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2835A -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2835A
CN104642835A CN201310585068.6A CN201310585068A CN104642835A CN 104642835 A CN104642835 A CN 104642835A CN 201310585068 A CN201310585068 A CN 201310585068A CN 104642835 A CN104642835 A CN 104642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ty acid
water
polyunsaturated fatty
liquid phas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50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妍
郑敏英
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850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2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2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的组合物,包括: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乳化剂;连续液相。其中,乳化剂具有9-17的HLB值。不连续液相和/或所述连续液相包括抗氧化剂。不连续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源或者多不饱和脂肪酸源与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物。连续液相为水或者水与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制备这种组合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可食用的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可分为Omega-3和Omega-6两个系列,其中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中对人体最重要的两种脂肪酸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俗称“脑黄金”,具有软化血管、健脑益智、改善视力的功效;而EPA俗称“血管清道夫”,具有清理血管中的垃圾(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Omega-6系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AA)等,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生理功能和人们对这些脂肪酸摄取的不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各种膳食补充剂等保健食品,早在上个世纪就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如牛奶、酸奶、奶粉及饮料等食品中。蒙牛集团在2008年和2011年分别公开了添加藻油的液态奶(CN101313713)和儿童酸奶(CN101961050A),这些产品能提供更多孕妇及儿童所需要的DHA脂肪酸。
除在乳制品中的开发应用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应用到了各类饮料中,运动员营养强化果汁(CN1410004A)、含有鱼油的复合营养液(CN1103557A)、含高浓度EPA/DHA的豆乳类产品(CN1533247A)等。由可口可乐公司于2009年提交的申请WO2010021820A1包含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乳液的稳定饮料产品,该申请于2011年在中国公开。另外,US2010166915A1开发了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充气碳酸饮料,脂肪酸以水包油型乳剂的形式存在,利用饮料中二氧化碳来减缓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提高了产品稳定性。据2013年4月的报道,可口可乐推出一种口感类似可乐,并且每份能提供32mg DHA和EPA的饮料,这一产品得自加利福尼亚一家生物技术公司Virun的技术成果(US2009297665A1)。2012年6月,Virun成功地制备了含有Omega-3等非极性成分的透明饮料,并且该饮料具有良好的货架稳定性。另外,美国新泽西州的Oceans Omega公司于2013年1月推出了Omega-3EPA和DHA强化饮料产品,该产品是一种新型澄清的水饮料,每瓶产品中含有80mg的必需Omega-3脂肪酸。
但是,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中存在多个双键,稳定性较差,遇到光、热、氧等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甚至降解,因此对其采取不同形式的包埋是一种极好的保护措施。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脂溶性成分在水中形成的包埋体系即为水包油体系,构建该水包油体系的关键之一是乳化剂、助乳化剂/助溶剂等在乳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乳化过程的制备工艺,这两个关键点可归纳为配方和工艺。
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乳制品和饮料都属于非透明的浑浊状体系,在应用上存在局限性。另外,国内外可广泛应用于饮料的水包油体系,尤其是透明至半透明状的稳定体系,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首先,在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丙二醇、甘油等短链醇作为助乳化剂/助溶剂等(US2012058241A1,US6426078B1,CN101816420A),这会大大降低体系的安全性并且限制其应用范围;对于油相,研究者往往会使用植物油甚至其他极性有机溶剂作为助溶剂对其进行预分散(US6426078B1,WO2010021820A1),从而来保证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其次,使用的乳化剂是涵盖宽范围HLB值的乳化剂,例如美国天然香料公司公开的WO2007047237A1(CN101321472A)虽然未采用醇或其他溶剂,但使用了HLB值分别为低(1-5)、中(6-8)、高(9-17)三大类乳化剂,在水中分散成了1-300nm的颗粒。另外,现有技术中为形成均质稳定的体系,使用的乳化剂量通常较大(US2009297665A1)。食品乳化剂大多数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备获得,国家对其使用范围和用量有着严格的规定,超范围或超标使用会给使用者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另外,水包油体系的制备工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制备过程复杂、能耗较大、或温度较高等。例如,US2009297665A1中,其中虽然包括有只采用水而无甘油或丙二醇作为极性成分的实施方式,但产品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除了前期的搅拌过程,后期还需要用到均质以形成乳液(emulsion)最终通过迅速冷却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再如,传统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乳状液体系如牛奶等尽管只使用少量乳化剂及部分的增稠剂等,但是要保证乳状液的稳定,外界能耗如剪切、均质等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所形成的体系不能达到透明或者半透明,其颗粒大小是在微米或者亚微米级的。另外,传统乳化方法制备的乳液,由于其稳定性较差还需要加入较多的稳定剂,而且即使这样最终的产品还是不透明的,类似牛奶状,因而只能应用到乳制品或者乳饮料等中。
1995年英国史密斯克莱·比奇曼公司公开的一种含有生物活性油的光学澄清产品中(ZL95193013.3),没有使用任何的醇和其他有机溶剂等,而且制备过程也是相对简单的搅拌手段。然而,该产品在油含量最高为2wt%的前提下使用了较多的乳化剂(2-20wt%),这会给食品及饮料体系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除此以外,该产品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温度最高达150℃,并且最后一步所加的水需要至少95℃的高温。在如此高温的前提下,一方面水极易蒸发而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另一方面产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油极易遭到破坏,尤其是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更容易发生多级氧化,最终形成的已经不是最初需要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体系了。因而,该发明配方及操作方法,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料产品应用上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与缺陷。
综上,现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包油产品中,主要存在着使用助乳化剂/助溶剂、多种高中低HLB值乳化剂配合使用、乳化剂用量较大、制备过程复杂且耗能大、制备过程温度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制备一种含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可食用的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其中不使用任何助乳化剂/助溶剂,仅使用高HLB值(9-17)的乳化剂,组合物具体配方如下: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2.5wt%-8wt%;
乳化剂,2.5wt%-12.0wt%,优选为4.0wt%-10.0%,更优选为6.5wt%-8.0wt%;
连续液相,80.0wt%-95.0wt%。
其中,乳化剂具有9-17的HLB值,具体是选自脂肪酸蔗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甘油单醋酸酯、甘油双醋酸酯、甘油单乳酸酯、甘油双乳酸酯、甘油单琥珀酸酯、甘油双琥珀酸酯、甘油单二乙酰酒石酸酯、甘油双二乙酰酒石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磷脂及磷脂的改性产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源选自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酸的酯、具有高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各种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Omega-3或Omega-6脂肪酸。并且,不连续液相和连续液相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食品级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类、黄酮类、茶多酚类,具体是选自生育酚、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花青素、原花色素、槲皮苷、类黄酮、茶多酚、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的一种或多种。不连续液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源或者多不饱和脂肪酸源与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物。连续液相为水或者水与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物。
组合物的粒径大小在10-500nm之间,且能够在4℃冷藏条件下稳定地保藏一年,而无需使用稳定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制备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的方法,包括:
不连续液相和乳化剂混合:将乳化剂加入到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中,在30-80℃水浴下加热搅拌;
乳化:将室温下的连续相缓慢地加入到所得混合物中,在30-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
其中,不连续液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源或者多不饱和脂肪酸源与油溶性抗氧化剂在室温下的均匀混合物。连续液相为水或者水与水溶性抗氧化剂在室温下充分溶解的混合物。另外可选地,在乳化步骤前、在乳化步骤中或在乳化步骤之后加入水溶性抗氧化剂。
其中,乳化剂与不连续液相的混合步骤以及乳化步骤均在30-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进行。本发明的水浴温度为30-80℃,优选为40-70℃,更优选为50-60℃。本发明的搅拌是转速为100-600rpm的机械搅拌。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通过本发明方法而制备的组合物。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本发明组合物的饮料。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其包括本发明组合物。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组合物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组合物的第一个优点是不使用任何助乳化剂/助溶剂。现有技术的配方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甘油、丙二醇、异丙醇等既可作为助乳化剂,亦可作为助溶剂的成分。还可能存在一些有机溶剂如油酸、油酸乙酯以及一些植物油如大豆油、橙油等作为助溶剂,主要用于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油相的预分散。而本发明的配方中,没有使用到上述的任何助乳化剂/助溶剂。
本发明组合物的第二个优点是仅使用高HLB值的乳化剂。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乳化剂往往具有较广的HLB值范围,同时包括低HLB值(1-5)、中HLB值(6-8)和高HLB值(9-17)的乳化剂,需要这三大类乳化剂的配合使用才能获得较稳定的产品。而本发明中,仅选用了高HLB值(9-17)的乳化剂,采用一种或多种这样的高HLB值乳化剂,获得了稳定性良好的产品。
本发明组合物的第三个优点在于使用少量的乳化剂,从而在组合物中能含有更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现有技术中,乳化过程会使用一些如高速剪切、高压均质等手段。而本发明只使用了速度相对较低的机械搅拌,制备简便,且能耗低,同时也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与此同时,本发明制备过程的最高温度为80℃,在抗氧化剂的作用下能对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进行较好的保护,不至于使其发生氧化。而且这样的制备方法不需要添加较多的稳定剂还实现组合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在加速储存条件下(温度35℃,湿度60%),实施例10的粒径和PV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无意于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不仅要涵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要涵盖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等效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
本文中使用的“HLB值”是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大小的值。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
本发明制备一种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可食用的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其中不使用任何助乳化剂/助溶剂,仅使用一类高HLB值(9-17)的乳化剂,组合物具体配方如下: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2.5wt%-8wt%;
乳化剂,2.5wt%-12.0wt%;
连续液相,80.0wt%-95.0wt%。
其中,乳化剂用量优选为4.0wt%-10.0%,更优选为6.5wt%-8.0wt%,在此范围内体系相对粘度较小,同时也可以分散相对含量较大的不连续液相。乳化剂具体是选自脂肪酸蔗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甘油单醋酸酯、甘油双醋酸酯、甘油单乳酸酯、甘油双乳酸酯、甘油单琥珀酸酯、甘油双琥珀酸酯、甘油单二乙酰酒石酸酯、甘油双二乙酰酒石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磷脂及磷脂的改性产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磷脂的改性产物,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包括但不限于羟基化磷脂、酰基化磷脂、羟酰化磷脂。现有技术中须依靠高中低HLB乳化剂的配合使用,本发明仅使用了高HLB值乳化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具体HLB值在9-17之间。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Omega-3或Omega-6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源选自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酸的酯、具有高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各种动植物油。具体地,多不饱和脂肪酸源可以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酯(单酯、二酯、三酯);或者鱼油、虾油、微藻油、亚麻籽油、亚麻仁油、玉米油菜籽油、蓖麻油、向日葵油、橄榄油、核桃油、杏仁油、花生油、鳄梨油、月见草油、大麻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不连续液相也称为油相,连续液相也称为水相。本发明组合物的不连续液相和/或连续液相包括一定量的食品抗氧化剂,用于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制备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氧化破坏。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包括油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其溶解性的不同,分别将其归到连续液相或者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连续液相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抗氧化剂全部是油溶性抗氧化剂,则不连续液相由多不饱和脂肪酸源和油溶性抗氧化剂组成,而连续液相仅由水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剂全部是水溶性抗氧化剂,则不连续液相仅由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组成,而连续液相由水和水溶性抗氧化剂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剂既包括油溶性抗氧化剂又包括水溶性抗氧化剂,则不连续液相由多不饱和脂肪酸源和油溶性抗氧化剂组成,而连续液相由水和水溶性抗氧化剂组成。因此,在制备过程中,也根据各相有无抗氧化剂而进行相应的制备。其中,水为饮料加工所用的工艺用水。抗氧化剂具体地选自维生素类、黄酮类、茶多酚类,例如是选自生育酚、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花青素、原花色素、槲皮苷、类黄酮、茶多酚、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组合物的粒径大小在10-500nm之间,优选为20-450nm,25-400nm,25-300nm,25-200nm,更优选为30-100nm。而且,该组合物能够在4℃冷藏条件下稳定地保藏一年,而无需使用稳定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的方法,包括:
不连续液相和乳化剂混合:将乳化剂加入到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中,在30-80℃水浴下加热搅拌;
乳化:将室温下的连续相缓慢地加入到所得混合物中,在30-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中许多采用高剪切、均质等高能耗手段的方法不同,其能耗低、过程简单且温度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不连续液相(油相)的制备:将油溶性抗氧化剂加入到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中,室温下混合均匀。
(2)不连续液相和乳化剂混合:将乳化剂加入到上述(1)的油相中,在30-80℃水浴下加热搅拌。
(3)连续相(水相)的制备:将水溶性抗氧化剂加入到水中,室温下充分溶解。
(4)油水乳化:将上述室温的连续相(3)缓慢地加入到30-80℃水浴加热的(2)中,搅拌混合均匀。
其中,步骤(1)和(3)是在室温下进行混合的,而步骤(2)是在30-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进行混合的,步骤(4)是在30-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进行乳化的。此处的水浴温度为30-80℃,优选为40-70℃,更优选为50-60℃。此处的搅拌是指转速为100-600rpm的机械搅拌。在该方法中,须加入至少一种抗氧化剂。若存在油溶性抗氧化剂,按上述方法先将其混合到不连续液相中;若配方中不含油溶性抗氧化剂,则上述过程(1)省去。而且,若存在水溶性抗氧化剂,按上述方法先将其与水混合;若配方中不含水溶性抗氧化剂,则上述过程(3)省去,步骤(4)中加入的水相仅为水。或者,若存在水溶性抗氧化剂,还可以将上述过程(3)省去,而在步骤(4)中或者步骤(4)之后加入水溶性抗氧化剂。也就是,可以在乳化步骤(4)之前、之中和/或之后添加水溶性抗氧化剂。
对于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本发明的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除了考察其本身的状态、粒径和稳定性外,还针对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及氧化程度评价。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参考GB5413.27-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破乳、溶剂提取、除溶剂、气相分析。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程度的评价主要包括过氧化值(PV)进行测定。测定前首先对产品中的油相进行提取,提取步骤如下:量取150mL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合物,转移至1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150mL石油醚,充分振荡使其完全乳化;沿玻壁向乳化液中加入300mL乙醇后充分振荡;静置,当上层分出大量有机相时,将有机相转移至250mL圆底烧瓶中除去溶剂。浓缩的样品按照国标GB/T5538-2005进行PV分析。
实施例
油相中有无分散溶剂的效果对比
按照表1中第一行的配方(即各组分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制作实施例1,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
(1)不连续液相(油相)的制备: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油溶性抗氧化剂,因此本步骤的油相仅是藻油(厦门汇盛,DHA含量≥400mg/g,如后文所述具体为42.3%)。
(2)不连续液相和乳化剂混合:将乳化剂单油酸聚甘油酯和单硬脂酸蔗糖酯加入到上述(1)的油相中,在60℃水浴下加热搅拌。
(3)连续相(水相)的制备:将水溶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钠加入到水中,室温下充分溶解。
(4)油水乳化:将上述室温的连续相(3)缓慢地加入到60℃水浴加热的(2)中,转速300rpm搅拌混合均匀。
为对比说明有无分散溶剂(以植物油和油酸乙酯为例)的差别,制备了比较例1和比较例2,配方见表1。其中,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和2中的油相的总质量相同,比较例1和2中其它各个组分均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唯一的不同就是油相中添加了用于分散藻油的溶剂。比较例1和2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中分散溶剂归到不连续液相(油相)中,不同之处在于不连续液相的制备需要先将分散溶剂加入到藻油中,混合均匀,即步骤(1)。然后再加入乳化剂混合均匀,即步骤(2)。添加顺序会影响乳化效果,因为分散溶剂的作用是将藻油充地分散,所以分散溶剂应该先与藻油进行混合,形成类似被稀释过的油相,再与乳化剂进行混合。后面水相制备步骤(3)和油水乳化步骤(4)均与实施例1一致。
针对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和2,分别进行了状态观察、粒径大小测定、PV测定和DHA含量分析,结果见表2。所有数据均在样品刚制备完成时测定的。
结果显示,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和2的体系粒径大小几乎没有差别,这说明在不使用任何溶剂的情况下,藻油能形成与比较例1和2分散程度相当的产品体系。关于过氧化值(PV),比较例2中由于里面含有的油酸乙酯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过氧化值,因而略高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PV差别不大。关于DHA含量,藻油中DHA含量为42.3%,该值用于计算最终各产品中理论DHA的含量,计算所得的理论结果及三个产品实测的DHA含量均在表2中。通过这两列数据,可以计算DHA的保留率,这其中的损失主要是整个制备过程和提取效率的影响。实施例1、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保留率分别为86.0%,86.1%,85.8%,三者亦没有较大差别。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产品的状态、分散程度,还是对油脂的保护程度方面,实施例1与比较例1和2都有类似的效果,而从配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更有优势,因为本发明没有使用任何起到预分散作用的植物油或者其它有机溶剂。
表1
表2
组合物中有无甘油等短链醇的对比
表3列出了实施例2及其两个比较例的配方,这三个产品具体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致,其中短链醇视为乳化剂(实质为助乳化剂),即步骤(2)中把乳化剂和甘油等短链醇一同加到油相中,进行混合。另外,实施2中无油溶性抗氧剂,步骤(1)中的连续相仅为鱼油,水溶性抗氧化剂为茶多酚,即步骤(3)中将茶多酚溶于水。在比较例3和4中,分别使用了甘油和乙醇作为助乳化剂,助乳化剂和聚甘油油酸酯的总量与实施例2保持一致。对刚制备完成的样品进行测定,过氧化值(PV)、粒径分析、状态观察结果见表4。
表3
表4
粒径(nm) 状态 PV(MEQ/KG)
实施例2 34.47±1.29 透明 2.01
比较例3 35.03±2.63 透明 1.98
比较例4 34.97±1.41 透明 1.93
抗氧化剂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作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抗氧化剂种类及其功效成分见表5。表6列举了部分含抗氧化剂的实施例配方(实施例3至8)及不含抗氧化剂的比较例配方(比较例5至7)。各个样品具体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所述的基本相同。其中,含抗氧化剂的实施例,根据抗氧化剂的溶解特性,油溶性抗氧化剂则在步骤(1)中先与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混合,而水溶性抗氧化剂则在步骤(3)中溶解到水中。针对表6中的各产品,分析了样品制备完成时所含油脂的氧化情况(以PV表示)。
表5
表6
在实施例3至8中,列举了多个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或单纯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包油产品,通过添加脂溶性和/或水溶性抗氧化剂,使油脂的氧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实施例3至8中,所含油脂的过氧化值均小于5MEQ/KG。针对其中的三个实施例(实施例5,6,7),分别制备了三个不含抗氧化剂的对照样品(依次为比较例5,6,7),这三个比较例的配方除不含抗氧化剂之外,分别与实施例5,6,7保持一致。不添加抗氧化剂的三个比较例,其PV值均大于10,尤其是含鱼油和藻油的样品,过氧化值分别上升到了32.56MEQ/KG和28.37MEQ/KG,而其添加了抗氧化剂的相应产品,PV值仅为1.23MEQ/KG(实施例5)和3.56MEQ/KG(实施例7)。
制备过程的温度对油脂PV的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中制备过程存在温度较高的问题,考察并验证了高温对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影响。本发明采用相同的产品配方,即5.0wt%的亚麻籽油,11.0wt%的乳化剂吐温60,0.9wt%的抗氧化剂α-生育酚,以及83.1wt%工艺用水。制备过程基本参考实施例1,主要为先把油和抗氧化剂混合,再把乳化剂与整个油相加热混合搅拌,最终加入水相,这三个主要过程的温度差别见表7,其中比较例8和9的后续两个过程的温度均高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温度范围,而实施例9采用的温度是本发明水浴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
针对表7的方法制备的配方相同的三个产品,采用相同的提取与分析方法测定油脂的PV值,结果发现,实施例9的PV值为1.55,而两个比较例的PV值均大大高于实施例9,这就说明高温促进了油脂的氧化,亚麻籽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氧化。
表7
储藏稳定性实验
实施例10
按照表8中的配方,同样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实施例10,产品总量约2000g。将上述产品分装在150mL的透明玻璃瓶中,氮气密封。样品分成两组进行储存,分别在4℃冰箱冷藏和35℃(湿度60%)加速条件保存。对上述两种不同储存条件下的样品,每隔不同的时间,进行粒径、过氧化值(PV)的测定。
在35℃加速储存条件下,两个月内的粒径和过氧化值变化曲线见图1。在考察的这段时间内,油脂的过氧化值变化不大,即从开始的0.6MEQ/KG上升到了1.0MEQ/KG左右。由于抗氧化剂的存在,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样品制备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过氧化值有所降低,而到后期才略有升高。但是,最终的过氧化值离国标规定的限量值(10MEQ/KG)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整个体系的粒径大小略有增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整个体系的状态,样品始终保持透明。
在4℃冷藏条件下,粒径数据基本保持不变,过氧化值始终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具体地,粒径大小的变化量小于5nm,过氧化值的变化量小于2MEQ/KG。因此,可以推断样品能保存一年以上。
表8
组分 质量百分比 质量/g
藻油 5.0wt% 100g
吐温80 2.8wt% 56g
单油酸聚甘油酯 3.6wt% 72g
单硬脂酸蔗糖酯 1.5wt% 30g
维生素E 400ppm 0.8g
抗坏血酸钠 0.8wt% 16g
工艺用水 86.3wt% 1726g
其他部分实施例配方如下:
实施例11
称取亚麻籽油3.0g作为连续油相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乳化剂3.5g单油酸聚甘油酯和0.5g单硬脂酸蔗糖酯,50℃水浴,300rpm机械搅拌混匀;在33.5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3g留兰香提取物(水溶性,功效成分迷迭香酸)作为抗氧化剂,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50℃水浴,30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2
称取橄榄油3.0g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油溶性抗氧化剂姜黄素0.01g,室温混合均匀;再加入3.5g乳化剂吐温80,40℃水浴,100rpm机械搅拌混匀;在40.0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水溶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钠0.02g,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40℃水浴,10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3
称取藻油1.0g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6g单油酸聚甘油酯,0.5g吐温20和0.1g单硬脂酸蔗糖酯,70℃水浴,250rpm机械搅拌混匀;在20.0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5g茶多酚提取物(功效成分儿茶素),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70℃水浴,25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半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4
称取鱼油1.2g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单油酸聚甘油酯,80℃水浴,350rpm机械搅拌;在15.5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3g抗坏血酸钠,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80℃水浴,35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半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5
称取虾油3.0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5g吐温80和4.5g单硬脂酸蔗糖酯,60℃水浴,600rpm机械搅拌;在72.5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6g留兰香提取物(功效成分迷迭香酸),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60℃水浴,35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6
称取蓖麻油1.2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1g油溶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室温下混合均匀;加入1.5g单油酸聚甘油酯和0.5g单硬脂酸蔗糖酯,45℃水浴,500rpm机械搅拌;在38.5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2g迷迭香酸作为抗氧化剂,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45℃水浴,50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7
称取亚麻籽油2.0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g油溶性抗氧化剂天然生育酚,室温下混合均匀;加入1.2g单油酸聚甘油酯和0.8g吐温60,45℃水浴,480rpm机械搅拌;在75.9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5g迷迭香酸作为抗氧化剂,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45℃水浴,48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8
称取藻油3.5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4g油溶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室温下混合均匀;加入3.5g吐温80,55℃水浴,360rpm机械搅拌;在80.4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6g抗坏血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55℃水浴,36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19
称取蓖麻油2.2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6g吐温80和0.7g单硬脂酸蔗糖酯,65℃水浴,420rpm机械搅拌;在80.6g饮料工艺用水中加入0.05g天然茶多酚提取物作为抗氧化剂,室温下充分溶解形成连续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65℃水浴,42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20
称取鱼油4.0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5g油溶性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室温下混合均匀;加入4.5g单油酸酸甘油酯和0.5g羟基化磷脂,75℃水浴,380rpm机械搅拌;将53.4g饮料工艺用水和0.05g天然茶多酚提取物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75℃水浴,38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21
称取虾油3.5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1g油溶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室温下混合均匀;加入2.5g单月桂酸聚甘油酯和3.0g单油酸蔗糖酯,75℃水浴,380rpm机械搅拌;将45.9g饮料工艺用水作为连续水相缓慢加入到上述油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保持75℃水浴,380rpm机械搅拌乳化。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22
称取蓖麻油2.2g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6g吐温80和0.7g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30℃水浴,420rpm机械搅拌;将80.6g饮料工艺用水缓慢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保持30℃水浴,420rpm机械搅拌乳化。在形成的乳化液中加入0.05g天然茶多酚提取物作为抗氧化剂,室温下充分溶解最终形成了透明均一的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体系,可按照任意比稀释到各类饮料中,提供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以上所有实施例中所用乳化剂的来源见表9:
表9各乳化剂的来源
乳化剂名称 厂家
单油酸聚甘油酯 太阳化学
单硬脂酸聚甘油酯 太阳化学
单月桂酸聚甘油酯 太阳化学
单硬脂酸蔗糖酯 三菱化学
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 三菱化学
单油酸蔗糖酯 柳州高通食品化工
单月桂酸蔗糖酯 柳州高通食品化工
吐温20 河南金润食品添加剂
吐温60 河南金润食品添加剂
吐温80 河南金润食品添加剂
羟基化磷脂 郑州四维磷脂技术有限公司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合物,粒径大小在10-500nm之间,能保持稳定透明至半透明的状态,且能有效的抑制和控制脂肪酸的氧化作用等。该产品可用于各种健康、营养的饮料中,使得能以稳定和分散良好的形式向消费者递送对人们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的优点在于可以不使用如短链醇或有机溶剂等任何助乳化剂/助溶剂,仅使用高HLB值的乳化剂,且乳化剂用量小。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饮料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于体系是透明至半透明状,作为一种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饮料,可以根据需求随意地添加到各种类型的饮料中去,如果汁饮料、乳饮料、能量饮料、功能饮料和其他近似透明状的水饮料中,不会改变饮料原有的任何性状如粘度、色泽状态等。最终,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系中有很好的氧化稳定性。
而且,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各种保健食品,从而充分发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有利作用。
另外,本发明制造透明至半透明组合物的方法采用速度相对较低的机械搅拌,制备简便,且能耗低,同时也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而且,所需的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以防止其氧化。
本发明参考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可食用的组合物,包括:
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2.5wt%-8wt%;
乳化剂,2.5wt%-12.0wt%,优选为4.0wt%-10.0%,更优选为6.5wt%-8.0wt%;
连续液相,80.0wt%-95.0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乳化剂具有9-17的HLB值,优选的,所述乳化剂是脂肪酸蔗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聚蓖麻油酸酯、甘油单醋酸酯、甘油双醋酸酯、甘油单乳酸酯、甘油双乳酸酯、甘油单琥珀酸酯、甘油双琥珀酸酯、甘油单二乙酰酒石酸酯、甘油双二乙酰酒石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磷脂及磷脂改性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源是选自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酯、和具有高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各种动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脂肪酸是Omega-3或Omega-6脂肪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不连续液相和/或所述连续液相包括抗氧化剂,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类、黄酮类和茶多酚类,更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是选自生育酚、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花青素、原花色素、槲皮苷、类黄酮、茶多酚、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所述不连续相为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源或者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源与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和/或
所述连续液相为水或者水与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粒径为10-500nm,优选为20-450nm,25-400nm,25-300nm,25-200nm,更优选为30-100n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保质期在4℃冷藏条件下为至少1周,优选至少1个月,更优选至少6个月,最优选至少1年,粒径大小的变化量小于5nm,过氧化值的变化量小于2MEQ/KG。
6.一种制备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不连续液相和乳化剂混合:将乳化剂加入到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不连续液相中,在30-80℃水浴下加热搅拌;
乳化:将室温下的连续相缓慢地加入到所得混合物中,在30-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不连续液相为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源或者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源与油溶性抗氧化剂在室温下的均匀混合物,
所述连续液相为水或者水与水溶性抗氧化剂在室温下充分溶解的混合物,和/或
在乳化步骤前、乳化步骤中或在乳化步骤之后加入水溶性抗氧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水浴温度为40-70℃,更优选为50-60℃;和/或
所述搅拌是转速为100-600rpm的机械搅拌。
8.一种组合物,由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9.一种饮料,包括权利要求1-5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10.一种用于保健食品,包括权利要求1-5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CN201310585068.6A 2013-11-19 2013-11-19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42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5068.6A CN104642835A (zh) 2013-11-19 2013-11-19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5068.6A CN104642835A (zh) 2013-11-19 2013-11-19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835A true CN104642835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3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5068.6A Pending CN104642835A (zh) 2013-11-19 2013-11-19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28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1361A (zh) * 2018-12-05 2019-02-12 天津南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水型烘焙油脂的抗氧化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36198A (zh) * 2019-06-18 2019-09-17 宁波仙健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口服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231A (zh) * 2020-12-17 2021-04-06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多烯酸类化合物复合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1332A (ja) * 2002-01-25 2003-08-05 Kao Corp 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CN1482900A (zh) * 2000-11-29 2004-03-17 ������ҩ��ʽ���� W/o/w型复合乳液
CN101032451A (zh) * 2007-04-06 2007-09-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微乳美白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2452A (zh) * 2007-04-06 2007-09-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维生素c磷酸酯镁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3136A (zh) * 2006-09-06 2009-10-07 可口可乐公司 稳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乳液及用于防止、抑制或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乳液中降解的方法
CN101909654A (zh) * 2007-11-28 2010-12-08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 纳米乳剂
CN102131406A (zh) * 2008-08-22 2011-07-20 可口可乐公司 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乳液的稳定饮料产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900A (zh) * 2000-11-29 2004-03-17 ������ҩ��ʽ���� W/o/w型复合乳液
JP2003221332A (ja) * 2002-01-25 2003-08-05 Kao Corp 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CN101553136A (zh) * 2006-09-06 2009-10-07 可口可乐公司 稳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乳液及用于防止、抑制或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乳液中降解的方法
CN101032451A (zh) * 2007-04-06 2007-09-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微乳美白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2452A (zh) * 2007-04-06 2007-09-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维生素c磷酸酯镁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9654A (zh) * 2007-11-28 2010-12-08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 纳米乳剂
CN102131406A (zh) * 2008-08-22 2011-07-20 可口可乐公司 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乳液的稳定饮料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景瑞,等: "《化妆品配方设计及应用实例》", 31 October 2001, 中国石化出版社 *
罗杰英,等: "《现代物理药剂学理论与实践》", 30 April 2005, 第218-219页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1361A (zh) * 2018-12-05 2019-02-12 天津南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水型烘焙油脂的抗氧化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236198A (zh) * 2019-06-18 2019-09-17 宁波仙健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口服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6198B (zh) * 2019-06-18 2024-02-09 宁波仙健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口服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231A (zh) * 2020-12-17 2021-04-06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多烯酸类化合物复合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2959B (zh) 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iorkowski et al. Beverage emulsion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ormulation,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Yang et al. Encapsulation of vitamin E in edible emulsions fabricated using a natural surfactant
Prieto et al. The encapsulation of low viscosity omega-3 rich fish oil in polycaprolactone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emulsions
Lante et al. Oxidative stability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nanoemulsions with ultrasonic extracted green tea infusion
RU2580470C2 (ru) Пищевые эмульсии
Eid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live oil nanoemulsion using sucrose monoester
CN1658770A (zh) 纳米尺寸自组装结构的液体
Wang et al. Enhanced stability of an emulsion enriched in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by dual natural antioxidants fortified in both the aqueous and oil phases
Sahafi et al. Pomegranate seed oil nanoemulsion enriched by α-tocopherol;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nd long-term storage on it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Shi et al. Effect of enzymatic degraded polysaccharides from Enteromorpha prolifera on the physical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fish oil-in-water emulsions
US20200030198A1 (en) Antioxidant dispersion
Ye et al. For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α-linolenic acid and vitamin E succinate microemulsion with low surfactant content and free of co-surfactant for use as a nutritional supplement
Lee et al. 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β-caryophellene-loaded lipid nanocarriers with different carrier lipids for food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CN104642835A (zh)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Zhu et al.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seed oil‐loaded inverse microemulsion formed by food‐grade ingredients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JP5288407B2 (ja) 油溶性物質のo/w型乳化組成物
JP6047404B2 (ja) 生理活性物質含有水溶化製剤、及びその製法
JP5847475B2 (ja) 油脂含有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む経口製剤
CN108368451B (zh) 油脂组合物和油脂的氧化抑制方法
JP6667043B1 (ja) 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ョン、及び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ョンの利用
JP6622950B1 (ja) 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ョンを調製するための組成物、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ョ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及び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ョンの利用
CN110419595A (zh) 一种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818A (zh) 一种橄榄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7837745A (zh)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