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1734A -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1734A
CN104691734A CN201510065403.9A CN201510065403A CN104691734A CN 104691734 A CN104691734 A CN 104691734A CN 201510065403 A CN201510065403 A CN 201510065403A CN 104691734 A CN104691734 A CN 104691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or shield
air
box
corrosion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54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行军
王凤良
党建华
徐挺
徐耀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 State Ningbo City Shunda Ship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 State Ningbo City Shunda Ship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 State Ningbo City Shunda Ship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 State Ningbo City Shunda Ship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654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1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1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属于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盒体和若干导风板组,在盒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开设有出风口,在各导风板组上均设有能使气流通过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0.03-0.06%、铬18.5-22.5%、镍12-16%、硅1.2-1.5%、锰0.8-1.5%、钼2-3%、铜2.2-2.6%、钛0.1-0.5%、磷≤0.035%、硫≤0.030%,余量为铁。该通风盒结构设计合理,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得机械性能较好的导风板,保证了船舱良好的通风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通风性、防水性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风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背景技术
通风又称换气,是指将室内的空气和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根据空气流动所依靠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室内外的空气温度差所产生的热压和室外风的作用所产生的风压进行室内外的空气交换;机械通风是指以风机为动力造成空气流动,机械通风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能根据需要进行送风和排风,获得稳定的通风效果。
现有技术的船舶的机舱通风多采用固定百叶窗式通风口,在百叶窗通风口附近设有一用于控制百叶窗开启和关闭的拉索,固定式的百叶窗的活动板增加了风道的阻力,减少了机舱的通风量,在风浪和暴雨天气,海水和雨水容易从通风口进入机舱,影响了机舱的工作环境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通风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导风板组,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开设有出风口,在各导风板组上均开设有能使气流通过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3-0.06%、铬(Cr):18.50-22.50%、镍(Ni):12.0-16.00%、硅(Si):1.20-1.50%、锰(Mn):0.80-1.50%、钼(Mo):2.0-3.0%、铜(Cu):2.20-2.60%、钛(Ti):0.10-0.5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本导风板所用的不锈钢中加入适当钛,钛与碳的亲和力比铬大,钛加入后,碳优先与钛结合生成碳化钛(TiC),避免析出碳化铬造成的晶界贫铬,从而有效防止晶间腐蚀,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强度,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酸腐蚀性,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但是过量的钛会与氮结合生成氮化钛,钛与氧会结合生成二氧化钛,降低钢的纯净度,使铸件表面质量变差,增加工序修磨量,极易造成大批废品,并且影响产品的精度表面,因此,钛的加入需要严格控制。尽管对耐腐蚀性而言,当固溶奥氏体中的碳与铬形成Cr23C6析出时,使钢对晶间腐蚀、点腐蚀的敏感性急剧上升,因此,对于耐腐蚀要求高的产品(如隔壁)需要采用含碳量低于0.03%的碳,但导风板所用的不锈钢中含有钛,碳与钛形成化合物TiC,可起到强化作用,因此导风板所用的不锈钢中碳含量控制在0.03-0.06%。
导风板所用的不锈钢中同时将Cu和Si含量提高至2.20-2.60%和1.20-1.50%,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增加奥氏体不锈钢对酸的耐腐蚀性,减少对点腐蚀的敏感性,同时保证导风板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和加工性能。
铬是不锈钢的基本成分,不锈钢保持钝态要求含铬量大于12%。铬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耐蚀性,主要表现为:铬提高钢的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在镍以及钼和铜的复合作用下,铬提高钢耐一些还原性介质,有机酸,尿素和碱介质的性能;铬还提高钢耐局部腐蚀,比如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以及某此条件下应力的性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晶间敏感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钢中碳含量,其他元素对晶间的作用主要视其对碳化物的溶解和沉淀行为的影响而定。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能增大碳的溶解度而降低铬的贫化度,因而提高铬含量可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另外,铬非常有效地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性能;而钼是碳化物形成元素,所形成的碳化物极为稳定,能阻止奥氏体加热时的晶粒长大,减小钢的过热敏感性,使不锈钢的钝化膜稳定,提高耐腐蚀性,并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导风板奥氏体不锈钢中在含有18.50-22.50%铬的同时含有2.0-3.0%的钼,加强铬与钼的有效性。虽然钼的耐点及缝隙腐蚀的能力是单一铬的数倍左右,但是在导风板奥氏体不锈钢中若铬含量较低,钼的耐点腐蚀与缝隙腐蚀作用便会严重受到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导风板的耐腐蚀性。
Mn虽可改善钢的耐高温强度,但在导风板不锈钢中却会降低腐蚀性和耐氧化性,因此将导风板不锈钢中Mn的含量降低至0.80-1.50%。
镍是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元素之一,随着含镍量的提高,奥氏体钢的硬度、抗拉强度下降,韧性、耐应力腐蚀性能提高;当进行冷加工后,奥氏体显著硬化,韧性下降。镍价格昂贵,因此若镍含量过高,成本将显著提高,但若含镍量低,奥氏体不锈钢稳定性不好。
磷、硫均是不锈钢中的有害元素,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冲压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合金技术领域中,一个成分的微小改变都能导致合金性能的剧烈变化,不同的元素以及它们在材料中的含量,及各元素之间的配合都决定了导风板的性能。上述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形成了一种耐蚀性优良、塑性高、加工性能好、易焊接的奥氏体不锈钢,用该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导风板,使导风板在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硬度、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将导风板应用到通风盒中,从而提高通风盒的通风性、防水性及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0.06%、铬(Cr):19.00-22.00%、镍(Ni):13.0-15.00%、硅(Si):1.30-1.40%、锰(Mn):1.00-1.20%、钼(Mo):2.20-2.80%、铜(Cu):2.30-2.50%、钛(Ti):0.20-0.4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铬(Cr):20.50%、镍(Ni):14.00%、硅(Si):1.30%、锰(Mn):1.00%、钼(Mo):2.50%、铜(Cu):2.40%、钛(Ti):0.3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5%、铬(Cr):19.50%、镍(Ni):15.00%、硅(Si):1.40%、锰(Mn):1.20%、钼(Mo):2.20%、铜(Cu):2.50%、钛(Ti):0.4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铬(Cr):21.50%、镍(Ni):13.00%、硅(Si):1.35%、锰(Mn):1.30%、钼(Mo):2.80%、铜(Cu):2.30%、钛(Ti):0.25%、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3%、铬(Cr):22.50%、镍(Ni):12.00%、硅(Si):1.50%、锰(Mn):0.80%、钼(Mo):3.00%、铜(Cu):2.20%、钛(Ti):0.5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6%、铬(Cr):18.50%、镍(Ni):16.00%、硅(Si):1.20%、锰(Mn):1.50%、钼(Mo):2.00%、铜(Cu):2.60%、钛(Ti):0.1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中,所述盒体包括进风板、出风板以及设置于进风板和出风板之间的两侧板,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进风板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出风板的顶部,所述导风板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内侧壁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中,所述导风板组包括若干同向弯折的导风板,且在相邻两导风板之间形成有所述导风通道。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中,所述导风板组的数量为两组,且两导风板组中导风板的弯折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中,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数量均为3个,且在相邻两个进风口和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在盒体内还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连的分隔板。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中,在分隔板上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两端与盒体的两侧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多个导风板组,气流自进风口一侧导入盒体内,通过导风板组上的导风通道,并从出风口一侧排出盒体,在气流在导风通道流通的过程中能使雨水和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气流相脱离,从而保证了船舱良好的通风性能,同时避免了海水和雨水对船舱内的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2、本发明的导风板采用配伍合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得,通过各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导风板在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硬度、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将该导风板用于通风盒,从而达到提高通风盒的通风性、防水性及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中,100、盒体;110、进风板;111、进风口;112、第一连接条;120、出风板;121、出风口;122、第二连接条;200、导风板;300、分隔板;400、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100和设置于盒体100内的若干导风板组,在盒体100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11,另一侧设有开设有出风口121,在各导风板组上均开设有能使气流通过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分别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相通。
盒体100包括进风板110、出风板120以及设置于进风板110和出风板120之间的两侧板,进风口111设置于进风板110的底部,出风口121设置于出风板120的顶部,导风板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内侧壁相连,从而气流自进风板110底部的进风口111一侧进入通风盒内,并从出风板120顶部的出风口121一侧导出出风口121,使夹杂于气流内的海水或雨水由于重力因素在气流通过通风盒的过程中与海水或雨水相脱离,并从进风口111一侧排出通风盒,保证了通风盒的通风性能同时提高了通风盒的防水性能,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的数量均为3个,优选地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且在相邻两个进风口111和相邻两个出风口12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条112和第二连接条122,保证了通风盒的稳固性。
优选地,导风板组包括多个同向弯折的导风板200,且在相邻两导风板200之间形成有上述导风通道,弯折设置的导风板200能将自进风口111一侧导入的紊乱的气流梳理并从出风口121而导出,各导风板200的两端分别与进风板110和出风板120的内侧壁相连,保证了导风板200安装的稳固性,使安装于船舶上的通风盒在使用的过程中导风板200不会发生位移而影响通风盒的正常工作,且在相邻两导风板200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设置保证了气流的导通效率,同时导风通道的设置阻隔了杂物通过通风盒,从而保证了船舱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导风板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导风板组平行设置且两导风板组的弯折方向相反,靠近进风口111一侧的导风板200的弯折朝向均背离进风口111一侧,靠近出风口121一侧的导风板200的弯折朝向均背离出风口121,这样能使进入通风盒的气流形成“s”气流通道,提高了气流通过通风盒的流通效率。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数量均为3个,但出风口121和进风口11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且在相邻两个进风口111和相邻两个出风口12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条112和第二连接条122,在盒体内还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条112和第二连接条122相连的分隔板300,分隔板300的设置避免了从各个方位的气流在进入通风盒后发生气流紊乱的现象产生,同时能将从通风口121进入的气流分割成两部分通过通风盒,提高了气流的流通速率。
进一步地,在盒体100内上设置有多个两端与盒体100的两侧壁相连的定位板400,定位板400的数量为两个,但定位板400的数量不仅限于两个,可以为3个甚至更多,一个定位板400横向设置于通风盒的后端面上,另一个定位板400横向设置于分隔板300上,且两个定位板400的两端均与通风盒的两侧壁相连,从而定位板400的设置提高了盒体100两侧壁安装的稳固性,避免了在通风盒使用的过程中,盒体100的两侧壁与盒体100发生脱落,而影响了通风装置正常工作的现象产生,提高了通风盒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隔层,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在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隔层由若干导风板排列设置而成,气流能从导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从出风口排出通气盒;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铬(Cr):20.50%、镍(Ni):14.00%、硅(Si):1.30%、锰(Mn):1.00%、钼(Mo):2.50%、铜(Cu):2.40%、钛(Ti):0.3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隔层,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在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隔层由若干导风板排列设置而成,气流能从导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从出风口排出通气盒;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5%、铬(Cr):19.50%、镍(Ni):15.00%、硅(Si):1.40%、锰(Mn):1.20%、钼(Mo):2.20%、铜(Cu):2.50%、钛(Ti):0.4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隔层,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在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隔层由若干导风板排列设置而成,气流能从导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从出风口排出通气盒;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铬(Cr):21.50%、镍(Ni):13.00%、硅(Si):1.35%、锰(Mn):1.30%、钼(Mo):2.80%、铜(Cu):2.30%、钛(Ti):0.25%、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隔层,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在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隔层由若干导风板排列设置而成,气流能从导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从出风口排出通气盒;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3%、铬(Cr):22.50%、镍(Ni):12.00%、硅(Si):1.50%、锰(Mn):0.80%、钼(Mo):3.00%、铜(Cu):2.20%、钛(Ti):0.5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隔层,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在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隔层由若干导风板排列设置而成,气流能从导风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从出风口排出通气盒;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6%、铬(Cr):18.50%、镍(Ni):16.00%、硅(Si):1.20%、锰(Mn):1.50%、钼(Mo):2.00%、铜(Cu):2.60%、钛(Ti):0.1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将实施例1-5中由不锈钢制成的导风板与现有技术中用普通合金钢制得的市售的导风板进行性能测试并进行比较,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中的导风板与现有技术中市售的导风板的性能测试结果
将实施例1-5中的导风板与现有技术中市售的导风板分别进行耐腐蚀性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耐腐蚀性测试:
将导风板置于淡水和酸性河水中,在温度为50℃下搅拌100小时,观察导风板表面。
将导风板置于浓度为40%的盐水中,在温度为80℃下搅拌100小时,观察导风板表面。
将导风板置于浓度为50%的强碱溶液(氢氧化钠或强氧化钾溶液)中,在温度为100℃下搅拌50小时,观察导风板表面。
将导风板置于浓度为3%的盐酸液(卤化物溶液,如氯化物溶液)中,在温度为30℃下搅拌100小时,观察导风板表面。
表2:实施例1-5中的导风板与现有技术中市售的导风板的耐腐蚀性的测试结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内的若干导风板组,在盒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开设有出风口,在各导风板组上均开设有能使气流通过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所述导风板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3-0.06%、铬(Cr):18.50-22.50%、镍(Ni):12.0-16.00%、硅(Si):1.20-1.50%、锰(Mn):0.80-1.50%、钼(Mo):2.0-3.0%、铜(Cu):2.20-2.60%、钛(Ti):0.10-0.5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0.06%、铬(Cr):19.00-22.00%、镍(Ni):13.0-15.00%、硅(Si):1.30-1.40%、锰(Mn):1.00-1.20%、钼(Mo):2.20-2.80%、铜(Cu):2.30-2.50%、钛(Ti):0.20-0.4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铬(Cr):20.50%、镍(Ni):14.00%、硅(Si):1.30%、锰(Mn):1.00%、钼(Mo):2.50%、铜(Cu):2.40%、钛(Ti):0.3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5%、铬(Cr):19.50%、镍(Ni):15.00%、硅(Si):1.40%、锰(Mn):1.20%、钼(Mo):2.20%、铜(Cu):2.50%、钛(Ti):0.40%、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C):0.04%、铬(Cr):21.50%、镍(Ni):13.00%、硅(Si):1.35%、锰(Mn):1.30%、钼(Mo):2.80%、铜(Cu):2.30%、钛(Ti):0.25%、磷(P)≤0.035%、硫(S)≤0.030%,余量为铁(F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进风板、出风板以及设置于进风板和出风板之间的两侧板,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进风板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出风板的顶部,所述导风板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内侧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包括若干同向弯折的导风板,且在相邻两导风板之间形成有所述导风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的数量为两组,且两导风板组中导风板的弯折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数量均为3个,且在相邻两个进风口和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在盒体内还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连的分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船舱的通风盒,其特征在于,在分隔板上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两端与盒体的两侧板相连。
CN201510065403.9A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Pending CN104691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5403.9A CN104691734A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65403.9A CN104691734A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1734A true CN104691734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3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5403.9A Pending CN104691734A (zh) 2015-02-06 2015-02-06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173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20766U (zh) * 2011-11-08 2012-07-11 珠海杰腾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舱防水通风口
CN202464115U (zh) * 2012-02-13 2012-10-03 常州玻璃钢造船厂 玻璃钢船艇的机舱进出风装置
JP2013180636A (ja) * 2012-03-01 2013-09-12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船舶のエアパイプ構造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KR20140062854A (ko) * 2012-11-15 2014-05-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엔진 룸의 급기팬 구조
CN203958594U (zh) * 2014-06-17 2014-11-26 上海丽慧船舶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净化通风装置
CN204489170U (zh) * 2015-02-06 2015-07-22 宁波市鄞州顺达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20766U (zh) * 2011-11-08 2012-07-11 珠海杰腾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舱防水通风口
CN202464115U (zh) * 2012-02-13 2012-10-03 常州玻璃钢造船厂 玻璃钢船艇的机舱进出风装置
JP2013180636A (ja) * 2012-03-01 2013-09-12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船舶のエアパイプ構造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KR20140062854A (ko) * 2012-11-15 2014-05-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엔진 룸의 급기팬 구조
CN203958594U (zh) * 2014-06-17 2014-11-26 上海丽慧船舶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净化通风装置
CN204489170U (zh) * 2015-02-06 2015-07-22 宁波市鄞州顺达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4586B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耐腐蚀桥梁支座用钢
CN101285153B (zh) 一种耐火钢、耐火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CN106123193A (zh) 一种pm2.5和co2联控的智能新风机及新风处理方法
US20120085513A1 (en)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for brazing and heat exchanger member
US20190211416A1 (en) Dual-phase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392023B (zh) 耐候性优良的结构用钢材
CN105209652A (zh) 耐候性优良的钢材
CN104131232B (zh) 一种抗海水腐蚀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43030B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011663A (zh) 海洋能源设备用钢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9023048B (zh) 一种460MPa级高强抗震耐火耐候钢热轧卷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8561169A (zh) 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的组合式通风设计方法
CN104691734A (zh)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CN104709457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防水通风装置
CN204265879U (zh) 一种电镀槽空气搅拌装置
CN104674127A (zh) 一种耐流动海水腐蚀用钢管钢及生产方法
CN114908298B (zh) 一种耐海洋大气腐蚀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KR20010043879A (ko) 내후성 강재
CN204489170U (zh) 一种用于船舱的通风盒
JPH09324246A (ja) 耐高温腐食性に優れた熱交換器用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CN104709458A (zh) 一种防水通风装置
CN103526112A (zh) 一种耐腐蚀桥梁管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8330393B (zh) 一种风电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6530A (zh) 一种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38273A (zh) 用于hvac&r系统的高强度和耐腐蚀合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