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5020A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5020A
CN104645020A CN201510093774.8A CN201510093774A CN104645020A CN 104645020 A CN104645020 A CN 104645020A CN 201510093774 A CN201510093774 A CN 201510093774A CN 104645020 A CN104645020 A CN 104645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weeks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37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妙峰
马文欢
李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bei District In Shangh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abei District In Shangh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bei District In Shangh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abei District In Shangh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100937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5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5-35份,生地10-20份,麦冬8-12份,制香附12-18份,丹参30份,川芎10-14份。实验结果表明,在服用本发明的药物4周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硝酸甘油服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此外,本发明的药物还具有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LP(α),Fg水平的作用,可进一步降低心绞痛患者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本发明组合物药味数少,原材料丰富,制备简单,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的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中临床类型。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心病的一种,指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去平衡而导致的急性心肌缺氧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以老年人居多。心绞痛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冠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病理原因,约占心绞痛患者的90%。冠心病心绞痛往往表现为不断发展的过程,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给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成为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手段有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醇、亚硝酸异戊酯等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如心脏介入手术、血管重建手术。西医的治疗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西药容易引起药物依赖,且有些药物如硝酸甘油可使脑血管扩张,引起颅内压升高,病人可有头疼、头胀、头昏、头颅跳动感等副作用,而外科手术如支架术后再狭隘、生存质量下降,以及病情的进行性加重,甚至猝死等突发事件。而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厥心痛”范畴,《金匮要略》记载该病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心绞痛病机多为血瘀、痰浊、寒凝、气泄、气虚、阳虚、阴虚,但以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10562012.4,公开日2013.04.10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20份、香附5-20份、郁金5-20份、甘草5-20份、麦冬10-30份、元参10-30份、白芍50-40份、炒枣仁10-50份、沉香3-10份、丹参10-30份、檀香5-20份、砂仁3-10份、蒲黄5-20份、五灵脂5-20份、瓜蒌10-40份、薤白5-25份、半夏5-25份。该药能有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但其原材料组成过多,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因此,亟需一种药味数少、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的药物,目前关于这类药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5-35份,生地10-20份,麦冬8-12份,制香附12-18份,丹参25-35份,川芎10-14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8-32份,生地13-17份,麦冬9-11份,制香附14-16份,丹参28-32份,川芎11-13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30份,生地15份,麦冬10份,制香附15份,丹参30份,川芎12份。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是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合剂。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以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具有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
黄芪对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芪皂甙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从而增加心肌供血供氧,降低心脏做功及耗氧量。黄芪能降低血脂等作用。黄芪还能减少自由基生成,增加自由基清除。黄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解聚作用。
麦冬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作用,麦冬能加强心肌细胞的营养,并能促进细胞的复极化,从而发挥和心肌极化液相似的有益作用,即改善心肌收缩性,增强心排量,降低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麦冬煎剂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明显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能量供应,促进心肌损伤愈合,限制并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坏死区域,保护正常心肌细胞。又能增加冠脉流量,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T波变化。还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缺血时的心泵功能,以及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效应。
丹参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外周循环障碍,有抗凝、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丹参所含丹参酮IIA磺酸钠及丹参素能阻滞钙内流和抗钙调蛋白而具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而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丹参能改变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流粘稠度,抑制凝血,激活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对抗血栓形成。丹参能降低血浆乳酸含量,对改善细胞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有较好的作用。
川芎所含川芎嗪和阿魏酸均具有明显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使心肌供氧量增加,促进心肌供氧和耗氧的平衡作用。川芎嗪还能提高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此外,川芎煎剂、川芎嗪、生物碱及酚类物质等,均有对抗心肌缺血作用。川芎及所含川芎嗪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使扩大型血小板减少,接近正常值,血小板凝集数也明显减少;又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抑制TXA2合成酶。阿魏酸亦有类似作用,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血小板和血浆中cAMP含量,减少TXA2的合成。此外,川芎还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与其能减少静脉壁内的白细胞黏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加速红细胞电泳速度,降低血小板黏附率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有关。川芎能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重和湿重。川芎嗪、阿魏酸亦能明显抑制血栓形成。
香附总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作用。1%地黄浸膏有明显强心及利尿作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精当,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降低硝酸甘油服用量,还具有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血脂LP(α)及Fg水平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心绞痛患者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2、本发明为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具有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心肌缺血的优点,使不能耐受西药治疗的患者得到充分的治疗。
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纯中药制成,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4、本发明组合物药味数少,原材料丰富,制备简单,适合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一)
黄芪30份,生地15份,麦冬10份,制香附15份,丹参30份,川芎12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二)
黄芪25份,生地10份,麦冬8份,制香附12份,丹参28份,川芎10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3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三)
黄芪25份,生地10份,麦冬8份,制香附12份,丹参29份,川芎1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4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四)
黄芪25份,生地10份,麦冬8份,制香附18份,丹参32份,川芎1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5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五)
黄芪25份,生地10份,麦冬12份,制香附18份,丹参33份,川芎1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6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六)
黄芪25份,生地20份,麦冬12份,制香附18份,丹参35份,川芎1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7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七)
黄芪35份,生地20份,麦冬12份,制香附18份,丹参31份,川芎1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8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八)
黄芪28份,生地13份,麦冬9份,制香附14份,丹参32份,川芎11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9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九)
黄芪28份,生地13份,麦冬9份,制香附14份,丹参34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0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
黄芪28份,生地13份,麦冬9份,制香附16份,丹参34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一)
黄芪28份,生地13份,麦冬11份,制香附16份,丹参33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2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二)
黄芪28份,生地17份,麦冬11份,制香附16份,丹参25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3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三)
黄芪32份,生地17份,麦冬11份,制香附16份,丹参27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4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四)
黄芪31份,生地16,麦冬11份,制香附16份,丹参29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5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五)
黄芪29份,生地14份,麦冬9份,制香附14份,丹参30份,川芎11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6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六)
黄芪29份,生地14份,麦冬10份,制香附16份,丹参26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7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七)
黄芪31份,生地16份,麦冬11份,制香附14份,丹参35份,川芎11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8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制备(十八)
黄芪30份,生地16份,麦冬9份,制香附16份,丹参32份,川芎13份,常规方法煎煮。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18所述的常规方法煎煮是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将所述的原料加水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19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片剂/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1-18任一所述的药物,加8-12倍量水,煎煮1-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10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5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制药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
实施例20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颗粒的制备
取实施例1-18任一所述的药物,加8-10倍量水,煎煮2.5-3.5小时,滤出药汁。再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颗粒,分装10g/袋。
实施例21  疗效实验
研究方法
1 诊断标准
1.1 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参照1993年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1.1 中医诊断标准
(1)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2)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
(3)心电图检查时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
1.1.2 中医辨证
选取心血瘀阻证及气阴两虚证。
(1)心血瘀阻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弦。
(2)气阴两虚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脉细弱,或结代。
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稳定型心绞痛是病程在1月以上,由于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2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每周发作两次以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 排除标准
(1)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其它心脏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征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者。
(2)合并中度以上的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18岁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4 分级标准(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1979年9月,上海)
I级:较日常生活重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无症状。如平地小跑,快速或持重物上三楼,上陡坡等引起心绞痛;
Ⅱ级:日常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稍受限制,如在正常条件下常速步行3-4站(3-4华里),上三楼,上坡等引起心绞痛;
Ⅲ级:较日常生活轻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制,如在正常条件下常速步行1-2站(1-2华里),上二楼,小坡引起心绞痛;
Ⅳ级:较轻微的体力活动(如在室内缓行)引起心绞痛,严重者休息时也发生心绞痛。不列为本药观察范围。
5 试验方法
5.1 病例选取与试验分组
5.1.1 选用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2010-2014年住院及门诊病人。
5.1.2 完全随机化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首先将病人按就诊顺序先后编号,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上抄录随机数字60个,单数作为治疗组,双数作为对照组。
5.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治疗,由自动煎药机制成0.75g/ml,共150ml的密封包装药液,每日二次,口服。
对照组采用溴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批号020106):10mg,每日三次,口服。
在治疗期间各组病例均停用其他可能影响本实验疗效的中西药。若出现心绞痛不能缓解,可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记录用量。若发生心肌梗塞,作相应处理。该例作为加重病例。
疗程与观察指标
1 疗程
以治疗四周围一个疗程。
2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患者在治疗用药0、2、4周后以下指标的变化:
(1)中医的症、舌、脉等及兼症;
(2)一般体检情况;
(3)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硝酸甘油的服用量;
(4)测定血脂、Fg、ET、CGRP和进行心电图检查。
检测方法
1 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标准方法测定。
2 脂蛋白(α)(LP(α))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
3 E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4 CGRP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购自北京中瑞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 EKG采用美国12导电脑无显示心电图机。
6 Fg采用北京世帝公司提供的LG-R-80血液流变仪测定。
其中ET,CGRP检测由第十人民医院同位素室合作完成。
疗效评定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1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证的计分法疗效判断修改)
1.1 症状及缓解方式积分
(1)按疼痛轻重分级无0分,轻-较重分别计为1-3分;
(2)疼痛时间0-5分钟计为0分,5-10分钟计为1分,10-15分钟计为2分,15分钟以上计为3分;
(3)放射痛、胸闷、心慌、焦虑紧张、出汗等症状,无明显症状者计为0分,症状轻偶而出现者计为1分,症状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者计为2分,症状反复出现且较重者计为3分;
(4)缓解方式,很快自行缓解者计为0分,服药后很快缓解者1分,服药后较长时间缓解者2分,服药亦不能缓解者3分。
1.2 心电图检查积分:
(1)心电图一直正常者计为0分;
(2)发作时ST段轻度压低,缓解后正常者计为1分;
(3)缓解后仍有心肌缺血表现者计为2分;
(4)有严重心肌缺血表现者计为3分。
1.3 积分法分显效、有效、无效、加重。
显效:总积分减少66.67%以上;
有效:总积分减少66.67-33.33%;
无效:总积分减少33.33%以下;
加重:总积分增加10%以上。
2 统计学处理
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其中组间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与讨论
一、治疗0周
1 一般情况
1.1 年龄
治疗组年龄72.30±11.06岁;对照组年龄70.70±11.44岁,两组比较(p>0.05),无差异。
1.2 性别
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两组比较(p>0.05),无差异。
1.3 中医症型
治疗组心血瘀阻证17例,心气亏虚证13例;对照组心血瘀阻证19例,心气亏虚证11例,两组比较(p>0.05),无差异。
1.4 病情分级
治疗组Ⅰ级5例,Ⅱ级19例,Ⅲ级6例;对照组Ⅰ级4例,Ⅱ级21例,Ⅲ级5例,两组比较(p>0.05),无差异。
2 心电图
治疗组心电图计分0’1例,1’15例,2’13例,3’1例;对照组心电图计分0’3例,1’14例,2’13例,两组比较经Ridit检验(U=0.5517,p>0.05),无差异。
3 血脂
表1 治疗0周时两组血脂比较
注: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4 纤维蛋白原(Fg)
表2 治疗0周时两组纤维蛋白原比较
Fg(g/L)
治疗组 4.21±1.14
对照组 3.81±0.57
注: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5 内皮素(E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及ET/CGRP
表3 治疗0周时两组ET,CGRP,ET/CGRP比较
ET(pg/ml) CGRP(pg/ml) ET/CGRP
治疗组 66.60±25.67 43.25±43.18 2.48±1.67
对照组 60.60±21.01 34.22±21.22 2.32±1.47
注: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6 中医症状计分
表4 治疗0周时中医症状计分比较
中医症状计分
治疗组 22.07±5.18
对照组 19.57±4.66
注: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二 治疗2周与4周
1 血脂
1.1 治疗2周、4周时两组血脂变化情况
表5 治疗2周、4周时两组血脂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LP(а)有所减少(p<0.05),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在降低血脂LP(а)方面的作用优于消心痛片。
1.2 治疗2周、4周时两组血脂与治疗0周时变化情况:
表6 治疗2周、4周时两组血脂与治疗0周时的比较
*p<0.05,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01,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2周时治疗组LP(а)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4周时LP(а)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在治疗2周时可降低LP(а)水平,而在治疗4周时可明显降低降低LP(а)水平。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TC,TG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在治疗4周时可降低TC,TG水平。
2 纤维蛋白原(Fg)
2.1 治疗2周、4周时两组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
表7 治疗2周、4周时两组纤维蛋白原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治疗4周时治疗组Fg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在降低Fg水平方面的作用优于消心痛片。
2.2 治疗2周、4周时两组纤维蛋白原与治疗0周时变化情况:
表8 治疗2周、4周时两组纤维蛋白原与治疗0周时比较
*p<0.05,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1,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2周时治疗组Fg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Fg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的药物治疗2周时降低Fg水平、治疗4周时明显降低Fg水平。
3 ET、CGRP及ET/CGRP
3.1 治疗2周、4周时两组ET、CGRP及ET/CGRP变化情况:
表9 治疗2周、4周时两组ET,CGRP,ET/CGRP比较
**p<0.01,治疗4周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4周时治疗组ET/CGR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治疗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在降低ET/CGRP水平的作用明显优于消心痛片。
3.2 治疗2周、4周时两组ET,CGRP,ET/CGRP与治疗0周时变化情况表10 治疗2周、4周时两组ET,CGRP,ET/CGRP与治疗0周时比较
*p<0.05,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1,***p<0.001,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4周时治疗组ET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治疗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明显降低ET水平。治疗2周时治疗组ET/CGRP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ET/CGRP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本发明的药物治疗2周时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降低ET/CGRP作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4周时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降低ET/CGRP作用。治疗4周时对照组ET/CGRP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4周时消心痛片具有降低ET/CGRP的作用。
4 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
4.1 治疗2周、4周时两组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变化情况
表11 治疗2周、4周时两组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治疗4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在减轻中医临床症状和减少患者硝酸甘油消耗量方面的作用优于消心痛片。
4.2 治疗2周、4周时两组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与治疗0周时变化情况:
表12 治疗2周、4周时两组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与治疗0周时比较
***p<0.001,两组治疗2周、4周时与治疗0周时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2周、4周时两组中医症状计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与治疗0周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说明治疗2周、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和消心痛片均有明显减轻中医临床症状和减少患者硝酸甘油消耗量的作用。
5 心电图EKG
5.1 治疗2周、4周时两组EKG变化及其与治疗0周时比较情况
表13 治疗2周、4周时两组EKG比较及其与治疗0周时比较
经Ridit检验:
治疗2周、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U=0.9394,U=0.3356,P>0.0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说明治疗2周、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与消心痛片对心绞痛患者EKG的作用相当。
治疗2周时与治疗0周时比较,治疗组U=0.2684,P>0.05,对照组U=0.5368,P>0.05,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0周时比较均无差异;说明治疗2周时,本发明的药物与消心痛片对心绞痛患者EKG无明显改善。
治疗4周时与治疗0周时比较,治疗组U=2.0134,P<0.05,治疗4周时与治疗0周时EKG比较有差异;对照组U=1.5879,P>0.05,治疗4周时与治疗0周时EKG比较无差异;说明治疗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可改善心绞痛患者EKG,而消心痛片改善心绞痛患者EKG作用无统计学意义。
6 治疗4周时两组疗效分析
表14 治疗4周两组疗效比较[例(%)]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10(33.33) 20(66.67) 0(0) 30(100)
对照组 30 2(6.67) 26(86.66) 2(6.67) 28(93.33)
经χ2检验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说明治疗4周时本发明的药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消心痛片。
讨论
一、现代理论依据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目前认为内皮细胞损伤是重要的始动环节。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活性的肽。血浆ET水平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的发作。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目前体内最强的舒血管活性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张赛英,陈大舜.心痛灵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酶、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4):64-66)。
此外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经证实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Fg升高不仅与冠心病(CHD)的发生有关,也与CHD的严重程度(陈闽荔,陈孟英,吕建国等.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6(2):102-103.)及凝血云子V、VII、Fg基因的DNA变体有关(Wang XL,Wang J,Mcredie RM,et al.Arterioscler Thromb VascBiol.1997,17(2):246-251)
二、立方依据
冠心病隶属于祖国传统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范畴,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己描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胸痹”一称之后,历代的医家治疗胸痹心痛大多以宣痹通阳为主,目前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汤剂治疗也以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活血通络等为主。但有医家认为“若欲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填病耶”,朱丹溪亦指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我们认为,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工作、生活压力的成倍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久服温燥之物都导致患者体内津液耗损。因而,本发明的药物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更注重养阴药麦冬、生地养阴清心的运用。
方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等功效,力专而性走,使气旺血行;生地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养阴而不恋邪;麦冬清心除烦,能“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制香附可理气活血止痛,乃“阳中之阴,血中之气药”,使气血运行而不瘀滞;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安神,“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之经,心与包络血分药也”;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辛散温通,即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川芎味辛,性温,两药配伍取其辛甘扶阳,辛甘发散之意,正所谓“凡心腹痛者,必用温散,此是郁结不行,阻气不运”。丹参味苦,性微寒,与川芎配伍,取其辛开苦降、调畅气机之意。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生地甘,苦,寒二者配合可养阴清心。制香附能理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即可助丹参、川芎活血之功,又可祛黄芪之雍滞。诸药配伍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三、治疗组与对照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经检验,在治疗0周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心电图,血脂,Fg,ET,CGRP,ET/CGRP以及中医症状计分比较(p>0.05)均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硝酸甘油服用量,其效果优于硝酸异山梨酯片。此外,本发明的药物还具有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LP(α),Fg水平的作用,可进一步降低心绞痛患者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5-35份,生地10-20份,麦冬8-12份,制香附12-18份,丹参25-35份,川芎10-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8-32份,生地13-17份,麦冬9-11份,制香附14-16份,丹参28-32份,川芎11-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30份,生地15份,麦冬10份,制香附15份,丹参30份,川芎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是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合剂。
5.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具有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心病心绞痛为稳定型心绞痛。
CN201510093774.8A 2015-03-03 2015-03-03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4645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3774.8A CN104645020A (zh) 2015-03-03 2015-03-03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3774.8A CN104645020A (zh) 2015-03-03 2015-03-03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5020A true CN104645020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3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3774.8A Pending CN104645020A (zh) 2015-03-03 2015-03-03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50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7132A (zh) * 2015-11-19 2016-02-17 马清华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332A (zh) * 2011-04-08 2011-08-31 杜昌水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组方
CN102768247A (zh) * 2012-04-11 2012-11-07 梁丽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332A (zh) * 2011-04-08 2011-08-31 杜昌水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组方
CN102768247A (zh) * 2012-04-11 2012-11-07 梁丽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兴奎等: "化瘀益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许利平: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5例", 《湖北中医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7132A (zh) * 2015-11-19 2016-02-17 马清华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4466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CN103202879B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524469A (zh) 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676B (zh)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2614474A (zh) 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346B (zh) 一种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心绞痛的中药复方
CN103610936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2631538A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
CN105055967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复方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4257883A (zh) 一种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45020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77554B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77759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9561B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274357B (zh)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236A (zh) 一种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7373B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9852A (zh)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含有麝香保心丸混合药的组配方法
CN103028094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
CN104324134A (zh) 一种改善微循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335A (zh) 一种治疗胸痹症的中药制剂
CN104147174A (zh)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
CN103893694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CN102416036B (zh) 一种防治冠心病心室重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