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2450A - 电动车窗开关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窗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2450A
CN102842450A CN2012102104701A CN201210210470A CN102842450A CN 102842450 A CN102842450 A CN 102842450A CN 2012102104701 A CN2012102104701 A CN 2012102104701A CN 201210210470 A CN201210210470 A CN 201210210470A CN 102842450 A CN102842450 A CN 102842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ndow
substrate
leaf spring
switch mechanism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04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2450B (zh
Inventor
能势隆
酒井学
田中康英
吉河英俊
后藤彰
中野志保
西冈卓哉
高桥智宏
大和美文
清水敬一
北川大辅
平野香介
原正彦
太田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Mobil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42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2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2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2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upon the next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28Blad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1Miscellaneou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on the same substrate
    • H01H2239/014Miscellaneou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on the same substrate on both s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1Application power window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窗开关,将车窗锁定按钮设置在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提高了基板的设计自由度。电动车窗开关(100)在壳体(1)上将车窗锁定按钮(6)设置在车窗操作旋钮(2~5)的前方,在壳体内设置基板(8)、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5)以及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使连接器(9)的端子(10)的一端从壳体突出,使端子的另一端与基板连接,车窗锁定开关机构具备2个板簧(26、27)和按压板簧(26)的操作件(23)及螺旋弹簧(25),2个板簧具有导电性。在各板簧(26、27)的一端(26a、27a)设置触点(26c、27c),使另一端在端子的另一端(10b)的附近与基板连接。

Description

电动车窗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窗开关,特别是涉及车窗锁定用的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电动车窗开关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4中作了公开。在电动车窗开关的壳体上设有车窗操作旋钮和车窗锁定按钮等。为了对车辆的车窗玻璃进行开闭而操作车窗操作旋钮。为了进行锁定以使车窗玻璃无法开闭而操作车窗锁定按钮。
在壳体内设有基板、车窗操作开关机构、车窗锁定开关机构等。车窗操作开关机构根据车窗操作旋钮的操作而进行工作。车窗锁定开关机构根据车窗锁定按钮的操作而进行工作。
在壳体的下部或后部设有用于进行供电和信号收发的连接器。连接器的端子的一端从壳体突出,另一端与基板连接。用于与车辆所配备的控制装置等连接的线缆被插入到连接器内。
在车窗操作开关机构和车窗锁定开关机构分别配备有操作件和内置了触点的小型开关等。作为小型开关,采用滑动开关、直接切断开关、微型开关等。并且,取代小型开关,也存在配备具有触点的导电体的开关。小型开关或导电体与基板连接。操作件与车窗操作旋钮或车窗锁定按钮的操作联动地使小型开关的触点或导电体的触点开闭。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在具有导电性的2个板簧设有触点的开关机构。
为了防止在操作车窗操作旋钮时手碰到车窗锁定按钮而误操作该按钮,将车窗锁定按钮设于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对应于此,车窗锁定开关机构也设置在车窗操作开关机构的前方。
然而,在将车窗锁定按钮和车窗锁定开关机构设置在前方的情况下,为了从连接器向车窗锁定开关机构的触点进行供电,必须在基板上将宽度宽的配线拉出得长来形成。因此,基板的设计自由度下降,难以在基板上安装其他部件、配线、电路等、或者开孔。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59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291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47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670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1757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将车窗锁定按钮设置在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的电动车窗开关中,提高基板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车窗开关,电动车窗开关具备:壳体;基板,其收纳在壳体内;车窗操作旋钮,其设在壳体上;车窗锁定按钮,其设在壳体上的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车窗操作开关机构,其设在壳体内,根据车窗操作旋钮的操作进行工作;车窗锁定开关机构,其设在壳体内,根据车窗锁定按钮的操作进行工作;以及连接器,其具有端子,该端子的一端从壳体突出且另一端与基板连接,其中,车窗锁定开关机构具备2个板簧和按压该板簧的按压单元,所述板簧具有导电性。各板簧在一端设有触点,各板簧的另一端在连接器的端子的另一端附近与基板连接。然后,通过操作车窗锁定按钮,使得按压单元按压板簧或者解除该按压,从而触点之间连接或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在基板上从连接器的端子的连接部分到车窗锁定开关机构的各板簧的位于该连接部分的附近的连接部分形成短的配线,即可从连接器向各板簧的触点供电。因此,无需在基板上将宽度宽的配线引出得长来形成,在将车窗锁定按钮设置在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的电动车窗开关中,可提高基板的设计自由度。并且,通过操作车窗锁定按钮,可使车窗锁定开关机构的2个板簧的触点开闭。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的电动车窗开关中,车窗操作开关机构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并且在前后的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之间将连接器的端子的另一端及各板簧的另一端与基板连接。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的电动车窗开关中,也可以将各板簧配置在基板的与车窗操作旋钮及车窗锁定按钮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在将车窗锁定按钮设置在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的电动车窗开关中,可提高基板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窗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剖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取下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图1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取下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a)~图5(b)是图1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取下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a)~图6(d)是图1的电动车窗开关所配备的推压锁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7(a)~图7(b)是图1的电动车窗开关所配备的车窗锁定开关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取下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取下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取下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2~5:车窗操作旋钮(knob);6:车窗锁定按钮;8:基板;9:连接器;10:端子;10a:端子的一端;10b:端子的另一端;12~15: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6:车窗锁定开关机构;23:操作件;25:螺旋弹簧;26、27、36、37、46、47:板簧;26a、27a:板簧的一端;26b、27b:板簧的另一端;26c、27c、36c、37c、46c、47c:触点;100:电动车窗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或对应部分附上相同标号。
图1所示的电动车窗开关100安装在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座的车门处的扶手。如图2所示,电动车窗开关100的壳体1通过将上侧部件1a与下侧部件1b嵌合来进行组装的。另外,以下,将图2中的左方称为前方,将右方称为后方。
如图1所示,在壳体1上设有车窗操作旋钮2~5、车窗锁定按钮6以及车门锁定按钮7。车窗操作旋钮2~5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即,1组相邻的车窗操作旋钮2、3配置在前侧,另一组相邻的车窗操作旋钮4、5与车窗操作旋钮2、3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后侧。车窗锁定按钮6和车门锁定按钮7配置在壳体1上的车窗操作旋钮2~5的前方。由于这些旋钮2~5和按钮6、7是从电动车窗开关100的后方来操作的,因而,若将按钮6、7配置在旋钮2~5的后方,则在操作车窗操作旋钮2~5时,手会碰到按钮6、7,从而有可能误操作按钮6、7。因此,通过将按钮6、7配置在旋钮2~5的前方,防止这种误操作。
对车窗操作旋钮2进行摆动操作,以开闭驾驶座的车窗玻璃。对车窗操作旋钮3进行摆动操作,以开闭副驾驶座的车窗玻璃。对车窗操作旋钮4、5进行摆动操作,以开闭后部座席的左右车窗玻璃。
对车窗锁定按钮6进行下压操作,以锁定成不能开闭各席的车窗玻璃或者解除该锁定。对车门锁定按钮7进行摆动操作,以锁定成打不开各席的车门或者解除该锁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内设有基板8、与各车窗操作旋钮2~5对应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5、与车窗锁定按钮6对应的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等。
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5配置在各车窗操作旋钮2~5的正下方。即,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3配置在前侧,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4、15与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3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后侧(参照图3)。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5根据各车窗操作旋钮2~5的操作进行工作。
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的大部分位于车窗锁定按钮6的正下方,且配置在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5的前方的基板8上。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根据车窗锁定按钮6的操作进行工作。
除了以上之外,在壳体1内还设有与车门锁定按钮7对应的车门锁定开关机构(省略图示)。车门锁定开关机构位于车门锁定按钮7的正下方,且配置在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5的前方的基板8上。车门锁定开关机构根据车门锁定按钮7的操作进行工作。
基板8被壳体1的上侧部件1a和下侧部件1b从上下夹入并支撑。在基板8上安装有电子部件、配线、电路。
在壳体1的下部设有具有端子10的连接器9。连接器9的外壳9a与壳体1的下侧部件1b一体地形成。连接器9的端子10的一端10a从下侧部件1b突出,另一端10b与基板8连接。详细地说,如图2~图4所示,在基板8中,在前侧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3与后侧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4、15之间有富余空间。因此,在该空间、也就是说在前后的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之间,连接器9的端子10的另一端10b与基板8连接。
用于与车辆所配备的控制装置等连接的线缆被插入到连接器9(省略图示)。通过将线缆插入于连接器9,能够进行向电动车窗开关100的供电、以及电动车窗开关100与控制装置等之间的信号收发。
如图2所示,在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配备有操作件17~19和橡胶部件20。橡胶部件20具有导电性,并被安装在基板8。在橡胶部件20上设有可动触点20a、20b、20c。在可动触点20a、20b、20c的正上方的橡胶部件20上安装有操作件17~19。操作件17~19的上端与在车窗操作旋钮2设有的凸部2a、2b、2c卡合。
如图3所示,在可动触点20a、20b、20c的正下方的基板8上设有固定触点8a、8b、8c。由于固定触点8a、8b、8c与连接器9的端子10之间的距离近,因而在基板8上形成用于从端子10向固定触点8a、8b、8c供电的短配线(省略图示)。
通过从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对车窗操作旋钮2进行摆动操作,使得操作件17~19被车窗操作旋钮2的凸部2a~2c下压,或者被橡胶部件20上压,从而可动触点20a、20b、20c与固定触点8a、8b、8c连接或分离(接離)。这样的可动触点20a、20b、20c和固定触点8a、8b、8c的开闭状态经由基板8、连接器9和线缆被输出到控制装置,从而对驾驶席的车窗玻璃进行开闭。
在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3~15配备有操作件21和滑动开关22(在图2仅图示出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4)。操作件21与车窗操作旋钮3~5一体地形成。在滑动开关22的上部设有操作部22a。操作部22a与在操作件21的下端设有的凹部21a卡合。在滑动开关22的内部设有触点和弹簧等(省略图示)。
如图3所示,滑动开关22与基板8连接。由于滑动开关22与连接器9的端子10之间的距离近,因而在基板8上形成用于从端子10向滑动开关22的内部的触点供电的短配线(省略图示)。
通过从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对车窗操作旋钮3~5进行摆动操作,操作件21使操作部22a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动开关22的内部的触点开闭。滑动开关22的内部的触点的开闭状态经由基板8、连接器9和线缆被输出到控制装置,从而对副驾驶席和后部座席的车窗玻璃分别进行开闭。
在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具有操作件23、2个螺旋弹簧24、25、以及2个板簧26、27。操作件23被贯穿插入到在壳体1的上侧部件1a所设有的筒部1c内。在操作件23的上端部安装有车窗锁定按钮6。在操作件23的凸缘部23a与筒部1c内的阶梯部1h之间设有螺旋弹簧24。螺旋弹簧24朝上方按压操作件23的凸缘部23a。
在螺旋弹簧24的下方,在操作件23的外周面等间隔地设有4个肋部(参照图3)。各肋部23b朝操作件23的轴向延伸。在筒部1c的内周面,等间隔地设有图6(内周面的展开图)所示的4个锁定突起1d。操作件23、肋部23b、筒部1c、螺旋弹簧24以及锁定突起1d构成所谓的推压锁定机构。
图6是上述推压锁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详细地说,是操作件23的肋部23b和筒部1c的锁定突起1d的展开图。在各肋部23b的上端形成有倾斜面23c。在各锁定突起1d形成有两阶的倾斜面1e、1f和阶梯差部1g。各肋部23b的倾斜面23c在各锁定突起1d的倾斜面1e、1f上滑动。各肋部23b与各锁定突起1d的阶梯部1g卡合。
如图2~图5所示,螺旋弹簧25和各板簧26、27配置在基板8的与车窗操作旋钮2~5和车窗锁定按钮6所在的表侧相反的背侧。各板簧26、27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弯折而形成。
图7是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详细地说,是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的附近的放大图。板簧26的触点26c形成为凸形。板簧27的触点27c形成为具有2个倾斜面27d、27e的凹形。板簧27的触点27c的附近部分被固定在壳体1的下侧部件1b。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板簧26的一端26a设有被按压部26d。操作件23朝下方按压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如图2所示,螺旋弹簧25嵌入到在壳体1的下侧部件1b所形成的凹部1j内。螺旋弹簧25朝上方按压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操作件23和螺旋弹簧25是本发明的“按压单元”的一例。
如图4所示,各板簧26、27的另一端26b、27b在连接器9的端子10的另一端10b的附近与基板8连接。即,如图2~图4所示,在基板8中,在有富余空间的、前侧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2、13与后侧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14、15之间,各板簧26、27的另一端26b、27b与基板8连接。
由于各板簧26、27的另一端26b、27b与连接器9的端子10之间的距离近,因而在基板8上形成用于从端子10向各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供电的短配线(省略图示)。
在图2和图5(a)所示的初始状态中,如图6(a)所示,操作件23的各肋部23b从筒部1c的各锁定突起1d脱开。因此,操作件23和车窗锁定按钮6由螺旋弹簧24上压,操作件23的下端与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分离。
并且,螺旋弹簧25朝上方按压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如图7(a)所示,板簧26的触点26c与板簧27的触点27c的倾斜面27d、27e接触。即,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成为关闭状态。
当从这样的初始状态对车窗锁定按钮6进行下压操作时,操作件23下降,如图6(b)所示,各肋部23b的倾斜面23c在各锁定突起1d的第1阶倾斜面1e上滑动。然后,如图6(c)所示,各肋部23b与各锁定突起1d的阶梯差部1g卡合,如图5(b)所示,操作件23和车窗锁定按钮6被锁定在下降位置。
因此,操作件23朝下方按压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如图7(b)所示,板簧26的触点26c与板簧27的触点27c的倾斜面27d、27e分离。即,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成为打开状态。
之后,当再次对锁定按钮6进行下压操作时,操作件23下降,如图6(d)所示,各肋部23b的倾斜面23c越过各锁定突起1d的阶梯差部1g而在第2阶倾斜面1f上滑动。然后,当各肋部23b从各锁定突起1d脱开时,操作件23和车窗锁定按钮6由螺旋弹簧24上压,从而复位到图2和图5(a)所示的初始状态。即,操作件23的下端从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分离,操作件23对被按压部26d的按压被解除。
因此,螺旋弹簧25朝上方按压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如图7(a)所示,板簧26的触点26c与板簧27的触点27c的倾斜面27d、27e接触。即,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成为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如果在基板8上从连接器9的端子10的连接部分到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的各板簧26、27的另一端26b、27b的位于该连接部分的附近的连接部分形成短的配线,则可从连接器9向各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供电。因此,无需在基板8上将宽度宽的配线引出得长来形成,可提高基板8的设计自由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车窗锁定按钮6设置在车窗操作旋钮2~5的前方,因而可防止在操作车窗操作旋钮2~5时误操作车窗锁定按钮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车窗锁定按钮6进行下压操作,使得操作件23和螺旋弹簧25按压板簧26的被按压部26d,或者操作件23解除对被按压部26d的按压,从而可使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6的板簧26、27的触点26c、27c开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8上在有富余空间的前侧的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2、13与后侧的车窗锁定开关机构14、15之间,将连接器9的端子10的另一端10b及各板簧26、27的另一端26b、27b与基板8连接,因而可进一步提高基板8的设计自由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各板簧26、27配置在基板8的没有车窗操作旋钮2~5和车窗锁定按钮6的背侧,因而在基板8的表侧有富余空间,可进一步提高基板8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内容以外,还可采用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螺旋弹簧24的弹力上压操作件23来使其复位到初始状态的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除此以外,例如,可以省略螺旋弹簧24,如图8所示,可以利用螺旋弹簧25和板簧26的弹力上压操作件23来使其复位到初始状态。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等所示,示出了将板簧27的凹形的触点27c配置在板簧26的凸形的触点26c的上方,使触点26c、27c之间连接或分离的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除此以外,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将板簧37的凹形的触点37c配置在板簧36的凸形的触点36c的下方,利用操作件23朝下方按压板簧36或者解除该按压,从而使触点36c、37c之间连接或分离。另外,如图10所示,可以将板簧47的凹形的触点47c配置在板簧46的凸形的触点46c的下方,利用操作件23或螺旋弹簧25按压板簧47,从而使触点46c、47c之间连接或分离。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板簧26、27配置在基板8的背侧的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除此以外,例如,在车窗锁定开关机构所配备的触点和开关设置在基板被侧的情况等下,也可以将车窗锁定开关机构的2个板簧配置在基板的具有车窗操作旋钮和车窗锁定按钮的表侧。

Claims (3)

1.一种电动车窗开关,所述电动车窗开关具备:
壳体;
基板,其收纳在壳体内;
车窗操作旋钮,其设在壳体上;
车窗锁定按钮,其设在壳体上的所述车窗操作旋钮的前方;
车窗操作开关机构,其设在所述壳体内,并根据所述车窗操作旋钮的操作进行工作;
车窗锁定开关机构,其设在所述壳体内,并根据所述车窗锁定按钮的操作进行工作;以及
连接器,其具有端子,所述端子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突出且另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
所述电动车窗开关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窗锁定开关机构具备2个板簧和按压所述板簧的按压单元,所述板簧具有导电性,
所述各板簧在一端设有触点,且另一端在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端子的另一端附近与所述基板连接,
通过操作所述车窗锁定按钮,使得所述按压单元按压所述板簧或者解除该按压,从而所述触点之间连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窗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窗操作开关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
将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及所述各板簧的另一端在前后的所述各车窗操作开关机构之间与所述基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窗开关,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各板簧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车窗操作旋钮及车窗锁定按钮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CN201210210470.1A 2011-06-21 2012-06-20 电动车窗开关 Active CN102842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7414 2011-06-21
JP2011137414A JP5545673B2 (ja) 2011-06-21 2011-06-21 パワーウインドウ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2450A true CN102842450A (zh) 2012-12-26
CN102842450B CN102842450B (zh) 2015-01-14

Family

ID=4732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0470.1A Active CN102842450B (zh) 2011-06-21 2012-06-20 电动车窗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95881B2 (zh)
JP (1) JP5545673B2 (zh)
CN (1) CN102842450B (zh)
DE (1) DE102012105020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6476A (zh) * 2014-03-11 2015-09-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5513852A (zh) * 2014-10-10 2016-04-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05551862A (zh) * 2016-01-11 2016-05-04 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窗用玻璃升降器开关
CN107424860A (zh) * 2017-08-29 2017-12-01 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的车用开关装置
CN111354590A (zh) * 2020-03-18 2020-06-30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换挡系统及汽车电子换挡按键结构
CN113153065A (zh) * 2021-04-12 2021-07-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车窗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4551B2 (ja) * 2013-11-06 2017-02-2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N103928242B (zh) * 2014-04-25 2015-09-16 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按钮
EP3067909B1 (de) * 2015-03-11 2017-10-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ontaktschiebereinheit für eine schalteinheit
CN110067469A (zh) * 2019-05-17 2019-07-30 汕头市科来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自动升窗器和车窗开关于一体的装置
CN110159130A (zh) * 2019-05-17 2019-08-23 汕头市科来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889A (en) * 1993-03-02 1994-09-27 Eaton Corporation Multiple circuit switching assembly
US5647478A (en) * 1994-12-20 1997-07-15 Niles Parts Co., Ltd. Switch assembly having a switch contact section install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lower case
JPH1186662A (ja) * 1997-09-03 1999-03-30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3257286A (ja) * 2002-02-27 2003-09-12 Niles Parts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6120469A (ja) * 2004-10-21 2006-05-11 Toyo Denso Co Ltd 照明付きロック式ボタンスイッチ
TWI259628B (en) * 2000-12-07 2006-08-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Switch exhibiting non-unidirectional displac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6775U (zh) * 1977-08-19 1979-03-10
DE3538847A1 (de) 1984-11-01 1986-07-10 Alps Electric Co., Ltd., Tokio/Tokyo Schalterblock
JPH03259883A (ja) 1990-03-07 1991-11-19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H0447034A (ja) 1990-06-13 1992-02-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構造物不同沈下修正方法
JP3152118B2 (ja) 1995-07-27 2001-04-0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H09265854A (ja) 1996-03-28 1997-10-07 Niles Parts Co Ltd スイッチのストッパー構造
DE10042442A1 (de) 2000-08-30 2002-03-14 Abb Patent Gmbh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zur Betätigung unterschiedlicher elektrischer Funktione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889A (en) * 1993-03-02 1994-09-27 Eaton Corporation Multiple circuit switching assembly
US5647478A (en) * 1994-12-20 1997-07-15 Niles Parts Co., Ltd. Switch assembly having a switch contact section installed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lower case
JPH1186662A (ja) * 1997-09-03 1999-03-30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TWI259628B (en) * 2000-12-07 2006-08-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Switch exhibiting non-unidirectional displacement
JP2003257286A (ja) * 2002-02-27 2003-09-12 Niles Parts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6120469A (ja) * 2004-10-21 2006-05-11 Toyo Denso Co Ltd 照明付きロック式ボタンスイッチ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6476A (zh) * 2014-03-11 2015-09-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5513852A (zh) * 2014-10-10 2016-04-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05513852B (zh) * 2014-10-10 2017-10-1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05551862A (zh) * 2016-01-11 2016-05-04 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窗用玻璃升降器开关
CN107424860A (zh) * 2017-08-29 2017-12-01 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的车用开关装置
CN107424860B (zh) * 2017-08-29 2021-04-20 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的车用开关装置
CN111354590A (zh) * 2020-03-18 2020-06-30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换挡系统及汽车电子换挡按键结构
CN113153065A (zh) * 2021-04-12 2021-07-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车窗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5881B2 (en) 2014-11-25
JP5545673B2 (ja) 2014-07-09
DE102012105020B4 (de) 2020-08-06
JP2013004465A (ja) 2013-01-07
DE102012105020A1 (de) 2012-12-27
CN102842450B (zh) 2015-01-14
US20120325636A1 (en)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2450A (zh) 电动车窗开关
CN103080451B (zh) 车门把手装置
EP2808919A1 (en) Battery holder
US5441416A (en) Telescop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6111387A (ja) 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電子キー
EP1148586B1 (en) Card connector
JP2012007341A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CN105304370A (zh) 车辆用开关装置
KR100761424B1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 스위치
EP1739792B1 (en) Circuit unit device
US20130008768A1 (en) Switch
KR100812475B1 (ko) 차량용 저부하 스위치
JP6113031B2 (ja) パワーウインドウスイッチ、オート開閉機能付き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275528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200439215Y1 (ko) 슬라이드 스위치 모듈
JP2010229628A (ja) 電子キー
JP5679927B2 (ja) スイッチ
JP5991098B2 (ja) 車載装置
CN110651347B (zh) 推压式换档装置
JP5514645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CN110621530B (zh) 推压式换档装置
KR200471130Y1 (ko) 차량용 윈도우 잠금 스위치 장치
JP5499671B2 (ja) 入力装置
KR20080015996A (ko) 시트 스위치 구조
JP2022123823A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