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7319B -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7319B
CN104457319B CN201410538663.9A CN201410538663A CN104457319B CN 104457319 B CN104457319 B CN 104457319B CN 201410538663 A CN201410538663 A CN 201410538663A CN 104457319 B CN104457319 B CN 104457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eal
heat
heat exchange
gas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86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7319A (zh
Inventor
刘春江
李敬楠
刘辉
张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5386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7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7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7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7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7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设备及换热方法。换热装置由两个换热筒体组成;换热筒体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换热板,换热板上设置有换热孔;换热筒体上部设置有谷物进料管,换热筒体底部设置有斗式谷物收集器,换热筒体下部与部谷物进料管同侧设置有气体出口管;高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的为谷物降温设备;低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的为谷物预热设备;降温设备的出气口与预热设备进气口连接。对高温谷物颗粒利用其余热进行气固换热,依靠谷物自身的重力在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与空气进行换热,回收甑桶出口热谷物的能量,给未进入甑桶的冷谷物提供预热;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节约了能源,缩短了整个工艺流程。

Description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酒产业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背景技术
在粮食酒的生产过程中,谷物在发酵池完成发酵,其温度大致为室温或室温以下,完成发酵工序的谷物进入甑桶中,进行蒸酒工序。大量蒸汽需将甑桶中的谷物加热到一定温度,将其中的营养成分带出,产生粮食酒。同时在甑桶中,谷物被上升的水蒸气加热至一定温度。当蒸出的酒酒精度足够低后,即停止蒸馏,将带有热量的谷物倒出甑桶,由空气自然冷却,再对谷物进行发酵,二次使用。
目前,酒厂对于甑桶中蒸完的谷物进行自然晾晒,而这部分谷物含有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能得到合理利用,即可变废为宝,在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益上达到双赢。现有的白酒产业将此部分能源白白浪费,若能将进行过蒸酒工序的热谷物本身存在的热量用于发酵后冷谷物的预热,使谷物与蒸汽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即减少了蒸酒过程的蒸汽用量,节约了能源;又省去了谷物自然晾干的工序,缩短了整个工艺流程,进而提高了单位时间产酒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所述换热装置针对高温谷物颗粒利用其余热进行气固换热,主要依靠谷物自身的重力在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与空气进行换热,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以回收甑桶出口热谷物的能量,实现能量的高度利用;同时既省去了谷物散热的中间环节,又可给未进入甑桶的冷谷物提供预热作用。此换热设备及换热方法的发明实现了能量的综合利用,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谷物余热的气固换热方法,对高温谷物颗粒利用其余热进行气固换热,依靠谷物自身的重力在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与空气进行换热,回收甑桶出口热谷物的能量,给未进入甑桶的冷谷物提供预热;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
实现本发明的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由两个换热筒体组成;换热筒体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换热板,换热板上设置有换热孔;换热筒体上部设置有谷物进料管,换热筒体底部设置有斗式谷物收集器,换热筒体下部与部谷物进料管同侧设置有气体出口管;高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的为谷物降温设备;低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的为谷物预热设备;降温设备的出气口与预热设备进气口连接。
所述的换热板倾斜的角度为10-80度。所述的换热孔直径应在0.1-2.5mm之间。
所述的斗式谷物收集器位于最后一块换热板下端10-100cm之下;其形状为漏洞状。
所述的换热筒体外部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气体进口管处设有温度检测器,气体出口管处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谷物出料管处设有出料温度检测器。所述的检测器均为热电偶检测器。
在降温设备的进口管设置有补充进口管和流量调节阀。
下面根据具体图1和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它包括1-换热筒体,2-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3-流量调节阀,4-斗式谷物收集器,5-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6-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7-换热板,8-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9-气体补充进口管,10-谷物降温设备,11-谷物预热设备,12-换热孔,13-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4-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6-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
换热筒体(1)外部设有保温层,以减少整个系统热量的散失;换热板(7)位于筒体内部,每个换热板带有多个换热孔(12),换热板(7)具有一定角度α,α范围为100-170度,换热孔(12)直径应在0.1-2.5mm之间;谷物自上而下均匀地流过换热板(7),气体自下而上从换热孔(12)穿过换热板(7)与谷物进行逆流换热;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位于换热筒体(1)最上端,位于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正上方,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设有蝶阀。当进行气固换热时将蝶阀打开;斗式谷物收集器(4)位于最后一块换热板(7)下端10-100cm之下;其形状为漏洞状,角度β范围为100-170度。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处设有蝶阀,进行气固换热时打开蝶阀;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位于筒体下部,其高度与最后一块换热板(7)等高;气体补充进口管(9)位于气体进口管(2)支路上,其上设有流量调节阀(3),用以调节进气量;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位于换热筒体(1)上部,其高度与第一块换热板(7)等高。从而实现气体下进上出,与谷物形成完全逆流换热。
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换热板(7)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焊接,左右关于中轴线对称。
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直径应大于50mm。
所述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均设有温度检测器,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处均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处均设有出料温度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均为热电偶检测器,均与主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的换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换热系统包括谷物降温设备(10)和谷物预热设备(11),其主体为两个相同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其中谷物降温设备(10)实现将热谷物储存的热量移出,其内部进行冷气体与热谷物换热,冷气体经过换热成为热气体,热气体经通道进入谷物预热设备。谷物预热设备(11)实现将冷谷物升温预热,其内部进行热气体与冷谷物换热。热气体经过换热成为冷气体,再流经管道进入谷物降温设备(10)中进行换热。
在谷物降温设备(10)内,其换热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空气流量计的示数控制流量调节阀(3),调节进气量。
打开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处的蝶阀,使谷物由进料口进入换热筒体(1)进行换热。
谷物与气体的换热过程如下:谷物在甑桶中经过蒸酒工序后,具有一定的热量。此部分高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1)后,落下至第一块换热板(7)上。高温谷物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与通过换热孔(12)向上流动的低温气体进行换热。流至第一块换热板(7)最下端后,落至下一块换热板(7),继续在此块换热板(7)上向下流动。以此方式,高温谷物一直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流过最后一块换热板(7)后进入斗式谷物收集器(4),最后从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流出换热筒体(1),进入下一工序。当系统启动运行时,打开气体补充进口管(9)上的流量调节阀(3),向系统内部通入一定量气体,关闭流量调节阀(3),停止通气体。低温气体从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进入换热筒体(1),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换热板(7)上的换热孔(12)与高温谷物进行逆流换热。经过换热的高温空气由换热筒体(1)上部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进入气体输送管道,进入谷物预热设备,继续换热。
在谷物预热设备(11)内,其换热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空气流量计的示数控制流量调节阀(3),调节进气量。
打开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处的蝶阀,使谷物由进料口进入换热筒体(1)换热。
谷物与气体的换热过程如下:谷物在发酵池中经过发酵工序后,其表面温度约为室温。此部分低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1)后,落下至第一块换热板(7)上。低温谷物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与通过换热孔(12)向上流动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流至第一块换热板(7)最下端后,落至下一块换热板(7),继续在此块换热板(7)上向下流动。以此方式,低温谷物一直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流过最后一块换热板(7)后进入斗式谷物收集器(4),最后从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流出换热筒体(1),进入下一工序。高温空气从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进入换热筒体(1),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换热板(7)上的换热孔(12)与低温谷物进行逆流换热。经过换热的低温气体由换热筒体(1)上部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进入气体输送管道,重新流回谷物降温设备(10),继续换热。
本发明以此方式,气体与谷物之间不断换热,将热谷物中的能量经中间媒介空气传递给冷谷物。此换热系统的发明,即减少了蒸酒过程的蒸汽用量,节约了能源;又省去了谷物自然晾干的工序,缩短了整个工艺流程,进而提高了单位时间产酒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换热系统示意总图;
图2:换热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筒体,2-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3-流量调节阀,4-斗式谷物收集器,5-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6-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7-换热板,8-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9-气体补充进口管,10-谷物降温设备,11-谷物预热设备,12-换热孔,13-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4-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6-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所述换热装置针对高温谷物颗粒利用其余热进行气固换热,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回收了甑桶出口热谷物的能量,具体实施列如图1图2所示: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它包括1-换热筒体,2-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3-流量调节阀,4-斗式谷物收集器,5-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6-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7-换热板,8-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9-气体补充进口管,10-谷物降温设备,11-谷物预热设备,12-换热孔,13-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4-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6-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
换热筒体(1)外部设有保温层,以减少整个系统热量的散失;换热板(7)位于筒体内部,每个换热板带有多个换热孔(12),换热板(7)具有一定角度α,α范围为100-170度,换热孔(12)直径应在0.1-2.5mm之间;谷物自上而下均匀地流过换热板(7),气体自下而上从换热孔(12)穿过换热板(7)与谷物进行逆流换热;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位于换热筒体(1)最上端,位于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正上方,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设有蝶阀。当进行气固换热时将蝶阀打开;斗式谷物收集器(4)位于最后一块换热板(7)下端10-100cm之下;其形状为漏洞状,角度β范围为100-170度。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处设有蝶阀,进行气固换热时打开蝶阀;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位于筒体下部,其高度与最后一块换热板(7)等高;气体补充进口管(9)位于气体进口管(2)支路上,其上设有流量调节阀(3),用以调节进气量;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位于换热筒体(1)上部,其高度与第一块换热板(7)等高。从而实现气体下进上出,与谷物形成完全逆流换热。
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
所述换热板(7)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焊接,左右关于中轴线对称。
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直径为60mm。
所述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均设有温度检测器,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处均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处均设有出料温度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均为热电偶检测器,均与主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的换热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换热系统包括谷物降温设备(10)和谷物预热设备(11),其主体为两个相同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其中谷物降温设备(10)实现将热谷物储存的热量移出,其内部进行冷气体与热谷物换热,冷气体经过换热成为热气体,热气体经通道进入谷物预热设备。谷物预热设备(11)实现将冷谷物升温预热,其内部进行热气体与冷谷物换热。热气体经过换热成为冷气体,再流经管道进入谷物降温设备(10)中进行换热。
在谷物降温设备(10)内,其换热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空气流量计的示数控制流量调节阀(3),调节进气量。
打开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处的蝶阀,使谷物由进料口进入换热筒体(1)进行换热。
谷物与气体的换热过程如下:谷物在甑桶中经过蒸酒工序后,具有一定的热量。此部分高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1)后,落下至第一块换热板(7)上。高温谷物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与通过换热孔(12)向上流动的低温气体进行换热。流至第一块换热板(7)最下端后,落至下一块换热板(7),继续在此块换热板(7)上向下流动。以此方式,高温谷物一直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流过最后一块换热板(7)后进入斗式谷物收集器(4),最后从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流出换热筒体(1),进入下一工序。当系统启动运行时,打开气体补充进口管(9)上的流量调节阀(3),向系统内部通入一定量气体,关闭流量调节阀(3),停止通气体。低温气体从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进入换热筒体(1),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换热板(7)上的换热孔(12)与高温谷物进行逆流换热。经过换热的高温空气由换热筒体(1)上部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进入气体输送管道,进入谷物预热设备,继续换热。
在谷物预热设备(11)内,其换热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空气流量计的示数控制流量调节阀(3),调节进气量。
打开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处的蝶阀,使谷物由进料口进入换热筒体(1)换热。
谷物与气体的换热过程如下:谷物在发酵池中经过发酵工序后,其表面温度约为室温。此部分低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1)后,落下至第一块换热板(7)上。低温谷物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与通过换热孔(12)向上流动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流至第一块换热板(7)最下端后,落至下一块换热板(7),继续在此块换热板(7)上向下流动。以此方式,低温谷物一直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流过最后一块换热板(7)后进入斗式谷物收集器(4),最后从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流出换热筒体(1),进入下一工序。高温空气从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进入换热筒体(1),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换热板(7)上的换热孔(12)与低温谷物进行逆流换热。经过换热的低温气体由换热筒体(1)上部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进入气体输送管道,重新流回谷物降温设备(10),继续换热。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它包括
1-换热筒体,2-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3-流量调节阀,4-斗式谷物收集器,5-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6-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7-换热板,8-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9-气体补充进口管,10-谷物降温设备,11-谷物预热设备,12-换热孔,13-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4-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6-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
换热筒体(1)外部设有5mm的保温层,以减少整个系统热量的散失;换热板(7)位于筒体内部,每个换热板带有多个换热孔(12),换热板(7)的角度为与水平方向成25度角,换热孔(12)直径应在0.15mm之间;谷物自上而下均匀地流过换热板(7),气体自下而上从换热孔(12)穿过换热板(7)与谷物进行逆流换热;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位于换热筒体(1)最上端,位于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正上方,所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设有蝶阀。当进行气固换热时将蝶阀打开;斗式谷物收集器(4)位于最后一块换热板(7)下端15cm之下;其形状为漏洞状,角度α范围为125度。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处设有蝶阀,进行气固换热时打开蝶阀;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位于筒体下部,其高度与最后一块换热板(7)等高;气体补充进口管(9)位于气体进口管(2)支路上,其上设有流量调节阀(3),用以调节进气量;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位于换热筒体(1)上部,其高度与第一块换热板(7)等高。从而实现气体下进上出,与谷物形成完全逆流换热。
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完全密封焊接。换热板(7)与换热筒体(1)之间采用焊接,左右关于中轴线对称。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直径为60mm。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均设有温度检测器,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处均设有温度检测器,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处均设有出料温度检测器,检测器均为热电偶检测器,均与主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的换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换热系统包括谷物降温设备(10)和谷物预热设备(11),其主体为两个相同的立式气固换热装置;其中谷物降温设备(10)实现将热谷物储存的热量移出,其内部进行冷气体与热谷物换热,冷气体经过换热成为热气体,热气体经通道进入谷物预热设备。谷物预热设备(11)实现将冷谷物升温预热,其内部进行热气体与冷谷物换热。热气体经过换热成为冷气体,再流经管道进入谷物降温设备(10)中进行换热。
在谷物降温设备(10)内,其换热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空气流量计的示数控制流量调节阀(3),调节进气量。
打开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进料管(6)处的蝶阀,使谷物由进料口进入换热筒体(1)进行换热。
谷物与气体的换热过程如下:谷物在甑桶中经过蒸酒工序后,具有一定的热量。此部分高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1)后,落下至第一块换热板(7)上。高温谷物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与通过换热孔(12)向上流动的低温气体进行换热。流至第一块换热板(7)最下端后,落至下一块换热板(7),继续在此块换热板(7)上向下流动。以此方式,高温谷物一直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流过最后一块换热板(7)后进入斗式谷物收集器(4),最后从完成蒸酒工序的谷物出料管(5)流出换热筒体(1),进入下一工序。当系统启动运行时,打开气体补充进口管(9)上的流量调节阀(3),向系统内部通入一定量气体,关闭流量调节阀(3),停止通气体。低温气体从循环低温气体二级进口管(2)进入换热筒体(1),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换热板(7)上的换热孔(12)与高温谷物进行逆流换热。经过换热的高温空气由换热筒体(1)上部循环高温气体二级出口管(8)进入气体输送管道,进入谷物预热设备,继续换热。
在谷物预热设备(11)内,其换热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依据空气流量计的示数控制流量调节阀(3),调节进气量。
打开发酵后谷物进料管(13)处的蝶阀,使谷物由进料口进入换热筒体(1)换热。
谷物与气体的换热过程如下:谷物在发酵池中经过发酵工序后,其表面温度约为室温。此部分低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1)后,落下至第一块换热板(7)上。低温谷物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与通过换热孔(12)向上流动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流至第一块换热板(7)最下端后,落至下一块换热板(7),继续在此块换热板(7)上向下流动。以此方式,低温谷物一直沿换热板(7)向下流动,流过最后一块换热板(7)后进入斗式谷物收集器(4),最后从发酵后谷物出料管(15)流出换热筒体(1),进入下一工序。高温空气从循环高温气体二级进口管(14)进入换热筒体(1),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换热板(7)上的换热孔(12)与低温谷物进行逆流换热。经过换热的低温气体由换热筒体(1)上部循环低温气体二级出口管(16)进入气体输送管道,重新流回谷物降温设备(10),继续换热。
以此方式,气体与谷物之间不断换热,将热谷物中的能量经中间媒介空气传递给冷谷物。利用此套系统将蒸酒过程中的蒸汽用量降低了15%。热谷物经过此套系统,可直接进入发酵池进行发酵,省去了谷物自然晾干的工序;同时此套系统对进料的冷谷物进行了预热,缩短了工艺流程。

Claims (8)

1.一种利用谷物余热的气固换热方法,其特征是对高温谷物颗粒利用其余热进行气固换热,依靠谷物自身的重力在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与空气进行换热,回收甑桶出口热谷物的能量,给未进入甑桶的冷谷物提供预热,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立式气固换热装置由两个换热筒体组成;换热筒体内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换热板,换热板上设置有换热孔;换热筒体上部设置有谷物进料管,换热筒体底部设置有斗式谷物收集器,换热筒体下部与谷物进料管同侧设置有气体进口管;筒体下部中间位置设有谷物出料管;高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的为谷物降温设备;低温谷物进入换热筒体的为谷物预热设备;降温设备的出气口与预热设备进气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板倾斜的角度为10-8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孔直径应在0.1-2.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斗式谷物收集器位于最后一块换热板下端10-100cm之下;其形状为漏洞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筒体外部设有保温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进口管处设有温度检测器,气体出口管处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谷物出料管处设有出料温度检测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器均为热电偶检测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降温设备的进口管设置有补充进口管和流量调节阀。
CN201410538663.9A 2014-10-13 2014-10-13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Active CN104457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8663.9A CN104457319B (zh) 2014-10-13 2014-10-13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8663.9A CN104457319B (zh) 2014-10-13 2014-10-13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7319A CN104457319A (zh) 2015-03-25
CN104457319B true CN104457319B (zh) 2017-07-04

Family

ID=5290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8663.9A Active CN104457319B (zh) 2014-10-13 2014-10-13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7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3070A (zh) * 2015-11-13 2016-03-16 太仓圣广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微孔加热装置
CN107084630B (zh) * 2017-05-18 2019-04-05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膜式壁结构在颗粒换热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5619Y (zh) * 1998-12-10 2000-02-23 周崇杰 立式小型高效谷物干燥机
CN101085995B (zh) * 2007-06-08 2010-05-26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甜高粱秆固态发酵料分离乙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35391B (zh) * 2008-02-01 2011-08-17 清华大学 基于固态发酵料连续分离乙醇与余热利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06572B (zh) * 2011-11-21 2013-11-20 友谊九鼎酵母有限公司 发酵余热用于干燥风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7319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0524U (zh) 一种改进的高炉密闭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6184428U (zh) 一种反应物料的降温控制系统
CN106242229B (zh) 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CN104457319B (zh) 利用谷物余热的立式气固直接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CN110530165A (zh) 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和利用方法
CN101966396B (zh) 一种蒸发装置
CN203586725U (zh) 一种发酵饲料烘干装置
CN103013817B (zh) 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液化设备及液化工艺
CN208494187U (zh) 一种改性聚乙烯蜡氧化反应装置
CN207317596U (zh) 一种好氧发酵设备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4634168U (zh) 一种可保持中药提取罐提取过程中罐内微沸的加热装置
CN208671485U (zh) 一种发酵空气处理装置
CN108485720A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气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207472105U (zh) 木材干燥室的余热回收装置
CN107653165A (zh) 固态法白酒隧道式分段蒸馏智能设备
CN204369763U (zh) 开孔膨胀珍珠岩成套生产设备
CN107321272A (zh) 一种气体热载体干燥与热解耦合系统及方法
CN209309968U (zh) 除氧器进水综合前置预热系统
CN209371218U (zh) 一种锅炉连定排收能系统
CN203847985U (zh) 蒸汽凝结水常压排放系统单元
CN207016759U (zh) 发酵装置及发酵室
CN208943478U (zh) 一种闪蒸废热汽回收利用系统
CN208818054U (zh) 一种回收有机废气热能的装置
CN206266591U (zh) 一种空压机循环水余热回收用于种子罐的加热装置
CN103867883A (zh) 蒸汽凝结水常压排放系统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350 District,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Haihe Education Park, 135 beautiful road, Beiyang campus of Tianjin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Tianji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00072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Wei Jin Road No. 92, Tianjin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Universit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