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6707B -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 Google Patents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6707B
CN104606707B CN201310536384.4A CN201310536384A CN104606707B CN 104606707 B CN104606707 B CN 104606707B CN 201310536384 A CN201310536384 A CN 201310536384A CN 104606707 B CN104606707 B CN 104606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usage amount
multilayer film
p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63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6707A (zh
Inventor
黄明仁
吴中仁
张简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LA (SUQ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LA (SUQ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LA (SUQ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PLA (SUQ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63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6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6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6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67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该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使用两种不同组成的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来制作,且此些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均包含聚乳酸。经共挤押工艺后,即可制得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此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黏胶层包含抗菌化合物,因而可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Description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分解塑料材料。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因不慎碰触尖锐物体而造成皮肤被割伤。为了保护伤口,人们会将抗菌绷带(bandage)贴覆于伤口上,以避免病菌感染伤口或日常活动造成伤口扩大,而可愈合伤口。
前述之抗菌绷带一般系利用不易分解的塑料材料来制作,因此弃置时易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若利用焚化法来处理绷带时,焚烧后的绷带会产生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有鉴于此,亟须提供一种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以改善现有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该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具有薄膜层及黏胶层,其中黏胶层具有抗菌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在一实施例中,此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包含薄膜层及黏胶层,其中黏胶层系设置于薄膜层上。
所述薄膜层由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其中该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第一聚乳酸、共聚合物、助晶剂及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乳酸重量平均分子量为80000至300000。共聚合物则由不饱和聚酯高分子或不饱和聚醚高分子、环氧化合物及丙烯酸化合物共聚合而成,且此共聚合物至少含有一个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其中此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可包含但不限于环氧基、丙烯酸基、羧基、醇基、醚基、胺基、酰胺基或上述有机基团之任意组合。
所述第一聚乳酸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共聚合物使用量为0.5重量份至20重量份,助晶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且增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
所述黏胶层由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其中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第二聚乳酸、高分子混合物、兼容剂、抗菌化合物及抗氧化剂。上之高分子混合物包含聚酯高分子及聚醚高分子,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含有一个第二反应性有机基团。第二反应性有机基团可包含但不限于羧基、醇基、醚基、胺基、酰胺基或上述有机基团之任意组合。
所述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高分子混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49重量份,兼容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重量份,抗菌化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且抗氧化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纵向断裂伸长率不低于200%,且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之横向断裂伸长率大于100%。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第一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共聚合物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2重量份,助晶剂使用量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且该增塑剂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5重量份。
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基于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高分子混合物使用量为5重量份至25重量份,兼容剂使用量为0.2重量份至0.6重量份,抗菌化合物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0.8重量份,且抗氧化剂使用量为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
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本发明之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更包含离型膜。此离型膜设置于黏胶层上,且黏胶层设置于离型膜及薄膜层之间。离型膜由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第三聚乳酸、增塑剂、相容化合物、晶核剂及滑剂。所述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增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5重量份,兼容化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5重量份,晶核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且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三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增塑剂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兼容化合物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2重量份,晶核剂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3重量份,滑剂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3重量份。
依据本发明再另一实施例,其中可降解生医多层膜之耐热温度不低于70℃。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由共挤押工艺制作,该工艺制备的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且在自然环境中易于分解;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黏胶层添加有抗菌化合物,具有良好之抗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面熟本发明制造和使用方法。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发明概念,可实施于各式各样的特定内容中。本说明书所举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范围。
本发明所述「耐热温度」代表高分子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当高分子材料于高温状态时,高分子材料会熔融软化。若同时施加压力于高分子材料上会改变其外型,严重者则会导致高分子材料永久变形或破损。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温度一般利用美国量测标准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之D648试验法来量测。D648试验法系利用尺寸为127厘米×12.7厘米×3.2厘米之试片来进行测量。首先,将64kg/cm2或18.6kg/cm2负载放置于试片中心,并以2℃/min进行升温,直至试片变形量达到0.25厘米。此温度即为高分子材料之耐热温度。
本发明的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包含薄膜层及黏胶层,其中黏胶层系设置于薄膜层上。
所述薄膜层由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且此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第一聚乳酸、共聚合物、助晶剂及增塑剂。此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平均含水率不超过200ppm。若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平均含水率超过200ppm时,所含第一聚乳酸会裂解掉,不利于后续的共挤押工艺。
所述第一聚乳酸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为80000至30000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聚乳酸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为120000至200000。第一聚乳酸可包含D型聚乳酸、L型聚乳酸、D,L型聚乳酸或上述聚乳酸任意混合。
所述共聚合物则由不饱和聚酯高分子或不饱和聚醚高分子、环氧化合物及丙烯酸化合物共聚合而成,且此共聚合物至少含有一个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可包含环氧基、丙烯酸基、羧基、醇基、醚基、胺基、酰胺基、可与聚乳酸形成反应掺合的反应性有机基团、可与聚乳酸形成氢键反应性有机基团、其他适当反应性有机基团或上述反应性有机基团任意组合。
所述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之共聚合物可与聚乳酸产生支链键结反应,而形成反应掺合,或者由氢键与聚乳酸键结,进而提高第一生物可分解薄膜组成物中配方之间的兼容性,并提升第一聚乳酸与共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一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共聚合物之使用量可为0.5重量份至20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共聚合物使用量可为2重量份至12重量份。若共聚合物使用量低于0.5重量份时,共聚合物提高兼容性的效果不佳。若共聚合物使用量大于20重量份时,所组成之第一生物可分解薄膜组成物不易加工。
前述助晶剂可包含芳香族磺酸基金属盐化合物、芳香族磷酸基金属盐化合物、脂肪酸金属盐化合物、无机填充物、其他适当助晶剂或上述材料任意混合。前述无机填充物具体例,如:奈米黏土、石墨、高岭土、云母、蒙脱土、二氧化硅、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铝、碳酸铝、乳酸钙、硫酸钡、玻璃纤维或贝壳粉等。
此助晶剂可使得组成物中的聚乳酸产生适度结晶,提升生物可分解薄膜的耐热性。基于第一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助晶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助晶剂使用量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倘若助晶剂使用量低于0.1重量份时,少量之助晶剂不易提升聚乳酸结晶度。若助晶剂使用量大于5重量份时,制作的生物可分解薄膜的透光性及耐冲击性不佳,而降低生物可分解薄膜的效能。
上述增塑剂可包含多元不饱和聚酯高分子、多元酰胺基化合物、其他增塑剂或上述材料的任意混合。本发明增塑剂可提升多层膜机械性能,能够制作出更薄且不易破裂的多层膜。基于第一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增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增塑剂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5重量份。若增塑剂使用量少于0.1重量份时,所制作的多层膜容易破裂。若增塑剂之使用量大于20重量份时,所制作出的多层膜厚度不均匀,而降低多层膜效能。
上述黏胶层由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此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第二聚乳酸、高分子混合物、兼容剂、抗菌化合物及抗氧化剂。所述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平均含水率不超过200ppm。若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平均含水率超过200ppm时,所含之第二聚乳酸会裂解掉。
上述第二聚乳酸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为30000至60000,其中第二聚乳酸具有较低的分子量,而使得所制作的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具有黏性,进而可黏附于材料表面。因此,若第二聚乳酸重量平均分子量大于60000时,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黏性不佳,而影响本发明之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功效。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聚乳酸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为40000至50000。第二聚乳酸可包含D型聚乳酸、L型聚乳酸、D,L型聚乳酸或上述聚乳酸之任意混合。
上述高分子混合物可包含聚酯高分子、聚醚高分子、其他高分子材料或上述高分子材料的任意混合。所述聚酯高分子可包含聚羟基丁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与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之共聚合物、其他聚酯高分子或上述聚酯高分子的任意混合。前述聚醚高分子则可包含聚氧乙烯醚、聚苯醚、其他聚醚高分子或上述聚醚高分子的任意混合。所述高分子混合物具有至少一第二反应性有机基团。第二反应性有机基团可包含羧基、醇基、醚基、胺基、酰胺基、其他反应性有机基团或上述反应性有机基团的任意组合。
前述高分子混合物可调整黏胶层的沾黏性及延展性,使得黏胶层可适用于延伸加工。基于第二聚乳酸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高分子混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49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高分子混合物的使用量为5重量份至25重量份。若高分子混合物的使用量低于0.1重量份时,高分子混合物使用量太低造成黏胶层不适用于延伸加工,而使得黏胶层于延伸加工时会破损。若高分子混合物的使用量大于49重量份时,所形成的黏胶层耐热性不佳,而使得所制作的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易形成残胶,进而降低其效能。
上述相容剂可包含过氧化合物、具不饱合反应性官能基化合物、其他化合物或上述材料的任意混合。前述具有不饱和反应性官能基化合物可包含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例如:丙烯酸甲酯化合物)、环氧基化合物(例如:环氧大豆油或环氧亚麻仁油)、多元不饱和聚酯(例如:异氰酸酯)、多元酰胺基化合物(例如:硬脂酰胺化合物)。
前述兼容剂可使各组成之间发生反应性增容,而使得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形成均匀相,进而提升所制作生物可分解薄膜的机械性质及耐热性。基于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兼容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兼容剂使用量为0.2重量份至0.6重量份。若兼容剂使用量低于0.1重量份,过少的兼容剂无法使各组成之间发生反应性增容,而无法使得第二生物可分解薄模块成物形成一均匀相。若兼容剂使用量大于1重量份时,过多的兼容剂会使得各组成之间的键结过多,而使得所制成的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不具有生物可分解性。
上述抗菌化合物可包含天然植物精油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含氮离子有机化合物、其他抗菌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任意混合。此抗菌化合物包含无机抗菌剂及有机抗菌剂,而可形成协同作用,以降低抗菌化合物之使用量。基于第二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抗菌化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抗菌化合物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0.8重量份。若抗菌化合物使用量大于1重量份,所制成的抗菌层不符合政府法规所规范之安全添加比例。若抗菌化合物的使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抗菌化合物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无法有效杀菌,而降低抗菌化合物的抗菌效果。
前述之「协同作用」是指上述无机抗菌剂及有机抗菌剂对于靶细胞的抗菌效应等于或大于前述各抗菌剂抗菌效应总和。
前述抗氧化剂可包含苯氧乙醇化合物、安息香酸化合物、山梨酸化合物、其他抗氧化剂或上述抗氧化剂的任意混合。此抗氧化剂可防止皮肤分泌物所造成的氧化效应影响抗菌化合物的抗菌效果。基于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抗氧化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抗氧化剂使用量为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若抗氧化剂使用量大于1重量份时,所制成的抗菌层不符合政府法规所规范安全添加比例。若抗氧化剂使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所制成的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不佳,无法达到前述对于抗菌化合物之保护效果。
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可利用共挤押工艺来制作。共挤押工艺是将前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加至共挤押成型机中,并将共挤押成型机温度设定为160℃至170℃,以加热上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当上述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加热熔融后,共挤押成型机中的螺杆会将熔融状态高分子沿着一个方向挤押出模头,而形成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其中此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纵向断裂伸长率不低于200%,横向断裂伸长率大于100%。
前述「纵向」指沿着上述共挤押制程之方向的一个方向,而「横向」则指沿着垂直于前述共挤押制程之方向的另一方向。前述「纵向」亦可称之为机械方向(MachineDirection;MD),而「横向」亦可称之为横切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TD)。再者,当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受力并延伸至断裂时,多层膜之伸长量即为断裂伸长量,其中断裂伸长量与原始长度之比值即为断裂伸长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共挤押工艺可利用吹膜成型或挤押成型来制作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当前述共挤押工艺是利用吹膜成型时,挤押出模头的熔融状态的高分子可利用空气管通入气体,使得熔融状态高分子形成吹模品。此吹模品为多层膜圆柱体。多层膜圆柱体具有中空结构,多层膜圆柱体之外层为薄膜层,多层膜之内层为黏胶层。其中,随着多层膜圆柱体的圆周增加,此吹模品可沿着垂直于前述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多层膜圆柱体外层可为黏胶层,而多层膜圆柱体内层为薄膜层。
利用共挤押工艺来制作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时,可同时沿着前述方向进行收卷。当进行收卷时,藉由卷筒来收卷,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可沿着前述方向进行延伸。
因此,藉由上之共挤押制程及收卷工艺,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可同时进行二轴延伸,提高多层膜结晶度,进而提高多层膜耐热性及机械性能(例如:冲击强度及二轴延伸性)。经二轴延伸后,本发明所制作的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耐热温度不低于70℃。
本发明所称「二轴延伸性」是指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于纵向及横向的延伸性,其中「纵向」与「横向」的定义与上述定义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更包含离型膜,可保护黏胶层,并提升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应用便利性。离型膜设置于黏胶层上,且黏胶层设置于离型膜及薄膜层之间。离型膜由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第三聚乳酸、增塑剂、相容化合物、晶核剂及滑剂。
前述第三聚乳酸可包含D型聚乳酸、L型聚乳酸、D,L型聚乳酸或上述聚乳酸的任意混合,且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平均含水率不超过200ppm。若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平均含水率超过200ppm时,所含第三聚乳酸会裂解掉,使得离型膜裂解损坏,因此不利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应用。
增塑剂可包含多元醇、多元酸酯、多元酰胺类化合物、多元不饱和聚酯化合物、多元不饱和聚醚化合物、其他增塑剂或上述材料的任意混合。增塑剂可降低材料刚性,且提升其延展性。基于第三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增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5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增塑剂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若增塑剂使用量大于25重量份时,所制作的离型膜刚性不佳,不易加工。
兼容化合物具有容易形成活性官能基键结的结构,且兼容化合物可包含过氧化物、环氧基型化合物、丙烯酸型化合物、异氢酸酯型化合物、其他兼容化合物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兼容化合物可提高聚乳酸与改性材料的兼容性,并加强前述各成份间的协同作用。基于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兼容化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5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兼容化合物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2重量份。若兼容化合物使用量大于15重量份,过多的兼容化合物会发生过度掺合反应,而降低离型膜物理及机械性质。若兼容化合物使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会产生相分离现象,无法制备离型膜。
晶核剂可包含芳香磺酸基金属化合物、芳香磷酸基金属化合物、硅酸盐化合物、脂肪酸金属盐、无机金属盐化合物、其他晶核剂。晶核剂可形成细小的晶核,以帮助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产生结晶,提升所制备的离型膜耐热性及耐冲击性。基于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晶核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晶核剂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3重量份。若晶核剂使用量大于5重量份,过多的晶核剂会降低所制备离型膜的耐冲击性质,影响多层膜从而应用。若晶核剂使用量小于0.1重量份,过少的晶核剂会降低离型膜的耐热性及耐冲击性。
前述滑剂包含金属皂类化合物、硬酯酰胺化合物、石腊类化合物、其他滑剂或上述滑剂的任意组合。滑剂可使材料具有不沾黏可离型的效果,且使得添加剂与主材料间滑移,而使得分子链排列形成结晶。基于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滑剂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3重量份。若滑剂使用量大于5重量份时,所制备的离型膜不易加工,从而影响离型膜的应用。若滑剂使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过少的滑剂无法提升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之结晶性。
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多层膜时,使用者可先撕除离型膜,并藉由多层膜的黏胶层将多层膜贴覆于伤口,以达到保护伤口,避免伤口感染之功效。
以下利用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之应用,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
多层膜的制备工艺
实施例1
制备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
首先,将100重量份聚乳酸、0.1重量份丙烯酸聚酯化合物、0.1重量份助晶剂及0.1重量份增塑剂加至双螺杆混炼机中,经过混炼制粒工艺后,即可制得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
制备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
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使用与前述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制作方法相同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改变原料的种类与使用量,其配方如第1表所示,在此不另赘述。
制备多层膜
将前述制得的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放置于90℃下,经过4小时以上干燥后,使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含水率小于200ppm。然后,分别将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加至共挤押成型机中,温度为160℃至170℃。当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及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加热熔融后,共挤押成型机中的螺杆会将熔融状态之高分子沿着一方向挤押出模头,并利用空气管通入气体,而使得熔融状态的高分子形成吹模品。接着,对上述吹模品进行收卷工艺,即可制得多层膜。所得多层膜之耐热温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抗菌效果的评价结果如第1表所示,其中上述评价结果的检测方法容后再述。
实施例2至5
实施例2至5使用与实施例1之多层膜的制作方法相同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至5改变多层膜中原料的种类与使用量,其配方及评价结果如第1表所示,在此不另赘述。
比较例1
比较例1使用与实施例1制作方法相同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1仅利用聚乳酸制作出单层膜,其评价结果如第1表所示,在此不另赘述,其中比较例所使用之聚乳酸与实施例相同。
评价项目
实施例1至5及比较例1所制作的多层膜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及耐热温度分别系依据ASTM之D1709试验法、D882试验法及D648试验法来量测。
由第1表结果可知,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可藉由共挤押工艺来制作,且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再者,藉由前述共挤押及收卷工艺,所进行的二轴延伸可提升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的结晶度,可提升多层膜的机械性能,且二轴延伸特性可使所制作多层膜的耐热温度不低于70℃。因此,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避免使用者施力延伸时多层膜破裂。
此外,本发明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利用生物可分解塑料组成物来制作,故本发明多层膜弃置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且焚烧时亦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表1

Claims (7)

1.一种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薄膜层,由一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形成,其中该第一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
一第一聚乳酸,其中该第一聚乳酸之一重量平均分子量为80000至300000;
一共聚合物,其中该共聚合物系由一不饱和聚酯高分子或一不饱和聚醚高分子、环氧化合物及丙烯酸化合物共聚合而成,且该共聚合物具有至少一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其中该第一反应性有机基团选自于由环氧基、丙烯酸基、醇基、醚基、胺基、酰胺基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之一族群;
一助晶剂;以及
一增塑剂,且
其中基于该第一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共聚合物使用量为0.5重量份至20重量份,该助晶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且该增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以及
一黏胶层,设于该薄膜层上,其中该黏胶层由一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形成,且该第二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
一第二聚乳酸,其中该第二聚乳酸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000至60000;
一高分子混合物,其中该高分子混合物包含一聚酯高分子及一聚醚高分子,且该高分子混合物具有至少一第二反应性有机基团,其中该第二反应性有机基团选自于由羧基、醇基、醚基、胺基、酰胺基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之一族群;
一抗菌化合物;
一兼容剂;以及
一抗氧化剂,且
其中基于该第二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高分子混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49重量份,该兼容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重量份,该抗菌化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且该抗氧化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该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之一纵向断裂伸长率不低于200%,且该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之一横向断裂伸长率大于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基于该第一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共聚合物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2重量份,该助晶剂使用量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且该增塑剂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基于该第二聚乳酸之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高分子混合物使用量为5重量份至25重量份,该兼容剂使用量为0.2重量份至0.6重量份,该抗菌化合物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0.8重量份,且该抗氧化剂使用量为0.2重量份至0.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离型膜,设于该黏胶层上,且该黏胶层设置于该离型膜及该薄膜层之间,其中该离型膜由一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所形成,且该第三生物可分解组成物包含:
一第三聚乳酸;
一增塑剂;
一晶核剂;
一兼容化合物;以及
一滑剂,且
其中基于该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增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25重量份,该兼容化合物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15重量份,该晶核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且该滑剂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基于该第三聚乳酸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该增塑剂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该兼容化合物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12重量份,该晶核剂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3重量份,且该滑剂使用量为0.3重量份至3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其特征在于:该可降解抗菌医用多层膜之一耐热温度不低于70℃。
CN201310536384.4A 2013-11-04 2013-11-04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6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6384.4A CN104606707B (zh) 2013-11-04 2013-11-04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6384.4A CN104606707B (zh) 2013-11-04 2013-11-04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6707A CN104606707A (zh) 2015-05-13
CN104606707B true CN104606707B (zh) 2017-08-15

Family

ID=5314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63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6707B (zh) 2013-11-04 2013-11-04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670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326A (zh) * 2007-01-03 2009-11-11 Skc株式会社 多层脂肪族聚酯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8715A1 (en) * 2007-12-11 2009-06-11 Toray Plastics (America), Inc. Process to produce biaxially oriented polylactic acid film at high transverse orientation rates
US20120141766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Toray Plastics (America), Inc. Biaxially oriented cavitated polylactic acid film
JP5867406B2 (ja) * 2011-08-08 2016-02-24 東レ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326A (zh) * 2007-01-03 2009-11-11 Skc株式会社 多层脂肪族聚酯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6707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hmed et al. Polylactide/poly (ε-caprolactone)/zinc oxide/clove essential oil composite antimicrobial films for scrambled egg packaging
JP5989640B2 (ja) ポリ乳酸製手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Noori et al. Nanoclay enhanc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vinyl alcohol)/chitosan/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hydrogel as wound dressing
CN105263997B (zh) 具有多模态的孔径分布的聚合物材料
TWI572645B (zh) Porous film
JP5876420B2 (ja) ポリラクチドヒドロゾルおよび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る製品
KR102306427B1 (ko) 폴리유산 복합재료 및 그 응용
TW201241083A (en) Polylactic acid based film
WO1999045067A1 (fr) Composition a base d'acide polylactique et son film
EP2583994A1 (en) Polylactic acid film
JP4411521B2 (ja) ポリ乳酸組成物
Montes et al. Effect of combining cellulose nanocrystals and graphene nanoplatelets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 (lactic acid) based films
Jacob et al. Biobased polymer composite from poly (lactic acid): processing,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food packaging
JP2010084001A (ja) ポリグリコール酸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US8518315B2 (en) Plasticizer for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JP551727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H11116788A (ja)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
JPWO2019123944A1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JP4411522B2 (ja) ポリ乳酸組成物
CN104606707B (zh) 可降解抗菌生医多层膜
JP2011527368A5 (zh)
JP2005281331A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78603A (zh) 一种抗蠕变性透气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8863A (zh) 一种高韧性阻燃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7640B (zh) Lldpe组合物在卫生保健应用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