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3774A - 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3774A
CN104703774A CN201380049198.6A CN201380049198A CN104703774A CN 104703774 A CN104703774 A CN 104703774A CN 201380049198 A CN201380049198 A CN 201380049198A CN 104703774 A CN104703774 A CN 104703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rystalline substance
forming machine
framework
upper structure
substan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91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田靖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Machinery and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Machinery and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Machinery and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Machinery and Met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03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3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轻且高刚性、并具备能容易地进行所需加工的框架的成型机,该成型机中,搭载有合模装置(2)和注射装置(3)的框架(1)由底部结构体(11)、及组装在该底部结构体上且呈长方体结构的上部结构体(12)构成。上部结构体(11)利用多片纵板(124)相组合而成,该多片纵板(124)的所需部分上开设有窗孔(124a)。与此相对,底部结构体(11)利用平行配置且由型钢构成的两根主材(111)以及将这两根主材相连结且由型钢构成的多根横杠部(112)将整体形成为框形。横杠部(112)配置在主材(111)的两端部、以及与上部结构体(12)上开设的窗孔(124a)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

Description

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机及压铸机等成型机,尤其涉及搭载模具装置、合模装置、注射装置及弹出装置等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机包括:由固定侧模具和可动侧模具构成的模具装置、对模具装置进行开闭驱动的合模装置、将经可塑化后的树脂材料射出、填充到形成于模具装置中的空腔内的注射装置、以及从模具装置中取出成形品的弹出装置等,这些各装置搭载在被称为框架的框形结构物上。为了抑制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并且为了防止在合模时及射出时所述各装置产生位置偏差从而制造高品质的成型品,注射成型机用框架迫切要求具有高刚性。另外,对于压铸机用框架,情况也完全相同。
本发明申请人首先提出了如下注射成型机用框架,该注射成型机用框架包括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纵向构件;固定于纵向构件的上表面的底座用平板构件;固定于纵向构件的底面的底部用平板构件;以及固定于上述各构件中的至少两个的框结构的加强构件(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该框架的纵向构件由具有与框架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尺寸的I型钢、C型钢或H型钢形成。
本结构的框架具有由纵向构件、底座用平板构件、底部用平板构件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搭载的各终端的全部重量由纵向构件来负担,因此纵向构件的长边方向与注射成型机的主要的动作方向一致,结构极其简单,且具有高刚性。另外,由于内部空间能形成得较宽,且形状简单,因此能容易地收纳电子产品、产品传送装置、油压装置及油压配管等。并且,在纵向构件间设置有框结构的加强构件,因此加强构件起到像竹节那样的作用,能以简单的加强使框架的强度明显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0849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述的框架具有如下问题:纵向构件由高度尺寸较大的大型型钢来形成,因此质量大,框架的组装及搬运较为困难。此外,还具有如下问题:需要在注射成型机用框架的前表面及背面设置用于供电线类及配管类通过的贯通孔,且需要在底面设置用于安装防震橡胶的安装孔,但专利文献1所述的高刚性框架的纵向构件由大型且大质量的型钢形成,因此难以对其进行加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质量轻且高刚性,能容易地进行所需加工的框架的成型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型机,该成型机包括:对模具装置进行开闭驱动的合模装置、将成型材料注射并填充到形成于所述模具装置中的空腔内的注射装置、以及以规定排列搭载有上述各装置的框架,该成型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底部结构体和组装在该底部结构体上且呈长方体结构的上部结构体构成,所述上部结构体由多片板材相组合而成,该多片板材在所需部分开设有窗孔,所述底部结构体利用平行配置且由型钢构成的两根主材以及将这两根主材相连结且由型钢构成的多根横杠部将整体形成为框形,所述横杠部配置在所述主材的两端部、以及与所述上部结构体上开设的窗孔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成型机的框架由底部结构体和上部结构体构成,该底部结构体通过组合多根型钢而形成为框形,该上部结构体通过组合多片板材而形成且组装在底部结构体上,因此与以由I型钢、C型钢、H型钢构成的大型且大质量的纵向构件为必需的构成要素的现有框架相比,能减少其重量。此外,根据上述结构,在构成上部结构体的各板材的所需部分开设有布线类和配管类的走线或成型机各部分的维护而需的窗孔,因此与在大型且大质量的纵向构件上开设窗孔的情况相比,能使窗孔的加工变得容易。同样,根据上述结构,能在构成底部结构体的质量较轻的主材上开设防震橡胶的安装孔,因此与在大型且大质量的纵向构件上开设防震橡胶的安装孔的情况相比,能使防震橡胶的安装孔的加工变得容易。并且,根据上述结构,将底部结构体的横杠部配置在与上部结构体上开设的窗孔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利用横杠部来抑制因开设窗孔而导致的刚性降低,从而能作为整体获得高刚性的框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的成型机中,在所述主材的所需部分开设防震橡胶的安装孔。
根据上述结构,在底部结构体的主材上开设防震橡胶的安装孔,因此与在由大型且大质量的型钢构成的纵向构件上开设防震橡胶的安装孔的情况相比,能使安装孔的开设操作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的成型机中,所述上部结构体利用覆盖所述底部结构体的上表面的底板、搭载所述合模装置及所述注射装置的顶板、以及将上述底板和顶板相连结的纵板来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部结构体具备覆盖底部结构体的上表面的底板、搭载合模装置及注射装置的顶板,因此上部结构体进而能在提高框架的刚性的同时,使合模装置及注射装置容易地搭载到框架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成型机用框架由底部结构体和组装在该底部结构体上且呈长方体结构的上部结构体构成,在上部结构体的所需部分开设窗孔,并在底部结构体的与上部结构体上开设的窗孔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配置横杠部,因此与以由大型且大质量的型钢构成的纵向构件为必需的构成要素的现有框架相比,能在维持所需的刚性的同时减少重量,并能使窗孔和防震橡胶安装孔的加工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机的主视图。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从底部结构体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部结构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震橡胶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型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以注射成型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对于压铸机也能同样地实施。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型机具备框架1、搭载于该框架1上的合模装置2及注射装置3。
合模装置2隔着规定间隔相对配置,包括:分别固定于框架1上的尾座21及固定模板22;配置在该尾座21及固定模板22之间,且可自由滑动地安装于框架1上的可动模板23;以及两端与尾座21及可动模板23相连结,利用未图示的电动机的旋转力对可动模板23进行来回驱动的模具开闭/合模机构24。固定侧模具25搭载于固定模板22,可动侧模具26搭载于可动模板23。本例的合模装置2中,模具开闭/合模机构24由肘杆机构24a、将未图示的电动机的旋转力转换成直进力并传递给肘杆机构24a的滚珠丝杠机构24b构成。另外,在由固定侧模具25和可动侧模具26构成的模具装置附近具有用于从模具装置中取出成型品的弹出装置(省略图示)。
在上述结构中,若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对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则滚珠丝杠机构24b的螺纹轴向前进,而肘杆机构24a进行伸展,以规定的合模力使固定侧模具25和可动侧模具26合模。由此,能向形成于固定侧模具25和可动侧模具26之间的模具空腔内射出和填充熔融树脂。若在射出和填充熔融树脂后,对电动机进行反转驱动,则滚珠丝杠机构24b的螺纹轴向后退,肘杆机构24a进行收缩,可动侧模具26从固定侧模具25开始开模。由此,能利用弹出装置取出成型品。
注射装置3主要包括:在前端安装有注射喷嘴31的筒形加热缸32;以可旋转且可前进后退的方式收纳于加热缸32内的注射螺旋杆33;以使注射螺旋杆33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对注射螺旋杆33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34;对注射螺杆33进行旋转驱动及前进后退驱动的螺杆驱动部35;储存原料树脂的料斗36;将储存在料斗36内的原料树脂提供至加热缸32内的料斗模块37。在加热缸32的外周卷绕有对提供至加热缸32内的树脂进行加热的带式加热器38。在连续运行时注射喷嘴31被按压于固定侧模具25。
若在加热缸32内对注射螺杆33进行旋转驱动,则随之料斗36内的原料树脂被导入到加热缸32内。导入至加热缸32内的原料树脂因伴随注射螺杆33的旋转驱动而产生的摩擦热、剪切热、及带式加热器38的发热而熔融,并依次储存在加热缸32的前端部。若加热缸32的前端部储存有规定量的熔融树脂,则注射螺杆33被前进驱动,将存储在加热缸32的前端部的规定量的熔融树脂注射并填充到模具空腔内。由此,可获得规定形状的成型品。
下面,利用图2~图6对搭载有上述合模装置2、注射装置3、模具装置及弹出装置的框架1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1如图2~图4所示,由底部结构体11、和安装于该底部结构体11上的长方体结构的上部结构体12构成。
如图5所示,底部结构体11具有平行配置且由H型钢构成的两根主材111、以及由将这两根主材111相连结且由C型钢构成的多根(图3的示例中为7根)横杠部112形成,且整体形成为长方形的框形。多根横杠部112中的两根配置在主材111的端部,其他的多根(图3的示例中为5根)横杠部112配置在与上部结构体12上开设的窗孔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对于此,后文将利用图4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各主材111和各横杠部112通过熔接来进行组装。主材111的外侧面熔接有多片纵向加强片113。本例中,主材111由H型钢形成,横杠部112由C型钢形成,但并发明的要点并不限于此,能适当使用从I型钢、C型钢或H型钢等中选出的型钢。另外,还能使用对平钢板进行弯折加工,使其成形为C型等所需形状的钢材。
如图4所示,在构成主材111的两根型钢的下片中,以规定的排列开设多个防震橡胶安装孔114。相比专利文献1所述的纵向构件,主材111在各段是由小型且轻量的型钢形成的,因此能容易地进行防震橡胶安装孔114的开设操作。另外,如图4所示,防震橡胶安装孔114开设在相邻配置的两片纵向加强片113之间。由此,如图6所示,能在由纵向加强片113加强后的高刚性部分设置防震橡胶115,因此,即使在利用多个防震橡胶115来支承大质量的框架1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框架1的变形。
如图6所示,防震橡胶115由形成为圆盘状的防震橡胶主体115a、一端固定于该防震橡胶主体115a的中心部、前端垂直竖立的安装螺栓115b、与该安装螺栓115b相螺合的螺母115c构成。如图6所示,防震橡胶115对于主材111的安装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从主材111的下方,将安装螺栓115b插入主材111上开设的防震橡胶安装孔114内,并利用螺母115c进行紧固。
如图2~图4所示,上部结构体12具有覆盖底部结构体11的上表面的底板121、搭载合模装置2和注射装置3的顶板122、以及配置在这些各板121、122之间的多片纵板124,并形成为长方体结构。这些各板和各构件通过熔接来进行组装。此外,底板121和底部结构体11也通过熔接组装为一体。由此,能提高上部结构体的刚性,进而提高框架的刚性。
上部结构体12的前表面侧,利用多片纵板124和多片横板123的组合,来形成多段的小箱体123a、控制整个成型机的控制装置的收纳部123b、以及向成型机供电的控制盘的收纳部123c。另外,上部结构体12的背面侧利用多片纵板124的组合,来形成放大器等的收纳部123d。在各纵板124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各种设备的空间,并且在各纵板124的所需部分上开设有布线类及配管类的走线及成型机各部的维护所需的窗孔124a。由此,通过在纵板124上开设窗孔124a,能使窗孔124a的开设操作变得容易。如图4所示,上述底部结构体11的横杠部112配置在与需要纵板124的所需部分所上开设的窗孔124a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由此,能利用横杠部112抑制因开设窗孔124a而导致的刚性降低,因此,作为整体能获得高刚性的框架。
如图2及图3所示,顶板122上的合模装置2的搭载侧开设有四个透孔122a,该四个透孔122a用于使从肘杆机构24a泄漏出的润滑油滴落到配置在下方的未图示的油盘中,并在其相邻部分开设用于从模具装置中取出成型品的大口径的透孔122b。与此相对,在注射装置3的搭载侧以规定排列设有用于固定注射装置的多个座板122c。并且,在顶板122的中央部分固定有用于卡合起重机等悬挂装置的钩部122d。
上述实施方式中,上部结构体12的一部分具有框形构件123,但也能仅利用纵板124的组合来构成上部结构体12。
标号说明
1 框架
2 合模装置
3 注射装置
11 底部结构体
111 主材
112 横杠部
113 纵向加强片
114 防震橡胶安装孔
115 防震橡胶
12 上部结构体
121 底板
122 顶板
122a 透孔
122b 透孔
122c 座板
122d 钩部
123 框形构件
123a 小箱体
123b 控制装置的收纳部
123c 控制盘的收纳部
124 纵板
124a 窗孔

Claims (4)

1.一种成型机,包括:对模具装置进行开闭驱动的合模装置;将成型材料注射并填充到形成于所述模具装置中的空腔内的注射装置;以及以规定排列搭载上述各装置的框架,该成型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由底部结构体以及组装在该底部结构体上且呈长方体结构的上部结构体构成,
所述上部结构体由多片板材相组合而成,该多片板材的所需部分上开设有窗孔,
所述底部结构体利用平行配置且由型钢构成的两根主材、以及将这两根主材相连结且由型钢构成的多根横杠部将整体形成为框形,所述横杠部配置在所述主材的两端部、以及与所述上部结构体上开设的窗孔的两侧部分相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材的所需部分开设防震橡胶的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结构体利用覆盖所述底部结构体的上表面的底板、搭载所述合模装置及所述注射装置的顶板、以及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相连结的纵板来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结构体利用覆盖所述底部结构体的上表面的底板、搭载所述合模装置及所述注射装置的顶板、以及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相连结的纵板来构成。
CN201380049198.6A 2012-09-21 2013-09-18 成型机 Pending CN1047037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8300A JP6013110B2 (ja) 2012-09-21 2012-09-21 成形機
JP2012-208300 2012-09-21
PCT/JP2013/075160 WO2014046132A1 (ja) 2012-09-21 2013-09-18 成形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3774A true CN104703774A (zh) 2015-06-10

Family

ID=5034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9198.6A Pending CN104703774A (zh) 2012-09-21 2013-09-18 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13110B2 (zh)
CN (1) CN104703774A (zh)
WO (1) WO20140461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286A (zh) * 2017-06-22 2019-01-01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用基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0865B2 (ja) 2014-09-11 2016-08-3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JP6558930B2 (ja) * 2015-03-31 2019-08-14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JP7479193B2 (ja) 2020-05-14 2024-05-08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成形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2956A (ja) * 1992-01-16 1993-08-03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
JPH05278071A (ja) * 1992-03-31 1993-10-26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のベース構造体
JP2000084979A (ja) * 1998-09-16 2000-03-28 Toyo Mach & Metal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高剛性フレーム
CN1280910A (zh) * 2000-07-22 2001-01-24 韩进忠 大容量挤注成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58622A5 (de) * 1981-11-20 1986-11-28 Karl Hehl Maschinenfuss einer kunststoff-spritzgiessmaschine.
DE19949959C1 (de) * 1999-10-16 2001-05-23 Karl Hehl Spritzgießmaschine mit einem Maschinenfuß
JP3655616B2 (ja) * 2003-03-19 2005-06-0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JP4516143B2 (ja) * 2008-07-04 2010-08-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機台に制御装置を備えた射出成形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2956A (ja) * 1992-01-16 1993-08-03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
JPH05278071A (ja) * 1992-03-31 1993-10-26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のベース構造体
JP2000084979A (ja) * 1998-09-16 2000-03-28 Toyo Mach & Metal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高剛性フレーム
CN1280910A (zh) * 2000-07-22 2001-01-24 韩进忠 大容量挤注成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286A (zh) * 2017-06-22 2019-01-01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用基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61655A (ja) 2014-04-10
WO2014046132A1 (ja) 2014-03-27
JP6013110B2 (ja) 2016-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3774A (zh) 成型机
CN204560928U (zh) 一种带烘焙功能的食品三维打印机
US7393199B2 (en) Multi-shot injection molding arrangement
CN105073378B (zh) 具有可旋转中心部件的注射成型装置
JP2010094931A (ja) 圧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US20120227242A1 (en)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having a modular structure
CN103191987A (zh) 一种恒温箱整体壁板时效成形模具
US20190322013A1 (en) Tool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amed Insulation Boards
EP3808526A1 (en) Molding pr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olded parts
US6352427B1 (en) Multi-shot injection molding arrangement
WO2017130485A1 (ja) 樹脂成形装置用固定プラテン、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装置用固定プラテンの製造方法
KR20180068559A (ko) 분할형 캐비티와 코어를 구비하는 금형장치
JP5658308B2 (ja) 圧縮成形方法
CN202556651U (zh) 摇摆滚塑机
JP5007789B2 (ja) 成形金型の段替え方法
KR101129699B1 (ko) 다 사양 분리형 금형구조
CN107756745A (zh) 一种多向注射料的橡胶注射成型设备
CN115139552A (zh) 复杂截面复合材料舱段的自动成型设备
KR102212060B1 (ko) 사출 성형품 세팅 장치
TW201703974A (zh) 模具落下防止裝置
KR20080004164U (ko) 발포 수지 성형기용 금형틀
CN202028727U (zh) 一种锻造装置
KR102458015B1 (ko) 양면사출금형용 사출성형기
CN218505506U (zh) 一种墙体彩绘装置
CN219855109U (zh) 一种压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