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7053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7053A CN104567053A CN201410571914.3A CN201410571914A CN104567053A CN 104567053 A CN104567053 A CN 104567053A CN 201410571914 A CN201410571914 A CN 201410571914A CN 104567053 A CN104567053 A CN 1045670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aporation device
- connecting portion
- refrigerant
- cold
- producing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0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of the single unit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6—Recei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8—Means for preventing liquid refrigerant entering into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主回路,该主回路中按顺序连接有压缩机、冷凝机构以及蒸发机构;蒸发侧循环回路,其具有吸热用热交换器及减压机构,构成为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向吸热用热交换器供给,在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压力比蒸发机构的内部的压力压的制冷剂被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蒸发机构;以及妨碍构造,其阻碍从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压缩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制冷循环装置,广泛利用使用了氟利昂制冷剂或氟利昂替代物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但是,这些制冷剂具有破坏臭氧层或地球温室效应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使用水等蒸发性液体作为对地球环境负荷小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记载了具备蒸发器、制冷部位、离心型压缩机、罗茨式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的蒸发式冷却装置。蒸发器使水这样的蒸发性液体在比大气压低的状态下沸腾蒸发。在蒸发器中通过沸腾蒸发而温度降低了的水由循环泵汲取出,经由管路送至制冷部位,然后经由管路再次返回蒸发器的内部。
在使用水等制冷剂的情况下,需要以高压缩比压缩在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下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机构中产生的大量的制冷剂蒸气。因此,专利文献1的蒸发式冷却装置将离心型压缩机与罗茨式压缩机串联连接作为压缩机,在罗茨式压缩机中进一步对在离心型压缩机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2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完全没有考虑返回蒸发器的制冷剂的状态。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考虑了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状态、能够延长压缩机的寿命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主回路,其使常温下的饱和蒸气压为负压的制冷剂循环,具有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冷凝的冷凝机构、以及储存制冷剂液并且使制冷剂液蒸发的蒸发机构,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机构以及所述蒸发机构按此顺序连接;
蒸发侧循环回路,其具有吸热用热交换器及减压机构,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被供给到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压力比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的压力高的制冷剂被所述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所述蒸发机构;以及
妨碍构造,其阻碍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所述压缩机。
根据上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用妨碍构造阻碍通过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压缩机。由此,能够延长压缩机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图。
图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蒸发机构及妨碍构造的剖视图。
图2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蒸发机构及妨碍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妨碍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妨碍构造的剖视图。
图5A是表示具有防止喷出壁的第2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5B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另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5C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具有分离壁的第3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具有防止喷出构造的第4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另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具有图10所示的连接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蒸发机构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另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第6变形例的妨碍构造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第6变形例的另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具有阻挡板的第7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第7变形例的另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第7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第7变形例的又一形态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作为冷凝机构的喷射泵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制冷循环装置
2 蒸发机构
3 压缩机
4 冷凝机构
9 吸热用热交换器
10 主回路
12 减压机构
15 控制部
16 吸热侧温度传感器
17 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
18 液位传感器
30 蒸发侧循环回路
31g 分流板
31h 贯通孔
31i 缩窄部
33 流出口
34a~34d 连接部
34g 扩大部
34h 延长部
34i 分流板
34j 贯通孔
34k 多孔质构件
34m 缩窄部
35 妨碍构造
36 返回口
37 防止喷出壁
38 防止喷出构造
39 分离壁
40 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制冷部位例如由热交换器构成。在该情况下,在用供给泵汲取出蒸发器的内部的制冷剂液并经由管路向作为制冷部位的热交换器供给而进行制冷的情况下,在作为制冷部位的热交换器的内部,制冷剂液有可能蒸发。若在作为制冷部位的热交换器的内部制冷剂液蒸发,则难以用供给泵向热交换器供给蒸发器的内部的制冷剂液。因此,想到了在将通过制冷部位后的制冷剂返回蒸发器的内部的管路的中途设置减压机构。由此,能够防止在作为制冷部位的热交换器中制冷剂液蒸发。
通过减压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返回蒸发器的内部。此时,有可能产生制冷剂液的液滴。存在该液滴从蒸发器的内部吸入到压缩机,液滴使压缩机的构成零件损伤之虞。由此,压缩机的寿命变短。特别是,在由于小型化的要求而将蒸发器小型化、或者缩短将蒸发器与压缩机连接的管路的情况下,该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基于上述见解,本发明人想到了以下说明的各方案的发明。
本公开的第1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主回路,其使常温下的饱和蒸气压为负压的制冷剂循环,具有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冷凝的冷凝机构、以及储存制冷剂液并且使制冷剂液蒸发的蒸发机构,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机构以及所述蒸发机构按此顺序连接;
蒸发侧循环回路,其具有吸热用热交换器及减压机构,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被供给到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压力比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的压力高的制冷剂被所述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所述蒸发机构;以及
妨碍构造,其阻碍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所述压缩机。
根据第1方案,用妨碍构造阻碍被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压缩机。由此,能够延长压缩机的寿命。
在第2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减压机构可以是阀、喷嘴或者毛细管。
在第3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妨碍构造可以是如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将所述蒸发机构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连接,将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连接部可以贯通所述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换言之,在第3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所述妨碍构造可以是以使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的方式与所述蒸发机构连接的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的连接部。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连接部可以以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贯通所述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根据第3方案,即使在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产生液滴,由于该液滴被吸收到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因此也能够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即,连接部以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贯通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含有的制冷剂蒸气所形成的气泡返回蒸发机构的内部之后该气泡向蒸发侧循环回路供给。由此,能够抑制在吸热用热交换器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含有气泡,因此能够提高吸热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及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这样的见解基于本发明人的如下发现:构成为使在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高于构成为使在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比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位于上方的位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这样的见解是以往所没有的新见解。
在第4方案中,例如,所述第3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蒸发机构可以形成柱状的内部空间,从所述连接部向所述蒸气机构内部延伸的假想线不与所述柱状的内部空间的中心交叉。换言之,在第4方案中,所述第3方案的所述蒸发机构可以形成柱状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以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具有所述内部空间的周向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所述蒸发机构连接。根据第4方案,在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返回至蒸发器的内部的制冷剂流沿着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的周向流动。由此,制冷剂在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旋转地流动。因此,即使在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产生液滴,也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制冷剂中的制冷剂液的液滴与制冷剂蒸气分离。其结果,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
在第5方案中,例如所述第3方案或第4方案的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可以还具备防止喷出壁,所述防止喷出壁设置在比所述连接部靠上方,防止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根据第5方案,防止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因此阻碍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紊乱而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
在第6方案中,例如所述第3方案~第5方案中任一方案的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可以还具备分离壁,所述分离壁在用于向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供给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流出口与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用于使制冷剂返回所述蒸发机构的返回口之间,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根据第6方案,防止通过返回口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流出口向蒸发侧循环回路流出。
在第7方案中,例如所述第3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连接部可以具备防止喷出构造,所述防止喷出构造用于防止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
根据第7方案,用防止喷出构造防止通过所述连接部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由此,防止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紊乱而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
在第8方案中,例如所述第7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防止喷出构造可以具备扩大部,所述扩大部位于比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靠上方的位置,形成沿着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截面积扩大的流路。根据第8方案,在扩大部所形成的流路中在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减速,因此防止从连接部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
在第9方案中,例如所述第8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连接部可以还具备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从所述扩大部向上延伸,形成沿着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截面积恒定的流路。根据第9方案,在延长部形成的流路中,能够对在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含有的制冷剂蒸气所形成的气泡的大小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防止该气泡返回至蒸发机构之后向蒸发侧循环回路供给。
在第10方案中,例如所述第8方案或第9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防止喷出构造可以还具备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为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具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多个贯通孔具有如下的开口面积:所述开口面积大于在所述连接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比所述扩大部靠上游侧处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
根据第10方案,能够用分流板来抑制从连接部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流速在空间上产生偏差。另外,多个贯通孔的开口面积大于由比扩大部靠上游侧的连接部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多个贯通孔的制冷剂的流动过快。
在第11方案中,例如所述第8方案~第10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防止喷出构造可以还具备多孔质构件,所述多孔质构件设置为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根据第11方案,用扩大部及多孔质构件,能够一边使从连接部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减速,一边抑制该流速在空间上产生偏差。
在第12方案中,例如所述第8方案~第10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防止喷出构造可以还具备缩窄部,所述缩窄部以朝向与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方向逐渐变窄的方式突出,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的顶端。根据第12方案,能够用缩窄部将制冷剂流均匀地分流。另外,在制冷剂流中,抑制制冷剂的剥离(产生漩涡),因此制冷剂流的压力损失小。
在第13方案中,例如所述第7方案~第12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连接部可以铅直向上地延伸。根据第13方案,通过作用于在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重力,制冷剂流减速。
在第14方案中,例如所述第9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减压机构可以是阀,所述第9方案的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可以具备:
吸热侧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对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返回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对所述蒸发机构中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进行检测;
液位传感器,其用于对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吸热侧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所述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以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检测值,调整所述阀的开度从而对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控制。
根据第14方案,能够基于在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返回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温度、蒸发机构中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以及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将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控制为合适的液位。例如,能够将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控制为,在比扩大部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产生制冷剂蒸气的气泡。即,能够将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控制为,到扩大部的上端为止制冷剂以单相流(液相流)的状态流动。
在第15方案中,例如所述第3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蒸发机构可以具有朝向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逐渐变窄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连接。根据第15方案,从连接部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在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中减速,因此防止从连接部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
在第16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5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可以还具备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以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具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多个贯通孔具有比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的开口面积。根据第16方案,在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中,能够用分流板抑制从连接部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的流速在空间上产生偏差。另外,由于多个贯通孔的开口面积比由连接部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多个贯通孔的制冷剂的流动过快。
在第17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5方案或第16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可以还具备缩窄部,所述缩窄部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朝向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逐渐变窄地突出,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的顶端。根据第17方案,在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中,能够用缩窄部将从连接部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均匀地分流。另外,在该制冷剂流中,抑制制冷剂的剥离(产生漩涡),因此制冷剂流的压力损失小。
在第18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5方案~第17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连接部可以铅直向上地延伸。根据第18方案,通过作用于在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重力,制冷剂的流动减速。
在第19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妨碍构造可以是如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将所述蒸发机构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连接,将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所述连接部贯通所述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配置为刚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后的制冷剂流含有铅直方向的速度分量的朝向。换言之,在第19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妨碍构造可以是以在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将制冷剂返回所述蒸发机构的方式与所述蒸发机构连接的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以刚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之后的制冷剂流含有铅直方向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所述蒸发机构连接。根据第19方案,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液的液滴朝向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流动,因此阻碍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
在第20方案中,例如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所述妨碍构造可以包括: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的连接部,其以在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将制冷剂返回所述蒸发机构的方式与所述蒸发机构连接;和阻挡板,其用于阻碍经由所述连接部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流动。根据第20方案,用阻挡板阻碍返回至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涉及本公开的一例,本公开不被它们限定。
<本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主回路10、冷凝侧循环回路20以及蒸发侧循环回路30。主回路10具有压缩机3、冷凝机构4、蒸发机构2,压缩机3、冷凝机构4以及蒸发机构2按此顺序连接。蒸发机构2与压缩机3通过流路5a连接。压缩机3与冷凝机构4通过流路5b连接。冷凝机构4与蒸发机构2通过流路5c连接。在主回路10、冷凝侧循环回路20以及蒸发侧循环回路30的内部填充有制冷剂,成为比大气压低的负压状态。制冷剂的常温(日本工业标准:20℃±15℃/JIS Z8703)下的饱和蒸气压为负压。制冷剂例如是以水或醇为主要成分的制冷剂。主回路10使常温下的饱和蒸气压为负压的制冷剂循环。
压缩机3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流路5b向冷凝机构4供给。压缩机3典型地是轴流式或离心式的涡轮型压缩机。在压缩机3为涡轮型压缩机的情况下,若液滴被吸入压缩机3,则液滴会冲撞叶轮而使叶轮损伤。
冷凝机构4使制冷剂蒸气冷凝并且储存制冷剂液。在冷凝机构4中冷凝了的制冷剂液经由流路5c向蒸发机构2供给。蒸发机构2储存制冷剂液并且使制冷剂液蒸发。在蒸发机构2中蒸发了的制冷剂蒸气经由流路5a向压缩机3供给。
冷凝侧循环回路20具有泵6及散热用热交换器7。储存在冷凝机构4的制冷剂液的一部分通过泵6向散热用热交换器7供给。冷凝机构4例如由具有绝热性及耐压性的中空容器形成。散热用热交换器7例如是使制冷剂液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在散热用热交换器7中,例如通过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液散热。在散热用热交换器7中散热后的制冷剂液返回冷凝机构4的内部。在压缩机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经由流路5b供给到冷凝机构4。从冷凝侧循环回路20返回至冷凝机构4的制冷剂液对经由流路5b供给的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而使其冷凝。由于使制冷剂蒸气冷凝从而温度上升了的制冷剂液通过泵6向散热用热交换器7供给,在散热用热交换器7中再次散热。储存在冷凝机构4的制冷剂液的一部分通过流路5c向蒸发机构2供给。
蒸发侧循环回路30具有泵8、吸热用热交换器9以及减压机构12。蒸发侧循环回路30构成为,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向吸热用热交换器9供给。蒸发侧循环回路30构成为,在吸热用热交换器9中吸热后的、压力比蒸发机构2的内部的压力高的制冷剂通过减压机构12减压而返回蒸发机构2。具体而言,蒸发机构2与泵8通过流路30a连接。泵8与吸热用热交换器9通过流路30b连接。吸热用热交换器9与蒸发机构2通过流路30c连接。在流路30c的中途,设置有减压机构12。减压机构12例如是阀、喷嘴或毛细管。作为减压机构12的阀例如是能够调整开度的电动阀。作为减压机构12的喷嘴例如是节流喷嘴。也可以采用毛细管等配管作为减压机构12。
通过在蒸发机构2中制冷剂液蒸发从而温度降低了的、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通过泵8向吸热用热交换器9供给。蒸发机构2例如由具有绝热性及耐压性的空心的容器形成。吸热用热交换器9例如是使制冷剂液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供给至吸热用热交换器9的制冷剂液通过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吸热。即,制冷循环装置1构成为进行室内制冷的空气调节装置。供给至吸热用热交换器9的制冷剂液通过泵8成为压力比蒸发机构2的内部高的制冷剂。通过吸热用热交换器9后的制冷剂液由减压机构12减压。该减压后的制冷剂根据情况会以含有制冷剂液的液滴的状态返回蒸发机构2。
如图2A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妨碍构造35,该妨碍构造35阻碍从蒸发侧循环回路30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压缩机3。妨碍构造35是以使得在吸热用热交换器9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中的方式与蒸发机构2连接的蒸发侧循环回路30的连接部34a。用于使制冷剂返回蒸发机构2的返回口36由连接部34a形成。具体而言,返回口36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向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开口。此外,如图2B所示,连接部34a的顶端也可以延伸至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在该情况下,返回口36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向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开口。即,连接部34a以使得连接部34a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贯通蒸发机构2的壁而延伸至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含有的制冷剂蒸气所形成的气泡返回蒸发机构2的内部之后、该气泡向蒸发侧循环回路30供给。由此,能够抑制在吸热用热交换器9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含有气泡,因此能够提高吸热用热交换器9的热交换效率及制冷循环装置1的效率(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这样的见解基于本发明人的以下发现:构成为使在吸热用热交换器9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效率,比构成为使在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比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高。这样的见解是以往没有的新见解。
蒸发机构2例如形成柱状的内部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机构2形成圆柱状的内部空间。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的上方及下方可以通过圆顶状的壁面形成。连接部34a与蒸发机构2的压力容器的底面部连接。连接部34a形成流路30c的一部分。在蒸发机构2的底面部连接有形成流路30a的配管32。通过配管32与蒸发机构2连接,形成用于向蒸发侧循环回路30供给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流出口33。另外,在蒸发机构2的靠近底面的侧面部,连接有形成流路5c的配管50。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蒸发机构2的壁面连接有形成流路5a的配管70。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管70与蒸发机构2的上面部连接。此外,配管70也可以与蒸发机构2的侧面部连接。例如,在俯视观察流路5a的蒸发机构2侧的开口及返回口36时,流路5a的蒸发机构2侧的开口隔着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的中心轴而位于返回口36的相反侧。
连接部34a与蒸发机构2的底面连接。由此,在吸热用热交换器9中吸热后的制冷剂向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中返回。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含有液滴的情况下,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接触,由此制冷剂液的液滴被储存的制冷剂液吸收。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剂液的液滴通过流路5a被吸入压缩机3。另一方面,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含有制冷剂蒸气的情况下,制冷剂蒸气会在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中通过,经由流路5a而被吸入到压缩机3。连接部34a以相对于蒸发机构2的内周面中的底面正交的方式与蒸发机构2连接。连接部34a也可以以相对于蒸发机构2的内周面中的底面倾斜的状态与蒸发机构2连接。连接部34a也可以与蒸发机构2的侧面部连接。在该情况下,连接部34a既可以相对于蒸发机构2的内周面中的侧面正交,也可以相对于该侧面倾斜。
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与返回口36的距离优选设定为,在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的动量充分减少。
流出口33与返回口36的距离例如相距10mm以上。在该情况下,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蒸气难以通过流出口33流出。其结果,能够防止制冷剂蒸气流入泵8,可靠发挥泵8的供给制冷剂液的能力。
制冷循环装置1中,例如,也可以将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经由四通阀与蒸发机构2及冷凝机构4连接,从而将制冷循环装置1构成为能够切换制冷运转和供暖运转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作为散热用热交换器7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吸热用热交换器9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供暖运转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吸热用热交换器9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作为散热用热交换器7发挥功能。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无需构成为空气调节装置,也可以是例如冷机(chiller)。另外,在散热用热交换器7及吸热用热交换器9中,制冷剂也可以与空气以外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散热用热交换器7及吸热用热交换器9的规格只要是间接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从各种观点出发进行变更。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的变形例,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与本实施方式同样构成。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变形例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变形例)
如图3所示,例如,妨碍构造35也可以是与蒸发机构2的侧面部连接的连接部34b。连接部34b与蒸发机构2连接成使得从蒸发侧循环回路30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的流动具有内部空间的周向的速度分量。具体而言,连接部34b与蒸发机构2连接成:连接部34b所形成的流路的中心轴不与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的中心轴相交。由此,如图4所示,通过连接部34b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以沿着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的周向旋转的方式流动。因此,在通过连接部34b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含有制冷剂的液滴的情况下,通过离心力,制冷剂的液滴容易集中于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的外周侧,制冷剂蒸气容易集中于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的中心轴侧。其结果,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3。在图3及图4中,z轴负方向为铅直方向,xy平面为与z轴正交的平面。
只要从蒸发侧循环回路30返回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的流动具有内部空间的周向的速度分量,连接部34b也可以与蒸发机构2的底面部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使通过连接部34b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以沿着内部空间的周向旋转或螺旋运动的方式流动。由此,能够使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长期留在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的制冷剂液中。由此,在通过连接部34b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含有制冷剂的液滴的情况下,制冷剂液的液滴分离,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3。
(第2变形例)
如图5A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也可以进一步具备设置在比连接部34a靠上方的防止喷出壁37。在该情况下,连接部34a以制冷剂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向上或斜向上流入的方式与蒸发机构2连接。防止喷出壁37防止从蒸发侧循环回路30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具体而言,防止喷出壁37设置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中位于比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冲撞到防止喷出壁37而减速。由此,能够防止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在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与返回口36的距离短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喷出,因此也能够谋求蒸发机构2的小型化。
防止喷出壁37例如设置为相对于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成90°的角度。但是,只要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冲撞到防止喷出壁37即可,防止喷出壁37的安装角度没有特别限制。防止喷出壁37可以以具有平面或曲面的形状、或者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形状形成。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防止喷出壁37。只要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冲撞到防止喷出壁37即可,防止喷出壁37的数量及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俯视观察防止喷出壁37及返回口36时,例如,返回口36的全部与防止喷出壁37重叠。由此,能够更加切实地获得上述效果。例如,防止喷出壁37设置成,防止喷出壁37位于使连接部34a的轴线延长至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而得的线上。由此,能够更加切实地获得上述效果。如图5B所示,连接部34a也可以贯通蒸发机构2的壁而延伸至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的防止喷出壁37的下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5C所示,防止喷出壁37的形状也可以是具有多个贯通孔37h(节流孔(orifice))的半球状的形状。在该情况下,防止喷出壁37设置为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在连接部34a的上方覆盖返回口36。多个贯通孔37h形成为分布于防止喷出壁37的大致整体。多个贯通孔37h例如形成为包括多个以相同的高度呈环状排列的多个贯通孔的群。另外,多个贯通孔37h的开口面积的和比由连接部34a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冲撞到防止喷出壁37而减速。其结果,防止从蒸发侧循环回路30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另外,制冷剂以通过多个贯通孔37h的方式流动,因此能够将制冷剂流如图5C所示呈放射状分流。
(第3变形例)
如图6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可以进一步具备在流出口33与返回口36之间设置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的分离壁39。例如,分离壁39位于以最短距离将流出口33与返回口36连结的线段上。分离壁39防止通过返回口36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蒸气从流出口33流出。通过分离壁39防止制冷剂蒸气从流出口33流出这一点,对于流出口33与返回口36没有充分远离的情况等特别有利。因此,能够将蒸发机构2小型化。
分离壁39例如以相对于蒸发机构2的液面成90°的角度设置在蒸发机构2的底面部。但是,设置分离壁39的姿势及位置,只要防止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蒸气从流出口33流出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分离壁39也可以由具有平面或曲面的形状形成。另外,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分离壁39。即,只要防止通过返回口36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蒸气从流出口33流出即可,分离壁39的形状及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另外,分离壁39也可以具有网状构造。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网状构造捕捉制冷剂液的液滴。
(第4变形例)
如图7所示,连接部34a也可以贯通蒸发机构2的壁而以不超过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的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连接部34a具备防止喷出构造38,该防止喷出构造38用于防止从蒸发侧循环回路30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通过连接部34a具备防止喷出构造38,从而防止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由此,防止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紊乱而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连接部34a例如贯通发机构2的壁而延伸至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的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此外,连接部34a铅直向上地延伸。
防止喷出构造38例如具备扩大部34g。扩大部34g位于比蒸发机构2的底部靠上方的位置,形成沿着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截面积扩大的流路。在扩大部34g所形成的流路中,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减速,因此防止从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由此,防止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紊乱而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的情况。
如图8所示,扩大部34g也可以形成为,沿着连接部34a的中心轴的扩大部34g的截面形状是具有阶梯的形状。这样的形状的扩大部34g例如可以通过对以日本工业标准(JIS)为基准的管内径不同的多个配管进行焊接而制造。另外,扩大部34g只要形成为通过扩大部34g形成的流路的下游端处的截面积比通过扩大部34g形成的流路的上游端处的截面积大即可。扩大部34g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扩大部34g的壁的一部分收窄。另外,形成流路30a的配管32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与蒸发机构2的侧壁连接。
如图10所示,连接部34a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延长部34h。延长部34h从扩大部34g向上方延伸,形成沿着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截面积恒定的流路。在该流路中,调整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含有的制冷剂蒸气所形成的气泡的大小。由此,防止该气泡返回至蒸发机构2之后向蒸发侧循环回路30供给。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剂蒸气流入泵8,切实地发挥泵8供给制冷剂液的能力。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构成制冷循环装置1。
图11所示的制冷循环装置1还具备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液位传感器18以及控制部15,除了连接部34a如图10所示那样构成这一点以外,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同样地构成。此外,减压机构12为阀。减压机构12例如是能够调整开度的电动阀。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是用于检测在吸热用热交换器9中吸热后的、返回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传感器。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例如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比吸热用热交换器9靠下游侧的位置安装于形成蒸发循环回路30的配管。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是用于检测蒸发机构2中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的传感器。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例如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安装于蒸发机构2的壁面。液位传感器18是用于检测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位的传感器。液位传感器18例如是浮子式液位传感器、光学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或静电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控制部15基于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值、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值以及液位传感器18的检测值,对作为减压机构12的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控制。因此,如图11所示,控制部15与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以及液位传感器18连接,以能够接收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以及液位传感器18的检测值。另外,控制部15与减压机构12连接,以能够向减压机构12发送用于对作为减压机构12的阀的开度进行调整的信号。此外,控制部15与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液位传感器18以及减压机构12的连接可以是通过有线实现的连接及通过无线实现的连接的任一者。
控制部15例如,对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在到扩大部34g的上端为止作为单相流(液相流)流动。即,控制部15对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比扩大部34g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由制冷剂蒸气产生气泡。控制部15取得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值、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值以及液位传感器18的检测值。控制部15根据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值求出通过吸热侧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的温度下的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Ph[Pa]。控制部15根据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值求出由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的温度下的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Ps[Pa]。在此,将储存在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密度定义为ρ[kg/m3],将重力加速度定义为g[m/s2],将从扩大部34g的上端到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为止的高度定义为h[m]。为了使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在到扩大部34g的上端为止作为单相流(液相流)流动,需要满足Ph-Ps≤ρgh这一关系。控制部15对作为减压机构12的阀的开度进行调整而对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控制,以满足该关系。
如图12所示,防止喷出构造38也可以除了扩大部34g之外还具备分流板34i。分流板34i设置为与连接部34a的中心轴重叠,具有多个贯通孔34j。用分流板34i能够抑制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的流速在空间上产生偏差。分流板34i形成为,分流板34i的外周端与扩大部34g的内周面连接。多个贯通孔34j具有比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比扩大部34g靠上游侧的位置由连接部34a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的开口面积。即,多个流路34j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于由比扩大部34g靠上游侧的连接部34a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多个贯通孔34j的制冷剂的流动过快。此外,沿着连接部34a的流动方向,既可以设置1张分流板34i,也可以设置2张以上的分流板34i。
如图13所示,防止喷出构造38也可以除了扩大部34g之外还具备多孔质构件34k。多孔质构件34k设置为与连接部34a的中心轴重叠。由此,用扩大部34g及多孔质构件34k,能够一边使从连接部34a返回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减速,一边抑制该流速在空间上产生偏差,并且能够防止因制冷剂所含有的气泡在液面破裂而导致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产生压力变动的情况。即,在图12所示的防止喷出构造38中,制冷剂所含有的气泡被分流板34i捕捉,形成大尺寸的气泡。有可能因该气泡向液面上升并在液面破裂而导致蒸发机构2的内部的压力变动。针对于此,在图13所示的防止喷出构造38中,多孔质构件34k的外周端与扩大部34g的内周面连接。因此,制冷剂所含有的气泡的尺寸因通过多孔质构件34k而变小。由此,能够抑制形成大尺寸的气泡以及蒸发机构2的内部的压力变动。多孔质构件34k例如由聚氨酯泡沫、金属系多孔性材料、三聚氰胺树脂制的海绵制成。另外,多孔质构件34k例如也可以是冲孔金属板等具有多个孔的板状的构件。
如图14所示,防止喷出构造38也可以除了扩大部34g之外还具备缩窄部34m。缩窄部34m以朝向与在连接部34a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方向逐渐变窄的方式突出。另外,缩窄部34m具有与连接部34a的中心轴重叠的顶端。由此,能够用缩窄部34m将制冷剂流均匀地分流。另外,在制冷剂流中,抑制制冷剂的剥离(产生漩涡),因此制冷剂流的压力损失小。
(第5变形例)
如图15所示,蒸发机构2也可以具有朝向蒸发机构2的底部逐渐变窄的内部空间。在该情况下,连接部34a与蒸发机构2的底部连接。连接部34a铅直向上地延伸。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减速,因此防止通过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
在该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1也可以如图16所示那样进一步具备分流板31g。分流板31g以与连接部34a的中心轴重叠的方式设置在内部空间。另外,分流板31g具有多个贯通孔31h。多个贯通孔31h具有比由连接部34a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的开口面积。由此,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能够用分流板31g抑制从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的流速在空间上产生偏差。另外,多个贯通孔31h的开口面积比由连接部34a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多个贯通孔31h的制冷剂的流动过快。此外,沿着连接部34a的流动方向,既可以设置1张分流板31g,也可以设置2张以上的分流板31g。
进而,制冷循环装置1也可以如图17所示那样,进一步具备缩窄部31i。缩窄部31i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以朝向蒸发机构2的底部逐渐变窄的方式突出,具有与连接部34a的中心轴重叠的顶端。由此,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能够用缩窄部31i将从连接部34a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均匀地分流。另外,在该制冷剂流中,抑制制冷剂的剥离(产生漩涡),因此制冷剂流的压力损失小。
(第6变形例)
如图18所示,妨碍构造35也可以是以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使制冷剂返回蒸发机构2的方式与蒸发机构2连接的蒸发侧循环回路30的连接部34c。连接部34c以刚返回至蒸发机构2之后的制冷剂流含有铅直方向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蒸发机构2连接。具体而言,连接部34c沿着铅直方向延伸、与蒸发机构2的上面部连接。因此,刚返回至蒸发机构2之后的制冷剂流的速度分量中,铅直方向的速度分量是支配性的。由此,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朝向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前进。由此,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液的液滴容易到达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其结果,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被导入压缩机3。
只要刚返回至蒸发机构2之后的制冷剂流含有铅直方向的速度分量即可,连接部34c也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斜向下与蒸发机构2连接。在该情况下,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朝向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前进。制冷剂液的液滴容易到达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由此,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被导入压缩机3。
(第7变形例)
如图20所示,妨碍构造35也可以包括蒸发侧循环回路30的连接部34d和阻挡板40。连接部34d以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使制冷剂返回蒸发机构2的方式与蒸发机构2连接。连接部34d与蒸发机构2的侧面部连接。连接部34d也可以设置在蒸发机构2的上面部。阻挡板40是用于阻碍经由连接部34d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构件。阻挡板40例如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设置在蒸发机构2的上面部。若经由连接部34d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流与阻挡板40接触,则制冷剂液的液滴会附着于阻挡板40。或者,阻挡板40变更含有制冷剂液的液滴的制冷剂流的方向,使得含有制冷剂液的液滴的制冷剂流朝向储存有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由此,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导入压缩机3。
如图21所示,阻挡板40也可以在比返回口36靠上方的位置且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设置在蒸发机构2的侧面部。除此之外,阻挡板40只要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设置在返回口36与流路5a的蒸发机构2的开口之间即可。具体而言,阻挡板40可以位于以最短距离将返回口36与流路5a的蒸发机构2侧的开口连结的线段上。阻挡板40例如能够构成为含有平面或曲面的板、含有弯曲部的板、或者具有网状构造的板。另外,也可以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设置多个阻挡板40。阻挡板40优选在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中朝下延伸。如图22所示,阻挡板40也可以浸入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中。
如图23所示,连接部34d也可以贯通蒸发机构2的壁而向上延伸至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返回口36位于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另外,阻挡板40位于返回口36的上方。在从阻挡板40侧俯视观察阻挡板40及返回口36时,返回口36的整体与阻挡板40重叠。若从返回口36向上喷出的制冷剂与阻挡板40接触,则制冷剂液的液滴附着于阻挡板40。或者,阻挡板40变更含有制冷剂液的液滴的制冷剂流的方向,使得含有制冷剂液的液滴的制冷剂流朝向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由此,阻碍制冷剂液的液滴被导入压缩机3。
(其他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1也可以在蒸发机构2与冷凝机构4之间设置有多台压缩机。在该情况下,可以使上游侧的压缩机为涡轮型压缩机,使下游侧的压缩机为容积型压缩机。另外,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在将上游侧的压缩机与下游侧的压缩机连接的路径的中途具备用于对在上游侧的压缩机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
制冷循环装置1也可以在流路5c具备减压阀等减压机构。
作为冷凝机构4,也可以代替图1所示的空心的容器而使用如图24所示那样的喷射泵60。喷射泵60将在压缩机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与制冷剂液混合而使制冷剂蒸气冷凝。喷射泵60具有第1喷嘴61、第2喷嘴62、混合部63、扩散部64、针阀65以及致动器66。从散热用热交换器7流出的制冷剂液经过配管67作为驱动流向第1喷嘴61供给。在压缩机构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流路5b向第2喷嘴62供给。从第1喷嘴61喷射制冷剂液,从而混合部63的压力变为比流路5b的压力低。其结果,制冷剂蒸气经过流路5b被连续地吸入第2喷嘴62。从第1喷嘴61一边加速一边喷射出的制冷剂液与从第2喷嘴62一边膨胀并加速一边喷射出的制冷剂蒸气在混合部63混合。于是,由于制冷剂液与制冷剂蒸气之间的温度差、和基于制冷剂液与制冷剂蒸气之间的能量输送以及制冷剂液与制冷剂蒸气之间的动量输送的升压效果,制冷剂蒸气冷凝。扩散部64通过使制冷剂流减速而使静压恢复。
用针阀65及致动器66能够调整作为驱动流的制冷剂液的流量。用针阀65能够变更第1喷嘴61顶端的节流孔的截面积。用致动器66能够调整针阀65的位置。由此,能够对在第1喷嘴61流动的制冷剂液的流量进行调整。
制冷循环装置1,在返回口36在比储存在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向蒸发机构2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形态下,也可以进一步具备用于防止通过返回口36返回至蒸发机构2的制冷剂所含有的制冷剂蒸气从流出口33流出的构造物。这样的构造物例如是设置在流出口33的周围的网状的构造物。这样的构造物例如也可以是设置在流出口33的周围并具有多个贯通孔的构造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作为家庭用空气调节装置或业务用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有利。另外,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可以作为冷机或热泵来利用。
Claims (21)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主回路,其使常温下的饱和蒸气压为负压的制冷剂循环,具有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冷凝的冷凝机构、以及储存制冷剂液并且使制冷剂液蒸发的蒸发机构,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机构以及所述蒸发机构按此顺序连接;
蒸发侧循环回路,其具有吸热用热交换器及减压机构,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被供给到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压力比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的压力高的制冷剂被所述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所述蒸发机构;以及
妨碍构造,其阻碍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中的液滴导入所述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减压机构为阀、喷嘴或毛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妨碍构造是如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将所述蒸发机构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连接,将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
所述连接部贯通所述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蒸发机构形成柱状的内部空间,
从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蒸气机构内部的假想线不与所述柱状的内部空间的中心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还具备防止喷出壁,所述防止喷出壁设置在比所述连接部靠上方,防止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还具备分离壁,所述分离壁在用于向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供给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流出口与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用于将制冷剂返回到所述蒸发机构的返回口之间,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连接部还具备防止喷出构造,所述防止喷出构造用于防止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流从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喷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防止喷出构造具备扩大部,所述扩大部位于比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靠上方的位置,形成沿着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截面积扩大的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连接部还具备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从所述扩大部向上延伸,形成沿着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截面积恒定的流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防止喷出构造还具备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成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具有多个贯通孔,
所述多个贯通孔具有如下的开口面积,所述开口面积大于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比所述扩大部靠上游侧的位置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防止喷出构造还具备多孔质构件,所述多孔质构件设置成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防止喷出构造还具备缩窄部,所述缩窄部以朝向与在所述连接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方向逐渐变窄的方式突出,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的顶端。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连接部铅直向上地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减压机构是阀,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
吸热侧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返回到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温度;
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蒸发机构中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
液位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吸热侧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所述制冷剂蒸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以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检测值,对所述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位进行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蒸发机构具有朝向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逐渐变窄的内部空间,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还具备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以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具有多个贯通孔,
所述多个贯通孔具有比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大的开口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还具备缩窄部,所述缩窄部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以朝向所述蒸发机构的底部逐渐变窄的方式突出,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重叠的顶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连接部铅直向上地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妨碍构造是如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将所述蒸发机构与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连接,将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
所述连接部贯通所述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配置成在刚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之后的制冷剂流含有铅直方向的速度分量的朝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所述妨碍构造包括:所述蒸发侧循环回路的连接部,其以在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将制冷剂返回到所述蒸发机构的方式与所述蒸发机构连接;以及阻挡板,其用于阻碍经由所述连接部返回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的流动。
2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主回路,其使常温下的饱和蒸气压为负压的制冷剂循环,具有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冷凝的冷凝机构、以及储存制冷剂液并且使制冷剂液蒸发的蒸发机构,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机构以及所述蒸发机构按此顺序连接;
蒸发侧循环回路,其具有吸热用热交换器及减压机构,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被供给到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压力比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的压力高的制冷剂被所述减压机构减压而返回到所述蒸发机构;以及
妨碍构造,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蒸发机构,贯通所述蒸发机构的壁而延伸至所述蒸发机构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将在所述吸热用热交换器中吸热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中,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位于比储存在所述蒸发机构的制冷剂液的液面靠下方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21097 | 2013-10-24 | ||
JP2013-221097 | 2013-10-24 | ||
JP2014109512A JP6464502B2 (ja) | 2013-10-24 | 2014-05-27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014-109512 | 2014-05-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7053A true CN104567053A (zh) | 2015-04-29 |
Family
ID=5175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71914.3A Pending CN104567053A (zh) | 2013-10-24 | 2014-10-23 | 制冷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114017A1 (zh) |
EP (1) | EP2865969A1 (zh) |
JP (1) | JP6464502B2 (zh) |
CN (1) | CN10456705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8072A (zh) * | 2020-01-14 | 2020-06-05 | 西安交通大学 | 可实现制冷剂切换的节能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06150B2 (en) | 2018-04-11 | 2021-02-02 | Rolls-Royce North American Technologies Inc | Mechanically pumped system for direct control of two-phase isothermal evaporation |
US10921042B2 (en) | 2019-04-10 | 2021-02-16 | Rolls-Royce North America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condenser size and power on a heat rejection system |
US11022360B2 (en) | 2019-04-10 | 2021-06-01 | Rolls-Royce North America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condenser size and power on a heat rejection system |
US11719449B2 (en) * | 2019-09-17 | 2023-08-08 | Mina Sagar | Systems for refrigerating an enclosur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7005A (en) * | 1994-04-04 | 1997-09-16 | Jgc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ing unit and heat exchanging apparatus |
US5778696A (en) * | 1997-09-05 | 1998-07-14 | Conner; Leo 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ir and water |
JP2008122012A (ja) * | 2006-11-14 | 2008-05-29 | Sasakura Engineering Co Ltd | 液体の蒸発式冷却装置 |
CN101194133A (zh) * | 2005-04-06 | 2008-06-04 | 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 满液式蒸发器 |
CN101903714A (zh) * | 2008-01-11 | 2010-12-01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蒸汽压缩系统 |
CN102472589A (zh) * | 2009-07-22 | 2012-05-23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用于冷冻机的紧凑型蒸发器 |
CN202709575U (zh) * | 2012-06-25 | 2013-01-30 |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储液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48752B1 (en) * | 1992-04-06 | 2002-02-19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ntegral motor and control |
US6655173B2 (en) * | 2000-11-24 | 2003-12-02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Evaporator for refrigerating machine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
JP2003074994A (ja) * | 2001-08-28 | 2003-03-12 | Calsonic Kansei Corp | 放熱装置 |
JP2003156265A (ja) * | 2001-09-06 | 2003-05-30 | Sekisui Chem Co Ltd |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JP2003214698A (ja) * | 2002-01-25 | 2003-07-30 | Sekisui Chem Co Ltd | 気液接触装置及び該装置を有するヒートポンプ |
US7866179B2 (en) * | 2005-02-23 | 2011-01-11 | I.D.E. Technologies Ltd. | Compact heat pump using water as refrigerant |
JP2008224055A (ja) * | 2007-03-08 | 2008-09-25 | Ihi Corp | 冷媒液位検出装置、満液式蒸発器、氷蓄熱装置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JP4958591B2 (ja) * | 2007-03-19 | 2012-06-20 | 株式会社ササクラ | 液体の蒸発式冷却装置 |
-
2014
- 2014-05-27 JP JP2014109512A patent/JP64645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2 EP EP20140189923 patent/EP2865969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10-23 US US14/522,190 patent/US2015011401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10-23 CN CN201410571914.3A patent/CN1045670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7005A (en) * | 1994-04-04 | 1997-09-16 | Jgc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ing unit and heat exchanging apparatus |
US5778696A (en) * | 1997-09-05 | 1998-07-14 | Conner; Leo 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ir and water |
CN101194133A (zh) * | 2005-04-06 | 2008-06-04 | 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 满液式蒸发器 |
JP2008122012A (ja) * | 2006-11-14 | 2008-05-29 | Sasakura Engineering Co Ltd | 液体の蒸発式冷却装置 |
CN101903714A (zh) * | 2008-01-11 | 2010-12-01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蒸汽压缩系统 |
CN102472589A (zh) * | 2009-07-22 | 2012-05-23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用于冷冻机的紧凑型蒸发器 |
CN202709575U (zh) * | 2012-06-25 | 2013-01-30 |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储液罐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8072A (zh) * | 2020-01-14 | 2020-06-05 | 西安交通大学 | 可实现制冷剂切换的节能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114017A1 (en) | 2015-04-30 |
EP2865969A1 (en) | 2015-04-29 |
JP6464502B2 (ja) | 2019-02-06 |
JP2015108498A (ja) | 2015-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7053A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4838151B (zh) | 喷射器和使用了该喷射器的热泵装置 | |
JP6008206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89711C (zh) | 喷射循环装置 | |
CA2044825C (en) | Full-range, high efficiency liquid chiller | |
US9683762B2 (en) | Heat exchanging device and heat pump | |
CN110822757A (zh) |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 |
CN103917834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1371085A (zh) |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冷冻装置 | |
CN105324581B (zh) | 喷射器 | |
JP7174927B2 (ja) | シェルアンド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 | |
JP2008196721A (ja) | 気液分離器 | |
CN102032825A (zh) | 用于蒸发器的换热管及其组成的蒸发器 | |
JP2006003022A (ja) | 冷凍装置及び中間圧レシーバ | |
CN106969558A (zh) | 制冷系统和制冷系统的换热方法 | |
CN207162746U (zh) | 蒸发冷凝式多联机 | |
JP2005241204A (ja) | 蒸発器、ヒートポンプ、熱利用装置 | |
CN110567207A (zh) | 一种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确定方法及制冷系统 | |
CN109642760B (zh) | 用于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 | |
CN201787774U (zh) | 降膜式蒸发器 | |
CN206546045U (zh) | 二氧化碳/氨冷凝蒸发模块 | |
CN201387187Y (zh) | 制冷系统用节流蒸发装置 | |
JP4623031B2 (ja) | 冷凍冷蔵庫 | |
CN201514080U (zh) | 蒸发器 | |
JP5263222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