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5318B - 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35318B CN104535318B CN201410837921.3A CN201410837921A CN104535318B CN 104535318 B CN104535318 B CN 104535318B CN 201410837921 A CN201410837921 A CN 201410837921A CN 104535318 B CN104535318 B CN 1045353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little gear
- rotational angle
- angle theta
- litt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16 response fun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5000000621 Bidens tripartit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1
- 240000004082 Bidens triparti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08000006637 fused teeth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42 design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326 mechanical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40 sens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以两个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之间的状态作为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以下式标记小齿轮转角:其中,∈为齿轮重合度;zp为小齿轮齿数;(i=1,2,3…10);标记的小齿轮转角θi作为测量位置,连接小齿轮在各个测量位置的刚度Ki,得到齿轮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的啮合刚度。本发明可快速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通过设置啮合测量周期、明确各个测量点的位置,可大幅提高实际测量时的效率,节省测试时间,为齿轮的设计应用提供快速有效的验证测试,更重要的是为制造企业提供了高效、甚至接近生产节拍的测量方法,适于批量生产中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及工业的迅速发展,齿轮传动已经成为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各方面都对齿轮传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在满足高承载能力、高可靠性的前提之下,要保证齿轮传动的低振动和低噪声。众所周知,齿轮的啮合刚度就是齿轮系统振动和噪声的重要激振源之一。同时,轮齿的失效也和齿轮的啮合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确定齿轮的啮合刚度是齿轮冲击振动和噪声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齿轮啮合刚度的获取方法中,基于经典的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推导的方法,存在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之间具有较大误差的缺陷;直接测量的方法,存在埋入压电传感材料破坏轮齿结构并使齿轮传动与实际相比出现偏差的缺陷;为克服上述缺陷,有发明人提出了名为“直齿圆柱齿轮动态啮合刚度的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0810017779.2)的公开技术,该公开技术在齿轮不被破坏的条件下测量直齿圆柱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实际测量时分别测定出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各点的输出角度和输出端动态摩擦力矩,但并未明确测量点的位置,也未系统化地给出快速确定测量点的方法,使实际测量时的工作量较大,不利于齿轮设计的快速测量验证,尤其是不适于企业批量生产制造中的快速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两个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之间的状态作为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以下式标记小齿轮转角:
其中,∈为齿轮重合度;zp为小齿轮齿数;i=1,2,3…10;
标记的小齿轮转角θi作为测量位置,连接小齿轮在各个测量位置的刚度Ki,得到齿轮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的啮合刚度。
设置啮合测量周期,在周期内标记待测小齿轮的各个转角,并以之确定测量点的位置,使得实际测量中,可快速确定测量点,快速完成对各个测量点的测定,从而大幅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为齿轮的设计验证、生产中的检测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测量方法。
对于各位置啮合刚度的测量,可采取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测量方法。作为一个较佳的选择方案,可采用如下方法,当小齿轮在其中一个测量位置,即小齿轮转角θp=θi时,扭矩激振器在输入轴产生瞬时扭矩x(t),两角度编码器分别测量两齿轮的瞬时角位移θp,g(t),根据公式y(t)=Rpθp(t)-Rgθg(t)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再将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行处理,得到系统在该位置的频率ωi,由下式计算该位置的啮合刚度Ki:
K(t)=Ieqω2;
其中:为等效转矩惯量。如此,可测量得到各位置的啮合刚度。
在上述方案中,对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行处理得到系统频率ω,可采取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处理方法。作为一个较佳的选择方案,可采用如下方法,将x(t)和y(t)分别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经下两式频率分析:
得到频响函数H(ω)和相干函数r2(ω);相干函数r2(ω)的取值范围为0<r2(ω)<1;当相干函数接近于1时,得到系统在该位置的频率ω。
标记小齿轮转角θ1=0时为初始状态,两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若小齿轮逆时针转动,x(t)>0,齿轮进入单齿啮合区域,测量小齿轮转角θp=θ1对应的啮合刚度K1;若小齿轮顺时针转动,x(t)<0,齿轮进入双齿啮合区域,测量小齿轮转角θp=θ1对应的啮合刚度K10。
小齿轮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运行测量,或者逆时针和顺时针两方向运行均测量。对每个位置的两方向测量,可作为相互验证,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至少选取六个位置测量啮合刚度,所排除的位置是在如下四对转角中选择其一:小齿轮转角θ1与小齿轮转角θ5、小齿轮转角θ2与小齿轮转角θ4、小齿轮转角θ6与小齿轮转角θ10、小齿轮转角θ7与小齿轮转角θ9。可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时间。
因此,本发明可快速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尤其是通过设置啮合测量周期、明确各个测量点的位置,可大幅提高实际测量时的效率,节省测试时间,为齿轮的设计应用提供快速有效的验证测试,更重要的是为制造企业提供了高效、甚至接近生产节拍的测量方法,适于批量生产中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试验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双通道信号频率分析流程图。
附图3——附图14是啮合点位置与刚度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以两个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之间的状态作为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以下式标记小齿轮转角:
其中,∈为齿轮重合度;zp为小齿轮齿数;i=1,2,3…10;
以标记的小齿轮转角θi作为测量位置,即小齿轮转角θi对应的各个位置作为测量位置;连接小齿轮在各个测量位置的刚度Ki,得到齿轮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的啮合刚度。
当小齿轮在其中一个测量位置,即小齿轮转角θp=θi时,扭矩激振器在输入轴产生瞬时扭矩x(t),两角度编码器分别测量两齿轮的瞬时角位移θp,g(t),根据公式y(t)=Rpθp(t)-Rgθg(t)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再将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行处理,得到系统频率ω,由下式计算该位置的啮合刚度Ki:
K(t)=Ieqω2;
其中:为等效转矩惯量。
将x(t)和y(t)分别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经下两式频率分析:
得到频响函数H(ω)和相干函数r2(ω);相干函数r2(ω)的取值范围为0<r2(ω)<1;当相干函数接近于1时,得到系统在该位置的频率ω。
标记小齿轮转角θ1=0时为初始状态,两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若小齿轮逆时针转动,x(t)>0,齿轮进入单齿啮合区域,测量小齿轮转角θp=θ1对应的啮合刚度K1;若小齿轮顺时针转动,x(t)<0,齿轮进入双齿啮合区域,测量小齿轮转角θp=θ1对应的啮合刚度K10。
一个啮合周期内的测量,随机选取任意一个标记的小齿轮转角θi单独测量,或依照逆时针或顺时针顺序对各个位置依次测量。
对各个位置的测量,小齿轮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运行进行测量,或者逆时针和顺时针两方向运行均进行测量。对每个位置的两方向测量,是逆时针运行测量一遍或几遍,再顺时针方向运行测量一遍或几遍;两方向测量的结果,可作为相互验证。
标记的各个小齿轮转角中,有四对小齿轮转角对应位置的啮合刚度相同,如附图14所示,具体是啮合刚度K1=K5,K2=K4,K6=K10,K7=K9。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可选择如下优化方案,在一个测量周期内,至少选取六个位置测量啮合刚度,所排除的位置是在如下四对转角中选择其一:小齿轮转角θ1与小齿轮转角θ5、小齿轮转角θ2与小齿轮转角θ4、小齿轮转角θ6与小齿轮转角θ10、小齿轮转角θ7与小齿轮转角θ9。在本方案中,四对转角全部选其一,则共有六个测量位置;如果四对转角中有三对选其一,则共有七个测量位置;四对转角中有两对选其一,则共有八个测量位置;四对转角中有一对选其一,则共有九个测量位置。上述测量位置选取方案,可视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具体测量原理如下:将待测的齿轮安装在实验台上,并使两齿轮调整到一定位置。在扭矩激振器在输入轴上产生的瞬时扭矩x(t)作用下,通过两个角度编码器测量到两齿轮的瞬时角位移θp,g(t),进而求得啮合齿轮的瞬时传动误差为:
y(t)=Rpθp(t)-Rgθg(t) (1)
如图2示,将x(t)和y(t)分别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经过如附图2所示的频率分析流程,得到频响函数H(ω)和相干函数r2(ω):
式(3)中相干函数r2(ω)的取值范围为:0<r2(ω)<1。当它越接近1时,说明x(t)和y(t)有良好的线性因果关系;当它明显小于1时,说明信号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当相干函数接近于1时,从公式(2)中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
当系统在某一位置时的频率ω已知时,根据以下公式:
K(t)=Ieqω2 (4)
可以求出,齿轮系统在该位置时所对应的啮合刚度。其中:Ieq为等效转矩惯量
式(5)中:Ip,g,Rp,g分别为小齿轮和大齿轮的转动惯量和分度圆半径。
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扭矩激振器1,两个角度编码器2,小齿轮3,大齿轮4,输入轴5,以及输出轴6。
本发明的具体实验过程:先将待测的齿轮安装在实验台上,并调整被测齿轮到固定位置。此时,可根据式(6)标记小齿轮转角位于初始状态,该齿轮组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若小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进入单齿啮合区域,如附图3所示;若小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进入双齿啮合区域,如附图4所示。
其中,∈为齿轮重合度;zp为小齿轮齿数。
当小齿轮齿轮位于初始状态时θi,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附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1,将系统在该位置的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1,如附图3所示。
当齿轮位于初始状态时θp=θ1,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10,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10,如附图4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2时,如附图5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x(t)>0,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系统出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2,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2,如附图5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3时,如附图6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3,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3,如附图6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4时,如附图7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4,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4,如附图7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5时,如附图8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5,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5,如附图8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6时,如附图9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6,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6,如附图9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7时,如附图10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7,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7,如附图10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8时,如附图11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8,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8,如附图11所示。
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9时,如附图12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9,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9,如附图12所示。
关于k1和k10这点刚度的计算方法,有两个办法。以k10为例叙述如下。
第一种办法是,逆时针转动小齿轮使小齿轮位于θp=θ10时,如附图13所示,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x(t)>0,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10,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10,如附图13所示。
第二种办法是,当齿轮位于初始状态时θp=θ1,在扭矩激振器的作用下x(t)<0,记录大小齿轮的转角θp,g(t),并根据公式(1)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将该位置的扭矩激振器所产生的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经过如图2的处理,可以求出系统在该位置时的频率ω10,将频率代入公式(4)中,便可以求出在该位置时的啮合刚度K10,如附图4所示。
上述叙述是以k10为例,实际上k1也适用这两种方法,只是将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中的方向变更为相反方向,或者将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中的初始状态互换。
连接齿轮在每个位置所获得的刚度Ki,便可得到齿轮在一个周期内的啮合刚度。
本发明上述方案的描述中,待测的齿轮为小齿轮,与其啮合的齿轮为大齿轮。在实际测量时,需要将两齿轮调整到一定位置。为了快速安装、调整,在安装前,将两齿轮平放,在两齿轮端面上画线,小齿轮上的画线线条穿过齿轮中心和齿槽中点,大齿轮上的画线线条穿过齿轮中心和齿顶中点。安装时,两齿轮端面上的画线线条对正即可进入初始状态,即齿轮位于初始状态θp=θ1。
齿轮在测量位置,在输入端施加瞬时扭矩x(t),也就是在输入端施加瞬时冲击扭矩x(t),在齿面产生瞬间冲击,与此同时进行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标记小齿轮转角的方案,在实际应用时,可在θ1与θ3之间、在θ5与θ3之间、在θ10与θ8之间、在θ8与θ6之间插入一个或多个测量位置。这种插入新的测量点的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测量原理,故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两个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之间的状态作为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以下式标记小齿轮转角:
其中,ε为齿轮重合度;zp为小齿轮齿数;i=1,2,3…10;标记的小齿轮转角θi作为测量位置,连接小齿轮在各个测量位置的刚度Ki,得到齿轮在一个啮合测量周期内的啮合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小齿轮在其中一个测量位置,即小齿轮转角为θi时,扭矩激振器在输入轴产生瞬时扭矩x(t),两角度编码器分别测量两齿轮的瞬时角位移θp(t)和θg(t),根据公式y(t)=Rpθp(t)-Rgθg(t)得到齿轮组在该位置的传动误差y(t);再将瞬时扭矩x(t)和传动误差y(t)进行处理,得到系统在该位置的频率ωi,由下式计算该位置的啮合刚度Ki:
其中,θp(t):小齿轮瞬时角位移;θg(t):大齿轮瞬时角位移;Rp:小齿轮分度圆半径;Rg:大齿轮分度圆半径;Ip:小齿轮转动惯量;Ig:大齿轮转动惯量;为等效转矩惯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x(t)和y(t)分别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经下两式频率分析:
得到频响函数H(ωi)和相干函数r2(ωi);相干函数r2(ωi)的取值范围为0<r2(ωi)<1;当相干函数接近于1时,得到系统在该位置的频率ωi;
其中,Gx(ωi):在第i个位置时关于x(t)的自功率谱;Gy(ωi):在第i个位置时关于y(t)的自功率谱;Gxy(ωi):在第i个位置时关于x(t)和y(t)的互功率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记小齿轮转角θ1=0时为初始状态,两齿轮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的临界状态;若小齿轮逆时针转动,x(t)>0,齿轮进入单齿啮合区域,测量小齿轮转角θ1对应的啮合刚度K1;若小齿轮顺时针转动,x(t)<0,齿轮进入双齿啮合区域,测量小齿轮转角为θ1时所对应的啮合刚度K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齿轮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运行测量,或者逆时针和顺时针两方向运行均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测量周期内,至少选取六个位置测量啮合刚度,排除的方式是先在如下四对转角中选择若干对:小齿轮转角θ1与小齿轮转角θ5、小齿轮转角θ2与小齿轮转角θ4、小齿轮转角θ6与小齿轮转角θ10、小齿轮转角θ7与小齿轮转角θ9;再在所选择的每对转角中选择一个转角作为排除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7921.3A CN104535318B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7921.3A CN104535318B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35318A CN104535318A (zh) | 2015-04-22 |
CN104535318B true CN104535318B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2850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379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5318B (zh) | 2014-12-29 | 2014-12-29 | 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353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84360A (zh) * | 2016-05-12 | 2016-07-2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啮合接触线长度变化确定齿轮啮合动刚度的方法 |
CN106124198A (zh) * | 2016-06-17 | 2016-11-16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桥主减速器中主被齿轮质量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
CN106289686B (zh) * | 2016-11-09 | 2019-05-03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谐波齿轮减速器啮合扭转刚度的测量方法 |
CN108534966B (zh) * | 2017-03-02 | 2020-02-1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测量计算方法 |
CN108776734B (zh) * | 2018-06-06 | 2020-08-28 | 东北大学 | 一种螺栓连接鼓筒转子结构的响应特性分析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6083A (zh) * | 2008-03-24 | 2008-08-2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直齿圆柱齿轮动态啮合刚度的测量方法 |
JP4401674B2 (ja) * | 2003-04-17 | 2010-01-20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はすば歯対の噛合剛性演算装置 |
CN101770538A (zh) * | 2010-01-15 | 2010-07-07 | 北京工业大学 | 含损伤性单齿故障圆柱直齿轮啮合刚度仿真分析方法 |
CN101915667A (zh) * | 2010-07-23 | 2010-12-15 | 北京工业大学 | 齿轮副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及其测量方法 |
CN103698124A (zh) * | 2013-12-12 | 2014-04-02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测量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 |
-
2014
- 2014-12-29 CN CN201410837921.3A patent/CN1045353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01674B2 (ja) * | 2003-04-17 | 2010-01-20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はすば歯対の噛合剛性演算装置 |
CN101246083A (zh) * | 2008-03-24 | 2008-08-2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直齿圆柱齿轮动态啮合刚度的测量方法 |
CN101770538A (zh) * | 2010-01-15 | 2010-07-07 | 北京工业大学 | 含损伤性单齿故障圆柱直齿轮啮合刚度仿真分析方法 |
CN101915667A (zh) * | 2010-07-23 | 2010-12-15 | 北京工业大学 | 齿轮副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及其测量方法 |
CN103698124A (zh) * | 2013-12-12 | 2014-04-02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测量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Time-varying mesh stiffness calculation of cracked spur gears;Hui Ma, et al;《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20140529;第44卷;第179-194页 * |
载荷与齿轮啮合刚度、重合度的关系研究;唐进元等;《机械传动》;20140615;第38卷(第6期);第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35318A (zh) | 2015-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35318B (zh) | 测量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的方法 | |
CN104502096B (zh) | 齿轮动态传动误差计算方法 | |
CN102706306B (zh) | 渐开线齿轮波度样板 | |
CN103162959B (zh) | 多功能齿轮样板 | |
CN102636097B (zh) | 基于双面啮合的齿轮齿廓偏差测量方法 | |
CN101770538B (zh) | 含损伤性单齿故障圆柱直齿轮啮合刚度仿真分析方法 | |
Suh et al. | Geometric error measurement of spiral bevel gears using a virtual gear model for STEP-NC | |
TWI518310B (zh) | 齒輪精度的檢測方法 | |
EP286475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torque and angle representations | |
CN101915667A (zh) | 齿轮副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及其测量方法 | |
CN201163235Y (zh) | 一种齿轮单面啮合测量装置 | |
CN102645200B (zh) | 基于双面啮合的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 | |
CN106871938A (zh) | 位置检测装置 | |
CN105300691A (zh) | 基于最佳安装距的锥齿轮传动误差测量方法 | |
CN102901596B (zh) | 等直径转轴的光电反射式动态扭矩测试方法 | |
CN206036137U (zh) | 一种非圆齿轮传动特性测试装置 | |
CN107314845A (zh) | 齿轮动态啮合力的测试方法 | |
CN105787149A (zh) | 一种由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轴上功率谱向齿面应力谱精确转换的方法 | |
CN113761675B (zh) | 基于边频分布规律的行星轮轮齿裂纹故障特征判定方法 | |
CN205580480U (zh) | 并列齿轮结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 |
CN108106840A (zh) |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rv减速机性能试验方法 | |
CN104595475A (zh) | 机电混合式精密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Lin et al. | A five-axis CNC machining method of orthogon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io face gear | |
CN103868689B (zh) | 一种基于振动频率分析的齿轮缺陷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4032657A (zh) | 一种激光路面构造深度仪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