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0349B -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0349B
CN104610349B CN201410772776.5A CN201410772776A CN104610349B CN 104610349 B CN104610349 B CN 104610349B CN 201410772776 A CN201410772776 A CN 201410772776A CN 104610349 B CN104610349 B CN 104610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hypophosphite
maleic
maleic acid
place
absworption p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727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0349A (zh
Inventor
赵文鹏
许军
武玉民
高传慧
王传兴
王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7727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0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0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0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0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03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室温下依次加入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升温至70‑100℃,反应时间为3~5小时,并持续搅拌;S2、降温至40℃,加入20~4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S3、降温至室温,然后过滤、干燥,即得马来酸基次磷酸钠。本发明用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热熔融反应的过程中无需溶剂、不需要酸性条件、不需要加入引发剂,这使得次磷酸钠加成双键的合成大为简化;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高压设备,又不会产生剧毒气体或设置复杂的后处理工序,因而即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又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合成工艺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次磷酸盐阻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阻燃剂与被阻燃基材的关系,阻燃剂可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大类。添加型阻燃剂阻燃的高聚物加工工艺简单,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阻燃剂品种多,但需要解决阻燃剂的分散性、相容性、界面性等一系列问题;反应型阻燃剂所获得的阻燃性则具有相对的永久性,毒性较低,对被阻燃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的影响也较小。反应型无卤阻燃剂一般为含反应性基团有机磷单体。目前制备含羧基次磷酸盐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使用大量溶剂、强酸性环境、高压反应、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在常压下次磷酸钠和马来酸熔融反应,工艺简单。反应过程中无需溶剂、不需要酸性条件、不需要加入引发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室温下依次加入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升温至70-100℃,反应时间为3~5小时,并持续搅拌;
S2、降温至40℃,加入20~4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
S3、降温至室温,然后过滤、干燥,即得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所述步骤S1中所述次磷酸钠与所述马来酸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水与所述乙醇的体积比为1:4~7。
优选地,所述步骤S1是在氮气环境下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14.5g;升温的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20ml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14.5g;升温的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20ml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21.80g;升温的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35ml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29.00g;升温的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40ml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21.80g;升温的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35ml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29.00g;升温的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40ml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29.00g;升温的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40ml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14.50g;升温的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20ml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马来酸和次磷酸钠熔融反应,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溶剂和引发剂,不会产生有毒气体,避免环境污染。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不需要高压设备,而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因而不仅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且节约能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制备的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室温下依次加入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升温至70-100℃,反应时间为3~5小时,并持续搅拌;
S2、降温至40℃,加入20~4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
S3、降温至室温,然后过滤、干燥,即得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所述步骤S1中所述次磷酸钠与所述马来酸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水与所述乙醇的体积比为1:4~7。
本实施例采用马来酸和次磷酸钠熔融反应,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溶剂和引发剂,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并且避免环境污染。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不需要高压设备,而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因而不仅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且节约能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是在氮气环境下进行的,以便于保护反应釜中的反应过程。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14.5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20ml的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如图1所示,在图1中,3511.08cm-1、3448.16cm-1为-OH吸收峰,3238.74cm-1为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为C=O吸收峰,1176.37cm-1为P=O吸收峰,1123.59cm-1为P-O吸收峰,731.87cm-1为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14.5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90℃,反应4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20ml的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14.5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反应4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20ml的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14.5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70℃,反应5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20ml的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29.0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反应4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40ml的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21.8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反应4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35ml的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29.0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90℃,反应4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40ml的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21.8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90℃,反应4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35ml的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29.0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40ml的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室温下将13.25g次磷酸钠和21.80g马来酸,依次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m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并持续搅拌;自然冷却至40℃,加入35ml的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即得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在该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3511.08cm-1、3448.16cm-1处的-OH吸收峰,3238.74cm-1处的C-H吸收峰,1595.70cm-1、1510.81cm-1处的C=O的吸收峰,1176.37cm-1处的P=O吸收峰,1123.59cm-1处的P-O吸收峰,731.87cm-1处的P-C吸收峰,证明该产物为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加成产物,即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Claims (5)

1.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室温下依次加入次磷酸钠和马来酸,升温至70-100℃,反应时间为3~5小时,并持续搅拌;
S2、降温至40℃,加入20~4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搅拌30分钟;
S3、降温至室温,然后过滤、干燥,即得马来酸基次磷酸钠;
所述步骤S1中所述次磷酸钠与所述马来酸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水与所述乙醇的体积比为1:4~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是在氮气环境下进行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14.50g;升温的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20ml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14.50g;升温的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20ml体积比为4: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反应釜为100ml;加入的所述次磷酸钠为13.25g,所述马来酸为21.80g;升温的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加入35ml体积比为7: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CN201410772776.5A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0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2776.5A CN104610349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2776.5A CN104610349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0349A CN104610349A (zh) 2015-05-13
CN104610349B true CN104610349B (zh) 2017-03-08

Family

ID=5314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727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0349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0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4633B (zh) * 2016-06-08 2017-08-0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以聚酯为增塑剂的pvc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8768A (zh) * 2022-07-27 2022-09-09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循环冷却水结垢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9243A1 (en) * 2007-01-11 2008-07-17 Dave Bhasker B Method of inhibiting scale formation and deposition in desalination systems
DE102008064012A1 (de) * 2008-12-19 2010-06-24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imited Halogenfreie Addukte von Alkylphosphonigsäurederivaten und diesterbildenden Olefinen, halogenfre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0349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3128B (zh) 含磷腈/dopo双基结构含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4017210B (zh) 一种长链型金属配位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2058A (zh) 一种无卤素耐洗涤阻燃锦纶粘扣带的制造方法
CN110396284B (zh) 一种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349B (zh) 一种马来酸基次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CN109776711A (zh) 一种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992463B (zh) 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固化方法
CN113698775B (zh) 一种P/N/Si多元协同一体化纳米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l Nemr et al. Testing zinc chloride as a new catalyst for direct synthesis of cellulose di-and tri-acetate in a solvent free system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CN103709254B (zh) 一种中粘度醋酸丁酸纤维素酯的制备方法
CN105924679B (zh) 一种纳米复合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1762A (zh) 碳热还原的钌碳催化剂催化衣康酸加氢制甲基丁二酸方法
CN101613605A (zh) 螺环磷酰苯代三聚酰胺酯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7254141A (zh) 阻燃剂和涤纶以及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492A (zh) 席夫碱式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17525B (zh) 一种支化改性剂及相应的阻燃尼龙树脂
CN109053908A (zh) 一种生物基竹粉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2674B (zh) 一种氮磷镁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5669905B (zh) 一种糖类衍生物膨胀型阻燃协效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75605B (zh) 含磷醇酸树脂饰面型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2298A (zh) 一种含三嗪环的苯并环丁烯单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01845A (zh) 一种二茂铁-三嗪环双基聚酰胺协效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79415A (zh) 制备透明磷酸二氧化钛化合物水溶液的方法
CN104926882B (zh) 一种基于萘胺基环三磷腈的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243B (zh) 一种旋光聚乙炔红外低发射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