为风寒袭肺、寒饮伏肺证的咳嗽有着良好的疗效。前期进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表明,本药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中,杧果核,也称为芒果核。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含有3~20重量份的紫菀、3~20重量份的款冬花、3~20重量份的干姜、5~60重量份的杧果核、3~20重量份的荆芥、3~20重量份的射干。
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含有10重量份的紫菀、10重量份的款冬花、10重量份的干姜、15重量份的杧果核、10重量份的荆芥、10重量份的射干。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以紫菀、款冬花为君药,紫菀长于祛痰,款冬花长于止咳平喘,两药合用咳痰喘互补,相须为用。干姜、杧果核为臣药,合用温肺敛肺,和胃健脾,降气开结,助紫菀、款冬花温肺散寒,使散中有收,祛邪气而不伤正。佐以荆芥和射干,助紫菀、款冬花祛风止咳,利咽消痰。全方配伍精妙,紫菀、款冬花、杧果核主降、主收,荆芥、干姜、射干主升、主散,共达温肺散寒、化痰止咳之功效。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制备成任一可药用的剂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是任何可服用的药物形式: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喷雾剂、滴剂、贴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是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形式。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成药剂时,单位剂量的药剂可含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活性物质0.1-1000mg,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重量计可以是制剂总重量的0.01-99.99%。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如一日1-3次。一次1-10片等。
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口服制剂。
其中,所述口服制剂选自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浓缩丸、口服液和合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适用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包括,例如硬脂酸镁。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混合,填充,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进行反复混合可使活性物质分布在整个使用大量填充剂的那些组合物中。
口服液体制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浮液、溶液、乳剂、糖浆剂或酏剂,或者可以是一种在使用前可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载体复配的干燥产品。这种液体制剂可含有常规的添加剂,诸如悬浮剂,例如山梨醇、糖浆、甲基纤维素、明胶、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乳化剂,例如卵磷脂、脱水山梨醇一油酸酯或阿拉伯胶;非水性载体(它们可以包括食用油),例如杏仁油、分馏椰子油、诸如甘油的酯的油性酯、丙二醇或乙醇;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并且如果需要,可含有常规的香味剂或着色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成药剂时可选择性的加入适合的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最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颗粒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的:
干姜、荆芥加8~20倍量水,蒸馏3~12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5~15倍量倍他环糊精,10~20倍量水,30~45℃搅拌1~5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5~15倍量水,煎煮0.5~3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紫菀加50~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5~10倍,提取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5~15倍,煎煮0.5~3小时,最后一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按照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各种制剂。
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的:
干姜、荆芥加12倍量水,蒸馏5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8倍量倍他环糊精,15倍量水,35℃搅拌3小时,冷藏,抽滤,40℃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16000rpm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紫菀加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8倍,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煎煮1.5小时,第二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加8倍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16000rpm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按照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各种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寒证、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抗过敏、增强免疫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的药物中的应用。
以下通过3个实验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
(一)实验研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
1.1 药物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实验时采用干浸膏,批号:20130510,每1g干浸膏含生药4.67g。
咳必清片:止咳实验阳性对照药,25mg/片,75mg/日。上海玉瑞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211。
盐酸氨溴索片:化痰实验阳性对照药,30mg/片,90mg/日。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6120310064。
氨茶碱片:平喘实验阳性对照药,0.1g/片,0.6g/日,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120401。
风寒咳嗽颗粒:对风寒表证动物模型影响实验阳性对照药,处方组成:陈皮、麻黄、紫苏等,功能主治为宣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宜所致的咳嗽。规格:每袋5g,一日二次,批号:121007。
地塞米松片:抗炎及抗过敏实验阳性对照药,0.75mg/片,4.5mg/日,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40105001。
联邦阿莫西林胶囊: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阳性对照药。适用于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0.5g/片,1.5g/日,批号:20131208。
香菇多糖片:对小鼠溶血素抗体影响的实验阳性对照药,湖北广仁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0mg/片,一日20-40mg,批号:130910。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MK3型酶标仪:Thermo eletron corporation,热电(上海)仪器有限公司产品,402RT型超声雾化器(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specrtumLab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OMRON MC-3B电脑数字式体温计测量肛温(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产品),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产品)。冷冻离心机(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产品)。KONE-PR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芬兰康艺仪器公司产品)。Millipore纯水及超纯水系统(美国密理博公司产品)。PB1502型电子天平、AB204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产品)。
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酶标试剂盒:上海劲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311。氢氧化钠:天津化学试剂三厂生产,批号20091125。27%氨水:湖北大学化工厂,批号:20110521。NaHCO3:北京化工厂,批号:2011058。苯酚红: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生产,批号:20110706。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辐氏志贺氏菌90239、甲型溶血性链球菌4941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46397、大肠杆菌44138,肺炎双球菌31002,均为标准菌株,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均按规定方法自行配制,分装灭菌后待用。
1.3 动物
SD大鼠和ICR小鼠,均为SPF级,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11-0003,实验动物合格证号:43004700001536、43004700003156、43004700003671、43004700004538。动物喂养于本院SPF动物室中,动物设施许可证号:SYXK(湘)2011-0004,动物设施使用证号:00045200、00046821、00046822、00047218、00047330、00047969。全价颗粒饲料由长沙市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湘)2009-0013。
1.4 药物配制与剂量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配制,临用时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浸膏粉,用AB204型电子分析天平称重,置乳钵中,加蒸馏水研磨均匀,转移至量筒中,加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药液,供动物试验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推荐临床成人用量为65g生药。根据药物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按公斤体重计算大鼠相当成人70kg用量的等效剂量为65g×5.4/70=5.0g生药/kg,本剂量相当于药效学的低剂量,中剂量为低剂量的2倍,高剂量为低剂量的4倍。因此,大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5.0、10.0、20.0g生药/kg。药物分别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0.107、0.215、0.430g浸膏/mL配制供大鼠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10mL/kg。
按公斤体重计算小鼠相当成人70kg用量的等效剂量为65×11/70kg=10.21g生药/kg,本剂量相当于药效学的低剂量,中剂量为低剂量的2倍,高剂量为低剂量的4倍。因此,小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10.2、20.4、40.8g生药/kg。药物分别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0.109、0.218、0.436g浸膏/mL配制供小鼠灌胃给药,给药体积20mL/kg。
咳必清片31.4mg/kg小鼠,等效剂量2倍量。盐酸氨溴索片28.4mg/kg小鼠,等效剂量2倍量。氨茶碱片0.09g/kg大鼠,等效剂量2倍量。风寒咳嗽颗粒3.08g/kg大鼠,等效剂量4倍量。地塞米松片1.4mg/kg小鼠,等效剂量2倍量;0.69mg/kg大鼠,等效剂量2倍量。香菇多糖片:9.43mg//kg小鼠,等效剂量2倍量。联邦阿莫西林胶囊:用于体内外抗菌试验。0.005g/mL,体外抑菌浓度;0.47g/kg小鼠,体内抗菌浓度,等效剂量2倍量。
1.5 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05的数据采用LSD(L)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的数据采用Dunnett’s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分析。
2 方法与结果
2.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止咳作用实验
小鼠适应性喂养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1组为模型对照组,2-4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5组为咳必清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雌雄各半。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给药体积为20mL/kg,模型组给予纯净水。末次给药1h后,小鼠放入喷雾器内,RT型超声雾化器恒压喷雾浓氨水15s,取出放置于500mL烧杯中,观察动物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2min内动物咳嗽次数。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浓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具有止咳作用。随着剂量增多,作用有所增强,2倍量作用明显好于等效剂量;但剂量继续增大,作用增强不明显,4倍量与等效剂量的2倍量比较,作用增强不明显。阳性对照药咳必清亦能显著减少浓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具有止咳作用。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化痰作用实验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酚红0.1g,用5%NaHCO3溶液溶解,定容至1000mL,摇匀,得100μg/mL酚红标准溶液,备用。分别精密吸取酚红标准溶液40μL、80μL、120μL、160μL、200μL、240μL、280μL、320μL至1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546nm处的吸光度A。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酚红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作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0.1116x-0.0175,R2=0.9991(图1)。
小鼠适应性喂养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1组为模型对照组,2-4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5组为盐酸氨溴索片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雌雄各半。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给药体积为20mL/kg,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末次给药1h后,小鼠腹腔注射5%酚红0.1mL/10g。给予酚红1小时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约0.5cm的气管,放进盛有2mL生理盐水试管中,再加入1mol/L NaOH 0.1mL,以加有2mL生理盐水及0.1mL 1mol/L NaOH的溶液为空白,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46nm处测定吸光度A,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酚红浓度。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具有祛痰作用。随着剂量增大,其作用增强不明显。阳性对照药盐酸氨溴索片亦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具有祛痰作用。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气管酚红排出量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影响
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6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2组为模型对照组,3-5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6组为氨茶碱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大鼠分组后饲养于SPF动物房,饮水为纯净水。第1天、第7天,2-6组大鼠腹腔注射10%卵清蛋白(10mg OVA和100mg Al(OH)3溶解于1.0mL纯净水中)1mL致敏,1组给予1mL纯净水腹腔注射;第14天到第21天,2-6组大鼠毎鼻每日滴入0.2%OVA 50μl激发,3-6组大鼠在分组后及滴鼻前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2组大鼠用等量纯净水灌胃,1组大鼠用等体积纯净水滴鼻和灌胃。末次激发后1天分别将大鼠放在4.0L玻璃钟罩内,超声雾化吸入10mL的2%ACh(氯化乙酰胆碱)和0.2%His(磷酸组胺)混合液60s,喷雾停止后记录引发大鼠哮喘的潜伏期(从喷雾结束开始计时到哮喘发作,即呼吸极度困难直到抽搐跌倒的时间)。2h后,动物摘眼球取血,3000转/min离心10min,取血清测IL-6,IL-17,TNF-α含量。取血后,断颈处死大鼠,剖开大鼠喉部皮肤以暴露气管,自口腔将灌胃针插入气管,轻轻将3mL生理盐水注入肺内,胸部按摩1min后吸出生理盐水,再注入肺部,反复3次,吸出生理盐水,注入试管中。重复以上步骤3次,收集BALF(肺泡灌洗液),将BALF1000r/min离心10min,沉淀物涂片,瑞氏染色,在400倍放大倍数下,连续数500个细胞并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作为每张涂片的EOS数。
2.3.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哮喘模型大鼠诱喘潜伏期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从表3可见,模型对照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诱喘潜伏期缩短,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大鼠诱喘潜伏期,减少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具有平喘作用。随着剂量增大,其作用增强不明显。阳性对照药氨茶碱亦能显著延长大鼠诱喘潜伏期,减少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具有平喘作用。
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哮喘模型大鼠诱喘潜伏期及肺泡灌洗液中EOS细胞数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3.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哮喘模型大鼠IL-6、IL-17、TNF-α含量的影响
IL-6、IL-17、、TNF-α标准曲线的绘制:按说明书用MK3型酶标仪测定IL-6、IL-17、、TNF-α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如下图2、3、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血样品中IL-6、IL-17、TNF-α含量。
从表4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IL-6、IL-17、、TNF-α含量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IL-6、IL-17、TNF-α含量,该可能为其平喘作用的作用机理。阳性对照药氨茶碱亦能降低大鼠血IL-6、IL-17、TNF-α含量的作用。
表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哮喘模型大鼠IL-6、IL-17、、TNF-α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的影响
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6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2组为模型对照组,3-5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6组为风寒咳嗽颗粒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将空白对照组大鼠置于恒温20±2℃,相对湿度为40±5%无风的环境中,2-6组大鼠置于全不锈钢丝笼中(透风),每5只一笼,调节电风扇的距离和转速,使大鼠感受到的风力为5~6级,在室温为5±2℃、湿度不变的环境中饲养,动物可自由活动摄食。动物每日灌胃给药一次,空白及模型对照组灌胃给药纯净水作为对照,给药体积为10mL/kg,共7天。末次给药1h后观察动物一般状态,测肛温,动物称重,摘眼球取血,全血3000转/min离心10min,取血清IL-1a、IL-1β、IL-2含量。动物继续灌胃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后,动物称重,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3mL,40min后,取腹腔液,将每只大鼠的腹腔液以1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将沉积细胞推片,每只大鼠推4张标本,以瑞氏染色法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情况,测定吞噬活性有以下两个指标:(1)吞噬百分率,即每100个巨噬细胞中,吞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2)吞噬指数,即每100个巨噬细胞所吞鸡红细胞的总和,被100除。每片观察100个成熟巨噬细胞,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处死大鼠,取胸腺、脾组织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脏器系数=胸腺(脾)重量(g)/大鼠体重(g)×100%。
2.4.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大鼠在风寒环境中造模7天,出现明显的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咳嗽、恶风寒、弓背毛松、打喷嚏、流涕、反应迟钝、活动较少,倦怠、精神萎靡、饮食减少、大便清稀;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及风寒咳嗽颗粒组动物上述症状较模型对照组要轻;而空白对照组大鼠则无上述状况,饮食、活动等均正常。
2.4.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体重、体温的影响
从表5可见,动物造模7天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减轻,体温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剂量组提高大鼠体重趋势低,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鼠体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有降低大鼠体温趋势,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体温。风寒咳嗽颗粒阳性对照组亦能显著降低大鼠体温。
表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体重、体温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4.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IL-1α、IL-1β、IL-2的影响
IL-1α、IL-1β、IL-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试剂盒所带的标准品用MK3型酶标仪按说明书测定IL-1α、IL-1β、IL-2制作标准曲线如下图5、6、7,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血样品中IL-1α、IL-1β、IL-2含量。
从表6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IL-1α、IL-1β、IL-2含量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IL-1α、IL-1β、IL-2含量,该作用可能为其改善风寒证动物模型大鼠症状的作用机理。阳性对照药风寒咳嗽颗粒能降低大鼠血IL-1α、IL-1β、IL-2含量的作用。
表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血IL-1α、IL-1β、IL-2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4.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从表7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风寒咳嗽颗粒均能显著提高大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具有提高风寒证模型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表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4.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变化的影响
从表8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及阳性对照药风寒咳嗽颗粒有提高脾指数趋势,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及阳性对照药风寒咳嗽颗粒能显著提高胸腺指数,具有增强风寒证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的作用。
表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风寒证模型大鼠脾脏和胸腺系数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角叉菜致炎的影响
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1组为模型对照组,2-4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5组为醋酸地塞米松片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给药体积为10mL/kg。每天1次,给药4天,第4天测定每鼠右后足跖厚度作为致炎前足跖厚度,于末次给药后1h,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混悬液0.05mL/只,随后每隔2h测定足跖厚度一次,用游标卡尺测量踝关节下0.5cm处足跖中央厚度,计算肿胀率加以比较。肿胀率=(致炎后足跖厚度-致炎前足跖厚度)/致炎前足跖厚度×100%。上述大鼠,在第6h后立即处死,于踝关节上0.5cm剪下炎性肿胀足,称重,生理盐水5mL浸泡1h,使炎症介质溶于生理盐水中,取出足爪,离心浸泡液,吸取上清液0.1mL,加0.5mol/L KOH-甲醇溶液2mL,在50℃水浴中异构化20min,用甲醇稀释至20mL,于278nm处测定其光密度(OD)。以每克炎性组织相当的OD值表示PGE2的含量。
2.5.1 对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由表9可见,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对大鼠足跖肿胀在2-6h内均有抑制作用,尤以6h时作用最强,大鼠足跖肿胀率显著降低,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抑制由角叉菜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具有抗炎作用。地塞米松片亦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跖肿胀率,具有抗炎作用。
表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5.2 对角叉菜致炎后大鼠足跖PGE2含量的影响
表10可见,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炎症足跖组织的PGE2含量显著降低,表明对角叉菜致大鼠足跖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抗炎作用。
表1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大鼠炎症组织PGE2含量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2.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二甲苯致炎的影响
选取SPF级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1组为模型对照组,2-4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5组为醋酸地塞米松片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给药体积为0.2mL/10g,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末次给药1h后,在小鼠左耳前后两面涂100%二甲苯0.02mL/只,隔4小时,将小鼠颈椎脱臼致死,延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电子天平称重,计算肿胀度,公式如下:肿胀度=左耳片重-右耳片重。
表11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小鼠耳肿胀程度逐渐降,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地塞米松片亦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具有抗炎作用。
表1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耳肿胀致炎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过敏作用实验
选取SPF级ICR雄性小鼠50只,适应性喂养后,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A组为模型对照组,B-D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E组为醋酸地塞米松片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雌雄各半。实验第一天进行致敏,各组小鼠均以10%的鸡红细胞悬浮液0.2mL/只腹腔注射。次日开始灌胃,小鼠连续给药7天,给药体积为0.2mL/10g,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末次给药0.5h后,各组均以10%鸡红细胞悬浮液0.02mL/只左侧足垫皮下注射,另一侧不注射作为自身对照,4h后,用电子数显千分尺测量左右足垫的肿胀程度,计算公式如下:肿胀程度=左足垫厚度-右足垫厚度/右足垫厚度*100%。比较各组的肿胀程度。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抗过敏作用。
表12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三个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均能显著减轻小鼠由鸡红细胞过敏导致的足跖肿胀,结果表明其具有抗过敏作用。
表1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鸡红细胞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体外抑菌作用实验
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g/mL浓度按二倍稀释法稀释。取灭菌带棉塞小试管数支,于每管先加入无菌肉汤2mL,然后于第1管中加入样品液2.0mL,混匀后取出2.0mL放入第2管中,依次类推,直至第8管取出2.0mL弃去,使成1:2、1:4、1:8、1:16、1:32、1:64、1:128、1:256八种稀释度,药物浓度分别为0.5、0.25、0.125、0.0625、0.0313、0.0156、0.0078、0.0039g/mL,第9管加入0.005g/mL阿莫西林作为阳性对照,第10管不加任何药物作为菌株对照。将所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接种培养活化后稀释成10-3浓度,取0.1mL分别加入上述1-10管中,混匀后置于37℃温箱孵育24小时,然后转种到肉汤琼脂平皿上,于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以完全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药物对该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见表13。
表13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1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体外抑菌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表
2.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37℃18h增菌培养,以0.5%CMC配制4%酵母混悬液,1×10-1-1×10-8稀释,给小鼠ip0.5mL/只,每个稀释度感染3只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连续观察3d,确定3日内可引起小鼠80%~100%死亡的菌液浓度为细菌感染最小致死浓度。4%酵母CMC混悬液10-2稀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3日内死亡率达80%以上,确定为本实验细菌感染最小致死浓度。取ICR小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联邦阿莫西林阳性对照组。以上各组动物均灌胃给药,给药量为20mL/kg,每日1次,共7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第4天给药后1h均ip金黄色葡萄球菌0.5mL/只鼠,继续给药3天,观察各组动物注入菌液后3天内死亡情况,结果见表14。
由表14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存活天数显著减少,存活率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动物的存活数,提高存活率。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表1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n=2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1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的影响
将ICR小鼠50只,体重20g左右,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模型组(灌胃给等体积纯净水);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10.21、20.42、40.84g/kg);香菇多糖片组(灌胃给香菇多糖9.43mg/kg,人临床用药等效剂量的2倍);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当天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悬液0.2mL,免疫7天,同时灌胃给药7天,摘小鼠眼球取血,取稀释100倍血清1mL,与5%鸡红细胞悬液0.5mL、10%补体(豚鼠血清)0.5mL混匀,37℃水浴保温30min,0℃冰箱中反应,取上清液于540nm处测定OD值,以OD值表示溶血素抗体生成量。
表15可见,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其上清液在540nm处的OD值显著升高,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的溶血素抗体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即具有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阳性对照药香菇多糖亦具有促进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表1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结论
3.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延长浓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具有止咳作用。
3.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具有祛痰作用。
3.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延长大鼠诱喘潜伏期,具有平喘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大鼠炎性细胞因子IL-6、IL-17、TNF-α的生成有关。
3.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减轻角叉菜致大鼠足跖炎性肿胀程度,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肿胀程度,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组织的PGE2含量有关。
3.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减轻小鼠由鸡红细胞过敏导致的足跖肿胀,具有抗过敏作用。
3.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改善风寒证动物模型的咳嗽、打喷嚏、流涕、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对风寒证动物模型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大鼠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1β、IL-2生成有关。
3.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提高风寒证模型大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小鼠的溶血素抗体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风寒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二)临床研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急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集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或内科门诊就诊,年龄介于18至70岁之间、发病时间<3周符合风寒袭肺型(参考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制定)急性咳嗽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选取最常见病因)按照自愿原则选择的病例224例。
2.研究方案
2.1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优效性比较的试验设计。
2.2 分组
采用区组随机化与两级盲底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急性咳嗽病例2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112例。
2.3 治疗方案
2.3.1 药物组成及来源
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统一由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中药房煎煮并分装成袋,包装外观、规格及重量完全一致,确保药物发放的盲法实施。
2.3.1.1 治疗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治疗组药材饮片全部来源于大学城分院门诊中药房,经药剂科鉴定为纯正药材。
2.3.1.2 对照组(安慰剂)
安慰剂颜色、味道等与治疗组基本一致,由大学城分院中药制剂实验室协助研制提供。
2.3.2 给药方案
研究者根据每位患者就诊顺序按药物编号发放药品,每次提供给每位患者足够7天用量的研究药品。服药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一日一剂(共2小袋),分两次温服。疗程:7日。
2.3.3 合并用药
治疗过程暂停服用一切可用于治疗急性咳嗽的其他药物。随访期间研究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用药对症处理(以不影响观察研究药物的疗效为前提),病例报告表中必须详细记录所有合并使用的药物。
2.3.4 观察随访
向首次就诊并纳入研究者发放患者日志卡,用于记录昼夜咳嗽程度、咽痒、咯痰等症状,首诊当日即可开始服用研究药物,研究者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入组及所用治疗药物编号。分别于开始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每天下午4点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并记录上述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第8天约患者复诊并复查,收回日志卡,根据日志卡上记录填写病例报告表(详见附录1),计算昼夜咳嗽积分和其他证候积分。若咳嗽症状缓解达到治愈标准,而未至随访期结束,可结束随访。若随访期内再次出现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并发症,可结束随访,并作出相应处理。
2.4 疗效评价
2.4.1 疗效性指标
2.4.1.1 主要结局指标
(1)咳嗽严重程度评价:采用我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的咳嗽积分量化指标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嗽总评分值的变化,计算各时点积分和总积分情况。
咳嗽积分评分等级说明如下:
0分:无咳嗽症状;
1分:轻度咳嗽,表现为偶有短暂日间或夜间咳嗽;
2分:中度咳嗽,表现为频繁咳嗽,轻微影响日常活动或夜间睡眠;
3分:重度咳嗽,表现为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或夜间睡眠。
(2)咽痒症状改善评价:比较治疗前后咽痒证候积分变化。
参照咳嗽积分表制定咽痒证候判定标准,具体如下:
0分:无咽痒症状;
1分:轻度咽痒,表现为偶有咽痒或症状轻微,基本不引起咳嗽;
2分:中度咽痒,表现为明显咽痒,可引起轻微咳嗽症状;
3分:重度咽痒,表现为严重咽痒,可引起频繁或剧烈咳嗽。
(3)有效率评价:将咳嗽积分转化为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价,即证候积分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第7天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控制、显效和有效合计为有效病例,据此计算总有效率。
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咳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咳嗽症状有所好转,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昼夜总证候积分减少<30%。
2..4.1.2 次要结局指标
咳嗽加重发生率:定义为治疗后病情加重的患者百分比。
2.5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再导入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年龄、咳嗽积分、咽痒证候积分)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作为描述指标,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性别、治疗总有效率)以频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有效率中按序分类)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对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按原研究设计,共需观察20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结合临床研究实际,最终纳入22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2例;其中剔除20例,治疗组11例,对照组9例。
3.2 基线情况
经原始数据统计,治疗组101例,其中男35例,女66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4.52±13.93岁,年龄中位数为26岁;病程为6.04±5.21天,中位数5天。对照组103例,其中男48例,女5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1.58±12.55岁,年龄中位数为25岁;病程为6.18±5.23天,中位数5天。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长短(见表1、2、3)经检验后均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组间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可进行下一步临床研究。
表16 两组性别构成(%)情况
注:两组性别构成经卡方检验后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7 两组年龄比较情况
注:两组年龄数据经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8 两组病程比较情况
注:两组病程时间经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3 疗效对比情况
3.3.1 主要结局指标
3.3.1.1 咳嗽积分
计算治疗前及治疗第3、5、7天的日间、夜间及总咳嗽积分,由于上述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运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比各组内4个观察时点的积分情况,所有检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治疗后咳嗽症状变化有临床意义,再以秩和检验进行组间积分比较,统计结果分别见表19、20、21、22。
(1)治疗前
两组在治疗前的日间、夜间及总咳嗽积分经检验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前组间咳嗽症状比较无差异性,可进入临床研究观察药物疗效。
表19 治疗前两组咳嗽积分对比
(2)治疗第3天
将治疗第3天两组咳嗽积分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较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略大,但因P>0.05,说明两组积分无显著不同,疗效尚不明确。
表20 治疗第3天两组咳嗽积分对比
(3)治疗第5天
治疗第5天两组咳嗽积分继续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幅度相对大于对照组,经统计,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疗效相对优于安慰剂组。
表21 治疗第5天两组咳嗽积分对比
(4)治疗第7天
当疗程进行至第7天,即治疗结束时,较之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咳嗽积分均显著减少,且前者低于后者,结合P<0.01,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疗效相对于安慰剂具有明显优势。
表22 治疗第7天两组咳嗽积分对比
3.2.1.2 咽痒证候积分
将4个观察时点的两组咽痒积分进行组内对比,经配对秩和检验后,各组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在改善咽痒症状方面具有临床意义。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治疗第3、5、7天时,治疗组咽痒积分下降相对较对照组大,且第5、7天两个观察时点中两组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咽痒症状。统计结果见表8。
表23 两组咽痒证候积分对比
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4个观察时点的咽痒证候积分经检验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故组内及组间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
3.2.1.3 有效率
将疗效按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依次统计例数及百分比,通过Mann-Whitney U法秩和检验对比两组有效率,从治疗后两组在咳嗽症状改善及积分减少方面体现的情况不同可判断其疗效的优劣。治疗组在“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共三类疗效分级中,其例数与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尤以“临床控制”数量为多(超过半数),“无效”者则少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可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控制、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率,治疗组达85.9%,对照组仅56.9%,比较后P<0.001,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计算结果如表24、表25所示。
表24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分级对比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秩和检验对比,Z=-4.7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体疗效要好于对照组。
表25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
3.3 次要结局指标
咳嗽加重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两组出现的咳嗽加重例数进行合计,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在疗程结束后出现咳嗽加重,对照组则有3例发生该类情况,已进行后续治疗并好转。详见表26。
表26 治疗后两组咳嗽加重发生情况
3.4 安全性情况
本研究未见不良反应。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法,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能有效缓解急性咳嗽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三)临床研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l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省中医二沙岛分院内科门诊130例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患者。排除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等疾病。所有患者中医辨证符合寒饮伏肺证。年龄18~70岁,均有咳嗽症状,且能够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进行治疗。130例患者男性58例,女性72例;年龄29~70岁,中位年龄49~50岁。平均病程32d,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113例,肺炎后感染咳嗽12例,其他呼吸道感染后咳嗽5例。
1.2 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
(1)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
(2)感染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寒饮伏肺证诊断标准(参考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制定):
(1)咳嗽,咯白色稀/粘痰或自觉有痰难咳出或无痰,咳嗽在天气变冷、受凉、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作;
(2)伴咽痒或咽痛或咽干;
(3)畏/恶风,或畏/恶寒,或发热;
(4)口干不欲饮,或口干欲饮热水,或无口干;夜尿多(3次以上)或无夜尿;
(5)舌淡苔白或苔白腻或滑有水,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舌体正常;脉浮(和)或滑,沉(和)或滑或细。
符合(1)、(5)条的基础上有(2)、(3)、(4)任何一条。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
(2)年龄18~70岁;
(3)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者;
(4)愿意接受调查及随访者。
1.2.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妊娠、哺乳妇女;
(3)伴发其他可能妨碍其入组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肿瘤、艾滋病等;
(4)有慢支、慢阻肺等肺部慢性疾患者;有肝肾功能不全者。
2.治疗药物
治疗药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统一由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中药房煎煮并分装成袋,包装外观、规格及重量完全一致。每日1剂,分2次服,疗程14d。
3.疗效指标
采用尼莫地平评分法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疗效指数(n)=(治疗前症候积分-治疗后症候积分)/治疗前症候积分×100%;临床治愈为n≥95%;显效为n≥70%;有效为n≥30%;无效为n<30%。
4.症状评分标准
(1)咳嗽程度:无咳嗽,计0分;偶有短暂咳嗽,计1分;咳嗽较频繁,不影响日常活动和夜间睡眠,计2分;咳嗽较频繁,轻度影响日常活动,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计3分;咳嗽频繁,阵发性,对日常活动和夜间睡眠有较大的影响,计4分;咳嗽频繁,不分昼夜,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夜间睡眠,计6分。
(2)咯痰:无痰,计0分;偶有少量咳痰,计1分;痰不多,易咳出,计2分;痰较多,痰粘难咳出,计3分;痰多,但易咳出,计4分;痰多,痰粘色黄难咳出,计6分。
(3)咽痒:无咽痒不适,计0分;偶有咽痒,不引起咳嗽,计1分;时有咽痒,偶引起轻微咳嗽,计2分;咽痒,时引起阵发性咳嗽,持续时间短,计3分;咽痒,引起阵发性咳嗽,持续时间长,计4分;咽痒,引起频繁剧烈咳嗽,计6分。
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多个测量时点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设α=0.05。
6.结果
6.1 有效率评价
表2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有效率评价表
6.2 咳嗽缓解时间:130例患者咳嗽缓解时间为5.97±1.76(天)。
6.3 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
表28 咳嗽、咯痰、咽痒症候积分比较
从表28中数据可见,咳嗽、咯痰、咽痒积分以及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安全性评价
对治疗组130例患者服用中药后进行随访,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8.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后总有效率达到84.38%,对咳嗽、咯痰、咽痒等主要症状均能显著改善,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酚红标准曲线
图2 IL-6标准曲线
图3 IL-17标准曲线
图4 TNF-α标准曲线
图5 IL-1α标准曲线
图6 IL-1β标准曲线
图7 IL-2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紫菀10重量份、款冬花10重量份、干姜10重量份、杧果核15重量份、荆芥10重量份、射干10重量份
以上六味,干姜、荆芥加12倍量水,蒸馏5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8倍量倍他环糊精,15倍量水,35℃搅拌3小时,冷藏,抽滤,40℃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16000rpm),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紫菀加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8倍,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煎煮1.5小时,第二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加8倍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16000rpm),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乳糖与甜菊素,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
紫菀3重量份、款冬花8重量份、干姜10重量份、杧果核5重量份、荆芥15重量份、射干20重量份
以上六味,干姜、荆芥加20倍量水,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10倍量倍他环糊精,20倍量水,35℃搅拌2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紫菀加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5倍,煎煮1小时,最后一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按照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备片剂。
实施例3
紫菀15重量份、款冬花20重量份、干姜3重量份、杧果核60重量份、荆芥20重量份、射干3重量份
干姜、荆芥加8倍量水,蒸馏8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5倍量倍他环糊精,10倍量水,35℃搅拌5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紫菀加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5倍,提取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15倍水,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1次,煎煮3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按照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备胶囊剂。
实施例4
紫菀20重量份、款冬花3重量份、干姜20重量份、杧果核40重量份、荆芥3重量份、射干15重量份
干姜、荆芥加10倍量水,蒸馏10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10倍量倍他环糊精,12倍量水,30搅拌5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15倍量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紫菀加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8倍,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煎煮1小时,最后一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乳糖与甜菊素,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5
紫菀3重量份、款冬花3重量份、干姜3重量份、杧果核5重量份、荆芥3重量份、射干3重量份
干姜、荆芥加15倍量水,蒸馏12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15倍量倍他环糊精,18倍量水,45℃搅拌3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紫菀加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6倍,提取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12倍,煎煮0.5小时,最后一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乳糖与甜菊素,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6
紫菀20重量份、款冬花20重量份、干姜20重量份、杧果核60重量份、荆芥20重量份、射干20重量份
干姜、荆芥加12倍量水,蒸馏5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8倍量倍他环糊精,15倍量水,35℃搅拌1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测)的稠膏;紫菀加9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8倍量的水煎煮1次,煎煮3小时,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60℃)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乳糖与甜菊素,混匀,加适量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Claims (9)

1.一种止咳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由3~20重量份的紫菀、3~20重量份的款冬花、3~20重量份的干姜、5~60重量份的杧果核、3~20重量份的荆芥、3~20重量份的射干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10重量份的紫菀、10重量份的款冬花、10重量份的干姜、15重量份的杧果核、10重量份的荆芥、10重量份的射干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制备成任一可药用的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优选制成颗粒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的:
干姜、荆芥加8~20倍量水,蒸馏3~12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5~15倍量倍他环糊精,10~20倍量水,30~45℃搅拌1~5小时,冷藏,抽滤,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5~15倍量水,煎煮0.5~3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紫菀加50~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5~10倍,提取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5~15倍,煎煮0.5~3小时,最后一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清膏,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按照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各种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的:
干姜、荆芥加12倍量水,蒸馏5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8倍量倍他环糊精,15倍量水,35℃搅拌3小时,冷藏,抽滤,40℃减压干燥,研细,备用;蒸馏后的药渣药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清膏,16000rpm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紫菀加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8倍,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款冬花、杧果核、射干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煎煮1.5小时,第二次与紫菀醇提后的药渣合并,加8倍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2~1.05的清膏,16000rpm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稠膏与干姜、荆芥稠膏及紫菀稠膏合并,真空干燥,得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加入上述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按照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各种制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在制备治疗风寒证、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抗过敏、增强免疫的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在制备治疗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164096.XA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721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4096.XA CN10472179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4096.XA CN10472179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1798A CN104721798A (zh) 2015-06-24
CN104721798B true CN104721798B (zh) 2018-05-29

Family

ID=5344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4096.XA Active CN10472179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17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319C (zh) * 2005-06-03 2009-01-28 邱静宇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77314A (zh) * 2014-05-20 2014-08-13 李果 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1798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6466B (zh) 一种药食两用感冒药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84727B (zh) 桑叶复方制剂及其应用
WO2013071727A1 (zh)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1869656B (zh)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3796B (zh)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498743B (zh)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的中药方
CN104721798B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505A (zh) 治疗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704058A (zh) 一种具有治疗咽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44736C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939383B (zh) 红背叶根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13908149A (zh) 刺芒柄花素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CN113813331A (zh) 一种具有清咽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73620B (zh) 一种清热通淋药物
CN100546621C (zh) 一种已知药物的新用途
CN103961654B (zh) 一种白葡萄球菌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503B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181163B (zh) 千层纸素a在制备治疗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07019771A (zh) 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7669931A (zh) 一种降低呋喃唑酮临床治疗慢性肠炎副作用的药物
CN106924448A (zh) 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205B (zh) 一种治疗风寒表虚型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7983B (zh) 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05560420A (zh) 一种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CN103550542A (zh) 一种临床检验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药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6

Address after: 100176 No. 6, Hongda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Yueka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120 Dade Road No. 111

Patentee befor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5

Address after: 101111 room 105, 1st floor, building 3, courtyard 11, kechuangqi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echuang Dingche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No.6, Hongda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Yueka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111 room 105, 1st floor, building 3, courtyard 11, kechuangqi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elaix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1111 room 105, 1st floor, building 3, courtyard 11, kechuangqi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Kechuang Dingche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