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0664A - 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0664A
CN104520664A CN201380019347.4A CN201380019347A CN104520664A CN 104520664 A CN104520664 A CN 104520664A CN 201380019347 A CN201380019347 A CN 201380019347A CN 104520664 A CN104520664 A CN 104520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protrusion
corrugated
fin surface
embo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93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罗琳·安格纳
伯约恩·哈勒
约纳斯·基利安
延斯·鲁克维德
弗罗里安·施密特
埃伯哈德·潘托
盖德·施莱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Beh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eh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h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eh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520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0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3/00Corrugat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Bend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into wave form
    • B21D13/04Corrugat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Bend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into wave form by ro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26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heat exchange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2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consisting of zig-zag shaped f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热交换器的波状散热片,具有大致波形设计,具有多个散热片表面,其中相邻的散热片表面借助于散热片弓部相互连接,如此使得介质可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之间的中间部流过,其中散热片表面垂直于介质的流通方向彼此成一个角地设置,其中散热片表面具有从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隆起部,其中,隆起部在与空气流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扩展小于散热片表面在该方向上的扩展。

Description

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这样一种波状散热片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波状散热片在现有技术中已被广泛所知应用在热交换器中用于改善热交换。在此波状散热片例如已知用于空气侧的热交换,该波状散热片基本上波浪形或Z字形地在管侧面之间往复折叠地设置,从而使介质可在散热片的中间部流动。在此波状散热片已被公知为,其中借助于散热片弓部相互连接的相邻的散热片表面相互平行或者相互成一个锐角地设置。在此散热片弓部可以是沿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连续的弓部,并贴靠在一管侧面上或者该弓部可以构成为错开的弓部,该错开的弓部间隔地分开并且是错开的。
这样的波状散热片例如在文献DE 602 03 721T2中是已知的。在这种具有平行的散热片表面的波状散热片中,限制了向侧面中引入额外的产生涡流的元件的可能性,因为波状辊在平行侧面的辊压过程中会再次破坏这些元件。
文献DE 10 2009 015 849A1公开了一种波状散热片,其中侧面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延伸直至散热片弓部中并且将散热片弓部变形为波浪形轮廓。
文献DE 10 2008 015 064A1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片表面的波状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表面相互垂直定向并通过变形向内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状散热片和一种具有波状散热片的热交换器,所述波状散热片或热交换器相比于现有技术均为改进的但却可以更简单地制造。
上述目的通过一种波状散热片实现。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状散热片,特别是用于热交换器,具有大致波形设计,具有多个散热片表面,其中相邻的散热片表面借助于散热片弓部相互连接,如此使得介质可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之间的中间部流过,其中散热片表面垂直于介质的流通方向彼此成一个角度地设置,其中散热片表面具有从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隆起部,其中,隆起部在与空气流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扩展小于散热片表面在该方向上的扩展。这表示,隆起部沿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的方向没有相对于垂线突出,该垂线通过散热片表面的端部平面限定。因此隆起部并不会进入到一个空间区域中,该空间区域通过散热片弓部和为此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限定的空间或表面区域限定。
在此有利的是,该隆起部与散热片表面的一个端部区域间隔,该端部区域与一个散热片弓部邻接,或者有利地与散热片表面的两个端部区域间隔,该端部区域分别与一个散热片弓部邻接。因此,隆起部并不会进入到一个空间区域中,该空间区域通过散热片弓部和为此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限定的空间或表面区域限定。
此外有利的是,在每个散热片表面构成并且设置多个隆起部,其中散热片表面的隆起部朝向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的一侧突出。这促进了热量在散热片与流通的介质例如空气之间的传输。
也有利的是,在每个散热片表面构成并且设置多个隆起部,其中散热片表面的隆起部的第一部分朝向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的第一侧突出,而隆起部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侧突出。而且这也促进了热量在散热片与流通的介质之间的传输。
在此有利的是,隆起部的第一部分与隆起部的第二部分间隔地构成,隆起部的这些部分彼此接触或相互过渡。如果各隆起部是间隔开的,那么在隆起部之间设置散热片表面的表面区域,所述表面区域将各个隆起部相隔开。如果各隆起部相互过渡或接触,那么或者散热片表面不具有表面区域或者在各个隆起部之间仅仅具有边界线。
也有利的是,隆起部具有圆形或细长形和/或椭圆形轮廓。
特别有利的是,具有细长形和/或椭圆形轮廓的隆起部具有纵轴线,该纵轴线与流通方向成一个角地设置。
在此有利的是,所述角对于所有隆起部是相同的。这表示,隆起部沿空气流通方向的定向对于至少一个散热片表面或所有散热片表面是相同的。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所述角对于相邻的隆起部是不同的。如此可以实现,交替的隆起部具有不同的角。在此可以有利的是每隔一个的隆起部具有相同的角。
也有利的是,从空气方向看对于相邻的隆起部所述角相对于垂线是对称的。这表示,例如第一隆起部的角为45°而相邻的隆起部的角为135°。那么总体上两个隆起部的角的总和为180°。
也有利的是,在一个或在对置的散热片表面上隆起部构成为波浪形的压纹。
也有利的是,所述波状压纹在对置的散热片表面上沿相同方向突出地构成。
在此有利的是,所述波状压纹沿着散热片表面沿着流动方向延伸。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波状压纹调整使散热片表面垂直于流动方向。
也有利的是,在所述波状压纹之上和/或之下设有弓形压纹,该弓形压纹在上面和/或在下面围住所述波状压纹。
在此有利的是,该弓形压纹形成一个带,该带平行于所述波状压纹。
也有利的是,所述波状压纹和/或弓形压纹的隆起部深度在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上不变或可变地构成。
在此也有利的是,在梯形末端的区域中从梯形散热片表面突出来的隆起部小于在梯形尖端的区域中的隆起部。
特别有利的是,在梯形末端的区域中进入到梯形散热片表面中的隆起部大于在梯形尖端的区域中的隆起部。
在此有利的是,隆起部高度优选为散热片高度H的60%至95%之间,优选80%。
特别有利的是,在所述波状压纹的至少一个或每个波谷和/或波峰中形成对应隆起部。
关于热交换器的目的通过一种热交换器解决,该热交换器具有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具有流体通道的侧面,具有在相邻侧面之间的空间区域,其中上述的波状散热片在相邻的侧面之间设置,如此使得波状散热片借助于对置的散热片弓部贴靠在侧面之一上。
关于方法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制造波状散热片的方法解决,其中基于一个带借助于滚轮组将隆起部模压到所述带中,并且随后借助于滚轮组将平面的带成形为波状散热片。
另外的有利设计方案通过以下附图说明和从属权利要求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至少一个实施例并参考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波状散热片的管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示意截面图;
图3示出了在一个散热片辊压装置中的波状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在一个散热片辊压装置中的波状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示意截面图;
图5a示出了图5的细节;
图6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8a示出了凸出部的截面;
图9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14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子视图;
图15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16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截面;
图18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散热片表面的视图;
图19示出了另一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9所示的波状散热片的俯视图;
图21示出了另一波状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22示出了根据图21所示的波状散热片的附视图;
图23示出了根据图21的波状散热片的截面;以及
图24示出了波状散热片的散热片表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管1,其设计为热交换器的流体通道,其中该管具有两个宽的侧面2、3和两个窄的侧面4、5,所述各个侧面分别对置并且限定内部空间6,该内部空间适用于介质流通。在管1的内部中设置有波状散热片7,其通过散热片表面8、9构成,散热片表面分别通过散热片弓部10相互连接。在此散热片弓部10分别贴靠在管的侧面2、3上。散热片弓部10可优选与侧面焊接。散热片弓部也可以仅仅机械地安放。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波状散热片7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管之间,其中散热片弓部10分别与相邻的管的侧面接触或者与之连接。
图2示出了波状散热片11的一部分的截面,其中波状散热片由散热片表面12和连接散热片表面12的散热片弓部13组成,其中散热片表面12在一个垂直于空气流的平面中是倾斜的。在此空气流动方向在根据图2所示的波状散热片11中基本上垂直于图2的纸面。在散热片表面12中设有隆起部14,其由散热片表面12的平面拱起。如可见的那样,两个相邻的散热片表面12连同散热片弓部13形成一个大约梯形的空间区域,该空间区域可用于介质的流通。在此隆起部14可以从散热片表面12的平面突入到该空间区域中。
在图2的实施例中,散热片弓部13具有宽度B,该散热片从一个散热片弓部到对置的散热片弓部的高度是H,在侧面的平面中的凸出部的高度以A表示,并且两个散热片弓部的间隔等于L值的两倍,其中在图2中仅仅示出了L值作为两个对置的散热片弓部的间隔,在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的平面中。对于散热片,例如L=2至3毫米,优选2.5毫米,H=6至8毫米,优选7毫米,A=4至7毫米,优选5.4毫米,B=0.8至2毫米,优选1.3毫米,而散热片厚度大约为0.08至0.15毫米,优选0.12毫米。
图3示出了一种在具有两个轧辊22、23的辊压装置的辊隙21中散热片20的设置,其中可见的是,散热片弓部24与散热片表面25连接,散热片表面设有凸出部26。也可见的是,散热片的大致波形的轮廓在一个垂直于流通方向的平面中已经通过辊压形成。
在图4中可见另一辊压装置30,具有轧辊31和32,它们具有梳状的相互啮合的区域33和34,其中具有散热片表面36的波状散热片35容纳在该轧辊装置中。在此散热片弓部37设置在梳状元件33、34的头部区域,以便形成波状散热片的结构,其中具有隆起部38的散热片表面36设置在梳状元件之间,其中隆起部与梳状元件33、34间隔,使这些隆起部在散热片的形成中不被损坏或破坏。
图5示出了具有散热片弓部41和散热片表面42以及散热片表面42的隆起部43的波状散热片40。在此可见的是,通过散热片弓部41的宽度限定的空间区域44与隆起部43相隔开。图5a中的细节再一次放大地示出这一点。在此在散热片表面42中的隆起部43如此形成,使得该隆起部不会突出超过线45而进入散热片弓部41的通过宽度44限定的空间区域中。由此实现,即隆起部43在散热片表面46的下或上端部区域中没有设定,而是从散热片表面的过渡区域或端部区域与散热片弓部定距离地间隔开始。区域46由此作为间隙以使隆起部43不进入到通过44表示的区域中。
图6示出了具有散热片表面51的波状散热片50,散热片表面基本上沿着箭头P所示的空气流动方向走向,其中散热片表面51彼此以V形地或梯形地成角度地设置。散热片表面51通过散热片弓部52相互连接,如此使得总是两个散热片表面51在一个端部上通过散热片弓部52相互连接,其中散热片表面51通常在两个端部上通过散热片弓部52与另一散热片表面51连接。在散热片表面51中设有凸出部53、54,其基本上以圆形地或球缺形地向外或向内隆起。在此凸出部53和54沿相反的方向隆起,使得各元件相互交替地隆起。可见的是,两个对置的散热片表面的凸出部53和凸出部55如此设置,使得凸出部沿相反的方向定向,使得凸出部彼此远离指向。相邻的凸出部54和56彼此向内隆起(其中凸出部56在图6中不可见),使得凸出部进入到在两个相邻的散热片表面51之间的空间区域中。
如图6所示,凸出部53、54和55、56沿散热片表面的纵向交替,其中模压的结构在每隔一个散热片表面中是相同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散热片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散热片60的凸出部沿着散热片表面61总是交替地成形,从而使得凸出部62朝向一侧被模压,而位于其间的凸出部63沿相反的方向被模压。
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64中,隆起部65沿与隆起部62相同的方向被模压,使得沿空气流动方向看去凸出部总是以与前缘相同的间隔指向相同的方向。在相同的高度上的凸出部的交替的定向总是指向相同方向,并且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不存在相互指向或指离的凸出部,而是总是指向相同方向。
图8示出了长形或椭圆形构成的凸出部。为此一系列凸出部73被引入到散热片70中的散热片表面71或72中,所述凸出部在上部区域74中向外隆起而在下部区域75中向内隆起。这表示,凸出部S形地成形,其中S在其中线区域中与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相切并且在上部区域中向外突出而在下部区域中向内突出,从而产生两个凸出部,这两个凸出部通过直的边界面相互连接。与之相反地,图6或图7的凸出部相互分离地设置并且构成,其中散热片表面的平面区域包围这样一个隆起区域并且两个凸出部相互分离。在图8的实施例中,所述的S形压纹同样通过散热片表面的平面区域相互隔开,其中S形压纹也可以限定为具有直线形连接部的两个压纹。图8a示出了凸出部74、75的截面,该凸出部相对于散热片表面71S形地构成。
在图8中可见的是,相邻的散热片表面的凸出部构成为具有相反的隆起部,这表示,由相邻的散热片表面背离指向的凸出部74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中发现其对应物并且这些凸出部在那儿同样由第一散热片表面背离指向。指向相邻的散热片表面的第一散热片表面的凸出部75,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中发现其对应物,使得对应的压纹指向第一散热片表面。
沿着散热片表面71的延伸方向的相邻的凸出部相互平行地定向,并且成形为具有凸出部的相同的定向。这表示,在上部区域中的所有凸出部向外隆起而在下部区域中的所有凸出部向内隆起。
图9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散热片80的散热片表面82的凸出部81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82、83中沿不同的方向模压,如此使得在第一散热片表面82中模压出的凸出部在上部区域中向外指向,而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81中的压纹在上部区域中向内指向,也就是朝向相邻的散热片表面81,而在第一散热片表面81中与第二散热片表面81背离指向的凸出部在上部区域中设置。相应地,相反的适用于下部区域,从而在下部区域中第一散热片表面81的凸出部指向第二散热片表面81,其中第二散热片表面81的凸出部与第一散热片表面背离指向。沿着散热片表面81,相邻的凸出部又沿相同的方向相同地设计,其中该凸出部椭圆形和长形地构成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空气流向。
图10至图13示出了具有椭圆形压纹的波状散热片的各实施例,其中在图10和图11中各压纹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L以一个角度地设置,其中压纹的定向角度彼此相同。
在图10中可见到具有散热片表面91、92的波状散热片90,其中设有压纹93、94。侧面92的压纹93与侧面91呈反向隆起,并且凸出部94朝着侧面91的方向隆起。相反地,侧面91的凸出部95朝着侧面92的方向隆起,相邻的凸出部96(图未示出)沿使得该凸出部与散热片表面92背离指向的方向隆起。这表示,由前边缘作为下一个设置的凸出部全部向左指向,沿空气流动方向看去第二凸出部全部向右指向,第三凸出部随后又向左指向,等等。
在图11中凸出部101在散热片100中设置,该凸出部与凸出部102交替地形成并且与空气流动方向L成大约45°角地形成。相邻的散热片表面的凸出部相反地模压,这表示,相邻的压纹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上或者相互朝向或者彼此背离地模压。因此凸出部103对于凸出部101相反地模压。与凸出部103相邻的压纹104(图未示出)朝向压纹102定向,因此压纹102和104朝向彼此地模压。
图12和图13相比于图10和图11示出了在波状散热片中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彼此相对地与空气流动方向成不同的角度地定向。在此模压第一凸出部,其与空气流动方向成大约45°角地设置,其中相邻的凸出部与空气流动方向成大约135°角地模压。压纹的方向对应于图10和图11中的方向,这表示,在图12中散热片110在侧面111中具有背离散热片表面113定向的凸出部112,其中相邻的凸出部114朝向散热片表面113模压。散热片表面113的凸出部115朝向散热片表面111模压,其中散热片表面113的相邻的凸出部116(图未示出)背离散热片表面111定向。
代替45°或135°的角也可以是其他互补的角。在此有利的是,如果将两个相邻的凸出部的角加在一起,那么角的和等于180°。
图13示出了波状散热片120,其中相邻的凸出部121、122在其隆起方向上交替地设置,其中相邻的散热片表面的相邻的凸出部同样沿相反的方向模压。这表示,散热片表面124的凸出部123背离散热片表面125隆起,而凸出部121同样背离散热片表面124隆起。相邻的凸出部122和125——它们在散热片表面124上与凸出部123并排设置——相反的,朝向彼此隆起。在图10至图13的视图中,在一个散热片表面中相邻的凸出部交替地模压,其中在图12和图13中还以另一角示出凸出部的纵轴线的方向的角。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两个相邻的散热片表面210、202的波状散热片200的视图。在此,在两个相邻的散热片表面201、202上的凸出部203、204是可见的,所述凸出部彼此呈一个夹角205地模压。有利地如此模压凸出部203、204,使得相邻的散热片表面的凸出部通过交叉设置和定向。在此角205可以为大约90°。但是也可以提供与之不同的其他角度,例如120°。
图15至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状散热片3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对置的散热片表面301上设有波状压纹302,该波状压纹沿着散热片表面延伸。波状压纹302调整使散热片表面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在波状压纹302之上和之下设有弓形压纹303、304,该弓形压纹在上面和在下面围住所述波状压纹并且形成一个带,该带平行于波状压纹走向。
波状压纹302在此形成隆起部305、306,它们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以交替的方向延伸。
沿相同压纹方向的隆起部均以7mm至20mm,优选10mm地设置,从而产生相应的周期性。由此介质(例如空气)在散热片中以波浪形传导。如此隆起部交替地指向相反的方向。在波状压纹302之上和之下的弓形压纹303、304同样以该周期性构成。
波状压纹302和弓形压纹303、304的隆起深度随着散热片的高度是可变并且不是恒定的,如图17中所示。
突出于散热片的梯形面的隆起部303、304在梯形末端304的区域中小于在梯形尖端303的区域中的隆起部,然而最大为,即自由通道h为0.5毫米至1.5毫米,优选0.8毫米。
不同深度的压纹用于在截头锥体区域中旁路的最小化。
在梯形末端303'的区域中进入到梯形面中的隆起部大于在梯形尖端304'的区域中的隆起部,然而最大为,即自由通道h为0.5毫米至1.5毫米,优选0.8毫米。
压纹的不同深度用于在截锥区域中旁路的最小化。
隆起部高度i优选为散热片高度H的60%与95%之间,优选80%。
图19和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状散热片4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对置的散热片表面401上设有波状压纹402,该波状压纹沿着散热片表面延伸。波状压纹402调整使散热片表面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在波状压纹402之上和之下设有弓形压纹403、404,该弓形压纹在上面和在下面围住所述波状压纹并且形成一个带,该带平行于波状压纹走向。波状压纹302在此形成隆起部405、406,它们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以交替的方向延伸。
通过具有隆起部403、404的波状压纹402介质沿流动方向波浪形地传导,其中在隆起部405、406的每个波谷和波峰中形成对应隆起部407,其增加了通道中的涡流并且由此改善了热传递。
对应隆起部407模压到原来的隆起部405、406的深度的10%与60%之间,优选大约40%。
图21至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状散热片5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对置的散热片表面501上设有椭圆形压纹502,该椭圆形压纹沿散热片表面间隔地设置。椭圆形压纹502调整使散热片表面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压纹502在此形成隆起部,该隆起部垂直于空气流通方向以交替的方向延伸。
椭圆形压纹由此形成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交替地突入到散热片500的梯形末端形的横截面中并且从散热片500的梯形末端形的横截面突出。
椭圆形压纹形成细长的椭圆形的隆起部,其纵向与流动方向成一个0°<α<90°、优选35°<α<70°的角的倾斜。椭圆形压纹具有一个窄的端部区域,其具有一个更圆的形状以及更窄的端部区域,该端部区域十分尖锐。
参见图23,沿着压纹的隆起部形状,隆起部的深度和宽度相对于表面501不是恒定的。来自梯形形状的隆起部在梯形末端503的区域中小于在梯形尖端504的区域中的隆起部,然而最大为,即自由通道h为0.5毫米至1.5毫米,优选0.8毫米。具有不同深度的压纹用于在截头锥体区域中旁路的最小化。
进入到梯形形状中的隆起部在梯形尖端505的区域中小于在梯形末端506的区域中的隆起部,然而最大为,即自由通道h为0.5毫米至1.5毫米,优选0.8毫米。不同深度的压纹用于在截头锥体区域中旁路的最小化。
隆起部高度k等于散热片高度I的60%与95%之间,优选80%。

Claims (23)

1.一种波状散热片,特别是用于热交换器,具有大致波形设计,具有多个散热片表面,其中相邻的散热片表面借助于散热片弓部相互连接,如此使得介质在相邻的散热片表面之间的中间部流过,其中散热片表面垂直于介质的流通方向彼此成一个角度地设置,其中散热片表面具有从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隆起部,其特征在于,隆起部在与空气流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扩展小于散热片表面在该方向上的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隆起部与散热片表面的一个端部区域间隔,该端部区域与一个散热片弓部邻接,或者与散热片表面的两个端部区域间隔,该端部区域分别与一个散热片弓部邻接。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散热片表面构成并且设置多个隆起部,其中散热片表面的隆起部朝向该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的一侧突出。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散热片表面构成并且设置多个隆起部,其中散热片表面的隆起部的第一部分朝向该散热片表面的平面的第一侧突出,而隆起部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隆起部的第一部分与隆起部的第二部分间隔地构成,或者隆起部的这些部分彼此接触或相互过渡。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隆起部具有圆形或细长形和/或椭圆形轮廓。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具有长形和/或椭圆形轮廓的隆起部具有纵轴线,该纵轴线与流通方向成一个角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对于所有隆起部是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对于相邻的隆起部是不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从空气方向看对于相邻的隆起部所述角相对于垂线是对称的。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以波状压纹在一个或对置的散热片表面上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压纹在对置的散热片表面上沿相同方向突出地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压纹沿着散热片表面沿着流动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压纹调整使散热片表面垂直于流动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1、12、13或14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状压纹之上和/或之下设有弓形压纹,该弓形压纹在上面和/或在下面围住所述波状压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弓形压纹形成一个带,该带平行于所述波状压纹。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压纹和/或弓形压纹的隆起部深度在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上不变或可变地构成。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梯形末端的区域中从梯形散热片表面突出来的隆起部小于在梯形尖端的区域中的隆起部。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梯形末端的区域中进入到梯形散热片表面中的隆起部大于在梯形尖端的区域中的隆起部。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隆起部高度优选为散热片高度H的60%至95%之间,优选80%。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状压纹的至少一个或每个波谷和/或波峰中形成对应隆起部。
22.一种具有流体通道的热交换器,该流体通道具有流体通道的侧面,具有在相邻侧面之间的空间区域,其中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的波状散热片在相邻的侧面之间设置,如此使得波状散热片借助于对置的散热片弓部贴靠在侧面之一上。
23.一种用于制造波状散热片的方法,其中基于一个带借助于滚轮组将隆起部模压到所述带中,并且随后借助于滚轮组将平面的带成形为波状散热片。
CN201380019347.4A 2012-04-11 2013-04-11 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520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05916.4 2012-04-11
DE102012205916.4A DE102012205916B4 (de) 2012-04-11 2012-04-11 Wellrippe
PCT/EP2013/057587 WO2013153157A1 (de) 2012-04-11 2013-04-11 Wellripp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0664A true CN104520664A (zh) 2015-04-15

Family

ID=48095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9347.4A Pending CN104520664A (zh) 2012-04-11 2013-04-11 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6073B2 (zh)
EP (1) EP2850378A1 (zh)
JP (1) JP2015513064A (zh)
KR (1) KR20150008102A (zh)
CN (1) CN104520664A (zh)
DE (1) DE102012205916B4 (zh)
WO (1) WO2013153157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971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8924970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041283A (zh) * 2018-08-21 2018-12-18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9152106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152107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152108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275207A (zh) * 2018-08-21 2019-01-25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10849197A (zh) * 2015-06-30 2020-02-28 东京散热器制造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的内散热片
CN111964516A (zh) * 2019-05-19 2020-11-20 摩丁制造公司 产生湍流的置入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4055B2 (ja) * 2014-05-09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用オフセットフィン
EP3010321B1 (en) * 2014-10-14 2021-12-01 Magneti Marelli S.p.A.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DE102014222983A1 (de) * 2014-11-11 2016-05-12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ellrippe für einen Wärmeübertrager
KR20160117937A (ko) * 2015-04-01 2016-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열교환기
US10954858B2 (en) * 2015-06-18 2021-03-23 Hamilton Sunstrand Corporation Plate fin heat exchanger
DE102015111571A1 (de) 2015-07-16 2017-01-19 Dbk David + Baader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Wellrippenelementes, Wellrippenelement und Heizregister
KR101618355B1 (ko) 2015-08-12 2016-05-09 (주)쓰리브이테크놀러지 탑 플레이트 타입 방열핀의 성형툴조립체
DE102016213197A1 (de) * 2016-07-19 2018-01-2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ellrippe eines Wärmeübertragers und Wärmeübertrager
JP6742504B2 (ja) * 2017-03-07 2020-08-19 株式会社Ihi 航空機用放熱器
DE102018102950A1 (de) * 2018-02-09 2019-08-14 Caradon Stelrad B.V. Heizkörper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11465194B2 (en) * 2020-09-29 2022-10-11 Ping-Tsang Shih Combinational heatsink tube for intercooler
CN115325864A (zh) * 2021-05-10 2022-11-11 丹佛斯有限公司 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具有不对称性波纹结构的板
USD980877S1 (en) 2021-07-23 2023-03-14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Agricultural planter
USD980879S1 (en) 2021-07-23 2023-03-14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Agricultural planter
USD980878S1 (en) 2021-07-23 2023-03-14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Agricultural plant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2209A (en) * 1939-11-16 1941-08-12 Mccord Radiator & Mfg Co Process of making heat-exchange elements
FR1388772A (fr) * 1963-11-25 1965-02-12 Svenska Metallverken Ab Procédé pour l'amélioration des propriétés du cuivre notamment en vue de son utilisation pour des radiateurs, métal en feuilles conforme à celui obtenu, et radiateur notamment pour automobile réalisé avec le métal ainsi obtenu
EP1557627A1 (de) * 2003-12-01 2005-07-27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GmbH Strömungskanal
DE202004020294U1 (de) * 2004-12-29 2006-05-11 Autokühler GmbH & Co. KG Wärmeaustauschelement und damit hergestellter Wärmeaustauscher
CN101551209A (zh) * 2008-04-02 2009-10-07 摩丁制造公司 具有褶皱鳍片的热交换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600523A (zh) * 2007-02-01 2009-12-09 摩丁制造公司 用于生产扁管的方法、轧机以及包括该扁管的热交换器
US20120024511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Denso Corporation Intercoo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2211A (en) * 1939-10-18 1941-08-12 Mccord Radiator & Mfg Co Heat exchange core
US2592950A (en) * 1948-09-24 1952-04-15 Fedders Quigan Corp Heat exchange core
JPS5554787U (zh) * 1978-10-09 1980-04-14
SU962743A2 (ru) 1980-02-07 1982-09-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697 Гофрированна вставка дл пластинчатого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
JPH04138568U (ja) * 1991-06-04 1992-12-25 東洋ラジエーター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用コルゲートフイン
US6546774B2 (en) * 2001-08-23 2003-04-1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lanced and offset fin
ES2496943T3 (es) * 2003-10-28 2014-09-22 Behr Gmbh & Co. Kg Canal de circulación para un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e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con canales de circulación que comprende dichos canales de circulación
US20070012430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Duke Brian E Heat exchangers with corrugated heat exchange elements of improved strength
US8424592B2 (en) * 2007-01-23 2013-04-2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having convoluted fin end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DE102008015064A1 (de) 2007-03-23 2008-09-25 Behr Gmbh & Co. Kg Turbulenzeinsatz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202007017501U1 (de) 2007-12-13 2009-04-23 Autokühler GmbH & Co. KG Wärmeaustauschelement und damit hergestellter Wärmeaustausch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2209A (en) * 1939-11-16 1941-08-12 Mccord Radiator & Mfg Co Process of making heat-exchange elements
FR1388772A (fr) * 1963-11-25 1965-02-12 Svenska Metallverken Ab Procédé pour l'amélioration des propriétés du cuivre notamment en vue de son utilisation pour des radiateurs, métal en feuilles conforme à celui obtenu, et radiateur notamment pour automobile réalisé avec le métal ainsi obtenu
EP1557627A1 (de) * 2003-12-01 2005-07-27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GmbH Strömungskanal
DE202004020294U1 (de) * 2004-12-29 2006-05-11 Autokühler GmbH & Co. KG Wärmeaustauschelement und damit hergestellter Wärmeaustauscher
CN101600523A (zh) * 2007-02-01 2009-12-09 摩丁制造公司 用于生产扁管的方法、轧机以及包括该扁管的热交换器
CN101551209A (zh) * 2008-04-02 2009-10-07 摩丁制造公司 具有褶皱鳍片的热交换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120024511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Denso Corporation Intercooler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9197A (zh) * 2015-06-30 2020-02-28 东京散热器制造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的内散热片
CN110849197B (zh) * 2015-06-30 2022-01-18 东京散热器制造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的内散热片
CN108924971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8924970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041283A (zh) * 2018-08-21 2018-12-18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9152106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152107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152108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09275207A (zh) * 2018-08-21 2019-01-25 宿州国威热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材料发热器件的散热条及发热器件和专用电器
CN111964516A (zh) * 2019-05-19 2020-11-20 摩丁制造公司 产生湍流的置入件
CN111964516B (zh) * 2019-05-19 2023-08-22 摩丁制造公司 产生湍流的置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05916A1 (de) 2013-10-17
DE102012205916B4 (de) 2018-09-06
US10126073B2 (en) 2018-11-13
JP2015513064A (ja) 2015-04-30
US20150096728A1 (en) 2015-04-09
KR20150008102A (ko) 2015-01-21
WO2013153157A1 (de) 2013-10-17
EP2850378A1 (de)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0664A (zh) 波状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JP6225042B2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用コルゲート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US6431263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small-diameter refrigerant tubes
EP3018439B1 (en) Fin tube heat exchanger
KR102590069B1 (ko) 열 교환기용 핀 조립체 및 그러한 핀 조립체를 가지는 열 교환기
US7475719B2 (en) High-frequency, low-amplitude corrugated fin for a heat exchanger coil assembly
CN1875240A (zh) 热交换器的流道以及带有这种流道的热交换器
CN106257038A (zh) 热交换器
JP2008511811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107869930A (zh) 用于换热器的换热组件、换热器和模具
AU2009252652B2 (en) Fin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WO2014167845A1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671404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
CN111964516B (zh) 产生湍流的置入件
US1848375A (en) Radiator core for automobile cooling systems
KR20170074819A (ko) 아가미를 가진 열 교환기의 립 구조물을 구비하는 판금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20200248975A1 (en) Metal base plate material for heat exchange plate
JP2015001307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JP2010117101A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106871691A (zh) 换热器
US20240060727A1 (en) Fin device, heat exchanger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in device
CN111829364A (zh) 换热器
CN213120241U (zh) 换热器
CN108253834A (zh) 用于换热器的扁管和具有该扁管的换热器
EP3521745B1 (en) A flat tube assembly for a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