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531A - 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531A
CN104602531A CN201380047349.4A CN201380047349A CN104602531A CN 104602531 A CN104602531 A CN 104602531A CN 201380047349 A CN201380047349 A CN 201380047349A CN 104602531 A CN104602531 A CN 104602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omposition
spices
water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73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531B (zh
Inventor
J.鲁夫特
J.C.维斯
R.佩特里
F.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kasago-Union Fragrances & Flavor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sago Perfumery Industr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683229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60253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sago Perfumery Industry Co filed Critical Takasago Perfumery Industry Co
Publication of CN104602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0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tea flavour or tea 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浸制饮料(特别是在茶袋中提供的茶)的调味组合物并涉及用于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呈颗粒的形式并包含:香料;作为基质(1)的水溶性材料,其含有掺入其中的香料;和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的水不溶性载体颗粒(2),其用水溶性的、包含香料的基质(1)包衣。

Description

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浸制饮料(infusion beverage)(特别是茶)的调味组合物,涉及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茶袋并涉及用于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 现有技术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热水倾倒在植物材料上调味浸制饮料。这通常通过及时提取和过滤待提取的植物材料进行。例如,当制备过滤咖啡时,将热水倾倒在滤器中的咖啡粉末上,提取和过滤过程同时进行。
当由植物材料制备茶饮料时,程序是类似的。按照惯例,将热水倾倒在植物材料上,并且在数分钟内进行提取。随后,饮料经倾析,通过细筛(茶粗滤器)或滤器(茶滤器)过滤,与植物材料分离。
在过去的几年里,在过滤材料中已包含了制备茶所需量的植物材料的现成浸制袋已经在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对于制备咖啡,提取和过滤是同时的。在浸制步骤结束时,通过取出茶袋容易地从成品饮料中去除植物材料。
本发明现提供对通过同时提取和过滤制备的此类浸制饮料、特别是通过使用浸制袋制备的茶调味的方法的改进。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茶包括使用上述方法(或其它常用方法)由植物材料制备的所有饮料:
-以不同发酵程度从茶树(Cameilla sinensis)的叶子、叶芽和/或茎制得的茶(在较窄定义中的茶),例如绿茶或黄茶、乌龙茶、红茶或亚种如普洱茶;
-但也为在较宽定义下的茶,例如草药茶、果茶和红灌木茶(herb, fruit and redbush teas)。这些茶为并非来自茶树,但是类似那些用来制作茶并提供香味的植物组分。
在较窄定义中的茶以不同的叶等级交易,所述等级主要通过植物材料的颗粒尺寸界定。人们在等级"碎茶(broken)"、"片茶(fannings)"和"茶末"之间区别。"碎茶"指达到的最小尺寸为1.7 mm的颗粒。等级“片茶”(其中茶的粒径范围在0.5和2.0 mm之间,通常在0.6和1.7 mm之间)主要用于浸制袋。这种尺寸的茶是对植物材料的快速可提取性和在同时发生的过滤中的可靠保留之间的良好兼顾。茶产业正提供具有较小粒径的其它等级的筛选茶,但是这些的品质通常与片茶相比具有较差的香味产出。虽然具有平均粒径250 µm的等级"茶末1"适合用于茶袋,但是这些颗粒对香味的贡献不大利于杯的呈色。使用甚至更细的过筛茶末,产生了如下问题:即已经干燥的茶将通过滤袋滴流到外部的包装中,这是审美的劣势。在较宽定义下的茶尤其应理解为包括果茶或草药茶。值得一提的实例是红灌木、蔷薇果(rosehip)、苹果、芙蓉、橙、蜜蜂花或薄荷。这些可以彼此呈混合物和与较窄定义的茶呈混合物两种形式使用。
原则上,较窄或较宽定义中的茶颗粒通过最小孔径达到100 µm的常规茶袋保留。
茶浸制袋以各种各样的香料形式市售提供。为此目的,将不同种类的茶和某种植物的干燥片二者或混合物一起使用或将香料添加到植物材料中。因此,对于将香料给予茶袋中的茶的方式存在相当大的需求。
已知将香料给予茶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可基于其中将香料加入到茶中的方式分类。
例如,液体香料可用于给予茶叶芳香。DE 39 310 94描述一种制备调味茶的方法,其中使得茶自由流动并将液体芳香物质雾化在用这种芳香物质饱和的空气中。水不溶性和水溶性香料二者都可使用。此外,可使用选自阿拉伯树胶、葡聚糖、糊精、可溶性淀粉和羟乙基纤维素的固定剂。
也可使用呈固体形式的香料以给予茶叶香料。当使用固体形式时,针对各自所用的茶调整颗粒的大小、(体积)密度和形状是有利的。制备茶混合物和包装茶袋涉及大的量和很高速度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这样的方法重要的是,加入的颗粒不与茶分离或分开。这将导致香料在茶袋中的不均匀分布。
从此意义上讲,所用颗粒具有与茶相同的尺寸分布是优势。对于最常用的茶等级"片茶",这导致0.6-1.7 mm的粒径。
在EP 1 771 078的说明书中,茶颗粒先用中性油湿润,然后通过混合于喷洒干燥的香料中来调味。
尤其是,EP 0 070 719描述了在流化床中茶末,以及磨碎的香辛料(spice)和草药的附聚,香料被包封在附聚的基质材料中。未描述惰性的载体材料。
然而,该文件也描述了当今用于调味茶的大多数香料颗粒是如何以流化床模式制作的。其如下进行:将水溶性载体,主要是蔗糖,以及改性的淀粉或天然树脂例如阿拉伯胶置于流化床中并用含有香料的溶液附聚这些载体。
EP 0 290 299描述一种用于制备由带有不溶性活性成分的水溶性颗粒组成的草本制剂组合物(galenic composition)的方法。在那种情况下,活性成分是干燥的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用醇溶液湿润或溶于醇溶液中且将所述溶液与水溶性载体一起制粒。
这表明以流化床模式制备的调味茶的颗粒基于作为载体材料的茶或基于水溶性载体材料例如蔗糖。
DE 19 919 204描述压制片剂,其用于溶于热液体以通过添加输导液体的细分散的纤维素-基物质来制备饮料例如咖啡、可可或茶。该添加促进了结合、崩解或味道并且另外含有促进崩解的分离剂(separator)。这些可以是适合于培养的有用植物的细分纤维,例如硬木、软木、纤维素、椰子或谷物的纤维。
US 4,459,315描述了通过用水提取来制备调味饮料的颗粒产物。所述颗粒产物的5-50%由作为载体的惰性的水不溶性纤维状纤维素组成,其上结合了5-95 %的天然香料材料的细碎粉末。纤维素优选为α-纤维素且粉末优选为咖啡粉末。也可将混合物挤出,随后将其重新制粒。
此外,描述了几种方法,其中呈包封形式的香料被固定在浸制袋中或浸制袋上的固体组分上:
EP 0 245 575要求保护带有固体提取物(特别是茶叶)的过滤体,其包含至少一种当将热水倾倒在其上时释放活性成分/添加剂的体。在这种情况下,所描述的体是茶袋中的明胶胶囊。所述胶囊在泡制过程中溶解。
EP 1 164 859描述一种对将用于制备浸制饮料的制品调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包封的香料颗粒,使该颗粒粘附于多孔载体例如茶袋(控制投配过程)并将制品引入载体中。提及的胶囊已通过凝聚过程制备。尚未描述基于不溶性固体的调味的饮料。
JP 3 240 665 A描述:为将香料加入茶袋,将茶丝(thread)用呈环糊精和高分子水溶性化合物中包合物形式的香料包衣。没有描述将惰性载体材料作为香料载体的颗粒。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茶材料本身或将可溶性材料例如蔗糖用作香料的载体。现有技术参考文献中的一些也描述了将茶袋本身作为载体的用途。然而,当广泛用于浸制袋中时,两种载体材料都具有严重的缺点。
茶(不论是在较宽还是在较窄的意义上)作为载体材料自身是香料载体。基于将特定种类的茶作为载体材料的颗粒通常不能被普遍用于调味具有不同芳香特性的其它浸制饮料。
虽然水溶性载体材料例如蔗糖不具有此缺点,它们往往因以下其它原因而为不利的:
-水溶性载体物质常常是致龋的,这在许多浸制饮料中是不期望的。
-它们常常具有营养价值,这不再符合趋于低热量食品的一般趋势。
-还有一个严重的缺点是,当基于水溶性载体物质调味茶时,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味道特性。目前,此原因尚未通过科学解释。然而,观察到例如当将红茶香料制粒和包封于蔗糖上时,未将对于饱满的茶芳香所必需的植物香料发展到必要的程度。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开发含香料的组合物,其不仅具有调味茶饮料所必要的复合的芳香特性,而且也可保护其免于不期望的降解并使其在浸制饮料中保鲜。因此该组合物应可靠地将所需香料添加到饮料中,而其自身不与所包括的香料物质不利地相互作用或赋予另外香味。
通过此方式,该组合物可灵活用于将明确定义的香料加入到广泛种类的不同浸制饮料组合物中,而不必担心一方面香料组合物和另一方面饮料组合物的提取材料之间的不期望的相互作用或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呈颗粒的形式并包含:
香料;
作为基质的水溶性材料,其含有掺入其中的香料;和
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的水不溶性载体颗粒,其用水溶性的、含有香料的基质包衣。
而且,本发明涉及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茶袋,和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
附图简述
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呈颗粒形式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结构。载体颗粒(2)用含有香料的基质(1)包衣(图 1a)并任选地附聚(图 1b)。包衣的和任选附聚的组合物颗粒可具有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包衣(3)。
图2说明当将热水倾倒在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茶袋上时该组合物的性质:水溶性基质溶解并释放包封的香料,而载体颗粒保留在茶袋中。
发明详述
组合物的组成
本发明用于调味浸制饮料的组合物包含:
香料;
作为基质的水溶性材料,其含有封装或包封于其中的香料;和
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的水不溶性载体颗粒,其用水溶性的、含有香料的基质包衣。
组合物呈颗粒,例如细粒的形式。所述颗粒的平均直径通常在0.2至20 mm范围内,优选0.4至3.0 mm的平均直径,最优选0.4至1.5 mm的平均直径。颗粒直径通过筛分确定。该测量可通过使用显微镜检查各个颗粒来证实。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所述组合物的颗粒未附聚并对应于用含有香料的基质(1)包衣的载体颗粒(2)。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图1b)中,所述组合物的颗粒为包含多个作为初级颗粒、经由包含香料的基质(1)彼此粘附在一起的载体颗粒(2)的附聚颗粒(细粒)。
而且,除了用含有香料的基质包衣外(图1a和1b),所述组合物的颗粒可具有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包衣(3)。
关于所述组合物各组分的量,香料载荷通常占载体、基质和香料的总重量的5至30 wt.%范围并优选占其总重量的10至20 wt.%范围。水溶性基质材料的含量通常为载体、基质和香料的总重量的15至40 wt.%范围,优选为其总重量的20至30 wt.%。
香料
关于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香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使用适合于浸制饮料的任何香料和调味物质。
适合使用的香料的实例是提取物、精油、这类油的级分、个别芳香物质或其混合物。
值得一提的天然来源的香料混合物的实例是:提取物(特别是茶的提取物)、精油、浸膏(concretes)、净油(absolutes)、树脂、香膏(resinoids)、香脂(balms)、酊剂。
可用作香料的油的实例是茴香油、香柠檬油、柠檬油、桉树油、葡萄柚油、春黄菊油、酸橙油、丁香花油(clove blossom oil)、橙油、薄荷油、迷迭香油、鼠尾草油、大茴香油、百里香油、香草提取物、刺柏油、冬青油、肉桂叶油、肉桂皮油。这些油可原样使用和作为所述油的级分使用。也可能使用从所述油中分离的单一物质。
此外,从以下物质类别衍生的单独的芳香物质可为香料的一部分: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脂肪族酯,如丁酸乙酯、己酸烯丙酯;芳族酯,如乙酸苄基酯、水杨酸甲酯;饱和的和不饱和的有机脂肪族酸,如乙酸、己酸;有机芳族酸;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脂肪族醇;环醇,如薄荷醇;芳族醇,如苄醇;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脂肪族醛,如乙醛;芳族醛,如苯甲醛、香草醛;酮,如薄荷酮;环醚,如对-甲氧基苯甲醛、愈创木酚;内酯,如γ-癸内酯;萜,如柠檬烯(limonen)、芳樟醇、萜品(terpines)、萜品醇,柠檬醛。
对于有关合适的芳香化学物的另外信息,可以参考Steffen Arcander的两本书:“香料和调味化学物(Perfume and Flavor Chemicals)”, 1969,和“香料和天然来源的调味物质(Perfume and Flavor Materials of Natural Origin)”, 1994。
优选的香料是:茶、浆果(覆盆子、草莓)、柑橘属水果、梨果类、香草、香辛料(如丁香、肉桂)、草药(如甘菊、鼠尾草、百里香、迷迭香、薄荷)。
特别优选使用易于氧化的香料,特别是柑橘属香料例如柠檬、橙和香柠檬香料。当将这类香料以液体形式用于调味茶的目的时,会很快观察到由氧化反应所致的不愉快味道。通过附聚,可以显著地减少因氧化所造成的味道变化。
为制备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将香料或香料物质与水溶性基质材料的水溶液混合并根据后面描述的方法喷洒该混合物到载体颗粒的流化床上,将香料掺入到基质中。由于大多数上述香料具有低的水溶性或为水不溶性的,与基质材料水溶液的混合物会通常呈乳液的形式。如果必要,可加入乳化剂。可能的物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被描述于下文中。
基质材料
对基质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它适用于饮料、为水溶性的且能够封装或包封香料即可。
优选地,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以便载体颗粒可被含有封装或包封于其中的香料的基质材料的均匀层覆盖。当掺入基质中时,香料物质被保护以免于暴露在空气中,因而可防止蒸发和降解反应(如经氧化)。
通常,基质材料选自碳水化合物或糖醇。可使用单糖、二糖、寡糖或多糖。优选使用多糖,也优选使用不同的多糖或多糖与单糖、二糖或寡糖的混合物。
淀粉和改性的淀粉制品例如麦芽糖糊精、糊精或环糊精是多糖的优选实例。淀粉的改性可通过干燥加热,通过酸或碱的水解作用,通过对淀粉的酶促或发酵过程实现。淀粉可源自小麦、马铃薯或玉米,但另外的淀粉来源也是可能的。
麦芽糊精按右旋糖当量(DE)分类并具有3-20的DE。DE值越高,葡萄糖链越短,溶解度就越高。DE超过20的物质被分类为葡萄糖糖浆,DE为10或更低的麦芽糊精被分类为糊精。在本发明中,优选平均DE在15-20之间的麦芽糊精。
此外,淀粉或淀粉水解产物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经化学反应,如经氧化、酯化或醚化作用改性。乙酰化淀粉、甲基化淀粉、乙基甲基化淀粉、羟基丙基化淀粉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用作实例。
可用作基质材料的寡糖或多糖的其它实例包括天然树胶例如果胶、黄原胶、藻酸盐,琼脂,角叉菜胶或阿拉伯树胶(阿拉伯胶),或低聚果糖。其中,阿拉伯树胶(阿拉伯胶)是特别合适的,这也由于其优异的乳化性能。
也可使用含水提取物或水溶性食品浓缩物(例如,果汁浓缩物)、提取物(茶提取物)或糖浆(葡萄糖糖浆/玉米糖浆)。
除了碳水化合物或糖醇,水溶性合成聚合物是可能的基质材料,只要这些聚合物是可食用的。可作为实例提及的有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聚乙酸乙烯酯。
蛋白质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例如明胶或乳清也可用作基质材料。这些材料可作为单一化合物或作为混合物使用。
包含在基质中的另外组分
为了稳定在基质材料溶液中的香料化合物的乳液,可能必需加入乳化剂。乳化剂可选自所有的适合于食品应用的乳化剂,如脂肪酸与柠檬酸的酯,脂肪酸与脂肪酸的甘油一酯或甘油二酯;或它们的聚乙氧基化衍生物如“聚山梨醇酯60”。
可将常用的添加剂和成分例如着色组分(如食品染料)、甜味料、抗氧化剂、食品级酸(如柠檬酸、乙酸、乳酸)或其盐、增香物质如谷氨酸钠、维生素、矿物质等加入到乳液中。
着色组分的实例是食品着色剂、焦糖色、麦芽提取物、着色食品浓缩物,如接骨木果、胡萝卜或南瓜。
载体颗粒
载体颗粒的合适材料为水不溶性的且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
如果不将自身特定的香味或味道加入到由基于这种材料的细粒制备的浸剂中,则载体材料被称为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所述材料可被称为“无味的”。它没有添加自身特定的味道至浸剂中,因为其没释放足够的香味或味道活性分子以影响浸剂的香味特性。其也不从浸剂吸收香味。
可能的载体材料的实例是:
-纤维形式的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断裂的纤维素、纤维素颗粒(cellulose pellet);在这些中,优选微晶纤维素。
-提取的植物材料例如提取的茶叶、提取的果实或蔬菜渣(vegetable rape),如豌豆壳;在这些中,优选提取的茶叶和提取的茶末;
-活性碳;
-食品-相容的合成聚合物颗粒;
-离子交换材料例如离子交换树脂
在这些中,提取的植物材料,特别是提取的茶叶和提取的茶末具有大的表面积并可充分保留香料。此外,这些材料可形成细颗粒并可长时间稳定地保持芳香,因此,即使在商店等场所长时间地贮存或保存直至被购买,在提取时香味的强度仍是高的。此外,提取的植物材料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且没有令人不快的味道,因此可将期望的香味和味道特性(包括复合香味和味道特性)赋予浸制饮料。而且,在提取时通过倾入热水增强扩散能力和香味的平衡是有利的。而且,有一个优势,即由于采用了天然材料,提取的植物材料具有高安全性。作为可用于提取的茶叶和提取的茶末的茶叶和茶末,优选使用以不同发酵程度从茶树(Cameilla sinensis)获得的那些茶(在较窄定义中的茶),例如绿茶或黄茶、乌龙茶、红茶或亚种如普洱茶,并特别优选使用红茶的茶叶和茶末。
可以使用提取的植物材料而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它们是在从植物材料提取香味和味道后提供的。从植物材料提取香味和味道的方法不受特别的限制,并可采用公众已知的方法。例如,可采用蒸气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薄膜型蒸汽蒸馏法(旋转椎体柱(Spinning Cone Column))等。在使用这些方法从植物材料提取香味和味道后,可利用其提取残留物。有利的是,在提取后即刻使用湿的提取的植物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干燥、附聚和包衣均可在同一流化床设备中进行。如果提取的植物材料需要贮存一段时间,因微生物的原因,优选在储存之前干燥材料。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方法都是可能的,所述方法包括在流化床设备中干燥。
更优选和经济的是,利用在从茶袋等的茶叶和茶末提取香味和味道时获得的残留物。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优选地使用通过使用薄膜型蒸汽蒸馏设备(旋转椎体柱)的方法提取香味和味道时获得的提取残留物,所述方法在提取新鲜香料时被经常使用。可通过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方法,如过滤、压滤、离心或沉积从所述旋转椎体柱浆液分离固体的提取的植物材料。对于使用由旋转椎体柱产生的提取的植物材料,最优选的是连续的固体液体分离方法,在此情况下为连续运行的压滤系统—Flavourtech的“130 De-Watering Press”。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对提取处理植物材料后获得的残留物的有效利用是优选的。
当使用合成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时,重要的是,颗粒具有可湿性、亲水性表面以提供对亲水性基质材料的充分粘附并实现成功的包衣。例如,在未经处理的聚苯乙烯颗粒(平均直径1,5mm)上的包衣试验失败,因为基质材料不粘附于该颗粒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用湿润剂对表面改性,对于成功的包衣可能是必需的。
载体以颗粒的形式存在。优选地,载体颗粒的形状使得所述颗粒的最长延伸与最短延伸的纵横比小于3,更优选小于2,甚至更优选小于1.5。最优选地,颗粒具有近乎球形。
如果纵横比较高(如,在纤维材料例如植物纤维的情况下),在流化床中的颗粒的包衣可变得困难,因为颗粒可缠结并可出现粘结(felting)。
这类纤维材料的典型代表是作为“纤维素PF75” (JELU Werk, Josef Ehrler GmbH Co. KG, Rosenberg的产品)市售可得的纤维素纤维,其具有平均长度约50 µm和平均直径约15 µm (纵横比3.3)。这种纤维可在流化床中包衣并附聚,只要该过程通过调节低喷洒速度小心地进行。
主要为球形的颗粒特别适合于流化床方法。已经很细,但颗粒状的纤维素如豌豆淀粉(I 50M, Roquette GmbH, 平均直径23 µm)在附聚过程中表现很好。
平均直径250 µm且主要为球形的微晶纤维素“Vivapur MCC 200”在流化床方法中显示了突出的性质。
在没有特别处理的情况下,作为提取处理植物材料后获得的残留物的提取的植物材料主要为球形。
另外的包衣
本发明的组合物除了用水溶性的、含香料的基质包衣外,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包衣。
虽然基质已经提供对香料的保护作用以避免经蒸发或氧化的降解,该保护作用可通过另外的包衣大大改善。因此,组合物的保存期限可以延长且芳香可得到保持。
用于形成包含香料的基质的相同材料也适合用于另外的包衣。最优选的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质的材料,因为它们能够在颗粒上构成致密层。这些材料可源自改性的淀粉(如乙酰化淀粉)、部分水解的和/或化学改性的淀粉或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
而且,有可能将固态物质熔体用于包衣的目的。这些物质在室温下需为固体并且是可熔化的以获得均匀的液态熔体。将此熔体喷洒入流化床。将在流化床中的颗粒用该熔体湿润。颗粒上的液体层通过上升的空气流而迅速地冷却并且趋向固态的相变使围绕颗粒的包衣固化。
原则上,在40-90℃之间具有可逆性的趋向液态的相变并形成均匀的且液态的熔体的每一种可食用固体物质都适合用于熔化包衣方法。
可能的实例是高级烃(如石蜡、微晶蜡)、来自动物的脂肪(如板油)、来自植物的脂肪(如棕榈油)或长链甘油三酯、来自动物或植物的蜡(如蜂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数蜡)、脂肪酸(如硬脂酸)或适用于食品或药物应用的聚合物(如短链聚乙二醇)。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a)提供包含水溶性基质材料和香料的包衣液体;
(b)提供水不溶性载体颗粒;和
(c)用包衣液体包衣和任选地附聚所述载体颗粒;以及
(d)任选地将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包衣料施用于在步骤(c)中获得的组合物。
包衣液体可以基质材料的水溶液形式提供,其含有呈乳化形式的香料。可任选地包括如上指出的另外成分,例如乳化剂或着色剂。载体颗粒可在流化床中提供,并用包衣液体包衣,例如通过喷洒包衣。
在流化床中制备香料颗粒的方法是本身已知的并描述于例如EP 0 070 719中。在流化床设备中,一般将颗粒材料在流化床空间内通过从底部向上升起的气流流化。液体(溶液或乳液)可借助模具喷洒到流化材料上。喷洒的薄雾使流化的颗粒湿润。取决于工艺管理(其基本随颗粒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可将湿润的颗粒包衣或附聚。
在包衣期间,喷洒到颗粒上的溶液或乳液会干燥。在该方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膜的乳液或溶液的溶解物质将沉积在颗粒上作为层,导致包衣。
在流化床中的附聚期间,湿润颗粒的粘附力使颗粒相互碰撞而附聚。这些附聚物因干燥而固化并形成稳定的颗粒,因为溶解的基质材料与喷洒的溶液或乳液分离成为固体并将附聚物粘合在一起。
包衣和附聚之间的转换可显著受引入流化床的湿气的量控制:湿润的颗粒更易于附聚,而包衣通常为快速干燥的结果。
取决于模具的空间排列,在流化床设备中,顶部喷洒和底部喷洒两种基本方法之间也存在差别。
普通流化床设备通常以将喷洒溶液或乳液从上部施用到流化床的模具运转。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喷雾到组成全部流化喷洒材料的各个颗粒的路径具有不同的长度。喷雾的施用为不均匀的并导致各颗粒分别不均匀的附聚(宽的粒径分布)和不均匀的包衣。而且,大部分喷洒在没有使颗粒湿润的情况下进行,因为喷洒方向的朝向为流化气流的逆流。随后这将导致流化床产物的高粉末部分。
更均匀的结果通过使用底部喷洒方法实现。为此目的,用于喷洒乳液的模具被布置在流化床的下面或直接布置在流化床的较低区域。喷洒的方向基本上与流化气流的方向相同。这意味着使各个颗粒湿润的路径短,导致颗粒的更均匀附聚或更均匀包衣。
而且,流化床的均匀混合有利于附聚的均匀结果。流化床的均匀混合可通过所用设备中的结构量度(structural measure),例如通过迫使流化材料整体循环运动来实现。这可以通过利用模具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实现,通过在例如由Glatt公司生产的旋转式制粒机中存在的底板或隔板旋转来实现。然而,这类设备具有旋转零件的高敏感性和对流化床内的颗粒的高机械应力的缺点。
流化床的循环也可通过流化气流的切向分量和/或通过喷入流化床的溶液或乳液的切向分量实现。
由Schopfheim的Bosch公司(前身为"Hüttlin")生产的"UnilabTM"设备具有所有这些结构优点,并用于本发明随后的实施例中。在这种设备中,两种模具以底部喷洒模式运行。它们与流化床成45°倾斜角;而且,另外的喷洒空气被引入外外部的同轴模具。这种流化床中的垂直运动通过使用"diskjet®"来促进:引入流化空气流的径向狭缝使空气进入循环运动(通过狭缝定向研磨),其使流化床有效循环。
用于调味浸制饮料的用途
为了提供用于浸制饮料例如茶组合物的调味组合物,本发明的调味组合物可与适合用于浸制饮料的任何种类的可提取材料例如通常用于茶的植物材料混合。
例如,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与较窄意义上的茶,即与不同发酵程度的茶树(Cameilla sinensis)的叶、叶芽和/或茎(在较窄定义中的茶)比如绿茶或黄茶、乌龙茶、红茶或亚种如普洱茶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用于调味在较宽定义下的茶,例如草药草、果茶和红灌木茶。这些是并非来自茶树,但是类似那些用来制作茶并提供香味的植物成分。实例包括红灌木、蔷薇果、苹果、芙蓉、橙、蜜蜂花或薄荷。
调味组合物可与单一类型的可提取材料或与两种或更多种可提取材料的混合物混合。此外,可使用单一调味型的组合物或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组合。
调味组合物在混合的茶组合物中的典型百分比通常为基于茶组合物固体的总重量的1-10 wt.%范围,常常为2-5 wt.%范围。
包含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茶袋
本发明也提供包含滤器的茶袋,所述滤器通常将本发明的调味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用于浸制饮料(茶)的可提取植物材料包封在一起。
对于茶袋的应用,有两个主要的必要条件。首先,在泡制过程中,热水需要快速且容易地到达提取材料。其次,提取材料需要被茶袋阻滞。
茶袋可以不同的几何形状,尺寸获得并具有不同的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必须耐撕裂,耐湿且同时是无味的。在过去,茶袋已由丝绸、棉、纤维素制得,但这些材料都由于其自身的味道而为不利的。如今大多数茶袋由蕉麻纤维(“马尼拉纤维”)、生物聚合物如聚丙交酯或一侧具有热塑性纤维涂层的可热密封复合材料制得。
商业中常见的茶袋显示了在对热水的渗透性和对提取材料的保留的良好兼顾—在干茶袋(没有“撒落”到外包装)和用热水提取期间两种情况下。由细或小的制品引起的浸剂的可能混浊性是不利的。通常,这些过滤材料具有高达100 µm的网孔孔径。在浸制步骤结束时,植物材料可通过取出茶袋从成品饮料中轻易地去除植物材料。
实施例
设备
使用Hüttlin实验室流化床装置型号UnilabTM制备随后的实施例的组合物:
Hüttlin GmbH / A Bosch Packaging Technology Company
Hohe-Flum-Strasse 42
D-79650 Schopfheim / Germany
用于根据流化床方法干燥、制粒和包衣固体物质的装置
方法:新鲜空气/输出空气运行
类型:        UnilabTM
产物容器M;容量:13,5 l
动态滤器:      5
3-组分喷嘴:     2
流动过程空气:    100…450 m3/h
过程空气的最高温度: 90℃
流化床:
具有13,5 l容量的产物容器。Diskjet®插入件集成在产物容器中。通过Diskjet®导风板(air guide sheet)的缝隙(间隙),从下面切向进料的过程空气到达产物床。离开间隙的空气速率是相对高的,所以其使位于间隙上部的产物处于运动中。
喷洒模具:
使用喷洒液体/雾化空气/微气候的两个3-组分喷洒模具。喷洒液体在模具的中心部分输送。模具的端件可配有不同直径(1.0mm作为标准使用)的液帽(liquid cap)。在这种引导液体的部件周围,引导喷洒空气。其使喷洒液体雾化。两种介质(喷洒液体和喷洒空气)再次被第三种组分、微气候环绕。所述微气候确保最可能形成喷洒锥,通过比较低的温度和高的湿度覆盖该喷洒锥以免于干燥空气并同时保持喷嘴的前区清洁。
动态滤器:
在过滤器圆顶上部的5个动态滤器保证在制粒过程中将产物连续再循环入产物容器中。在该过程中通过相反方向的周期性空气流而持续清洁各个滤器。
使用内置锥滤筒。它们在底部开口并在里面从下向上延长为滤锥。
筛目尺寸:15-25 µm。
调节喷洒空气和微气候
介质       标准值(巴)
喷洒空气     0.2…0.8
微气候      0.10…0.15
喷洒空气的压力取决于喷洒液体的粘度、喷洒速率和液帽直径;例如,对于具有高粘度的喷洒液体与对于具有低粘度的喷洒液体相比需要高的喷洒速率。
组合物的制备
如在以下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所述,制备基于不同载体材料的各种颗粒。使用了以下载体材料:茶末“茶末1” (来自J. Bünting Teehandelshaus GmbH & Comp.的红茶“茶末1”,由茶树(Cameilla sinensis)制得的Leer,以提取的和原始材料的形式),茶叶“茶叶1” (来自J. Bünting Teehandelshaus GmbH & Comp.的红茶“Probentee”,由茶树(Cameilla sinensis)制得的Leer,以提取的形式),茶颗粒“颗粒1” (来自J. Bünting Teehandelshaus GmbH & Comp.的红茶“Teestaub granuliert”,由茶树(Cameilla sinensis)制得的Leer),不同纤维平均长度的植物纤维(“纤维素PF75”),豌豆淀粉(I 50 M'')和球状的微晶淀粉(“VIVAPUR® MCC 200”)。
比较实施例 1
基于未提取的茶末的附聚物
将1,500 g茶末(“茶末1”;平均粒径250 µm)引入流化床并用50℃空气(250 l/min)流化。在4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和390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86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52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8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实施例 1
基于提取的茶末的附聚物
茶末的提取
用20 l 沸水提取3000 g茶末(“茶末1”;平均粒径250 µm) 10 min。通过使用吸滤器过滤(filter of)膨胀的茶末。留下的潮湿固体(茶末)通过使用热空气(90°, 300m3/h)在流化床中干燥70 min。
带香料的附聚物
将1,500 g提取的茶末引入流化床并用90℃空气(250 l/min)流化。在3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和390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68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7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8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无香料的附聚物(参照)
将1,500 g提取的茶末引入流化床并用90℃空气(250 l/min)流化。在3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6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
比较实施例 2
基于蔗糖的附聚物
将1,500 g家用糖(精炼的蔗糖)引入流化床并用50℃空气(350 l/min)流化。在4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200 g焦黑素(caramelin)和405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68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7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12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实施例 2
基于微晶纤维素的附聚物
将1,500 g微晶纤维素(VIVAPUR® MCC 200, J. Rettenmaier & Söhne GmbH & Co. KG;平均粒径250 µm)引入流化床并用70℃空气(250 l/min)流化。在4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60麦芽提取物和390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6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7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12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实施例 3
基于植物纤维的附聚物
将1,500 g植物纤维(“纤维素PF75”)引入流化床并用80℃空气(200 l/min)流化。在6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60麦芽提取物和300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6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
附聚导致形成具有5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12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实施例 4
基于豌豆淀粉的附聚物
将1,500 g豌豆淀粉(I 50M, Roquette GmbH)引入流化床并用80℃空气(250 l/min)流化。在4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60麦芽提取物和390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68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5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12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比较实施例 3
基于未提取的茶颗粒的附聚物
将1,500 g茶颗粒(“颗粒1”;平均粒径800 µm)引入流化床并用90℃空气(250l/min)流化。在3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和390 g红茶型(Darjeeling) “Darjeeling” TEG 10351768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10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8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实施例 5
基于提取的茶叶的附聚物
茶叶的提取
以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提取的茶叶(”茶叶1”;平均粒径2500 μm):
1) 将3000 g茶叶(“茶叶1”, 平均粒径2500 μm)用20 l沸水提取10 min。留下的茶浆液通过使用吸滤器过滤。
2) 将由50 kg茶叶(“茶叶1”, 平均粒径2500 μm)和450 kg冷水制备的红茶浆液在“SCC 1000” (旋转椎体柱,Flavourtech Pty. Ltd)上加工。重要的是不断地搅动浆液,否则SCC易于堵塞。所述浆液在以下条件下加工:最高温度 = 100℃,偏移温度 = -3℃, 流速 = 500 l/h。湿茶叶通过使用“130 De-Watering Press” (Flavourtech Pty. Ltd.)立即分离。
将留下的湿固体(茶叶)通过在流化床中使用热空气(90°, 300 m3/h)干燥90 min。
带香料的附聚物
将1,500 g提取的茶叶(通过以上方法1制备的)引入流化床并用90℃空气(250 l/min)流化。在3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和390 g红茶型“Darjeeling” TEG 10351768的茶香料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28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然后通过将250 ml水中的100 g乙酰化淀粉的溶液从下面喷洒到流化床中,于8分钟内在流化床中包衣所述颗粒(干物质中15 %的茶香料的计算载荷)。
无香料的附聚物(参照)
将1,500 g提取的茶叶引入流化床并用90℃空气(250 l/min)流化。在30分钟内,将1,000 g水、400 g麦芽糊精、200 g阿拉伯胶的乳液从下面注入流化床中。产生的附聚会导致形成具有2700 µm平均直径的颗粒。
结果
(1)载体的中性
为了评价载体材料关于香味和味道的中性,要确定载体材料是否改变红茶的香味特性。
基于载体且不添加香料的附聚物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将0.11 g的这种附聚物与4.00 g"Lipton Yellow Label"牌的红茶混合并填充到浸制袋(筛目孔径100µm)中。将这种浸剂与由4.00 g未变更的"Lipton Yellow Label"制备的浸剂比较。两种浸剂均通过将热水(95℃)倾入到所述袋上来制备。允许泡茶3.0分钟,然后取出浸制袋。
4位具有丰富味觉经验的测试人员品尝并比较这些茶。如果在两种浸剂之间未能检出显著差别,则该材料被称为“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
例如,由(未提取的)红茶末(如用于比较实施例1的)制备的附聚物改变了"Lipton Yellow Label"的香味特性。另一方面,由提取的且干燥的未加入任何香料的红茶末制备的附聚物(实施例1),不改变"Lipton Yellow Label"的香味特性。这种载体材料可称为“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
类似地,实施例2的微晶纤维素、实施例3的纤维素纤维、实施例4的豌豆淀粉和实施例5的由提取的且干燥的未加入任何香料的红茶叶制备的附聚物被证实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而发现比较实施例2的蔗糖和比较实施例3的由(未提取的)茶颗粒制备的附聚物改变"Lipton Yellow Label"的香味特性。
(2)对干滴流的检查:通过过滤袋的附聚物滴流
将每一种上文提及的香料颗粒各0.11 g与4.00 g"Lipton Yellow Label"牌的红茶混合并填充到浸制袋(筛目孔径100µm)中。将所述袋置于外部纸袋中并让这些袋子在振动板上振摇15分钟。然后检验所有外部袋子中滴流通过袋的材料。与原始的"Lipton Yellow Label"比较,没有附聚物显示出额外的滴流。
(3)尝味
将0.11 g各香料颗粒(15 %红茶香料的计算香料载荷)与4.00 g "Lipton Yellow Label"牌的红茶混合并填充到浸制袋中,随后将热水(95℃)倾入所述袋上。允许泡茶3.0分钟。然后取出浸制袋。
4位具有丰富味觉经验的测试人员品尝并比较这些茶。相对于具有基于蔗糖或未提取的茶末的颗粒的那些茶,含有基于中性载体(微晶纤维素、植物纤维、豌豆淀粉、提取的茶叶和提取的茶末)的颗粒的茶是优选的,因为其具有更显著的花香感(floral touch)。
包含基于微晶纤维素和提取的茶末的颗粒的茶得到最高的分数。由微晶纤维素制备的样品表现出最大强度的香味且特征在于最具花香(most floral),但也是最平衡的和复杂的样品,其也显示出最好的口感。由提取的茶叶制备的样品在强度上为第二并表现出良好的花香气味(floral note)和复合性。另一方面,由未提取的茶末和蔗糖制备的样品是具有最低强度花香气味和香味的样品。
此外,将0.5 g各香料颗粒(15 %红茶香料的计算香料载荷)与2.00 g"Lipton Yellow Label"牌红茶混合并填充到浸制袋中,随后将150 ml热水(95℃)倾入所述袋上。允许泡茶3.0分钟。然后取出浸制袋。
4位具有丰富味觉经验的测试人员品尝茶并在“提高扩散率”方面对这些茶进行比较。关于下述的五项进行评价,且每个项目按照0至5的等级进行评价,使用“Lipton Yellow Label”牌红茶作为对照。将4人的总分视为评价的结果。评价结果展示于表1中。
- “倾入热水后即刻的香味强度”
- “倾入热水后3分钟时的香味强度”
- “倾入热水后即刻的香味平衡”
- “倾入热水后即刻的香味的最大影响”
- “于室温下贮存1年后倾入热水后即刻的香味强度”
如在表1中所示,由提取的茶末和提取的茶叶制备的样品在提高扩散率方面评价最高(实施例1和5)。在由微晶纤维素制备的样品的情况下,在倾入热水后3分钟时的香味强度是高的,但提高扩散率稍逊(实施例2)。同时,在由未提取的茶末、未提取的茶颗粒和蔗糖所得的样品的情况下,提高扩散率差(比较实施例1、2和3)。
表1

Claims (15)

1. 一种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呈颗粒的形式并包含:
香料;
作为基质的水溶性材料,其含有掺入其中的香料;和
关于香味和味道呈中性的水不溶性载体颗粒,其用水溶性的、含有香料的基质包衣。
2. 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呈附聚颗粒的形式。
3. 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颗粒的平均直径是0.2至20 mm,特别优选0.4至3.0 mm的平均直径。
4.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载体颗粒包含一种或多种以下材料或由一种或多种以下材料组成:纤维素纤维、微晶纤维素、断裂的纤维素、纤维素颗粒、提取的植物材料、提取的茶末、提取的茶叶、活性碳、食品-相容的、水不溶性合成聚合物。
5.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水溶性基质材料包含一种或多种以下材料或由一种或多种以下材料组成:淀粉和改性的淀粉制品;天然树胶;低聚果糖;可食用的、水溶性聚合物。
6.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在用含有香料的基质材料的包衣上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包衣。
7. 权利要求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另外的包衣包含选自以下的成膜剂:淀粉和改性的淀粉制品;天然树胶;低聚果糖;可食用的、水溶性聚合物;烃;脂肪;蜡。
8. 一种茶袋,其包含包封权利要求1-7中一项或多项的组合物的滤器。
9. 权利要求8的茶袋,其中所述载体颗粒具有的尺寸分布使得载体颗粒的最小直径大于茶袋的过滤材料的孔径。
10.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组合物用于调味浸制饮料的用途。
11. 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将所述组合物与可提取的植物材料一起使用。
12.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中至少一项的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包含水溶性基质材料和香料的包衣液体;
(b)提供水不溶性载体颗粒,
(c)用包衣液体包衣并任选附聚载体颗粒;和
(d)任选地将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包衣施加在步骤(c)中获得的组合物上。
13. 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具有50-70 wt.%载体颗粒、20-30 wt.%基质材料和10-20 wt.%香料的混合比例,载体、基质和香料的总和为100 wt.%。
14. 权利要求12或13的方法,其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
15. 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流化床反应器以底部喷洒模式运行。
CN201380047349.4A 2012-09-14 2013-09-09 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 Active CN104602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84482.3 2012-09-14
EP12184482 2012-09-14
PCT/JP2013/074783 WO2014042235A1 (en) 2012-09-14 2013-09-09 Flavouring composition for infusion beverag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531A true CN104602531A (zh) 2015-05-06
CN104602531B CN104602531B (zh) 2018-01-16

Family

ID=4683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7349.4A Active CN104602531B (zh) 2012-09-14 2013-09-09 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30491A1 (zh)
EP (1) EP2895004B1 (zh)
JP (1) JP2015528280A (zh)
CN (1) CN104602531B (zh)
SG (1) SG11201501828UA (zh)
WO (1) WO201404223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6373A (zh) * 2018-10-25 2020-05-05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在水中具有快速分散性的茶的加工产品及用于制备茶的加工产品的方法
CN114727634A (zh) * 2019-11-27 2022-07-08 西姆莱斯有限公司 颗粒产品及其生产工艺
CN114828701A (zh) * 2019-12-16 2022-07-29 东京联合咖啡烘焙株式会社 咖啡袋
CN114947095A (zh) * 2022-03-25 2022-08-30 广州市雅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风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35156A (zh) * 2020-02-26 2022-09-30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风味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6987B2 (ja) * 2014-10-15 2021-05-26 関根珈琲株式会社 飲料抽出用複合混合物、飲料抽出用複合混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飲料用添加剤保持粒子
US11737472B2 (en) * 2015-03-02 2023-08-29 Mativ Holdings, Inc. Low bulk density composition for making a tea beverage having reduced dust or fines
CN107846918B (zh) * 2015-07-16 2021-12-14 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饮料前体
FR3049620B1 (fr) 2016-04-05 2020-06-12 Swm Luxembourg Sarl Papier vegetal comprenant des fibres d'une plante
JP2018099099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キリン株式会社 甘味及び苦渋味を調和した味わいの深い容器詰緑茶飲料
JP7121331B2 (ja) * 2018-03-23 2022-08-18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茶類飲料用沈殿抑制剤
US10813368B1 (en) * 2019-10-31 2020-10-27 Gregory Glanc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ablets of botanical extracts including tea
DE102021105519A1 (de) * 2021-03-08 2022-09-08 August Töpfer & Co. (GmbH & Co.) KG Aromaspeicher für die Speicherung von Duftstoffen,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sowie Trinksystem mit einem solchen Aromaspeicher
WO2022223110A1 (en) * 2021-04-21 2022-10-27 Symrise Ag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a flavoring and tea extract
EP4358727A1 (en) * 2021-08-17 2024-05-01 Firmenich SA Sweetened composi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6949A (en) * 1995-10-27 2000-05-02 Givaudan Roure (International) Sa Aromatic granulated material
EP1214892A1 (en) * 2000-12-15 2002-06-19 Quest International B.V. A moisture and oxygen stable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for obtaining said composition
CN1649512A (zh) * 2002-05-07 2005-08-03 施赖伯食品有限公司 用于向食品供给调味剂的产品和工艺
US20070082101A1 (en) * 2003-08-07 2007-04-12 Johann Wiesmuller Method for stably flavoring drinks
CN101052314A (zh) * 2004-10-30 2007-10-10 曼海姆/奥克森福特旭德楚克股份公司 改进的载体配方
CN101263843A (zh) * 2007-03-13 2008-09-17 林昊 一种原形茶剂原料及制作方法
CN101896075A (zh) * 2007-12-14 2010-11-24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264A (en) 1975-09-05 1977-09-27 Thomas J. Lipton, Inc. Cold water extractable tea leaf and process
US4135001A (en) * 1977-08-24 1979-01-16 Tenco Brooke Bond, Ltd. Process for enhancing the color and flavor of tea
PH18554A (en) * 1981-07-21 1985-08-09 Unilever Nv Encapsulation of volatile liquids
EP0284790B1 (fr) * 1987-03-26 1993-08-18 Firmenich Sa Composition comestible ou épice aromatisées
DE69415009T2 (de) * 1994-09-03 1999-04-22 Nestle 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warzem Instant-Tee
EP0784933A3 (en) * 1995-10-16 1997-11-26 Leaf, Inc. Extended release of additives in comestible products
JP3525041B2 (ja) * 1997-10-09 2004-05-10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茶類飲料の製造方法
EP1610627A1 (en) * 2003-04-08 2006-01-04 Quest International B.V. Oxigen stable active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US8088429B2 (en) * 2003-12-02 2012-01-03 Kao Corporation Package drink
US20050158426A1 (en) 2004-01-20 2005-07-21 Ruguo Hu Beverage portioned package for preparing a foamy beverage from soluble powder
US20090004331A1 (en) * 2004-07-29 2009-01-01 Marinda Bloom Process of Producing Rooibos Tea Extract
WO2006062133A1 (ja) * 2004-12-08 2006-06-15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酵素処理茶類エキス、酵素処理茶類ナチュラルアロマ、及び酵素処理茶類ナチュラルアロマ濃縮エキ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酵素処理茶類エキス、酵素処理茶類ナチュラルアロマならびに酵素処理茶類ナチュラルアロマ濃縮エキス
WO2008075945A1 (en) * 2006-12-19 2008-06-26 Givaudan Nederland Services B.V. Colour-coated flavour encapsulate particles
JP2011508034A (ja) * 2007-12-28 2011-03-10 ユニリーバー・ナームローゼ・ベンノートシヤープ 茶から香気成分を回収する方法
MX2011002001A (es) * 2008-08-26 2011-05-25 Merisant Company Composiciones endulzantes que comprenden rebaudiosida a, eritritol, un carbohidrato de disacarido o fructosa y una cantidad mejorada del sabor de celulosa, y metodos para su fabricacion.
WO2011069832A1 (en) 2009-12-07 2011-06-16 Unilever Nv An aromatized tea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6949A (en) * 1995-10-27 2000-05-02 Givaudan Roure (International) Sa Aromatic granulated material
EP1214892A1 (en) * 2000-12-15 2002-06-19 Quest International B.V. A moisture and oxygen stable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for obtaining said composition
CN1649512A (zh) * 2002-05-07 2005-08-03 施赖伯食品有限公司 用于向食品供给调味剂的产品和工艺
US20070082101A1 (en) * 2003-08-07 2007-04-12 Johann Wiesmuller Method for stably flavoring drinks
CN101052314A (zh) * 2004-10-30 2007-10-10 曼海姆/奥克森福特旭德楚克股份公司 改进的载体配方
CN101263843A (zh) * 2007-03-13 2008-09-17 林昊 一种原形茶剂原料及制作方法
CN101896075A (zh) * 2007-12-14 2010-11-24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ENS UHLEMANN 等: "食用香精胶囊包裹技术:包括最新发展的综述", 《香料香精化妆品》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6373A (zh) * 2018-10-25 2020-05-05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在水中具有快速分散性的茶的加工产品及用于制备茶的加工产品的方法
CN114727634A (zh) * 2019-11-27 2022-07-08 西姆莱斯有限公司 颗粒产品及其生产工艺
CN114828701A (zh) * 2019-12-16 2022-07-29 东京联合咖啡烘焙株式会社 咖啡袋
CN115135156A (zh) * 2020-02-26 2022-09-30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风味组合物
CN114947095A (zh) * 2022-03-25 2022-08-30 广州市雅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风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47095B (zh) * 2022-03-25 2023-07-25 广州市雅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风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531B (zh) 2018-01-16
JP2015528280A (ja) 2015-09-28
EP2895004B1 (en) 2016-12-28
SG11201501828UA (en) 2015-04-29
WO2014042235A1 (en) 2014-03-20
EP2895004A1 (en) 2015-07-22
US20150230491A1 (en)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2531B (zh) 用于浸制饮料的调味组合物
Belščak-Cvitanović et al.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natural biopolymers as encapsulants of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bioactive compounds by spray drying
US6482433B1 (en) Encapsul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Gupta et al. Encapsulation: Entrapping essential oil/flavors/aromas in food
Poshadri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a review.
US20100239716A1 (en) Tea aromatization
EP2094110B1 (en) Colour-coated flavour encapsulate particles
EP1064856B1 (en) Encapsul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US3971852A (en) Process of encapsulating an oil and product produced thereby
CN108392635A (zh) 香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080057175A1 (en) Tea Flavouring
EP1214892B1 (en) A moisture and oxygen stable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for obtaining said composition
Sarabandi et 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ray dried grape syrup as affected by drying temperature and drying aids
JP2010068741A (ja) 茶葉顆粒及び茶葉顆粒の製造方法
Popović et al. Encapsulation technologies for polyphenol-loaded microparticles in food industry
JP2012516154A (ja) 香味料カプセル化およびその方法
Martinić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dandelion (Taraxacum officinale L.) leaf extract by spray drying
DE10336146B4 (de) Verfahren zur stabilen Aromatisierung von Getränken
JP6855393B2 (ja) 飲料前駆体
Chranioti et al. Encapsula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Baines et al. Applications I: flavors
JP2021145676A (ja) 粒子形態を有する茶加工品
Kalušević et al. Encapsulation of Plant Extracts
Janiszewska-Turak et al. Spray drying of coffee
CN114947095B (zh) 风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4

Address after: 456 KANGYI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akasago-Union Fragrances & Flavor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