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模量纤维针织防刺防护材料的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针织物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模量纤维针织防刺防护材料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防刺服具有防刀砍、防刀割、防刀刺等功能,广泛用于公安、武警、军队和保安等人员的防护衣物,还有玻璃加工等行业。
目前的防刺服主要有硬质防刺服、半硬半软质防刺服及软质防刺服,其中硬质防刺服以金属材料作为护板,采用高性能合金冷轧制成整体造型的防刺背心或采用高强金属材料制作防刺保护层,这类防刺服虽然防刺效果较好,但是比较笨重,不利于穿着者进行安保执勤行动,而且穿着舒适度较低;半硬半软质防刺服采用纤维和金属复合材料作为防刺保护层,同样的此类防刺服在穿着舒适度上也较低;软质防刺服采用高性能纤维的织物制成,目前主有单向带层合及二维织物层合的结构,这些织物一般经过涂层处理后复合铺层,制作工艺复杂,而且此类防刺服面料在穿着舒适度方面仍具有提高的空间,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模量纤维针织防刺防护材料的织造方法,该方法织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防刺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伸缩性和弹性,穿着舒适度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模量纤维针织防刺防护材料的织造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线在双面大圆机上以成圈方式织得双层针织布,所述双层针织布之间通过垫纱的方式编织填充层,从而织得三层结构的织物。
进一步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线在双面大圆机上的针织工艺中上针盘织针排列为第1枚上段A、第2枚下段B循环,A、B段12路为一个循环织得织物反面,下针筒织针排列为第1枚下段D、第2枚上段C循环,C、D段12路为一个循环织得织物的正面;
上针盘三角排列组合方式为,第1路A、B段均为平针,第2路A段为半针、B段为平针,第3路A段为出针、B段为平针,第4路A、B段均为平针,第5路A段为平针、B段为出针,第6路A、B段均为平针,第7路A、B段均为平针,第8路A段为平针、B段为半针,第9路A段为平针、B段为出针,第10路A、B段均为平针,第11路A段为出针、B段为平针,第12路A、B段均为平针;
下针筒三角排列组合方式为,第1路C、D段均为平针,第2路C段为半针、D段为平针,第3路C、D段均为平针,第4路C段为出针、D段为平针,第5路C、D段均为平针,第6路C段为平针、D段为出针,第7路C、D段均为平针,第8路C段为平针、D段为半针,第9路C、D段均为平针,第10路C段为平针、D段为出针,第11路C、D段均为平针,第12路C段为出针、D段为平针。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线的模量为200~400g/d
进一步的,针织工艺后处理工艺为织物经水洗机在98℃水温条件下,水溶液内加精炼剂,以5~8米/min的速度对布面除油、除污处理。
进一步的,织物经所述后处理工艺精炼后经定型机在温度为120℃、速度为15m/min、风量为900~1200m3/s条件下定型,得到材料幅宽为100cm~167cm,面密度为600~1550G/Y。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线在双面大圆机上织得双层针织布,同时在双层针织布之间以垫纱的方式编织填充层,从而织得三层结构的织物,该方法织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防刺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伸缩性和弹性,穿着舒适度高。
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工艺简单,通过单纯的针织工艺即可制得防刺效果优异的材料,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模量纤维针织防刺防护材料的织造方法的织造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针盘和下针筒三角排列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本实施例织造方法采用的设备为
一种高模量纤维针织防刺防护材料的织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纱:将100%的高模量纤维,经上油、上蜡整理成7500米长、重3000克的筒子纱;
(2)上纱:先用常规纱线放到高速双面大圆机上、筒子纱依12路一个循环,共5个循环60粒筒子纱;
(3)穿纱:把纱线放到高速双面大圆机上,经纱架张力扣、上段导纱钩、中段导纱钩、储纱器、纱线需在储纱器上绕6~10圈以固定送纱量;
(4)排针:依工艺指示单排列织针,上针盘织针排列为第1枚上段(A)、第2枚下段(B)循环,下针筒织针排列为第1枚下段(D)、第2枚上段(C)循环;
(5)改上针盘三角:上针盘三角排列组合方式为:第1路A、B段均为平针,第2路A段为半针、B段为平针,第3路A段为出针、B段为平针,第4路A、B段均为平针,第5路A段为平针、B段为出针,第6路A、B段均为平针,第7路A、B段均为平针,第8路A段为平针、B段为半针,第9路A段为平针、B段为出针,第10路A、B段均为平针,第11路A段为出针、B段为平针,第12路A、B段均为平针;
(6)改下针筒三角:下针筒三角排列组合方式为:第1路C、D段均为平针,第2路C段为半针、D段为平针,第3路C、D段均为平针,第4路C段为出针、D段为平针,第5路C、D段均为平针,第6路C段为平针、D段为出针,第7路C、D段均为平针,第8路C段为平针、D段为半针,第9路C、D段均为平针,第10路C段为平针、D段为出针,第11路C、D段均为平针,第12路C段为出针、D段为平针;
(7)开针舌:用毛刷将上针盘织针A段、B段针舌打开,用毛刷将下针筒织针C段、D段针舌打开;
(8)套布:取150~160厘米宽、170~200厘米长、平方克重在120~160克每平方的白色原胚布,经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间隔将布头拉出,将布均匀的钩挂在下针筒的C段针钩上;
(9)平布:将露出在下针筒外的布头部分全部折返回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间隙内,使针筒口边缘光滑、平整、利于落布,同时将布尾部分经撑布架转绕于牵拉棍上、调整张力、用手轻按动程约3厘米为宜;
(10)装三角:将改好工艺后的上针盘三角座、下针筒三角座、依设备上标识的编号、依序安装,紧固螺丝;
(11)落布:将纱线从储纱器下段经喂纱嘴上段导纱口、至下段瓷眼穿出、将纱线钩挂于上针盘织针上,先把上下平针的路数空出不穿,其余50粒纱线全部穿完后用手柄摇转机台,同时观察针舌是否有打开、每一枚织针是否有吃纱,用手摇至纱线全部正常后开始启动慢车开关,调整三角起针、收针点、调整牵拉张力、使机台正常运转、开动机台;
(12)纱线比例工艺调整:待布下到转布棍下时,可以用小剪刀在刚织下来的布上取长、宽各10公分大小的布、准备好放大镜、记号笔、尺子,用放大镜数100个线圈并用记号笔做上标记,分别测出每一路纱线的长度,依工艺将纱长调整至第2路、第8路每100针34~35厘米,第3路、第4路、第5路、第6路、第9路、第10路、第11路、第12路、每100针22.5~24厘米;
(13)换纱:将此前备好的高模量纤维换上机台、用慢车点动机台、待所有接头落到针筒口下以后再开10公分左右、然后将上、下平针的第1路、第7路、第13路、第19路、第25路、第31路、第37路、第43路、第49路、第55路纱线衬垫于上下半针的针背后,送纱模式采用消极式送纱,待全部正常后开机生产。
(14)后整理加工:每次将5~7匹面料缝制在一起,经水洗机在98℃水温条件下,水溶液内加精炼剂,以5~8米/min的速度对布面除油、除污处理;
(16)精炼完成后再经定型机在温度为120℃、速度15m/min、风量900-1200m3/s条件下进行定型,面料幅宽100厘米-167厘米,面密度为600~1550G/Y,冷却后包装入库。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