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3818A - 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 Google Patents

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3818A
CN104583818A CN201380044291.8A CN201380044291A CN104583818A CN 104583818 A CN104583818 A CN 104583818A CN 201380044291 A CN201380044291 A CN 201380044291A CN 104583818 A CN104583818 A CN 104583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layer
particle
resin
transparent resin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42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3818B (zh
Inventor
内山修平
佐古利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83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3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8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21V3/04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 F21V3/1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F21V3/12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the coatings comprising photoluminescent substan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5Acrylic resin particles, e.g.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or ethylene-acrylate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2Oxide or hydr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均衡地兼顾处于此消彼长关系的光透过性与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和照明罩。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部件(3),其是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上述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第二功能层(20)而形成的,并且其是将上述第一功能层(10)朝向光源(2)来进行使用的。上述第一功能层(10)含有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一颗粒(12)。上述第一透明树脂(11)与上述第一颗粒(12)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且为0.07以下。上述第一功能层(10)的上述光源(2)一侧的表面由上述第一颗粒(12)形成为凹凸形状。上述第二功能层(20)含有第二透明树脂(21)和第二颗粒(22)。上述第二透明树脂(21)与上述第二颗粒(22)的折射率之差为0.10~0.25。

Description

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透过性和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以及使用该光学部件而形成的照明罩。
背景技术
照明器材用的光透过扩散部件例如照明罩在照明器材中覆盖器材的前面一侧等,通过使来自光源的光扩散到照明罩的整个面,使光透过平均化,从而防止在透光面上产生明暗斑。与此同时,照明罩用于隐藏光源的影像以提高器材的品质。用于常规的照明罩的成型的树脂片材混入了白色颜料。作为该白色颜料,可以使用氧化硅、硫酸钡、碳酸钙、氧化钛、云母、氧化镁、滑石、氢氧化铝、氧化铝等。
然而,对于现有方法而言,若添加用于赋予充分扩散性所需量的颜料,则光透过性会大幅降低,不可避免地要牺牲亮度,光透过性与光扩散性相反,有此消彼长(trade-off)关系。另外,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考虑,LED照明器材备受注目,但LED光源的方向性强,因此需要更好的扩散性。另一方面,不能因照明罩而使得以节能化为目标的LED照明的器材效率大幅降低,因此需要比以往的荧光灯用罩材料更高的光透过和扩散性。
为了兼顾如上所述那样相反的光透过与光扩散,进行了各种研究。常规的扩散部件是在透明树脂中分散与该树脂有折射率差的扩散颗粒,加工成成型体状、片材状。另外,也有时会涂覆到透明基材上。作为在这样的部件中影响光透过、扩散的因子,有树脂、扩散颗粒的折射率、扩散颗粒的添加量、粒径、颗粒形状、扩散层的厚度、表面形状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47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72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完成本发明为止的研究发现:在一层扩散层且使用了球状的扩散颗粒的情况下,不论将折射率、添加量、扩散粒径、厚度、表面凹凸设定为怎样的条件,光的透过率与扩散率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兼顾。即,基于实验和计算这两方面发现:在如图6所示那样相对于透过率对扩散率进行测绘而得到的图表中,存在临界线(直线B)。即使将不同种类的扩散颗粒复合也无法超过该区域。虽然扩散颗粒的形状存在各种各样的形状,但通过实验并没有发现比上述临界线(直线B)更高透过、高扩散的形状。据认为就算存在最佳形状,该形状的颗粒也需要规则排列的结构,从而是不现实的。
另外,虽然存在大量现有技术文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但其绝大部分只不过是在上述能够兼顾透过率与扩散率的区域内进行了优化,据认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兼顾了透过率与扩散率。
例如,专利文献1未使用白色颜料或树脂颗粒而是使用了透明的玻璃珠作为扩散剂。虽然含有与树脂具有折射率差的透明颗粒这一点很吸引人,但透过率和扩散率会根据玻璃珠的折射率而此消彼长这一点仍旧没有变。此外,由于是以总光线透过率和雾度(haze)进行评价,因此扩散率不明,从而无法证明实现了作为本发明的目标的兼顾透过性与扩散性。这是因为,虽然有由雾度算出的扩散透过率的值,但方向性强的LED光源的灯影像还依赖于与光源的距离,并不是雾度接近100%就会消失。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在透明基材的双面上具有扩散层的部件,但据认为该部件是向基材的双面导入了完全相同的扩散层,可以说与向基材的单面导入了两倍厚度的扩散层的部件几乎为相同性能。此外,在将相同的扩散层导入了基材的双面时,虽然会带来扩散性的提高、灯影像的降低,但透过率的减少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不能说实现了兼顾光的透过与扩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观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衡地兼顾处于此消彼长关系的光透过性与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学部件是在透明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第一功能层、在上述透明基材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第二功能层而形成的,并且其是将上述第一功能层朝向光源来进行使用的,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含有第一透明树脂和第一颗粒,上述第一透明树脂与上述第一颗粒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且为0.07以下,上述第一功能层的上述光源一侧的表面由上述第一颗粒形成为凹凸形状,上述第二功能层含有第二透明树脂和第二颗粒,上述第二透明树脂与上述第二颗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10~0.25。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第二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8~5μm。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第一透明树脂和上述第二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优选小于上述透明基材的折射率。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优选为2~15μm。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第一透明树脂和上述第二透明树脂优选为侧链上具有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丙烯酸树脂。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第一颗粒优选为选自球状有机硅树脂颗粒、氧化硅颗粒、多孔质丙烯酸树脂颗粒之中的颗粒。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第二颗粒优选为球状苯并胍胺系树脂颗粒。
在上述光学部件中,上述透明基材优选由丙烯酸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形成。
本发明的照明罩的特征在于,其是使用上述光学部件而形成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均衡地兼顾处于此消彼长关系的光透过性与光扩散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一个例子(实施例1~3)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光学部件的一个例子(比较例1、4)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光学部件的另一个例子(比较例2、3、5)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光学部件的又一个例子(比较例6)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光学部件的再一个例子(比较例7)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就实施例1~3和比较例1~7的光学部件相对于透过率对扩散率进行测绘而得到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部件3的一个例子的图,该光学部件3是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第二功能层20而形成的。而且,该光学部件3是将第一功能层10朝向LED等光源2来进行使用的。
这里,透明基材1只要是具有透明性就行,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由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玻璃等形成的那些。其中,由于丙烯酸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光线透过率高,因此透明基材1优选由丙烯酸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形成。从成型性考虑,透明基材1的厚度优选为0.1~3mm;由于第一功能层10与第二功能层20的距离短对光学部件3的光透过性和光扩散性有好的影响,因此更优选为0.1~2mm。透明基材1的透过率优选为90~100%,雾度优选为0~1%,扩散率优选为0~1%。
另外,第一功能层10为主要具有采集光并使其透过的功能的层,含有如下的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一颗粒12。
即,第一透明树脂11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在与透明基材1的界面不会将光全反射的那些。即,第一透明树脂11的折射率优选小于透明基材1的折射率。具体来说,从透明性、耐光性、成型性等考虑,第一透明树脂11优选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或者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通常为1.49,但在使用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物质作为透明基材1时,若第一透明树脂11也使用丙烯酸树脂,则两者的折射率大致相等,有可能导致光在两者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透明树脂11优选为侧链上具有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丙烯酸树脂。下述式(1)表示这样的丙烯酸树脂的重复单元的一个例子。当第一透明树脂11为这样的丙烯酸树脂时,能够使折射率降低到比透明基材1低。此外,通过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能够提高防污性、拨水性、拨油性。
R1和R2为CF3-或CF3(CF2)m-,m为1~20的整数,n为10~1000的整数。
如上所述,第一透明树脂11优选为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为热固性树脂。
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功能层10处的光透过性,第一颗粒12使用与第一透明树脂11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且为0.07以下的颗粒。优选大于0且为0.03以下,特别优选大于0且为0.01以下。具体来说,第一颗粒12优选为选自球状有机硅树脂颗粒、氧化硅颗粒、多孔质丙烯酸树脂颗粒之中的颗粒。通常是第一颗粒12的折射率高、第一透明树脂11的折射率低,但若两者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且为0.07以下,则也可以是第一颗粒12的折射率低、第一透明树脂11的折射率高。
此外,第一颗粒12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15μm。平均粒径是指以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粒度分布中积累值为50%处的粒径。
而且,第一功能层10可以按照如下形成。首先,以使第一颗粒12相对于第一透明树脂1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20~150质量份(优选为35~125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一颗粒12分散在第一透明树脂11中,将其以甲乙酮等溶剂适当稀释,由此制备第一涂料。接着,以棒涂机等将该第一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其干燥,由此能够形成第一功能层10。通过这样形成的第一功能层10的光源2一侧的表面由第一颗粒12形成为凹凸形状。由此,能够高效地采集来自光源2的光。若第一功能层10的表面的凹凸形状更加均匀,则光的采集会更加良好,因此第一颗粒12的形状与不定形相比更优选为球状。
另外,第一功能层1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优选为2~15μm,更优选为4~6μm。此时,光的采集变得更加良好。此外,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可以使用例如株式会社Keyence制的“形状测定激光显微镜VK-8700/9700”等来进行测定。另外,从成本和生产率考虑,第一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优选为5~15μm。此外,第一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可以例如按照如下得到:将第一功能层10的一部分剥离,使透明基材1露出,使用株式会社Keyence制的“形状测定激光显微镜VK-8700/9700”等,测定十处透明基材1与第一透明树脂11的高低差,作为其平均值算出。
此外,第二功能层20为主要具有使光扩散并将其取出的功能的层,含有如下的第二透明树脂21和第二颗粒22。
即,第二透明树脂21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与空气的折射率接近的那些。即,第二透明树脂21的折射率优选小于透明基材1的折射率。由此,在第二功能层20中扩散的光就容易从第二功能层20出来到空气中。具体来说,第二透明树脂21与第一透明树脂11同样地,优选为丙烯酸树脂。另外,在使用了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物质作为透明基材1的情况下,与第一透明树脂11同样地,第二透明树脂21也优选为侧链上具有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丙烯酸树脂。如上所述,第二透明树脂21优选为热塑性树脂,但也可以为热固性树脂。
另外,为了提高第二功能层20的扩散性,第二颗粒22使用与第二透明树脂21的折射率之差为0.10~0.25的颗粒。优选为0.15~0.25。具体来说,第二颗粒22优选为球状苯并胍胺系树脂颗粒。通常是第二颗粒22的折射率高、第二透明树脂21的折射率低,但若两者的折射率之差为0.10~0.25,则也可以是第二颗粒22的折射率低、第二透明树脂21的折射率高。但是,若两者的折射率之差小于0.10,则无法提高扩散性;若两者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25,则扩散性大致达到顶点,存在仅透过率降低的倾向。
此外,第二颗粒22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8~5μm,更优选为1~3μm。
而且,第二功能层20可以按照如下来形成。首先,以使第二颗粒22相对于第二透明树脂2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20~150质量份(优选25~125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二颗粒22分散在第二透明树脂21中,将其以甲乙酮等溶剂适当稀释,由此制备第二涂料。接着,以棒涂机等将该第二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其干燥,由此能够形成第二功能层20。
另外,第二功能层2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优选为0.1~4μm。此外,从成本或生产率考虑,第二功能层20的平均厚度优选为5~15μm。另外,第二功能层20的平均厚度可以例如按照如下得到:将第二功能层20的一部分剥离,使透明基材1露出,使用株式会社Keyence制的“形状测定激光显微镜VK-8700/9700”等,测定十处透明基材1与第二透明树脂21的高低差,作为其平均值算出。
在制造光学部件3时,可以在透明基材1上设置第一功能层10之后设置第二功能层20,也可以在透明基材1上设置第二功能层20之后设置第一功能层10,还可以在透明基材1上同时设置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
如上所述形成的光学部件3在透明基材1的双面上具有各自功能不同的第一功能层10和第二功能层20。即,第一功能层10位于光源2一侧,主要使光透过性提高;第二功能层20位于与光源2相反一侧,主要使光扩散性提高。这样,通过使第一功能层10位于光源2一侧,与没有第一功能层10时(参照图3)相比,能够更容易从光源2采集光。此外,由于仅为第一功能层10而能够提高雾度,因此成为高光透过性和高雾度,虽然不能达到消除灯影像,但第一功能层10也有一些光扩散性。即,能够在以第一功能层10大量采集光源2的光的同时加宽从光源2出来的光的方向性。通过这样变换光源2所具有的方向特性,使光射入第二功能层20,由此照射更大的入射角的光,因此与没有第一功能层10时(参照图3)相比,光扩散性更加提高。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功能层10使透过率上升,通过第一功能层10与第二功能层20的协同效应使扩散率上升,从而能够均衡地兼顾处于此消彼长关系的光透过性与光扩散性。而且,若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二透明树脂21的折射率小于透明基材1的折射率,则能够在容易采集来自光源2的光的同时容易放出所采集的光。
本发明的照明罩4可以使用上述的光学部件3来形成。光学部件3可以以平板状直接作为照明罩4来使用,但也可以使用根据光源2的形状等而成型为规定形状的部件作为照明罩4。当将光学部件3成型为规定形状时,若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二透明树脂21为热固性树脂,则由于第一功能层10或第二功能层20有可能产生裂纹,所以此时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二透明树脂21优选为热塑性树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透明基材1使用了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丙烯酸板(50mm×70mm×厚度为2mm,折射率为1.49,透过率为92.5%,雾度为0.2%,扩散率为0%)。
另外,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二透明树脂21使用了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制的“N3818”(折射率为1.42),其为侧链上具有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丙烯酸树脂。
此外,第一颗粒12使用了迈图高新材料日本(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 Japan)有限责任公司制的“Tospearl 1110”(折射率为1.42,平均粒径为11μm),其为球状有机硅树脂颗粒。
另外,第二颗粒22使用了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的“Epostar MS”(苯并胍胺甲醛缩合物,折射率为1.66,平均粒径为1~3μm),其为球状苯并胍胺系树脂颗粒。
而且,第一功能层10按照如下形成。首先,以使第一颗粒12相对于第一透明树脂1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00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一颗粒12分散在第一透明树脂11中,将其以甲乙酮稀释到不挥发成分为26质量%,由此制备了第一涂料。接着,以棒涂机(#40)将该第一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然后以80℃使其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了第一功能层10。第一功能层1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5.2μm,第一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为约7~8μm。
另外,第二功能层20按照如下形成。首先,以使第二颗粒22相对于第二透明树脂2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00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二颗粒22分散在第二透明树脂21中,将其以甲乙酮稀释到不挥发成分为26质量%,由此制备了第二涂料。接着,以棒涂机(#40)将该第二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然后以80℃使其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了第二功能层20。第二功能层2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1.5μm,第二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为约10μm。
如上所述那样操作,制造图1所示的光学部件3。
(实施例2)
透明基材1使用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
而且,第一功能层10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
另外,第二功能层20按照如下形成。首先,以使第二颗粒22相对于第二透明树脂2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33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二颗粒22分散在第二透明树脂21中,将其以甲乙酮稀释到不挥发成分为19质量%,由此制备了第二涂料。接着,以棒涂机(#40)将该第二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然后以80℃使其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了第二功能层20。第二功能层2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1.3μm,第二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为约9μm。
如上所述那样操作,制造图1所示的光学部件3。
(实施例3)
透明基材1使用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
另外,第一透明树脂11和第二透明树脂21使用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树脂。
此外,第一颗粒12使用了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的“MBP-8”(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多孔质球状微颗粒,折射率为1.49,平均粒径为8μm),其为多孔质丙烯酸树脂颗粒。
另外,第二颗粒22使用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颗粒。
而且,第一功能层10按照如下形成。首先,以使第一颗粒12相对于第一透明树脂1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54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一颗粒12分散在第一透明树脂11中,将其以甲乙酮稀释到不挥发成分为21质量%,由此制备了第一涂料。接着,以棒涂机(#40)将该第一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然后以80℃使其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了第一功能层10。第一功能层1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4.6μm,第一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为9μm。
另外,第二功能层20按照如下形成。首先,以使第二颗粒22相对于第二透明树脂2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54质量份的方式,使第二颗粒22分散在第二透明树脂21中,将其以甲乙酮稀释到不挥发成分为21质量%,由此制备了第二涂料。接着,以棒涂机(#40)将该第二涂料涂覆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然后以80℃使其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了第二功能层20。第二功能层20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1.4μm,第二功能层10的平均厚度为9.6μm。
如上所述那样操作,制造图1所示的光学部件3。
(比较例1)
通过在实施例1中,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仅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不设置第二功能层20,由此制造了图2所示的光学部件3。
(比较例2)
通过在实施例1中,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不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仅设置第二功能层20,由此制造了图3所示的光学部件3。
(比较例3)
通过在实施例2中,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不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仅设置第二功能层20,由此制造了图3所示的光学部件3。
(比较例4)
通过在实施例3中,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仅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不设置第二功能层20,由此制造了图2所示的光学部件3。
(比较例5)
通过在实施例3中,在透明基材1的一个面上不设置第一功能层10,在透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仅设置第二功能层20,由此制造了图3所示的光学部件3。
(比较例6)
光学部件3使用了扩散膜30(株式会社KIMOTO制“100PBU”),其如图4所示是在厚度为100μm的由透明PET膜形成的膜基材31的双面上设置厚度为12.5μm的光扩散层32而形成的。
(比较例7)
光学部件3使用了厚度为2mm的聚碳酸酯片材40(旭硝子株式会社制的“Light Opal”),其是如图5所示通过将树脂41与扩散剂42混炼而制得的。
(评价)
(雾度和透过率)
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的“NDH2000”),测定各光学部件3的雾度和透过率(总光线透过率)。
(扩散率)
以光学部件3的第二功能层20的表面为透过面,测定出射角θr(±5°、±20°、±70°)方向的亮度L(θr),并将测定值代入下述式(2),由此算出各光学部件3的扩散率。
(结果)
将实施例1~3和比较例1~7的光学部件3的雾度、透过率、扩散率表示在表1中,并将相对于透过率对扩散率进行测绘而得到的图表表示在图6中。在图6中,A为根据最小二乘法由实施例1~3的数据得到的直线,B为根据最小二乘法由比较例1~7的数据得到的直线。
表1
雾度(%) 透过率(%) 扩散率(%)
实施例1 99.6 57 88
比较例1 85.5 96 5
比较例2 99.5 55 87
雾度(%) 透过率(%) 扩散率(%)
实施例2 99.2 75 51
比较例3 98.7 74 41
雾度(%) 透过率(%) 扩散率(%)
实施例3 99.1 67 76
比较例4 96.2 97 8
比较例5 99.0 64 66
雾度(%) 透过率(%) 扩散率(%)
比较例6 99.4 61 65
比较例7 99.4 65 61
对实施例1与比较例1进行比较可知:比较例1容易透过光学部件3识别出光源2的灯影像,而实施例1难以识别出灯影像。
另外,对实施例1与比较例2进行比较可知:与比较例2相比,实施例1的透过性和光扩散性均得到了提高。
此外,对实施例2与比较例3进行比较可知:与比较例3相比,实施例2的透过性和光扩散性均得到了提高。
另外,对实施例3与比较例4进行比较可知:比较例4容易透过光学部件3识别出光源2的灯影像,而实施例3难以识别出灯影像。
此外,对实施例3与比较例5进行比较可知:与比较例5相比,实施例3的透过性和光扩散性均得到了提高。
另外,对实施例1~3与比较例6、7进行比较可知:如图6所示,实施例1~3均位于直线B的右上区域。
如上所述,确认出了:实施例1~3能够均衡地兼顾处于此消彼长关系的光透过性与光扩散性。
符号说明
1  透明基材
2  光源
3  光学部件
4  照明罩
10 第一功能层
11 第一透明树脂
12 第一颗粒
20 第二功能层
21 第二透明树脂
22 第二颗粒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光学部件,其是在透明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第一功能层、在所述透明基材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第二功能层而形成的,并且其是将所述第一功能层朝向光源来进行使用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含有第一透明树脂和第一颗粒,所述第一透明树脂与所述第一颗粒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且为0.07以下,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所述光源一侧的表面由所述第一颗粒形成为凹凸形状,所述第二功能层含有第二透明树脂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二透明树脂与所述第二颗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10~0.25,所述第一功能层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2~1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8~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明基材的折射率。
4.(删除)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为侧链上具有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丙烯酸树脂。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2、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为选自球状有机硅树脂颗粒、氧化硅颗粒、多孔质丙烯酸树脂颗粒之中的颗粒。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2、3、5、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为球状苯并胍胺系树脂颗粒。
8.(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2、3、5、6、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由丙烯酸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形成。
9.(修改后)一种照明罩,其特征在于,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2、3、5、6、7、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而形成的。

Claims (9)

1.一种光学部件,其是在透明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第一功能层、在所述透明基材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第二功能层而形成的,并且其是将所述第一功能层朝向光源来进行使用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含有第一透明树脂和第一颗粒,所述第一透明树脂与所述第一颗粒的折射率之差大于0且为0.07以下,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所述光源一侧的表面由所述第一颗粒形成为凹凸形状,所述第二功能层含有第二透明树脂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二透明树脂与所述第二颗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10~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8~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明基材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为2~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为侧链上具有氟代烷基和氟代亚烷基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的丙烯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为选自球状有机硅树脂颗粒、氧化硅颗粒、多孔质丙烯酸树脂颗粒之中的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为球状苯并胍胺系树脂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由丙烯酸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形成。
9.一种照明罩,其特征在于,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而形成的。
CN201380044291.8A 2012-10-12 2013-10-10 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3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7400 2012-10-12
JP2012-227400 2012-10-12
PCT/JP2013/006042 WO2014057680A1 (ja) 2012-10-12 2013-10-10 光学部材及び照明カバ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818A true CN104583818A (zh) 2015-04-29
CN104583818B CN104583818B (zh) 2017-09-12

Family

ID=5047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29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3818B (zh) 2012-10-12 2013-10-10 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21029B2 (zh)
CN (1) CN104583818B (zh)
WO (1) WO20140576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8879A (zh) * 2016-03-28 2017-10-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漫射板和照明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6390B2 (ja) * 2014-05-12 2018-03-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機能性樹脂成型品及び照明カバー
JP6312521B2 (ja) * 2014-05-19 2018-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拡散カバー、照明ランプ、照明装置及び拡散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JP5843024B1 (ja) * 2014-08-22 2016-0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516211B2 (ja) * 2014-11-18 2019-05-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6641140B2 (ja) * 2015-09-25 2020-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JP6641139B2 (ja) * 2015-09-25 2020-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5741A (ja) * 1999-03-24 2000-10-0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2258018A (ja) * 2001-03-02 2002-09-11 Keiwa Inc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WO2004109379A1 (ja) * 2003-06-04 2004-12-16 Nippon Polyester Co.,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光拡散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光拡散板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WO2007116671A1 (ja) * 2006-03-30 2007-10-18 Kimoto Co., Ltd. 表面凹凸の作製方法
JP2008122624A (ja) * 2006-11-10 2008-05-29 Nippon Paper Chemicals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用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9093190A (ja) * 2008-11-18 2009-04-30 Takiron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0973A (ja) * 1998-12-18 2000-06-30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4295080A (ja) * 2003-03-13 2004-10-21 Takiron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
KR20070003974A (ko) * 2004-02-26 2007-01-05 타키론 가부시기가이샤 광 확산 시트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백 라이트 유닛
JP2007233343A (ja) * 2005-12-21 2007-09-13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複合光拡散板、なら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256431A (ja) * 2009-04-22 2010-11-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積層樹脂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1209658A (ja) * 2010-03-30 2011-10-20 Fujifilm Corp Led照明用光拡散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5741A (ja) * 1999-03-24 2000-10-0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2258018A (ja) * 2001-03-02 2002-09-11 Keiwa Inc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WO2004109379A1 (ja) * 2003-06-04 2004-12-16 Nippon Polyester Co.,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光拡散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光拡散板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WO2007116671A1 (ja) * 2006-03-30 2007-10-18 Kimoto Co., Ltd. 表面凹凸の作製方法
JP2008122624A (ja) * 2006-11-10 2008-05-29 Nippon Paper Chemicals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用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9093190A (ja) * 2008-11-18 2009-04-30 Takiron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8879A (zh) * 2016-03-28 2017-10-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漫射板和照明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818B (zh) 2017-09-12
WO2014057680A1 (ja) 2014-04-17
JPWO2014057680A1 (ja) 2016-09-05
JP6021029B2 (ja)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3818A (zh) 光学部件以及照明罩
US7878690B2 (en) Light diffusing plate and lighting device using it
CN105453162B (zh) 显示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165784C (zh) 具有干和湿逆向反射性的制品
CN105739164A (zh) 液晶显示模块和包括液晶显示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02928901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834752A (zh) 光学薄片
CN102834742A (zh) Led照明用光扩散膜
CN101295101A (zh) 利用微图案化的多功能光学多层膜
CN104603646A (zh) 用于led灯罩应用的板
AU2012100931A4 (en) A high color saturation light modulator and lighting device therefor
JP2017161624A (ja) 光拡散層形成用塗料組成物、光学部材、照明カバー及び照明器具
JP2016170907A (ja) 照明器具
KR101515439B1 (ko) 렌즈형 커버를 포함하는 led 조명장치
JP6296390B2 (ja) 機能性樹脂成型品及び照明カバー
CN204666844U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膜片
US9815978B2 (en) Light diffuser and luminaire
CN220447383U (zh) 一种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氛围灯组件及车辆
WO2016117305A1 (ja) 機能性樹脂成型品及び照明カバー
KR102014307B1 (ko)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필름
JP2017161625A (ja) 光学部材、照明カバー及び照明器具
KR20110133678A (ko) 엘시디 백라이트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CN205535605U (zh) 一种绕射型扩散板
KR101601199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의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시트
KR101540106B1 (ko) 렌즈형 커버를 포함하는 led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