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138A -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4138A
CN104584138A CN201380045508.7A CN201380045508A CN104584138A CN 104584138 A CN104584138 A CN 104584138A CN 201380045508 A CN201380045508 A CN 201380045508A CN 104584138 A CN104584138 A CN 104584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iting light
absorption layer
light absorption
radiation image
luminescent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55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樱井纯
铃木克彦
清水一伸
上村刚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amatsu Photonics KK
Original Assignee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amatsu Photonics KK filed Critical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ublication of CN104584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20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 G01T1/2012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using stimulable phosphors, e.g. stimulable phosphor sheet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4/00Conversion scree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X-rays or particle radiation into visible images, e.g. fluoroscopic scree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4/00Conversion scree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X-rays or particle radiation into visible images, e.g. fluoroscopic screens
    • G21K2004/06Conversion scree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X-rays or particle radiation into visible images, e.g. fluoroscopic screens with a phosph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nversion Of X-Rays Into Visible Images (AREA)

Abstract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具备:支撑体;辉尽性荧光体层,其设置在支撑体的表面上,由多个柱状结晶构成;以及第1激励光吸收层,其设置在辉尽性荧光体层上,多个柱状结晶各自具有在支撑体侧螺旋状地层叠而成的螺旋构造部、以及从螺旋构造部向第1激励光吸收层延伸而成的柱状部,辉尽性荧光体层蓄积入射的放射线,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照射有激励光,由此将与蓄积的放射线对应的光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射出。

Description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涉及一种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辉尽性荧光体层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为了提高放射线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需要抑制激励光的散射和漫反射。以往,通过使构成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任一层成为具有激励光吸收性的激励光吸收层,从而能够抑制激励光的散射和漫反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支撑体、设置在支撑体上的磷光体层、以及由设置在磷光体层上的由聚对二甲苯等构成的层和添加有着色剂的放射线固化性覆盖组成物构成的聚合物层的双层构造的保护层的磷光体面板。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支撑体的一面设置有辉尽性荧光体层且在另一面设置有激励光吸收层(着色树脂层)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依次层叠支撑体、底涂层、荧光体层和保护层而成且其至少一层被着色剂着色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另外,在使用了辉尽性荧光体层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有为了提高辉度而在支撑体和辉尽性荧光体层之间设置辉尽发光光的反射层(白色塗料、金属膜和电介质多层膜等)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依次层叠支撑体、回归反射层和涂布型的荧光体层而成且回归反射层反射激励光和辉尽发光光两者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75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48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59-234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901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具有上述的激励光吸收层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辉尽发光光多少会被激励光吸收层吸收,因此辉度会降低。如上所述,在现有的使用了辉尽性荧光体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用于提高分辨率的构造导致辉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具备上述的辉尽性发光反射层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由于激励光稍微被辉尽发光反射层反射,因此成为激励光散射的原因。另外,在直线状地读取辉尽发光光的读取方法的情况下,由反射层的辉尽发光光的扩展成为分辨率降低的原因。即,激励光和辉尽发光光通过反射层在柱状结晶间横过而扩散反射,因此虽然辉度提高,但是分辨率降低。如此,在现有的使用了辉尽性荧光体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用于提高辉度的构造导致分辨率的降低。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使用了辉尽性荧光体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辉度与分辨率存在权衡的关系,因此,需要以根据用途取得辉度与分辨率的平衡的方式考虑面板的构造。另外,在设置了激励光吸收层的比较重视分辨率和对比度的类型的面板中,并未充分考虑提高辉度。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抑制分辨率(对比度)的降低并提高辉度(光输出)的构造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涉及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该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具备:支撑体;辉尽性荧光体层,其设置在支撑体的表面上,并由多个柱状结晶构成;以及第1激励光吸收层,其设置在辉尽性荧光体层上。多个柱状结晶各自具有:在支撑体侧螺旋状地层叠而成的螺旋构造部、以及从螺旋构造部向第1激励光吸收层延伸而成的柱状部,辉尽性荧光体层蓄积入射的放射线,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照射有激励光,由此将与蓄积的放射线对应的光隔着第1激励光吸收层射出。
在该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中,在支撑体上设置有具有柱状结晶构造的辉尽性荧光体层,多个柱状结晶各自具有:在支撑体侧螺旋状地层叠而成的螺旋构造部、以及从螺旋构造部向第1激励光吸收层延伸而成的柱状部。该螺旋构造部作为辉尽发光光反射层发挥功能,因而能够对在一个柱状结晶内辉尽发光的光当中朝向支撑体侧的光反射并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射出,可以提高光输出(辉度)。另外,由于螺旋构造部在支撑体侧螺旋状层叠柱状结晶,与柱状部相连,因此由螺旋构造部反射的辉尽发光光沿着柱状部被导光。即,在一个柱状结晶内辉尽发光的光当中朝向支撑体侧的光被该柱状结晶的螺旋构造部反射,被反射的光沿着该柱状结晶的柱状部被导光。因此,能够防止柱状结晶中的辉尽发光光因反射而扩散至其他柱状结晶,能够抑制因反射导致的分辨率的降低。另外,虽然螺旋构造部也反射激励光,但是与辉尽发光光同样地激励光在入射的柱状结晶内反射,因而在入射的柱状结晶以外的柱状结晶不激励潜像(潜影),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并提高辉度。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还可以具有经由辉尽性荧光体层而与第1激励光吸收层相对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另外,第2激励光吸收层可以设置在支撑体与辉尽性荧光体层之间。另外,第2激励光吸收层可以设置在与支撑体的表面相反侧的支撑体的背面。由此,能够通过第2激励光吸收层吸收在螺旋构造部中不反射而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的激励光,能够抑制支撑体侧的激励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第2激励光吸收层可以在辉尽性荧光体层吸收被辉尽发光的光。由此,能够在支撑体侧吸收在螺旋构造部不能够反射的辉尽发光光,能够抑制辉尽发光光的散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支撑体可以具有激励光吸收性。由此,能够由支撑体吸收在螺旋构造部中不反射而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的激励光,能够抑制支撑体侧的激励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支撑体可以在辉尽性荧光体层中吸收被辉尽性发光的光。由此,能够在支撑体侧吸收在螺旋构造部不能够反射的辉尽发光光,能够抑制辉尽发光光的散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第1激励光吸收层可以是保护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耐湿性保护膜。由此,能够抑制辉尽性荧光体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能够抑制辉尽性荧光体层的潮解。
辉尽性荧光体层可以由包含掺杂了Eu的CsBr的辉尽性荧光体构成。由此,能够提高放射线的蓄积性能、以及向蓄积的放射线的光的变换性能。
第1激励光吸收层可以以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表面和侧面的方式设置。通过第1激励光吸收层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表面和侧面,从而能够在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表面和侧面吸收激励光,能够抑制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表面和侧面中的激励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另外,第1激励光吸收层可以以覆盖支撑体的侧面的方式设置。第1激励光吸收层覆盖支撑体的侧面,能够在支撑体的侧面吸收激励光,能够抑制支撑体的侧面中的激励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并提高辉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
图2是将图1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放大表示的概略侧截面图。
图3是构成图1的辉尽性荧光体层的柱状结晶的与支撑体正交的方向上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图3的柱状结晶的螺旋构造部的与支撑体正交的方向上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表示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光输出与分辨率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
图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
图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
附图的说明:
1、11…支撑体,1a…表面、1b…背面,2…辉尽性荧光体层,3…第1激励光吸收层,4…第2激励光吸收层,10…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23…螺旋构造部,24…柱状部,25…柱状结晶,E…激励光,L…辉尽发光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赋予相同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图2是将图1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放大表示的概略侧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是用于将入射的X射线等放射线R变换为光L并检测的面板,例如呈矩形板形状。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的长度为100mm左右,宽度为100mm左右,厚度为0.4mm左右。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例如可以作为牙科用的成像板(NeedleImaging Plate;NIP)来使用。另外,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可以通过组合未图示的HeNe激光和PMT(Photomultiplier Tube;光电倍增管)等来作为放射线图像传感器使用。该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具备支撑体1、辉尽性荧光体层2和第1激励光吸收层3。
支撑体1是呈矩形状的基材。支撑体1例如由聚酰亚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EK(聚醚醚酮)、PEN(聚萘二甲酸)、LCP(液晶聚合物)、PA(聚酰胺)、PES(聚醚砜)、PPS(聚苯硫醚)、PBT(聚对苯二甲酸)、玻璃、SUS箔、CFRP(碳纤维增强树脂)、无定形碳构成。支撑体1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例如为500μm以下。在该支撑体1需要一定的可挠性的情况下,优选选择树脂薄膜。
辉尽性荧光体层2是吸收并蓄积入射的放射线R,且将与通过照射有激励光E而蓄积的放射线R的能量对应的辉尽发光光L放出的层。辉尽性荧光体层2设置在支撑体1的表面1a上,其厚度例如为80μm以上且例如为600μm以下。
该辉尽性荧光体层2例如由包含掺杂了Eu(铕)的CsBr(溴化铯)(以下称为“CsBr:Eu”)构成,具有多个柱状结晶25(也称为针状结晶)林立的构造。另外,CsBr:Eu的放射线的蓄积性能和向蓄积的放射线的光的变换性能高,但是吸湿性高,在露出的状态下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潮解。另外,照射于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为550~800nm左右,由辉尽性荧光体层2放出的光L的波长范围为350~500nm左右。
辉尽性荧光体层2具有由多个柱状结晶25构成的反射层21和柱状层22。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厚度例如为50μm~1000μm左右,反射层21为占其中约1%~10%左右的厚度,具有约5μm~约50μm左右的厚度。
柱状结晶25是使辉尽性荧光体(CsBr:Eu)的结晶生长而得到的柱状结晶,支撑体1侧的根基部分为螺旋构造部23,比螺旋构造部23更靠上侧(上面2a侧)的部分为柱状部24。在各柱状结晶25中,螺旋构造部23与柱状部24通过辉尽性荧光体的结晶连续层叠而一体形成。另外,柱状结晶25形成为柱状部24的外径比螺旋构造部23的外径小且越往前端侧(与支撑体1相反侧)越粗的锥形状。再者,由于最前端部为尖端细状,因此除了尖头部分的柱状部24形成为锥形状。
螺旋构造部23由辉尽性荧光体的结晶从支撑体1的表面1a螺旋状层叠而构成,绕着中心轴X达一周的部分(螺旋环)在与表面1a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大致规则地形成的螺旋构造。在图3中,由23a、23b所示的范围构成一个又一个的螺旋环。与表面1a正交的方向上的螺旋环的尺寸(以下也称为“螺旋间距”)为约0.5μm~约15μm左右,大致同样的螺旋环重叠多个(例如5个~约15个左右)而构成螺旋构造部23。
另外,螺旋构造部23在图3所示那样的与支撑体1的表面1a正交的方向(法线轴方向)上的截面中,辉尽性荧光体的结晶夹着中心轴X左右反复大致规则地弯曲,具有多个V字状部分23a、23b相连而得到的弯曲结构。各V字状部分23a、23b中,在图3在最向右侧突出的部分为折返部23c,各个相连的部分为连接部23d。
柱状部24作为直线部连续形成于螺旋构造部23,具有辉尽性荧光体的结晶沿着与表面1a交叉的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而形成的柱状结构。再者,螺旋构造部23与柱状部24通过蒸镀连续地一体形成。
另外,柱状结晶25蓄积记录与入射放射线R对应的放射线信息,当照射红色激光等作为激励光E时,与蓄积信息对应的光在柱状部24被导光而从前端侧(与支撑体1相反侧)放出。反射层21反射在柱状结晶25上被导光的光当中被导光至反射层21侧的光,使从前端侧放出的光量增加。
再者,如图4(a)所示,柱状结晶25具有在左右相邻的柱状结晶26、27的关系中,在一方的上下隔开的部分之间另一方进入的构造。即,如将图4(a)放大后的图4(b)所示,对于相互相邻的柱状结晶26、27,具有柱状结晶26的连接部23d进入柱状结晶25的连接部23d的右侧的形成在V字状部分23a、23b之间的间隙23e的进入构造。
通过该进入构造,柱状结晶25的螺旋构造部23中的柱状结晶26侧的部分与柱状结晶26的螺旋构造部23中的柱状结晶25侧的部分,从与支撑体1的表面1a垂直的方向看重合。更具体而言,柱状结晶25的折返部23c与柱状结晶26的连接部23d从上侧看重合。再者,柱状结晶25的螺旋构造部23与柱状结晶26的螺旋构造部23的间隙,从与支撑体1的表面1a平行的方向(支撑体1的侧面1c侧)看为波纹状。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构造的柱状结晶25中,由螺旋构造部23构成反射层21,由柱状部24构成柱状层22。反射层21在柱状结晶25中发光的光L入射时反射在该柱状结晶25中入射的光L。另外,柱状层22将在柱状结晶25发光的光L以及由反射层21反射的光L导光。
第1激励光吸收层3是用于以规定的吸收率吸收激励光E并防止辉尽性荧光体层2中的激励光E的扩散和反射的层。第1激励光吸收层3以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的整体且填埋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多个柱状结晶25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第1激励光吸收层3的厚度例如为2μm以上且例如为20μm以下。
该第1激励光吸收层3例如由聚氨酯丙烯酸类树脂构成,含有选择地吸收激励光E的色素。第1激励光吸收层3例如含有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比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更高的色素。第1激励光吸收层3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20~99.9%左右,第1激励光吸收层3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0.1~40%左右。作为这样的色素,例如可以使用Zabon FastBlue 3G(Hoechst制)、Estrol Brill Blue N-3RL(住友化学制)、D&C BlueNo.1(National Aniline Co.,Ltd.制)、Spirit Blue(保土谷化学制)、Oil BlueNo.603(Orient制)、Kiton Blue A(Ciba Geigy AG制)、Aizen CathilonBlue GLH(保土谷化学制)、Lake Blue AFH(协和产业制)、Primocyanine6GX(稲畑产业制)、Brillacid Green 6BH(保土谷化学制)、Cyan BlueBNRCS(东洋墨水制)、Lion noil Blue SL(东洋墨水制)等。另外,也可以列举比色指数(Color index)No.24411、23160、74180、74200、22800、23154、23155、24401、14830、15050、15760、15707、17941、74220、13425、13361、13420、11836、74140、74380、74350、74460等有机金属络合物盐色材。作为无机色材,可以列举群青、钴蓝、单元连蓝、氧化铬、TiO2-ZnO-Co-NiO类颜料等,第1激励光吸收层3例如着色为蓝色。再者,由这样的树脂和色素构成的第1激励光吸收层3可以通过溶融树脂的涂布干燥、经由树脂薄膜的接合层的贴合、利用丝网印刷的转印等而形成。
在如以上所述构成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中,当放射线R(放射线图像)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3入射时,入射的放射线R被辉尽性荧光体层2吸收并蓄积。其后,将红色激光等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3照射于辉尽性荧光体层2作为激励光E时,与被辉尽性荧光体层2蓄积的放射线R的能量对应的光L被导光至柱状结晶25,并从前端放出。然后,从辉尽性荧光体层2放出的光L透过第1激励光吸收层3而射出。
在此,说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首先,在支撑体1的表面1a,通过真空蒸镀法等气相沉积法使CsBr:Eu的柱状结晶25生长,形成辉尽性荧光体层2。具体来讲,辉尽性荧光体层2使用在同轴上具有将支撑体1载置在中央的载置用的圆板以及具有收纳蒸镀源的圆环状的收纳部的蒸镀容器的未图示的制造装置形成。收纳部形成为圆板侧的平面被封闭但是在其一部分形成有孔部并由挡板开闭。
通过使圆板与蒸镀容器同轴旋转并使收纳于收纳部的蒸镀源蒸发,并且释放挡板,将蒸发的蒸镀源层叠在支撑体1的表面1a上来进行结晶生长。此时,两者每单位时间的转数具有差且使蒸镀容器的旋转速度比圆板的旋转速度慢。
在制造装置中,在设圆板每单位时间的转数(即,支撑体1每单位时间的转数)与蒸镀容器每单位时间的转数(即,孔部每单位时间的转数)之差为转数差时,如果使该转数差比某个值小,则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柱状结晶25呈现前述的螺旋构造部23。因此,在从制造开始起某个程度的时间期间在使转数差比某个值小的状态下进行结晶生长,由此形成前述的螺旋构造部23。其后,通过增大转数差并形成柱状部24来形成辉尽性荧光体层2。
接着,通过涂布干燥,以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的方式按10μm左右的厚度形成第1激励光吸收层3。通过以上这样做,制作出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
图5是表示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光输出与分辨率的关系的图。第1比较例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的不同点在于,辉尽性荧光体层不具有螺旋构造部、以及替代第1激励光吸收层3而具有透明的保护膜(透明涂膜)。第2比较例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200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的不同点在于替代第1激励光吸收层3而具有透明的保护膜(透明涂膜)。使用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以及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200,分别测定光输出和分辨率各两次。在图5中,令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的第一次测定结果的分辨率和光输出为1,将其他测定结果的分辨率和光输出标准化。
如图5所示,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200的光输出相对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的光输出提高了1.7倍左右,但是,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200的分辨率相对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的分辨率降低至0.8倍左右。另一方面,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的光输出相对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的光输出提高了1.4~1.5倍左右,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的分辨率相对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的分辨率稍微提高。
从该结果可知,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通过具备第1激励光吸收层3和螺旋构造部23,从而与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0相比较,抑制了分辨率的降低并且提高了光输出。
如以上说明所述,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在支撑体1上具备由多个柱状结晶25构成的辉尽性荧光体层2。该多个柱状结晶25各自具有在支撑体1侧螺旋状地层叠而成的螺旋构造部23、以及从螺旋构造部23向第1激励光吸收层3延伸而成的柱状部24。该螺旋构造部23作为辉尽发光光L的反射层发挥作用,因而能够将在一个柱状结晶25内辉尽发光的光L当中往支撑体1侧的光反射并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3射出,可以提高光输出(辉度)。另外,螺旋构造部23由于在支撑体1侧螺旋状地层叠有柱状结晶25,与柱状部24相连,因此在一个柱状结晶25内辉尽发光的光L当中朝向支撑体1侧的光被该柱状结晶25的螺旋构造部23反射,被反射的光沿着该柱状结晶25的柱状部24被导光。因此,能够防止柱状结晶25中的辉尽发光光L因反射而扩散至其他柱状结晶25,能够抑制因反射所致的分辨率的降低。另外,螺旋构造部23也反射激励光E,但与辉尽发光光L同样地激励光E在所入射的柱状结晶25内反射,因此在入射的柱状结晶25以外的柱状结晶25不激励潜像,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其结果是,可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并提高辉度。
另外,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具备设置在辉尽性荧光体层2上的第1激励光吸收层,辉尽性荧光体层2蓄积入射的放射线R,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3而照射有激励光E,由此将与蓄积的放射线R对应的光L经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3射出。由此,能够减少入射表面的激励光E的散射和漫反射,能够提高分辨率和对比度。
另外,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即使不具有用于提高反射率的金属膜等光反射膜也发挥良好的光反射特性,能够增加来自上面2a的发光量,因此能够提高检测放射线R的灵敏度。再者,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由于为了提高检测放射线R的灵敏度而不形成金属膜,因此不存在因金属膜引起的腐蚀的担忧。
而且,在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中,反射层21由柱状结晶25中的螺旋构造部23构成。如上所述,柱状结晶25在螺旋构造部23中形成了相邻的彼此进入的进入构造,因此在螺旋构造部23中,能够极大地减小辉尽性荧光体的结晶不存在的空间。因此,由于反射层21中的辉尽性荧光体的结晶的密度变高,因此会发挥高的反射率。
再者,如上所述,通过将形成有微小间隙的进入构造应用于螺旋构造部23,在螺旋构造部23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将由螺旋构造部23反射的光被导光至相邻的柱状结晶25而对比度降低。此外,在螺旋构造部23中也能够提高面板面内的形成密度(packing density)来提高反射率。另外,为了提高对比度,优选在面板面内所有的柱状结晶25包含螺旋构造部23并分离成一条一条的柱状结晶25。柱状结晶25由蒸镀形成,因而虽然难以将所有的柱状结晶25完美地分离,但是只要以大体分离的方式形成,便可以得到良好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
然而,虽然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激励光E的吸收率高,但是激励光E通过柱状结晶25内或者柱状结晶25的间隙,激励光E的一部分透过辉尽性荧光体层2。而且,有时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激励光E进一步透过支撑体1。有时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激励光E以及透过了支撑体1的激励光E通过散射和漫反射对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其他柱状结晶25进行激励,分辨率降低。因此,在第2~第5实施方式中,提供具有可以进一步抑制分辨率的降低的构造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如图6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不同点在于,还具备隔着辉尽性荧光体层2而与第1激励光吸收层3相对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以及经由粘接层6设置由着色树脂薄膜构成的第1激励光吸收层3(贴合于辉尽性荧光体层2)。
粘接层6设置在支撑体1的表面1a、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上。粘接层6例如由PE(聚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构成。粘接层6的厚度例如为2μm以上,例如为30μm以下。第1激励光吸收层3以经由粘接层6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的整体的方式设置。
第2激励光吸收层4是能够与第1激励光吸收层3同等地以规定的吸收率吸收激励光E并防止激励光E的扩散和反射的层。第2激励光吸收层4以覆盖支撑体1的背面1b的整体的方式设置在背面1b。第2激励光吸收层4的厚度例如为2μm以上且例如为50μm以下。第2激励光吸收层4例如着色为蓝色。该第2激励光吸收层4能够通过溶融树脂的涂布干燥、经由树脂薄膜的接合层的贴合、利用丝网印刷的转印等来形成。
此外,第2激励光吸收层4可以兼有吸收辉尽发光光的功能。在该情况下,第2激励光吸收层4例如由陶瓷、聚氨酯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构成,含有吸收激励光E和辉尽发光光L的色素。第2激励光吸收层4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60~99.9%左右、第2激励光吸收层4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60~99.9%左右。作为这样的色素,例如可以列举炭黑、氧化铬、氧化镍、氧化铁等,第2激励光吸收层4例如被着色为黑色。再者,第2激励光吸收层4兼有辉尽发光光吸收层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同样的方法形成。
通过以上的第2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也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同样的效果。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具备以覆盖支撑体1的背面1b的方式设置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因此,能够吸收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2和支撑体1的激励光E,可以减少激励光E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和对比度的降低。
[第3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如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不同点在于,还具备隔着辉尽性荧光体层2而与第1激励光吸收层3相对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
第2激励光吸收层4以覆盖支撑体1的表面1a的整体的方式设置在支撑体1与辉尽性荧光体层2之间,不设置在支撑体1的背面1b和侧面1c之上。换言之,在第3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中,在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两面分别设置有激励光吸收层3、4,由第1激励光吸收层3和第2激励光吸收层4夹着辉尽性荧光体层2。另外,第2激励光吸收层4设置在支撑体1的表面1a和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螺旋构造部23之间。第2激励光吸收层4的厚度例如为2μm以上且例如为50μm以下。第2激励光吸收层4能够通过溶融树脂的涂布干燥、经由树脂薄膜的接合层的贴合、利用丝网印刷的转印等而形成。
该第2激励光吸收层4例如由陶瓷、聚氨酯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构成,含有吸收激励光E的色素。第2激励光吸收层4例如含有使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比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更高的色素。第2激励光吸收层4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30~99.9%左右,第2激励光吸收层4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0.1~40%左右。作为这样的色素,例如可以使用Zabon Fast Blue 3G(Hoechst AG制)、Estrol Brill Blue N-3RL(住友化学制)、D&C Blue No.1(National Aniline Co.,Ltd.制)、Spirit Blue(保土谷化学制)、Oil Blue No.603(Orient制)、Kiton Blue A(Ciba Geigy AG制)、Aizen Cathilon Blue GLH(保土谷化学制)、Lake Blue AFH(协和产业制)、Primocyanine 6GX(稲畑产业制)、Brillacid Green 6BH(保土谷化学制)、Cyan Blue BNRCS(东洋墨水制)、Lion noil Blue SL(东洋墨水制)等。另外,也可以列举比色指数(Color index)No.24411、23160、74180、74200、22800、23154、23155、24401、14830、15050、15760、15707、17941、74220、13425、13361、13420、11836、74140、74380、74350、74460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盐色材。作为无机色材,可以列举群青、钴蓝、单元连蓝、氧化铬、TiO2-ZnO-Co-NiO类颜料等,第2激励光吸收层4例如着色为蓝色。
通过以上的第3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也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同样的效果。另外,第3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具有设置在支撑体1与辉尽性荧光体层2之间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因此,能够吸收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激励光E,能够减少辉尽性荧光体层2和支撑体1之间中的激励光E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和对比度的降低。
[第4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如图8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不同点在于替代支撑体1而具有支撑体11。
支撑体11为树脂薄膜,例如呈矩形形状。该支撑体11的厚度例如为50μm以上且例如为500μm以下。另外,支撑体11具有以规定的吸收率吸收激励光E的激励光吸收性,作为防止激励光E的扩散和反射的激励光吸收层而发挥功能。支撑体11例如由聚酰亚胺、PET、PEN等构成,含有吸收激励光E的色素。支撑体11例如含有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比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更高的色素。
支撑体11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50~99.9%左右、支撑体11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0.1~40%左右。作为这样的色素,例如可以使用Zabon Fast Blue 3G(Hoechst AG制)、Estrol Brill Blue N-3RL(住友化学制)、D&C Blue No.1(National AnilineCo.,Ltd.制)、Spirit Blue(保土谷化学制)、Oil Blue No.603(Orient制,Orient Co.,Ltd.)、Kiton Blue A(Ciba Geigy AG制)、Aizen Cathilon BlueGLH(保土谷化学制)、Lake Blue AFH(协和产业制)、Primocyanine 6GX(稲畑产业制)、Brillacid Green 6BH(保土谷化学制)、Cyan BlueBNRCS(东洋墨水制)、Lion noil Blue SL(东洋墨水制)等。另外,也可以列举比色指数(Color index)No.24411、23160、74180、74200、22800、23154、23155、24401、14830、15050、15760、15707、17941、74220、13425、13361、13420、11836、74140、74380、74350、74460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盐色材。作为无机色材,可以列举群青、钴蓝、单元连蓝、氧化铬、TiO2-ZnO-Co-NiO类颜料等,支撑体11例如着色为蓝色。
此外,支撑体11可以兼有吸收辉尽发光光L的功能。在该情况下,支撑体11具有陶瓷、炭黑、氧化铬、氧化镍、氧化铁等色素,对激励光E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50~99.9%左右,对辉尽发光光L的波长范围的吸收率例如为50~99.9%左右。再者,支撑体11例如着色为黑色。
通过以上的第4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也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同样的效果。另外,第4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具有以规定的吸收率吸收激励光E、或者激励光E和辉尽发光光L两者的支撑体11。因此,能够吸收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激励光E、或者激励光E以及辉尽发光光L两者,可以减少激励光E、或者激励光E和辉尽发光光L两者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和对比度的降低。
[第5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的结构的概略侧截面图。如图9所示,第5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不同点在于,设置有第1激励光吸收层3的范围以及还具备隔着辉尽性荧光体层2而与第1激励光吸收层3相对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
第1激励光吸收层3以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以及支撑体1的侧面1c的整体的方式设置。第2激励光吸收层4以覆盖支撑体1的背面1b的整体的方式设置。换言之,在第5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中,支撑体1和辉尽性荧光体层2被第1激励光吸收层3和第2激励光吸收层4完全覆盖。
另外,第1激励光吸收层3在支撑体1的表面1a和侧面1c以及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形成接触。另外,第2激励光吸收层4在支撑体1的背面1b形成接触。即,第1激励光吸收层3由涂布形成,设置在支撑体1的表面1a和侧面1c以及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第2激励光吸收层4通过溶融树脂的涂布干燥、经由树脂薄膜的接合层的贴合、利用丝网印刷的转印等而形成,并设置在支撑体1的背面1b。该第2激励光吸收层4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同样构成。
通过以上的第5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也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同样的效果。另外,第5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具有以覆盖支撑体1的背面1b的方式设置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4。因此,能够吸收透过了辉尽性荧光体层2和支撑体1的激励光E、或者激励光E和辉尽发光光L两者,可以减少激励光E或者激励光E和辉尽发光光L两者的散射和漫反射。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和对比度的降低。此外,第1激励光吸收层3以覆盖支撑体1的侧面1c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减少侧面1c中的激励光E的散射和漫反射,能够进一步抑制分辨率和对比度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例如,支撑体1可以为SUS箔、薄板玻璃、Al、CFRP等
另外,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10还可以在辉尽性荧光体层2与第1激励光吸收层3之间、或者第1激励光吸收层3之上具备耐湿性保护膜。耐湿性保护膜是用于抑制辉尽性荧光体层2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的防湿膜。该耐湿性保护膜例如由聚对二甲苯和聚脲等有机膜、或者前述有机膜与氮化膜(例如SiN,SiON)或碳化膜(例如SiC)等无机膜的组合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辉尽性荧光体层2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能够抑制辉尽性荧光体层2潮解。
另外,还可以具有:替代第1激励光吸收层3以覆盖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上面2a和侧面2c且填埋辉尽性荧光体层2的多个柱状结晶25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的耐湿性保护膜、以及设置在耐湿性保护膜上的耐擦伤性保护膜。在该情况下,通过将耐湿性保护膜和耐擦伤性保护膜的至少一者着色,可以作为激励光吸收层发挥功能。
另外,第2激励光吸收层4可以设置在支撑体1的背面1b以及支撑体1与辉尽性荧光体层2之间两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并提高辉度。

Claims (11)

1.一种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支撑体;
辉尽性荧光体层,其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表面上,并由多个柱状结晶构成;以及
第1激励光吸收层,其设置在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上,
所述多个柱状结晶各自具有在所述支撑体侧螺旋状地层叠而成的螺旋构造部、以及从所述螺旋构造部向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延伸而成的柱状部,
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蓄积入射的放射线,经由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而照射有激励光,由此将与蓄积的放射线对应的光经由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隔着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而与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相对的第2激励光吸收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激励光吸收层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激励光吸收层设置在与所述支撑体的所述表面相反侧的所述支撑体的背面。
5.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激励光吸收层在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中吸收被辉尽发光的光。
6.一种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支撑体,其具有激励光吸收性;
辉尽性荧光体层,其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表面上,并由多个柱状结晶构成;以及
第1激励光吸收层,其设置在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上,
所述多个柱状结晶各自具有在所述支撑体侧螺旋状地层叠而成的螺旋构造部、以及从所述螺旋构造部向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延伸而成的柱状部,
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蓄积入射的放射线,经由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照射有激励光,由此将与蓄积的放射线对应的光经由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射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在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中吸收被辉尽发光的光。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是保护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耐湿性保护膜。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由包含掺杂了Eu的CsBr的辉尽性荧光体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以覆盖所述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表面和侧面的方式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激励光吸收层以覆盖所述支撑体的侧面的方式设置。
CN201380045508.7A 2012-08-29 2013-08-01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Pending CN1045841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8841 2012-08-29
JP2012188841A JP6033609B2 (ja) 2012-08-29 2012-08-29 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PCT/JP2013/070910 WO2014034372A1 (ja) 2012-08-29 2013-08-01 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138A true CN104584138A (zh) 2015-04-29

Family

ID=50183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5508.7A Pending CN104584138A (zh) 2012-08-29 2013-08-01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41571A1 (zh)
EP (1) EP2892055A4 (zh)
JP (1) JP6033609B2 (zh)
KR (1) KR20150048126A (zh)
CN (1) CN104584138A (zh)
WO (1) WO20140343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0377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Invacare International Sàrl Foldable wheelchair frame including a self locking device
JP5947155B2 (ja) * 2012-08-29 2016-07-06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3400B2 (ja) * 1979-06-07 1984-06-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JPS5942500A (ja) * 1982-09-01 1984-03-0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US5012107A (en) * 1988-06-13 1991-04-30 Konica Corporation Radiation image storage panel
JP3561856B2 (ja) 1995-09-28 2004-09-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増感スクリーン及び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US7122790B2 (en) * 2000-05-30 2006-10-17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Matrix-free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tailored morphology layer devices
EP1286364B1 (en) 2001-08-23 2008-05-28 Agfa HealthCare NV A phosphor panel with good humidity resistance
JP4254109B2 (ja) 2002-02-26 2009-04-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
US7122808B2 (en) * 2003-11-14 2006-10-1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Radiation image conversion panel
JP2005164576A (ja) * 2003-11-14 2005-06-23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
CN103811094B (zh) * 2009-03-13 2016-06-29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转换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33609B2 (ja) 2016-11-30
EP2892055A4 (en) 2016-05-25
JP2014048059A (ja) 2014-03-17
US20150241571A1 (en) 2015-08-27
KR20150048126A (ko) 2015-05-06
WO2014034372A1 (ja) 2014-03-06
EP2892055A1 (en)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8746B2 (en) Phosphor panel
CN104603639B (zh)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US7663118B2 (en) Scintillator panel
US7081631B2 (en) Radiation image storage panel
US7087915B2 (en) Radiation image reproduc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radiation image
US8735854B2 (en) Scintillator panel
CN101346642A (zh) 闪烁屏及放射线探测器
JP2009031098A (ja) 放射線検出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97135B (zh) 放射线检测器
CN104584138A (zh) 放射线图像变换面板
US6255660B1 (en) Stimulable phosphor sheet having divided phosphor layer
CN102565839A (zh) 辐射检测元件、辐射检测模块及辐射图像诊断设备
JP2000321689A (ja) 放射線画像検出装置
JP2003329797A (ja) 放射線画像形成材料および放射線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25780A (ja) 放射線変換シート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検出装置
US6252243B1 (en) Stimulable phosphor sheet having divided phosphor layer
JP2001255610A (ja) 放射線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放射線画像形成材料
US7288358B2 (en) Phosphor panel
US6597008B1 (en) Method of reading a radiation image converting panel
JP3840424B2 (ja) 輝尽性蛍光体、放射線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放射線画像形成材料
JP6154518B2 (ja) 放射線像変換パネル
JP2001318195A (ja) 放射線画像変換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54109B2 (ja) 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
JP2002131494A (ja) 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及びそのカセッテ並びに放射線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H07270599A (ja) 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