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7932A -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7932A
CN104547932A CN201510013719.3A CN201510013719A CN104547932A CN 104547932 A CN104547932 A CN 104547932A CN 201510013719 A CN201510013719 A CN 201510013719A CN 104547932 A CN104547932 A CN 104547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inute
chinese medicine
minutes
fruc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3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忠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137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7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47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7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9-15份;平地木9-12份;鹿衔草10-16份;五味子15-30份;叶下珠8-12份;栀子10-20份;枳壳10-20份;杭芍12-24份;芒硝4-8份;公丁香8-12份;白术12-24份;看麦娘9-15份;郁金10-20份;麦饭石8-16份;丹参15-30份;菟丝子15-30份。诸药物辩证配伍,共奏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滋养肝肾、温补脾肾的作用,其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活动性肝炎属慢性肝炎的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肝病。临床主证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明显,常有肝区疼痛。有时低热、颜面及下肢浮肿等,肝功能等异常,易导致肝炎后肝硬化,预后较差。与慢性迁延性肝炎不同之处在于:本病属进行性疾病,其病变以肝脏体积增大,表面不光滑,提示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肝小叶周围有程度不等的肝细胞灶状、片状或碎屑样和桥形坏死,坏死区有腺胞样再生。本病少数病例为急性肝炎起病,但大多数起病潜隐缓慢。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史、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在半年以上,肝功能轻度减退或持续异常以及免疫学检查异常。其特点:(1)病程长,超过一年,可持续几年至几十年不愈。(2)乏力,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存在,出现肝脾肿大,质地变硬,消瘦,面色萎黄或灰暗无光等肝病面容及肝掌、蜘蛛痣等体征。(3)出现痤疮、皮疹、关节炎、肾炎、溶血性贫血、心包炎、脉管炎、男性乳房发育或阴毛脱落、阳痿、女子月经紊乱、停经等肝外表现。(4)肝功能检测可有谷丙转氨酶(GPT)反复异常,浊度和絮状试验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蛋白比值异常,血清蛋白电泳Υ-球蛋白明显增加,血沉也可加快。此外还可出现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抗肝细胞膜脂蛋白阳性等自体免疫反应现象。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有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对那些隐慝发展长期不缓解,澳抗持续阳性,肝功能损害虽轻但有日趋严重倾向者,应做肝穿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此型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相比,症状重,预后差,只有15-30%的患者经治疗痊愈,相当多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可稳定较长时间,但也有少数患者因种种原因难以缓解,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后导致肝硬化。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湿毒之邪内侵,使正虚邪盛,病久难愈为本病主要病因。其病理不外乎湿热、肝郁、脾虚、阴虚、血淤、阳虚,故多采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滋养肝肾、活血化淤、温补脾肾之法。
现有中医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方法也有不少,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CN104117010 A (申请号201410260903.3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云芝15-20、穿山甲10-15、半枝莲5-10、南瓜花10-15、大黄14-18、白术6-12、桃仁10-15、苍术7-14、白背根5-10、川芎10-15、三七12-16、当归15-20、三棱10-15、莪术5-10、鹿蹄叶12-16、肉苁蓉17-23、丹参10-15、赶黄草10-15、赤芍14-18、鳖甲5-10、菌陈10-15、泽兰5-10。公开号CN 103127242 A(申请号201310053596.7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昆布提取物1.5-4.5 重量份、麒麟菜提取物0.5-1.5 重量份、海风藤25-75 重量份、桑寄生15-45 重量份。公开号CN 101099850 A(申请号200710119347.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100-500重量份、半枝莲100-500重量份、茯苓100-500重量份、郁金25-150重量份、泽兰50-250重量份、红花25-150重量份、柴胡25-150重量份、琥珀10-50重量份、白芍100-500重量份。
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在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到目前为止,医疗市场上并没有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特效药,而西药虽然见效快,能迅速把病毒降低一些,但只是暂时的,其副作用大,长期使用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可以累及中枢神经、造血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造成肝肾损害。用的时间长了会无效,停药就会反弹。目前中医治疗同样也存在欠缺,疗效不明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其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滋养肝肾、温补脾肾的作用。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9-15份;平地木9-12份;鹿衔草10-16份;五味子15-30份;叶下珠8-12份;栀子10-20份;枳壳10-20份;杭芍12-24份;芒硝4-8份;公丁香8-12份;白术12-24份;看麦娘9-15份;郁金10-20份;麦饭石8-16份;丹参15-30份;菟丝子15-30份。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11-13份;平地木10-11份;鹿衔草12-14份;五味子20-25份;叶下珠9-11份;栀子13-17份;枳壳13-17份;杭芍16-20份;芒硝5-7份;公丁香9-11份;白术16-20份;看麦娘11-13份;郁金13-17份;麦饭石11-13份;丹参20-25份;菟丝子20-25份。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12份;平地木10.5份;鹿衔草13份;五味子22份;叶下珠10份;栀子15份;枳壳15份;杭芍18份;芒硝6份;公丁香10份;白术18份;看麦娘12份;郁金15份;麦饭石12份;丹参22份;菟丝子2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上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颗粒剂、丸剂和片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加入用量是药液质量的6%-10%的木糖醇(优选的,木糖醇的用量是药液质量的7%-9%,更加优选的,木糖醇的用量是药液质量的8%),混合均匀,高温杀菌20-40分钟,以每支6ml的规格进行无菌封装。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高温杀菌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高温杀菌30分钟。
服用方法:每次1支,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40(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5,更加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加入淀粉,混合均匀,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以每小包6g的规格进行封装。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淀粉的用量是药粉总质量的10%-20%,更加优选的,淀粉的用量是药粉总质量的15%。
服用方法:每次1小包,用35-45℃的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优选1.15-1.25,更加优选1.20)的稠膏,按照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制成丸剂(优选的,直径为3-5mm,更加优选的,直径为4mm)。
使用方法:每次2-4丸,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40,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5,更加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30。
服用方法:每次1-2片,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滋养肝肾、温补脾肾的作用,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可以修复肝脏功能,消除免疫机制,建立正确平衡的应答反应,达到自然排毒自然免疫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平地木: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肝经。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全株。全草含挥发油0.1%-2%,挥发油由龙脑、B-按叶油醇和4-松油烯醇等61个成分组成,去油后可得岩白菜素。全草还含有紫金牛酚Ⅰ及Ⅱ,2-甲基腰果二酚等。还含有2羟基-5-甲氧基-3-十五烯基苯醌,冬青醇,摁贝素,槲皮素,杨梅甙,槲皮甙等。具有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的功效。用于新久咳嗽,痰中带血,黄疸,水肿,淋证,白带,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睾丸肿痛。
鹿衔草:味甘、苦,性温。 归肝、肾经。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叶下珠:味微苦、甘,性凉。归肝、脾经。是叶下珠科叶下珠属的植物。内服具有清热平肝、清肝明目、消疳止痢、利尿的功效。外用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赤白痢疾,暑热腹泻,肠炎腹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夜盲,急性结膜炎,口疮,头疮,风火赤眼,单纯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外用用于毒蛇咬伤,指头蛇疮,皮肤飞蛇卵,小儿暑疖等。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疽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杭芍:味苦、酸,性微寒。即白芍,又称为毫芍、川芍。所谓杭芍,是白芍中质量较好的,因产于浙江杭州的为好,故习称杭芍或杭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芒硝: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瘤。
公丁香:性辛,味温。归肺、脾、胃、肾四经。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的花蕾,公丁香及果实。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葎草烯、苯甲醛、苄醇、间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a-衣兰烯等。花中还含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黄酮和对氧萘酮类鼠李素、山奈酚、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异番樱桃素亭及其去甲基化合物异番樱桃酚。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功效。用于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泄泻便清,胎动不安。
看麦娘:味淡,性凉。为禾本科植物看麦娘的全草。具有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水肿,水痘;外用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
郁金:味辛、苦,性寒。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麦饭石:味甘,性温。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中华麦饭石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氧化锰,二氧化碳,以及氟、硫、锶、钡、铜、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解毒生肌,祛湿健脾的功效。用于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病,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一般作保健用品。
丹参: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经。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实施例1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0g):半枝莲9份;平地木9份;鹿衔草10份;五味子15份;叶下珠8份;栀子10份;枳壳10份;杭芍12份;芒硝4份;公丁香8份;白术12份;看麦娘9份;郁金10份;麦饭石8份;丹参15份;菟丝子15份。
上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3天,每天震荡8次,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加入用量是药液质量的8%的木糖醇,混合均匀,高温杀菌30分钟,以每支6ml的规格进行无菌封装。
服用方法:每次1支,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万XX,男,36岁,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人。2年前因乏力,尿色深黄,皮肤、巩膜黄染,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1个多月。出院后依旧常感乏力,肝区隐痛不适,半年后开始出现遗精,最初只是夜间遗精,渐渐地白天睡眠、清醒时亦发生遗精。每次遗精后都会感觉更加乏力和肝区疼痛加重。查血清胆红素42mmol/L,ALT1192U/L,抗-HAV(-),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抗-HCV(-)。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服用实施例1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口服液,每次1 支,每天3次,服用完1个疗程后,身体乏力明显减轻,遗精次数明显减少,而且白天很少出现遗精。见此疗效,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精神明显好转,饮食渐增,遗精现象基本消失。
实施例2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40g):半枝莲11份;平地木10份;鹿衔草12份;五味子20份;叶下珠9份;栀子13份;枳壳13份;杭芍16份;芒硝5份;公丁香9份;白术16份;看麦娘11份;郁金13份;麦饭石11份;丹参20份;菟丝子20份。
上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3天,每天震荡8次,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加入淀粉,混合均匀,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以每小包6g的规格进行封装。
服用方法:每次1小包,用35-45℃的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冯XX,女,45岁,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人。5年前曾因纳差、乏力、黄疸及肝功异常,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肝炎,住院治疗1个多月后症状消失,肝功恢复正常而出院。一年后上述症状复发并加重,经住院治疗2月后SGPT仍高于正常,皮肤、巩膜深度黄染。经各种治疗病情无好转,
于是服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颗粒剂,服用完1个疗程后,精神好转,乏力、食欲差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各种不适症状均得到缓解,各项检测显示已达到正常水平。
实施例3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半枝莲13份;平地木11份;鹿衔草14份;五味子25份;叶下珠11份;栀子17份;枳壳17份;杭芍20份;芒硝7份;公丁香11份;白术20份;看麦娘13份;郁金17份;麦饭石13份;丹参25份;菟丝子25份。
上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3天,每天震荡8次,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0的稠膏,按照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制成直径为4mm的丸剂。
使用方法:每次2-4丸,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三:程XX,男,35岁,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患慢性肝炎10余年,检查示肝纤维化。病情迁延不愈,情志抑郁,久服治肝炎的西药未效。常常出现口干口苦,面色晦暗,盗汗,午后低热,烦躁,小便黄赤等不适症状。在某医院检查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236μmol/L,谷丙转氨酶80U/L,谷草转氨酶62U/L。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服用实施例3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丸剂1个疗程后小便转清,唯午后低热、皮肤瘙痒,口苦,大便干,右关实大。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皮肤瘙痒好转,面色红润,心情愉快,检查肝功能已正常。
实施例4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半枝莲12份;平地木10.5份;鹿衔草13份;五味子22份;叶下珠10份;栀子15份;枳壳15份;杭芍18份;芒硝6份;公丁香10份;白术18份;看麦娘12份;郁金15份;麦饭石12份;丹参22份;菟丝子22份。
上述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3天,每天震荡8次,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服用方法:每次1-2片,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
试验例:为了验证本发明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实施例4)的疗效,我们于2009年2月-2011年6月,在多所医院筛选25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实验组150人,对照组100人)。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每次2片,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药物(如肝保宁胶囊等)。每天同等条件同时间下服用药物后观察。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体力和食量恢复正常,睡眠及精神良好,面色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显效:体力和食量基本恢复正常,睡眠质量较好,精神状态比较好,肝功能明显得到缓解;无效: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适症状无好转。其中有效包括治愈和显效。服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和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的实验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的无效率仅为2%,而服用其他药物的有高达17%的无效率,并且服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的治愈率高达70.67%,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只达到40%。实验表明本发明所得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片剂的疗效更好,且治愈率高,无效率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9-15份;平地木9-12份;鹿衔草10-16份;五味子15-30份;叶下珠8-12份;栀子10-20份;枳壳10-20份;杭芍12-24份;芒硝4-8份;公丁香8-12份;白术12-24份;看麦娘9-15份;郁金10-20份;麦饭石8-16份;丹参15-30份;菟丝子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11-13份;平地木10-11份;鹿衔草12-14份;五味子20-25份;叶下珠9-11份;栀子13-17份;枳壳13-17份;杭芍16-20份;芒硝5-7份;公丁香9-11份;白术16-20份;看麦娘11-13份;郁金13-17份;麦饭石11-13份;丹参20-25份;菟丝子20-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12份;平地木10.5份;鹿衔草13份;五味子22份;叶下珠10份;栀子15份;枳壳15份;杭芍18份;芒硝6份;公丁香10份;白术18份;看麦娘12份;郁金15份;麦饭石12份;丹参22份;菟丝子2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中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制备方法是: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加入用量是药液质量的6%-10%的木糖醇(优选的,木糖醇的用量是药液质量的7%-9%,更加优选的,木糖醇的用量是药液质量的8%),混合均匀,高温杀菌20-40分钟,以每支6ml的规格进行无菌封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优选的,高温杀菌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高温杀菌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中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是: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40(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5,更加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加入淀粉,混合均匀,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以每小包6g的规格进行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优选的,淀粉的用量是药粉总质量的10%-20%,更加优选的,淀粉的用量是药粉总质量的15%。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中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是: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优选1.15-1.25,更加优选1.20)的稠膏,按照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制成丸剂(优选的,直径为3-5mm,更加优选的,直径为4mm)。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中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是:
(1)将麦饭石打碎,置于锅中,中火炒5-10分钟(优选的,中火炒6-9分钟,更加优选的,中火炒7分钟),加入杭芍、白术、郁金和丹参,继续炒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炒25分钟),取出,晾凉;
(2)将五味子、栀子、枳壳、公丁香和菟丝子打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食用醋至没过药材,放置1-2天,置于锅中并炒干,晾凉,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优选的,过130-15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40目筛);
(3)将步骤(1)所得物、半枝莲、平地木、鹿衔草、叶下珠和看麦娘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30-50分钟(优选的,每次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
(4)将步骤(2)所得物以及芒硝置于步骤(3)所得的煎液中,置于有盖容器中,浸渍2-3天,每天震荡6-10次(优选的,每天震荡7-9次,更加优选的,每天震荡8次),静置4-8小时(优选的,静置5-7小时,更加优选的,静置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40,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1.25-1.35,更加优选的,浓缩至相对密1.30。
CN201510013719.3A 2015-01-12 2015-01-12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547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719.3A CN104547932A (zh) 2015-01-12 2015-01-12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719.3A CN104547932A (zh) 2015-01-12 2015-01-12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7932A true CN104547932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6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3719.3A Pending CN104547932A (zh) 2015-01-12 2015-01-12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4793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5859A (en) * 1994-05-03 1998-03-10 Omer; Osama L.M. Plant-based therapeutic agent with virustatic and antiviral effect
CN104117010A (zh) * 2014-06-13 2014-10-29 江美珍 一种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颗粒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5859A (en) * 1994-05-03 1998-03-10 Omer; Osama L.M. Plant-based therapeutic agent with virustatic and antiviral effect
CN104117010A (zh) * 2014-06-13 2014-10-29 江美珍 一种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颗粒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明奎等: "疏肝健脾汤治疗乙型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炎35例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
李群林等: "柴胡当归叶下珠方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
池肇春: "《实用临床肝病学》", 31 January 2000,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王丽: "《中药配伍手册》", 30 June 2013, 华夏出版社 *
陈家英等: "《中医膏方治病百问》", 31 December 1992,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黄世敬等: "《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手册》", 30 April 2009,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9774B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20497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58A (zh) 一种降脂护肝的口服中药
CN105560531A (zh)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987A (zh) 一种促进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中药
CN104147573A (zh) 治疗风感头痛的清热解毒制剂及制法
CN103961658A (zh) 一种降脂护肝的胶囊制剂
CN104547932A (zh)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3623335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
CN102743682B (zh) 一种孕妇用于保胎的中药丸
CN104491752A (zh) 慢性迁延性肝炎疏肝清热剂及制备方法
CN1044915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21786A (zh) 一种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70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剂
CN104324269A (zh) 治疗舌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900A (zh)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制法
CN104435152A (zh) 高血压ⅰ期镇静安神中药药剂及制法
CN104173646A (zh) 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眩晕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472A (zh) 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CN102138996B (zh) 一种蜜柚皮加工粉
CN104623531A (zh) 慢性活动性肝炎清热祛湿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5664101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018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485A (zh) 主治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6309889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31100 Ring Road in Gansu Prefecture of Linxia Province, Linxia City, No. 105, building 5, 1-301

Applicant after: Bai Zhongke

Address befor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City District nanxinzhuang Street No. 37

Applicant before: Bai Zhongk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