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4920A -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4920A
CN104634920A CN201510073369.XA CN201510073369A CN104634920A CN 104634920 A CN104634920 A CN 104634920A CN 201510073369 A CN201510073369 A CN 201510073369A CN 104634920 A CN104634920 A CN 104634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alve
generation device
port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33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松
张帆
高琛
鲍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5100733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49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4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49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中,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入端与压缩机气体产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出端中一者与气体混合室可通断相连,另一者与干燥器可通断连接,干燥器与气体混合室相连;加湿器的输入端与压缩气体产生装置相连,加湿器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的输入端可通断连接;吹扫气气体装置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的输出端相连。本申请通过设置加湿器和干燥器在需要对进入气体混合室内的气相有机物气体进行干燥时,可使其仅进入干燥器,然后再进入气体混合室,而当需要调节气相有机物气体的湿度时可开启加湿器,以增加气体混合室内的湿度。可实现对光催化降解气相有机物的过程的湿度变化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背景技术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光催化技术是治理VOCs污染的一条廉价可行的途径。
光催化降解气相有机物的过程十分复杂,包括气体的扩散、在催化剂表面的吸脱附以及表面化学反应等过程,在处理过程中易受到环境中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因此,在上述环境条件下去原位研究光催化材料的性能及其与气相有机物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很有帮助,并且对其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光催化材料性能的表征可以使用光反应器,对于气相有机物在光催化材料上的反应过程及机理研究则可以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些相关检测装置在光催化材料性能研究方面和气相有机物反应过程及机理研究方面是独立的,针对不同的研究所使用的污染物引入及反应条件设定方法都不相同,同时还存在难以准确调控浓度、湿度等反应条件,操作繁琐、测试周期长、容易泄露等问题,从而影响准确评价光催化材料的性能及研究气相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反应过程。
综上可知,如何提供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可实现不同的湿度环境,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可实现不同的湿度环境,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包括:
压缩气体产生装置;
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出端中一者与气体混合室可通断连接,另一者与干燥器可通断连接,所述干燥器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相连;
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相连,所述加湿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输入端可通断连接;
吹扫气气体装置,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和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均为压缩空气钢瓶,所述压缩空气钢瓶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与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之间设置有:
第一三通接口,所述第一三通接口的输入口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的输出口相连;
第一二通阀,所述第一二通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口的一个输出口相连;
由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向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导通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通阀的另一接口相连;
第三二通阀,所述第三二通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通阀的另一个接口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进气口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第一二通阀的另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与所述气体混合室之间设置有: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输入口与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个输出口与所述干燥器相连;
第五二通阀,所述第五二通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干燥器的输出端相连;
第二三通接口,所述第二三通接口的一个输入口与所述第五二通阀的另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接口的另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输出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接口的输出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加湿器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之间设置有:
第二二通阀,所述第二二通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口的另一个输出口相连;
由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向所述加湿器方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二通阀的另一接口相连;
第四二通阀,所述第四二通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二通阀的另一个接口与所述加湿器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第二二通阀的另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之间顺次连接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加湿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六二通阀。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气体混合室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的一个输入口相连,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中,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输入口之间设置有:
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的输出口相连;
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输出端相连;
由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向所述第二三通阀导通的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包括:压缩气体产生装置、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加湿器和吹扫气气体装置,其中,该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入端与压缩机气体产生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出端中一者与气体混合室可通断相连,另一者与干燥器可通断连接,该干燥器与上述气体混合室相连;上述的加湿器的输入端与压缩气体产生装置相连,并且该加湿器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的输入端可通断连接;上述的吹扫气气体装置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的输出端相连。
工作时,在需要对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产生的气体有干燥度要求时,可使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输出端与干燥器连通,并同时保证加湿器与气体混合室不连通,经过干燥器的干燥再进入气体混合室;而当需要改变检测过程中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产生的气体的湿度时,将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与气体混合室直接连通,并同时保证加湿器与气体混合室连通,从而实现对气体混合室内的气体的湿度的变化,操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湿度要求控制加湿器的工作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通过设置加湿器和干燥器在需要对进入气体混合室内的气相有机物气体进行干燥时,可使其仅进入干燥器,然后再进入气体混合室,而当需要调节气相有机物气体的湿度时可开启加湿器,以增加气体混合室内的湿度。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对光催化降解气相有机物的过程的湿度变化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俯视图;
1为压缩气体产生装置、2为吹扫气气体装置、3为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4为干燥器、5为加湿器、6为气体混合室、7为气压调节阀、8为第一三通接口、9为第一二通阀、10为第二二通阀、111为第一过滤器、112为第二过滤器、113为第三过滤器、121为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2为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3为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31为第一单向阀、132为第二单向阀、133为第三单向阀、14为第三二通阀、15为第四二通阀、16为第一三通阀、17为第五二通阀、18为第二三通接口、19为第六二通阀、20为湿度计、21为第二三通阀、22为工作腔体、23为进气口、24为出气口、25为有机物导入口、26为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可实现不同的湿度环境,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的俯视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包括: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加湿器5和吹扫气气体装置2。
其中,该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输入端与压缩机气体产生装置1的输出端相连,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输出端中一者与气体混合室6可通断相连,另一者与干燥器4可通断连接,该干燥器4与上述气体混合室6相连;上述的加湿器5的输入端与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相连,并且该加湿器5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6的输入端可通断连接;上述的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6的输出端相连。
工作时,在需要对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产生的气体有干燥度要求时,可使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输出端与干燥器4连通,并同时保证加湿器5与气体混合室6不连通,经过干燥器4的干燥再进入气体混合室6;而当需要改变检测过程中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产生的气体的湿度时,将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与气体混合室6直接连通,并同时保证加湿器5与气体混合室6连通,从而实现对气体混合室6内的气体的湿度的变化,操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湿度要求控制加湿器5的工作时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通过设置加湿器5和干燥器4,在需要对进入气体混合室6内的气相有机物气体进行干燥时,可使其仅进入干燥器4,然后再进入气体混合室6,而当需要调节气相有机物气体的湿度时可开启加湿器5,以增加气体混合室6内的湿度。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对光催化降解气相有机物的过程的湿度变化的调节。
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和吹扫气气体装置2均为压缩空气钢瓶,该压缩空气钢瓶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7,本申请中采用压缩空气钢瓶作为压缩气体的存储装置,可简化整个设备,降低成本。设置的气压调节阀7可调节压缩空气钢瓶内压缩气体的排出量,以避免气体的浪费。
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为装有压缩空气(20vol%O2/N2)的钢瓶,吹扫气气体装置2为装有氩气(Ar)的钢瓶。
具体地,本申请中公开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包括工作腔体22,设置在工作腔体22外侧上并与工作腔体22内部连通的进气口23和出气口24,以及与工作腔体22内部连通的有机物导入口25和用于密封有机物导入口的密封件26。对于上述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输出端为出气口24,输入端为进气口23。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接口8、第一二通阀9、第一单向阀131和第三二通阀14。
其中,第一三通接口8的输入口与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的输出口相连,第一二通阀9的一个接口与第一三通接口8的一个输出口相连,上述的第一单向阀131的单向导通方向为由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向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方向导通,并且该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入端与第一二通阀9的另一接口相连,上述的第三二通阀14的一个接口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出端相连,第三二通阀14的另一个接口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进气口23相连。
具体的气体流通流向: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第一三通接口8--第一二通阀9--第一单向阀131--第三二通阀14--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进气口23。
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之间管路上的阀体的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产生的压缩气体单向向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流通,而不能反向,因此,只要能实现上述目的的阀体均在保护范围内。
为了方便对该支路上的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以方便操作者对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产生的气体的浓度进行调节,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二通阀9的另一接口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入端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11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
具体地,第一二通阀9的另一接口与第一过滤器111的输入端相连,而第一过滤器111的输出端与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的输入端相连,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的输出端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入端相连。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111可对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产生的压缩气体进行过滤,以防止杂质进入气体混合室内,影响检测结果。对于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可为调节阀。
在没有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时,操作者只能根据浓度要求对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进行精确控制,以达到对浓度的要求。这种方式不便于操作,浪费劳动力。
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与气体混合室6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阀16、第五二通阀17和第二三通接口18。
具体地,第一三通阀16的输入口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出气口相连,第一三通阀16的一个输出口与干燥器4相连,第五二通阀17的一个接口与干燥器4的输出端相连;第五二通阀17的另一接口与第二三通接口18的一个输入口相连,第二三通接口18的另一输入口与第一三通阀16的另一个输出口相连,第二三通接口18的输出口与气体混合室6的输入端相连。
具体地流通路径: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出气口24--第一三通阀16--干燥器4--第五二通阀17--第二三通接口18--气体混合室6;或者: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出气口23--第一三通阀16--第二三通接口18--气体混合室6。通过上述设置可知,通过调节第一三通阀16的阀口与干燥器4的连通即可实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产生的气体通过干燥器4进入气体混合室6或第一三通阀16与第二三通接口18的连接即不经过干燥器4直接进入气体混合室6的选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与气体混合室6之间管路上阀体的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2直接与气体混合室6相连或经过干燥器4再与气体混合室6相连的选择即可。在实际中可设置两条管路,一条是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与气体混合室6直接连接,另一条是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与气体混合室6之间设置有干燥器4,并且在每个管路上均设置单向阀。采用两条管路的方式会增加管路的长度,增加相应的阀体个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公开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加湿器5与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二通阀10、第二单向阀132和第四二通阀15。
其中,第二二通阀10的一个接口与第一三通接口8的另一个输出口相连,即通过第一三通接口8将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的输出端分为两条路径,该第二单向阀132的导通方向是由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向加湿器5的方向导通,即该第二单向阀132的输入端与第二二通阀10的另一接口相连,而输出端与第四二通阀15的一个接口相连,第四二通阀15的另一个接口与加湿器5的输入端相连,从而将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产生的高压气体导入加湿器5中,实现对气体湿度的调节。
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第二二通阀10的另一接口与第二单向阀132的输入端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二过滤器112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
具体地,第二二通阀10的另一接口与第二过滤器11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过滤器112的输出端与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的输出端与第二单向阀132的输入端相连。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器112可对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产生的高压气体进行过滤,以防止杂质进入气体混合室6内,影响检测效果,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可对经过该支路的压缩气体流量进行控制,即对进入气体混合室6内的水分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气体混合室6内的气体湿度的调节。
优选地,在气体混合室6内设置有湿度计20,以时刻检测气体混合室6内的湿度。
对于此段管路的流通路径: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第一三通接口8--第二二通阀10--第二过滤器112--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第二单向阀132--第四二通阀15--加湿器5--第六二通阀19--气体混合室6。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加湿器5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6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六二通阀19。通过第六二通阀19的通断实现对该其所在管路的通断。
本申请中公开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的气体混合室6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21的一个输入口相连,上述的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21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
本申请中的吹扫气是用于吹扫与这个装置所连接的反应池里的气体,吹扫气的输出端与气体混合室的输出端都可以通过第二三通阀输出,以达到对第二三通阀后面的反应池进行清洁,以防止堵塞等问题。
在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21的另一个输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滤器113、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和第三单向阀133。
其中,第三过滤器113的输入端与吹扫气气体装置1的输出口相连,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的输入端与第三过滤器113的输出相连,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的输出端与第三单向阀133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单向阀133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21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
该支路的气体流通的路径为:吹扫气气体装置2--第三过滤器113--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第三单向阀133--第二三通阀21。
在气体混合室6中,气相有机物与水汽混合,通过调节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可以控制气相有机物的浓度。转动第二三通球阀21的手柄,使其与气体混合室6的出气口连通,便可将一定湿度的气相有机物经由第二三通球阀21输出。
在气体混合室6中,气相有机物与水汽混合,通过调节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以及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可以控制气相有机物的浓度及湿度。转动第二三通球阀21的手柄,使其与气体混合室6的出气口连通,便可将一定湿度的气相有机物经由第二三通球阀21输出。
第三过滤器113可对吹扫气气体装置2产生的气体进行过滤,以防止损害质量流量控制器123及管道。
对于本申请中公开的二通阀和三通阀,即第一二通阀9、第二二通阀10、第三二通阀14、第四二通阀15、第一三通阀16、第五二通阀17、第六二通阀19、第二三通阀21均设置为相应的球阀,但是,本申请中并不仅限于球阀结构。
为了便于控制,第一二通球阀9、第二二通球阀10、第三二通球阀14、第四二通球阀15、第一三通球阀16、第五二通球阀17、第六二通球阀19、第二三通球阀21的手柄安装在操作面板上。
本发明提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便于操作、可以调节反应气体浓度、湿度等反应条件,可与光反应器及红外光谱仪等多种表征、测试装置耦合,为研究光催化材料的活性及机理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且可调的气体样品发生设备。该装置体积相对较小,便于搬运,为外出实验提供了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技术领域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发明原理前提下,对本发明做出的若干技术改进和操作件更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
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输出端中一者与气体混合室(6)可通断连接,另一者与干燥器(4)可通断连接,所述干燥器(4)与所述气体混合室(6)相连;
加湿器(5),所述加湿器(5)的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相连,所述加湿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6)的输入端可通断连接;
吹扫气气体装置(2),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6)的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和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2)均为压缩空气钢瓶,所述压缩空气钢瓶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与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之间设置有:
第一三通接口(8),所述第一三通接口(8)的输入口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的输出口相连;
第一二通阀(9),所述第一二通阀(9)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口(8)的一个输出口相连;
由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向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导通的第一单向阀(131),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通阀(9)的另一接口相连;
第三二通阀(14),所述第三二通阀(14)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通阀(14)的另一个接口与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进气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通阀(9)的另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的输入端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11)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与所述气体混合室(6)之间设置有:
第一三通阀(16),所述第一三通阀(16)的输入口与所述气相有机物产生装置(3)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16)的一个输出口与所述干燥器相连;
第五二通阀(17),所述第五二通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干燥器(4)的输出端相连;
第二三通接口(18),所述第二三通接口(18)的一个输入口与所述第五二通阀(17)的另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接口(18)的另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16)的另一个输出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接口(18)的输出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6)的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5)与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之间设置有:
第二二通阀(10),所述第二二通阀(10)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口(8)的另一个输出口相连;
由所述压缩气体产生装置(1)向所述加湿器(5)方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32),所述第二单向阀(13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二通阀(10)的另一接口相连;
第四二通阀(15),所述第四二通阀(15)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3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二通阀(15)的另一个接口与所述加湿器(5)的输入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通阀(10)的另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32)的输入端之间顺次连接有第二过滤器(112)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2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混合室(6)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六二通阀(1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室(6)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21)的一个输入口相连,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21)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21)的另一个输入口之间设置有:
第三过滤器(113),所述第三过滤器(113)的输入端与所述吹扫气气体装置(2)的输出口相连;
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过滤器(113)的输出端相连;
由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向所述第二三通阀(21)导通的第三单向阀(133),所述第三单向阀(13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123)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13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21)的另一个输入口相连。
CN201510073369.XA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Pending CN1046349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3369.XA CN104634920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3369.XA CN104634920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4920A true CN104634920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3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3369.XA Pending CN104634920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49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679A (zh) * 2017-07-26 2017-11-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气固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复杂有机废气的方法与应用
CN108344708A (zh) * 2018-02-06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气相光催化机理研究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95264A (ko) * 2002-06-04 2003-12-18 재단법인 한국화학시험연구원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제거용 광촉매 성능평가장치
JP2005274477A (ja) * 2004-03-26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触媒の化学物質分解性能の測定方法とその測定装置
JP2006078274A (ja) * 2004-09-08 2006-03-23 Sekisui Chem Co Ltd 吸着等性能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711730B2 (ja) * 2004-05-11 2011-06-2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光触媒活性測定装置及び方法
CN103406084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装置
CN203448090U (zh) * 2013-08-28 2014-02-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95264A (ko) * 2002-06-04 2003-12-18 재단법인 한국화학시험연구원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제거용 광촉매 성능평가장치
JP2005274477A (ja) * 2004-03-26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触媒の化学物質分解性能の測定方法とその測定装置
JP4711730B2 (ja) * 2004-05-11 2011-06-2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光触媒活性測定装置及び方法
JP2006078274A (ja) * 2004-09-08 2006-03-23 Sekisui Chem Co Ltd 吸着等性能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406084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装置
CN203448090U (zh) * 2013-08-28 2014-02-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N ZHANG 等: "Effect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H2S and NH3 on TiO2 for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gaseous toluene",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2 February 2015 (2015-02-02) *
FAN ZHANG 等: "Mechanism Study of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Gaseous Toluene on TiO2 with Weak-Bond Adsorption Analysis Using In Situ F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ATAL LETT 》, 19 February 2014 (2014-02-19), pages 2 - 1 *
SONG SUN 等: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gaseous toluene on Fe-TiO2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ctivity and deactivation mechanism",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 February 2012 (2012-02-03) *
SONG SUN 等: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Gaseous Formaldehyde on TiO2 An In Situ DRIFTS Study", 《CATAL LETT 》, 4 May 2010 (2010-05-04) *
SONG SUN 等: "Rapid Discovery of a Photocatalyst for Air Purification by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CHEM CAT CHEM》, 31 December 2014 (2014-12-31) *
张彭义 等: "低浓度甲苯的气相光催化降解研究", 《环境科学》, vol. 24, no. 6, 30 November 2003 (2003-11-3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679A (zh) * 2017-07-26 2017-11-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气固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复杂有机废气的方法与应用
CN108344708A (zh) * 2018-02-06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气相光催化机理研究的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6084B (zh)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装置
CN104785097B (zh)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消除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4044062U (zh) 一种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质谱联用系统
CN105929118A (zh)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634920A (zh) 一种气相光催化反应气路装置
CN107238618B (zh) X射线表征设备原位池联用的反应控制和质谱分析装置
CN111603889A (zh) 一种工业烟气污染物净化用吸附剂性能小型测试系统
CN206508993U (zh) 一种多功能测试舱
CN102798564B (zh) 多通道气体混流装置
CN101149365A (zh) 一种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表征方法和装置
CN107519730A (zh) 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
KR102418632B1 (ko) 오염물질센서용 전처리장치 및 오염물질센서용 전처리방법
CN109061034A (zh) 一种用于水解催化剂性能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209764642U (zh) 一种脱硫催化剂评价装置
CN212674849U (zh) 一种用于评估气味吸附剂吸附能力的装置
CN115219381A (zh) 一种烟气二氧化碳吸附剂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416988U (zh) 多组分混合尾气吸附剂性能评价装置
CN204422487U (zh) 一种监测系统
CN107290463A (zh) 一种便携式吹扫捕集采样器
CN204832135U (zh) 标准气发生装置
CN114674978A (zh) 吸附剂测试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2661321U (zh) 多通道气体混流装置
KR102173403B1 (ko) 미량의 오염물질 제거를 위한 흡착재의 성능 측정시스템 및 성능 측정방법
CN110244008B (zh) 多组分竞争性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
CN107362679A (zh) 一种气固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复杂有机废气的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