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4262A - 卫生洗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生洗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4262A
CN104514262A CN201410513390.2A CN201410513390A CN104514262A CN 104514262 A CN104514262 A CN 104514262A CN 201410513390 A CN201410513390 A CN 201410513390A CN 104514262 A CN104514262 A CN 104514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yroaxis
housing
torque
motor
was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3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4262B (zh
Inventor
荒津义和
户﨑正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14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4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4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4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A47K13/28Adjustably-mounted seats or cov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可以抑制减速齿轮破损。具体为,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固定卡具,具有固定于便器的轴部,将壳体的后方侧安装于便器;升降部,以轴部为中心使壳体回转,使壳体的前方侧从上面上升;及控制部,控制升降部的动作,升降部具有:马达,根据从控制部发送的信号而产生转矩;回转轴,设置于壳体并传递转矩;减速齿轮,与马达和回转轴联结,变换马达的转速,向回转轴传递转矩;及支承部,安装于回转轴,通过介由回转轴传递的转矩而回转,使前方侧从上面上升,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伴随前方侧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马达的失步转矩。

Description

卫生洗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常的卫生洗净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卫生洗净装置,为了能够清扫设置有卫生洗净装置的便器的上面部,卫生洗净装置的功能部可相对于便器的上面升降。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便器设备中,通过齿条及小齿轮将步进马达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使便座支撑部件相对于陶瓷器具上下移动。由此,能够清扫便器本体的上面、前底板的下面。
但是,该便器设备所具备的升降装置向上升方向进行驱动时,由使用者向使便座支撑部件下降的方向施加强制的外力时,则在升降装置所搭载的减速机构上施加过度的转矩。于是,减速机构有可能会破损。
具体而言,驱动中向反方向施加外力时,与牵出转矩大致相等的转矩施加在减速机构上。另一方面,牵出转矩和牵入转矩存在相关关系。为了使减速机构的负荷下降而使牵出转矩下降时,则牵入转矩也下降,变得无法使便座支撑部件上升。因此,不能使牵入转矩下降。其结果,存在牵出转矩变大,导致减速机构破损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973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对上述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可以抑制减速齿轮破损。
第1发明是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设置在比便器的盆部更靠后方的所述便器的上面上并内置功能部件;固定卡具,具有固定于所述便器的轴部,将所述壳体的后方侧安装于所述便器;升降部,以所述轴部为中心使所述壳体回转,使所述壳体的前方侧从所述上面上升;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动作,所述升降部具有:马达,根据从所述控制部发送的信号而产生转矩;回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传递所述转矩;减速齿轮,与所述马达和所述回转轴联结,变换所述马达的转速,向所述回转轴传递所述转矩;及支承部,安装于所述回转轴,通过介由所述回转轴传递的所述转矩而回转,使所述前方侧从所述上面上升,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伴随所述前方侧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所述马达的失步转矩。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可抑制超过需要的载荷施加在减速齿轮上,抑制减速齿轮破损。
即,在使用者要阻止卫生洗净装置的上升,而相对于卫生洗净装置向下降方向施加力的情况下,使用者不是在卫生洗净装置刚刚开始上升,而是在卫生洗净装置已经上升的阶段时才发觉的情况较多。因此,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即便使用者无意间在卫生洗净装置上升时要阻止卫生洗净装置的上升,而相对于卫生洗净装置向下降方向施加力,也能够抑制超过需要的载荷施加在减速齿轮上。因此,可以抑制减速齿轮破损。
第2发明是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所述控制部伴随所述前方侧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通向所述马达的电流。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通过控制部执行的控制,可以抑制减速齿轮破损。因此,可以抑制升降部大型化,提供耐久性更高的升降部。
第3发明是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发明中,所述升降部还具有弹簧,推动所述回转轴的回转。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可以抑制马达的负荷转矩。因此,可以抑制减速齿轮破损。
第4发明是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3发明中,所述马达产生定位转矩,在所述前方侧从所述上面上升的状态下,介由所述减速齿轮向所述回转轴传递的所述定位转矩和基于所述弹簧的力而在所述回转轴上产生的转矩的总和,比因卫生洗净装置的自重而介由所述支承部产生在所述回转轴上的转矩大。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保持壳体前方侧从便器的上面上升的状态。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清扫便器的上面及壳体的下面。
第5发明是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4发明中,介由所述减速齿轮向所述回转轴传递的所述定位转矩比基于所述弹簧的力而在所述回转轴上产生的转矩大。
根据该卫生洗净装置,卫生洗净装置以单体存在时,支承部可以保持大致水平状态。因此,可以抑制在组装、捆包及搬运时等,支承部从壳体突出的情况。因此,可以确保组装性、捆包性及搬运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可以抑制减速齿轮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冲厕装置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冲厕装置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3是从下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4是从侧方观察壳体的前方侧上升后的状态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5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7是说明输出齿轮部、制动解除部及回转轴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出齿轮部的模式图。
图9是说明支柱、制动解除部及回转部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模式图。
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的上升动作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动作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其它动作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14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特性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1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1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的模式化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冲厕装置;100-卫生洗净装置;200-壳体;201-控制部;210-壳罩;220-壳板;221-密封材料;223-凹部;230-升降部罩;231-抵接部;240-固定卡具;241-螺母固定部件;241a-轴插入部;242-螺母;243-回转轴部件;243a-轴部;245-安装卡具;246-安装卡具;300-便座;400-便盖;500-升降部;501-马达;503-第1弹簧;510-减速齿轮;511-第1齿轮部;512-第2齿轮部;530-回转轴;530c-轴;531-第1外面;532-第2外面;533-贯穿孔;540-输出齿轮部;541-贯穿孔;542a-第1内面;542b-第2内面;543a-第3内面;543b-第4内面;544a-第5内面;544b-第6内面;550-支柱;550a-点;551-一个端部;552-贯穿孔;552a-第1内面;552b-第2内面;553-贯穿孔;570-制动部;573-爪部;575-第2弹簧;577-突起部;577a-顶端部;580-制动解除部;581-第1外面;582-第2外面;583-外周面;800-便器;810-盆部;820-上面;830-面板;840-导向板;841-底部;843-壁部;847-制动嵌合部;847a-第1嵌合孔;847b-第2嵌合孔;847c-第3嵌合孔;849-抵接部;850-便器板;860-操作部;861-操作按钮;863-显示部;880-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及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洗净装置的冲厕装置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下降后的状态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上升后的状态的模式化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10具备:便器800,在前部具有盆部810;及卫生洗净装置100,设置在便器800的上部。卫生洗净装置100具有:壳体200,设置在盆部810的后方上部;以及便座300及便盖400,相对于该壳体200被轴支撑为开闭自如。在壳体200的内部内置有局部洗净功能部等,其实现坐在便座3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的清洗。另外,在壳体200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部201。控制部201对局部洗净功能部的动作、后述的升降部500(参照图3(a)及图3(b))的动作进行控制。
另外,还可以在壳体200的内部内置有例如:除臭功能部,吸入便器800的盆部810内的空气,介由过滤器、催化剂等使臭气成分降低;暖风干燥功能部,向坐在便座300上的使用者的“臀部”等吹拂暖风以进行干燥;或室内加热功能部等,向卫生间内吹出暖风以加热卫生间。
在便器800的后方侧部设置有面板830。据此,由于面板830能够遮盖便器800的侧面、适当设置的配管等,因此可以确保设计性。
例如使用者在遥控器等的操作部860(参照图5)中进行规定的操作时,如图2所示的箭头A1那样,壳体200的前方侧以壳体200的后方侧为中心通过电动而进行回转,可以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并离开。
于是,如图2所示,在壳体200和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产生比在操作部860中进行规定的操作之前,即壳体200的前方侧上升之前大的间隙。另外,对于操作部860中的规定操作,则在后面进行说明。
据此,使用者通过从壳体200和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的间隙放入清扫用具、手等,从而能够容易地清扫该间隙部分、防止污水进入壳体200和便器800之间的密封材料221等。另外,由于可通过电动而自动使壳体200的前方侧升降,因此不需要设置手动手柄等。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100,抑制设计性受损,使清扫性及操作性提高。另外,如后所述,密封材料221被设置在壳体200的下面和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
另外,可以抑制在壳体200和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的间隙内积存污垢、异物,或者污垢一直附着于密封材料221的状态。因此,可以抑制从与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的间隙、密封材料221产生异臭。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是使壳体200整体上升,而是使壳体200的前方侧回转并上升,因此为了向内置在壳体200内的各种功能部件供水及供电而分别使用的配管及配线几乎不会发生伸缩。因此,壳体200的前方侧升降时,上述配管及配线等破损或受损的可能性很小。
下面,参照附图对使壳体200的前方侧上升的机构及动作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
图3是从下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4是从侧方观察壳体的前方侧上升后的状态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5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化俯视图。
另外,图3(a)是表示壳体前方侧下降后的状态的模式化立体图。图3(b)是表示壳体前方侧上升后的状态的模式化立体图。
如图3(a)及图3(b)所示,壳体200具有壳罩210、壳板220及升降部罩230。局部洗净功能等的功能部件被适当载放在壳板220上,并通过壳罩210覆盖其上方。升降部罩230设置在壳板220的下面上。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壳板220的下面上附设有密封材料221,其以大致沿着便器800的盆部810的形状的方式具有直线部分、弯曲部分等。也就是说,密封材料221附设在壳板220下面中的盆部810侧的前端部。
但是,密封材料221的设置位置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附设在便器800的上面820上。或者,密封材料221也可以被设置在壳板220的下面和便器800的上面820双方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密封材料221附设在壳板200的下面上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密封材料221例如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因此,将壳体200设置在便器800的上面820上时,密封材料221发生压缩变形而与便器800的上面820密接。因此,密封材料221能够防止污水进入壳体200和便器800之间。
在壳板220和升降部罩230之间设置有升降部500,其使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并离开。如图3(a)及图3(b)所示,升降部500具有支柱(支承部)550。支柱550能够与回转轴530(参照图6)的回转连动而回转。
壳体200在后方侧通过固定卡具240而被安装在便器800上。壳体200能够以通过固定卡具240而被安装的部分为中心相对于便器800回转。对于固定卡具240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壳体200的前方侧下降后的状态(参照图3(a))下,例如使用者在操作部860中进行规定的操作时,支柱550受到介由回转轴530传递的回转力,如图3(b)所示般回转。即,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支柱550处于倒立的状态。
作为操作部860中的规定操作,例如可列举操作部860的菜单画面中的操作。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860具有操作按钮861和显示部863。例如使用者通过对操作按钮861进行适当操作而使菜单画面显示在显示部863上。接下来,例如使用者通过对操作按钮861进行适当操作而从显示部863上显示的菜单画面中选择“1.检修”。接下来,例如使用者通过对操作按钮861进行适当操作而从“1.检修”项目中选择“上升”或“下降”。例如使用者从“1.检修”项目中选择“上升”时,则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支柱550从收纳在升降部罩230内部的状态变为倒立的状态。另一方面,例如使用者从“1.检修”项目中选择“下降”时,则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支柱550从倒立的状态变为收纳在升降部罩230内部的状态。
如图4所示,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支柱550在倒立时被支撑于导向板(板部)840,该导向板设置在便器800的内部。作为其结果,支柱550能够使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并离开。支柱550回转时,支柱550的一个端部551与导向板840的表面抵接并沿其表面上滑动。此时,支柱550及导向板840例如由树脂等这样的滑动性更好的材料形成。另外,支柱550的一个端部551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形状。因此,支柱550能够沿导向板840的表面上平滑地滑动。
另外,导向板840也可以不安装在便器800的内部,而是安装在壳板220上。
据此,使用者能够通过电动而自动使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并离开。由此,能够使附设在壳板220的下面上的密封材料221从便器800的上面820离开。因此,如关于图1及图2所前述的那样,使用者通过从壳体200和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的间隙放入清扫用具、手等,从而能够容易地清扫该间隙部分、密封材料221等。另外,由于可通过电动而自动使壳体200的前方侧升降,因此不需要设置手动手柄等。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100,抑制设计性受损,使清扫性及操作性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壳体200在未上升及下降的状态下,通过升降部500及固定卡具240将前方侧及后方侧分别固定于便器800,因此能够确保使用者坐在便座300上时的稳定感。另外,可以使升降部500、导向板840呈简单的结构,不需要大幅度提高成本便能够在冲厕装置中附加升降功能。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的模式化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具有马达501、减速齿轮510、回转轴530、第1弹簧503、支柱550、制动部570及导向板840。马达501、减速齿轮510、回转轴530及第1弹簧503设置在升降部罩230的内部。如关于图3(a)及图3(b)所前述的那样,升降部罩230设置在壳板220的下面上。因此,马达501、减速齿轮510、回转轴530及第1弹簧503设置在升降部罩230和壳板220的下面之间。
马达501根据从控制部201发送的信号而进行回转运动,产生回转力(转矩)。本实施方式的马达501是步进马达。但是,马达501并不仅限于步进马达,例如也可以是直流马达等。以下,以马达501为步进马达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6所示的升降部500中,减速齿轮510具有第1齿轮部511、第2齿轮部512及输出齿轮部540。但是,减速齿轮510具有的齿轮部的数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减速齿轮510也可以仅具有输出齿轮部540。关于齿轮部的数量,可以根据减速齿轮510的减速比而适当进行变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减速齿轮510的减速比例如为约1/300以上且1/290以下左右。
回转轴530与输出齿轮部540联结,与输出齿轮部540连动而回转。回转轴530通过介由减速齿轮510从马达501传递的回转力而回转。
支柱550与回转轴530联结,与回转轴530连动而回转。
第1弹簧503辅助回转轴530的回转。具体而言,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第1弹簧503向支柱550倒立的方向推动回转轴530。由此,可以抑制马达501的负荷转矩。
介由减速齿轮510向回转轴530传递的马达501的定位转矩比基于第1弹簧503的力而在回转轴530上产生的转矩大(参照图14)。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定位转矩”是指在未向马达501通电的状态下,马达501中产生的转矩。
由此,卫生洗净装置100以单体存在时,支柱550可以保持大致水平状态。换而言之,卫生洗净装置100以单体存在时,可以抑制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支柱550倒立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在组装、捆包及搬运时等,支柱550从壳体200突出的情况。因此,可以确保组装性、捆包性及搬运性。
制动部570具有爪部573。爪部573设置在制动部570的顶端部。如图6所示,在升降部罩230的内部设置有第2弹簧575。第2弹簧575向后方推压制动部570。由此,如图6所示,制动部570在未受到第2弹簧575的作用力以外的力时,制动部570的爪部573向升降部罩230的后方突出。另一方面,制动部570朝向与第2弹簧575的作用力相抗衡的方向受到规定值以上大小的力时,则制动部570的爪部573被推向升降部罩230的内部。
导向板840具有壁部843。在壁部843上设置有制动嵌合部847。在图6所示的导向板840中,制动嵌合部847具有第1嵌合孔847a、第2嵌合孔847b及第3嵌合孔847c。但是,制动嵌合部847具有的嵌合孔的数量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1个或2个或者4个以上。另外,制动嵌合部847并不限于具有孔,也可以是具有槽。
在壳体200下降后的状态下,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嵌合。例如,在壳体200下降后的状态下,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第1嵌合孔847a、第2嵌合孔847b及第3嵌合孔847c的任意一个卡合。由此,在壳体200下降后的状态下,壳体200的前方侧被固定在设置于便器800的导向板840上。因此,制动部570可抑制壳体200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确保使用者坐在便座300上时的稳定感。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由于可通过电动而自动使壳体200的前方侧升降,因此不需要设置手动手柄等。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卫生洗净装置100,抑制设计性受损,使清扫性及操作性提高。
另外,升降部500具有将马达50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回转轴530,并使回转轴530回转的结构。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升降部500自动化,并抑制升降部500大型化。其结果,可以使卫生洗净装置100的设计性提高。
图7是说明输出齿轮部、制动解除部及回转轴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出齿轮部的模式图。
图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内部的模式化立体图。图7(b)是向图7(a)所示的箭头A11的方向观察输出齿轮部540时的模式化俯视图。另外,在图7(a)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导向板840、升降部罩230、支柱550及第2弹簧575。
图8(a)及图8(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出齿轮部的模式化立体图。图8(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出齿轮部的模式化俯视图。
如图8(a)至图8(c)所示,输出齿轮部540在大致中央部具有贯穿孔541。如图7(a)及图7(b)所示,回转轴530及制动解除部580贯穿输出齿轮部540的贯穿孔541。
制动解除部580具有第1外面581和第2外面582。
输出齿轮部540在贯穿孔541的内侧具有第1内面542a和第2内面542b。制动解除部580的第1外面581与输出齿轮部540的第1内面542a接触。制动解除部580的第2外面582与输出齿轮部540的第2内面542b接触。由此,制动解除部580与输出齿轮部540的回转运动一起回转。
回转轴530具有第1外面531和第2外面532。
输出齿轮部540在贯穿孔541的内侧具有第3内面543a、第4内面543b、第5内面544a及第6内面544b。在壳体200下降后的状态(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嵌合的状态)下,回转轴530的第1外面531与输出齿轮部540的第3内面543a接触。在壳体200下降后的状态(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嵌合的状态)下,回转轴530的第2外面532与输出齿轮部540的第4内面543b接触。
马达501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齿轮部540时,输出齿轮部540向图7(b)所示的箭头A12的方向回转。于是,制动解除部580与输出齿轮部540一起回转。也就是说,在输出齿轮部540和制动解除部580之间几乎没有游隙。
另一方面,即使输出齿轮部540向图7(b)所示的箭头A12的方向回转,回转轴530也不会马上回转。即,输出齿轮部540向图7(b)所示的箭头A12的方向回转时,输出齿轮部540的第3内面543a从回转轴530的第1外面531离开。与此相同,输出齿轮部540的第4内面543b从回转轴530的第2外面532离开。因此,在输出齿轮部540和回转轴530之间产生间隙。
输出齿轮部540向图7(b)所示的箭头A12的方向进一步回转时,输出齿轮部540的第5内面544a与回转轴530的第1外面531接触。与此相同,输出齿轮部540的第6内面544b与回转轴530的第2外面532接触。由此,回转轴530与输出齿轮部540一起回转。也就是说,在输出齿轮部540和回转轴530之间存在游隙。
图9是说明支柱、制动解除部及回转部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模式图。
图9(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内部的模式化立体图。图9(b)是向图9(a)所示的箭头A13的方向观察支柱550时的模式化俯视图。另外,在图9(a)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导向板840、升降部罩230及第2弹簧575。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模式化立体图。图10(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模式化俯视图。
如图10(c)所示,支柱550在与一个端部551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具有第1贯穿孔552和第2贯穿孔553。如图9(a)及图9(b)所示,回转轴530贯穿支柱550的第1贯穿孔552。制动解除部580贯穿支柱550的第2贯穿孔553。在图10所示的支柱550中,第1贯穿孔552与第2贯穿孔553相连。但是,第1贯穿孔552也可以与第2贯穿孔553隔开设置。
支柱550在贯穿孔552的内侧具有第1内面552a和第2内面552b。如图9(b)所示,回转轴530的第1外面531与支柱550的第1内面552a接触。回转轴530的第2外面532与支柱550的第2内面552b接触。由此,支柱550与回转轴530的回转运动一起回转。
马达501的回转力介由输出齿轮部540传递至回转轴530时,回转轴530向图9(b)所示的箭头A14的方向回转。由此,支柱550与回转轴530一起回转。也就是说,在回转轴530和支柱550之间几乎没有游隙。
如前所述,制动解除部580贯穿支柱550的第2贯穿孔553。如图10(a)至图10(c)所示,向图9(a)所示的方向观察时,第2贯穿孔553具有以大致半圆状贯穿支柱550的形状。由此,制动解除部580能够在第2贯穿孔553的内侧移动(回转)。换而言之,制动解除部580根据第2贯穿孔553内侧的位置,即使支柱550回转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也就是说,在支柱550和制动解除部580之间存在游隙。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的上升动作进行说明。
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的上升动作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11(a)至图11(f)是图2所示的切断面A-A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11(a)及图11(b)是表示壳体的前方侧上升之前的状态(壳体的前方侧下降后的状态)的模式化剖视图。图11(c)及图11(d)是表示壳体的前方侧刚刚开始上升之后的状态的模式化剖视图。图11(e)及图11(f)是表示壳体的前方侧上升中的状态的模式化剖视图。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在壳体200的前方侧上升之前的状态下,制动解除部580的第2外面582中的一部分与制动部570的突起部577接触。突起部577在制动部570中设置在与爪部573相反一侧的端部。例如使用者通过操作部860输入使壳体200上升的操作时,控制部201执行如下控制,向马达501通电,使马达501开始回转运动。
马达501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齿轮部540时,制动解除部580朝向图11(a)所示的箭头A21及图11(b)所示的箭头A22的方向与输出齿轮部540一起回转。另一方面,由于在输出齿轮部540和回转轴530之间存在游隙,因此支柱550还不开始回转。这些与关于图7(a)至图8(c)所前述的一样。
接下来,制动解除部580朝向图11(c)所示的箭头A23及图11(d)所示的箭头A24的方向进一步回转时,制动解除部580的第2外面582中的一部分与第2弹簧575(参照图6)的作用力相抗衡并向前方推压制动部570的突起部577。由此,制动部570向图11(c)所示的箭头A25及图11(d)所示的箭头A26的方向移动。
接下来,制动解除部580向图11(e)所示的箭头A27及图11(f)所示的箭头A28的方向进一步回转时,制动部570向图11(e)所示的箭头A29及图11(f)所示的箭头A31的方向进一步移动。也就是说,制动部570从制动嵌合部847后退。由此,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被解除。因此,壳体200处于可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的状态。
接下来,输出齿轮部540进一步回转时,输出齿轮部540的第5内面544a与回转轴530的第1外面531接触。另外,输出齿轮部540的第6内面544b与回转轴530的第2外面532接触。于是,回转轴530与输出齿轮部540一起回转。这与关于图7(a)至图8(c)所前述的一样。于是,支柱550与回转轴530的回转运动一起,向图11(f)所示的箭头A32的方向回转。这与关于图9(a)至图10(c)所前述的一样。
在此,如图11(f)所示,制动解除部580具有连接在第1外面581和第2外面582上的外周面583。制动解除部580从图11(e)及图11(f)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回转时,制动解除部580的外周面583沿制动部570的突起部577的顶端部577a滑动。由此,制动部570的突起部577不会从图11(e)及图11(f)所示的状态被进一步推向前方。也就是说,制动部570以解除了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的状态被保持。
接下来,支柱550进一步回转时,从壳板220的下面观察时处于倒立,并被支撑于导向板840。由此,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在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的状态下,在马达501中产生定位转矩。介由减速齿轮510向回转轴530传递的马达501的定位转矩以及基于第1弹簧503的力而在回转轴530上产生的转矩的总和,比因卫生洗净装置100的自重而介由支柱550施加在回转轴530上的转矩大。由此,保持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后的状态。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500中,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在支柱550开始回转之前被解除。
据此,可以通过1个马达501及1个回转轴530来驱动制动部570及支柱550。因此,可以实现升降部500的小型化。另外,在支柱550开始回转之前,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被解除。因此,能够抑制升降部500强行进行驱动,而导向板840及升降部罩230的至少任意一个受损的情况。
制动解除部580在输出齿轮部540开始回转时开始回转,解除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另一方面,支柱550在输出齿轮部540开始回转时也不会立即开始回转,而是在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被解除后开始回转。
据此,可以更加切实地解除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
另一方面,与关于图11(a)至图11(f)所前述的马达501的回转力相反方向的回转力介由输出齿轮部540传递至回转轴530时,壳体200的前方侧向便器800的上面820下降。然后,制动部570受到第2弹簧575的作用力而移动,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变为嵌合状态。也就是说,控制部201驱动马达501,使壳体200的前方侧向便器800的上面820下降后,使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处于嵌合状态。由此,可以抑制壳体200的前方侧下降至便器800的上面820后,使用者抬起或移动壳体200。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1执行如下控制,在从使壳体200的前方侧上升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时,驱动马达501,使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嵌合。
据此,即便在使用者使壳体200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更加切实地嵌合。因此,可以抑制使用者强行抬起或强行移动壳体20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1执行如下控制,例如控制马达501的脉冲重复频率,使解除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制动嵌合部847的嵌合状态时的回转轴530的转速比支柱550回转时的回转轴530的转速快。
据此,可以缩短壳体200上升之前的时间。因此,可以提供对使用者来说使用性良好的卫生洗净装置100。另外,由于与解除嵌合状态时相比,减慢支柱550回转时的回转轴530的回转速度,因此可以切实并安全地使壳体200上升。
如前所述,在壳体200的前方侧上升之前的状态下,制动解除部580的第2外面582中的一部分与制动部570的突起部577接触。在该状态下,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第2弹簧575的作用力相抗衡地被推压时,制动部570的突起部577从制动解除部580离开。因此,即使制动部570的爪部573与第2弹簧575的作用力相抗衡地被推压,回转轴530也不会介由制动解除部580而回转。
据此,可实现卫生洗净装置100的更加切实的设置。即,将卫生洗净装置100设置在便器800上时,制动部570与导向板840的制动嵌合部847接触并移动。此时,能够仅通过卫生洗净装置100的自重使制动部570移动。另一方面,拆下卫生洗净装置100时,需要使制动部570移动,解除上下方向的限制。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设置针对制动部570的手动接近机构,从而用较轻的力解除制动部570。
控制部201也可以执行仅能使制动部570移动的动作模式。此时,可以从便器800容易地拆下卫生洗净装置100。其结果,维护等的操作变得简单,可以提供使用性良好的卫生洗净装置100。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支柱5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动作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支柱的其它动作的模式化俯视图。
图14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特性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如关于图9(a)至图10(c)所前述的那样,马达501的回转力介由输出齿轮部540而传递至回转轴530时,支柱550向图12(a)所示的箭头A41的方向回转。如图12(b)及图14所示,支柱550在与导向板840的底部841(参照图6)刚刚接触之后,产生较大的负荷转矩。另外,基于第1弹簧503的力而在回转轴530上产生的转矩(弹簧辅助转矩)较大。
接下来,支柱550向图12(b)所示的箭头A42的方向进一步回转时,壳体200的前方侧从便器800的上面820上升的量(上升量)逐渐增加。于是,如图14所示,随着上升量增加,负荷转矩及弹簧辅助转矩减少。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1执行如下控制,伴随壳体200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向马达501通电的电流,减小马达501的失步转矩。
据此,可抑制超过需要的载荷施加在减速齿轮510上,抑制减速齿轮510破损。
即,在使用者要阻止卫生洗净装置100的上升,而相对于卫生洗净装置100向下降方向施加力的情况下,使用者不是在卫生洗净装置100刚刚开始上升,而是在卫生洗净装置100已经上升的阶段时才发觉的情况较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使用者无意间在卫生洗净装置100上升时要阻止卫生洗净装置100的上升,而相对于卫生洗净装置100向下降方向施加力,也能够抑制超过需要的载荷施加在减速齿轮510上。因此,可以抑制减速齿轮510破损。
另外,通过控制部201执行的控制,可以抑制减速齿轮510破损。因此,可以抑制升降部500大型化,提供耐久性更高的升降部500。
如图12(a)至图12(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部罩230具有抵接部231。如图12(c)所示,支柱550向图12(b)所示的箭头A42的方向进一步回转时,则与升降部罩230的抵接部231抵接并停止。因此,壳体200的前方侧的上升量被限制为一定。
或者,如图13(a)至图13(c)所示,导向板840具有抵接部849。如图13(c)所示,支柱550向图13(b)所示的箭头A42的方向进一步回转时,则与导向板840的抵接部849抵接并停止。由此,壳体200的前方侧的上升量被限制为一定。
据此,由于壳体200的前方侧的上升量呈一定,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在马达501、回转轴530及第1弹簧503上的负荷。因此,可以使升降部500的耐久性提高。另外,由于壳体200的前方侧的上升量呈一定,因此可以保证更加切实的清扫性。
另外,在支柱550与导向板840的抵接部849抵接并停止的情况中,可以通过变更导向板840,从而对应于壳体200的上升量不同的各种机型。
如前所述,控制部201执行如下控制,伴随壳体200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马达501的失步转矩。由此,可以缓和支柱550与抵接部231、849抵接时的冲击。因此,可以抑制较大的负荷施加在减速齿轮510上,确保减速齿轮510的耐久性。因此,可实现升降部500的高可靠性,并实现升降部500的长寿命化。
如图12(c)及图13(c)所示,在壳体200最大上升的状态下,直线L1和从支柱550观察时支柱550的回转方向上的水平面880之间所成的角度θ小于90度,其中,该直线L1是连接回转轴530的轴530c和支柱550与水平面880(例如导向板840的底部841或者便器800的上面820等)抵接的点550a的直线。
据此,在壳体200最大上升的状态下,即便马达501发生故障,或者因停电而不再供电,也能够通过手动压下壳体200,而使卫生洗净装置100的前方侧下降。因此,即便在停电时也可以使用卫生洗净装置100。
另外,由于升降部500被设置在壳体200上,因此支柱550的倾斜方向与壳体200的倾斜方向相同。因此,可以抑制支柱550妨碍便器800的上面820、壳体200的下面的清扫的情况。因此,可以提供对使用者来说使用性良好的卫生洗净装置100。
壳体200最大上升的状态下的支柱550相对于水平面880的角度θ通过介由减速齿轮510向回转轴530传递的马达501的定位转矩而被保持。
据此,可以保持卫生洗净装置100最大上升的状态。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在马达501上的负荷,抑制在长时间内保持壳体200的上升时产生的热量。由此,可以实现马达501的长寿命化及升降部500的长寿命化。
或者,壳体200最大上升的状态下的支柱550相对于水平面880的角度θ通过介由减速齿轮510向回转轴530传递的马达501的定位转矩以及基于第1弹簧503的力在回转轴530上产生的转矩的总和而被保持。
据此,可以保持卫生洗净装置100最大上升的状态。另外,与不利用基于第1弹簧503的力在回转轴530上产生的转矩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马达501的定位转矩。因此,可以实现马达501的小型化。其结果,可以实现升降部500的小型化,并实现卫生洗净装置100的小型化。
或者,壳体200最大上升的状态下的支柱550相对于水平面880的角度θ通过马达501的保持转矩而被保持。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保持转矩”是指在马达501静止的状态下能够产生的最大转矩。
据此,可以保持卫生洗净装置100最大上升的状态。
马达501中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保持转矩时,则马达501中产生的热量有时会对马达501自身造成影响。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1执行如下控制,在距马达501中产生保持转矩经过规定时间时,解除保持转矩而使壳体200下降。
据此,可以抑制马达501中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因此,可以实现马达501的长寿命化。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1例如使用声音、光等对使用者通知解除保持转矩而使壳体200下降的情况。
据此,可以抑制使用者在对便器800的上面820、壳体200的背面进行清扫时,壳体200下降而将使用者的手夹在壳体200和便器800的上面820之间的事态。因而,可以提供对使用者来说使用性良好的卫生洗净装置100。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240进行说明。
图1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的模式化立体图。
图1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的模式化剖视图。
另外,图15(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器800的后方侧的模式化立体图,图15(b)是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240附近的模式放大图,即图15(a)所示的区域A3中的放大模式图。
另外,图16(a)是图15(b)所示的切断面B-B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16(b)是图15(b)所示的切断面C-C的模式化剖视图。图16(c)是图15(b)所示的切断面D-D的模式化剖视图。
首先,如图15(a)所示,在便器800的后方上部固定有便器板850。该便器板850例如由树脂等形成。
另外,如图15(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240具有:螺母固定部件(固定部)241;螺母242,载放在螺母固定部件241之上;安装卡具245,通过与螺母242连结而将螺母固定部件241安装在便器板850上;及回转轴部件243,通过安装卡具246而被安装在壳板220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卡具240附近的结构只是一个例子,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便器板850,螺母固定部件241通过安装卡具245而直接安装在便器800上。另外,也可以不在螺母固定部件241上载放螺母242,安装卡具245直接与螺母固定部件241连结。
如图15(b)所示,回转轴部件243具有从表面突出的轴部243a。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螺母固定部件241具有轴插入部241a,可插入回转轴部件243的轴部243a。而且,如图16(c)所示,通过安装卡具246而安装在壳板220上的回转轴部件243的轴部243a被插入螺母固定部件241的轴插入部241a中。另外,安装方法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回转轴部件243的轴部243a插入螺母固定部件241的轴插入部241a中,其后,与螺母固定部件241连接的回转轴部件243通过安装卡具246而被安装在壳板220上。
接下来,如图16(a)及图16(b)所示,通过安装卡具245与螺母242连结,从而螺母固定部件241被固定在便器板850或便器800上。此时,如图16(c)所示,螺母固定部件241被收纳在设置于壳板220的凹部223中。因此,螺母固定部件241不会与壳板220的底面发生干涉,壳板220不会因与螺母固定部件241的干涉而从便器800的上面820浮起。另外,由于螺母固定部件241被收纳在凹部223中,而不会从冲厕装置外部看到,因此不会损害冲厕装置的设计性。
而且,如图16(a)所示的箭头A4那样,回转轴部件243的轴部243a可以在螺母固定部件241的轴插入部241a的内部回转。也就是说,回转轴部件243能够以轴部243a为中心相对于螺母固定部件241回转。作为其结果,固定在回转轴部件243上的壳板220能够相对于固定在螺母固定部件241上的便器板850及便器800,以轴部243a为中心回转。由此,如图16(a)所示的箭头A5那样,壳体200能够以回转轴部件243的轴部243a为中心相对于便器800回转。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记述。关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加以设计变更的方式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就还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升降部500及升降部罩230等所具备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材质、配置等、马达501、减速齿轮510、回转轴530及支柱550的设置方式等并不限定于例示的方式,而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前述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可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组合,它们组合后只要包括本发明的特征,就还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设置在比便器的盆部更靠后方的所述便器的上面上并内置功能部件;
固定卡具,具有固定于所述便器的轴部,将所述壳体的后方侧安装于所述便器;
升降部,以所述轴部为中心使所述壳体回转,使所述壳体的前方侧从所述上面上升;
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部的动作,
所述升降部具有:
马达,根据从所述控制部发送的信号而产生转矩;
回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传递所述转矩;
减速齿轮,与所述马达和所述回转轴联结,变换所述马达的转速,向所述回转轴传递所述转矩;
及支承部,安装于所述回转轴,通过介由所述回转轴传递的所述转矩而回转,使所述前方侧从所述上面上升,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控制,伴随所述前方侧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所述马达的失步转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伴随所述前方侧的上升量的增加而减小通向所述马达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还具有弹簧,推动所述回转轴的回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产生定位转矩,
在所述前方侧从所述上面上升的状态下,介由所述减速齿轮向所述回转轴传递的所述定位转矩和基于所述弹簧的力而在所述回转轴上产生的转矩的总和,比因卫生洗净装置的自重而介由所述支承部产生在所述回转轴上的转矩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生洗净装置,其特征在于,介由所述减速齿轮向所述回转轴传递的所述定位转矩比基于所述弹簧的力而在所述回转轴上产生的转矩大。
CN201410513390.2A 2013-09-30 2014-09-29 卫生洗净装置 Active CN104514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5666A JP5682690B1 (ja) 2013-09-30 2013-09-30 衛生洗浄装置
JP2013-205666 2013-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4262A true CN104514262A (zh) 2015-04-15
CN104514262B CN104514262B (zh) 2016-05-25

Family

ID=5268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390.2A Active CN104514262B (zh) 2013-09-30 2014-09-29 卫生洗净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82690B1 (zh)
CN (1) CN1045142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5423A (zh) * 2017-02-02 2018-08-21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以及其组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4045A (zh) * 2015-03-24 2015-05-27 黄琳 一种马桶洁身器
CN110387931B (zh) * 2019-07-15 2021-04-2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清洗系统及智能便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8770A (ja) * 1995-05-15 1996-11-26 Inax Corp 便座取付部の移動機構
JPH09201312A (ja) * 1996-01-25 1997-08-05 Hitachi Chem Co Ltd 便座昇降装置
JP2002242273A (ja) * 2001-02-19 2002-08-28 Inax Corp 洋風便器装置
JP2010275686A (ja) * 2009-05-26 2010-12-09 Toto Ltd トイ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8770A (ja) * 1995-05-15 1996-11-26 Inax Corp 便座取付部の移動機構
JPH09201312A (ja) * 1996-01-25 1997-08-05 Hitachi Chem Co Ltd 便座昇降装置
JP2002242273A (ja) * 2001-02-19 2002-08-28 Inax Corp 洋風便器装置
JP2010275686A (ja) * 2009-05-26 2010-12-09 Toto Ltd トイ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5423A (zh) * 2017-02-02 2018-08-21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以及其组装方法
CN108425423B (zh) * 2017-02-02 2020-07-07 Toto株式会社 卫生洗净装置以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68135A (ja) 2015-04-13
CN104514262B (zh) 2016-05-25
JP5682690B1 (ja)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4262A (zh) 卫生洗净装置
CA2624181A1 (en) Hands free toilet seat system
CN104514257A (zh) 卫生洗净装置
JP2015178728A (ja) 排水操作装置、及び、この排水操作装置を備えたトイレ装置
CN103812266B (zh) 一种防水驱动器
JP2012050557A5 (zh)
JP2007307181A (ja) 食器洗浄装置
JP6443616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及び、この水洗大便器装置用の駆動ユニット
WO2019021596A1 (ja) 食器洗い機
CN104514264A (zh) 卫生洗净装置
CN104514263A (zh) 卫生洗净装置
CN104988977B (zh) 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WO2019021597A1 (ja) 食器洗い機
JP4973458B2 (ja) 便座装置
EP2586920A1 (en) Apparatus for emptying a cistern
CN203967901U (zh) 一种电机牵引器
CN113086884A (zh) 电动升降机构及应用该电动升降机构的电子坐便器
CN110072424B (zh) 餐具清洗机
JP5993317B2 (ja) 排水栓装置
JP5422967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CN104089070B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手动机构
CN215048381U (zh) 电动升降机构及应用该电动升降机构的电子坐便器
JP5555150B2 (ja) 便器洗浄装置
CN104113161B (zh) 一种电机牵引器
CN109048885B (zh) 智能型保姆机器人手臂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