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7745A -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7745A
CN117837745A CN202410082499.9A CN202410082499A CN117837745A CN 117837745 A CN117837745 A CN 117837745A CN 202410082499 A CN202410082499 A CN 202410082499A CN 117837745 A CN117837745 A CN 117837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mulsion
emulsifier
phase
fatty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824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志博
任翔
范超
杨文文
吴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bio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bio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bio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Innobio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824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7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7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03Organic compounds
    • A23L29/035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heteroatom
    • A23L29/04Fatty acids o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1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emulsif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乳状液由油脂、主乳化剂、助乳化剂、稳定剂、抗氧化剂和去离子水按特定比例组成,制备过程中,通过分散、溶解、搅拌、剪切和高压均质等步骤形成乳状液,其载油量高达40%以上,所得乳状液在pH3~9范围内和钠、钾、钙、镁离子溶液中保持稳定,具有出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即使在57℃加速老化20天后仍能保持均一稳定,过氧化值低于0.13g/100g。本发明的乳状液具有载油量高、体系稳定和广泛应用性等优点,适用于各类饮料、口服液和膳食补充剂等食品领域,突破了现有乳状液技术的局限,为食品工业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新型乳状液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乳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乳状液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多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活性成分递送方面具有其他剂型不具备的优势。乳状液是由两种相互不混溶的液体形成的分散体系,在此分散体系中被分散的液体(分散相)以小液滴形式分散于连续的另一种液体(连续相)中。传统乳状液自身的物理稳定性低,在加热、冷却、冷冻、干燥、极端pH、高矿物质含量等条件下容易发生破乳现象,因而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专利CN101259102公开了一种微米级二十二碳六烯酸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但规定了在保健品及食品中的添加量为0.05~2.5%,导致终端产品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偏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专利CN104906074A公开了稳定的共轭亚油酸乳液的制备方法,但其40℃储存7天后乳液粒径明显增大,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稳定性的需求。专利CN102939079A公开了包含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的热稳定的水包油乳液,但配方中还有高含量的氯化钠及单糖,无法满足消费者追求低盐低糖的饮食需求,导致应用上有所限制。
乳状液本身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放置过程中会出现絮凝、凝结、奥氏熟化等问题。很难应用于复杂环境中。目前有关食品乳状液的专利中,普遍存在载油量低、乳化剂用量高、稳定性差等问题,且难以达到广泛的能满足食品工业的应用条件。因此,亟需一种高稳定、高载油、且具有广泛应用效应的食品乳状液产品,满足各类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乳状液载油量在40%以上,可耐受121℃高温灭菌,可以快速在水中分散扩溶而不分层、不漂油,且在pH 3~9环境及钠、钾、钙离子溶液中均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保护一种耐高温耐酸碱耐盐的高载油乳状液,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油脂、主乳化剂、助乳化剂、稳定剂、抗氧化剂、去离子水。所述物料按重量份包括:油脂40~55份,主乳化剂0.8~3.0份,稳定剂0.8~2.0份,抗氧化剂0.2~2.0份,助乳化剂10~35份,去离子水12.5~40份。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油脂40~50份,助乳化剂12.6~30.0份,去离子水24~38份;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油脂可选自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椰子油、油茶籽油、水飞蓟籽油、橄榄油、棕榈油、棉籽油、花生油、紫苏籽油、月见草油、葡萄籽油、杏仁油、核桃油、蓖麻油、米糠油、虎坚果油、蓝莓籽油、美藤果油、元宝枫籽油、牛油果油、鱼油、DHA藻油、中链甘油三酯、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甘油二酯油等油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主乳化剂用量根据油脂的用量进行调整,优选为油脂重量的2.0~6.0%。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主乳化剂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油相乳化剂和水相乳化剂。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油相乳化剂选自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单酯含量小于30%的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油相乳化剂占油脂重量的0.2~1.0%,水相乳化剂与油相乳化剂的重量比为(3~15):1;优选的,水相乳化剂与油相乳化剂的重量比为(5~10):1。
所述水相乳化剂选自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的水相乳化剂选自蔗糖脂肪酸酯、或者选自蔗糖脂肪酸酯与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的组合。优选的,所用蔗糖脂肪酸酯的总酯含量要求大于80%,单酯含量大于70%。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助乳化剂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8~5.0):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助乳化剂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4):3;更优选的是(1~3.75):3。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配方中的助乳化剂选自丙二醇与丙三醇,丙二醇与丙三醇的重量比为1:(0.5~5);优选的,丙二醇与丙三醇的重量比为1:(1~3),更优选的丙二醇与丙三醇的重量比为1:(1~1.6)。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的稳定剂是聚甘油脂肪酸酯、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与山梨糖醇的组合物。为满足乳液耐高温以及抗冻融性能,要求所用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甘油聚合度为6~10且在稳定剂组合物中占比大于50wt%,优选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在稳定剂中占比60~80wt%;优选的,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甘油聚合度为8~10。更优选的,所述稳定剂由聚甘油脂肪酸酯、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与山梨糖醇按照(8~12):(1~5):(1~5)的重量比组成。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水相抗氧化剂和油相抗氧化剂。所述水相抗氧化剂选自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油相抗氧化剂选自混合生育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特丁基对苯二酚、二丁基羟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保护一种所述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水相乳化剂,使其分散均匀后升温溶解,完全溶解后加入助乳化剂,搅拌至主乳化剂与助乳化剂充分溶解且状态均匀;加入稳定剂,搅拌至完全溶解,此时得到透明至半透明状水相;
S2.按配方量称取油脂,加入油相乳化剂和油相抗氧化剂,充分溶解,得到油相;
S3.在持续搅拌状态下,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充分搅拌,形成初乳液;
S4.向初乳液中加入水相抗氧化剂,继续搅拌至体系均一,对乳液进行高速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乳状液;
S5.对S4获得的乳状液进行灭菌处理,随后无菌罐装,得到成品乳状液。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S1中水相乳化剂溶解温度为70~75℃。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S2中油相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的溶解温度为50~60℃,方式可以采用超声溶解。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S3中乳化温度为50~60℃。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S4中需先将水相抗氧化剂用水预溶后加入到初乳液中,乳液搅拌速度为300~500转/分钟。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S4中剪切转速为5000~8000转/分钟,剪切时间为3~5分钟。
对于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而言,优选的,所述S4中均质压力为40~60MPa,均质次数为2~3次。
最后,本发明的还保护上述耐高温耐酸碱耐盐的高载油乳状液的应用,所述应用领域包括制作液体饮料、口服液、膳食补充剂等,其中,液体饮料包括果汁饮料、蛋白饮料、复合型功能饮料等。
此外,该乳状液还可应用于以下具体产品:
蛋白质和营养强化食品:如运动营养饮料、儿童营养饮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食用油脂和调味品:如沙拉酱、蛋黄酱、调味汁乳制品;以及冰淇淋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乳状液,载油量高达40%以上,且流动性好,体系均一无分层无漂油,乳液粒径(D99)在500~800nm左右。所得乳状液可耐受121℃高温灭菌条件,且灭菌后保持离心稳定。
2、本发明制备的乳状液在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可在水中按任意比例稀释,在pH3~9范围内保持稳定,在钠、钾、钙、镁离子溶液中保持稳定。
3、本发明制备的乳状液还具有非常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所得乳状液在57℃加速20天后保持均一稳定,无分层无漂油,过氧化值(以油计)小于0.13g/100g。
4、本发明制备的乳状液具有载油量高、体系稳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饮料、口服液以及膳食补充剂等食品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说明,否则百分比、百分含量均以质量计。如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购买。
实施例中对样品进行产品性能评价,首先对每个样品分别取样、分装成若干份平行样;为了确保产品性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对每种产品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多个子样本,采用相同的测试条件和测量技术进行评估,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来量化和比较其性能。
实施例1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8.5g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5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和76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油酸酯、1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1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4g迷迭香提取物,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55℃,并保持4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3g抗坏血酸和8g抗坏血酸钠溶于30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30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5500转/分钟高速剪切2分钟,40MPa高压均质2次,得到植物油乳液,灭菌后储存。
实施例2
称取290g非离子水,加入9.5g的蔗糖脂肪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蔗糖脂肪酸酯充分溶胀后,加入75g丙二醇和75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十聚甘油单癸酸酯、4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3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500g中链甘油三酯,加入1g混合生育酚,1.5g聚甘油蓖麻醇酸酯,5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60℃,并保持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2g抗坏血酸钠溶于20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35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5000转/分钟高速剪切5分钟,40MPa高压均质3次,得到中链甘油三酯乳液,灭菌后储存。
实施例3
称取200g非离子水,加入20g的蔗糖脂肪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蔗糖脂肪酸酯充分溶胀后,加入120g丙二醇和180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11g六聚甘油单月桂酸酯、3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2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400g DHA藻油,加入1.8g混合生育酚,0.2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4.0g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55℃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50℃,并保持3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3g抗坏血酸和15g抗坏血酸钠溶于25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35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6000转/分钟高速剪切5分钟,40MPa高压均质3次,得到DHA乳液,灭菌后储存。
实施例4
称取260g非离子水,加入9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充分溶解,加入37.5g丙二醇和112.5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10g十聚甘油单棕榈酸酯、5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5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500g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加入2g混合生育酚,0.6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0.4g聚甘油蓖麻醇酸酯,5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60℃,并保持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10g抗坏血酸钠溶于30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45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8000转/分钟高速剪切3分钟,60MPa高压均质2次,得到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乳液,灭菌后储存。
实施例5
称取180g非离子水,加入8g蔗糖脂肪酸酯和3.2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物料充分溶解后,加入55g丙二醇和275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9g十聚甘油单油酸酯、2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1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420g精炼椰子油,加入2g迷迭香提取物,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0.4g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55℃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55℃,并保持4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6g D-异抗坏血酸钠溶于30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30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6000转/分钟高速剪切3分钟,50MPa高压均质3次,得到精炼椰子油乳液,灭菌后储存。
实施例6
称取200g非离子水,加入17.45g蔗糖脂肪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0℃,待蔗糖脂肪酸酯充分溶胀后,加入79.0g丙二醇和157.9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月桂酸酯、2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5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480g水飞蓟籽油,加入2g特丁基对苯二酚、1g二丁基羟基甲苯,1.75g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5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50℃,并保持45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3g抗坏血酸和6g D-异抗坏血酸钠溶于30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45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6000转/分钟高速剪切3分钟,45MPa高压均质3次,得到水飞蓟籽油乳液,灭菌后储存。
实施例7
称取130g非离子水,加入24.0g蔗糖脂肪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蔗糖脂肪酸酯充分溶胀成糊后,加入140g丙二醇和80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12g六聚甘油单棕榈酸酯、3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3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550g山茶籽油,加入5g混合生育酚、2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2g迷迭香提取物,2.0g聚甘油蓖麻醇酸酯,55℃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此过程保持温度在60℃,并保持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形成初乳液。
称取3g抗坏血酸和6g抗坏血酸钠溶于30g非离子水中,随后加入到上述初乳液中,保持500转/分钟搅拌,加水将乳液质量补齐到1000g。将乳液5000转/分钟高速剪切5分钟,40MPa高压均质3次,得到山茶籽油乳液,灭菌后储存。
总之,在上述实施例1-7中,对以下参数进行了筛选,如表1:
表1
在上述表1中,对多参数进行了筛选和配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表中的重量单位采用的是"g",但这些参数的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地按照等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以适应不同的生产规模和需求。为此,引入“重量份”这一概念将更具实用性和通用性。“重量份”是一种相对单位,它可以将配方中的各成分比例保持不变,而总重量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在理解和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参数时,可以将重量单位“g”视为“重量份”而非固定的克数,以实现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使用了多种主乳化剂,如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等。这些乳化剂在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乳化效果,说明不同种类的主乳化剂对乳液性能有一定影响。
主乳化剂的用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乳化效果。
主乳化剂与油相的匹配性进行了考察,根据油相的添加量调整主乳化剂的用量,主乳化剂的用量为油脂重量的2.0~6.0%时,获得最佳的乳化效果。
使用丙二醇和丙三醇共同作为助乳化剂,在实验中辅助乳化剂发挥作用,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乳化剂选择:实施例1-7中挑选了多种主乳化剂,如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等。这些乳化剂在实验中展现出很好的乳化效果,充分证明了不同种类的主乳化剂对乳液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优化主乳化剂用量:实施例1-7对主乳化剂的用量进行了最优化,通过精细调整主乳化剂的用量,以实现最佳的乳化效果。
油相与乳化剂匹配性研究:实施例1-7不仅对主乳化剂与油相的匹配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还选择了最适合的油相和主乳化剂的用量比例,以获得最佳的乳化效果,确保乳液的整体性能。
表1列出了多种主乳化剂的使用方案,油相乳化剂主要由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蓖麻醇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组成,其比例在0.6重量份至4.0重量份之间变化。水相乳化剂主要包含蔗糖脂肪酸酯和不同类型及比例的聚氧乙烯酯(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其总量在8.5重量份至24.0重量份之间。具体包括:
(1)油相乳化剂的配方有多种组合。一种是1.0重量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另一种是1.5重量份聚甘油蓖麻醇酸酯,还有一种是4.0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此外,还有0.6重量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0.4重量份聚甘油蓖麻醇酸酯的混合配方,以及1.0重量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0.4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的组合。另外,还有1.75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单酯<30%)单独使用,以及2.0重量份聚甘油蓖麻醇酸酯单独使用的方案。
(2)水相乳化剂的配方也呈现多样性。其中包括8.5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和1.5重量份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的组合,以及9.5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单独使用。另外,有20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单独使用的方案,以及9重量份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单独使用。此外,还有8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和3.2重量份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的混合配方,以及17.45重量份和24.0重量份蔗糖脂肪酸酯单独使用的方案。这些不同的乳化剂配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乳液制备,通过调整油相和水相乳化剂的比例和类型,可以优化乳液的稳定性和性能。
优化助乳化剂用量:选择丙二醇和丙三醇共同作为助乳化剂,并对配比做出了优化,优化后的主乳化剂组合可以增强主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优化氧化剂用量的考察,其中:水相抗氧化剂主要包含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钠,以及D-异抗坏血酸钠的不同配比。油相抗氧化剂主要包括迷迭香提取物、混合生育酚以及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人工合成的特丁基对苯二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其比例在1重量份至5重量份之间变化。表1包括如下方案:
(1)水相抗氧化剂的配方有多种组合。一种是3重量份抗坏血酸和8重量份抗坏血酸钠的混合;另一种是2重量份抗坏血酸钠单独使用,还有一种是3重量份抗坏血酸与15重量份抗坏血酸钠的组合,以及10重量份抗坏血酸钠单独使用。此外,还有6重量份D-异抗坏血酸钠单独使用,以及3重量份抗坏血酸与6重量份D-异抗坏血酸钠或6重量份抗坏血酸钠的混合。
(2)油相抗氧化剂的配方也为多样性。其中包括4重量份迷迭香提取物、1重量份混合生育酚的组合,以及1.8重量份混合生育酚和0.2重量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组合;也有2重量份混合生育酚单独使用和2重量份迷迭香提取物单独使用的方案。还有2重量份特丁基对苯二酚和1重量份二丁基羟基甲苯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组合,以及5重量份混合生育酚、2重量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2重量份迷迭香提取物的组合。这些不同的抗氧化剂配方适用于不同需求和条件下的产品中,以保持其稳定性并防止氧化。
实施例8
将实施例1~7的乳液样品制备为原料,制备终端风味饮品,编号为饮品1~7。配方为:油脂乳液32.3份、木糖醇6.67份、低聚果糖1.67份、左旋肉碱0.07份、柠檬酸0.07份、苹果酸0.03份、牛奶香精0.5份、酸奶香精0.17份、桔子香精0.33份、去离子水58.19份。按上述配方量称取各物料,混合均匀后灭菌储存。
评价终端产品的感官状态、离心稳定性、加速稳定性。
对比例1(对比主乳化剂的类别对耐盐性的影响,使用离子型乳化剂)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比主乳化剂的类别对耐盐性的影响,在本对比例中,使用离子型乳化剂制备样品。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10g的柠檬酸单甘油脂肪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和76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油酸酯、1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1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4g迷迭香提取物,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其余配方与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植物油乳液。
对比例2(对比主乳化剂组成对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不加入油相乳化剂)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比主乳化剂组成对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在本对比例中,不加入油相乳化剂。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8.5g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5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和76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油酸酯、1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1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4g迷迭香提取物,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其余配方与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植物油乳液。
对比例3(对比助乳化剂对乳液灭菌稳定性的影响,只使用丙二醇)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比助乳化剂对乳液灭菌稳定性的影响,在本对比例中,助乳化剂只使用丙二醇。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8.5g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5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油酸酯、1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1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4g迷迭香提取物,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其余配方与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植物油乳液。
对比例4(对比不添加稳定剂对乳液pH稳定性的影响)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比不添加稳定剂对乳液pH稳定性的影响。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8.5g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5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和76g丙三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4g迷迭香提取物,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其余配方与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植物油乳液。
对比例5(对比稳定剂组成对乳液耐热耐冻融的影响)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考察稳定剂组成对乳液耐热耐冻融的影响,在本对比例中,稳定剂只使用聚甘油脂肪酸酯。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8.5g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5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和76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油酸酯,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4g迷迭香提取物,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其余配方与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植物油乳液。
对比例6(对比抗氧化剂对乳液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考察抗氧化剂对乳液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在本对比例中,不添加油相抗氧化剂。
称取340g非离子水,加入8.5g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5g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搅拌至分散均匀,升温到75℃,待充分溶胀后,加入50g丙二醇和76g丙三醇,溶解后加入8g八聚甘油单油酸酯、1g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1g山梨糖醇,搅拌均匀,此为水相。
称取160g葵花籽油、150g大豆油、150g玉米油,加入1.0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60℃超声溶解,此为油相。
其余配方与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植物油乳液。
效果对比组1.乳液状态评价
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6中制备出的乳液进行评价,指标包括乳液状态、乳液粒径、冲调性以及离心稳定性,结果见表2。
粒径测定方法:采用激光粒径仪测定乳液粒径。乳液粒径作为监控乳液稳定性的指标之一,粒径越大,乳液稳定性越差,易发生破乳漂油的情况。
离心稳定性测定方法:取10mL乳液置于离心管中,4000rpm条件下离心10min,观察离心后状态。离心稳定性可直接表示乳液的稳定性,不稳定的乳液离心后会出现水乳分层、油乳分层等情况。
从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7乳液稳定性好,而对比例1~5中乳液粒径有所升高,离心后乳化层体积减少,对比例1和对比例2乳液冲调后有轻微漂油现象。
表2乳液状态评价结果
根据的乳液状态评价结果表格,可以看到不同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乳液状态、乳液粒径、冲调性以及离心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以下是对这些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乳液状态和乳液粒径:根据表格中的结果,实施例的乳液状态均为“均一”,表明这些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对比例中,对比例1乳液状态为“轻微漂油”,对比例1和2乳液粒径较大,说明这两组乳液的稳定性较差。此外,实施例的乳液粒径较小,集中在0.58-0.79μm之间,表明这些乳液的粒径较小,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冲调性:从冲调性的数据来看,所有实施例在2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时均表现出较好的均一性和无漂油现象,说明这些乳液在冲调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而对比例1和2经冲调后出现小油滴,表现较差。
离心稳定性:从离心稳定性的数据来看,实施例的乳化层体积均大于99.8%,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而对比例中,对比例1、2、4、5的乳化层体积分别为98.0%、95.0%、96.5%、98%,与实施例存在一定差距。
对比例3和6在乳液状态上与实施例无差异,需对其进行加速稳定性、热稳定性等其他指标考察。
效果对比组2.乳液加速稳定性考察
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6进行57℃加速考察,观察乳液状态并测定过氧化值(以油计),结果见表3。
实施例中乳液在加速后期依然保持均一稳定状态,而对比例中乳液随着加速时间的延长,分别出现漂油、分层、过氧化值升高等问题。
表3乳液加速稳定性考察结果
根据乳液加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格,可以进一步分析乳液在加速过程中的表现。以下是关于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
乳液状态:实施例中的乳液在加速5天、10天和20天时均保持了均一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漂油、分层等现象。而对比例中的乳液在加速后期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对比例1在加速后期出现严重漂油现象,对比例2-5在加速后期出现水乳分层现象。
过氧化值:实施例中的乳液在加速过程中,过氧化值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对比例1的乳液过氧化值升高是由于乳液漂油导致了氧化加剧,而对比例6由于未添加抗氧化剂同样出现过氧化值升高的情况。
效果对比组3.乳液热稳定性评价
乳液热稳定性包括低温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4、5分别进行冻融测试和高温灭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4。实施例冻融稳定性和灭菌稳定性表现优异,处理后的乳液粒径没有明显升高,说明热稳定性优异,而对比例1、3、4、5在反复冻融和高温灭菌后均出现破乳分层。
表4乳液热稳定性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乳液热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格,可以进一步分析乳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以下是关于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
冻融测试:实施例中的乳液在反复冻融10次后均保持了均一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破乳分层等现象。而对比例1、3、4、5在冻融测试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乳分层现象,其中对比例1、3、5在冻融后出现轻微分层,对比例4在冻融后出现严重分层。此外,实施例的粒径变化也较小,表明其低温稳定性较好。
高温灭菌测试:实施例中的乳液在高温灭菌后也保持了均一稳定的状态,粒径没有明显升高。而对比例1、3、4、5在高温灭菌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乳分层现象,其中对比例1、3、5在灭菌后出现轻微分层,对比例4在灭菌后出现严重分层。此外,对比例的粒径变化也较大,表明其高温稳定性较差。
效果对比组4.乳液应用性能考察
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中的乳液进行应用性能考察。
将乳液按10%添加量分别添加到不同pH溶液中,观察乳液状态并进行加速考察,结果见表5。将乳液按10%添加量分别添加到不同离子溶液中,观察乳液状态并进行加速考察,结果见表6。
从表中结果可见,实施例1~4在各类应用环境中均能保持均一稳定的状态,而对比例1、4则出现絮凝、漂油、分层等问题。
表5乳液在不同pH环境下应用考察结果
表6乳液在不同离子环境下应用考察结果
根据上述乳液应用性能考察结果表格,可以进一步分析乳液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表现。以下是关于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
不同pH环境:实施例中的乳液在添加到不同pH溶液后均保持了均一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絮凝、漂油、分层等问题。而对比例1、4在pH7和pH9环境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漂油和分层现象,表明这些乳液在较高pH环境下稳定性较差。
不同离子环境:实施例中的乳液在添加到不同离子溶液后也保持了均一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絮凝、分层等问题。而对比例1在添加到含有Na+、K+、Mg2+、Ca2+的溶液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层和漂油现象,对比例4在添加到含有Mg2+、Ca2+的溶液后出现了轻微分层现象,表明这些乳液在特定离子环境下稳定性较差。
效果对比组5.终端饮品性能考察
对实施例8中的终端饮品进行性能评测,包括感官评价、离心稳定性、加速稳定性。
表7乳液在终端饮品中的考察结果
根据上述检测数据,实施例8中的终端饮品在感官评价、离心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所有饮品的感官评价均为均一可流动液体,无分层无漂油。在离心稳定性测试中,所有饮品均表现稳定,无漂油现象。在加速稳定性测试中,所有饮品在57℃加速20天后仍保持均一,无分层无漂油。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实施例8中的终端饮品在性能评测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无论是在感官评价、离心稳定性还是加速稳定性方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耐高温耐酸碱耐盐的高载油乳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油脂40~55份,主乳化剂0.8~3.0份,稳定剂0.8~2.0份,抗氧化剂0.2~2.0份,助乳化剂10~35份,去离子水12.5~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油乳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脂选自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椰子油、油茶籽油、水飞蓟籽油、橄榄油、棕榈油、棉籽油、花生油、紫苏籽油、月见草油、葡萄籽油、杏仁油、核桃油、蓖麻油、米糠油、虎坚果油、蓝莓籽油、美藤果油、元宝枫籽油、牛油果油、鱼油、DHA藻油、中链甘油三酯、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甘油二酯油等油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油乳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乳化剂包括油相乳化剂和水相乳化剂;所述的油相乳化剂选自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单酯含量小于30%的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相乳化剂选自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油相乳化剂占油脂重量的0.2~1.0%,水相乳化剂与油相乳化剂的重量比为(3~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油乳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乳化剂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8~5.5):3;所述助乳化剂由丙二醇与丙三醇按重量比为1:(0.5~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油乳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是聚甘油脂肪酸酯、维生素E聚二乙醇琥珀酸酯与山梨糖醇的组合物,且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甘油聚合度为6~10,且聚甘油脂肪酸酯在稳定剂中占比大于5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油乳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水相抗氧化剂和油相抗氧化剂;所述水相抗氧化剂选自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油相抗氧化剂选自混合生育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特丁基对苯二酚、二丁基羟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所述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水相乳化剂,使其分散均匀后升温溶解,完全溶解后加入助乳化剂,搅拌至主乳化剂与助乳化剂充分溶解且状态均匀;加入稳定剂,搅拌至完全溶解,此时得到透明至半透明状水相;
S2.按配方量称取油脂,加入油相乳化剂和油相抗氧化剂,充分溶解,得到油相;
S3.在持续搅拌状态下,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充分搅拌,形成初乳液;
S4.向初乳液中加入水相抗氧化剂,继续搅拌至体系均一,对乳液进行高速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乳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水相乳化剂溶解温度为70~75℃;所述S2中油相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的溶解温度为50~6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乳化温度为50~6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酸碱耐盐的高载油乳状液的应用,所述应用领域包括液体饮料、口服液、膳食补充剂。
CN202410082499.9A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7837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2499.9A CN117837745A (zh)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2499.9A CN117837745A (zh)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7745A true CN117837745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29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82499.9A Pending CN117837745A (zh)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77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harat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colloidal delivery systems for nutraceuticals: a case study–delivery by design of curcumin
CN102131407B (zh) 含有非极性化合物的组合物
Eid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live oil nanoemulsion using sucrose monoester
RU2580470C2 (ru) Пищевые эмульсии
CN107080734A (zh) 包含生育酚的peg衍生物的乳剂
JPWO2007097412A1 (ja) 甘草ポリフェノール含有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JP6964660B2 (ja) 酸化防止剤分散物
EP2968138A1 (en) Racecadotril lipid compositions
KR100951706B1 (ko) 레스베라트롤을 함유하는 나노에멀젼, 나노입자 및 그제조방법
CA2756524C (e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urcuminoid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KR102582681B1 (ko) 유화 조성물 조제용 프레믹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성물
US20200093151A1 (en) Emulsion of triglyceride oil in glycerin with lecithin
KR20170139028A (ko) 나노입자, 나노에멀젼 및 혼합 챔버 미분화에 의한 이의 형성
Zhu et al.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seed oil‐loaded inverse microemulsion formed by food‐grade ingredients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CN110419595A (zh) 一种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37745A (zh) 一种耐酸碱耐盐的热稳定高载油乳状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642835A (zh) 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Zhu et al. Reverse microemulsions as nano-carriers of tea polyphenols retard oxida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seed oil
Dizaj et al. Nanoemulsion-based delivery system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JP5847475B2 (ja) 油脂含有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む経口製剤
RU2734830C1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безалкогольного эмульсионного напитка
CN108368451A (zh) 油脂组合物和油脂的氧化抑制方法
JP7169264B2 (ja) 栄養調合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010124724A (ja) リグナン類化合物含有乳化物及び飲料
Flores-Villaseñor et al. Biocompatible microemulsions for the nanoencapsulation of essential oils and nutraceutic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