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261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261A
CN104702261A CN201410727676.0A CN201410727676A CN104702261A CN 104702261 A CN104702261 A CN 104702261A CN 201410727676 A CN201410727676 A CN 201410727676A CN 104702261 A CN104702261 A CN 104702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erating
input unit
aforesaid operations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76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261B (zh
Inventor
佐藤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02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操作钮和开关的输入装置。用于操作电动窗的输入装置(100)具有被操作体操作的操作钮(2)和支承操作钮(2)的框体(1),在操作钮(2)的内部设有探测操作体的接触的电极(3a),具备与电极(3a)连接并根据电极(3a)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操作体对操作钮(2)的接触的控制部(4),控制部(4)在检测到操作体对操作钮(2)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对电动窗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对电动窗(Power Window)进行操作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车辆中搭载有使车门的窗户打开或者关闭的电动窗装置。乘客通过对电动窗装置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中所使用的输入装置的操作开关(Switch)进行操作,由此窗户被向上方或者下方驱动从而被打开或者关闭。
在专利文献1(现有例1)所记载的电动窗开关900中,如图6所示,在壳体901上设有窗操作钮(Knob)902~905、窗锁定按钮906和门锁定按钮907。窗操作钮902~905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个。
一组相邻的窗操作钮902、903被配置在前侧,另一组相邻的窗操作钮904、905与窗操作钮902、903隔开间隔地被配置在后侧。
窗操作钮902为了打开或者关闭驾驶员座位的窗玻璃而被摇动操作,窗操作钮903为了打开或者关闭副驾驶员座位的窗玻璃而被摇动操作,窗操作钮904、905为了打开或者关闭后部座位的左右的窗玻璃而被摇动操作。如上那样,公开了将用于使电动窗上下动作的各窗操作钮902~905以及与它们对应的窗操作开关配置与各窗户对应的数目个的结构的电动窗开关(输入装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446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例中,由于与各窗户对应地配置用于使各窗户上下动作的操作钮和与操作钮对应的开关,因此操作钮和开关的数目变多,因而存在部件个数增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操作钮和开关的输入装置。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用于对电动窗进行操作,该电动窗具有被操作体操作的操作钮和支承上述操作钮的框体,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钮的内部设有对操作体的接触进行探测的电极,该输入装置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与上述电极连接并根据上述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操作体对上述操作钮的接触,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到操作体对上述操作钮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对上述电动窗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由此,控制部能够在检测到操作体对操作部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对电动窗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因此,可以提供一种不采用开关元件对电动窗进行操作,能削减操作钮和开关元件的输入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钮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框体发生相对移动,并且具有在操作体使上述操作钮移动时被接触操作的多个操作部,在上述多个操作部中分别设有上述电极,上述输入装置还具备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与上述控制部连接并且通过上述操作钮的移动来输出接通信号,上述控制部在从上述开关元件输出了上述接通信号时,输出与上述多个操作部之中检测到操作体的接触的上述操作部的位置对应的上述控制信号。
由此,控制部输出对应于与操作体进行了接触的多个操作部对应的位置和通过操作钮的移动被驱动的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因此能够采用1个操作钮来选择多个窗户来进行操作。因而,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操作钮和开关的输入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框体中设有支轴,在上述操作钮中具有被上述支轴支承的支承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支轴发生摇动,在上述操作钮的一端形成有当被操作时发生摇动的突出部,上述多个操作部分别具有被设置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侧的第1操作部和被设置在下表面侧的第2操作部,上述控制部检测操作体对上述第1操作部以及上述第2操作部的接触。
由此,通过探测对被设置在上表面侧的第1操作部和被设置在下表面侧的第2操作部的接触,从而即使削减操作钮和开关元件,也能以与现有的电动窗开关相同的操作感觉进行输入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极被形成于具有挠性的薄膜(Film)基板,上述薄膜基板在上述操作钮的内部被折弯,上述电极被配置在与上述第1操作部以及上述第2操作部对应的位置。
由此,电极被形成于具有挠性的薄膜基板,并被配置为朝向第1操作部以及第2操作部,因此能够在1个薄膜基板中将电极简单地配置于2个操作部。因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组装也变得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框体具有凹部,在上述凹部的内部配置上述操作钮,并且上述凹部在与上述第2操作部之间具有空间,在上述空间中,配置有从上述凹部的内底面延伸设置的壁部,以便隔开多个上述操作部之间。
由此,由于在多个操作部之间设有成为隔壁的壁部,因此能够防止错误地对操作位置进行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多个操作部中至少两处检测操作体的接触,在检测到上述操作钮被摇动操作时,判断为对上述至少两处的操作部同时进行了操作。
由此,在对多个操作部之中的多处操作部同时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输出对与检测到接触的操作体的位置对应的窗户进行操作的信号,因此能够提供可以一次操作简单地对多处的窗户进行操作的输入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未检测到对上述操作部的接触的情况下,忽略从上述开关元件输出的上述接通信号。
由此,在未检测到对操作部的接触的情况下,由于不检测开关元件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落下物等而使得操作钮发生动作所引起的误动作。
发明效果
通过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操作钮和开关的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为说明框体的形状的图。
图4为说明操作钮的形状的图。
图5为说明输入装置100的构造的图。
图6为说明现有技术的电动窗开关(输入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操作电动窗的输入装置100进行说明。
首先采用图1至图5最初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输入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输入装置100的外观图。图2为表示输入装置10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3为说明框体1的形状的图。图4为说明操作钮2的形状的图。图5为说明输入装置100的构造的图,图5(a)为输入装置100的俯视图(观察到图1的Z1侧至Z2侧的图),图5(b)为表示图5(a)所示的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输入装置100具有通过组合框体1和被操作体操作的2个操作钮2而加工成的外观形状。此外,在对2个操作钮2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图1所示的被配置在X2侧的操作钮2记述为操作钮2(F),将图1所示的被配置在X1侧的操作钮2记述为操作钮2(B)。另外,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100具备多个电极3a、控制部4和2个开关元件5。
框体1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形,如图1以及图3所示,大致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在其上表面侧(图1所示的Z1侧)具有2个凹部1a。在各个凹部1a的内部设有内底面1b,并分别配置有从内底面1b延伸设置的壁部1c。此外,如图3以及图5(a)所示,在2个凹部1a的内底面1b的两侧(图3所示的Y1-Y2侧),侧壁部1d相面对地设置,从各个侧壁部1d朝向凹部1a的内侧设有支轴1e。
操作钮2由合成树脂成形,如图4所示,在两侧的侧面设有支承部2a,在操作钮2的一端(图4所示的X2侧)形成有突出部2b。在突出部2b的上表面侧(图4所示的Z1侧)设有第1操作部2c,在下表面侧(图4所示的Z2侧)朝向前方(图2所示的X2侧)设有第2操作部2d。
在第1操作部2c中,在图4所示的Y1侧具有第1左侧操作部2cL,在Y2侧具有第1右侧操作部2cR;在第2操作部2d中,在图4所示的Y1侧具有第2左侧操作部2dL,在Y2侧具有第2右侧操作部2dR。因此,在操作钮2中配置有第1左侧操作部2cL、第1右侧操作部2cR、第2左侧操作部2dL和第2右侧操作部2dR作为多个操作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操作部设为4处的操作部。这些操作部被操作者的手指等操作体进行接触操作、按压操作或者上拉操作。
在操作钮2的、第1操作部2c以及第2操作部2d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在操作钮2的下侧(图4所示的Z2侧)设有驱动部2e。
电极3a在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具有挠性的薄膜基板3上通过铜等金属箔来形成,如图5(b)所示,具有与电极3a电连接的连接部3b。
如图2所示,控制部4具有电容检测部4a、运算部4b、存储部4c和输出端子4d。此外,控制部4与多个电极3a和2个开关元件5连接。此外,控制部4具备未图示的定时器功能,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控制用的运算等处理。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电容检测部4a与运算部4b连接,对与控制部4连接的多个电极3a的各自的静电电容进行检测,并将该结果输出到运算部4b中。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与电容检测部4a和存储部4c连接,对电容检测部4a进行控制,获取电容检测部4a检测到的各个电极3a所对应的静电电容的值。此外,运算部4b对所获取的静电电容的值进行运算,并且基于运算结果和开关元件5的状态向输出端子4d输出控制信号。此外,运算部4b使所获取的静电电容的值、开关元件5的状态、运算结果等存储于存储部4c中。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存储部4c具有:被存储表示运算部4b的运算步骤的程序的程序区域;以及存储从电容检测部4a获取到的静电电容的值、开关元件5的状态、运算结果等的存储区域。运算部4b按照在程序区域中存储的运算步骤来进行运算,存储运算所需的静电电容的值、开关元件5的状态以及对它们进行了运算的运算结果等。
如图2所示,开关元件5具有:通过用于关闭窗户的操作来输出接通(ON)信号的关闭开关5u、和通过用于打开窗户的操作来输出接通信号的打开开关5d。此外,如图5(b)所示,开关元件5与2个操作钮2对应地分别配置有各一个。此外,在对2个开关元件5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图5(b)所示的被配置在X2侧的开关元件5记述为开关元件5(F),将图5(b)所示的被配置在X1侧的开关元件5记述为开关元件5(B)。因此,与操作钮2(F)对应地配置有开关元件5(F),与操作钮2(B)对应地配置有开关元件5(B)。
2个开关元件5中所具备的关闭开关5u,一端分别与控制部4连接并且经由电阻R1或者R3而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成为基准电位的地线连接。此外,2个开关元件5中所具备的打开开关5d,一端分别与控制部4连接并且经由电阻R2或者R4而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成为基准电位的地线连接。因而,开关元件5的输出,在关闭开关5u以及打开开关5d断开(OFF)的情况下,输出与电源的电位相同的高电平(以下记作“H”)信号。此外,在关闭开关5u或者打开开关5d的任一个变为闭合(ON)的情况下,作为接通信号而输出成为接地电位的低电平(以下记作“L”)信号。
接下来,采用图1以及图5来对输入装置100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5所示,在设置于框体1的2个凹部1a的内部分别配置有操作钮2。通过在设置于框体1的凹部1a的侧壁部1d所设置的支轴1e上支承设置于操作钮2的支承部2a,从而操作钮2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框体1发生相对移动。
凹部1a在与设置于操作钮2的第2操作部2d之间具有操作者的手指等操作体进入的空间。在空间的中央部,设有从凹部1a的内底面1b延伸设置的壁部1c,以便隔开第2左侧操作部2dL、和位于Y2侧的第2右侧操作部2dR这2个操作部之间。
操作钮2以支轴1e作为支点在设置于框体1的凹部1a的内部能摇动地被支承,在被操作体操作时能够摇动。
如果操作体从图5所示的Z1侧朝向Z2侧按压设置于操作钮2(F)的第1操作部2c,则操作钮2(F)以支轴1e作为支点按照突出部2b向Z2侧移动的方式进行摇动,并使驱动部2e向X1侧移动。通过驱动部2e向X1侧移动,从而开关元件5(F)中所具备的打开开关5d被闭合而输出接通信号。
如果操作体将设置于操作钮2(F)的第2操作部2d从图5所示的Z2侧朝向Z1侧上拉,则操作钮2(F)以支轴1e为支点按照突出部2b向Z1侧移动的方式进行摇动,并使驱动部2e向X2侧移动。通过驱动部2e向X2侧移动,从而开关元件5(F)中所具备的关闭开关5u被闭合而输出接通信号。
如上所述,通过对操作钮2的第1操作部2c进行按压操作,且对第2操作部2d进行上拉操作,从而能对操作钮2进行摇动操作。
在操作钮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对操作体的接触进行探测的2个电极3a的薄膜基板3如图5所示那样被折弯地配置。此外,在对2个电极3a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图5(a)所示的被配置在Y2侧的电极3a记述为电极3a(R),将图5(a)所示的被配置在Y1侧的电极3a记述为电极3a(L)。
设置于薄膜基板3的电极3a(L)被配置在与第1操作部2c以及第2操作部2d的第1左侧操作部2cL和第2左侧操作部2dL对应的位置,电极3a(R)被配置在与第1右侧操作部2cR和第2右侧操作部2dR对应的位置。因此,在4个操作部中分别在对应的位置设有电极3a。
接下来,采用图1以及图5来对输入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初始状态,对输入装置100不施加操作的状态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输入装置100不施加操作的状态下,由于图1所示的操作钮2未被操作,因此操作体不接近或者靠近,因而操作钮2的4个操作部中所设置的各个电极3a具有初始状态的静电电容。此外,由于操作钮2未被操作,因此与操作钮2对应地设置的开关元件5的关闭开关5u以及打开开关5d均为断开状态。因而,在与开关元件5连接的控制部4中,作为开关元件5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表示断开状态的“H”信号。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对电容检测部4a进行控制并获取多个电极3a的各自的静电电容的值,在存储部4c中设定静电电容存储区域来进行存储。此外,运算部4b进行所获取的静电电容的值与用于判断操作体是否对设置于操作钮2的多个操作部进行了接触的阈值的比较,来对任一个操作部判断有无操作体的接触。在初始状态下,由于对任何操作部均未进行操作体的接触,因此判断为没有接触。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在对于任何操作部均未检测到操作体的接触的情况下,忽略从开关元件5输出的信号,将表示未被进行操作的情况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子4d,并结束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从开关元件5输出的信号为接通信号,也输出未被进行操作的信号,因此即使由于落下物等而使得操作钮2移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误动作。
接下来,关于操作者的手指作为操作体而对操作钮2(F)的第2操作部2d中所具备的第2左侧操作部2dL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操作体对操作钮2(F)的第2左侧操作部2dL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如果操作体与第2左侧操作部2dL相接触,则由于操作体靠近在操作钮2(F)的内部所配置的电极3a(L),因此该电极3a(L)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对电容检测部4a进行控制并获取多个电极3a的各自的静电电容的值,在存储部4c中设定静电电容存储区域来进行存储。此外,运算部4b进行所获取的静电电容的值与用于判断操作体是否对设置于操作钮2的多个操作部进行了接触的阈值的比较。通过操作体与第2左侧操作部2dL相接触,从而在操作钮2(F)的内部所配置的电极3a(L)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因此判断为有接触,检测到对操作钮2(F)的接触。
进而,如果通过操作体而使得操作钮2(F)的第2左侧操作部2dL被上拉到上(图5所示的Z1)侧,则开关元件5(F)的关闭开关5u变为闭合。在控制部4中,从开关元件5(F)的关闭开关5u被输入表示闭合状态的“L”信号作为开关元件5(F)的输出信号。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根据对应的电极3a(L)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对操作钮2(F)的第2左侧操作部2dL的接触,并且输入来自开关元件5(F)的关闭开关5u的接通信号。因而,运算部4b能够判断为第2左侧操作部2dL被上拉操作,因此与该操作对应地将用于操作电动窗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子4d。
例如,通过使配置于操作钮2(F)的内部的电极3a(L)与车辆的前方左侧的窗户对应,使上拉操作与关闭窗户的动作对应,从而能够输出与关闭车辆前方左侧的窗户的动作对应的控制信号。如上那样,通过使各个操作部所对应的电极3a与窗户的位置对应,使操作钮2的操作方向与打开或者关闭动作对应,从而能够提供采用2个操作钮2和2个开关元件5来与4处的窗户操作对应的输入装置。
另外,由于电极3a(L)与第2左侧操作部2dL和第1左侧操作部2cL对应,因此即使操作体抓住第2左侧操作部2dL和第1左侧操作部2cL地加以保持来进行操作,也能没有问题地进行同样的操作。
接下来,关于操作者的手指作为操作体而对操作钮2(B)的第1操作部2c中所具备的第1左侧操作部2cL和第1右侧操作部2cR这两处一起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操作体对操作钮2(B)的第1左侧操作部2cL和第1右侧操作部2cR一起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体与第1左侧操作部2cL和第1右侧操作部2cR相接触。此时,由于操作体靠近在操作钮2(B)的内部所配置的电极3a(L)和电极3a(R),因此电极3a(L)与电极3a(L)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对电容检测部4a进行控制并获取多个电极3a的各自的静电电容的值,在存储部4c中设定静电电容存储区域来进行存储。此外,运算部4b进行所获取的静电电容的值与用于判断操作体是否对设置于操作钮2的多个操作部进行了接触的阈值的比较。由于操作体与第1左侧操作部2cL和第1右侧操作部2cR相接触,配置于操作钮2(B)的内部的电极3a(L)与电极3a(R)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因此判断为有接触,检测对操作钮2(B)的接触。
进而,如果通过操作体而使得操作钮2(B)的第1左侧操作部2cL与第1右侧操作部2cR被向下(图5所示的Z2)侧按压,则开关元件5(B)的打开开关5d变为闭合。在控制部4中,从开关元件5(B)的打开开关5d被输入表示闭合状态的“L”信号作为开关元件5(B)的输出信号。
控制部4中所具备的运算部4b根据对应的电极3a(L)与电极3a(L)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对操作钮2(B)的第1左侧操作部2cL与第1右侧操作部2cR的接触。此外,输入来自开关元件5(B)的打开开关5d的接通信号。因而,运算部4b能够判断为第1左侧操作部2cL和第1右侧操作部2cR这两处的操作部同时进行了按压操作,因此与该操作对应地将用于操作电动窗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子4d。
例如,使配置于操作钮2(B)的内部的电极3a(L)和车辆的后方左侧的窗户对应,且使电极3a(R)和车辆的后方右侧的窗户对应,使按压操作与关闭窗户的动作对应。如上那样,通过使电极3a、窗户的位置以及操作钮2的操作方向、和打开或者关闭动作对应,从而能够输出与打开车辆后方的左右两侧的窗户的动作对应的控制信号。
此外,也可分别独立地配置与第1左侧操作部2cL对应的电极3a、与第2左侧操作部2dL对应的电极3a、以及与第1右侧操作部2cR对应的电极3a、和与第2右侧操作部2dR对应的电极3a。此时,通过使来自第1操作部侧的操作和来自第2操作部侧的操作与窗户的打开或者关闭动作对应,从而能够省略开关元件5。
以下,对作为本实施方式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对电动窗进行操作的输入装置100中,具备被操作体操作的操作钮2和支承操作钮2的框体1,在操作钮2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操作体的接触进行探测的电极3a。构成为具备与电极3a连接、且根据电极3a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操作体对操作钮2的接触的控制部4,控制部4在检测到操作体对操作钮2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对电动窗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由此,控制部4能够在检测到操作体对操作部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输出用于操作电动窗的控制信号。因而,可以提供一种能不采用开关元件5来操作电动窗,且能够削减操作钮2和开关元件5的输入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操作钮2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框体1发生相对移动,并且具有在操作体使操作钮2移动时被接触操作的多个操作部,在多个操作部中分别设有电极3a。另外,构成为具备与控制部4连接且通过操作钮2的移动来输出接通信号的开关元件5,控制部4在从开关元件5输出了接通信号时,输出与多个操作部之中检测到操作体的接触的操作部的位置对应的控制信号。
由此,控制部4输出对应于与操作体进行了接触的多个操作部对应的位置、和通过操作钮2的移动被驱动的开关元件5的控制信号,因此能够由1个操作钮2来选择多个窗进行操作。因而,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削减操作钮2和开关元件5的输入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在框体1中设有支轴1e,在操作钮2中具有被支轴1e支承的支承部2a,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轴1e发生摇动,在操作钮2的一端形成有当被操作时发生摇动的突出部2b。构成为多个操作部分别具有被设置在突出部2b的上表面侧的第1操作部2c和被设置在下表面侧的第2操作部2d,控制部4检测操作体对第1操作部2c以及第2操作部2d的接触。
由此,通过探测被设置在上表面侧的第1操作部2c和被设置在下表面侧的第2操作部2d的接触,从而即使削减操作钮2和开关元件5,也能以与现有的输入装置相同的操作感觉来进行输入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构成为电极3a被形成于具有挠性的薄膜基板3,薄膜基板3在操作钮2的内部被折弯,电极3a被配置在与第1操作部2c以及第2操作部2d对应的位置。
由此,电极3a被形成于具有挠性的薄膜基板3,且被配置为朝向第1操作部2c以及第2操作部2d,因此能够在1个薄膜基板3中将电极3a简单地配置于2个操作部。因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能容易地进行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构成为框体1具有凹部1a,在凹部1a的内部配置操作钮2,并且凹部1a在与第2操作部2d之间具有空间,在空间中配置从凹部1a的内底面1b延伸设置的壁部1c,以便隔开多个操作部之间。
由此,在多个操作部之间设有成为隔壁的壁部1c,因此能够防止错误地对操作位置加以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构成为控制部4在多个操作部之中至少两处检测操作体的接触,在检测到操作钮2被摇动操作时,判断为同时操作了至少两处的操作部。
由此,可以提供如下的输入装置,即,在同时对多个操作部之中的多处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输出对与检测到接触的操作体的位置对应的窗户进行操作的信号,因此能够以一次操作简单地对多处的窗户进行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构成为控制部4在未检测到对操作部的接触的情况下,忽略从开关元件5输出的接通信号。
由此,在未检测到对操作部的接触的情况下,由于不检测开关元件5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落下物等而使得操作钮2发生移动所引起的误动作。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0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并加以实施。例如能够如下那样进行变形并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采用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操作体的靠近进行了说明,但静电电容的值的检测也可采用被变换为与静电电容对应的电流值或电压值等的信号来进行。另外,这些信号也可为被模拟数字变换(AD变换)后的数字信号。
(2)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在操作体对操作部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检测电极3a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即便在操作体没有接触电极3a的情况下,因而靠近,也检测出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用LED等显示元件来显示操作部的位置与被靠近操作之处的位置以使操作者容易掌握操作位置,从而能够防止操作位置的错误。
(3)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操作钮2中配置4处操作部,且分别具备两个操作钮2和开关元件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在一个操作钮中设置更多个的操作部。此外,操作钮2和开关元件5的数目也可按照所应用的电动窗的状况进行变更来实施。
符号说明
1    框体
1a   凹部
1b   内底面
1c   壁部
1d   侧壁部
1e   支轴
2    操作钮
2a   支承部
2b   突出部
2c   第1操作部
2cL  第1左侧操作部
2cR  第1右侧操作部
2d   第2操作部
2dL  第2左侧操作部
2dR  第2右侧操作部
2e   驱动部
3    薄膜基板
3a   电极
3b   连接部
4    控制部
4a   电容检测部
4b   运算部
4c   存储部
4d   输出端子
5    开关元件
5d   打开开关
5u   关闭开关
100  输入装置

Claims (7)

1.一种输入装置,用于对电动窗进行操作,该电动窗具有被操作体操作的操作钮和支承上述操作钮的框体,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操作钮的内部设有对操作体的接触进行探测的电极,
该输入装置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与上述电极连接并根据上述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操作体对上述操作钮的接触,
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到操作体对上述操作钮进行了接触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对上述电动窗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钮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框体发生相对移动,并且具有在操作体使上述操作钮移动时被接触操作的多个操作部,
在上述多个操作部中分别设有上述电极,
上述输入装置还具备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与上述控制部连接并且通过上述操作钮的移动来输出接通信号,
上述控制部在从上述开关元件输出了上述接通信号时,输出与上述多个操作部之中检测到操作体的接触的上述操作部的位置对应的上述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体中设有支轴,
在上述操作钮中具有被上述支轴支承的支承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支轴发生摇动,
在上述操作钮的一端形成有当被操作时发生摇动的突出部,
上述多个操作部分别具有被设置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侧的第1操作部和被设置在下表面侧的第2操作部,
上述控制部检测操作体对上述第1操作部以及上述第2操作部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被形成于具有挠性的薄膜基板,
上述薄膜基板在上述操作钮的内部被折弯,上述电极被配置在与上述第1操作部以及上述第2操作部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体具有凹部,在上述凹部的内部配置上述操作钮,并且
上述凹部与上述第2操作部之间具有空间,
在上述空间中,配置有从上述凹部的内底面延伸设置的壁部,以便隔开多个上述操作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多个操作部中至少两处检测操作体的接触,在检测到上述操作钮被摇动操作时,判断为对上述至少两处的操作部同时进行了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未检测到对上述操作部的接触的情况下,忽略从上述开关元件输出的上述接通信号。
CN201410727676.0A 2013-12-05 2014-12-03 输入装置 Active CN1047022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1673A JP6150431B2 (ja) 2013-12-05 2013-12-05 入力装置
JP2013-251673 2013-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261A true CN104702261A (zh) 2015-06-10
CN104702261B CN104702261B (zh) 2017-09-26

Family

ID=5334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7676.0A Active CN104702261B (zh) 2013-12-05 2014-12-03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50431B2 (zh)
CN (1) CN1047022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7183A (zh) * 2019-02-01 2021-08-2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CN113316831A (zh) * 2019-02-01 2021-08-27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CN114270464A (zh) * 2019-09-05 2022-04-01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4365B2 (ja) * 2016-01-15 2020-06-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JP6928540B2 (ja) * 2017-11-06 2021-09-0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JP2021059931A (ja) * 2019-10-09 2021-04-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制御装置
JP2021064522A (ja) * 2019-10-15 2021-04-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JP7269157B2 (ja) * 2019-11-20 2023-05-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FR3104752B1 (fr) * 2019-12-12 2022-07-22 Dav Dispositif de commande électrique pour la commande d’au moins une fonction d’un organ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JP2022052457A (ja) * 2020-09-23 2022-04-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WO2022137813A1 (ja) * 2020-12-21 2022-06-3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1633A1 (en) * 2003-05-14 2005-01-06 Akihiro Okushima Object detection sensor
CN1796953A (zh) * 2004-12-27 2006-07-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电容传感器
JP2009301854A (ja) * 2008-06-12 2009-12-24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12119213A (ja) * 2010-12-02 2012-06-21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6570B2 (ja) * 1996-03-25 2001-07-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1633A1 (en) * 2003-05-14 2005-01-06 Akihiro Okushima Object detection sensor
CN1796953A (zh) * 2004-12-27 2006-07-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电容传感器
JP2009301854A (ja) * 2008-06-12 2009-12-24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12119213A (ja) * 2010-12-02 2012-06-21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7183A (zh) * 2019-02-01 2021-08-2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CN113316831A (zh) * 2019-02-01 2021-08-27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CN114270464A (zh) * 2019-09-05 2022-04-01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50431B2 (ja) 2017-06-21
JP2015109212A (ja) 2015-06-11
CN104702261B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2261A (zh) 输入装置
US8796575B2 (en)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having ground layer
CN102549530B (zh) 输入装置和对输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845724B (zh) 具有防止误触功能的电容式按键模块
US9548733B2 (en) Proximity sensor assembly having interleaved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CN102842450A (zh) 电动车窗开关
JP2017214728A (ja) ドアハンドル及び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CN105584437B (zh) 用于至少一个可电控制的装置的操作单元
US7442892B2 (en) Latch release operating apparatus
CN101395799A (zh) 电控装置
JP2000329506A (ja) 開閉駆動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静電容量式挟み込み検出センサ構造
CN105513852B (zh) 输入装置
JP4913534B2 (ja) パワーウィンドウ開閉装置
CN113287183A (zh) 开关装置
JP2015048672A (ja) 自動車ドア操作装置
WO2017014103A1 (ja) 挟み込み検出装置
JP2008059912A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スイッチ装置
US20150042574A1 (en) Input device, touch screen, and user device
CN202423200U (zh) 汽车电动窗控制开关
CN202551558U (zh) 一种万能遥控器结构
CN207529856U (zh) 一种开关结构及汽车后背门控制系统
CN101866220B (zh) 按键
CN103729075B (zh) 一种鼠标左右键功能的相互转换装置
CN1825764A (zh) 在机动车中连接在用于识别操作员的系统上的操纵装置
US20190361537A1 (en) Inpu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