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7102B -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7102B
CN104477102B CN201410691867.6A CN201410691867A CN104477102B CN 104477102 B CN104477102 B CN 104477102B CN 201410691867 A CN201410691867 A CN 201410691867A CN 104477102 B CN104477102 B CN 104477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d sheet
casing
door
roof
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18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7102A (zh
Inventor
金培
董晶
冯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918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7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7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7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7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7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55Enclosure-type carriers, e.g. containers,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32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comprising living accommodation for people, e.g. caravans, camping, or like vehicles
    • B60P3/36Auxiliary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of living accommodation;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05Catwalks, running boards for vehicle tops, access means for vehicle tops; Handrail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2Tents combined or 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 E04H15/06Tents at least partially supported by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包括车顶行李箱和可插接在车顶行李箱上的帐篷;所述车顶行李箱包括相互铰接的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包括固定箱体、活动箱体和幕布盒,固定箱体与车顶的行李架固定,活动箱体与固定箱体滑动连接并与行李架定位连接,内设幕布的幕布盒安装在活动箱体的侧边;所述固定箱体的前端设置有配备供电系统的动力箱;所述箱门包括两个对开的拉门,拉门包括拉门本体和折叠板,拉门本体分别也活动箱体、折叠板铰接。本发明集车顶帐篷和车顶行李架功能为一体,实现简便型房车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附属装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背景技术
随着自驾游等旅行方式逐渐被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带上所需一切衣物、食物、帐篷等行李驾车出行,沿途可以随时驻停进行野餐甚至露营。购置房车可以轻松满足上述要求,但购置房车会增加额外支出,不适用于一般家庭。若能在普通的家用汽车(如SUV等)上通过装配汽车附属装备即可实现房车功能,可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极大的满足一般家庭进行自驾游时对携带衣物、食物、帐篷等大量行李的需求,还可进行户外野餐露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装备在车顶的行李架上,既能放置大量行李,又可接帐篷为野餐、露营提供舒适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既能放置大量行李,又可接帐篷为野餐、露营提供舒适环境,使普通家用汽车实现简便型房车的功能,便捷且经济。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车顶行李箱和帐篷,帐篷可插接在车顶行李箱上;所述车顶行李箱包括相互铰接的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包括固定箱体、活动箱体、滑动连接件、定位连接件和幕布盒;所述固定箱体与车顶的行李架固定;所述活动箱体通过滑动连接件与固定箱体滑动连接并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车顶的行李架定位连接,内部设置有幕布的幕布盒安装在活动箱体的侧边,可作车边遮阳篷和投影幕布;所述固定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内腔设置有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的供电系统,可为照明、娱乐、野餐、电热毯;所述箱门包括两个左右对开的拉门,拉门包括拉门本体和折叠板;所述拉门本体的一侧边与活动箱体铰接,拉门本体铰接侧边的相邻侧边与折叠板铰接;所述帐篷包括支架和篷布,篷布覆盖支架并与支架扣接,支架端部通过设置在箱体或箱门上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箱插接。
本发明主要有开启和闭合两种使用状态,节约空间,使用方便。
闭合状态时,车顶行李箱的活动箱体与固定箱体收拢且箱门闭合形成一个扁平状闭合的柜体。此时,活动箱体的前段收入固定箱体内,箱门闭合在箱体开口处。行车时,箱体内可放置帐篷、衣物、食物等大量行李,出行方便。
开启状态时,车顶行李箱的活动箱体与固定箱体拉开且箱门开启形成一个护栏式开启的基座,帐篷撑开并通过箱体或箱门上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箱插接而设置在车顶行李箱上方。此时,车顶行李箱的活动箱体通过滑动连接件从固定箱体中抽出一端距离,活动箱体抽出后底部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行李架定位连接;拉门本体随着活动箱体移动并在活动箱体上方拉开,拉门本体拉开后再打开折叠板,此时折叠板正好位于固定箱体的上方;帐篷以车顶行李箱为基座安装在车顶上。帐篷安装在车顶,一是帐篷底部不与潮湿地面接触,可有效防潮、防虫、防雨、防野生动物骚扰;二是无需在地面安装定位钉等,可简化安装步骤;三是车顶行李箱内可铺设舒适的床垫,增加露营睡眠时的舒适度。
所述箱体与箱门铰接,箱门内部的拉门本体与折叠板铰接;所述铰接可以通过合页或其他铰接件进行连接。本发明中优选合页连接,合页连接方式操作方便且稳定,合页连接配合限位结构可实现箱门组合时的快速定位,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方便组装。
所述动力箱内的供电系统为野餐或露营时的用电设备供电,因此,可以使用照明、娱乐、野餐、电热毯等设备进一步提高野餐露营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拉门还包括T形加强杆,T形加强杆包括横置的第一加强杆和竖置的第二加强杆,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呈T字形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箱体两侧的折叠板连接,第二加强杆的自由端与箱体或箱底插接。
所述T形加强杆设置在左右两个对称的拉门之间,用于加强拉门开启后形成的护栏的强度。组成T形加强杆的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使用时可快速组装成T形并与左右的折叠板分别连接;不使用时可收纳在箱体中,存放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拉门本体包括左拉门和右拉门;所述折叠板包括折叠板A、折叠板B、折叠板C和折叠板D;所述折叠板A、折叠板C、左拉门设置在箱体左侧并依次铰接,折叠板C与左拉门设置在同一平面并与折叠板A呈L形连接,折叠板A设置在固定箱体上方;所述折叠板B、折叠板D、右拉门分别与折叠板A、折叠板C、左拉门对称设置在箱体右侧并依次铰接,折叠板D与右拉门设置在同一平面并与折叠板B呈L形连接,折叠板B设置在固定箱体上方;所述折叠板A设置有连接栓并与折叠板B连接。
所述折叠板A、折叠板C、左拉门依次铰接且折叠板B、折叠板D、右拉门依次铰接,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形成一个“匚”形的三边护栏结构,彼此之间连接方便,连接后可满足安装帐篷对强度的需要。折叠板可折叠而减少收纳时所需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板还包括对称设置的折叠板E和折叠板F,折叠板E设置在箱体左侧并与左拉门的第三侧边铰接,折叠板F设置在箱体右侧并与右拉门的第三侧边铰接;所述折叠板E与左拉门呈L形连接,折叠板F与右拉门呈L形连接,折叠板E和折叠板F均设置在箱体底部同一平面形成“门”形结构。
所述折叠板E和折叠板F均设置在箱体底部同一平面形成“门”形结构,进一步增强护栏的强度还为人进出车顶的帐篷提供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电装置、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输电线;所述太阳能集电装置、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依次连接,并通过输电线向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所述太阳能集电装置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技术为成熟技术,故不再赘述。所述充电器通过汽车自带发电机自动充电,其工作原理与车用电瓶工作原理相同,故不再赘述。所述供电系统为人们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已预充电的蓄电池,也可在出行途中不断通过太阳能集电装置或汽车发电机向蓄电池中补充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可展开并架设在车顶行李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幕布盒还包括卷轴和幕布框,卷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幕布盒内腔的两侧且中段可绕轴线转动;所述幕布卷绕在卷轴的中段上,幕布包括与卷轴连接的固定端和与幕布框连接的自由端;所述幕布框包括幕布框本体和幕布框支腿,幕布框本体两端设置有肘形连接件,幕布框支腿通过肘形连接件与幕布框本体限位连接。
所述幕布盒中设置幕布,幕布撑开并固定后,一方面可在野餐时充当遮阳棚而提供遮阳功能;另一方面可在夜晚作为投影设备进行视频投影等,增加乐趣。幕布盒固定在箱体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外侧面,方便幕布收放,节约空间。
进一步度,所述箱体尾部还设置有爬梯收纳仓;所述爬梯收纳仓内部收纳有爬梯,爬梯通过端部的滑轮与设置在收纳仓内腔底部的滑槽进行连接;所述爬梯收纳仓开口处设置有仓门。
所述爬梯收纳仓设置在箱体尾部方便人上下车顶,内部自带的可收缩的爬梯,既方便使用又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门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平面推拉式的景观窗。
所述景观窗的设置方便帐篷内的人员观察外部环境,可保障安全防范功能;还可观看周围美景而增加旅途乐趣。
进一步地,所述篷布为设置有透气窗的双层篷布,篷布包括内层的网布和外层的防水布;所述透气窗通过边缘设置的拉链与对应层的篷布并合或分离。同时兼具防水和透气两大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与箱体的铰接处、箱门内部各铰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条。本发明中帐篷的篷布下端较长,一方面盖过帐篷与箱门之间的缝隙;另一方面篷布上设置粘扣进行防风固定;再加上连接处设置的防水条可有效防止雨水等进入帐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车顶行李箱,充分利用车顶空间,实现携带大量行李的功能;还可节约车内空间,为车内的乘车人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车顶行李箱上的帐篷,充分利用车顶行李箱的变形,在车顶平台搭建帐篷,利用行李箱的箱体铺设舒适的露营用品。
(3)本发明通过设置动力箱,可向自带大功率设备提供电源,增加自驾途中的娱乐性、舒适性。
(4)本发明通过设置幕布盒,配置遮阳挡雨、投影显示两用的侧边幕布,可在车辆驻停时提供遮阳或投影功能。
(5)本发明通过设置爬梯收纳仓,将可伸缩爬梯便捷收纳,既节约空间,又方便爬梯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全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拉门设置T形加强杆时车顶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的车顶行李箱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的车顶行李箱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中的车顶行李箱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中的车顶行李箱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车顶行李箱上幕布和爬梯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设置景观窗和透气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帐篷,101—透气窗,2—箱体,21—固定箱体,22—活动箱体,23—动力箱,2301—太阳能电池板,3—箱门,31—拉门本体,3101—左拉门,3102—右拉门,32—折叠板,3201—折叠板A,3202—折叠板B,3203—折叠板C,3204—折叠板D,3205—折叠板E,3206—折叠板F,33—T形加强杆,34—景观窗,4—幕布盒,41—幕布框,42—幕布,5—爬梯收纳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如图1所示,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车顶行李箱和帐篷1,帐篷1可插接在车顶行李箱上;所述车顶行李箱包括相互铰接的箱体2和箱门3;所述箱体2包括固定箱体21、活动箱体22、滑动连接件、定位连接件和幕布盒4;所述固定箱体21与车顶的行李架固定;所述活动箱体22通过滑动连接件与固定箱体21滑动连接并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车顶的行李架定位连接,内部设置有幕布42的幕布盒4安装在活动箱体22的侧边;所述固定箱体21的前端设置有动力箱23,动力箱23内腔设置有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的供电系统;所述箱门3包括两个左右对开的拉门,拉门包括拉门本体31和折叠板32;所述拉门本体31的一侧边与活动箱体22铰接,拉门本体31铰接侧边的相邻侧边与折叠板32铰接;所述帐篷1包括支架和篷布,篷布覆盖支架并与支架扣接,支架端部通过设置在箱体2或箱门3上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箱插接。
本发明主要有开启和闭合两种使用状态,节约空间,使用方便。
闭合状态时,如图2所示,车顶行李箱的活动箱体22与固定箱体21收拢且箱门3闭合形成一个扁平状闭合的柜体。此时,活动箱体22的前段收入固定箱体21内,箱门3中的折叠板32通过铰接件与拉门本体31重叠后的两个对开拉门均闭合在箱体2开口处。行车时,箱体2内可放置帐篷1、衣物、食物等大量行李,出行方便。
开启状态时,如图1所示,车顶行李箱的活动箱体22与固定箱体21拉开且箱门3开启形成一个护栏式开启的基座,帐篷1撑开并通过箱体2或箱门3上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箱插接而设置在车顶行李箱上方。此时,车顶行李箱的活动箱体22通过滑动连接件从固定箱体21中抽出一端距离,活动箱体22抽出后底部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行李架定位连接;拉门本体31随着活动箱体22移动并在活动箱体22上方拉开,拉门本体31拉开后再打开折叠板32,此时折叠板32正好位于固定箱体21的上方;帐篷1以车顶行李箱为基座安装在车顶上。
本发明的主要结构为车顶行李箱和车顶帐篷1,通过车顶行李箱结构的优化设计在车顶搭载帐篷1,实现与房车相似的功能。本发明底部安装在汽车顶部承重的行李架上,以一般SUV为例,可以提供约500升储物空间。在汽车驻车状态下,打开车顶行李箱,拉出后部的活动箱体22所形成的延展空间可成为一个车顶平台,在此平台上可进行烧烤、野餐、观星空等活动;打开车顶行李箱侧面的幕布盒4,伸展的幕布42可作为遮阳布时可在幕布42下喝茶聊天,竖挂的幕布42作为投影幕布42时也可观看照片、电影等;动力箱23中自带的供电系统可为野餐烧烤用的烤箱、电磁炉等电器或播放电影用的播放器等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一般配备60-100AH的大功率供电系统,足够支撑2000W以下电器使用。
当本发明的箱门3完全打开后形成的车顶平台上,帐篷1的支架端部通过设置在箱体2或箱门3上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箱插接,幕布42覆盖在帐篷1上并固定,即可完成车顶帐篷1的搭建。主安装孔的位置在车顶平台的四个角,外加车顶平台边沿设置2-4个辅助安装孔加强固定。旅途中,睡在车顶不怕野兽骚扰,不惧陌生人干扰,不担心地面潮湿,不害怕暴雨倾盆等,还可以在里面铺上电热毯用于取暖,电热毯可通过供电系统进行供电。出发时可无需收拾床褥,仅需拆除帐篷1并把一应行李放入箱体2内,然后关闭箱门3,即可继续前行,方便快捷。
本发明为一种设置在车顶行李架上的汽车配件,具有行李箱和帐篷1等多重功能,使普通家用汽车实现简便型房车的功能,便捷且经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所述拉门还包括T形加强杆33,T形加强杆33包括横置的第一加强杆和竖置的第二加强杆,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呈T字形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箱体22两侧的折叠板32连接,第二加强杆的自由端与箱体2或箱底插接。
所述T形加强杆33设置在左右两个对称的拉门之间,用于加强拉门开启后形成的护栏的强度。组成T形加强杆33的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使用时可快速组装成T形并与左右的折叠板32分别连接;不使用时可收纳在箱体2中,存放方便。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拉门本体31包括左拉门3101和右拉门3102;所述折叠板32包括折叠板A3201、折叠板B3202、折叠板C3203和折叠板D3204;所述折叠板A3201、折叠板C3203、左拉门3101设置在箱体2左侧并依次铰接,折叠板C3203与左拉门3101设置在同一平面并与折叠板A3201呈L形连接,折叠板A3201设置在固定箱体21上方;所述折叠板B3202、折叠板D3204、右拉门3102分别与折叠板A3201、折叠板C3203、左拉门3101对称设置在箱体2右侧并依次铰接,折叠板D3204与右拉门3102设置在同一平面并与折叠板B3202呈L形连接,折叠板B3202设置在固定箱体21上方;所述折叠板A3201设置有连接栓并与折叠板B3202连接。
开启状态时,如图4所示,左拉门3101、折叠板C3203、折叠板A3201、折叠板B3202、折叠板D3204、右拉门3102依次连接,形成“匚”形的三边护栏结构。
闭合状态时,如图5所示,箱门3对称设置,左侧的折叠板A3201先与折叠板C3203折叠后重合,折叠板C3203再与左拉门3101折叠后重合;右侧的折叠板B3202先与折叠板D3204折叠后重合,折叠板D3204再与右拉门3102折叠后重合;然后左右两边的拉门均闭合在箱体2开口处并将活动箱体22前端推入固定箱体21中恢复扁平状柜体结构,车顶行李箱完成整体闭合。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板32还包括对称设置的折叠板E3205和折叠板F3206,折叠板E3205设置在箱体2左侧并与左拉门3101的第三侧边铰接,折叠板F3206设置在箱体2右侧并与右拉门3102的第三侧边铰接;所述折叠板E3205与左拉门3101呈L形连接,折叠板F3206与右拉门3102呈L形连接,折叠板E3205和折叠板F3206均设置在箱体2底部同一平面形成“门”形结构。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开启状态时,如图6所示,折叠板E3205、左拉门3101、折叠板C3203、折叠板A3201、折叠板B3202、折叠板D3204、右拉门3102、折叠板F3206依次连接,形成具有出入门的四边护栏结构。
闭合状态时,如图7所示,箱门3对称设置,左侧的折叠板A3201、折叠板C3203依次折叠与左拉门3101重合,同时折叠板E3205折叠并与左拉门3101重合;右侧的折叠板B3202、折叠板D3204折叠与右拉门3102重合,同时折叠板F3206折叠并与右拉门3102重合;然后左右两边的拉门均闭合在箱体2开口处并将活动箱体22前端推入固定箱体21中恢复扁平状柜体结构,车顶行李箱完成整体闭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电装置、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输电线;所述太阳能集电装置、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依次连接,并通过输电线向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所述太阳能集电装置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301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技术为成熟技术,故不再赘述。所述充电器通过汽车自带发电机自动充电,其工作原理与车用电瓶工作原理相同,故不再赘述。所述供电系统为人们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已预充电的蓄电池,也可在出行途中不断通过太阳能集电装置或汽车发电机向蓄电池中补充电能。太阳能电池板2301可展开并架设在车顶行李箱上。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幕布盒4还包括卷轴和幕布框41,卷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幕布盒4内腔的两侧且中段可绕轴线转动;所述幕布42卷绕在卷轴的中段上,幕布42包括与卷轴连接的固定端和与幕布框41连接的自由端;所述幕布框41包括幕布框本体和幕布框支腿,幕布框本体两端设置有肘形连接件,幕布框支腿通过肘形连接件与幕布框本体限位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度,如图8所示,所述箱体2尾部还设置有爬梯收纳仓5;所述爬梯收纳仓5内部收纳有爬梯,爬梯通过端部的滑轮与设置在收纳仓内腔底部的滑槽进行连接;所述爬梯收纳仓5开口处设置有仓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拉门本体31的中部设置有平面推拉式的景观窗3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篷布为设置有透气窗101的双层篷布,篷布包括内层的网布和外层的防水布;所述透气窗101通过边缘设置的拉链与对应层的篷布并合或分离。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箱门3与箱体2的铰接处、箱门3内部各铰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行李箱和帐篷(1),帐篷(1)可插接在车顶行李箱上;所述车顶行李箱包括相互铰接的箱体(2)和箱门(3);所述箱体(2)包括固定箱体(21)、活动箱体(22)、滑动连接件、定位连接件和幕布盒(4);所述固定箱体(21)与车顶的行李架固定;所述活动箱体(22)通过滑动连接件与固定箱体(21)滑动连接并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车顶的行李架定位连接,内部设置有幕布(42)的幕布盒(4)安装在活动箱体(22)的侧边;所述固定箱体(21)的前端设置有动力箱(23),动力箱(23)内腔设置有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的供电系统;所述箱门(3)包括两个左右对开的拉门,拉门包括拉门本体(31)和折叠板(32);所述拉门本体(31)的一侧边与活动箱体(22)铰接,拉门本体(31)与活动箱体(22)铰接侧边的相邻侧边与折叠板(32)铰接;所述帐篷(1)包括支架和篷布,篷布覆盖支架并与支架扣接,支架端部通过设置在箱体(2)或箱门(3)上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箱插接;所述拉门本体(31)包括左拉门(3101)和右拉门(3102);所述折叠板(32)包括折叠板A(3201)、折叠板B(3202)、折叠板C(3203)和折叠板D(3204);所述折叠板A(3201)、折叠板C(3203)、左拉门(3101)设置在箱体(2)左侧并依次铰接,折叠板C(3203)与左拉门(3101)设置在同一平面并与折叠板A(3201)呈L形连接,折叠板A(3201)设置在固定箱体(21)上方;所述折叠板B(3202)、折叠板D(3204)、右拉门(3102)分别与折叠板A(3201)、折叠板C(3203)、左拉门(3101)对称设置在箱体(2)右侧并依次铰接,折叠板D(3204)与右拉门(3102)设置在同一平面并与折叠板B(3202)呈L形连接,折叠板B(3202)设置在固定箱体(21)上方;所述折叠板A(3201)设置有连接栓并与折叠板B(320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门还包括T形加强杆(33),T形加强杆(33)包括横置的第一加强杆和竖置的第二加强杆,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呈T字形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箱体(22)两侧的折叠板(32)连接,第二加强杆的自由端与箱体(2)或箱底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32)还包括对称设置的折叠板E(3205)和折叠板F(3206),折叠板E(3205)设置在箱体(2)左侧并与左拉门(3101)的第三侧边铰接,折叠板F(3206)设置在箱体(2)右侧并与右拉门(3102)的第三侧边铰接;所述折叠板E(3205)与左拉门(3101)呈L形连接,折叠板F(3206)与右拉门(3102)呈L形连接,折叠板E(3205)和折叠板F(3206)均设置在箱体(2)底部同一平面形成“门”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电装置、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输电线;所述太阳能集电装置、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依次连接,并通过输电线向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布盒(4)还包括卷轴和幕布框(41),卷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幕布盒(4)内腔的两侧且中段可绕轴线转动;所述幕布(42)卷绕在卷轴的中段上,幕布(42)包括与卷轴连接的固定端和与幕布框(41)连接的自由端;所述幕布框(41)包括幕布框本体和幕布框支腿,幕布框本体两端设置有肘形连接件,幕布框支腿通过肘形连接件与幕布框本体限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尾部还设置有爬梯收纳仓(5);所述爬梯收纳仓(5)内部收纳有爬梯,爬梯通过端部的滑轮与设置在收纳仓内腔底部的滑槽进行连接;所述爬梯收纳仓(5)开口处设置有仓门。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门本体(31)的中部设置有平面推拉式的景观窗(34)。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为设置有透气窗(101)的双层篷布,篷布包括内层的网布和外层的防水布;所述透气窗(101)通过边缘设置的拉链与对应层的篷布并合或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3)与箱体(2)的铰接处、箱门(3)内部各铰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条。
CN201410691867.6A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Active CN104477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1867.6A CN104477102B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1867.6A CN104477102B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7102A CN104477102A (zh) 2015-04-01
CN104477102B true CN104477102B (zh) 2016-06-08

Family

ID=52751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1867.6A Active CN104477102B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7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2434B (zh) 2016-06-05 2021-04-27 雅捷马产品公司 交通工具棚顶支架组件
CN109209006A (zh) * 2017-07-08 2019-01-15 孙世梁 车载式车顶平台、帐篷、遮阳布为一体的装置
CN110254315B (zh) * 2019-07-06 2021-10-22 义乌市一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休息储物两用箱
CN114228624B (zh) * 2022-01-27 2024-01-12 德龙动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顶行李箱及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4139A (en) * 1971-01-11 1972-08-15 H R Johnson Construction Co In Luggage carrier and boat structure
SE457100B (sv) * 1987-05-25 1988-11-28 Stanislaw Kuma Sovbox avsedd att uppbaeras paa taket till en med dragkrok foersedd personbil
DE8716903U1 (zh) * 1987-12-23 1988-02-18 Odenwaldwerke Rittersbach, Kern & Grosskinsky Gmbh, 6957 Elztal, De
DE8804776U1 (zh) * 1988-04-12 1989-08-10 Reuss, Peter
US5348207A (en) * 1993-06-04 1994-09-20 Frank Sylvester H Vehicle top carrier
US6997497B2 (en) * 2004-03-16 2006-02-14 Pik 4 Trip Ltd. Cargo system
CN102174866B (zh) * 2011-03-15 2012-05-30 高立 车顶旅行屋
CN204236357U (zh) * 2014-11-27 2015-04-01 董晶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7102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7102B (zh)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CN102948371B (zh) 一种可折叠可扩展的便携宠物屋
US20090102230A1 (en) Magic car cover
CN105952206A (zh) 自动停车棚及控制方法
CN204236357U (zh)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CN205652018U (zh) 一种多功能房车
CN102174866B (zh) 车顶旅行屋
CN112814468A (zh) 一种碳纤维车顶帐篷
CN205417330U (zh) 一种多功能房车
US20230279693A1 (en) Hybrid collapsible shelter
KR20090001576U (ko) 차량루프 설치용 텐트
CN103552446B (zh) 轻便折叠保暖移动棚室
KR20090003664U (ko) 캐빈텐트의 확장용 보조텐트
CN205736864U (zh) 遮板
CN201915684U (zh) 车顶旅行屋
CN205417129U (zh) 一种多用途小型汽车车罩
CN214303150U (zh) 一种碳纤维车顶帐篷
CN206049327U (zh) 一种顶载式汽车遮阳防护罩
KR200179375Y1 (ko) 텐트용 플라이
CN215671438U (zh) 一种汽车用随车车顶帐篷
CN218912451U (zh) 一种加强型防水伞架帐篷
TWM552526U (zh) 可裝置於貨車或拖車之露營屋結構
KR102338911B1 (ko) 차량용 쉘터
CN203697933U (zh) 便携式车篷
CN216240046U (zh) 一种屋形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