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411A -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7411A
CN104717411A CN201410767839.8A CN201410767839A CN104717411A CN 104717411 A CN104717411 A CN 104717411A CN 201410767839 A CN201410767839 A CN 201410767839A CN 104717411 A CN104717411 A CN 104717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art
picture pick
mobile member
retaining member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78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7411B (zh
Inventor
藤原裕也
柴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596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19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596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19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1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7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4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3Camera grips, hand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一种摄像设备,其形成有能够拆卸地安装把持部用的把持部安装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锁定构件,其被构造为在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把持部被锁定的锁定位置和所述把持部的锁定被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投影面内,并且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锁定构件接合,以将所述锁定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处。通过将所述把持部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锁定构件之间的接合释放,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释放位置移动到所述锁定位置。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背景技术
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沿着光轴包括可移动镜(movable mirror)、快门设备以及摄像传感器。另外,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根据摄像的目的选择性地安装镜头。
由于上述构造在镜头接口和快门设备之间配置了镜盒,因此难以减小照相机主体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如日本特开2011-65147号公报所述的,取消取景器和镜盒使得专门小型化的少镜型(mirror less type)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普及。
然而,日本特开2011-65147号公报公开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需要牺牲当安装大型镜头时的把持性能,或者代替牺牲确保安装大型镜头时的充分的把持性能的大的把持部而牺牲小型化。换言之,小的把持部实现了小型化,但是在安装大型镜头时把持性能下降。同时,大的把持部使照相机主体的尺寸变大。
提出了一种把持部适配器(grip adapter),其通过上紧螺纹连接到设置在照相机的底部的三角架安装螺纹部中的螺钉而被可拆装地安装(日本特开2000-350073号公报)。把持部适配器增强了安装大型镜头时手指对把持部的凸形状的钩持,从而改善了把持性能。
在日本特开2000-350073号公报中,把持部的与三角架安装螺纹部分离的前端未固定。由于对把持部的前端的固定不充分,所以使用者感到对把持部的把持不放心。另外,由于需要上紧螺纹连接到三角架安装螺纹部的螺钉用的工具,所以拆装操作性恶化。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手对螺钉头进行使螺钉上紧和松动的转动操作需要使螺钉头较大。大的螺钉头阻碍了小型化。另外,由于把持部适配器的基部设置在照相机主体的底部,所以用于把持的非必要形状使得安装状态大型化。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可稳定地安装到照相机主体、具有最适宜的把持特性并且不阻碍照相机主体的小型化的把持部拆装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摄像设备包括把持部安装部,以可拆装地安装把持部。该摄像设备包括:锁定构件,其被构造为在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把持部被锁定的锁定位置和所述把持部的锁定被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投影面内,并且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锁定构件接合,以将所述锁定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处。通过将所述把持部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锁定构件之间的接合释放,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释放位置移动到所述锁定位置。
一种把持部,其能够拆卸地安装到上述的摄像设备,所述把持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构造为在所述把持部被安装到所述摄像设备时对所述保持构件的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投影面内的部分施压。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摄像设备包括把持部安装部,以可拆装地安装具有被接合部的把持部。该摄像设备包括移动构件,其包括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的接合部,所述移动构件被构造为可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接合部未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并且在所述把持部和所述摄像设备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把持部和所述摄像设备之间的间隙比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把持部和所述摄像设备之间的间隙小;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部分地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投影面内并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移动构件接合,以将所述移动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处;以及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被构造为朝向所述第三位置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力。通过将所述把持部安装于所述把持部安装部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移动构件之间的接合被释放,使得所述移动构件通过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随后使得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主体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安装到把持部和镜头的摄像设备主体的示意图。
图3是摄像设备主体的主视图。
图4是镜头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摄像设备主体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摄像设备主体内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摄像设备主体内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涉及实施方式1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1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从电池收纳部侧观察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1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从电池收纳部侧观察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涉及实施方式1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是涉及实施方式1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从摄像设备主体的正面侧观察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了小型把持部的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了大型把持部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小型把持部被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小型把持部被安装到涉及实施方式1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A至图17C是示出把持部拆卸操作的示意图。
图18A和图18B是当拆卸把持部时的摄像设备主体的仰视图。
图19A和图19B是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0A和图20B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示意图。
图21是保持构件的立体图。图22A和图22B是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后视图。
图23A和图23B是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4A和图24B是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主视图。
图25A至图25C是示出小型把持部的示意图。
图26A至图26C是示出大型把持部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到电池收纳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8A至图28E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29A至图29I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30A和图30B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31A至图31F是示出涉及实施方式2的把持部安装单元的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32是当拆卸把持部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主体以及可拆装地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的镜头和把持部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型单焦点镜头20和大型变焦镜头30被选择性地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此外,通过以下说明的把持部安装部,根据镜头尺寸选择性地将小型把持部40和比把持部40大的大型把持部50安装到摄像设备10,以便提供最适宜的把持性。
图2A和图2B是示出安装了把持部和镜头的摄像设备主体10的示意图。图2A是示出根据小型单焦点镜头20安装了小型把持部40的摄像设备主体10的示意图。图2B是示出根据大型变焦镜头30安装了大型把持部50的摄像设备主体10的示意图。
详细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和镜头的拆装方法。
首先,说明摄像设备主体和镜头的构造。图3是未安装镜头和把持部的摄像设备主体10的主视图。图4是变焦镜头30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摄像设备主体10包括作为镜头安装面的接口100、摄像传感器101、安装信号处理电路的控制基板以及用于将镜头电连接到控制基板的触针102。
在圆环状的接口100的中央形成有孔1002,在接口100的内侧等间隔地设置三个凸起的主体爪部1001。
镜头释放钮103设置在接口100附近。与镜头释放钮103的动作连动的、从接口100的表面往复运动的镜头锁定销104设置于接口100。镜头释放钮103和镜头锁定销104总是被弹簧(未示出)朝向纸面外侧施力。换言之,镜头锁定销104从图3中的接口100的表面凸起。
变焦镜头30包括电连接到镜头内部的控制基板(未示出)的端子302以及镜头接口300。
镜头接口300形成为中央侧相对于周围凸起的台阶状并且包括第一圆筒部3002,第一圆筒部3002的直径与形成于接口100的孔1002相对应。第一圆筒部3002包括第二圆筒部3003。与镜头锁定销104接合的孔304形成于镜头接口300的周围。
镜头爪部3001以从第二圆筒部3003的外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等间隔地配置。相邻的镜头爪部3001之间的间隙形成为比设置于接口100的主体爪部1001之间的宽度略宽。从镜头安装面到镜头爪部3001的背面侧的沿着光轴的距离比从主体安装面到主体爪部1001的背面侧的距离略宽。
接着,说明摄像设备主体10的镜头安装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具有接口100和镜头接口300的卡合系统的一次操作使镜头安装到摄像设备。
换言之,第二圆筒部3003插入到形成于接口100的孔1002中,使得镜头爪部3001插入到形成于接口100的主体爪部1001的间隙中。接着,镜头接口300将镜头锁定销104推到接口100的表面,使得镜头与镜头接口300贴合。
之后,当变焦镜头30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转动时,镜头爪部3001潜至主体爪部1001的背面侧。因此,限制了变焦镜头30沿着光轴的移动。
当变焦镜头30进一步转动时,镜头锁定销104落入形成于镜头接口300的孔304中,从而限制变焦镜头30的转动。这时,镜头的安装完成。
同时,当摄像设备主体10的触针102连接到变焦镜头30的端子302时,摄像设备主体10电连接至变焦镜头30。因此,来自摄像设备主体10的驱动信号和来自变焦镜头30的信息能够在摄像设备主体10与变焦镜头30之间通信。
接下来,说明镜头拆卸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镜头释放钮103和转动镜头这两个操作,从摄像设备主体10拆卸镜头。
换言之,从图2的安装镜头的状态按压镜头释放钮103。与释放钮103的按压连动地将镜头锁定销104下推至安装面。因此,镜头锁定销104滑出形成于镜头接口300的孔304,以便转动变焦镜头30。
当变焦镜头30在镜头释放钮103被按压的状态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释放摄像设备主体10的触针102和变焦镜头30的端子302之间的电连接。
当变焦镜头从该状态进一步转动时,镜头爪部3001位于没有主体爪部1001的间隙,使得变焦镜头30的移动不被限制。因此,进行变焦镜头30的拆卸。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卡合系统的一个操作能够容易地安装镜头。此外,通过两个操作来拆卸镜头,从而不会因误操作拆卸镜头。
说明了变焦镜头30的拆装操作,但是,相同的拆装操作也适用于单焦点镜头20。
接着,说明把持部的拆装方法。首先,说明与拆装方法相关的摄像设备主体10和把持部的构造。
图5A和图5B是摄像设备主体10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摄像设备主体10的内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摄像设备主体10的内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盖(电池盖)701在沿图5A中的箭头方向滑动之后沿图5B中的箭头方向转动,接着变为打开状态。当盖701变为打开状态时,给摄像设备主体10供电的电池90以及记录所摄图像的记录介质91能够插入盖701内。
电池收纳部705收纳电池90和记录介质91,并且被固定到摄像设备主体10。控制基板1060包括摄像传感器101以及将电池90和记录介质91电连接到控制基板1060的连接器(未示出)。
如图7所示,把持部安装单元60通过固定螺钉6001紧固到电池收纳部705的上表面7051。
[实施例1]
利用图8、图9A和图9B详细地说明涉及本实施例的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构造。图8是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分解立体图。图9A和图9B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从电池收纳部705侧观察的示意图。图9A示出第一锁定杆602和第二锁定杆603被组装于基部601的状态。图9B示出螺旋弹簧604被组装于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状态。
把持部安装单元60包括基部601、第一锁定杆602、第二锁定杆603、螺旋弹簧604、板簧(leaf spring)605、固定螺钉606和阻尼器607。
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呈箱形状的基部601。基部601包括作为第二锁定杆603的转动中心的轴6011、联接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的T字形凸起6012以及钩部6013。
使用金属材料形成呈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锁定杆602。第一锁定杆602包括操作部6020、与第二锁定杆603接合的长孔6022、将大直径孔部与小直径长孔部联接的钥匙孔6023、接合突起6025以及臂部6026。第一锁定杆602还包括锁定部6021、止动件6024、钩部6027以及弯曲形状部6028。钥匙孔6023的大直径孔部形成为比基部601的T字形凸起6012的大直径部的外径略大。钥匙孔6023的小直径长孔部的槽宽度形成为比T字形凸起6012的小直径部略大。
第二锁定杆603由金属材料制成。第二锁定杆603包括孔6031、轴部6032以及锁定部6033。第一锁定杆602和第二锁定杆603用作锁定构件。
螺旋弹簧604包括具有弹性的螺旋弹簧部6040以及以夹着螺旋弹簧部6040的方式设置在两侧的U字形的第一钩6041和第二钩6042。螺旋弹簧604用作施力构件。
阻尼器607是由慢回弹聚氨酯泡沫制成的弹性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阻尼器607组装于基部601。阻尼器607被推入形成于基部601的孔中,并且通过阻尼器607的回复力固定于该孔。其次,设置于基部601的轴6011插入形成于第二锁定杆603的孔6031中。第二锁定杆603因而能够绕着轴6011转动。
在将第二锁定杆603安装到基部601之后,如图9A所示,T字形凸起6012的大直径部插入形成于第一锁定杆602的钥匙孔6023的大直径孔部中。同时,第二锁定杆603的轴部6032与第一锁定杆602的长孔6022接合。第一锁定杆602由此安装到基部601。
在将第一锁定杆602安装到基部601之后,螺旋弹簧604的第一钩6041钩住基部601的钩部6013以便组装螺旋弹簧604。之后,螺旋弹簧604的第二钩6042钩住第一锁定杆602的钩部6027。螺旋弹簧604需要从如图9A所示的自然长度拉伸以便钩住第一锁定杆602的钩部6027。
拉伸的螺旋弹簧604的回复力使得第一锁定杆602从图9A的状态沿着图9B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到图9B的状态。第二锁定杆603接着从图9A的状态转动到图9B的状态。在图9B的状态中,第一锁定杆602略微推压阻尼器607,第一锁定杆602的止动件6024与基部601的止动件6015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杆602在与基部601的止动件6015抵接之前与阻尼器607抵接,从而消除了碰撞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601的T字形凸起6012的小直径部与第一锁定杆602的钥匙孔6023的小直径长孔部接合,以便限制第一锁定杆602的滑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基部601的T字形凸起6012的大直径部的外径比第一锁定杆602的钥匙孔6023的小直径长孔部充分大,所以在图9B的状态下,第一锁定杆602被保持于基部601而不会从基部601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肋6014形成于基部601。肋6014的前端为平滑的凸形状。图9B中所示的螺旋弹簧604安装到基部601,然后肋6014与螺旋弹簧部6040接触。肋6014与螺旋弹簧部6040的接触抑制了当拉伸螺旋弹簧部6040时通过基部601和螺旋弹簧部6040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颤动声(flutteringsound)。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从电池收纳部705侧观察的示意图。
板簧605是由可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如图8所示,板簧605的第一端是折曲的。安装部6052包括螺孔以便安装于基部601,以及安装部6052包括固定部6053以便将把持部安装单元60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因此,与安装部6052相邻的表面部6055相对于安装部6052是可变形的。板簧605用作保持构件。表面部6055用作配置在把持部安装部的投影面内的一部分。
如图10A所示,用于使螺旋弹簧604的螺旋弹簧部6040躲避的孔6050形成于板簧605。因此,当板簧605安装到基部601时,螺旋弹簧604的螺旋弹簧部6040从孔6050露出。
这里,如图8所示,螺旋弹簧604的第一钩6041和第二钩6042形成于通过如下的圆的中心的平面内:该圆提供螺旋弹簧部6040的螺旋直径。因此,当螺旋弹簧部6040从板簧605的孔6050露出时,第一钩6041和第二钩6042分别被保持在孔6050的上侧和下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板簧605安装到基部601时,形成于第一锁定杆602的钩部6027的突出高度比板簧605高。因此,第二钩6042不会从钩部6027分离。
如图8、图10A和图10B所示,U字形缺口部6051设置在板簧605的前端。设置有缺口部6051的表面部6055相对于安装部6052成锐角地弯曲以便固定于基部601。因此,板簧605的安装到基部601的表面部6055被推到第一锁定杆602。换言之,板簧605沿图11A的箭头方向被推到第一锁定杆602,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的背面侧与形成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的前端抵接。
接着,详细说明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操作。
如图10A所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安装单元60使第一锁定杆602上下移动。图10B示出第一锁定杆602沿图10A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后的状态。
当使用者从图10A的状态沿图10A中的箭头方向推动第一锁定杆602的操作部6020时,第一锁定杆602在设置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与板簧605接合的状态下沿图10A中的箭头方向移动。
当第一锁定杆602移动使得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与板簧605的缺口部6051重叠时,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如前所述通过施加力向图10A和图10B的进入纸面的方向移动。换言之,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在图11A中的箭头方向上变形,并且变成图11B的状态。接着,板簧605的缺口部6051的角部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接合,并且保持图10B的状态。插入到第一锁定杆602的长孔6022中的第二锁定杆603的轴部6032也沿相同的方向移动。接着,第二锁定杆603绕着轴6011沿图10B中的箭头方向转动。
当使用者在图10A的状态下推第一锁定杆602的操作部6020时,图10A的状态改变到图10B的状态,并且第一锁定杆602与板簧605接合。第一锁定杆602保持在图10B的状态下。同时,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在向进入纸面的方向上移动了设置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的高度。
当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在图10B的状态下向纸面外侧移动时,第一锁定杆602和板簧605之间的接合被释放。第一锁定杆602通过螺旋弹簧604的回复力沿向纸面下方的方向移动,图10B的状态改变到图10A的状态。
换言之,当外部力量沿图11B的箭头方向施加时,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抵抗板簧605的回复力移动了设置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的高度,并且图11B的状态改变到图11A的状态。
图12A和图12B是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从摄像设备主体10的正面侧观察的示意图。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从图10A中所见侧的相反侧观察的把持部安装单元60以及从图10B中所见侧的相反侧观察的把持部安装单元60。
基部601包括用于可移除地插入把持部的开口(把持部安装部)6010。当把持部安装单元60变为图10A和图12A的状态时,第一锁定杆602的锁定部6021以及第二锁定杆603的锁定部6033在开口6010的投影面中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状态是把持部安装部60的关闭状态。在把持部安装部60的关闭状态下,第一锁定杆602通过螺旋弹簧604的回复力移动,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重叠,以便对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加载。当把持部安装部60变为关闭状态时,第一锁定杆602和第二锁定杆603位于与安装的把持部接合的接合位置。
另外,把持部安装单元60变为图10B和图12B的状态时,第一锁定杆602的锁定部6021和第二锁定杆603的锁定部6033从开口6010的投影面退避。该状态是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打开状态。在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打开状态下,设置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与板簧605的缺口部6051接合,以被从自然长度拉伸的方式对螺旋弹簧604加载。把持部安装单元60变为打开状态,第一锁定杆602和第二锁定杆603位于释放与安装的把持部的接合的释放位置。
接着,详细说明可选择性地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把持部。
首先,说明把持部的构造。图13A和图13B是示出小型把持部40的示意图。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从背面和侧面观察的把持部40。图14A和图14B是示出大型把持部50的示意图。图14A和图14B分别示出从背侧和侧面观察的大型把持部50。小型把持部40或大型把持部50用作把持部。
小型把持部40包括外观部400、形成于小型把持部40的两端的槽401、形成于小型把持部40的一侧面的中央处的凹形状403以及从小型把持部40的底面突出的突出部402。
大型把持部50包括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把持部分51、金属板52以及固定把持部分51和金属板52的螺钉53。
通过金属板52和把持部分51形成的槽501设置在大型把持部50的两端。在大型把持部50的一侧面的中央处还设置有把持部分51的凹形状503和形成于金属板52的突出部521。突出部523通过半冲裁(half blanking)形成于金属板52。
当不同尺寸的把持部被选择性地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时,在剥离把持部的方向上施加的静态压力载荷根据把持部的尺寸而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槽401、501的构造不同。由于对小型把持部40只施加小的静态压力载荷,所以槽401与小型把持部40成型为一体,以减小成本。大型把持部50的槽501由把持部分51和金属板52这两部分形成,以便耐受大的静态压力载荷。
例如,在图2B中,即使在剥离方向上对大型把持部50施加载荷,金属板52也能够承受静态压力载荷。
当不同尺寸的把持部被选择性地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时,安装的把持部的前端的松动量根据把持部的尺寸而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大型把持部50包括用于通过突出部521减小松动的机构。
大型把持部50是由把持部分51和金属板52、即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例如,把持部分51是由诸如弹性体等的具有高弹性的材料形成的,当大型把持部50被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时,把持部分51通过弹性变形与摄像设备主体10的外观罩接触。因此,所安装的把持部的松动量变小。
接着,说明将把持部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时的操作。图15是示出小型把持部40被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小型把持部40被安装到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5和图16中的把持部安装单元60都处于打开状态。
如图15和图16所示,通过将小型把持部40插入开口6010中来执行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将小型把持部40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的操作。换言之,通过将小型把持部40插入基部601的开口6010中,使形成于小型把持部40的底面的突出部402与从开口6010露出的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抵接。接着,在图16中的箭头方向上推动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使板簧605的缺口部6051的角部与第一锁定杆602的接合突起6025之间的接合被释放。当第一锁定杆602和板簧605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时,第一锁定杆602通过螺旋弹簧604的回复力而移动,把持部安装单元60变为关闭状态。当把持部安装单元60变为关闭状态时,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锁定部6021、6033分别与形成于小型把持部40的两端的槽401接合。完成了小型把持部40到摄像设备主体10的安装。
当小型把持部40在其意图插入的状态(例如,在斜向上的状态)下插入开口6010中时,锁定部6021、6033中的任一方都可以与形成于小型把持部40的两端的槽401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第一锁定杆602的臂部6026与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重叠,使得从开口6010露出的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变小。换言之,即使小型把持部40侧向插入时,由于小型把持部40的突出部402没有推动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所以把持部安装单元60不会变为关闭状态。
另外,如果沿与上下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把持部,则把持部的性能可能由于把持部的形状而不能完全发挥。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状(限制部)403形成于小型把持部40的一侧面。因此,即使沿上下方向的反方向插入小型把持部40,突出部402也被第一锁定杆602的臂部6026干扰,并且不会推动板簧605的表面部6055。结果,把持部安装单元60不会变为关闭状态。
对大型把持部50应用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大型把持部50包括用于减小松动的机构。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大型把持部50包括突出部521。另外,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臂部6026的前端形成倾斜部6026a。通过使臂部6026的前端向开口6010侧弯曲而形成倾斜部6026a。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安装了大型把持部50时,形成于第一锁定杆602的臂部6026的前端的倾斜部6026a在锁定部6021、6033与槽501接合之前进入大型把持部50的突出部521的背侧。大型把持部50因而在摄像设备主体10侧方向上被牵引,即在作为图12中的进入纸面的方向的把持部安装方向上被牵引。结果,在将大型把持部50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时松动变小。
接着,说明把持部拆卸操作。图17A至图17C是示出把持部拆卸操作的示意图。
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拆卸操作中,首先,如图17A所示,盖701是打开的,以便露出电池收纳部705。电池收纳部705包括电池接合爪7052。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电池接合爪7052在与电池90接合的电池接合状态和不与电池90接合的非电池接合状态之间移动。
图17C是通过使用者的操作使电池接合爪7052处于图17B所示的非电池接合状态并且移除电池90后的状态。
在图17C的状态下,第一锁定杆602的操作部6020露出。在该状态下,当使用者推动操作部6020时,把持部变得可拆卸。
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操作部6020配置在使用者在电池90被插入的状态下不能操作的位置处。换言之,操作部6020的位置比电池90在其被插入的状态下的上端低。因此,由于使用者在电池90被插入电池收纳部705中的状态下不能接触操作部6020,因而把持部不会被不经意地拆卸。
图18A和图18B是拆卸把持部时的摄像设备主体10的仰视图。图18A示出小型把持部40被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的状态,图18B示出从图18A的状态操作操作部6020的状态。
如图18A所示,把持部40从摄像设备主体10的表面凸出的凸出量无限小。另外,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板簧605以通过拆卸操作推动把持部40从图11B的状态转换到图11A的状态的方式移动。如图18B所示,由于把持部40从摄像设备主体10升起,所以即使从摄像设备主体10凸出的凸出量无限小的、安装于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把持部也能够容易地从摄像设备主体10拆卸。换言之,把持部在把持部拆卸状态下升起了设置于锁定部6021的接合突起6025的高度,因而,即使是小型把持部40,使用者也能够抓住。
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安装机构中,板簧605在把持部拆卸方向上移位,以便与设置于锁定部6021的接合突起6025接合。因此,第一锁定杆602的锁定部6021与第二锁定杆603的锁定部6033在把持部安装单元60从开口6010退避的打开状态下接合(见图12A和图12B)。当把持部插入把持部安装单元60的开口6010中时,板簧605和接合突起6025之间的接合释放,以便将把持部固定到摄像设备主体10。当拆卸把持部时,通过在把持部拆卸方向上使板簧605移位而向前表面侧推动把持部。设置凸出量小的把持部以及形成于照相机外观面的同一面的把持部盖。
另外,能够仅通过将把持部插入开口中的一个动作安装涉及本实施例的照相机。当拆卸把持部时,通过在打开盖701之后推动操作部6020的两个操作能够拆卸把持部,从而不会因误操作拆卸把持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与镜头的更换相同程度的动作选择性地装卸根据镜头的最适宜尺寸的把持部。因此,当使用大型镜头时能够安装大型把持部,当使用小型镜头时能够安装小型把持部。换言之,提供具有最适宜把持性能的小型摄像设备。
[实施例2]
使用图19A、图19B、图20A和图20B说明涉及本实施例的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构造。
图19A和图19B是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分解立体图。图19A示出从把持部侧观察的把持部安装单元80,图19B示出从电池收纳部侧观察的把持部安装单元80。
把持部安装单元80包括基部801、第一移动构件802、第二移动构件803、施力构件804、保持构件805、操作构件806以及固定螺钉807、808。
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呈箱形状的基部801。基部801包括轴8011、联接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的T字形凸起8012以及钩爪8013。
第一移动构件802包括第一接合部8021、接合突起8025、钩部8027以及止动件8028。第一移动构件802还包括长孔8023、联接大直径孔部和小直径长孔部的钥匙孔8024以及螺孔8026。钥匙孔8024的大直径孔部形成为比基部801的T字形凸起8012的大直径部的外径大。钥匙孔8024的小直径长孔部的槽宽度形成为比T字形凸起8012的小直径部大。
第二移动构件803包括第二接合部8031、轴部8034和孔8033。
施力构件804包括具有弹性的螺旋弹簧部8040以及以夹着螺旋弹簧部8040的方式设置在两侧的U字形的第一钩8041和第二钩8042。
操作构件806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到形成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螺孔8026用的孔8061。操作构件806还包括用于通过手指操作的第一操作部8062、用于通过笔尖操作的第二操作部8063以及抵接下述盖701的第一抵接部702的第二抵接部8064。
图20A和图20B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从电池收纳部705侧观察的示意图。图20A示出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组装在基部801中的状态。图20B示出施力构件804组装在把持部安装单元80中的状态。
当设置于基部801的轴8011插入形成于第二移动构件803的孔8033中时,第二移动构件803能够绕着轴8011转动。
形成于基部801的T字形凸起8012的大直径部插入形成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钥匙孔8024的大直径孔部中。另外,第二移动构件803的轴部8034插入形成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长孔8023中。
拉伸的螺旋弹簧部8040的回复力使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从图20A的状态移动到图20B的状态。换言之,移动构件802沿图20B的箭头方向移动,直到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止动件8028抵接基部801的止动件80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801的T字形凸起8012的小直径部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钥匙孔8024的小直径长孔部接合,以限制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滑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T字形凸起8012的大直径部的外径比钥匙孔8024的小直径长孔部足够大,因此在图20B的状态下第一移动构件802被保持于基部801而不会从基部801脱落。
图21是保持构件805的立体图。保持构件805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保持构件805包括相对于主体面8051朝向基部801倾斜弯曲的限制部8052。保持构件805还包括第一把持部施力部8053和第二把持部施力部8054,两者在插入把持部时以向照相机主体的外侧推动的方式对把持部施力。保持构件805进一步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基部801用的螺钉8055。
接着,详细说明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操作。图22A和图22B是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后视图。换言之,这些附图示出从电池收纳部705侧观察的把持部安装单元80。图23A和图23B是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图23A和图23B中,通过固定螺钉807将保持构件805固定到图20A和图20B所示的基部801。
在把持部安装单元80中,第一移动构件802和通过螺钉固定到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操作构件806沿上下方向移动。图22B示出第一移动构件802和操作构件806从图22A的状态沿图22A的箭头方向移动的状态。
在图22A中,保持构件805的限制部8052相对于主体面8051朝向基部801侧倾斜弯曲。当保持构件805安装到基部801时,限制部8052被朝向第一移动构件802侧施力。换言之,沿图23A的箭头方向对限制部8052施力。接着,限制部8052的面80521与设置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接合突起8025的前端80251接合。
第一移动构件802和操作构件806在接合突起8025的前端80251与限制部8052的面80521接合的状态下从图22A的状态移动到图22B的状态。
当接合突起8025到达限制部8052的端面80522时,限制部8052通过限制部8052的回复力在图22A和图22B的进入纸面的方向上移动。
换言之,限制部8052在图23A的箭头方向上变形,并且改变到图23B的状态。因此,限制部8052的端面80522与接合突起8025抵接,并且第一移动构件802被保持在图22B的状态。
当第一移动构件802从图22A的状态移动到图22B的状态时,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长孔8023接合的第二移动构件803的轴部8034与第一移动构件802的移动连动地移动。换言之,第二移动构件803绕着轴8011在图20A的箭头方向上转动,使得图20B的状态变到图20A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图22B的状态下推动限制部8052的面80521使得限制部8052在进入纸面的方向上移动了接合突起8025的高度时,接合突起8025和限制部8052的端面805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接着,第一移动构件802通过施力构件804的施加力沿纸面的向下方向移动,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图22A的状态。
图24A和图24B是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主视图。图24A和图24B分别示出从图22A所见侧的相反侧观察的以及从图22B所见侧的相反侧观察的把持部安装单元80。当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位于第一位置处时,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图22A和图24A的状态。当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位于第三位置处时,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图22B和图24B的状态。
基部801包括能够安装把持部的把持部安装部8010。在图24A的状态下,第一移动构件802的第一接合部8021和第二移动构件803的第二接合部8031位于把持部安装部8010的投影面内。在图24B的状态下,第一移动构件802的第一接合部8021以及第二移动构件803的第二接合部8031从把持部安装部8010的投影面退避。
接着,详细地说明可选择性地安装到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把持部。
图25A至图25C是示出小型把持部45的示意图。图25A是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5是侧视图,图25C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小型把持部45包括主体罩部450和安装板470。在安装板470的两端形成一对被接合部471、472。抵接面473、474分别形成于一对被接合部471、472的内侧。另外,安装板470包括第一加压面475、第二加压面476和第三加压面477。第一加压面475抵接形成于保持构件805的限制部8052的面80521。第二加压面476抵接保持构件805的第一把持部施力部8053。第三加压面477抵接保持构件805的第二把持部施力部8054。
图26A至图26C是示出大型把持部55的示意图。图26A是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6B是侧视图,图26C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大型把持部55包括通过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把持部分56、作为安装到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安装部的金属板57以及固定把持部分56和金属板57的螺钉58。
一对被接合部571、572形成于金属板57的两端。抵接面573形成于被接合部571的内侧。抵接面574形成于被接合部572的内侧。另外,金属板57包括第一加压面575、第二加压面576以及第三加压面577。第一加压面575抵接配置在把持部安装部8010的投影面内的限制部8052的面80523。换言之,形成于保持构件805的限制部8052的面80523用作保持构件的配置在把持部安装部8010的投影面内的部分。第二加压面576抵接保持构件805的第一把持部施力部8053。第三加压面577抵接保持构件805的第二把持部施力部8054。
接着,说明在安装和拆卸把持部时的操作。首先,说明把持部安装操作。通过将把持部插入基部801的把持部安装部8010中来执行涉及本实施例的把持部安装。
图27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通过固定螺钉8001被安装到电池收纳部705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8A至图28E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图22B、图23B和图24B中示出的状态,并且能够用于插入把持部。在图28A至图28E中仅示出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
图28A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主视图。基部801没有图示说明。图28B示出大型把持部55插入图28A中的把持部安装单元80中的状态。图28C示出图28B的A-A的截面图,图28D示出图28C中的“D”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8E示出图28C中的“E”部分的放大视图。
当大型把持部55插入形成于基部801的把持部安装部8010时,大型把持部55的第一加压面575推动从把持部安装部8010露出的限制部8052的面80523。因此,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接合突起8025和限制部8052的端面80522的接合被释放,接合突起8025在限制部8052的面80521上移动,使得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图29A至图29I示出的状态。
图29A至图29I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在图29A至图29I中仅示出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
如图29A所示,盖701变为打开状态。图29B示出图29A的A1-A1截面图,图29C示出图29B中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9D示出图29B中的“D”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9E示出图29A的B-B截面图,图29F示出图29E中的“F”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29G是相对于图29A的状态示出摄像设备主体10、大型把持部55的把持部分56以及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基部801的主视图。图29H示出图29G的A2-A2截面图。图29I示出图29H中的“i”部分的放大视图。
当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接合突起8025和限制部8052的端面805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时,第一移动构件802通过如上所述的施力构件804的施加力移动到图29A所示的位置。第一接合部8021和第二接合部8031分别抵接金属板57的上端的被接合部571和金属板57的下端的被接合部572,以便限制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两者的移动。当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位于第二位置处时,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上述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8021在被接合部571的抵接面573上施加的力与第二接合部8031在被接合部572的抵接面574上施加的力的合力比施力构件804的施加力大。因而,施力构件804的施加力使第一移动构件802和第二移动构件803移动直到第一接合部8021和第二接合部8031分别抵接被接合部571、572。
第一接合部8021在抵接面573上施加的力和第二接合部8031在抵接面574上施加的力的合力与施力构件804的施加力之间的平衡限制第一移动构件802的移动和第二移动构件803的移动。把持部安装单元80变为从图24B的状态到图24A的状态的中间状态。
接着,保持构件805的第一把持部施力部8053和第二把持部施力部8054分别与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的第二加压面576和第三加压面577抵接。因此,沿从摄像设备主体10离开的方向对大型把持部55施力,形成大型把持部55的抵接面578和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抵接面8014之间的间隙。接着,当使用者把持摄像设备主体10并且保持大型把持部55时,大型把持部55沉入大型把持部55的抵接面578和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抵接面8014之间的间隙中。
图30A和图30B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在这些附图中,如图30A所示,电池收纳部705的开口从可移除地插入电池90的图29G的状态通过使盖701在摄像设备主体10侧转动而被关闭。接着,如作为图30A中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的图30B所示,盖701的第一抵接部702未抵接操作构件806的第二抵接部8064。第一移动构件802、第二移动构件803以及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图29A至图29I中的位置关系相同。在图30A和图30B中仅示出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
图31A至图31F是示出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第三状态的示意图。在这些附图中,完成了大型把持部55的拆卸。在图31A至图31E中示出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
图31A是盖701从图30A的状态沿图31A的箭头方向移动的状态,盖701变为关闭状态。通过使用者的一系列操作执行从图29G中的盖701的打开状态通过图30A中的盖701的状态到图31A中的盖701的关闭状态的移动。
图31B是图31A中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1C是图31A的A-A的截面图,图31D是图31C中的“D”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1E是图31C中的“E”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1F图示了示出大型把持部55的把持部分56和把持部安装单元80的基部801相对于图31D的状态的状态。
当操作构件806从图30A的状态移动到图31A的状态时,如图31B所示,第一抵接部702抵接操作构件806的第二抵接部8064。接着,操作构件806相对于图30B的状态沿图31B的箭头方向移动。同时,第一移动构件802沿图31A的箭头H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构件803还沿图31A的箭头J方向转动。这些移动使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的抵接面573抵接第一移动构件802的第一接合部8021。大型把持部55的金属板57的抵接面574抵接第二移动构件803的第二接合部8031。接着,金属板57在图31F的箭头方向所示的摄像设备主体10侧移动,使得大型把持部55的抵接面578抵接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抵接面8014。由于大型把持部55的抵接面578和摄像设备主体10的抵接面8014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即使使用者把持摄像设备主体10并且保持大型把持部55,大型把持部55也不下沉。
接着,使用图32说明把持部的拆卸操作。图32是拆卸把持部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首先,当盖701打开时,如图32所示,电池收纳部705露出。接着,由于通过螺钉固定到第一移动构件802的操作构件806被露出,从而使用者沿附图的箭头方向(与电池90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推动操作构件806以拆卸把持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选择性地拆装根据镜头的最适宜尺寸的把持部:使用大型镜头时选择拆装大型把持部而使用小型镜头时选择拆装小型把持部。换言之,提供具有最适宜的把持性能的小型摄像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中,通过插入把持部和关闭电池盖以将电池锁定到照相机这两个操作能够执行把持部的安装。另外,通过在打开电池盖之后推动操作构件这两个与镜头的更换相同程度的操作能够执行把持部的拆卸。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与镜头的更换相同程度的动作选择性地拆装根据镜头的最适宜尺寸的把持部。因此,当使用大型镜头时能够安装大型把持部,当使用小型镜头时能够安装小型把持部。换言之,提供具有最适宜把持性能的小型摄像设备。
另外,由于当安装把持部时摄像设备的抵接面和把持部的抵接面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当把持把持部时把持部不下沉。所以,本发明能够使主体的尺寸小型化并且增加把持性能。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摄像设备,其形成有能够拆卸地安装把持部用的把持部安装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锁定构件,其被构造为在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把持部被锁定的锁定位置和所述把持部的锁定被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投影面内,并且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锁定构件接合,以将所述锁定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处,
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把持部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锁定构件之间的接合释放,使得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释放位置移动到所述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构件包括臂部,所述臂部被配置为与所述保持构件的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投影面中的一部分重叠,以及
在所述把持部未沿正确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把持部安装部时,所述把持部抵接所述臂部,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锁定构件之间的接合不被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被构造为朝向所述锁定位置对所述锁定构件施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将所述锁定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能够打开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构件的操作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操作部被所述盖覆盖,以及
当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锁定构件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将所述锁定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保持构件的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投影面内的部分向从所述把持部安装部排出所述把持部的方向施压。
6.一种把持部,其能够拆卸地安装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所述把持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构造为在所述把持部被安装到所述摄像设备时对所述保持构件的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所述投影面内的部分施压。
7.一种摄像设备,其形成有能够拆卸地安装包括被接合部的把持部的把持部安装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移动构件,其包括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的接合部,所述移动构件被构造为可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接合部未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并且在所述把持部和所述摄像设备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把持部和所述摄像设备之间的间隙比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把持部和所述摄像设备之间的间隙小;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部分地配置在所述把持部安装部的投影面内并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移动构件接合,以将所述移动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处;以及
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被构造为朝向所述第三位置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力,
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把持部安装于所述把持部安装部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移动构件之间的接合被释放,使得所述移动构件通过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随后使得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能够打开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的操作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操作部被所述盖覆盖,以及
当所述盖从打开状态改变到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操作所述操作部时,所述移动构件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移动构件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摄像设备的前表面,以及
所述盖形成于所述摄像设备的底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打开并且关闭能够收纳电池的电池收纳部。
CN201410767839.8A 2013-12-16 2014-12-12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7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9613 2013-12-16
JP2013259613A JP6271994B2 (ja) 2013-12-16 2013-12-16 撮像装置
JP2013-259614 2013-12-16
JP2013259614A JP6271995B2 (ja) 2013-12-16 2013-12-16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411A true CN104717411A (zh) 2015-06-17
CN104717411B CN104717411B (zh) 2019-06-11

Family

ID=53368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78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7411B (zh) 2013-12-16 2014-12-12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65279B2 (zh)
CN (1) CN104717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3427B2 (ja) * 2015-08-06 2020-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端子カバーユニット
DE112017001375B4 (de) * 2016-04-28 2020-12-24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kamera
CN109154761B (zh) * 2016-04-28 2021-02-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
JP1571919S (zh) * 2016-05-17 2017-03-21
JP1571316S (zh) * 2016-05-17 2017-03-13
CN208386721U (zh) 2017-05-31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配件、能够安装该配件的摄像设备及相机系统
US10627704B2 (en) 2017-05-31 2020-04-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ccessory, image pickup apparatus on which same is mountable, and camera system
JP6808680B2 (ja) 2017-05-31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ウント装置、撮像装置、アダプタ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サリ
SG10202103518RA (en) * 2017-05-31 2021-05-28 Canon Kk Adapter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RU2755029C2 (ru) 2017-05-31 2021-09-10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Аксессуа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на котором он может устанавливаться, и система камеры
RU2747716C2 (ru) 2017-05-31 2021-05-13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Аксессуа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на котором он может устанавливаться, и система камеры
TWI681245B (zh) 2017-05-31 2020-01-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裝設備及用於成像設備的配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4513A (en) * 1973-11-24 1976-08-10 Rollei-Werke Franke & Heidecke Camera accessory securing means
US4329041A (en) * 1979-08-31 1982-05-11 Maedge Joachim Camera hand grip
US20130312232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ttachment for strap
CN104136991A (zh) * 2012-07-09 2014-11-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7517A (en) * 1991-06-24 1993-01-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camera with integral handle
JP2000350073A (ja) 1999-06-03 2000-12-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用拡張ユニット及び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873367B1 (en) 1999-06-03 2005-03-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nic camera system
US8306416B2 (en) 2009-08-18 2012-11-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4513A (en) * 1973-11-24 1976-08-10 Rollei-Werke Franke & Heidecke Camera accessory securing means
US4329041A (en) * 1979-08-31 1982-05-11 Maedge Joachim Camera hand grip
US20130312232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ttachment for strap
CN104136991A (zh) * 2012-07-09 2014-11-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68816A1 (en) 2015-06-18
US9465279B2 (en) 2016-10-11
CN104717411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411A (zh) 摄像设备及其把持部
JP4499026B2 (ja) 蓋の開閉機構
US8062782B2 (en) Battery latch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4196952B2 (ja) 電子機器
US2008031668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331083B2 (en) Batter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95093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ing lid for covering insert hole
TWI311229B (en) Push button group installing device, waterproof case and camera with waterproof case
US7477736B2 (en) Simple hinge unit capabl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in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752716B2 (en) Portable-device holding clip
US20100088861A1 (en)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JP2010238660A (ja) キャップ構造
CN112530728B (zh) 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
JP2015145905A (ja) スライド開閉蓋の開閉検出構造
US7180756B2 (en) Latch mechanism
KR20090034142A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US7843688B2 (en)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JP6271995B2 (ja) 撮像装置
JP6173111B2 (ja) 電子機器
JP2004031186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9025660A (ja) 電子機器
KR100562072B1 (ko) 휴대폰 카메라 조립체 제조 방법
KR10114258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WO2012124245A1 (ja) 携帯端末
JP3372890B2 (ja) フード取り付けバヨネット構造、及びフ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