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3811A -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3811A
CN104453811A CN201410584082.9A CN201410584082A CN104453811A CN 104453811 A CN104453811 A CN 104453811A CN 201410584082 A CN201410584082 A CN 201410584082A CN 104453811 A CN104453811 A CN 104453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
oil
activator
oil reservoir
microorg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40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3811B (zh
Inventor
曹功泽
刘涛
汪刚跃
赵凤敏
巴燕
徐登霆
吴晓玲
袁长忠
高光军
张守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840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3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3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3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3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3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82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C12Q1/06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21B49/08Obtaining fluid samples or testing fluids, in boreholes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试验油藏进行现场取样;油藏中功能微生物分析及内源激活剂的筛选;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现场实施及效果跟踪与评价,本发明具有适用的油藏范围广;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本发明针对具体油藏选择内源激活剂或外源功能微生物,且利用物理模拟实验进行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现场试验效果明显,利用物理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了微生物驱油现场实施效果,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中高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中。

Description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石油的短缺越来越严重,而目前我国原油采出程度不到的40%,剩余的可采石油储量巨大,特别是中高渗透油藏,据统计,中高渗透油藏资源占总资源的60%以上,中高渗透油藏经过长期的水驱开发,已到高含水期中后期,产量递减严重,稳产难度大,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提高中高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是指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古菌)及其代谢产物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的技术,与其他三次采油技术相比,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无污染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高渗透油藏由于长期水驱开发,已经形成了局部大孔道,常规的水驱很难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因此,目前针对中高渗油藏实施微生物驱油一般先对油藏进行深部堵调,后进行微生物驱油,一方面利用深部调剖提高波及体积,另一方面利用微生物驱油提高洗油效率。但是该方法深部堵调用的是聚合物,一方面由于聚合物价格高,造成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聚合物难降解性对后续水处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经过查新检索,专利号为CN102852497A,专利名称为“一种低渗透油田复合微生物采油方法”,介绍了一种通过铜绿假单胞菌和施氏假单胞菌两种菌复合采油的方法,利用施氏假单胞菌代谢产生的生物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利用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利用两种功能菌的综合作用提高微生物驱油效率。但是该方法的不足在于:(1)由于低渗透率油藏本身渗透率和孔隙度较小,使用产生粒径较大且不易降解生物聚合物的微生物容易造成孔隙完全堵塞、油藏渗透率明显下降,因此更不利于微生物驱油;(2)两类功能菌发酵液按一定体积比同时注入油藏,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生生物聚合物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代谢产物生物聚合物还没来得及对油藏进行有效堵调的情况下,产生物表活剂的微生物已经随着注入水一起运移到了油藏深部或已被采出,两类功能菌没有达到有效的协同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驱油效果;(3)由于微生物生长代谢受到油藏温度、压力和矿化度等油藏条件的限制,因此该方法采用的外源功能微生物驱油油藏适应范围小;(4)没有针对油藏特点注入不同量或比例的功能微生物,因此该方法针对性不强、比较笼统和可操作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适应范围广、可操作性强、增油效果明显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油藏现场取样
选取试验油藏的油水井各1口,采用容积为2L~3L的可封口无菌采样器,在油井的井口采集产出油水样,在注水井井口采集注入水水样,采样结束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水样。
(2)油藏中功能微生物分析
对试验油藏中的油藏中功能微生物进行分析,分析的油藏中功能微生物为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
产生物聚合物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均利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分析,其中,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通过检测多糖合成酶基因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通过检测表面活性剂合成基因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
(3)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
如果试验油藏产出液中检测到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则进行上述两类激活剂的筛选。
产生物聚合物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筛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灭菌的摇瓶中按分别加入油藏地层水和原油;设计出实验表,根据实验表分别加入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将摇瓶在油藏温度下振荡培养,培养6h~12h后检测液体中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数量和粘度,综合考虑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粘度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筛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灭菌的摇瓶中分别加入油藏地层水和原油;设计出实验表,根据实验表分别加入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将摇瓶在油藏温度下振荡培养,培养6h~12h后检测液体中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综合考虑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
(4)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如果试验油藏产出液中检测不到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则进行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外源功能微生物筛选的具体方法为:首先,分别选取2~3株适合目标油藏温度的产生物聚合物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其次,将上述选取的两类功能微生物分别进行驱油效果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筛选出1株产生物聚合物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
(5)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
根据上述步骤筛选出的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确定出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注入浓度以及注入方式。
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步骤及具体方法为:
①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优化
在相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速度和注入方式下,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考察不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下提高采收率值,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量。
②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速度优化
在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考察不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速度下提高采收率值,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速度。
③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方式优化
在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和注入浓度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考察不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方式下提高采收率值,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方式。
(6)现场实施
按照上述确定出的现场注入工艺参数进行现场试验。
(7)现场试验效果跟踪及评价
现场实施4~6月后每隔2~3个月取样分析油藏中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及增油效果。
其中,所述的在灭菌的摇瓶中按分别加入油藏地层水和原油,地层水和原油的比例为9~10:1。
所述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其组成和组份分别为:木薯粉5g/L~10g/L、蛋白胨3g/L~5g/L、K2HPO4·3H2O 0.6g/L~1g/L、微量元素5mg/L~10mg/L。
所述的综合考虑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粘度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是指根据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大于106copy/μL,且粘度值大于100mPa·s时确定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配方。
所述的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其组成和组份分别为:糖蜜10g/L~20g/L、酵母粉1g/L~3g/L、K2HPO4·3H2O 0.5g/L~1g/L、微量元素5mg/L~10mg/L。
所述的综合考虑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是指根据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大于106copy/μL,且界面张力值小于10mN/m时确定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配方。
所述的外源产生物聚合物功能菌为嗜热链球菌(Thermophi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中的一种。
所述的外源产表面活性剂功能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中的一种。
步骤(4)和步骤(5)中的所述驱油效果评价,其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与试验油藏渗透率相同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孔隙体积)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注入0.3PV外源功能微生物或激活剂;培养20d~3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适用的油藏范围广,该发明不仅适用于中高渗油藏实施微生物驱油,同样适用于中高温油藏实施微生物驱油;
(2)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本发明针对具体油藏选择内源激活剂或外源功能微生物,且利用物理模拟实验进行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出内源激活剂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方式;
(3)现场试验效果明显,利用物模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了微生物驱油现场实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胜利油田某区块M为高矿化度、中高粘度的疏松砂岩油藏,埋藏深度1173m~1230m,油藏温度60℃,油藏压力12MPa,孔隙度31.0%,孔隙体积为45×104m3,渗透率为950×10-3μm2,地层水矿化度为12560mg/L。在该区块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1)试验油藏现场取样
选取试验油藏的油水井各1口,采用容积为2L的可封口无菌采样器,在油井的井口采集产出油水样,在注水井井口采集注入水水样,采样结束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水样。
(2)油藏中功能微生物分析
对上述水样中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多糖合成酶基因的数量,对水样中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表面活性剂合成基因的数量,检测结果为:产生物聚合物微生物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为3.5×103copy/μL,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为2.1×104copy/μL。
(3)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
试验区块水样中检测到产生物聚合物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因此,选择油藏中功能微生物驱油的方式进行现场试验。
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筛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灭菌的摇瓶中按照9:1的比例分别加入试验区块的地层水和原油,设计出实验表,具体见表1,根据设计的实验表加入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将摇瓶在60℃下振荡培养,培养6h后检测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测试结果见表2,测试结果表明:实验(5)的基因拷贝数最大为10.5×106copy/μL,粘度最高为150mPa·s,综合考虑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粘度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为:木薯粉8g/L、蛋白胨4g/L、K2HPO4·3H2O 1g/L、微量元素5mg/L。
表1 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实验设计表
表2 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实验结果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筛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灭菌的摇瓶中按照10:1的比例分别加入试验区块的地层水和原油,设计出实验表,具体见表3,根据设计的实验表加入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将摇瓶在60℃下振荡培养,培养9h后检测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测试结果见表4,测试结果表明:实验(6)的基因拷贝数最大为18.0×106copy/μL,界面张力值最低值为1.5mN/m,综合考虑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为:糖蜜15g/L、酵母粉3g/L、K2HPO4·3H2O 0.5g/L、微量元素8mg/L。
表3 不同激活剂组分优化设计
表4 不同激活剂组分优化设计结果
(4)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
根据上述步骤筛选出的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确定其的注入量、注入浓度以及注入方式。
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步骤及具体方法为:
①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量的优化
在相同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注入速度1mL/min和连续注入的方式下,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渗透率为950×10-3μm2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注入不同量的激活剂;培养2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最佳注入量。
实验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量均为0.15PV时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分别为10.3%和9.3%,因此,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最佳注入量均为0.15PV。
表5 不同产生物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量的实验结果
②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速度的优化
在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量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渗透率为950×10-3μm2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以不同的注入速度连续注入的方式分别注入0.15PV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培养3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最佳注入速度。
实验结果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速度为1.5mL/min时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分别为9.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速度为1.0mL/min时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分别为11.3%,因此,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最佳注入速度分别为1.5mL/min和1.0mL/min。
表6 不同产生物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速度的实验结果
③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方式的优化
在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注入量和注入速度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渗透率为950×10-3μm2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以不同的注入方式注入0.15PV的激活剂;培养3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的最佳注入方式。
实验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采用段塞式注入的方式——先注0.15PV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后注0.15PV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提高采收率值最高为10.5%,因此,现场试验采用段塞式注入的方式,先注0.15PV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后注0.15PV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
表7 不同产生物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注入方式的实验结果
(5)现场实施
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现场注入量均为6.75×104m3,注入速度分别为1.5mL/min和1.0mL/min,采用段塞式的注入方式,先注0.15PV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后注0.15PV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
(6)现场试验效果跟踪及评价
现场实施4个月后每隔2个月取样分析油藏中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及增油效果。
现场检测结果表明:现场实施4个月后产生物聚合物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明显升高,其中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基因拷贝数达到2.1×107copy/μL,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基因拷贝数达到3.5×108copy/μL,上述两类功能微生物得到有效的激活。
现场实施4个月后油井的注入压力开始升高,注入压力升高了3.5MPa,且油井产量明显提升,17口油井中有10口油井产量升高、含水降低,整个井组含油由试验前的97.3%下降到85.4%,产量升高了76吨/天,有效期达到38个月。
实施例2:
胜利油田某区块N为高矿化度、中高粘度的疏松砂岩油藏,埋藏深度1565m~1590m,油藏温度65℃,油藏压力11.2MPa,孔隙度33.20%,孔隙体积为65×104m3,渗透率为1200×10-3μm2,地层水矿化度为9600mg/L。在该区块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1)试验油藏现场取样
选取试验油藏的油水井各1口,采用容积为3L的可封口无菌采样器,在油井的井口采集产出油水样,在注水井井口采集注入水水样,采样结束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水样。
(2)油藏中功能微生物分析
对上述水样中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多糖合成酶基因的数量,对水样中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表面活性剂合成基因的数量,检测结果为:产生物聚合物微生物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为1copy/μL,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为5copy/μL,说明油藏中产生物聚合物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数量极少,因此,需要进行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3)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外源功能微生物筛选的具体方法为:首先,分别选取2~3株适合目标油藏温度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其次,将上述选取的两类功能微生物分别进行驱油效果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筛选出1株产生物聚合物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
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见表8和9,从表8可以看出,嗜热链球菌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0.5%,远远大于双歧杆菌的6.3%,因此,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选取嗜热链球菌,从表9可以看出,枯草芽孢杆菌提高采收率幅度最高为11.6%,因此,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选取枯草芽孢杆菌。
表8 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结果
表9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结果
(4)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
根据上述步骤筛选出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嗜热链球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确定其的注入量、注入浓度以及注入方式。
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步骤及具体方法为:
①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注入量的优化
在相同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注入速度1mL/min和连续注入的方式下,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渗透率为1200×10-3μm2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注入不同量的激活剂;培养25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量。
实验结果见表10,从表10可以看出,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注入量均为0.20PV时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分别为10.1%和11.3%,因此,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注入量均为0.20PV。
表10 不同注入量的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提高采收率结果
②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注入速度的优化
在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注入量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渗透率为1200×10-3μm2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以不同的注入速度连续注入的方式分别注入0.20PV的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3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注入速度。
实验结果见表11,从表11可以看出,嗜热链球菌注入速度为1.5mL/min时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分别为10.7%,枯草芽孢杆菌注入速度为1.5mL/min时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分别为11.9%,因此,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注入速度均分为1.5mL/min。
表11 不同注入速度的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提高采收率结果
③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注入方式的优化
在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注入量和注入速度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渗透率为1200×10-3μm2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以不同的注入方式注入0.40PV的激活剂;培养2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注入方式。
实验结果见表12,从表12可以看出,采用段塞式注入的方式——先注0.20PV嗜热链球菌,后注0.20PV枯草芽孢杆菌,提高采收率值最高为12.3%,因此,现场试验采用段塞式注入的方式,先注0.20PV嗜热链球菌,后注0.20PV枯草芽孢杆菌。
表12 不同功能微生物注入方式下的提高采收率结果
(5)现场实施
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现场注入量均为13×104m3,注入速度均为1.5mL/min,采用段塞式的注入方式,先注0.20PV嗜热链球菌,后注0.20PV枯草芽孢杆菌。
(6)现场试验效果跟踪及评价
现场实施5个月后每隔3个月取样分析油藏中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及增油效果。
现场检测结果表明:现场实施5个月后嗜热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明显升高,其中嗜热链球菌基因拷贝数达到1.1×108copy/μL,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拷贝数达到2.1×108copy/μL,上述两类功能微生物得到有效的激活。
现场实施5个月后油井的注入压力开始升高,注入压力升高了4.2MPa,且油井产量明显提升,11口油井中有9口油井产量升高、含水降低,整个井组含油由试验前的98.2%下降到81.3%,产量升高了92吨/天,有效期达到32个月。

Claims (9)

1.一种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油藏现场取样
选取试验油藏的油水井各1口,采用容积为2L~3L的可封口无菌采样器,在油井的井口采集产出油水样,在注水井井口采集注入水水样,采样结束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水样;
(2)油藏中功能微生物分析
对试验油藏中的油藏中功能微生物进行分析,分析的油藏中功能微生物为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
产生物聚合物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均利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分析,其中,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通过检测多糖合成酶基因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通过检测表面活性剂合成基因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
(3)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
如果试验油藏产出液中检测到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则进行上述两类激活剂的筛选;
产生物聚合物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筛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灭菌的摇瓶中按分别加入油藏地层水和原油;设计出实验表,根据实验表分别加入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将摇瓶在油藏温度下振荡培养,培养6h~12h后检测液体中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数量和粘度,综合考虑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粘度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筛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灭菌的摇瓶中分别加入油藏地层水和原油;设计出实验表,根据实验表分别加入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将摇瓶在油藏温度下振荡培养,培养6h~12h后检测液体中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综合考虑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
(4)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如果试验油藏产出液中检测不到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则进行外源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外源功能微生物筛选的具体方法为:首先,分别选取2~3株适合目标油藏温度的产生物聚合物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其次,将上述选取的两类功能微生物分别进行驱油效果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筛选出1株产生物聚合物和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
(5)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
根据上述步骤筛选出的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确定出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注入浓度以及注入方式;
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步骤及具体方法为:
①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优化
在相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速度和注入方式下,利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考察不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下提高采收率值,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量;
②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速度优化
在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考察不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速度下提高采收率值,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速度;
③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方式优化
在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量和注入浓度确定后,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进行驱油效果评价,考察不同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注入方式下提高采收率值,根据提高采收率值的大小确定油藏中功能微生物激活剂和/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最佳注入方式;
(6)现场实施
按照上述确定出的现场注入工艺参数进行现场试验;
(7)现场试验效果跟踪及评价
现场实施4~6月后每隔2~3个月取样分析油藏中产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及增油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灭菌的摇瓶中按分别加入油藏地层水和原油,地层水和原油的比例为9~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其组成和组份分别为:木薯粉5g/L~10g/L、蛋白胨3g/L~5g/L、K2HPO4·3H2O 0.6g/L~1g/L、微量元素5mg/L~1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考虑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粘度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是指根据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大于106copy/μL,且粘度值大于100mPa·s时确定产生物聚合物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其组成和组份分别为:糖蜜10g/L~20g/L、酵母粉1g/L~3g/L、K2HPO4·3H2O 0.5g/L~1g/L、微量元素5mg/L~1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考虑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界面张力值的大小确定激活剂配方,是指根据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大于106copy/μL,且界面张力值小于10mN/m时确定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微生物的激活剂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源产生物聚合物功能菌为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源产表面活性剂功能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中高渗油藏复合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油效果评价,其具体评价方法为:装填与试验油藏渗透率相同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饱和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一次水驱,一次水驱3PV地层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注入0.3PV外源功能微生物或激活剂;培养20d~3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3PV为止,计算二次水驱采收率。
CN201410584082.9A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Active CN104453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4082.9A CN104453811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4082.9A CN104453811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3811A true CN104453811A (zh) 2015-03-25
CN104453811B CN10445381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90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4082.9A Active CN104453811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3811B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474A (zh) * 2015-10-23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CN105201471A (zh) * 2015-09-28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221126A (zh) * 2015-10-23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驱油功能菌油藏本源化的调控方法
CN105735951A (zh) * 2016-02-29 2016-07-06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781510A (zh) * 2016-02-29 2016-07-20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6226196A (zh) * 2016-07-14 2016-12-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温高压体系下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65611A (zh) * 2017-06-27 2017-09-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产低效油井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312515A (zh) * 2017-06-01 2017-11-03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CN107401398A (zh) * 2017-08-25 2017-1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7476778A (zh) * 2017-08-25 2017-1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和粘土胶复合深部堵调工艺
CN107558968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72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单井吞吐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07558970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内源微生物单井吞吐产量的方法
CN107558971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73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油井实施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CN107664026A (zh) * 2017-08-25 2018-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多糖体系进行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CN107701156A (zh) * 2017-08-25 2018-02-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多糖体系进行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795306A (zh) * 2016-08-30 2018-03-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8716391A (zh) * 2018-05-18 2018-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用内源微生物群落调控的方法
CN110346540A (zh) * 2019-06-24 2019-10-18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针对微生物驱油解堵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593834A (zh) * 2019-10-28 2019-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源功能菌优势化调控驱油方法
CN110939418A (zh) * 2018-09-25 202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10965974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驱后油藏原位激活微生物改质驱油的方法
CN111088962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蜡油井微生物清防蜡的方法
CN111088970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水水平井微生物处理降水增油的方法
CN111119817A (zh) * 2018-10-30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
CN114458263A (zh) * 2020-10-22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微生物原位微乳体系驱油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8380A (zh) * 2010-08-07 2011-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油藏驱油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US20110146973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Instituto Mexicano Del Petroleo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hydrocarbon recovery in low permeability porous media
CN102926728A (zh) * 2012-11-23 2013-02-13 天津亿利科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海上油田内源微生物激活与外源微生物强化采油方法
US20130146280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Husky Oil Operations Limited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 for heavy oil accumulations
CN103291267A (zh) * 2013-06-14 2013-09-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油藏内源微生物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6973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Instituto Mexicano Del Petroleo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hydrocarbon recovery in low permeability porous media
CN101988380A (zh) * 2010-08-07 2011-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油藏驱油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US20130146280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Husky Oil Operations Limited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 for heavy oil accumulations
CN102926728A (zh) * 2012-11-23 2013-02-13 天津亿利科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海上油田内源微生物激活与外源微生物强化采油方法
CN103291267A (zh) * 2013-06-14 2013-09-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油藏内源微生物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471B (zh) * 2015-09-28 2017-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201471A (zh) * 2015-09-28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221126B (zh) * 2015-10-23 2018-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驱油功能菌油藏本源化的调控方法
CN105221126A (zh) * 2015-10-23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驱油功能菌油藏本源化的调控方法
CN105201474A (zh) * 2015-10-23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CN105781510A (zh) * 2016-02-29 2016-07-20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5735951A (zh) * 2016-02-29 2016-07-06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5781510B (zh) * 2016-02-29 2018-06-26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5735951B (zh) * 2016-02-29 2018-01-16 烟台智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70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内源微生物单井吞吐产量的方法
CN107558970B (zh) * 2016-07-01 2019-07-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内源微生物单井吞吐产量的方法
CN107558968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72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单井吞吐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07558971B (zh) * 2016-07-01 2019-07-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71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73A (zh) * 2016-07-01 2018-0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油井实施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CN107558968B (zh) * 2016-07-01 2019-08-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6226196B (zh) * 2016-07-14 2019-07-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温高压体系下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6226196A (zh) * 2016-07-14 2016-12-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温高压体系下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95306A (zh) * 2016-08-30 2018-03-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795306B (zh) * 2016-08-30 2020-03-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312515B (zh) * 2017-06-01 2019-09-27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CN107312515A (zh) * 2017-06-01 2017-11-03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生物复合驱油剂体系及其注入工艺
CN107165611B (zh) * 2017-06-27 2019-04-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产低效油井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165611A (zh) * 2017-06-27 2017-09-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产低效油井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476778A (zh) * 2017-08-25 2017-1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和粘土胶复合深部堵调工艺
CN107701156A (zh) * 2017-08-25 2018-02-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多糖体系进行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7664026A (zh) * 2017-08-25 2018-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多糖体系进行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CN107401398A (zh) * 2017-08-25 2017-1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7476778B (zh) * 2017-08-25 2019-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和粘土胶复合深部堵调工艺
CN107701156B (zh) * 2017-08-25 2020-07-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多糖体系进行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8716391B (zh) * 2018-05-18 2021-04-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用内源微生物群落调控的方法
CN108716391A (zh) * 2018-05-18 2018-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用内源微生物群落调控的方法
CN110939418A (zh) * 2018-09-25 202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源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10965974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驱后油藏原位激活微生物改质驱油的方法
CN111088962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蜡油井微生物清防蜡的方法
CN111088970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水水平井微生物处理降水增油的方法
CN111088962B (zh) * 2018-10-24 2022-04-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蜡油井微生物清防蜡的方法
CN111119817A (zh) * 2018-10-30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源功能微生物复合驱油的方法
CN110346540A (zh) * 2019-06-24 2019-10-18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针对微生物驱油解堵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346540B (zh) * 2019-06-24 2021-06-29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针对微生物驱油解堵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593834A (zh) * 2019-10-28 2019-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源功能菌优势化调控驱油方法
CN114458263A (zh) * 2020-10-22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微生物原位微乳体系驱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3811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3811A (zh) 一种中高渗油藏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Kowalewski et al. Microbial improved oil recovery—bacterial induced wettability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effects on oil production
Jinfeng et al. The field pilot of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a high temperature petroleum reservoir
CN104481476B (zh) 一种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1699026B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3046910B (zh) 特高含水期油藏水驱开发方法
CN104989341B (zh) 一种确定低渗透油藏有效驱替注采井距的方法
Kazempour et al. Effect of alkalinity on oil recovery during polymer floods in sandstone
CN107558972A (zh) 一种微生物单井吞吐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07060705B (zh) 一种co2驱油藏气窜通道动态反演方法
CN103114833A (zh) 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7488445B (zh) 驱油剂、FeS纳米颗粒及其原位生物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驱油方法
CN105403557A (zh) 一种采油用复合微生物驱油剂的筛选方法
CN106703768B (zh) 一种模拟高低浓度聚合物驱交替注入时机的确定方法
Guo et al. Progress of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China
CN103527160A (zh) 一种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生物乳化剂的方法
CN104405340A (zh) 一种聚合物驱油藏微生物解堵的方法
CN101545368A (zh) 一种改善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在线深部调剖方法
CN104502524A (zh) 一种具有调剖功能的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方法
CN104371940B (zh) 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4975827A (zh) 预测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的物质平衡方法
CN103470234B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驱油现场注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Wang et al. Influence of stress and formation water properties on velocity sensitivity of lignite reservoir us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CN110879196A (zh) 富含油凝析气藏油水相渗测试方法
CN107795306A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