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1689A -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1689A
CN104691689A CN201510133187.7A CN201510133187A CN104691689A CN 104691689 A CN104691689 A CN 104691689A CN 201510133187 A CN201510133187 A CN 201510133187A CN 104691689 A CN104691689 A CN 104691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part
handlebar stem
locking
snap close
un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31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1689B (zh
Inventor
李一鹏
韦昭义
楼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331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1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1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1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1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1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把手杆与底座可转动连接,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把手杆轴孔配合,另一端之间形成开口,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还通过弹性装置连接;在第一状态下,锁扣伸入开口,锁扣的两侧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抵接以实现把手杆的锁定,且把手杆在转动后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到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锁扣与开口分离以实现把手杆的解锁;把手杆上设有限位块,在把手杆转动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中的一者与锁扣抵接,另一者在限位块的作用下随着把手杆转动。本实施例在锁定状态下可以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适合近距离游玩或每日通勤,但由于现有的滑板车功能需求比较简单,导致现有的车体折叠把手杆只有简单的折叠功能,在展开状态下,把手杆被固定在一个不可变动的角度下,不能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对于体感控制领域的操作要求,难以通过机械几何移动来捕捉用户的控制意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在锁定状态下可以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其主要可包括:锁扣、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弹性装置、把手杆和底座;
所述把手杆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和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把手杆轴孔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分别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开口,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还通过所述弹性装置连接;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锁扣伸入所述开口,所述锁扣的两侧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以实现所述把手杆的锁定,且所述把手杆在转动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到所述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扣与所述开口分离以实现所述把手杆的解锁;所述把手杆上设有限位块,在所述把手杆向所述第一限位件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锁扣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转动,在所述把手杆向所述第二限位件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锁扣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转动。
可选的,所述锁扣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弹性连接,所述锁扣上设有可伸入所述开口的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锁扣的第二端被按下时朝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凸台与所述开口分离。
可选的,所述锁扣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锁扣在所述弹性件的预拉伸状态下伸入所述开口。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锁扣的转动的控制开关。
可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抵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将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并将所述第二限位件锁定在所述紧固件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
可选的,所述把手杆上设有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把手杆的转动幅度和方向控制前进速度。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把手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控制前进速度,和/或用于根据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转动幅度和方向控制所述车体的速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或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中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凸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匹配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在把手杆的转动作用下挤压所述凸台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向面向所述凸台的另一侧转动以实现所述凸台伸入所述开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其主要可包括上述所提供的任一种锁定解锁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锁扣将把手杆锁定,在锁定状态下,锁扣伸入由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形成的开口中,在限位块以及锁扣的限位作用下,使得把手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以便于进行体感控制;此外,把手杆在转动后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可复位;更进一步地,锁扣与开口分离即可以实现把手杆的解锁,使得把手杆可向底座方向折叠,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空间,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下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中的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弹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在锁定状态下可以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行详细说明。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其主要可包括:锁扣10、第一限位件20、第二限位件30、弹性装置40、把手杆50和底座60;所述把手杆50与所述底座60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0的第一端21和第二限位件30的第一端31分别通过旋转轴01与所述把手杆50轴孔配合,且所述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可分别绕所述旋转轴01转动,第一限位件20的第二端22和第二限位件30的第二端32之间形成开口70,且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之间还通过弹性装置40连接;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锁扣10伸入所述开口70,所述锁扣10的两侧在所述弹性装置40的作用下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0抵接以实现所述把手杆50的锁定,且所述把手杆50在转动后在所述弹性装置40的作用下恢复到所述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扣10与所述开口70分离以实现所述把手杆50的解锁;所述把手杆50上设有限位块51,在所述把手杆51向所述第一限位件20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0与所述锁扣10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30在所述限位块51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50转动,在所述把手杆50向所述第二限位件30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件30与所述锁扣10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0在所述限位块51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50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下把手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下把手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下把手杆位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装置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锁扣10的具体实现可参阅图1至4任一图,锁扣10上设有凸台11,其中,锁扣10的第一端12与底座60可转动弹性连接,在一个状态下,凸台11可伸入开口70中,当按下锁扣10的第二端13时,锁扣10朝远离开口70方向转动,凸台11随着锁扣10转动从而与开口70分离。
锁扣10与底座60的可转动弹性连接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锁扣10的第一端12与底座60可转动连接,并且通过弹性件与底座60连接,使得锁扣10上的凸台11在弹性件的预拉伸状态下伸入开口70将把手杆50锁定,在按下锁扣10的第二端13时凸台11随锁扣10转动实现凸台11与开口70分离,释放外力后锁扣1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可复位。其中,锁扣10的第一端12与底座60可转动连接方式可以是轴孔配合或铰接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可选的,该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或橡皮筋等。
可以理解的是,锁扣10也可以直接通过一压缩弹簧与底座60连接,在压缩该压缩弹簧时,锁扣10与开口70分离,从而解锁把手杆50。
进一步地,该锁定解锁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可以安装在把手杆50上,用于对锁扣10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按下该控制开关,则控制锁扣10朝远离开口70的方向转动实现解锁把手杆50。
其中,所述把手杆50与底座60可转动连接。一种实现方式中,把手杆50可通过一转轴与底座60连接,该转轴可以设置在把手杆50上或者是底座60上,使得把手杆50可以绕该转轴转动。优选的,该转轴可以与旋转轴01为同一轴,即把手杆50、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均可绕该旋转轴01旋转。转轴与旋转轴01为同一轴的优势在于,可以简化结构,并可提高把手杆50的刚度。
一种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4,底座60上还设有连接块61,把手杆50通过该连接块61安装在底座60上。其中,连接块61通过旋转轴01与把手杆50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装置可以包括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其中,当弹性装置为拉伸弹簧时,拉伸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抵接。下面将以该弹性装置为拉伸弹簧为例,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在初始状态下,锁扣10上的凸台11伸入所述开口70中,所述凸台11的两侧在所述拉伸弹簧40的作用下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30抵接,从而将把手杆50锁定在某一个角度,为了保证把手杆50可以稳固锁定,此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该状态下,把手杆50与底座60的角度约为90度。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20的第一端21通过旋转轴01与所述把手杆50轴孔配合,同样的,第二限位件30的第一端31也通过该旋转轴01与所述把手杆50轴孔配合,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均可分别绕该旋转轴01旋转,由于弹簧40对第一限位件20以及第二限位件30的拉力作用,以及凸台11对第一限位件20以及第二限位件30的限位作用,把手杆50被锁定在某一角度。
可一并结合图2,当向把手杆50施加如图2中F1作用力时,把手杆50在F1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由于受到凸台11的限位作用,第一限位件20依然与凸台11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30在所述限位块51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50逆时针转动,此时拉伸弹簧40被拉伸,图2所示为拉伸弹簧被拉伸到预拉伸状态。其中,把手杆50的转动幅度被拉伸弹簧40限制,例如,把手杆50可相对于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逆时针旋转20°,需说明的是,该旋转角度的具体数值在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
当释放F1作用力时,在拉伸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把手杆50和第二限位件30复位,具体可参阅图1,图1是复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可一并结合图3,当向把手杆50施加如图3中F2作用力时,把手杆50在F2作用下顺时针转动,由于受到凸台11的限位作用,第二限位件30依然与凸台11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0在所述限位块51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50顺时针转动,此时拉伸弹簧40被拉伸,图3所示为拉伸弹簧40被拉伸到预拉伸状态。其中,把手杆50的转动幅度被拉伸弹簧40限制。例如,把手杆50可相对于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顺时针旋转20°,需说明的是,该旋转角度的具体数值在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
当释放F2作用力时,在拉伸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把手杆50和第一限位件20复位,具体可参阅图1,图1是复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当需要进行折叠时,向锁扣10的第二端13施加如图1中F3作用力,锁扣10的第二端13在F3作用朝远离开口70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凸台11与所述开口70分离,以实现解锁把手杆50。在解锁状态下,把手杆50可绕旋转轴01顺时针旋转,向底座60方向折叠。可一并参阅图4,图4是锁定解锁装置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在解锁状态下,把手杆50可向底座60方向折叠,折叠后把手杆50所在直线与底座60所在直线之间的角度约为0°。
向把手杆50施加如图4中F4作用力,把手杆在F4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当转动到某一幅度时,第二限位件30的第二端32与凸台11抵接,继续施加F4作用力,第二端32挤压凸台11,使得凸台11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30的第二端32可以继续逆时针转动,当转动到凸台11的另一侧时,凸台11伸入开口70,凸台11的两侧分别于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抵接,将把手杆50锁定到图1所示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件30的第二端32中远离所述开口7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导向面321,所述凸台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321匹配的第二导向面121,在把手杆50逆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一导向面321挤压第二导向面121,由于所述第一导向面321与第二导向面121匹配,使得两者之间在转动时不会干涉,第二限位件30可以更好的驱动凸台11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30在转动时可以从凸台12的第二导向面121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动,实现凸台11伸入所述开口70。
其中,第一限位件20、第二限位件30和弹性装置40的连接方式可如图1至图4中任一图所示,在该种连接方式中,弹性装置40为拉伸弹簧。此外,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也可以通过压缩弹簧进行连接,其具体实现方式可参阅图5,图5是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弹性装置40包括压缩弹簧41和紧固件42,所述紧固件42的一端将所述压缩弹簧41的一端固定,所述紧固件4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并将所述第二限位件30锁定在所述紧固件42上,所述压缩弹簧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0抵接。
可选的,紧固件42可以是螺栓、螺钉或螺柱等紧固件。
一种实现方式中,紧固件42可以是螺栓,紧固件42中带螺帽的一端与压缩弹簧41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并通过一个螺母将第二限位件30锁定,使得螺栓始终穿过第一限位件20和第二限位件30。
结合图1至图4可知,当把手杆50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限位件20受凸台11的限位作用与凸台11抵接,第二限位件30在限位块51的作用下随着把手杆50逆时针转动,在第二限位件30转动时通过螺母将力传动到螺栓上,从而使得螺栓在把手杆50的作用力下发生位移,此时压缩弹簧41受到螺栓一端的螺帽的抵接力,以及第一限位件20受到凸台11的限位作用,压缩弹簧41进入压缩状态。同理,当把手杆50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限位件30受凸台11的限位作用与凸台11抵接,第一限位件20在限位块51的作用下随着把手杆50顺时针转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同理,其他部件的具体实施也与上述同理,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紧固件42也可以采用轴等其他部件来替代。
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把手杆50上设有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把手杆50的转动幅度和方向以控制前进速度。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锁定解锁装置可用于滑板车、电动车、助力车、以及叉车等载具上,在把手杆50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感知把手50的转动幅度和方向,从而控制载具的前进速度。具体的,传感器可以通过获取把手杆50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前进速度,例如,把手杆50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增大,则传感器减小前进速度,反之亦然。此外,传感器也可以通过获取把手杆50相对于底座60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幅度来控制前进速度,例如,把手杆50相对于底座60的前进方向的转动幅度增大,则传感器减小前进速度或保持当前速度不变,把手杆50相对于底座60的前进方向的转动幅度减小,则传感器增大前进速度。本发明实施中,可以将体感控制加速功能和锁定解锁功能同时在把手杆上实现,功能多样,且结构紧凑耐用,提高了用户体验。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把手杆与底座可转动连接,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把手杆轴孔配合,另一端之间形成开口,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还通过弹性装置连接;在第一状态下,锁扣伸入开口,锁扣的两侧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抵接以实现把手杆的锁定,且把手杆在转动后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到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锁扣与开口分离以实现把手杆的解锁;把手杆上设有限位块,在把手杆转动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中的一者与锁扣抵接,另一者在限位块的作用下随着把手杆转动。本实施例在锁定状态下可以产生前后方向的移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锁扣将把手杆锁定,在锁定状态下,锁扣伸入由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形成的开口中,在限位块以及锁扣的限位作用下,使得把手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以便于进行体感控制;此外,把手杆在转动后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可复位;更进一步地,锁扣与开口分离即可以实现把手杆的解锁,使得把手杆可向底座方向折叠,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空间,携带方便。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具体可参阅图5,图5是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该滑板车包括锁定解锁装置,其中,锁定解锁装置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锁定解锁装置可应用在多种载具上,例如滑板车、电动车、助力车和叉车等。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同理,本发明中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扣、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弹性装置、把手杆和底座;
所述把手杆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和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把手杆轴孔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分别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开口,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还通过所述弹性装置连接;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锁扣伸入所述开口,所述锁扣的两侧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以实现所述把手杆的锁定,且所述把手杆在转动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到所述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锁扣与所述开口分离以实现所述把手杆的解锁;
所述把手杆上设有限位块,在所述把手杆向所述第一限位件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锁扣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转动,在所述把手杆向所述第二限位件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锁扣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把手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弹性连接,所述锁扣上设有可伸入所述开口的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锁扣的第二端被按下时朝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凸台与所述开口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锁扣在所述弹性件的预拉伸状态下伸入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锁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锁扣的转动的控制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装置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将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并将所述第二限位件锁定在所述紧固件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杆上设有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把手杆的转动幅度和方向控制前进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把手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控制前进速度,和/或用于根据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转动幅度和方向控制所述车体的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或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中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凸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匹配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在把手杆的转动作用下挤压所述凸台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向面向所述凸台的另一侧转动以实现所述凸台伸入所述开口。
10.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锁定解锁装置。
CN201510133187.7A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Active CN104691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3187.7A CN104691689B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3187.7A CN104691689B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1689A true CN104691689A (zh) 2015-06-10
CN104691689B CN104691689B (zh) 2017-06-30

Family

ID=5333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3187.7A Active CN104691689B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16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542A (zh) * 2015-09-30 2017-12-08 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转轴锁定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7027Y (zh) * 2007-04-30 2008-03-19 沈晓飞 可折叠的滑板车
CN201777362U (zh) * 2010-08-12 2011-03-30 杜启明 新型滑板车
US7954831B1 (en) * 2010-03-02 2011-06-07 Ching-Ho Yeh Scooter having a collapsible structure
CN104024098A (zh) * 2010-12-02 2014-09-03 雅克·贝纳鲁什 具有可伸缩的轮子的三件式的折叠滑板车
CN204184531U (zh) * 2014-11-14 2015-03-04 永康市沪龙电动车有限公司 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7027Y (zh) * 2007-04-30 2008-03-19 沈晓飞 可折叠的滑板车
US7954831B1 (en) * 2010-03-02 2011-06-07 Ching-Ho Yeh Scooter having a collapsible structure
CN201777362U (zh) * 2010-08-12 2011-03-30 杜启明 新型滑板车
CN104024098A (zh) * 2010-12-02 2014-09-03 雅克·贝纳鲁什 具有可伸缩的轮子的三件式的折叠滑板车
CN204184531U (zh) * 2014-11-14 2015-03-04 永康市沪龙电动车有限公司 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542A (zh) * 2015-09-30 2017-12-08 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转轴锁定机构
CN107444542B (zh) * 2015-09-30 2019-07-16 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转轴锁定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1689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35714A2 (de) Schraubwerkzeug mit Freilaufgetriebe
CN105814269B (zh) 用于机动车的闭锁单元
US10308142B2 (en) Locking device
DE502005000876D1 (de)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der lenkspindel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4416509A (zh) 细齿棘轮
EP2017161A3 (en) Vehicle steering apparatus
CN103693148B (zh) 马达驱动装置及手自一体的电动车折叠装置
US9533571B1 (en) Finger-operated lever device to be installed on a vehicle handlebar for actuating a cable of a vehicle
CN104723874A (zh) 用于减小离合器踏板力的装置
CN104691689A (zh) 一种锁定解锁装置及滑板车
US8272294B2 (en) Handlebar twist-grip control lock
DE102014110704A1 (de) Vorrichtung zum Reduzieren des Kupplungspedal-Kraftaufwands für ein Fahrzeug
JP2014215804A (ja) 反力発生装置
KR200479639Y1 (ko) 자동 변속기용 변속레버 장치
WO2018113608A1 (zh) 折叠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JPH0735837B2 (ja) 回動レバーの取付装置
CN205498634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助力踏板
US10059174B1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windshield on a motor vehicle
US8893590B2 (en) Ratchet wrench with adjustable clamping size
DE202017004094U1 (de) Rad mit integriertem Lenksystem für fahrbare Rahmengestelle
US9016166B2 (en) Pedal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18022010U (zh) 折叠结构及其滑板车
US20200072267A1 (en) Bicycle and Crank Assembly Thereof
DE112017006329T5 (de) Elektrisch betätigte Brem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204846235U (zh) 一种折叠器的锁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