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1268B - 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1268B
CN104641268B CN201480002345.9A CN201480002345A CN104641268B CN 104641268 B CN104641268 B CN 104641268B CN 201480002345 A CN201480002345 A CN 201480002345A CN 104641268 B CN104641268 B CN 104641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coating
optical laminates
thickness
carried out
pola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3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1268A (zh
Inventor
上条卓史
伊崎章典
喜多川丈治
后藤周作
中川大五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41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1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6Organic displays, e.g.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碘密度大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其可以降低由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而产生的干涉条纹。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是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膜的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上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并且,所述粘接剂层满足如下的任意特征:该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中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之差为0.08以下;包含所述粘接剂层和所述光学膜的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60μm以上;以及所述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显示为0.5%以上。

Description

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光学叠层体,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
背景技术
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以下,也称为“PVA”)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目前被用于电视机、手机、便携信息终端等多种光学显示装置中。而且,近年来,对该偏振膜薄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35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等发现,如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的膜厚非常薄,则与以往的膜厚较厚的偏振膜相比,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在可见波长的长波长侧明显增高,其结果,对于在这样的非常薄的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光学叠层体而言,会产生在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的作用下可观察到干涉条纹的问题。进而,本发明人等对于这样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的增大与偏振膜的光射入面附近的多碘离子I3 -的密度(以下,也简称为“碘密度”)有关,该多碘离子I3 -沿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发生了取向,并且为与PVA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状态。
具体来说,本发明人等发现,随着偏振膜的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增大,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变大,因此,如果偏振膜的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超过给定的值、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超过给定的值,则在上述这样的构成的光学叠层体中,会产生在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的作用下可观察到干涉条纹这样的目前未被发现的问题。
因此,对于在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光学叠层体而言,在现有技术所记载的文献中还没有发现应对由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事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光学叠层体中由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所述光学叠层体是在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所述偏振膜由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且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大。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叠层体,其是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
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
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
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发生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所述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中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之差为0.08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6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10以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叠层体,其是由偏振膜与部分叠层体形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叠层体至少包含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和光学膜;
在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所述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所述光学膜接合;
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
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
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
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发生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所述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60μm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80μm以上。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叠层体,其是由偏振膜与部分叠层体形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叠层体至少包含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和光学膜;
在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所述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所述光学膜接合;
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
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
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
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发生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所述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显示为0.5%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为1.5%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为10%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粘接剂层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交联剂及金属化合物胶体的溶液而形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光学膜是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含有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上形成有硬涂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有相位差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a×(Is/Ia)值为0.55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偏振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偏振膜的厚度为7μm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偏振膜的厚度为5μm以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上述的光学叠层体。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可以降低由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而产生的干涉条纹,所述光学膜叠层体是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发生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射入与偏振膜的吸收轴平行的偏振光时吸光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是偏振膜的拉曼光谱的一例。
[图3(a)]是基于拉曼分光法得到的偏振膜在各测定点的拉曼光谱于波数90cm-1~120cm-1区间的积分强度分布的例子。
[图3(b)]是基于拉曼分光法得到的偏振膜在各测定点的拉曼光谱于波数90cm-1~120cm-1区间的积分强度分布的例子。
[图4]是示出Is近似中I3 -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分布与激光光点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偏振膜表面附近碘密度小的偏振膜与偏振膜表面附近碘密度大的偏振膜在透射轴方向及吸收轴方向的反射光谱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拉曼分光测定用试样的制作方法的图。
[图8]是示出拉曼分光测定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对于各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及现有例的偏振膜的Aa×(Is/Ia)值与在可见光波长的长波长侧610nm的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学叠层体]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是在偏振膜的一面(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中所使用的偏振膜可以使用利用气体氛围中拉伸(干式拉伸)、硼酸水溶液中拉伸工序等拉伸工序进行了拉伸、且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
作为偏振膜的制造方法,代表性的方法有日本特开2004-341515号公报记载那样的包括对PVA类树脂的单层体进行染色的工序、以及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单层拉伸法)。另外,可以举出如日本特开昭51-0696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343521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0/100917号、日本特开2012-07356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816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包括将PVA类树脂层和拉伸用树脂基材以叠层体的状态拉伸的工序、以及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造方法。如果是该制造方法,则即使PVA类树脂层较薄,也能够不产生断裂等不良情况地进行拉伸,所述断裂等不良情况是由于被拉伸用树脂基材支撑来进行拉伸而引起的。
包括以叠层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以及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造方法有上述日本特开昭51-0696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343521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气体氛围中拉伸(干式拉伸)法。而且,从能够高倍率地拉伸而提高偏光性能方面来看,优选国际公开第2010/100917号、日本特开2012-073563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造方法,特别优选日本特开2012-073563号公报那样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之前进行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的工序的制造方法(2步拉伸法)。另外,还优选日本特开2011-2816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将PVA类树脂层和拉伸用树脂基材以叠层体的状态进行拉伸后,对PVA类树脂层过量地染色,然后进行脱色的制造方法(过量染色脱色法)。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中所使用的偏振膜可以为如上述那样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且在包含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和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的2步拉伸工序中被拉伸而成的偏振膜。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中所使用的偏振膜可以为如上述那样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且对于经过拉伸的PVA类树脂层与拉伸用树脂基材的叠层体进行过量染色,然后进行脱色而制作的偏振膜。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中使用的偏振膜的Aa×(Is/Ia)值为0.53以上,其中,将在波长480nm下的上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将上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上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将存在于上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上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上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发生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上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Aa×(Is/Ia)值可以进一步为0.55以上。
在此,首先对在波长480nm下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Aa的意义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射入与偏振膜的吸收轴平行的偏振光时吸光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的图。
在由吸附了碘的PVA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中,所吸附的碘被认为处于I3 -、I5-等多碘离子与PVA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状态。在图1中,可知480nm附近的吸收对应于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600nm附近的吸收对应于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5 -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一般来说,将介质的摩尔吸光系数设为ε、将介质的摩尔浓度设为c、将测定池(光程)长设为L时,某种介质的吸光度A可以表示为A=εcL。因此,由cL=A/ε可知,吸光度是表示相对于偏振膜的整个膜厚的单位面积的介质量(介质的面密度)的指标。
因此,难以求出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I5 -各自的摩尔吸光系数,但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取向且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的相对于偏振膜的整个膜厚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可以以在480nm下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Aa作为指标来表示。
接着,对于值Ia及值Is进行说明,所述值Ia为:将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上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所述值Is为:将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上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上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上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
上述在480nm下的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Aa是表示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且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相对于偏振膜的整个膜厚的每单位面积的量的指标,因此,表示偏振膜表面附近部分的在偏振膜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且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量的指标只要得知相对于其整个厚度方向的比例就可以求出。在本发明中,可将偏振膜表面附近部分的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且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的量作为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上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量来考虑。
作为评价偏振膜中的I3 -及I5的量的方法,已知有拉曼分光法。该方法如下:射入从紫外到近红外范围的单一波长激光光,并检测由分子骨架的振动而引起的拉曼散射光。图2示出的是通过使用了偏光面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平行的波长514.5nm的激光光的拉曼分光法而得到的偏振膜的拉曼光谱的实例。在该拉曼光谱中,可知108cm-1附近的峰起因于在偏振膜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158cm-1附近的峰起因于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5。因此,可以将在拉曼光谱中波数108cm-1附近的峰附近给定波数的区间进行积分而得到的积分强度作为表示测定点处在偏振膜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的指标。
在本发明中,该给定的波数区间设定为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而且,对于拉曼强度进行基线校正。在此,参照图2,所谓基线校正是如下的操作: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将波数90cm-1下的拉曼强度和波数120cm-1下的拉曼强度的各点a、b连接而成的直线对拉曼光谱的基线进行直线近似,将距离该近似直线的距离作为拉曼强度,对测定时的基线的斜率进行校正。
为了求出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相对于偏振膜的整个厚度方向的量的比例,首先,针对偏振膜的截面,在厚度方向一边使测定点移动一边来测定拉曼光谱,求出各测定点在波数90cm-1~120cm-1区间的积分强度的分布。得到的积分强度分布的例子示于图3(a)、(b)。图3(a)、(b)分别是关于后述的实施例1-3(比较例1-3)、实施例1-17(比较例1-12)的偏振膜的积分强度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厚度方向的原点对应于后述的拐点的位置,光从负的坐标侧射入。
在图3的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图中,在偏振膜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对积分强度分布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Ia对应于存在于偏振膜的整个厚度方向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因此可认为该值Ia表示的是偏振膜的整个厚度方向的沿偏振膜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
在本发明中,Ia以针对进行了平滑处理后的值进行的积分的形式求出,所述平滑处理基于对积分强度进行加权移动平均来进行。平滑处理是将平滑处理前厚度方向的位置x的积分强度作为I(x)、并通过下述式子求出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IWMA(x)。
IWMA(x)=[I(x-0.5)×1+I(x-0.4)×2+I(x-0.3)×4+I(x-0.2)×6+I(x-0.1)×8+I(x)×10+I(x+0.1)×8+I(x+0.2)×6+I(x+0.3)×4+I(x+0.4)×2+I(x+0.5)×1]/(1+2+4+6+8+10+8+6+4+2+1)
得到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分布的例子示于图3(a)、(b)。
另外,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与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相对应。因此,将存在于偏振膜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进行积分,可认为所得到的值Is表示的是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
因此,对于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量相对于偏振膜的整个厚度方向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量的比例而言,认为可以用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相对于偏振膜的整个厚度方向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的比例来进行近似,因此,Aa×(Is/Ia)成为表示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与PVA形成配位化合物状态的I3 -量的指标。
在此,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量与值Is相对应,但无法准确地确定该I3 -量,所述值Is是将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所对应的积分强度的分布曲线(部分分布曲线)在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因此,在本发明中,近似求出值Is,该值Is是如下得到的值:将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偏振膜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
参照图4,首先,Ia如下计算:在上述那样得到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分布中,求出光射入侧上升部分的拐点。如果将拉曼分析中使用的激光的光点截面假定为圆形,则可认为在光点截面的中心位于偏振膜表面位置时,激光照射偏振膜截面的面积变化率达到极大,I3 -的拉曼散射的积分强度变化率达到极大,因此,可以推定上述拐点的位置基本上为偏振膜表面的位置。
接着,激光的光点截面位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的中央、也就是位于距偏振膜表面0.5μm的位置时,与位于其它位置相比,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以外的I3 -及来自空气的拉曼散射相对于测定值的比例最小。因此,可认为激光的光点截面距偏振膜表面+0.5μm位置的积分强度可最好地表示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的I3 -的拉曼散射所对应的积分强度值。因此,在本发明中,存在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区间中距上述拐点+0.5μm位置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值IWMA(0.5)恒定、除此以外的区间近似为零,由此求出Is。即,近似为Is=IWMA(0.5)×1=IWMA(0.5)。
作为光学膜,例如可举出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及相位差膜。作为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通常可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相位差膜,配置于偏振膜可视侧的1/4波长相位差膜(参照日本特开2012-133303号公报[0213])、配置于面板侧的防反射用相位差膜(参照日本特开2012-133303号公报[0221]、[0222][0228])、配置于面板侧的视场角补偿用相位差膜(参照日本特开2012-133303号公报[0225]、[0226])、配置于面板侧的视场角补偿用倾斜取向相位差膜(参照日本特开2012-133303号公报[0227]参照)等。
配置于偏振膜可视侧的1/4波长相位差膜将由偏振膜射出的直线偏光转换为圆偏振光。该构成具有例如即使观看者戴着偏光太阳镜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观看带来障碍这样的优点。配置于面板侧的1/4波长相位差膜用于防止从偏振膜的可视侧射入到内部的光进行内部反射而射出到可视侧。配置于面板侧的视场角补偿用相位差膜除了对从斜向观察时的偏振膜交叉角进行补正的效果以外,还对液晶所具有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补偿具有效果。倾斜取向相位差膜可发挥在TN液晶开状态下的视场角补偿的功能。关于倾斜补偿膜的视场角补偿,在森裕行等的《富士胶片WVfilm宽屏视图SA的开发(富士フィルムWVfilmワイドビューSAの開発)》、FUJIFILMRESEARCH&DEVELOPMENT(No.46-2001)、pp51~55中有记载。
作为这里所说的相位差膜,只要是实质上具有上述功能的相位差膜即可,对于例如相位差值、配置角度、3维双折射率、单层还是多层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相位差膜。
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可以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接合于偏振膜的一面,也可以在保护层和偏振膜之间叠层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光学膜。
在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中,还可以在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上进一步形成有硬涂层。作为硬涂层,可以由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有机硅酸盐化合物、聚硅氧烷类树脂或金属氧化物等构成。特别是,从硬度和耐久性等方面考虑,优选聚硅氧烷类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此外,从固化性、挠性及生产性方面考虑,优选由丙烯酸类树脂,特别是由活化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类树脂、或热固化型的丙烯酸类树脂形成的硬涂层。
如上所述,如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的膜厚非常薄,则与以往的膜厚较厚的偏振膜相比,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在可见波长的长波长侧显著增高,其结果,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具有这样的非常薄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中,由于来自偏振膜的反射光而产生干涉条纹。进一步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等发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增大与偏振膜的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有关。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详细叙述。
图5示出的是对于偏振膜的透射轴方向及吸收轴方向的反射光谱的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小的偏振膜与碘密度大的偏振膜的对比。其中,在此列举的碘密度小的偏振膜、碘密度大的偏振膜分别是相当于后述的以往例3、实施例1-3(比较例1-3)的偏振膜。由图5可知,透射轴方向的反射率为4.5%附近,碘密度小的起偏镜与碘密度大的起偏镜基本未发现变化,但对于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而言,与碘密度小的起偏镜相比,碘密度大的起偏镜在可见波长的长波长侧显著增大。
因此,在使用了碘密度小的偏振膜的以往的光学叠层体中未被发现的干涉条纹在使用了碘密度大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中可以看到。将其看作是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该光学叠层体100具备偏振膜101,在偏振膜101的一面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102与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103接合,在保护层103的与粘接剂层102相反侧的面上进一步形成有硬涂层104。
从硬涂层104的外侧射入的光的一部分在硬涂层104的表面被反射,残留部分透过硬涂层104。由于硬涂层104和保护层103的折射率不同,在硬涂层104和保护层103的界面,透过硬涂层104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残留部分透过保护层103。由于保护层103和粘接剂层102的折射率不同,在保护层103与粘接剂层102的界面,透过保护层103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残留部分透过粘接剂层102。由于粘接剂层102和偏振膜101的折射率不同,在粘接剂层102与偏振膜101的界面,透过粘接剂层102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残留部分透过偏振膜101。
如果这些反射光强烈干涉,则可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使用了碘密度小的偏振膜的以往的光学叠层体由于未在偏振膜所反射的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的干涉,因此未观察到干涉条纹,但对于使用了碘密度大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而言,由于偏振膜的反射率显著增大,因此在偏振膜所反射的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的干涉,从而观察到干涉条纹。
这样的现象在硬涂层上进一步形成有防反射层的情况下变得更明显。即,对形成于硬涂层上的防反射层进行最佳化,使得反射最小,而不考虑本发明人等发现的由于偏振膜的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大而在偏振膜上产生强反射。因此,如果由于光射入面附近的碘密度变大而在偏振膜上产生强反射,则无法利用防反射层来抑制其反射,其结果,干涉条纹变得明显。
因此,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一个实施方式如下:通过形成减小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第一面)中的(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附近的部分的)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的构成,可以抑制在粘接剂层与偏振膜的界面的光的反射,该光的反射是由粘接剂层与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中的(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附近的部分的)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的不同而引起的。由此,起因于偏振膜本身的反射率的显著增加导致的在粘接剂层与偏振膜上的光的反射被减弱,干涉条纹得到抑制。
在此,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所使用的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na为:将空气的折射率设为1、由所测定的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Ra的值、使用式:Ra=((1-na)/(1+na))2而导出的换算折射率。因此,该na的值被认为是与偏振膜的第一面附近、且在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第一面1μm的部分的折射率接近的值。
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使用了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而言,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8以下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干涉条纹。此外,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7以下时,可以进一步抑制干涉条纹,故优选。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6以下时,可以更加抑制干涉条纹,故更加优选。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3以下时,可以更进一步抑制干涉条纹,故进一步优选。
另外,当仅考虑偏振膜与粘接剂层之间的关系时,如果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零,则由于粘接剂层与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在粘接剂层与偏振膜的界面的光的反射消失,从而最能抑制干涉条纹。
但是,为了使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零,需要加大粘接剂层的折射率,制作这样的粘接剂层未必容易。另外,加大粘接剂层的折射率时,例如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与保护层的折射率之差反而会增大,从而在保护层与粘接剂层的界面光的反射加大,可观察到干涉条纹。
因此,为了不使构成光学叠层体的各层间的折射率差不均衡,希望可以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中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间设置0.07以下程度的折射率差。从这方面来看,更希望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与保护层等光学膜的折射率之差为0.10以下。
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以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交联剂及金属化合物胶体而成的树脂溶液。
相对于聚乙烯醇类树脂100重量份,可以以20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配合金属化合物胶体。
金属化合物胶体优选从氧化铝胶体、二氧化硅胶体、氧化锆胶体、氧化钛胶体、氧化锡胶体、及它们的混合物中选择。
作为在粘接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特别优选使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使用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粘接剂可以形成耐水性优异的粘接剂层。
作为粘接剂中所使用的交联剂,优选含有具有羟甲基的化合物。优选交联剂相对于聚乙烯醇类树脂100重量份为4~60重量份。
粘接剂层优选厚度为10~300nm、且其厚度大于粘接剂所含有的金属化合物胶体的平均粒径。通过使粘接剂层的厚度大于金属化合物胶体的平均粒径,可以抑制粘接剂层的厚度凹凸,从而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粘接性的粘接剂层。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由偏振膜和部分叠层体形成,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
部分叠层体至少包含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和光学膜。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另一实施方式是通过加大直至由偏振膜反射的光射出到外部为止的光程来抑制干涉条纹的光学叠层体。一般来说,待干涉的2个反射光的光程差越大,相长波长(強め合う波長)与相消波长(弱め合う波長)的波长差变小而混色平均化,难以观察到干涉光的着色。因此,如果考虑来自偏振膜表面的反射光和来自光学叠层体的可视侧最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涉,则由于部分叠层体的厚度增大而使直至由偏振膜反射的光射出到外部为止的光程变长,由偏振膜反射的光和由光学叠层体的可视侧最表面反射的光之间的光程差增大,因此,难以观察到干涉光的着色。即,光学叠层体的厚度越大,越能够抑制干涉条纹。
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使用了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而言,在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60μm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干涉条纹。此外,如果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80μm以上,则可以进一步抑制干涉条纹,故优选。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另一实施方式是通过使由偏振膜反射的光散射来抑制干涉条纹的光学叠层体。光的散射度可以由雾度值来表示,散射度越大越能够抑制干涉条纹,因此,设置于偏振膜可视侧的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越大越能够抑制干涉条纹。
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使用了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而言,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为0.5%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干涉条纹。此外,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为1.5%以上时,可以进一步抑制干涉条纹,故优选。如果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为10%以上,则可以更进一步抑制干涉条纹,故更加优选。
作为用于使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为0.5%以上的构成,可以在部分叠层体上设置具有防眩功能的层。例如,可以设置含有有机物和/或无机物的鳞片状及不规则薄片粒子状和/或球状微粒的层。另外,可以采用压花加工、喷砂加工、蚀刻加工等适宜的方式在表面形成微细凹凸结构。
[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上述的光学叠层体,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
对于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使用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偏振膜通过上述的二步拉伸法来制造。
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准备具有7摩尔%间苯二甲酸单元的无定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也称为“PET”)(IPA共聚PET)膜(厚度:100μm),对表面实施了电晕处理(58W/m2/min)。另一方面,准备添加了1wt%乙酰乙酰基改性PVA(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Z200(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的PVA(重合度4200、皂化度99.2%),准备PVA类树脂为5.5wt%的PVA水溶液的涂布液,进行涂布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9μm,在60℃的气氛下通过热风干燥进行10分钟干燥,制作了在基材上设置了PVA类树脂的层的叠层体。
接着,将该叠层体首先在空气中于130℃进行自由端拉伸至1.8倍(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生成了拉伸叠层体。接着,将拉伸叠层体在液温30℃的硼酸不溶化水溶液中浸渍30秒钟,由此进行了使拉伸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分子发生了取向的PVA层不溶化的工序。本工序的硼酸不溶化水溶液中,相对于水100重量份,硼酸含量为3重量份。通过对该拉伸叠层体进行染色,生成了着色叠层体。着色叠层体是将拉伸叠层体在含有碘及碘化钾且液温为30℃的染色液中浸渍任意时间,由此通过碘对拉伸叠层体中所包含的PVA层染色并使得构成最终生成的偏振膜的PVA层的单体透射率为40~44%而得到的着色叠层体。在本工序中,染色液如下:以水为溶剂,并使碘浓度为0.1~0.4重量%的范围内、碘化钾浓度为0.7~2.8重量%的范围内。碘和碘化钾的浓度之比为1比7。接着,将着色叠层体在30℃的硼酸交联水溶液中浸渍60秒钟,由此进行了对吸附有碘的PVA层的PVA分子彼此之间实施交联处理的工序。本工序的硼酸交联水溶液中,硼酸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
进而,将得到的着色叠层体在硼酸水溶液中以拉伸温度70℃在与之前的空气中拉伸同样的方向拉伸至3.05倍(硼酸水溶液中拉伸),得到了最终拉伸倍率为5.50倍的光学膜叠层体。将光学膜叠层体从硼酸水溶液中取出,用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4重量份的水溶液对附着于PVA层表面的硼酸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光学膜叠层体通过利用60℃的温风的干燥工序进行了干燥。所得到的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偏振膜的厚度为3.7μm。
在构成得到的成膜于无定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9的粘接剂,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同时贴合以下制造的具有厚度约300nm且折射率为1.50的易粘接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然后在55℃下进行了6分钟的干燥。然后,将无定形PET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对于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2]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液的碘浓度及碘化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以外,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条件下制作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3]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为成膜在PET基材上的PVA层的厚度。在实施例1-1中,厚度9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3.7μm。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厚度11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4.7μm。所得到的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4]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为成膜在PET基材上的PVA层的厚度。在实施例1-1中,厚度9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3.7μm。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厚度17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6.9μm。所得到的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5]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的是折射率为1.56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实施例1-5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6]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的是折射率为1.56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实施例1-6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7]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的是折射率为1.55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实施例1-7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8]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的是折射率为1.56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实施例1-8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9]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的是折射率为1.56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制作实施例1-9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0]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倍率、成膜在PET基材上的PVA层的厚度、以及粘接剂层的折射率。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倍率如下:实施例1-1中为3.05倍,在本实施例中为2.20倍。而且,在实施例1-1中,厚度9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3.7μm,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厚度17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9.1μm。另外,实施例1-1的光学叠层体的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为1.59,本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的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为1.60。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1]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的是折射率为1.59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0同样地,制作实施例1-11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2]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1-5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材料。实施例1-5的光学膜的材料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的材料使用的是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需要说明的是,待贴合的TAC膜是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了皂化处理的膜。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3]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1-8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气体氛围中拉伸倍率和水中拉伸倍率、成膜在PET基材上的PVA层的厚度、以及染色液的碘浓度和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实施例1-8中,气体氛围中拉伸倍率为1.8倍、水中拉伸倍率为3.05倍,与此相对,实施例1-13中,气体氛围中拉伸倍率为2.0倍、水中拉伸倍率为2.75倍。最终拉伸倍率同为5.50倍。而且,在实施例1-8中,厚度11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4.7μm,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厚度11μm的PVA层最终在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的厚度为4.8μm。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染色液的碘浓度和碘化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与实施例1-8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4]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液的碘浓度和碘化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以外,在与实施例1-5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5]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液的碘浓度和碘化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以外,在与实施例1-5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6]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液的碘浓度和碘化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不同,并且作为粘接剂使用了折射率为1.60的粘接剂,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以外,在与实施例1-13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7]
本实施例的偏振膜是通过上述的气体氛围中拉伸(干式)拉伸法制造的。
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准备具有7摩尔%间苯二甲酸单元的无定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PA共聚PET)膜(厚度:100μm),对表面实施了电晕处理(58W/m2/min)。另一方面,准备添加了1wt%乙酰乙酰基改性PVA(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Z200(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的PVA(重合度4200、皂化度99.2%),准备PVA类树脂为5.5wt%的PVA水溶液的涂布液,进行涂布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9μm,在60℃的气氛下通过热风干燥进行10分钟干燥,制作了在基材上设置了PVA类树脂的层的叠层体。
接着,将该叠层体首先在空气中于130℃进行自由端拉伸至4.0倍,生成了拉伸叠层体。接着,通过对拉伸叠层体进行染色而生成了着色叠层体。着色叠层体是将拉伸叠层体在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液温30℃的染色液中浸渍任意时间,由此通过碘对拉伸叠层体中所包含的PVA层染色并使得构成最终生成的偏振膜的PVA层的单体透射率为38~44%而得到的着色叠层体。在本工序中,染色液如下:以水为溶剂,并使碘浓度为0.3~0.8重量%的范围内、碘化钾浓度为2.1~5.6重量%的范围内。碘和碘化钾的浓度之比为1比7。接着,将着色叠层体在60℃的硼酸交联水溶液中浸渍60秒钟,由此进行了对吸附有碘的PVA层的PVA分子彼此之间实施交联处理的工序。本工序的硼酸交联水溶液中,硼酸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将通过交联处理而得到的光学膜叠层体从硼酸水溶液中取出,用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的30℃的水溶液对附着于PVA层表面的硼酸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光学膜叠层体通过利用60℃的温风的干燥工序进行了干燥。所得到的光学膜叠层体中所含的偏振膜的厚度为5.6μm。
在构成所得到的成膜于无定形PET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9的粘接剂,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同时贴合以下制造的具有厚度约300nm且折射率为1.50的易粘接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然后在55℃下进行了6分钟的干燥。然后,将无定形PET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对于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8]
本实施例的偏振膜是通过上述的过量染色脱色法制造的,所述过量染色脱色法是在同一浴中进行脱色和交联的方法。
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准备了JSR公司制造的ARTON膜(厚度:100μm),对其表面实施了电晕处理(58W/m2/min)。另一方面,准备PVA(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Gohsenol:NH18(平均聚合度:2000,皂化度:98.5摩尔%)),准备PVA类树脂为8wt%的PVA水溶液的涂布液,涂布该涂布液并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7μm,在60℃的气氛下通过热风干燥进行10分钟干燥,制作了在基材上设置了PVA类树脂的层的叠层体。
接着,将该叠层体首先在空气中于175℃进行自由端拉伸至5.2倍,制作了拉伸叠层体。
然后,通过对拉伸叠层体进行染色而生成了着色叠层体。具体来说,是将拉伸叠层体在包含碘及碘化钾且液温为25℃的染色液(以水为溶剂,碘浓度为1.0重量%、碘化钾浓度为7.0重量%)中浸渍120秒钟以上的任意时间而制作的。
接着,将着色叠层体在75℃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任意时间,进行了使吸附有碘的PVA层的PVA分子彼此之间交联、同时对着色叠层体中过剩的碘实施脱色处理的工序。本工序的硼酸水溶液中,硼酸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最终的偏振膜的透射率的调整通过上述浸渍时间来进行。
将所得到的着色叠层体从硼酸水溶液中取出,用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的30℃的水溶液对附着于PVA层表面的硼酸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着色叠层体通过利用60℃的温风的干燥工序进行了干燥。所得到的着色叠层体中所含的偏振膜的厚度为3.8μm。
在构成得到的成膜于ARTON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60的粘接剂,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同时贴合以下制造的具有厚度约300nm且折射率为1.50的易粘接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然后在55℃下进行了6分钟的干燥。然后,将ARTON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对于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19]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浴的浸渍时间、以及交联/脱色浴的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这点以外,在与实施例1-18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20]
本实施例的偏振膜是通过脱色浴和交联浴分别进行的上述的过量染色脱色法制造的。
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准备了JSR公司制造的ARTON膜(厚度:100μm),对其表面实施了电晕处理(58W/m2/min)。另一方面,准备PVA(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Gohsenol:NH18(平均聚合度:2000,皂化度:98.5摩尔%)),准备PVA类树脂为8wt%的PVA水溶液的涂布液,涂布该涂布液并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7μm,在60℃的气氛下通过热风干燥进行10分钟干燥,制作了在基材上设置了PVA类树脂的层的叠层体。
接着,将该叠层体首先在空气中于175℃进行自由端拉伸至5.2倍,制作了拉伸叠层体。
然后,通过对拉伸叠层体进行染色而生成了着色叠层体。具体来说,是将拉伸叠层体在包含碘及碘化钾且液温为25℃的染色液(以水为溶剂,碘浓度为1.0重量%、碘化钾浓度为7.0重量%)中染色1小时而制作的。
接着,进行了将着色叠层体在45℃的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渍任意时间,从而实施将着色叠层体中过剩的碘进行脱色处理的工序。本工序的碘化钾溶液中,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最终的偏振膜的透射率的调整通过上述浸渍时间来进行。
接着,进行了通过将所得到的着色叠层体在60℃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60秒钟而使吸附有碘的PVA层的PVA分子彼此交联的处理的工序。在本工序的硼酸水溶液中,硼酸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
将所得到的着色叠层体从硼酸水溶液中取出,用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的30℃的水溶液对附着于PVA层表面的硼酸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着色叠层体通过利用60℃的温风的干燥工序进行了干燥。所得到的着色叠层体中所含的偏振膜的厚度为3.8μm。
在构成得到的成膜于ARTON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9的粘接剂,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同时贴合以下制造的具有厚度约300nm且折射率为1.5的易粘接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然后在55℃下进行了6分钟的干燥。然后,将ARTON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对于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21]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后的脱色浴的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以及作为粘接剂使用了折射率为1.60的粘接剂以外,在与实施例1-20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1-22]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染色后的脱色浴的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以及作为粘接剂使用了折射率为1.60的粘接剂以外,在与实施例1-20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2]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2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3]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3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4]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4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5]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0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5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6]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62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6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7]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2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7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8]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3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8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9]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4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9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0]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5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0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1]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6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1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2]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7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2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3]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8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3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4]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19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4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5]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20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5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6]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21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6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比较例1-17]
除了作为粘接剂使用折射率为1.53的以往的粘接剂以外,与实施例1-22同样地制作了比较例1-17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并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现有例1]
本现有例的偏振膜是通过上述的单层拉伸法制造的。
将厚度4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下述[1]~[5]的5个浴中浸渍并通过周速度不同的多组辊之间而依次对膜长度方向赋予张力,进行拉伸使得最终的拉伸倍率为相对于膜原长为6.0倍。将该膜在50℃的烘箱中进行4分钟干燥,得到了厚度17μm的偏振膜。
[1]膨润浴:30℃的纯水
[2]染色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碘浓度为0.02~0.2重量%的范围内、碘化钾浓度为0.14~1.4重量%的范围内。碘和碘化钾的浓度之比为1比7。在含有碘和碘化钾的30℃的水溶液中浸渍任意时间,使得最终的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为40~44%。
[3]第一交联浴:含有3重量%碘化钾和3重量%硼酸的40℃的水溶液。
[4]第二交联浴:含有5重量%碘化钾和4重量%硼酸的60℃的水溶液。
[5]清洗浴:含有3重量%碘化钾的25℃的水溶液
在所得到的偏振膜的一面涂布折射率为1.53的粘接剂,并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用辊压机与以下制造的具有厚度约300nm且折射率为1.50的易粘接层的厚度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贴合,然后在55℃下干燥6分钟,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对于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现有例2]
在本现有例中,除了染色液的碘浓度和碘化钾浓度、以及浸渍时间不同以获得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不同的偏振膜这点以外,在与现有例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现有例3]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现有例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为聚乙烯醇膜的厚度。现有例1使用的是厚度40μm的聚乙烯醇膜,最终的偏振膜的厚度为17μm。与此相对,本现有例使用的是厚度60μm的聚乙烯醇膜(可乐丽制造,商品名“VF-PE#6000”),最终的偏振膜的厚度为25μm厚。所得到的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2-1]
在构成实施例1-1中得到的成膜在无定形PET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并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并贴合经过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然后在50℃下进行了5分钟干燥。然后,将无定形PET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厚度60μm的TAC膜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叠层体由厚度80nm的粘接剂层、厚度60μm的TAC膜形成,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60μm。
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2]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3得到的厚度为4.7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3]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4得到的厚度为6.9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4]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10得到的厚度为9.1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5]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1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富士写真フィルム)制造,商品名“FUJITACTD80UL”,折射率1.49)。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叠层体由厚度80nm的粘接剂层、厚度80μm的TAC膜形成,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80μm。
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6]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2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制造,商品名“FUJITACTD80UL”,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7]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3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3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制造,商品名“FUJITACTD80UL”,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8]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4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为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4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制造,商品名“FUJITACTD80UL”,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9]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光学叠层体的构成。本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如下获得:利用干燥后的厚度为2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将厚度32μm的λ/4相位差膜(瑞翁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ZEONORFILMZD12”)与实施例2-2中得到的光学叠层体中TAC膜的与贴合有偏振膜的面相反的面贴合,使得偏振膜的吸收轴与λ/4相位差膜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叠层体由厚度80nm的粘接剂层、厚度60μm的TAC膜、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及厚度32μm的λ/4相位差膜形成,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112μm。
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10]
在构成实施例1-1中得到的成膜在无定形PET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并且贴合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然后在50℃下进行了5分钟干燥。然后,将无定形PET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上。进一步,利用干燥后的厚度为10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将TAC膜的与贴合有偏振膜的面相反的面与厚度1.00mm的GorillaGlass(CORNING公司制造,商品名“Gorilla”)贴合,由此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叠层体由厚度80nm的粘接剂层、厚度40μm的TAC膜、厚度100μm的粘合剂层、及厚度1.00mm的GorillaGlass形成,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1140μm。
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11]
作为将TAC膜与GorillaGlass贴合的粘接剂,使用了干燥后的厚度为100μm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类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0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叠层体由厚度80nm的粘接剂层、厚度40μm的TAC膜、厚度100μm的粘接剂层、及厚度1.00mm的GorillaGlass形成,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1140μm。
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12]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18中得到的成膜在ARTON基材上的厚度为3.8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2-13]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20中得到的成膜在ARTON基材上的厚度为3.8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比较例2-1]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2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比较例2-2]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2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比较例2-3]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3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3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比较例2-4]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4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4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比较例2-5]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1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12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比较例2-6]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2-13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光学膜的厚度。实施例2-13的光学膜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6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6UY”,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使用的是经过了皂化处理的厚度4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光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ACFILMKC4UY”,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2。
[实施例3-1]
在构成实施例1-1中得到的成膜在无定形PET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并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并且贴合以下制作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并使得偏振膜的表面与TAC膜的另一面相对,然后在50℃下进行了5分钟干燥,所述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由厚度40μm的TAC膜和形成在其一面的雾度值为0.5%的防眩层形成。然后,将无定形PET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2]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3中得到的厚度为4.7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3]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4中得到的厚度为6.9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4]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10中得到的厚度为9.1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5]
除了以下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防眩层的雾度值。实施例3-1的防眩层的雾度值为0.5%。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以下制作的雾度值为1.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6]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3中得到的厚度为4.7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5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7]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4中得到的厚度为6.9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5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8]
除了作为偏振膜使用的是实施例1-10中得到的厚度为9.1μm的偏振膜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5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9]
除了以下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防眩层的雾度值。实施例3-2的防眩层的雾度值为0.5%。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以下制作的雾度值为12%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10]
除了以下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是防眩层的雾度值。实施例3-2的防眩层的雾度值为0.5%。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以下制作的雾度值为2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11]
在构成实施例1-18中得到的成膜在ARTON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并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并且贴合以下制作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并使得偏振膜的表面与TAC膜的另一面相对,然后在50℃下进行了5分钟干燥,所述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由厚度40μm的TAC膜和形成在其一面的雾度值为1.5%的防眩层形成。然后,将ARTON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实施例3-12]
在构成实施例1-20中得到的成膜在ARTON基材上的偏振膜的PVA层的表面涂布如下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并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并且贴合以下制作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并使得偏振膜的表面与TAC膜的另一面相对,然后在50℃下进行了5分钟干燥,所述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由厚度40μm的TAC膜和形成在其一面的雾度值为0.5%的防眩层形成。然后,将ARTON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上,制作了光学叠层体。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比较例3-1]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保护层的防眩层。实施例3-1的保护层是一面形成有雾度值为0.5%的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层使用的是未形成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比较例3-2]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保护层的防眩层。实施例3-2的保护层是一面形成有雾度值为0.5%的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层使用的是未形成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比较例3-3]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3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保护层的防眩层。实施例3-3的保护层是一面形成有雾度值为0.5%的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层使用的是未形成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比较例3-4]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4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保护层的防眩层。实施例3-4的保护层是一面形成有雾度值为0.5%的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层使用的是未形成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比较例3-5]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1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保护层的防眩层。实施例3-11的保护层是一面形成有雾度值为1.5%的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层使用的是未形成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比较例3-6]
除了以下的不同点以外,在与实施例3-1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了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制造及制作,并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了各种评价。所述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隔着粘接剂层与偏振膜接合的保护层的防眩层。实施例3-12的保护层是一面形成有雾度值为1.5%的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保护层使用的是未形成防眩层的厚度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折射率1.49)。所得到的偏振膜及光学叠层体的特性示于表3。
(粘接剂的制备)
首先,对以往的粘接剂的制备进行说明。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份、羟甲基三聚氰胺50份溶解在纯水中,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的水溶液,得到了折射率1.53的粘接剂。
接着,对本实施例的粘接剂的制备进行说明。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份、羟甲基三聚氰胺50份溶解在纯水中,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的水溶液。进一步,在该水溶液100份中加入氧化铝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5nm、固体成分浓度10%)12份,制备粘接剂水溶液,得到了折射率1.55的粘接剂。
另外,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份、羟甲基三聚氰胺50份溶解在纯水中,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的水溶液。进一步,在该水溶液100份中加入氧化铝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5nm、固体成分浓度10%)18份,制备粘接剂水溶液,得到了折射率1.56的粘接剂。
另外,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份、羟甲基三聚氰胺50份溶解在纯水中,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的水溶液。进一步,在该水溶液100份中加入氧化锆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0nm、固体成分浓度6%)13份,制备粘接剂水溶液,得到了折射率1.59的粘接剂。
另外,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份、羟甲基三聚氰胺50份溶解在纯水中,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的水溶液。进一步,在该水溶液100份中加入氧化锆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0nm、固体成分浓度6%)15.3份,制备粘接剂水溶液,得到了折射率1.60的粘接剂。
另外,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份、羟甲基三聚氰胺50份溶解在纯水中,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的水溶液。进一步,在该水溶液100份中加入氧化锆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0nm、固体成分浓度6%)20份,制备粘接剂水溶液,得到了折射率1.62的粘接剂。
(具有易粘接层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的制造方法)
通过熔融挤出制成(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接着涂布易粘接层,使涂布有易粘接层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干燥,得到了具有膜厚300nm的易粘接层的膜厚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及易粘接层的折射率均为1.50。
(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制作)
<雾度值为0.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制作>
首先,作为防眩层形成材料所含有的树脂,准备了紫外线固化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UV1700B”、固体成分100%)80重量份、以及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主成分的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VISCOAT#300”、固体成分100%)20重量份。相对于上述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了作为上述粒子的丙烯酸类与苯乙烯的共聚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chpolymer”、重均粒径:5.0μm、折射率:1.520)1重量份、作为上述触变赋予剂的合成蒙脱石(为有机粘土)(CO-OPCHEMICAL制造,商品名“LUCENTITESAN”)1.5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商品名“Irgacure907”)3重量份、流平剂(DIC公司制造,商品名“PC4100”、固体成分10%)0.5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机粘土用甲苯稀释成固体成分为6.0%后使用。将该混合物用甲苯/环戊酮(CPN)混合溶剂(重量比80/20)稀释,使固体成分浓度为40重量%,制备了防眩层形成材料(涂布液)。
接着,作为透光性基材,准备了透明塑料膜基材(三乙酰纤维素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厚度:40μm、折射率:1.49)。使用逗点涂布机在上述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面涂布上述防眩层形成材料(涂布液),形成了涂膜。然后,将该形成了涂膜的透明塑料膜基材以倾斜约30°的角度输送至干燥工序。在干燥工序中于90℃加热2分钟,使上述涂膜干燥。然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厚度7.5μm的防眩层,得到了雾度值为0.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
<雾度值为1.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制作>
首先,作为防眩层形成材料所含有的树脂,准备了紫外线固化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UV1700B”、固体成分100%)80重量份、以及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主成分的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VISCOAT#300”、固体成分100%)20重量份。相对于上述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了作为上述粒子的丙烯酸类与苯乙烯的共聚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chpolymer”、重均粒径:5.0μm、折射率:1.520)3重量份、作为上述触变赋予剂的合成蒙脱石(为有机粘土)(CO-OPCHEMICAL公司制造,商品名“LUCENTITESAN”)1.5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商品名“Irgacure907”)3重量份、流平剂(DIC公司制造,商品名“PC4100”、固体成分10%)0.5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机粘土用甲苯稀释成固体成分为6.0%后使用。将该混合物用甲苯/环戊酮(CPN)混合溶剂(重量比80/20)稀释,使固体成分浓度为40重量%,制备了防眩层形成材料(涂布液)。
接着,作为透光性基材,准备了透明塑料膜基材(三乙酰纤维素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厚度:40μm、折射率:1.49)。使用逗点涂布机在上述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面涂布上述防眩层形成材料(涂布液),形成了涂膜。然后,将该形成了涂膜的透明塑料膜基材以倾斜约30°的角度输送至干燥工序。在干燥工序中于90℃加热2分钟,使上述涂膜干燥。然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厚度7.5μm的防眩层,得到了雾度值为1.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
<雾度值为12%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制作>
首先,准备了分散有无机氧化物粒子与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键合而成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上述(B)成分)且包含上述(A)成分的硬涂层形成材料(JSR公司制造,商品名“OPSTARZ7540”、固体成分:56重量%、溶剂:乙酸丁酯/甲乙酮(MEK)=76/24(重量比))。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以(A)成分总计:(B)成分=2:3的重量比含有(A)成分:季戊四醇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类聚氨酯、(B)成分:利用有机分子对表面进行了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粒(重均粒径100nm以下)。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固化被膜的折射率为1.485。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了作为上述微粒的丙烯酸类与苯乙烯的交联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chpolymerXX80AA”、重均粒径:5.5μm、折射率:1.515)5重量份、流平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RANDICPC-4100”)0.1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SpecialtyChemicalsInc.制造,商品名“Irgacure127”)0.5重量份。将该混合物用乙酸丁酯/MEK比率为2/1(重量比)的混合溶剂稀释,使固体成分浓度为45重量%,制备了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
接着,作为透光性基材,准备了透明塑料膜基材(三乙酰纤维素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厚度:40μm、折射率:1.49)。使用逗点涂布机在上述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面涂布上述防眩层形成材料(涂布液),形成了涂膜。然后,将该形成了涂膜的透明塑料膜基材以倾斜约30°的角度输送至干燥工序。在干燥工序中于90℃加热2分钟,使上述涂膜干燥。然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厚度9μm的防眩层,得到了雾度值为12%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
<雾度值为2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制作>
首先,准备了分散有无机氧化物粒子与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键合而成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上述(B)成分)且包含上述(A)成分的硬涂层形成材料(JSR公司制造,商品名“OPSTARZ7540”、固体成分:56重量%、溶剂:乙酸丁酯/甲乙酮(MEK)=76/24(重量比))。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以(A)成分总计:(B)成分=2:3的重量比含有(A)成分:季戊四醇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类聚氨酯、(B)成分:利用有机分子对表面进行了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粒(重均粒径100nm以下)。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固化被膜的折射率为1.485。相对于上述硬涂层形成材料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了作为上述微粒的丙烯酸类与苯乙烯的交联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chpolymerXX80AA”、重均粒径:5.5μm、折射率:1.515)13重量份、流平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RANDICPC-4100”)0.1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造,商品名“Irgacure127”)0.5重量份。将该混合物用乙酸丁酯/MEK比率为2/1(重量比)的混合溶剂稀释,使固体成分浓度为45重量%,制备了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
接着,作为透光性基材,准备了透明塑料膜基材(三乙酰纤维素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FUJITACT40UZ”、厚度:40μm、折射率:1.49)。使用逗点涂布机在上述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面涂布上述防眩层形成材料(涂布液),形成了涂膜。然后,将该形成了涂膜的透明塑料膜基材以倾斜约30°的角度输送至干燥工序。在干燥工序中于90℃加热2分钟,使上述涂膜干燥。然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厚度9μm的防眩层,得到了雾度值为25%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
[评价]
(厚度的测定)
针对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通过后述的基于显微激光-拉曼的拉曼分光测定和光学叠层体截面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测定了偏振膜的厚度。对于现有例1~3,使用数字式测厚仪(尾崎制作所制造,PEACOCKDG205)进行了测定。
(偏振膜反射率的测定)
用砂纸将上述各实施例1及各比较例的制造方法的过程中得到的光学膜叠层体(经过拉伸的基材与偏振膜的叠层体)中与偏振膜面相反侧的表面(即PET面)均匀地粗糙化之后,涂布黑色涂料来进行着色,使得可见光线透射率为5%以下。
另外,对于由上述现有例1~3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偏振膜,在偏振膜的一面贴合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过程中得到的由光学膜叠层体剥离后的无定形PET基材,用砂纸将该无定形PET基材的与偏振膜相反侧的表面均匀地粗糙化之后,涂布黑色涂料来进行着色,使得可见光线透射率为5%以下。
然后,使用分光光度仪(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商品名“U-4100”),以10度射入角对测定面、即偏振膜射入偏振光,针对波长610nm,测定了偏振膜的透射轴方向及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
(偏振膜折射率的导出)
将空气的折射率设为1、将偏振膜的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t、将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a、使用关系式:Rt=((1-nt)/(1+nt))2、Ra=((1-na)/(1+na))2、由上述测得的透射轴方向的反射率Rt、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Ra的值导出了偏振膜的折射率(换算折射率)。
(透射率及偏振度的测定)
一边涂布上述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并使得干燥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80nm,一边将上述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的制造方法的过程中得到的光学膜叠层体(经过拉伸的基材与偏振膜的叠层体)与经过皂化处理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制造,商品名“FUJITACTD80UL”)贴合,然后在55℃下进行了6分钟干燥。然后,将无定形PET基材剥离,将偏振膜转印到作为保护层的上述厚度80μm的TAC膜上,得到了叠层体。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的V7100),对该叠层体测定了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T、平行透射率Tp、垂直透射率Tc。上述T、Tp、Tc是通过JISZ8701的2度视野(C光源)测定并进行了可见度校正而得到的Y值。
使用上述透射率、利用下式求出了偏振度P。
偏振度P(%)={(Tp-Tc)/(Tp+Tc)}1/2×100
(吸光度的计算)
使用上述的透射率及偏振度测定中测得的平行透射率Tp、垂直透射率Tc,按照下述式子计算出射入与偏振膜的吸收轴平行的偏振光时的透射率ka,接着,由ka计算出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射入与偏振膜的吸收轴平行的偏振光时的吸光度)Aa。其中,Tp、Tc并不是进行了可见度校正而得到的Y值,而是直接使用了测定波长380~780nm的数值。
ka=(1/2)1/2(Tp+Tc)1/2/(Tp-Tc)1/2
Aa=-log10(ka)
(拉曼分光测定)
如图7所示,使用超薄切片机(LEICA制造,商品名“LEICAULTRACUTUCT”或“LEICAEMUC7”),将上述的透射率及偏振度测定中使用的叠层体(在光学膜叠层体上贴合TAC膜并剥离PET基材而得到的叠层体)的中央部沿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拉伸方向)且偏振膜的厚度方向切断,制作了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和偏振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约为100nm的超薄切片试样。
拉曼分光测定中所使用的装置和条件如下所述。
·装置:显微激光-拉曼JobinYvonS.A.S公司制造的LabRAMHR800(HORIBAJobinYvon制造,HR800)
·激发波长:514.5nm
·Grating:1800gr/mm
·物镜:100倍(开口数0.9)
·测定间距:0.1μm
如图8所示,对于上述的超薄切片试样的偏振膜截面,在偏振膜的厚度方向以0.1μm间隔的测定点进行了拉曼光谱的测定。
激光光如下射入:使其偏光面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拉伸方向)平行、且垂直于超薄切片试样的偏振膜截面。另外,在超薄切片试样的后面设置了检偏振器。检偏振器的偏光面与激光光的偏光面平行。
在上述测定条件下,分解能、即激光光在试样上的光点直径(半值宽度)为0.7μm,激光光的光点截面的中心位于距偏振膜表面0.5μm的位置时,基本上正好与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中心部分相对应,来自于存在于偏振膜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以外的I3 -及空气的拉曼散射所引起的误差较少,能够良好地近似Is。
如图2所示,各实施例、比较例、现有例的任何一个的拉曼光谱中,均在108cm-1附近观测到对应于I3 -的峰,另外,在158cm-1附近观测到对应于I5的峰。
(I3 -的积分强度分布的计算)
对于在各测定点得到的拉曼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并求出了在波数90cm-1~120cm-1区间的积分强度。
基线校正如下进行: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将波数90cm-1下的拉曼强度和波数120cm-1下的拉曼强度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直线对拉曼光谱的基线进行直线近似,将距离该近似直线的距离作为拉曼强度,对测定时的基线的斜率进行校正(参照图2)。由所得到的各测定点的积分强度求出了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图3(a)、(b))。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厚度方向的原点对应于后述的拐点位置,光从负的坐标侧射入。
(Aa×(Is/Ia)值的计算)
在图3的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图中,计算出将积分强度分布在偏振膜的厚度方向整个区间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Ia。具体来说,将平滑处理前厚度方向的位置x的积分强度设为I(x)、通过下述式子求出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IWMA(x),在整个区间对IWMA(x)进行积分,计算出值Ia。
IWMA(x)=[I(x-0.5)×1+I(x-0.4)×2+I(x-0.3)×4+I(x-0.2)×6+I(x-0.1)×8+I(x)×10+I(x+0.1)×8+I(x+0.2)×6+I(x+0.3)×4+I(x+0.4)×2+I(x+0.5)×1]/(1+2+4+6+8+10+8+6+4+2+1)
所得到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分布的实例示于图3(a)、(b)。
接着,近似地求出了值Is,所述值Is是将存在于偏振膜厚度方向距偏振膜表面1μm的部分且在上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偏振膜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而得到的值。
具体来说,首先,在计算Ia时如上述那样得到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分布中,通过求出积分强度分布的微分的极大值来特定光射入侧的上升部分中的拐点位置。
接着,求出所特定的拐点位置+0.5μm的位置的平滑处理后的积分强度值IWMA(0.5),将该值设为Is。
由所得到的Aa、Ia、IWMA(0.5)值,如上述那样以Aa×(Is/Ia)值的方式求出了Aa×(IWMA(0.5)/Ia)的值。
(粘接剂层的折射率的测定)
将上述那样获得的各粘接剂涂布在PET基材上,在100℃下干燥,得到了自立膜。使用阿贝折射率仪(ATAGOCo.,Ltd.制造,商品名“DR-M2”)、且使用钠光源(D线,波长589nm)作为光源,对所述自立膜的各粘接剂的折射率进行了测定。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及易粘接层的折射率的测定)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的折射率如下测定:在上述的具有易粘接层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中,未涂布易粘接层制造而得到的膜、即仅对(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进行熔融挤出、干燥而得到的膜厚40μm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使用阿贝折射率仪(ATAGOCo.,Ltd.制造,商品名“DR-M2”)、且使用钠光源(D线,波长589nm)作为光源对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进行测定。
另外,对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所具有的易粘接层的折射率,与上述的粘接剂层的折射率的测定同样地得到自立膜,使用阿贝折射率仪(ATAGOCo.,Ltd.制造,商品名“DR-M2”)、且使用钠光源(D线,波长589nm)作为光源,对所述自立膜进行了测定。
(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雾度值的测定)
基于JISK7136(2000年版)的雾度值(雾度)标准,使用雾度仪HM-150(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对实施例3-1~3-12及比较例3-1~3-6中使用的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的雾度值进行了测定。在此,在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上涂布了如上所述制备的折射率1.53的粘接剂而得到的叠层体与未涂布上述粘接剂的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未发现雾度值具有差异。因此,所测定的雾度值可以看作是由粘接剂层和带有防眩层的保护层形成的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
(干涉条纹的评价方法)
针对各实施例、比较例、现有例制作的光学叠层体,对偏振膜面进行粗糙化之后,涂布黑色涂料使其着色,对偏振膜的与保护层相反侧的表面进行粗糙化,然后用黑色涂料使其着色,使得可见光透射率为5%以下,制备了样品。将样品在暗室中置于3波长荧光灯(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ationalPark3波长形昼白色(F.L15EX-N15W)”)正下方约10~30cm,一边改变观察点一边对样品进行肉眼观察时,以清晰地观察到干涉条纹、观察到干涉条纹、观察到轻微的干涉条纹、观察到极轻微的干涉条纹、无法观察到干涉条纹这5个等级进行了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可认为各实施例、比较例制作的光学叠层体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所具有的易粘接层的折射率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相等,因此,在干涉条纹的评价时,可以忽略其影响。
(偏振膜的反射率)
图9示出的是各实施例、比较例、现有例的偏振膜的Aa×(Is/Ia)值与在可见波长的长波长侧610nm的吸收轴方向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由图及表1可知,Aa×(Is/Ia)值越是变大,反射率越是增加。
(干涉条纹的评价)
由表1可知以下结果。即,使用了折射率为1.53的现有的粘接剂的比较例1-1~1-5、1-7~1-17、2-1~2-6、3-1~3-6的光学叠层体的Aa×(Is/Ia)值为0.55以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使用了折射率为1.53的现有的粘接剂的现有例1~3的光学叠层体的Aa×(Is/Ia)值为0.40以下,未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可知,使用了折射率为1.53的现有的粘接剂的光学叠层体的Aa×(Is/Ia)值为0.53以上的情况下,存在产生干涉条纹这样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对于使用了折射率为1.53的现有的粘接剂的比较例1-1~5、1-7~1-17的光学叠层体而言,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中(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附近的部分的)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9以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针对于此,为了减小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中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而使用了比现有的粘接剂的折射率大的粘接剂的各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中,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中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6以下的情况下,未观察到干涉条纹;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中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7的情况下,仅观察到极轻微的干涉条纹;偏振膜的光射入侧的面中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8的情况下,仅观察到轻微的干涉条纹。因此,各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
另外,关于构成光学叠层体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的折射率差对干涉条纹带来的影响,比较例1-6的光学叠层体中粘接剂层与光学膜的折射率差为0.12,可观察到干涉条纹。与此相对,实施例1-1~1-22、现有例1~3的光学叠层体中粘接剂层与光学膜的折射率差为0.10以下,观察到轻微的干涉条纹、或观察到极轻微的干涉条纹、或者未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各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
另外,由表2可知以下结果。即,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40μm的比较例2-1~2-6的光学叠层体可观察到干涉条纹。与此相对,为了加大由偏振膜反射的光与由光学叠层体可视侧的最表面反射的光的光程差而加大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60μm的实施例2-1~2-4、2-12~2-13的光学叠层体仅观察到极轻微的干涉条纹,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80μm的实施例2-5~2-11的光学叠层体未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各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
另外,由表3可知以下结果。即,未设置防眩层的雾度值为0.3%的比较例3-1~3-6的光学叠层体可观察到干涉条纹。与此相对,设置了防眩层且雾度值为0.5%以上的实施例3-1~3-4的光学叠层体仅观察到轻微的干涉条纹,设置了防眩层且雾度值为1.5%以上的实施例3-5~3-8、3-11~3-12的光学叠层体仅观察到极轻微的干涉条纹,设置了防眩层且雾度值为12%以上的实施例3-9~3-10的光学叠层体未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可知,各实施例的光学叠层体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发明而言,除了图示说明的构成以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说明的构成,其范围应该由附上的专利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的范围来确定。

Claims (19)

1.一种光学叠层体,其是在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光学膜接合而得到的,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
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
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
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所述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中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之差为0.08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中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与所述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6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粘接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10以下。
4.一种光学叠层体,其是由偏振膜与部分叠层体形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叠层体至少包含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和光学膜;
在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所述光学膜接合;
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
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
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
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所述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60μ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部分叠层体的厚度为80μm以上。
6.一种光学叠层体,其是由偏振膜与部分叠层体形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偏振膜由使碘进行了取向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叠层体至少包含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和光学膜;
在所述偏振膜的第一面上隔着所述光学透明的粘接剂层与所述光学膜接合;
所述偏振膜用式Aa×(Is/Ia)表示的值显示为0.53以上,其中,
将波长480nm下所述偏振膜吸收轴方向的吸光度设为Aa,
将所述偏振膜的拉曼光谱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a,
将存在于所述偏振膜的厚度方向距所述第一面1μm的部分且在所述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进行了取向的I3 -的拉曼散射在波数90cm-1~120cm-1的区间进行积分,再将所得到的积分强度在所述偏振膜厚度方向的积分强度分布在该偏振膜厚度方向的整个区间进行积分,并将所得到的值设定为Is;
所述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显示为0.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显示为1.5%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部分叠层体的雾度值显示为1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粘接剂层是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交联剂及金属化合物胶体的溶液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光学膜为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还含有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在所述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上形成有硬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在所述透明树脂材料的保护层上形成有硬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含有相位差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Aa×(Is/Ia)值为0.55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偏振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偏振膜的厚度为7μm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偏振膜的厚度为5μm以下。
19.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
CN201480002345.9A 2013-02-07 2014-02-06 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Active CN104641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2537 2013-02-07
JP2013-022537 2013-02-07
JP2014-017170 2014-01-31
JP2014017170A JP5615987B2 (ja) 2013-02-07 2014-01-31 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積層体
PCT/JP2014/052755 WO2014123184A1 (ja) 2013-02-07 2014-02-06 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積層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1268A CN104641268A (zh) 2015-05-20
CN104641268B true CN104641268B (zh) 2016-05-25

Family

ID=51299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345.9A Active CN104641268B (zh) 2013-02-07 2014-02-06 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54372B2 (zh)
EP (1) EP2869099A4 (zh)
JP (1) JP5615987B2 (zh)
KR (1) KR101703872B1 (zh)
CN (1) CN104641268B (zh)
TW (1) TWI486256B (zh)
WO (1) WO2014123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8853B2 (ja) 2009-11-12 2012-02-2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99497B1 (ko) 2010-06-22 2017-01-24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KR101719862B1 (ko) 2011-05-18 2017-03-24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EP2711748A4 (en) 2011-05-18 2014-12-03 Toyo Boseki POLARIZING PLAT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114160B2 (ja) * 2012-10-22 2017-04-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5863053B2 (ja) * 2013-09-06 2016-0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偏光膜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5229505B (zh) 2014-03-26 2018-01-16 Lg化学株式会社 制造具有局部去偏光区域的偏光片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该方法制造的偏光片、偏光板和图像显示器件
KR101696970B1 (ko) 2014-03-31 2017-01-17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US20160033699A1 (en) 2014-08-04 2016-02-0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JP6645420B2 (ja) * 2014-10-30 2020-02-14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KR20180023953A (ko) * 2015-07-16 2018-03-07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편광판
US11204524B2 (en) 2016-01-08 2021-12-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6732614B2 (ja) * 2016-09-16 2020-07-2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タッチ入力装置
JP6586404B2 (ja) * 2016-09-27 2019-10-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該光学積層体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6572327B2 (ja) * 2017-01-20 2019-09-04 ツィンファ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ショットキーダイオード、ショットキーダイオードアレイ及びショットキーダイオードの製造方法
TWI655475B (zh) * 2017-02-08 2019-04-01 和昇眼鏡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Anti-glare dissipating optical lens
CN110249244B (zh) * 2017-02-28 2021-08-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圆偏振片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6470456B1 (ja) * 2017-09-13 2019-02-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6470457B1 (ja) * 2017-09-13 2019-02-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6470455B1 (ja) * 2017-09-13 2019-02-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7240092B2 (ja) * 2017-10-03 2023-03-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1684324B (zh) * 2018-01-30 2022-05-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偏振片、圆偏振片、显示装置
CN111788504B (zh) * 2018-02-28 2022-04-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动力行驶车辆用的偏振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偏振膜层叠体的光学显示面板
JP2020052365A (ja) * 2018-09-28 2020-04-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複合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890161B2 (ja) * 2018-10-15 2021-06-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6890160B2 (ja) * 2018-10-15 2021-06-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6797499B2 (ja) * 2018-10-15 2020-1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20220365265A1 (en) * 2019-09-30 2022-11-1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optical film selection method
JP2021178508A (ja) * 2020-05-08 2021-11-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081107A (ja) * 2020-11-19 2022-05-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7449A (zh) * 2008-11-27 2011-09-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碘系偏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73563A (ja) * 2010-09-03 2012-04-12 Nitto Denko Corp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9644A (zh) 1974-12-13 1976-06-16 Sakurai Kogaku Kogyosho Kk
JP4279944B2 (ja) 1999-06-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1343521A (ja) 2000-05-31 2001-12-14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57700B2 (ja) 2003-04-25 2007-08-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0026498A (ja) * 2008-06-17 2010-02-04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5700B1 (ko) 2009-03-05 2012-08-21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박형 고기능 편광막의 제조방법
JP2010271703A (ja) 2009-04-21 2010-12-02 Nitto Denko Corp 偏光薄膜、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244848B2 (ja) 2009-05-01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CN102741717B (zh) 2010-03-05 2014-12-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板用胶粘剂、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5143204B2 (ja) * 2010-09-30 2013-02-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接着剤、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02023B2 (ja) 2010-09-03 2014-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11730B2 (ja) 2010-09-03 2014-06-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的パネル組立体の連続的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5361941B2 (ja) 2010-09-03 2013-12-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478553B2 (ja) 2010-09-03 2014-04-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連続ウェブ状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1679B2 (ja) 2010-09-03 2015-04-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矩形形状のパネルに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を順次的に貼り付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474869B2 (ja) 2010-09-03 2014-04-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7449A (zh) * 2008-11-27 2011-09-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碘系偏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73563A (ja) * 2010-09-03 2012-04-12 Nitto Denko Corp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54372B2 (en) 2016-05-31
JP2014170223A (ja) 2014-09-18
EP2869099A1 (en) 2015-05-06
US20150316696A1 (en) 2015-11-05
KR20150044964A (ko) 2015-04-27
JP5615987B2 (ja) 2014-10-29
TW201434638A (zh) 2014-09-16
WO2014123184A1 (ja) 2014-08-14
EP2869099A4 (en) 2015-11-11
KR101703872B1 (ko) 2017-02-07
CN104641268A (zh) 2015-05-20
TWI486256B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268B (zh) 具有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CN100469821C (zh) 硬涂薄膜、防反射硬涂薄膜、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KR101401815B1 (ko) 광학 적층체, 편광판,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화상 표시 장치,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시인성 개선 방법
CN101718885B (zh) 高对比度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573683B (zh) 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TW201512712A (zh) 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之明亮處對比度的改善方法
JP6591162B2 (ja) サングラス用偏光レンズ
JP2013200445A (ja) 円偏光板
TW201727283A (zh) 偏光板、防反射積層體及影像顯示系統
TWI354684B (en) Cellulose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JP6840235B2 (ja) 加飾シート、光学デバイス、画像表示装置
US10393924B2 (en)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8028667A (ja) 積層基材、積層体、偏光板、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49604A (ja) 円偏光板
CN108603968B (zh) 偏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