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6361A -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6361A
CN104426361A CN201410453551.3A CN201410453551A CN104426361A CN 104426361 A CN104426361 A CN 104426361A CN 201410453551 A CN201410453551 A CN 201410453551A CN 104426361 A CN104426361 A CN 104426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fm
power supply
those
inductor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35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6361B (zh
Inventor
尼可拉斯·亚曲柏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sil Corp
Intersil Americas LLC
Original Assignee
Intersi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sil Inc filed Critical Intersi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26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6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ynchronous rectifier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reference values, feedback values or error values in the control loop of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with digital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的一实施例包含切换电路以及一调整器电路。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使得一充电电流流动,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为止,并且使得一放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流之后流动。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电流流动的一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电流流动的一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来调整该临界值。例如,一种电源供应器可包含此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以在一脉波频率调变的(PFM)模式期间将一电流脉波的一长度或是其的一部分维持在一特定的范围内,例如是大致在一特定值,尽管在一或多个例如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滤波器电容、相位电感、充电电流感测的阻抗、以及负载的参数上有偏离其个别的标称值的变动。

Description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优先权主张
本申请案主张2013年12月31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号61/922,259以及2013年9月5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号61/874,351的优先权;该等申请案都以其整体被纳入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案大致有关于电子电路,并且在本申请案中揭露的一实施例尤其有关于一种被配置以在一脉波频率调变的(PFM)操作模式期间将一电流脉波的一长度或是其的一部分维持在一特定的范围内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图1是一种电源供应器(在此为一升压转换器(有时称为一升压调节器)10)以及一从该升压转换器接收电力的负载12的电路图。该升压转换器10是转换一输入信号(在此为一输入电压Vin)成为一经调节的输出信号(在此为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Vout),其中Vout>Vin;例如,Vin=3.3伏特(V)并且Vout=5.0V。而且该负载12可包含任意类型的负载,例如,一像是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整合的计算电路。吾人可以模型化该负载12为一单纯电阻性的阻抗,尽管所思及的是该负载可包含电容性及电感性的阻抗构件(也即,可被模型化为一复阻抗(compleximpedance))、可以改变其状态(例如,从一"醒着的"状态转变至一"睡眠"状态且反之亦然)、并且因此可以改变其阻抗及电流消耗。因此,该升压转换器10是被配置以在一范围的负载阻抗及负载电流消耗上调节Vout至一设定的电压位准。
该升压转换器10是被配置以操作在至少以下的三个模式中:一连续的脉波宽度调变的(PWM)模式、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以及一脉波频率调变的(PFM)模式。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负载12是汲取一相对高的电流(例如,该负载是"醒着的"),并且该升压转换器10是切换在一具有一工作周期DPWM的固定的切换频率fs_PWM下,该升压转换器是调整以调节Vout至一设定的电压位准。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负载12是汲取一较低的电流(例如,该负载是在一例如是"闲置的"中间的状态中),并且该升压转换器10是持续切换在一具有一工作周期DPWM的固定的切换频率fs_PWM下,该升压转换器是调整以调节Vout至一设定的电压位准。有时该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是全体被称为一"PWM模式"。而在一PFM模式期间,该负载12是汲取一比其在该连续的PWM模式中所汲取的更低的电流,并且甚至可以汲取一比其在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所汲取的更低的电流(例如,该负载是轻的、或是"睡着的"),并且该升压转换器10是切换在一可变的频率fs_PFM下,该可变的频率fs_PFM是依据该负载所汲取的负载电流ILoad的位准而定。该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以及该PFM模式是在以下进一步加以描述。
该升压转换器10是包含电源供应器的控制电路14、一滤波器电感器16、一切换级18、以及一输出滤波器电容器20。该升压转换器10也可包含其它构件及电路,其是为了简洁起见而被省略。这些构件中的某些个、或是其的部分可被设置在一整合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上;例如,该电源供应器的控制电路14以及切换级18的构件中的某些个或是全部可被设置在此种整合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上。再者,该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以及任何其它未被设置在该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上的构件中的某些个或是全部可被设置在一经封装的电源供应器的模块内。
该电源供应器的控制电路14是被配置以控制该升压转换器10的操作,以接收该输出电压Vout以及通过该滤波器电感器16的电流IInductor作为回授信号,并且产生一或多个控制该切换级18的切换信号(在此为切换电压信号SWITCH_CHARGE及SWITCH_DISCHARGE)。
该电源供应器的控制电路14是包含一振荡器21、一斜波(ramp)产生器22、一加总比较器24、一开关器26、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控制回路28、30、32及33、及一比较器35。
该振荡器21是被配置以产生一具有一频率fosc的振荡器信号(在此为一电压OSC),并且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提供OSC至该斜波产生器22以及该开关器26。相对地,在一PFM模式期间,该振荡器21可不被使用,并且因此该控制电路14可被配置以停止该振荡器21来节省电力。
该斜波产生器22是被配置以产生一具有一频率fsawtooth的锯齿波信号(在此为一电压SAWTOOTH),该频率fsawtooth是等于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的振荡器频率fosc,并且也等于该些切换信号(在此为电压)SWITCH_CHARGE及SWITCH_DISCHARGE的频率fs_PWM,使得:
(1)fsawtooth=fs_PWM=fosc
相对地,在一PFM模式期间,该斜波产生器22是未被使用,并且该控制电路14可被配置以停止该斜波产生器来节省电力。
该加总比较器24是包含一加总器34以及一比较器36,其是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被配置以合作来响应于来自该斜波产生器22的电压SAWTOOTH、以及分别来自该第一及第二控制回路28及30的信号(在此为电压LOOP_CONTROL_1以及LOOP_CONTROL_2),以产生一开关信号(在此为一开关电压SWITCHING_CONTROL)。
该开关器26是包含被配置以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响应于该振荡器信号OSC以及该电压SWITCHING_CONTROL;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响应于OSC、SWITCHING_CONTROL以及来自该比较器35的一信号(在此为一电压ZERO_CURRENT);以及在一PFM模式期间响应于ZERO_CURRENT以及信号(在此为来自该控制回路32的电压LOOP_CONTROL_3以及来自该控制回路33的电压LOOP_CONTROL_4),来产生该充电及放电切换电压SWITCH_CHARGE及SWITCH_DISCHARGE的电路。
该第一控制回路28是被配置为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有作用的(active),而在一PFM模式期间为无作用的(inactive),并且除了该加总比较器24之外,其是包含一低增益的互导(gm)放大器38、一回授网络40、以及一低通滤波器的网络42。该放大器38是具有一耦接以接收一稳定的参考信号(在此为一带隙(band-gap)导出的参考电压Vref)(尽管未被展示,该升压转换器10可包含一被配置以产生Vref的产生器,例如一带隙产生器)的非反相的输入节点,并且包含一耦接以透过该回授网络40(在此为一包含电阻器44及46的分压器)来接收Vout的一分压(例如,缩小的)版本的反相的输入节点。而且该低通滤波器的网络42是包含电容器48及50以及一电阻器52,其是提供二阶的补偿至该第一控制回路28。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第一控制回路28的放大器38以及网络40及42是被配置以合作来响应于Vout以产生该信号(在此为一电压)LOOP_CONTROL_1;相反地,在一PFM模式期间,该第一控制回路是被禁能(例如,通过该控制电路14有效地使得该开关器26"忽略"LOOP_CONTROL_1),并且该控制电路可被配置以禁能该放大器38、加总比较器24、斜波产生器22、以及可能的振荡器21,以节省电力。
该第二控制回路30是被配置为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有作用的,并且在一PFM模式期间为无作用的,并且除了该加总比较器24之外,其是包含一感测构件(在此为一感测电阻器54),其是在该滤波器电感器16的充电阶段期间提供该电感器电流的信息的回授至该第二控制回路。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感测电阻器54是被配置以转换通过该电感器16的电流Iinductor成为该信号(在此为一电压)LOOP_CONTROL_2。相反地,在一PFM模式期间,该控制回路30是被禁能(例如,通过该控制电路14有效地使得该开关器26"忽略"LOOP_CONTROL_2)。
该第三控制回路32是被配置为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有作用的,并且在一PFM模式期间为有作用的,并且除了该感测电阻器54之外,其是包含一比较器56,该比较器56是具有一耦接以接收该电压LOOP_CONTROL_2的非反相的输入节点并且具有一耦接以接收一稳定的参考信号,例如一带隙导出的参考电压IPEAK_REF的反相的节点。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比较器56是被配置以响应于LOOP_CONTROL_2及IPEAK_REF来产生LOOP_CONTROL_3,以便于容许该开关器26能够通过限制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的波峰至一通过IPEAK_REF所设定的可组态设定的位准以提供错误保护。类似地,在一PFM模式期间,该比较器56是被配置以响应于LOOP_CONTROL_2及IPEAK_REF来产生LOOP_CONTROL_3,以设定该PFM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的波峰至一通过IPEAK_REF所设定的可组态设定的位准。因此,IPEAK_REF在PWM及PFM模式中可具有不同的值;例如,比起其在连续或非连续的PWM模式中,IPEAK_REF在PFM模式中几乎总是较低的。尽管未显示在图1中,该电源供应器的控制电路14可包含一多任务器,该多任务器是具有一提供IPEAK_REF至该放大器56的反相的输入节点的输出节点,具有多个分别耦接至一个别的电压位准IPEAK_REF_PWM_CONTINUOUS、IPEAK_REF_PWM_DISCONTINUOUS、以及IPEAK_REF_PFM的输入节点,并且具有一耦接至该开关器26的控制节点。当该升压转换器10操作在一连续的PWM模式中时,该开关器26是控制该多任务器以耦接IPEAK_REF_PWM_CONTINOUS至该多任务器的输出节点,使得IPEAK_REF=IPEAK_REF_PWM_CONTINOUS。类似地,当该升压转换器10操作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时,该开关器26是控制该多任务器以耦接IPEAK_REF_PWM_DISCONTINOUS至该多任务器的输出节点,使得IPEAK_REF=IPEAK_REF_PWM_DISCONTINOUS,以及并且当该升压转换器10操作在一PFM模式中时,该开关器26是控制该多任务器以耦接IPEAK_REF_PFM至该多任务器的输出节点,使得IPEAK_REF=IPEAK_REF_PFM。或者是,IPEAK_REF_PWM_DISCONTINOUS=IPEAK_REF_PWM_CONTINOUS=IPEAK_REF_PWM,使得该多任务器是具有两个分别耦接至一个别的电压位准IPEAK_REF_PWM以及IPEAK_REF_PFM的输入节点。当该升压转换器10操作在一连续或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时,该开关器26是控制该多任务器以耦接IPEAK_REF_PWM至该多任务器的输出节点,使得IPEAK_REF=IPEAK_REF_PWM;类似地,当该升压转换器10操作在一PFM模式中时,该开关器26是控制该多任务器以耦接IPEAK_REF_PFM至该多任务器的输出节点,使得IPEAK_REF=IPEAK_REF_PFM
仍然参照图1,该第四控制回路33是被配置为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无作用的,并且在一PFM模式期间为有作用的,并且包含一比较器57,该比较器57是具有一耦接以接收该参考电压Vref的非反相的输入节点,并且具有一耦接以接收来自该回授网络40的Vout的分压版本的反相的节点。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控制回路33是被禁能(例如,通过该控制电路14有效地使得该开关器26"忽略"LOOP_CONTROL_4),并且该控制电路可以禁能该比较器57以节省电力;相反地,在一PFM模式期间,该比较器57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电压Vref以及来产生该信号(在此为一电压)LOOP_CONTROL_4。
该比较器35是包含一耦接以接收Vout的反相的输入节点以及一耦接至介于该电感器16以及该切换级18之间的接面的非反相的输入节点,并且被配置以在一耦接至该开关器26的输出节点上产生该信号(在此为一电压)ZERO_CURRENT;ZERO_CURRENT只有在一晶体管60(进一步在以下叙述)是"导通"时(也即,如同在图1中所示,在其中MOSFET 60是一PFET的状况中,当SWITCH_DISCHARGE具有一逻辑低的位准时)才是有效的(也即,被该开关器"认可"),并且其是提供有关Iout的方向的信息至该开关器。如同在以下叙述的,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以及一PFM模式期间,该比较器35是被配置以产生具有一逻辑低的位准的ZERO_CURRENT,以指出该电流Iout是零或是小于零;并且该开关器26是响应于具有一逻辑低的位准的ZERO_CURRENT来组态设定该切换级18,使得Iout并不会流动在一从该电容器20返回通过该切换级的相反的方向上。
仍然参照图1,该切换级18是包含一电感器充电的开关(在此为一NMOS晶体管58),其是包含一被耦接以从该开关器26接收该信号SWITCH_CHARGE的控制节点,并且包含一电感器放电的开关(在此为该PMOS晶体管60),其是包含一被耦接以从该开关器接收该信号SWITCH_DISCHARGE的控制节点。尽管未显示在图1中,但可以有个别的缓冲器设置在该开关器26内的逻辑电路以及该晶体管58及60之间;这些缓冲器可以是位在该开关器之内或是之外的。
图2是在一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的通过图1的升压转换器10的电感器16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3是在一非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的通过图1的升压转换器10的电感器16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4是在一PFM操作模式期间的通过图1的升压转换器10的电感器16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参照图1及2,该升压转换器10在一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的操作是被描述。
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在该整个切换周期TPWM_continuous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0。
响应于来自该振荡器21的振荡器信号OSC的一有效边缘,该斜波产生器22是将该信号SAWTOOTH转变至其最低的电压位准,并且该开关器26是产生一逻辑高的位准给该电压信号SWITCH_CHARGE,并且产生一通常等于(但可能大于)Vout的逻辑高的位准给该电压信号SWITCH_DISCHARGE,使得该晶体管58是导通的(也即,"导通")并且该晶体管60是未导通的(也即,"关断")。因此,响应于OSC的该有效边缘,SAWTOOTH以及Iinductor(t)两者都开始从其个别的最低位准斜波上升。
当从该加总器34输出的电压信号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总和小于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时,该比较器36是产生一逻辑低的位准给该电压信号SWITCHING_CONTROL。
响应于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的位准,该开关器26是对于该电压信号SWITCH_CHARGE维持一逻辑高的位准,并且对于该电压信号SWITCH_DISCHARGE维持一等于(或是大于)Vout的逻辑高的位准,使得该晶体管58是维持导通的(也即,"导通")并且该晶体管60是维持未导通的(也即,"关断")。
该晶体管58及60的个别的"导通"及"关断"状态是使得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从Vin流动通过该电感器16、晶体管58以及感测电阻器54。根据以下的方程式,通过该电感器16的电流IInductor的变化速率dIInductor/dt是相关于该电感器的电感L以及横跨该电感器的电压VInductor
(2)dIInductor/dt=VInductor/L
因此,当该晶体管58是"导通"并且该晶体管60是"关断"时,该电流IInductor(t)(该变量"t"是指出该电感器电流是时间的一函数)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给出,针对该方程式是假设该晶体管58的"导通"电压、横跨该感测电阻器54的电压、以及该电感器16的等效串联电阻(ESR)是可忽略的:
(3)IInductor(t)=Io+(Vin/L)·t
其中Io是当该晶体管58导通时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的初始值,L是该电感器16的电感,并且t是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因此,当该晶体管58"导通"时,IIinductor(t)是以一Vin/L的固定的速率线性地从Io斜波上升。
响应于该线性斜波的电流IInductor(t),该感测电阻器54是根据以下的方程式来有效地转换此斜波的电感器电流成为一斜波的电压LOOP_CONTROL_2:
(4)LOOP_CONTROL_2(t)=IInductor(t)·Rsense=(Io+Vin/L·t)·Rsense
其中Rsense是该感测电阻器54的电阻。
响应于来自该加总器34的斜波的电压信号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总和大于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该比较器36是将该电压信号SWITCHING_CONTROL转变成为一逻辑高的位准。
响应于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高的位准,该开关器26是对于该电压信号SWITCH_CHARGE产生一逻辑低的位准(例如,零电压或是该接地电压位准),并且在SWITCH_DISCHARGE上产生一逻辑低的位准,使得该晶体管58是未导通的(也即,"关断")并且该晶体管60是导通的(也即,"导通")。
该晶体管58及60的个别的"关断"及"导通"状态是使得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Iout(t)从Vin流动通过该电感器16以及该晶体管60,并且进入到该输出电容器20以及该负载12中。
因此,当该晶体管58是"关断"并且该晶体管60是"导通"时,该电流IInductor(t)=Iout(t)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给出,针对该方程式是假设该晶体管60的"导通"电压以及该电感器16的ESR是可忽略的:
(5)IInductor(t)=Iout(t)=Ipeak_PWM_continuous–((Vout–Vin)/L)·t
其中Ipeak_PWM_continuous是当该晶体管58为关断时的电流IInductor(t)=Iout(t)的初始(波峰)值。因此,当该晶体管58是"关断"并且该晶体管60是"导通"时,IInductor(t)=Iout(t)是以一(Vout-Vin)/L的速率线性地斜波下降。再者,当该晶体管58是"关断"时,LOOP_CONTROL_2=0,因为没有电流流过该感测电阻器54。
接着,响应于来自该振荡器21的振荡器信号OSC的下一个有效边缘,该开关器26是对于SWITCH_DISCHARGE产生一逻辑低的位准,并且对于SWITCH_CHARGE产生一逻辑高的位准,并且该斜波产生器22是重新开始该锯齿波SAWTOOTH(这些动作是使得SWITCHING_CONTROL转变成为一逻辑低的位准),因而上述的循环(cycle)是重复。
总之,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在一稳定的状态中,该斜波产生器22以及该第二控制回路30是使得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在该连续的PWM切换周期TPWM_continuous的一部分Ton_PWM_continuous期间从一初始值Io上升一波峰值Ipeak_PWM_continuous,并且在该切换周期TPWM_continuous的一部分Toff_PWM_continuous=TPWM_continuous–Ton_PWM_continuous期间使得该电流IInductor(t)从Ipeak_PWM_continuous下降到Io。而且,因为在Ton_PWM_continuous期间IInductor(t)是增加的,因此有时称为此是充电产生在该电感器16的核心中的磁场;因此,在Ton_PWM_continuous期间,可以将该电流IInductor(t)称为一"充电"或是"充电的"电流。同样地,因为在Toff_PWM_continuous期间IInductor(t)是减少的,因此有时称为此是放电产生在该电感器16的核心中的磁场;因此,在Toff_PWM_continuous期间,可以将该电流IInductor(t)称为一"放电"或是"放电的"电流。
再者,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升压转换器10是以一通过以下的方程式给出的工作周期DPWM_continuous来切换:
(6)DPWM_continuous=Ton_PWM_continuous/(Ton_PWM_continuous+Toff_PWM_continous)=(Vout–Vin)/Vout
再者,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升压转换器10的升压增益Vout/Vin系藉由以下的方程式来给出:
(7)Vout/Vin=1/(1-DPWM_continuous)
仍然参照图1及2,在上述的连续的PWM模式的切换循环期间,该升压转换器10的第一控制回路28系在负载瞬时期间作用以将Vout驱动朝向并且在该负载12的一稳定状态的状况期间维持Vout在每个循环期间的平均值等于
例如,假设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负载12显着地降低其在一相当短的时间期间上所汲取的电流ILoad(t);此有时被称为一负载释放的瞬时。因为该控制回路28具有一有限的带宽并且该电感器电流需要时间来扭转(slew)至一新的位准,因此该控制电路14无法产生Iout(t)以使得其瞬间追踪此在ILoad(t)上的缩减;因此,Iout(t)的多余的量是流入该滤波器电容器20之中并且充电该滤波器电容器20,并且因此使得Vout上升到超过此在Vout上的增加是使得在该放大器38的反相的节点的电压增加到超过Vref,并且因此使得该放大器吸收(sink)一电流到其输出节点中,因此其是放电该网络42的电容器48及50,产生一横跨电阻器52的负电压,并且使得该电压LOOP_CONTROL_1的位准下降。此在LOOP_CONTROL_1上的减低是容许该电压信号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总和能够在该连续的PWM模式的切换周期TPWM_continuous期间的一较短的时间内超过LOOP_CONTROL_1,并且因此在该工作周期DPWM_continuous上造成一缩减;并且因为TPWM_continuous是固定的,一在DPWM_continuous上的缩减是在该晶体管58的导通时间Ton_PWM_continuous上造成一缩减。而且此在该工作周期DPWM_continuous上的缩减也降低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Iout(t)的波峰,并且增加该电感器电流在该循环的结束前可以放电的时间量。此和将会作用以下拉Vout的该负载一起是容许Vout能够朝向减低。当Vout大致等于时,该第一控制回路28将会恢复以维持Vout大致等于其中该放大器38最终保持该电压LOOP_CONTROL_1的位准稳定在一个新的值。
相反地,假设该负载12显着地增加其在一相当短的时间期间上所汲取的电流ILoad(t);此有时被称为一负载插入的瞬时。因为该控制回路28具有一有限的带宽,并且因为该电感器电流需要时间来斜波变化至该新的位准,因此该控制电路14无法产生Iout(t)以使得其瞬间追踪此在ILoad(t)上的增加;因此,该滤波器电容器20是供应ILoad(t)的多余的量并且因此放电,因而使得Vout下降到低于此在Vout上的减低是使得在该放大器38的反相的节点的电压下降到低于Vref,并且因此使得该放大器从其输出节点供应一电流,因此充电该网络42的电容器48及50并且形成一横跨电阻器52的正电压,此是使得该电压LOOP_CONTROL_1的位准上升。此在LOOP_CONTROL_1上的增高是增加该电压信号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总和超过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所需的切换周期TPWM_continuous的部分,并且因此增长该工作周期DPWM_continuous,也即该晶体管58的导通时间Ton_PWM_continuous。而且此在该工作周期DPWM_continuous上的增长是增加该波峰电感器电流Ipeak_PWM_continuous,并且因此增加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Iout(t)的波峰。一旦该增加是充足的,则此是使得Vout朝向增加。当Vout大致等于时,该第一控制回路28将会恢复,该放大器38将会停止供应一输出电流,并且该控制电压LOOP_CONTROL_1最终将会稳定化并且维持Vout大致等于
总之,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响应于一在该负载电流ILoad(t)上的瞬时,该第一控制回路28是将Vout驱动朝向并且响应于一稳定状态的负载电流ILoad(t),该第一控制回路是维持Vout大致等于
参照图1及3,升压转换器10在一非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的操作是被描述。
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对于该切换周期TPWM_discontinous=TPWM_continuous的至少一部分Tzero_inductor_current,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0。
该升压转换器10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的操作是类似于如上所述的升压转换器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的操作,但其中至少有以下的四个差异。
首先,在该开关器26响应于该振荡器信号OSC来将该晶体管58再次导通之前,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在该时间Tzero_inductor_current是等于零;该电流IInductor(t)等于零通常是指出ILoad(t)是小于其在一连续的PWM模式期间的值。
其次,响应于IInductor(t)下降到零(或甚至在一相当短的时间期间是稍微低于零),该比较器35的输出是从一逻辑高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低的位准。
第三,为了避免一逆向电流从该滤波器电容器20流动返回通过该晶体管60,该开关器26是响应于该比较器35的输出的逻辑高至逻辑低的转变来关断该晶体管60,此根据上述为指出Iout(t)=0,使得该晶体管58及60两者在该时间Tzero_inductor_current期间都是关断的。
而且第四,尽管有该零电感器电流的时间Tzero_inductor_current,但是以下为上述的方程式(6)及(7)的对等部分的方程式仍然为真:
(8)DPWM_discontinous=Ton_PWM_discontinous/(Ton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Vout–Vin)/Vout
再者,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该升压转换器10的升压增益Vout/Vin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9)Vout/Vin=1/(1-DPWM_discontinous)
在该负载12过轻而无法用于一连续的PWM模式、但又过重而无法用于一PFM模式时的稳定状态的操作期间,该升压转换器10可以保持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当该负载12变成足够轻到可以用于一PFM模式时,若该升压转换器10是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则该升压转换器可以从该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该PFM模式。而且当该负载12变成足够轻到可以用于一PFM模式时,若该升压转换器10是在一连续的PWM模式中,则该升压转换器可从该连续的PWM模式,透过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而转变至该PFM模式。类似地,若该升压转换器10是在一PFM模式中并且该负载12变成足够重到可以让该升压转换器操作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则该升压转换器可以从该PFM模式转变至该PWM模式。而且若该升压转换器10是在一PFM模式中并且该负载12变成足够重到可以让该升压转换器操作在一连续的PWM模式中,则该升压转换器可从该PFM模式,透过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而转变至该连续的PWM模式。
参照图1及4,升压转换器10在一PFM操作模式期间的操作是被描述。
在一PFM模式期间,该切换频率fs_PFM以及因此该切换周期TPFM=1/fs_PFM是依据该负载12而定;换言之,随着该负载电流ILoad(t)增加,该切换频率fs_PFM是增高并且该切换周期TPFM是减小,而随着ILoad(t)减小,fs_PFM是减低并且TPFM是增加。
如上所述,该升压转换器10是被配置以在轻负载的状况期间进入该PFM模式来增加转变效率。再者,该第一及第二控制回路28及30、以及该振荡器21、斜波产生器22及加总比较器24可被禁能,以例如是节省电力。
在TPFM期间,当该晶体管58及60两者是关断时,该比较器57是有效地监视Vout
接着,响应于Vout下降到低于该比较器57是将其输出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
接着,响应于该比较器57的输出的逻辑低的位准至逻辑高的位准的转变,该开关器26是导通该晶体管58并且维持该晶体管60为关断的,使得一充电电流IInductor(t)流过该电感器16、导通的晶体管58以及感测电阻器54;该充电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是根据在Io=0之下的方程式(3)来斜波上升。
当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2=R54·IInductor<Ipeak_ref时,该比较器56是对于LOOP_CONTROL_3产生一逻辑低的位准,该开关器26是响应于此来维持该晶体管58为导通的,并且维持该晶体管60为关断的。
接着,响应于LOOP_CONTROL_2≥Ipeak_ref,其会发生在Iinductor超出Ipeak_PFM=Ipeak_ref/R54时,该比较器56是对于LOOP_CONTROL_3产生一逻辑高的位准,该开关器26是响应于此来在一时间Toff_PFM关断该晶体管58并且导通该晶体管60,使得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Iout(t)是根据以下的方程式来斜波下降:
(10)IInductor(t)=Ipeak_PFM–((Vout–Vin)/L)·t
接着,响应于IInductor(t)≤0,该比较器35是将其输出从一逻辑高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低的位准,并且响应于此逻辑高的位准至逻辑低的位准的转变,该开关器26是关断该晶体管60以避免一逆向的放电电流–Iout(t)从该电容器20流动并且返回通过该晶体管60。
该开关器26是维持该晶体管58及60为关断的,直到该比较器57侦测到Vout已经下降到低于为止,该升压转换器10是在该时点重复上述的PFM循环。
因此,由于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在一PFM模式中是维持一固定的波形,因此该开关器26切换该晶体管58及60所在的切换频率fs_PFM是成比例于该负载电流ILoad(t),使得fs_PFM是随着ILoad(t)而降低,并且因此该升压转换器10是更有效率的,因为在相同的负载位准下,其是在每次切换事件传递比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所将会传递的更多的能量。在切换循环上的缩减是产生较少的切换损失,同时也利用在低电感器电流下的导通损失是小的实际状况,此是容许该升压转换器10能够以一较高的转变效率来操作。
参照图1–4,升压转换器10在从一连续或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以及从一PFM模式转变至一连续或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的操作是被描述。其是假设从一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该升压转换器10是首先转变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而接着转变至该PFM模式;因此,在以下只有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被详细地描述。同样地,其是假设从一PFM模式转变至一连续的PWM模式,该升压转换器10是首先转变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而接着转变至该连续的PWM模式;因此,在以下只有从一PFM模式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的转变被详细地描述。
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利用从图1被省略的习知电路的控制电路14是监视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的波峰Ipeak_PWM_discontinous或是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的平均Iavg_PWM_discontinous,并且当该监测到的电流小于或等于一设定的PWM至PFM的临界值时,将该升压转换器10转变至该PFM模式。
而且在一PFM模式期间,利用从图1被省略的习知电路的控制电路14是监视该PFM切换频率fs_PFM,并且当fs_PFM大于或等于一设定的最大PFM切换频率临界值fs_PFM_max时,将该升压转换器10转变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或者是,利用从图1被省略的习知电路的控制电路14是监视Vout,并且当Vout小于或等于一设定的最小临界值时,将该升压转换器10转变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
再次参照图1–4,该升压转换器10以及其所用的操作方式可能有一些问题。
例如,一第一问题可能是在从一PFM模式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的转变之际,当该第一控制回路28重新获得一用于LOOP_CONTROL_1的电压位准以使得Vout大致等于(或是Vref的某个其它倍数)时,该控制电路14可能在一PFM模式期间是停止的,Vout可能会遭受到一瞬时"突波(glitch)"。
一第二问题可能是被重迭在Vout上并且是由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斜波上升及下降以及Iload在Iinductor并未传递电流至Vout的期间放电Cout的影响所引起的输出涟波电压Vripple(未显示在图1-4中)可能会非常相依于例如是Vin及Vout的量,并且因此可能会随着在Vin及Vout上的改变而显着地变化。
而且一第三问题可能是响应于感测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的一波峰、平均或是其它属性以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可能会导致在一相当不精确的负载点、或是一随着各处而改变的负载点,也即一可能是显着地不同于一所设计或者是所预期的标称转变负载点的负载点下转变至一PFM模式,并且可能会导致一变化的磁滞带(hysteresis band),也即一显着地不同于一所设计或者是所预期的标称磁滞带的带。因为此的缘故,该磁滞带可能需要被做成大于理论上所需的。而且,对于一特定的负载而言,此种大于所需的磁滞带可能会使得该升压转换器10因为留在一位于此大于所需的磁滞带内的负载位准的一较低效率的模式中而牺牲到效率。
发明内容
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的一实施例包含切换电路以及一调整器电路。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使得一充电电流流动,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之预设的关系为止,并且使得一放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流之后流动。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电流流动的一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电流流动的一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来调整该临界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包括:
切换电路,其被配置
以使得一充电电流流动,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为止,以及
以使得一放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流的后流动;以及
一调整器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电流流动的一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电流流动的一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上述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被配置以侦测该充电电流具有相对该临界值的该预设的关系的比较器。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
以使得该放电电流流向一输出节点;以及
以通过控制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发生所在的一频率来调节一在该输出节点的输出电压。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使得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流过一电感器。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放电期间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充电及放电期间的持续时间的一总和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
以使得该充电电流从一输入电压流动,
以使得该放电电流从该输入电压流向一输出节点,
以通过控制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发生所在的一频率来调节一在该输出节点的输出电压;以及
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调整该临界值,使得在该输入电压以及该输出电压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个别的范围上,该放电电流传递至该输出节点的一电荷量大致固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供应器,包括:
一被配置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输入节点;
一被配置以载有一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参考节点;
一耦接至该输入节点的电感器;
切换电路,其被配置
以在一充电期间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并且流向该参考节点的充电电流,以及
以在一放电期间回应于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来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流向该输出节点的放电电流;以及
一调整器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通过控制该切换电路产生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所在的一频率来调节该输出电压。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放电期间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充电及放电期间的长度的一总和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调整该临界值,使得该放电电流传递至该输出节点的一电荷量是在一预设的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
一电源供应器,包含
一被配置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输入节点,
一被配置以载有一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参考节点,
一耦接至该输入节点的电感器,
切换电路,其被配置
以在一充电期间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并且流向该参考节点的充电电流,以及
以在一放电期间回应于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来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流向该输出节点的放电电流,以及
一调整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以及
一耦接至该输出节点的负载。
其中,该电源供应器包含一被配置以产生具有一比该输入电压高的大小的该输出电压的升压电源供应器。
其中,该负载包含一微处理器以及一微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该负载包含一显示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
产生一充电电流;
回应于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来产生一放电电流;以及
响应于该充电电流流动的一充电时间以及该放电电流流动的一放电时间中的至少一个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其中,产生该充电电流包含:
从大约零开始该充电电流;以及
产生该充电电流,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大小是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为止。
其中,产生该放电电流包含产生该放电电流直到该放电电流大致等于零为止。
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充电期间在不同的充电期间都具有一大致固定的长度。
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放电期间在不同的放电期间都具有一大致固定的长度。
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些充电及放电期间的一组合在不同的充电及放电期间都具有一大致固定的长度。
其中,上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其中产生该充电电流包含响应于一输入电压来产生该充电电流;
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充电期间具有一大致等于一值的长度;以及
响应于该输入电压来调整该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存指令的非瞬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媒体,当该些指令通过一计算装置加以执行时使得该计算装置或是另一在该计算装置的控制下的装置:
在一充电阶段期间产生一充电电流,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为止;
在该充电阶段之后的一放电阶段期间产生一放电电流;以及
响应于该充电阶段以及该放电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包括:
一被配置以产生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切换电路,其通过产生
在一第一模式期间,在一大致固定的频率的第一电流脉波,以及
在一第二模式期间,在一可变的频率的第二电流脉波;以及
一转变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一具有一大小是小于该输出电压的一大小的输入电压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
其中,该第一模式包含一脉波宽度调变的模式;以及
该第二模式包含一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在一依据一耦接至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负载而定的频率下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该转变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或等于一缩放因子以及该些第二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的一乘积,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其中,该转变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该些第二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至少一预设的量,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产生该些分别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的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通过调整该些第二电流脉波的一波峰振幅来产生该些分别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的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产生该些分别具有一个别的大致三角形的波形的第一及第二电流脉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供应器,包括:
一被配置以载有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电感器;
一被配置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切换电路,其通过产生
在一第一模式期间,在一大致固定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一电流脉波,以及
在一第二模式期间,在一可变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二电流脉波;以及
一转变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宽度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其中,上述电源供应器还进一步包括:
一输入节点,其被配置以接收一具有一大小是小于该输出电压的一大小的输入电压;以及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输入电压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
其中,上述电源供应器还进一步包括:
一整合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以及
其中该转变电路以及该切换电路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该整合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上。
其中,上述电源供应器进一步包括一耦接至该输出节点的滤波器电容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
一负载;以及
一电源供应器,其包含
一耦接至该负载并且被配置以载有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电感器;
一被配置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切换电路,其通过产生
在一第一模式中,在一大致固定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一电流脉波,以及
在一第二模式中,在一依据该负载而定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二电流脉波;以及
一转变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宽度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其中,该负载包含一计算电路。
其中,该电源供应器包含一升压电源供应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
以一大致固定的频率产生第一电流脉波,以调节一输出电压;以及
回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以一可变的频率产生第二电流脉波以调节该输出电压。
其中,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利用该输出电压来供电一负载;以及
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以一依据该负载而定的频率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回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或等于一临界长度来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产生该些第二脉波包含回应于该些第一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该些第二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至少一预设的量来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产生分别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的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调整该些第二电流脉波的一振幅,使得该些第二电流脉波的每一个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存指令的非瞬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媒体,当该些指令通过一计算装置加以执行时使得该计算装置或是另一在该计算装置的控制下的装置:
通过以一大致固定的频率产生第一电流脉波来调节一输出电压;以及
通过回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以一可变的频率产生第二电流脉波来调节该输出电压。
例如,一种电源供应器可包含此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以在一脉波频率调变的(PFM)模式期间将一电流脉波的一长度或是其的一部分维持在一特定的范围内,例如是大致在一特定值,尽管在一或多个例如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滤波器电容、相位电感、充电电流感测的阻抗、以及负载的参数上有偏离其个别的标称值的变动;因而将该电流脉波的该长度或是其的一部分维持在一特定的范围内可以将在每个脉波传递至该负载的电荷维持在一特定的范围内,并且因此可以将该输出涟波电压维持在一特定的范围内。该些变动可能是发生在一个别的电源供应器的操作期间(例如,因为在温度、输入电压以及负载上的变化所引起)的动态的变动。或者是,这些变动可能是随着电源供应器的不同的比较上的变动(例如,制程上的变异以及不同的设计参数,例如不同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以及频率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电源供应器以及一从该电源供应器接收电力的负载的图。
图2是在一连续的脉波宽度调变的(PWM)操作模式期间,图1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3是在一非连续的PWM操作模式期间,图1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4是在一脉波频率调变的(PFM)操作模式期间,图1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供应器以及一从该电源供应器接收电力的负载的图,其可以比图1的电源供应器所能够的更平顺地从该PFM模式转变至一PWM模式。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就在从PFM模式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的一转变之前以及之后,图5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就在从一PFM模式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的一转变之前以及之后,图5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以及图5的电源供应器为了该转变而使用以平衡(poise)该电源供应器的一部分的一虚拟的电感器电流的图形。
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在一PFM模式期间针对于一些输入信号的位准的图1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一些图形。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图1的电源供应器在一PFM模式中的每一循环传递至该负载的正规化的电荷量相对于该输入信号的位准的图形。
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源供应器以及一从该电源供应器接收电力的负载的图,其可以比图1及5的电源供应器所能够的更正确地从该PWM模式转变至该PFM模式。
图11是根据一实施例,在一PFM模式期间针对于一些输入信号的位准的图10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一些图形。
图1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图10的电源供应器在一PFM模式中的每一循环传递至该负载的正规化的电荷量相对于该输入信号的位准的图形。
图1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10的电源供应器在一PFM模式中的每一循环传递至该负载的正规化的电荷量相对于该输入信号的位准的图形。
图1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图5及10的电源供应器可内含以设定在该经调节的输出信号上的涟波的大小的一涟波控制电路之图。
图1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5及10的电源供应器可内含以设定在该经调节的输出信号上的涟波的大小的涟波控制电路的图。
图1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就在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至一PFM模式的一转变之前以及之后,图10的电源供应器的电感器电流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图1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可包含图5及10的电源供应器中的一或多个系统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升压转换器
12 负载
14 电源供应器的控制电路
16 滤波器电感器
18 切换级
20 输出滤波器电容器
21 振荡器
22 斜波产生器
24 加总比较器
26 开关器
28 第一控制回路
30 第二控制回路
32 第三控制回路
33 第四控制回路
35 比较器
38 互导放大器
42 低通滤波器的网络
44 电阻器
46 电阻器
48 电容器
50 电容器
52 电阻器
54 感测电阻器
56 比较器
57 比较器
58 NMOS晶体管
60 PMOS晶体管
80 控制信号的调整器
82 乘法器
84 乘法器
86 多任务器
88 多任务器
90 开关
100 PFM脉波
102 PFM脉波
104 PFM脉波
110 升压转换器
112 PFM脉波
114 PFM脉波
116 PFM脉波
120 涟波调整的电路
122 差动放大器级
124 模拟至数字转换器(ADC)
126 计算电路
128 内存
130 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
140 涟波调整的电路
142 查找表
150 PWM脉波
152 PFM脉波
154 PWM脉波
160 系统/装置
162 计算电路
164 处理器
166 输入装置
168 输出装置
170 数据储存的装置
172 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5-7,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减轻至少上述的第一问题的升压转换器及技术被描述。
图5是一升压转换器70的图,其根据一实施例而被配置以平衡其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一控制回路),因而在从一PFM模式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的转变之后,相较于图1的升压转换器10,Vout是遭受到很小或是没有转变所引起的瞬时振幅改变、或是至少遭受到一降低的转变所引起的瞬时。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就在转变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之前的一PFM模式期间的一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2相对于时间、以及就在从该PFM模式转变之后的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的一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4相对于时间的图形。
而且图7是该图6的图形再增加一虚拟的非连续的PWM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6相对于时间的一图形;该升压转换器70是有效地使用此虚拟的电流来平衡该升压转换器的至少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一个别的值,其是降低或消除Vout响应于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原本可能会遭受到的一振幅"突波"或是瞬时。该虚拟的非连续的PWM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6是在以下进一步加以叙述。
参照图5,根据一实施例,该升压转换器70是类似于图1的升压转换器10,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是指该些升压转换器10及70共同的构件。
但是除了内含在该升压转换器10中的构件之外,该升压转换器70是包含一控制信号的调整器80、乘法器82及84、多任务器86及88、以及一开关90。
该控制信号的调整器80是具有一耦接至该开关器26的输入节点以及一耦接至该网络42的输出节点。在一PFM模式期间,该控制信号的调整器80是被配置以施加一状况(在此为一电压位准)至该网络42,该状况是若该升压转换器70是操作于一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非连续的PWM模式中该网络会有的状况。例如,该调整器80可包含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或是一充电泵,其是被配置以施加一电压位准至该网络42,该电压位准是若该升压转换器70是在会发生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即如会在以下更详细描述者)的负载电流ILoad(t)下而操作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时,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将大致会有的电压位准。如同在以下叙述的,通过维持LOOP_CONTROL_1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电压位准大致等于LOOP_CONTROL_1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若该升压转换器70在该离开(exit)电流下是操作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时会有的电压位准,该第一控制回路28是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被平衡以维持Vout在其经调节的位准,其中由该第一控制回路响应于此种转变而需要重新获得LOOP_CONTROL_1的完整位准所引起的一瞬时会有所缩减(相较于图1的升压转换器10)或消除。
该些乘法器82及84是分别被配置以将该些电压信号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缩放(scale)一缩放因子S,并且该些多任务器86及88是分别被配置以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将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未缩放的版本耦接至该加总放大器24,并且在一PFM模式期间将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缩放后的版本耦接至该加总放大器。根据一实施例,该缩放因子S的值的决定是在以下结合图6来加以描述。
而且该开关90是被配置以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将该放大器38耦接至该网络42,并且在一PFM模式期间将该网络42从该放大器38解除耦接(uncouple)。此种解除耦接是容许该控制信号的调整器80能够在一PFM模式期间,在没有来自该放大器38的干扰下设定该电压LOOP_CONTROL_1的位准,而在连续及非连续的PWM模式中,该控制信号的调整器是被禁能,因而对于该电压LOOP_CONTROL_1的位准并没有影响。
根据一实施例,该缩放因子S是被设定成该波峰电感器电流Ipeak_PWM_discontinous相对该波峰电感器电流Ipeak_PFM的比例,其中Ipeak_PWM_discontinous是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通过该电感器16的波峰电流,并且Ipeak_PFM是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一PFM模式期间通过该电感器的波峰电流。换言之:
(11)S=Ipeak_PWM_discontinous/Ipeak_PFM
使得
(12)S·LOOP_CONTROL_2Ipeak_PFM
LOOP_CONTROL_2Ipeak_PWM_discontinous
通过在一PFM模式期间以S来缩放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两者,响应于该开关器26的控制信号的调整器80可以设定LOOP_CONTROL_1的值,因而LOOP_CONTROL_1是使得SWITCHING_CONTROL在和若该升压转换器70是操作于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时会转变的时间大约同时来转变。换言之,如此以S来缩放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并且如此设定LOOP_CONTROL_1的值是使得LOOP_CONTROL_1以及SWITCHING_CONTROL大致具有这些信号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要维持Vout为调节的所需的振幅以及转变时序。
参照图5-6,根据一实施例的该值S的决定是被描述。
尽管在一整个PFM模式中,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的波峰Ipeak_PFM的值是通过检视而已知为等于Ipeak_ref/R54[如上结合图14所述,R54是电阻器54的值,并且Ipeak_ref是在一PFM模式期间输入至该比较器56的反相的输入节点的一参考电压],但是Ipeak_PWM_discontinous的值是依据该负载12而定;因此,由于Ipeak_PWM_discontinous可能并不具有一已知的值,因而通常无法利用方程式(11)来对于S决定一值,因为当该升压转换器70是在该PFM模式中时,Ipeak_PWM_discontinous的值是不可预测的。
因此,为了决定S,可以做以下的假设。
首先,该升压转换器70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的切换频率fs_PWM_discontinous是具有一已知固定的值;相对地,在一PFM模式期间的切换频率fs_PFM是依据该负载12而定,并且因此并不具有一已知固定的值。
其次,因为fs_PFM是该升压转换器70在一PFM模式期间的切换频率,因此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fs_PFM是具有其最高频,其是在以下被称为"最大的PFM频率"fs_PFM_max
第三,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负载电流ILoad(t)是大致等于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ILoad(t)。
第四,因为ILoad(t)是被假设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以及之后是大致相同的,因此为了提供在Vout上有很小或是没有转变所引起的瞬时的一平顺的转变,该升压转换器70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最大切换频率fs_PFM_max下的每个PFM周期TPFM传递至该负载12的电荷是被假设是大致相等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每一相同的时间TPFM被传递至该负载的平均电荷。
第五,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以及之后的Vin、Vout以及L是被假设具有相同的值。
而且第六,fs_PWM_discontinous以及fs_PFM_max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来加以关连的:
(13)fs_PWM_discontinous=fs_PFM_max·N
(14)fs_PWM_discontinous/fs_PFM_max=N
其中N是任何大于1的实数。
至少部分是根据这些假设下,可以如下地在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Ipeak_PFM以及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Ipeak_PWM_discontinous之间导出一关系。
由于该电感器电流的线性扭转,在一PFM脉波期间以fs_PFM_max被传递至该负载12以及该输出电容器20的组合的电荷是流入该输出电容器以及该负载之中的平均电流Iavg_out乘上该输出电流Iout流入该输出电容器以及负载之中的时间toff_PFM。因此,此每个PFM脉波的电荷QPFM_pulse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15)QPFM_pulse=1/2·Ipeak_PFM·toff_PFM
因此,在该PFM切换周期TPFM期间被传递至该输出电容器20以及该负载12的组合的每秒的平均电荷,也即该平均电流Iavg_PFM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16)Iavg_PFM=QPFM_pulse/TPFM=1/2·Ipeak_PFM·toff_PFM/TPFM
类似地,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在一非连续的PWM的切换周期TPWM_discontinous期间被传递至该输出电容器20以及该负载12的组合的每秒平均电荷,也即该平均电流Iavg_PWM_discontinous可以利用一类似的方法而被计算出,并且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17)Iavg_PWM_discontinous
QPWM_pulse_discontinous/TPWM_discontinous
(1/2·Ipeak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TPWM_discontinous
但是,方程式(17)可以从方程式(14)而被写成:
(18)Iavg_PWM_discontinous=QPWM_pulse_discontinous/TPWM_discontinous
(1/2·Ipeak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TPFM/N)
如上所述,因为假设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Iavg_PFM是等于就在此种转变之后的Iavg_PWM_discontinous,因此可以从方程式(16)及(18)获得以下的等式:
(19)1/2·Ipeak_PFM·toff_PFM/TPFM
1/2·Ipeak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TPFM/N)
重新整理在方程式(19)中的项是得到:
(20)1/2·Ipeak_PFM·toff_PFM)/TPFM
1/2·N·Ipeak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TPFM
因为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以及之后的Vin、Vout以及L根据上述可以被假设是相同的,因此toff_PFM以及toff_PWM_discontinous是分别通过以下的方程式来加以表示:
(21)toff_PFM=Ipeak_PFM·L/(Vout–Vin)
(22)toff_PWM_discontinous=Ipeak_PWM_discontinous·L/(Vout–Vin)
将来自方程式(21)及(22)的toff_PFM以及toff_PWM_discontinous的值代入方程式(20)是得到以下的方程式:
(23)1/2·Ipeak_PFM·Ipeak_PFM·L/(Vout–Vin)/TPFM
1/2·N·Ipeak_PWM_discontinous·Ipeak_PWM_discontinous·L/(Vout-Vin)/TPFM
消去在方程式(23)中共同的项是得到以下的方程式:
(24)Ipeak_PFM 2=N·Ipeak_PWM_discontinuous 2
而且将方程式(24)的两边取平方根并且重新整理该些项是得到以下的在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的Ipeak_PFM以及就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Ipeak_PWM_discontinous之间的关系:
( 25 ) - - - I peak _ PWM _ discontinous = I peak _ PFM / N
( 26 ) - - - I peak _ WWM _ discontinous / I peak _ PFM = S = N
因此,设定S等于1除以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以及之后的PFM_max以及非连续的PWM的频率的比例的平方根是容许该升压转换器70能够平衡本身,明确地说是平衡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以用于从一PFM模式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的一平顺的转变,使得在Vout上有最小或是没有转变所引起的瞬时。此种LOOP_CONTROL_1的平衡是在以下更详细被描述。
参照图5-7,根据一实施例,该升压转换器70在一PFM模式期间并且就在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前、期间以及之后的操作是被描述。
在一PFM模式期间,该开关器26是响应于该控制回路32及33以通过驱动该切换电路18在一依据该负载12而定的切换频率fs_PFM下,来维持Vout在大约其经调节的值以便于用一种类似于以上结合图1及4所述的方式产生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2。
再者,该控制电路14是将该开关90开路以将该回路滤波器的网络42从该放大器38解除耦接,并且产生一信号MODE(例如,如同在图5中所示,该开关器26可以将该开关开路并且产生该信号MODE),此是使得该些多任务器86及88分别将来自该些乘法器82及84的缩放后的电压信号S·SAWTOOTH以及S·LOOP_CONTROL_2耦接至该加总比较器24。根据方程式(26),其中根据方程式(14),N=fs_PWM_discontinous/fs_PFM_max。注意到的是,在一实施例中,fs_PWM_discontinous是等于该振荡器(OSC)的频率,并且N是一常数。
参照图5及7,以S来缩放该些电压信号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至少理论上是使得该控制回路30在IInductor(t)实际上等于Ipeak_PFM的一时间点tpeak"看见"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为等于Ipeak_PWM_discontinous=Ipeak_PFM/因此,至少理论上(例如,当fs_PWM_discontinous=fs_PFM_max时),该控制回路30"看见"IInductor(t)76,其波峰Ipeak_PWM_discontinous是和该实际的PFM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2的波峰Ipeak_PFM在同一时间点tpeak发生。因为IInductor(t)76并非实际流过该滤波器电感器16(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2是实际上流过该滤波器电感器的电流),因此IInductor(t)76在以下是被称为一"虚拟的"电感器电流。
若该虚拟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76在时间点tpeak是流过该滤波器电感器16的实际的电感器电流,则该些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S·LOOP_CONTROL_2以及S·SAWTOOTH在该时间点tpeak会具有个别的值是将会使得该信号SWITCHING_CONTROL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以便于使得该开关器26关断该晶体管58并且导通该晶体管60,因而一放电电流Iinductor(t)(此放电电流未显示在图7中)可以流过该晶体管60并且流向该负载12。
尽管该些电压信号S·SAWTOOTH以及S·LOOP_CONTROL_2的值是分别通过该些乘法器82及84来加以设定,但是LOOP_CONTROL_1的值是可以自由被调整器80设定的,此是通过该开关90"中断"该第一控制回路28,也即通过该开关90将该网络42从该放大器38解除耦接。
因此,该调整器80是响应于该开关器26来调整该电压信号LOOP_CONTROL_1的位准,使得该电压信号SWITCHING_CONTROL在tpeak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
该开关器26是使得该调整器80以一种根据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是发生在该时间点tpeak之前、同时、或是之后(理论上)而定之反复的(iterative)方式来调整LOOP_CONTROL_1的值,tpeak是该控制回路32的比较器56将LOOP_CONTROL_3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的时间点。
若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是发生在LOOP_CONTROL_3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之前,则该开关器26是判断LOOP_CONTROL_1的电压位准是过低的,并且使得该调整器80增高LOOP_CONTROL_1的电压位准。例如,该开关器26可以包含或是可以利用一计数器(未显示在图5中),并且可以响应于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来开始该计数器从一已知的初始值(例如,0)向上计数,并且响应于LOOP_CONTROL_3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来停止该计数器。接着,该开关器26可以使得该调整器80将LOOP_CONTROL_1的值增加一个成比例于该计数值的量。在该计数值以及该调整器80将LOOP_CONTROL_1的值增加的量之间的比例的因子可被选择成施加一被决定的稳定性程度至部分通过该开关器26以及该调整器80所形成的调整回路。该开关器26可以继续在每个PFM循环使得该调整器80增加LOOP_CONTROL_1的值一次,直到在LOOP_CONTROL_3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之前,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不再发生为止。
若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是发生在和LOOP_CONTROL_3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大致相同的时间,则该开关器26是判断出LOOP_CONTROL_1具有一适当的位准,并且因此使得该调整器80保持LOOP_CONTROL_1的位准在其目前的值。例如,若该上述的计数值小于一所选的临界值,则该开关器26可以"决定"不去改变LOOP_CONTROL_1的位准。
因为响应于该开关器26关断该晶体管58,LOOP_CONTROL_2的位准是下降到零,若LOOP_CONTROL_1的位准是过高的,则该开关器将不会使得SWITCHING_CONTROL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因为S·LOOP_CONTROL_2以及S·SAWTOOTH的总和绝对不会超过LOOP_CONTROL_1。
因此,若该开关器26侦测到LOOP_CONTROL_3的一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而无侦测到SWITCHING_CONTROL的一对应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则该开关器是判断出LOOP_CONTROL_1的位准是过高的,并且使得该调整器80降低LOOP_CONTROL_1的位准。例如,该开关器26可以将LOOP_CONTROL_1的值减少一固定的量,该固定的量是被选择成施加一被决定的稳定性程度至部分通过该开关器以及该调整器80所形成的调整回路。该开关器26可以继续在每个PFM循环使得该调整器80减低LOOP_CONTROL_1的值一次,直到SWITCHING_CONTROL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是和LOOP_CONTROL_3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同时或是在稍微之前发生为止。
通过以上述反复的方式操作,该开关器26以及调整器80是为了在该电感器16中的正确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而平衡LOOP_CONTROL_1的位准,以于就在该升压转换器70的一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之后的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维持Vout大致等于
仍然参照图5及7,该开关器26在一PFM模式期间是监视该切换频率fs_PFM。例如,该开关器26可以通过监视其切换该些晶体管58及60所在的频率来监视fs_PFM、或是可以使用一振荡器(其可以是和在图5中的振荡器21相同或是不同的),该振荡器是限制该频率至一对应于fs_PFM/N之已知的最大值。
响应于fs_PFM接近、等于或是超过fs_PFM_max,该开关器26是使得该升压转换器70从一PFM模式转变至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该开关器26是至少部分通过忽略该些信号LOOP_CONTROL_3及LOOP_CONTROL_4、设定该些多任务器82及84使得它们分别耦接SAWTOOTH以及LOOP_CONTROL_2的未被缩放的版本至该加总比较器24、禁能该调整器80、闭合该开关90以便于"闭路"该第一控制回路28、以及响应于该信号SWITCHING_CONTROL以控制该切换级18来执行此转变。
仍然参照图5-7,该升压转换器70的替代实施例是被思及。
例如,该些控制回路28、30、32及33可包含除了那些展示出的构件之外的构件,以稳定化这些回路以及整体的升压转换器10。再者,除了该感测电阻器54之外,该控制电路14可包含一电流感测电路。再者,该开关器26可以决定该调整器80并非每个PFM循环都调整LOOP_CONTROL_1的位准,而是每m个PFM循环来做调整,以降低功率消耗,其中m是一整数并且m>1。再者,该开关器26可以决定该调整器80是在该PFM模式期间调整LOOP_CONTROL_1的位准,而不论该PFM切换频率为何、或是该开关器可以决定该调整器在该PFM模式期间,只有在该PFM切换频率大于一默认的临界值、或是在该最大的PFM切换频率PFM_max的一默认的范围内(也就是,在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频率的一默认的范围内)时才调整LOOP_CONTROL_1的位准。此外,该缩放因子S可具有一除了之外的适当的值。
参照图8-13,以下所叙述的是一种用于解决上述和图1的升压转换器10有关的第二可能的问题的技术的一实施例,该可能的问题是在PFM模式中的输出涟波电压Vripple可能非常相依于例如是Vin及Vout的量,并且因此可能在一范围的Vin上、或是随着具有不同的Vout的升压转换器是相当可变的。
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通过图1的升压转换器10在一PFM模式期间针对于三个不同位准的Vin产生的PFM脉波100、102及104(也就是说,一PFM脉波是在该期间ton_PFM+toff_PFM的电感器电流IIinductor(t))的图形,其中如上结合图1及4所述的,Ipeak_PFM是固定的,并且其中对于该脉波100而言Vin是Vout的大约50%,对于该脉波102而言是Vout的大约75%,并且对于该脉波104而言是Vout的大约92%。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图1的升压转换器10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每个PFM脉波传递至图1的负载12的电荷相对于Vin的图形,其中如上结合图1及4所述的,Ipeak_PFM是固定的。
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升压转换器110的图,其是被配置以降低Vripple对于Vin及Vout中的至少一个的相依性。
图11是根据一实施例,通过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在一PFM模式期间针对于不同位准的Vin产生的PFM脉波112、114及116的图形,其中对于该脉波112而言Vin是Vout的大约50%,对于该脉波114而言是Vout的大约75%,并且对于该脉波116而言是Vout的大约92%。
图12是根据一实施例,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每个PFM脉波传递的电荷相对于Vin的图形,其中该PFM脉波宽度ton_PFM+toff_PFM大致是固定的。
图1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每个PFM脉波传递的电荷相对于Vin的图形,其中该PFM脉波宽度ton_PFM+toff_PFM在相对高的值的Vin下是被容许变成较长的,以便于维持ton_PFM至少和一所选的临界时间一样长。
参照图1及8,因为该升压转换器10在一PFM模式期间是限制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的波峰至Ipeak_ref,因此该升压转换器在一PFM脉波期间传递至该输出电容器20以及该负载12的组合的电荷量可能会非常相依于至少Vin及Vout
参照图8,如上结合图1-7所述,该升压转换器10在每个PFM脉波传递的电荷量是成比例于在一具有通过IInductor(t)在toff_PFM期间的线性斜波下降所形成的一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之下的面积。
从图8明显的是,例如此面积是成反比于Vout-Vin
接下来的是,每个PFM脉波的电荷对于Vin及Vout的相依性的解说。
如上结合图1–4所述的,在该PFM模式期间的波峰电感器电流Ipeak_PFM是已知等于IPeak_ref/R54;因此从方程式(2),可以导出以下的方程式:
(27)(Vout–Vin)/L=(IPeak_PFM–0)/toff_PFM
(28)toff_PFM=Ipeak_PFM·L/(Vout–Vin)
因此,由于对于该升压转换器10而言,Vin是小于Vout,因此toff_PFM是随着在Vin上的增高/减低而增加/减小(也就是说,toff_PFM是依循Vin),并且随着在Vout上的减低/增高而增加/减小(也就是说,toff_PFM是相反地依循Vout)。
尽管Vout对于升压转换器10的一特定的实例而言通常是固定的(除了例如具有数字可编程的输出电压的升压转换器以外),但是Vout可能会随着不同的实例而改变,因此可能会使得Vripple随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Vin之不同的实例而为显着不同的。
然而,Vin不只可能随着升压转换器10的不同的实例而改变,而且对于升压转换器10的单一实例而言也可能随着时间过去而改变,特别是若Vin是通过一交替地放电及充电的电池所供应、或是交替地通过一电池以及一例如是AC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或电池充电器所供应时。
参照图1及9,明显的是,假设Vout是不变的,该升压转换器10在每个PFM脉波传递至该输出电容器20以及该负载12的组合的电荷量是随着Vin增加而呈指数地增加。
不幸地,在该升压转换器10于每个PFM脉波传递至该电容器20以及该负载12的组合的电荷量上的改变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例如,假设该升压转换器10的一实例是被设计以在一所选的标称输入电压Vin_nominal下提供一特定的输出涟波电压Vripple。若Vin增高到显着地超过Vin_nominal,则尽管该PFM切换频率fs_PFM是减低,因此增加该升压转换器10的效率,但是Vripple是显着地增高,并且对于某些应用而言可能会变成过大的。相反地,若Vin减低到显着地低于Vin_nominal,则尽管Vripple是减低,但是该PFM切换频率fs_PFM是增高,因此减低该升压转换器10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效率,而在PFM模式中,高效率是极为所要的;换言之,在此较低的输入电压Vin下,一应用可能是能够容忍一较高的Vripple来增高升压转换器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效率。
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升压转换器110的图,其是被配置以降低该输出电压涟波Vripple对于至少Vin及Vout的相依性。
该升压转换器110是类似于图5的升压转换器70,除了在该升压转换器110中,该控制电路14是被配置以调整在该比较器56的反相的输入节点的参考电压Ipeak_ref的位准,并且包含一PFM脉波宽度决定器(未显示在图10中)之外。在以下叙述的实施例中,该开关器26是被配置以调整Ipeak_ref,并且包含或是可利用一被配置以决定该PFM脉波宽度的计数器(未显示在图10中)。
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操作中,该升压转换器110的控制电路14是使用该比较器35以及该开关器26设定Ipeak_ref的能力,以通过维持该PFM脉波宽度ton_PFM+toff_PFM为大致固定的,来降低Vripple对于至少Vin及Vout的相依性。例如,该升压转换器110的设计者可以选择该PFM脉波宽度的固定值,该固定值是在一适当的标称输入电压Vin_nominal下提供一适当的Vripple
在进入一PFM模式之前或是之际的某个时点,该开关器26是设定Ipeak_ref至一初始值。例如,该开关器26可以设定其中N是具有一根据方程式(14)的值,并且Ipeak_PWM_discontinous是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就在该开关器将该升压转换器110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之前的波峰。
在该非连续的PWM至PFM的转变之后的PFM模式期间,响应于导通该晶体管58以开始一PFM脉波,该开关器26是开始该脉波宽度的计数器从一所选的初始的计数值的计数(不是向上、就是向下)。当该晶体管58是导通的并且该晶体管60是关断的,该比较器35的输出是一逻辑低的位准,因为横跨该晶体管60的电压是负的,也就是说Vout是高于在该电感器16以及该导通的晶体管58之间的接面的电压。
接着,响应于该电感器电流IIinductor(t)等于或超过Ipeak_ref/R54,该比较器56是将该信号LOOP_CONTROL_3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
接着,响应于LOOP_CONTROL_3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该开关器26是关断该晶体管58并且导通该晶体管60,以结束ton_PFM并且开始toff_PFM
接着,响应于该开关器26导通该晶体管60,横跨该晶体管60的电压是转变成一正值,因为Vout是低于在该电感器16以及该导通的晶体管58之间的接面的电压。
接着,响应于横跨该晶体管60的电压转变成一正值,该比较器35的输出是从一逻辑低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高的位准。
响应于该比较器35的输出的逻辑低至逻辑高的转变,该开关器26是使得该脉波宽度的计数器继续计数。
接着,响应于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等于零、或是接近零,在toff_PFM的结束处,该比较器35是将其输出从一逻辑高的位准转变至一逻辑低的位准,因为Vout是等于或大于在该电感器16以及该晶体管58之间的接面的电压。
接着,响应于该比较器35的输出的逻辑高的至逻辑低的转变,该开关器26是关断该晶体管60,并且使得该脉波宽度的计数器停止计数。
接着,该开关器26是比较在该计数器中的值与先前所选的固定的PFM脉波宽度。
若在该计数器中的值大于该固定的PFM脉波宽度,则该开关器26是判断出实际的PFM脉波宽度是过长的,并且使得Ipeak_ref降低一第一量,该第一量可被选择成施加稳定性至该脉波宽度调整的回路(该脉波宽度调整的回路至少部分可包含该比较器56、脉波宽度的计数器、以及一比较器,该开关器26可以使用该比较器来比较该计数值与该所选的固定的PFM脉波宽度)。例如,该第一量可以是一固定的值、或者可以是该开关器动态地选择之一可变的值。
若在该计数器中的值等于或是接近该固定的PFM脉波宽度,则该开关器26是判断出该实际的PFM脉波宽度是具有一适当的长度,因而并不改变Ipeak_ref
而且若在该计数器中的值是小于该固定的PFM脉波宽度,则该开关器26是判断出该实际的PFM脉波宽度是过短的,并且使得Ipeak_ref增加一第二量,该第二量可被选择成施加稳定性至该脉波宽度调整的回路。例如,该第二量可以是一固定的值、或者可以是该开关器动态地选择之一可变的值。再者,该第二量可以是和该第一量相等或是不同的。
该开关器26是对于每个PFM脉波重复上述反复的程序,以便于驱动该PFM脉波宽度朝向该所选的固定的值,并且维持该PFM脉波宽度大致在该所选的固定的值。或者是,该开关器26可以只有在每第n个PFM脉波期间才执行上述的反复的程序,以降低该升压转换器110的功率消耗,其中n是一大于1的整数,并且其中n可以是等于或不等于以上结合图5-7所描述的m。
参照图10-11,根据一实施例,该升压转换器110是被配置以根据上述的操作来对于三个不同值的Vin产生PFM脉波112、114及116(Vout对于所有三个脉波而言是相同的),其中对于该脉波112而言Vin是Vout的大约50%,对于该脉波114而言是Vout的大约75%,并且对于该脉波116而言是Vout的大约92%(例如,Vout=5.0伏特)。明显的是,相较于通过图1的升压转换器10所产生的图8的PFM脉波,因为该升压转换器110是容许该波峰电感器电流Ipeak_PFM能够随着在Vin上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该toff_PFM三角形之下的面积、以及因此该升压转换器110在每个PFM脉波传递的电荷是更均匀的。
参照图10及12,相较于通过图1的升压转换器10在每个PFM脉波传递的呈指数地增加的电荷(图9),通过该升压转换器110在每个PFM脉波传递的电荷在一较广范围的输入电压上是相当固定的(其中Vout在此范围上是维持固定的)。
而仍然是参照图10及12,在每个PFM脉波通过该升压转换器110所传递的电荷显着地比图9的平坦,但是当Vin接近Vout时(例如,当Vin大于或等于Vout的大约80%时)趋向下降。
参照图10及13,为了降低或逆转以上结合图10及12所述的被传递的电荷下降,根据一实施例,该升压转换器110的开关器26被配置以容许随着Vin增高而在该PFM脉波宽度ton_PFM+toff_PFM上的增加。例如,该开关器26可以响应于Vin大于或等于例如Vout的大约80%或90%来增加该PFM脉波宽度。而且该开关器26在一应用中增加该PFM脉波宽度的量可以是被判断为适合用于该应用的任意的量。
一种该开关器26可被配置以实施的用于增加该PFM脉波宽度的技术是避免ton_PFM下降到低于一例如是约60奈秒(ns)所选的临界值,以便于容许Ipeak_PFM以及toff_PFM能够增加到超过若该开关器是将该PFM脉波宽度保持到一固定的长度时它们将会有的值。
再次参照图8-13,该升压转换器110的替代实施例被思及。例如,上述针对于图5的升压转换器70的替代实施例也可能是可应用到该升压转换器110。再者,其并非是维持该PFM脉波宽度ton_PFM+toff_PFM固定的,而是该升压转换器110可以维持ton_PFM以及toff_PFM中之一固定的,但不是ton_PFM及toff_PFM两者都为固定的。再者,若该PFM脉波宽度被调整以补偿L及C的已知的值,则分别在该电感器16以及电容器20的值L及C的范围上,上述的技术在维持Vripple相对固定的、或至少是在一适当的范围内也可能是有用的。
参照图14-15,在以下叙述的是一种用于解决上述相关图1的升压转换器10的第二可能的问题的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可能的问题是该输出涟波电压Vripple可能非常相依于例如是Vin及Vout的量,并且因此在一范围的Vin上、或是随着具有不同的Vout的不同的升压转换器而可能是相当不可预期的。根据在以下叙述的实施例,可以分别修改图1、5及10的升压转换器10、70及110的任一个,使得该升压转换器设定且保持Vripple至一大致固定的振幅。但是为了简洁起见,只有该升压转换器110的此种修改被描述,所了解的是此种对于该升压转换器10及70的修改可以是类似的。
参照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以下的方程式有关通过该输出电容器20至横跨此电容器的电压Vout的电流:
(29)ICout(t)=Cout·dVout(t)/dt
因为在一PFM模式期间该负载电流ILoad(t)是相当低的,因此可以假设ILoad(t)的值对于Vripple的贡献是可忽略的,但是其设定该涟波的频率。因此,考虑到此假设,可以从方程式(29)导出以下用于Vripple的方程式:
(30)Vripple≈Iout_avg·(TPFM/Cout)。
其中Iout_avg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这是因为通过在toff_PFM期间的斜波下降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所形成的理论上的三角形):
(31)Iout_avg=Ipeak_PFM/2·(toff_PFM/TPFM)
并且其中toff_PFM通过方程式(28)被给出。
因此,从方程式(28)、(30)及(31),可以导出以下用于Vripple、为Vripple的一函数的Ipeak_PFM及Ipeak_ref的表示式:
(32)Vripple=Ipeak_PFM 2·L/[2·(Vout-Vin)·Cout]
( 33 ) - - - I peak _ PFM = 2 &CenterDot; V ripple C out ( V out - V in ) L
( 34 ) - - - I peak _ ref = I peak _ PFM &CenterDot; R 54 = 2 &CenterDot; V ripple C out ( V out - V in ) L &CenterDot; R 54
因此,在Cout、Vout、Vin、L以及Vripple所要的值是已知的情形中,可以利用方程式(34),从这些已知的量来决定Ipeak_ref的值,其产生该输出涟波电压Vripple所要的振幅。而且,如同在以下叙述的,可以修改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以产生具有此所要的振幅的Vripple
图1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涟波调整的电路120的图,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的控制电路14可包含其以根据方程式(34)来设定Vripple至一大致固定的所要的位准。
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20包含一差动放大器级122、一模拟至数字转换器(ADC)124、一例如是一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核心的计算电路126、一被配置以储存R54、Cout及L的值以及Vripple所选的值的内存128、以及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130。若R54、Cout及L的值并未储存在该内存128中,则该电路120也可包含一用于判断这些值的电路(未显示)。
在一PFM模式期间的操作中,该差动放大器级122在一反相的输入节点上接收Vin,并且在一非反相的输入节点上接收Vout,并且在一输出节点上产生Vout–Vin
该ADC 124将Vout–Vin从一模拟值转换成为一数字值,并且提供此数字值至该计算电路126。
除了从该ADC 124接收Vout–Vin的数字值之外,该计算电路126从该内存128接收R54、Cout、L及Vripple的值,并且根据方程式(34)来计算Ipeak_ref的一对应的数字值。
该DAC 130转换Ipeak_ref计算出的数字值成为一对应的模拟电压Ipeak_ref,该DAC提供其至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的比较器56的反相的输入节点。
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20可以周期性地重复以上的程序(例如,每个PFM循环一次,或是为了降低功率消耗,每第o个PFM循环一次,其中o可以是等于或不等于在以上描述的n或m),以考虑在Vin中或是在Vout中的变化,尽管Vout通常是比Vin较不可能变化的。
仍然参照图14,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20的替代实施例被思及。例如,该放大器级122可被省略,该内存128可以储存Vout的值(或者Vout可是另外被提供至该计算电路126),该ADC 124可以接收Vin,并且该计算电路除了如上所述的计算Ipeak_ref之外可以计算Vout–Vin。再者,该计算电路可以通过包含一等于或者是等同于R54的值的可设定的缩放因子来考虑到R54的值。
图1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涟波调整的电路140的图,如同图14的涟波调整的电路120,图1、5及10的升压转换器10、70及110的任一个都可包含其以根据方程式(34)来设定Vripple至一大约固定的值。为了举例的目的,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40在以下被叙述为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的部分,尽管所了解的是若该涟波调整的电路是例如为图1的升压电路10或是图5的升压电路70的另一升压电路的部分,则该涟波调整的电路的结构及操作可以是类似的。
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40包含一查找表(LUT)142,其接收用于Vin、Vout、R54、Cout、L及Vripple中的至少某些个的值,从这些值产生一用于Ipeak_ref的值,并且提供一对应于Ipeak_ref的此值的电压位准至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的比较器56的反相的输入节点。例如,该LUT 142可以从该升压转换器110经由一ADC来接收Vin,并且可以从一例如是图14的内存128的内存(未显示在图15中)接收用于R54、C、L、Vout及Vripple的值。或者是,该LUT 142本身可以储存用于R54、C、L、Vout及Vripple的值。或者是,该LUT 142可以从该升压转换器110经由一ADC来接收Vout
该LUT 142可以对于Vin、R54、C、L、Vout及Vripple中的任何一或多个的不同范围储存不同的Ipeak_ref的值。例如,该LUT 142可以对于从0.5V至Vout的Vin的每个0.5V步阶储存一个别的Ipeak_ref的值。
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40可以周期性地重复以上的程序(例如,每个PFM循环一次,或是为了降低功率消耗,每第p个PFM循环一次,其中p可以是等于或不等于在以上描述的o、n或是m),以考虑在Vin上的变化。
仍然参照图15,该涟波调整的电路140的替代实施例被思及。例如,该LUT142可被一例如是一微处理器或是微控制器的计算电路所取代、或是除了该LUT之外,该涟波调整的电路可包含此种计算电路。
参照图10及16,在以下叙述的是一种用于解决上述相关该升压转换器10(图1)的第三可能的问题的技术的一实施例,该可能的问题是响应于感测该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的一属性(例如,波峰、平均)以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可能会导致在一相当不精确的负载点,也即在一随着不同的PWM至PFM转变会显着不同的负载点来转变至一PFM模式,并且可能会导致一不精确的磁滞范围,也即一随着不同的PWM至PFM转变会显着不同的范围。例如,此不精确的(可变的)磁滞范围可能是因为变化的不同位准的Vin及Vout、以及因为在感测电路中的不准确性所引起的。根据以下叙述的实施例,可以分别修改图5及10的升压转换器70及110的任一个,使得该升压转换器在一相当精确的负载点以及在一相当精确的磁滞范围下,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但是为了简洁起见,只有该升压转换器110的此种修改被描述,所了解的是,对于该升压转换器70的此种修改可以是类似的。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升压转换器110被配置成使得根据方程式(14)fs_PWM_discontinous/fs_PFM_max=N,并且如上结合图8-13所述的,维持该PFM脉波宽度大致固定的、或是具有一最小的ton_PFM,该控制电路14可以在非连续的PWM模式中的PWM脉波宽度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ton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小于或等于一所选的长度时,使得该升压转换器从一非连续的PWM模式转变至一PFM模式。
根据方程式(2)及(21),该已知的PFM脉波宽度Pulse_WidthPFM=ton_PFM+toff_PFM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35)ton_PFM+toff_PFM=Ipeak_PFM·L/Vin+Ipeak_PFM·L/(Vout–Vin)
其中Ipeak_PFM是在该PFM模式期间,在该最大的PFM切换频率fs_PFM_max下的电感器电流IInductor(t)的波峰。
根据方程式(25),Ipeak_PFM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 36 ) - - - I peak _ PFM = N &CenterDot; I peak _ PWM _ discontinous
因此,利用方程式(36)以取代在方程式(35)中的Ipeak_PFM得出以下的方程式:
( 37 ) - - - t on _ PFM + t off _ PFM = N &CenterDot; I peak _ PWM _ discontinous &CenterDot; L / V in + N &CenterDot; I peak _ PWM _ discontinous &CenterDot; L / ( V out - V in )
其中Ipeak_PWM_discontinous是就在一非连续的PWM至PFM转变之前的一非连续的PWM模式中的波峰电流。
而且根据方程式(2)及(22),Ipeak_PWM_discontinous通过以下的方程式被给出:
(38)Ipeak_PWM_discontinous=ton_PWM_discontinous·Vin/L
(39)Ipeak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Vout–Vin)/L
根据方程式(38)及(39)来代入方程式(37)中的Ipeak_PWM_discontinous得出以下的方程式:
( 40 ) - - - t on _ PFM + t off _ PFM = N &CenterDot; t on _ PWM _ discontinous &CenterDot; ( V in / L ) &CenterDot; ( L / V in ) + N &CenterDot; t off _ PWM _ discontinous &CenterDot; [ ( V out - V in ) / L ] &CenterDot; [ L / ( V out - V in ) ]
消去共同的项,方程式(40)简化成以下的方程式:
( 41 ) - - - t on _ PFM + t off _ PFM = N &CenterDot; ( t on _ PWM _ discontinous + t off _ PWM _ discontinous )
而且因为ton_PFM+toff_PFM=Pulse_WidthPFM,并且ton_PWM_discontinous+toff_PWM_discontinous=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因此方程式(41)得出以下在Pulse_WidthPFM以及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之间的关系:
( 42 ) - - - Pulse _ Width PWM _ discontinous = Pulse _ Width PFM / N .
因此,在一非连续的PWM模式期间,响应于该PWM脉波宽度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Pulse_WidthPFM/该升压转换器110的控制电路14(在该叙述的实施例中的开关器26)"知道"其可以将该升压转换器转变至该PFM模式,因为在该PFM模式中,在该最大的PFM切换频率fs_PFM_max下,该升压转换器可以提供该负载12和其在该非连续的PWM模式中所提供至该负载的相同的功率位准。
再者,为了提供一转变缓冲,也即一磁滞范围,该开关器26可以不转变该升压转换器110至该PFM模式,直到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Pulse_WidthPFM/为止。该PWM脉波150具有一等于Pulse_WidthPFM/的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_150,其中Pulse_WidthPFM是该PFM脉波152的宽度。但是该开关器26并不转变该升压转换器110至该PFM模式,直到一PWM脉波154具有一小于(例如,约10%小于)Pulse_WidthPFM/的脉波宽度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_154为止。此种转变磁滞范围有助于避免一种情况是其中因为该负载12是位在或接近一"线",该线既为该非连续的PWM至PFM的转变线,也为该PFM至非连续的PWM的转变线,因而该开关器26来回地转变(或甚至是振荡)在非连续的PWM模式以及PFM模式之间。
仍然参照图10及16,该升压转换器110可以用一种类似于以上结合图8–13所述的方式,利用该比较器35以及一计数器(未显示在图10中)来监视Pulse_WidthPWM_discontinous
参照图5–16,替代实施例被思及。例如,尽管升压转换器70及110被描述,但是上述实施例的某些个或是全部可以是可应用于除了升压转换器以外的电源供应器,例如降压转换器、返驰转换器、反相升压转换器、单端初级电感器转换器(SEPIC)、以及升降压转换器。
图1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或装置160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其纳入图1、5及10的升压转换器10、70及110中的一或多个;但是为了简洁起见,该装置在以下被描述为只包含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的单一实例。该装置160的例子包含但不限于一智能型手机、pad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是个人计算机。再者,尽管该装置160被描述为一装置,但是其可以是该升压转换器10、70及110中的一或多个的实施例所适合用于的任何装置或系统。
该装置160包含计算电路162,该计算电路162包含一处理器164;该装置也包含至少一输入装置166、至少一输出装置168、以及至少一数据储存的装置170。
该至少一输出装置168包含一显示器172以及供电该显示器的图10的升压转换器110。例如,该显示器172可以是一用于智能型手机的液晶显示器(LCD)。
除了处理数据之外,该处理器164可以编程或是控制该升压转换器110。例如,该升压转换器的控制电路14(图10)的功能可以通过该处理器164来加以执行。
该输入装置(例如,键盘、鼠标)166容许数据、编程以及命令能够提供至该计算电路162。
该显示器172(以及任何其它内含的输出装置168)容许该计算电路162能够以一种可被人员操作者感知的形式(例如,静态影像或是视讯)来提供数据。
而且该数据储存的装置(例如,随身碟、硬盘机、RAM、EPROM、EEPROM、光驱)170容许例如是程序及数据的储存。
仍然参照图17,该装置160的替代实施例被思及。例如,该处理器164可以是一微处理器、或是一微控制器。
从先前内容将会体认到,尽管特定实施例已经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在此加以叙述,但是可以做成各种的修改而不偏离本揭露内容的精神及范畴。再者,在针对于一特定实施例揭示一替代方案的情形中,即使并未明确地加以表示,但此替代方案也可以适用到其它的实施例。再者,上述的构件可被设置在单一或是多个IC晶粒上以形成一或多个IC,并且这些一或多个IC可以耦接至一或多个其它IC。此外,任何所叙述的构件或操作都可以用硬件、软件、韧体、或是硬件、软件及韧体中的任何两种或多种的一组合来加以实施/执行。再者,一所叙述的装置或系统的一或多个构件可能已经为了清楚起见或是其它理由而从该说明省略。再者,一所叙述的装置或系统的一或多个已经内含在该说明中的构件可以从该装置或系统中省略。

Claims (49)

1.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包括:
切换电路,其被配置
以使得一充电电流流动,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为止,以及
以使得一放电电流在该充电电流的后流动;以及
一调整器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电流流动的一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电流流动的一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来调整该临界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进一步包括一被配置以侦测该充电电流具有相对该临界值的该预设的关系的比较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
以使得该放电电流流向一输出节点;以及
以通过控制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发生所在的一频率来调节一在该输出节点的输出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使得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流过一电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6.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放电期间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充电及放电期间的持续时间的一总和来调整该临界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
该切换电路被配置
以使得该充电电流从一输入电压流动,
以使得该放电电流从该输入电压流向一输出节点,
以通过控制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发生所在的一频率来调节一在该输出节点的输出电压;以及
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调整该临界值,使得在该输入电压以及该输出电压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个别的范围上,该放电电流传递至该输出节点的一电荷量大致固定的。
9.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
一被配置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输入节点;
一被配置以载有一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参考节点;
一耦接至该输入节点的电感器;
切换电路,其被配置
以在一充电期间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并且流向该参考节点的充电电流,以及
以在一放电期间回应于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来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流向该输出节点的放电电流;以及
一调整器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通过控制该切换电路产生该些充电及放电电流所在的一频率来调节该输出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放电期间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充电及放电期间的长度的一总和来调整该临界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中该调整器电路被配置以调整该临界值,使得该放电电流传递至该输出节点的一电荷量是在一预设的范围内。
15.一种系统,其包括:
一电源供应器,其包含
一被配置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输入节点,
一被配置以载有一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参考节点,
一耦接至该输入节点的电感器,
切换电路,其被配置
以在一充电期间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并且流向该参考节点的充电电流,以及
以在一放电期间回应于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来产生一从该输入节点,通过该电感器,流向该输出节点的放电电流,以及
一调整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充电期间以及该放电期间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长度来调整该临界值;以及
一耦接至该输出节点的负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电源供应器包含一被配置以产生具有一比该输入电压高的大小的该输出电压的升压电源供应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负载包含一微处理器以及一微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负载包含一显示器。
19.一种方法,其包括:
产生一充电电流;
回应于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来产生一放电电流;以及
响应于该充电电流流动的一充电时间以及该放电电流流动的一放电时间中的至少一个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该充电电流包含:
从大约零开始该充电电流;以及
产生该充电电流,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大小是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为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该放电电流包含产生该放电电流直到该放电电流大致等于零为止。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充电期间在不同的充电期间都具有一大致固定的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放电期间在不同的放电期间都具有一大致固定的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些充电及放电期间的一组合在不同的充电及放电期间都具有一大致固定的长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其中产生该充电电流包含响应于一输入电压来产生该充电电流;
其中调整该临界值包含调整该临界值以使得该充电期间具有一大致等于一值的长度;以及
响应于该输入电压来调整该值。
26.一种储存指令的非瞬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媒体,当该些指令通过一计算装置加以执行时使得该计算装置或是另一在该计算装置的控制下的装置:
在一充电阶段期间产生一充电电流,直到该充电电流具有一相对一临界值的预设的关系为止;
在该充电阶段之后的一放电阶段期间产生一放电电流;以及
响应于该充电阶段以及该放电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的一持续期间来调整该临界值。
27.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包括:
一被配置以产生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切换电路,其通过产生
在一第一模式期间,在一大致固定的频率的第一电流脉波,以及
在一第二模式期间,在一可变的频率的第二电流脉波;以及
一转变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一具有一大小是小于该输出电压的一大小的输入电压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
该第一模式包含一脉波宽度调变的模式;以及
该第二模式包含一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在一依据一耦接至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负载而定的频率下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转变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或等于一缩放因子以及该些第二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的一乘积,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转变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该些第二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至少一预设的量,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产生该些分别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的第二电流脉波。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通过调整该些第二电流脉波的一波峰振幅来产生该些分别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的第二电流脉波。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产生该些分别具有一个别的大致三角形的波形的第一及第二电流脉波。
36.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
一被配置以载有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电感器;
一被配置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切换电路,其通过产生
在一第一模式期间,在一大致固定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一电流脉波,以及
在一第二模式期间,在一可变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二电流脉波;以及
一转变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宽度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进一步包括:
一输入节点,其被配置以接收一具有一大小是小于该输出电压的一大小的输入电压;以及
其中该切换电路被配置以响应于该输入电压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进一步包括:
一整合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以及
其中该转变电路以及该切换电路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该整合的电源供应器的控制器上。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进一步包括一耦接至该输出节点的滤波器电容器。
40.一种系统,其包括:
一负载;以及
一电源供应器,其包含
一耦接至该负载并且被配置以载有一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输出节点;
一电感器;
一被配置以产生该经调节的输出电压的切换电路,其通过产生
在一第一模式中,在一大致固定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一电流脉波,以及
在一第二模式中,在一依据该负载而定的频率的通过该电感器的第二电流脉波;以及
一转变电路,其被配置以响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宽度来使得该切换电路从该第一模式转变至该第二模式。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负载包含一计算电路。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电源供应器包含一升压电源供应器。
43.一种方法,其包括:
以一大致固定的频率产生第一电流脉波,以调节一输出电压;以及
回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以一可变的频率产生第二电流脉波以调节该输出电压。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利用该输出电压来供电一负载;以及
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以一依据该负载而定的频率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回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或等于一临界长度来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该些第二脉波包含回应于该些第一脉波中之一的该长度小于该些第二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至少一预设的量来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产生分别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的该些第二电流脉波。
48.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该些第二电流脉波包含调整该些第二电流脉波的一振幅,使得该些第二电流脉波的每一个具有一大致相同的长度。
49.一种储存指令的非瞬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媒体,当该些指令通过一计算装置加以执行时使得该计算装置或是另一在该计算装置的控制下的装置:
通过以一大致固定的频率产生第一电流脉波来调节一输出电压;以及
通过回应于该些第一电流脉波中之一的一长度,以一可变的频率产生第二电流脉波来调节该输出电压。
CN201410453551.3A 2013-09-05 2014-09-05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Active CN1044263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4351P 2013-09-05 2013-09-05
US61/874,351 2013-09-05
US201361922259P 2013-12-31 2013-12-31
US61/922,259 2013-12-31
US14/231,691 2014-03-31
US14/231,691 US9722490B2 (en) 2013-09-05 2014-03-31 Smooth transition of a power supply from a first mode, such as a pulse-frequency-modulation (PFM) mode, to a second mode, such as a pulse-width-modulation (PWM) m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361A true CN104426361A (zh) 2015-03-18
CN104426361B CN104426361B (zh) 2018-08-21

Family

ID=5258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3551.3A Active CN104426361B (zh) 2013-09-05 2014-09-05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CN201410453687.4A Active CN104426362B (zh) 2013-09-05 2014-09-05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CN201410454163.7A Active CN104426375B (zh) 2013-09-05 2014-09-05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3687.4A Active CN104426362B (zh) 2013-09-05 2014-09-05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CN201410454163.7A Active CN104426375B (zh) 2013-09-05 2014-09-05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9722490B2 (zh)
CN (3) CN104426361B (zh)
TW (3) TWI66056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346A (zh) * 2015-05-06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力管理的电压转换器
CN109643957A (zh) * 2016-08-30 2019-04-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
CN112020044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0577A (zh) * 2021-06-22 2021-08-24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针对开关电源进行轻负载电流检测的方法、电路结构及其功率分配电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5768B2 (en) * 2012-11-16 2015-11-10 Apple Inc.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US9722490B2 (en) 2013-09-05 2017-08-01 Intersil Americas LLC Smooth transition of a power supply from a first mode, such as a pulse-frequency-modulation (PFM) mode, to a second mode, such as a pulse-width-modulation (PWM) mode
CN104682745B (zh) * 2015-03-05 2017-07-28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式电压变换电路、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10027225B2 (en) * 2015-03-12 201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a staircase current limit
CN106033902B (zh) * 2015-03-19 2018-10-02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式充电器
US9520870B2 (en) 2015-03-27 2016-12-13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ulse width modulated control of a semiconductor switch
US9484893B1 (en) 2015-04-20 2016-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lock generation circuit with fast-startup standby mode
WO2016197150A1 (en) * 2015-06-05 2016-12-08 Hassan Ihs Voltage regulator current load sensing
EP3384588B1 (en) 2015-12-11 2020-02-05 Chaoyang Semiconductor Jiangyin Technology Co., Ltd. Boost dc-dc converter having digital control and reference pwm generators
US10931139B1 (en) 2015-12-29 2021-02-23 Signify Holding B.V. Emergency battery packs for low voltage systems
TWI575365B (zh) * 2016-02-05 2017-03-21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裝置
US10424963B1 (en) * 2016-02-18 2019-09-24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ging a backup battery pack
WO2017208705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電子機器
FR3052935B1 (fr) * 2016-06-21 2020-08-28 Thales Sa Convertisseur d'energie a decoupage a reduction des biais statiques introduits par une rampe de stabilisation
CN106026633A (zh) * 2016-07-15 2016-10-1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电源转换器
TWI609551B (zh) * 2016-08-24 2017-12-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020732B2 (en) * 2016-08-25 2018-07-10 Silanna Asia Pte Ltd Power converter having low power operating mode
US9900942B1 (en) 2016-10-21 2018-02-20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verage current and frequency control in a synchronous buck DC/DC LED driver
US10389243B2 (en) * 2017-03-07 201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urrent limit boost converter
IT201700031162A1 (it) * 2017-03-21 2018-09-21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Unita' di controllo di un convertitore in commutazione operante in modalita' di conduzione discontinua e a controllo di corrente di picco
CN107508462B (zh) * 2017-07-10 2020-01-07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针对负载的切换控制器和方法
US10381927B2 (en) 2017-07-17 2019-08-13 Dialog Semiconductor (Uk) Limited Pulse-frequency modulation constant on-time with peak-current servo
WO2019126596A1 (en) * 2017-12-20 2019-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ltage regulation by frequency control
TWI672584B (zh) * 2018-06-13 2019-09-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裝置及方法
US10541608B1 (en) * 2018-06-29 2020-01-21 Linear Technology Holding, LLC Differential controller with regulators
CN109308870A (zh) * 2018-08-28 2019-02-05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闪烁电路及led显示屏
US10615694B2 (en) * 2018-09-07 2020-04-07 Dialog Semiconductor (Uk) Limi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audio noise in DC-DC converters
US11394299B2 (en) * 2018-10-23 2022-07-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mon control for multiple power converter operation modes
FR3090113B1 (fr) * 2018-12-14 2020-12-04 Aptiv Tech Ltd Dispositif et méthode d’auto ajustement d’un seuil électrique de détection de défaut de puissance.
US11808792B2 (en) * 2019-02-22 2023-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level voltage detector
TWI717838B (zh) * 2019-09-18 2021-02-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
CN110794947B (zh) * 2019-09-29 2021-05-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前端电源的监测电路及服务器
CN112684353A (zh) * 2019-10-17 2021-04-20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的电流传输状态的控制及电池容量的校准方法
FR3102620B1 (fr) 2019-10-24 2022-12-23 St 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Convertisseur de tension
CN110655795A (zh) * 2019-10-25 2020-01-0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棉籽蛋白/pva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3616B (zh) * 2019-12-02 2020-09-2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Buck/Boost电路软开关PWM-PFM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1156969B1 (en) * 2020-04-24 2021-10-26 MakinaRocks Co., Ltd. Environment factor control device and training method thereof
TWI726759B (zh) * 2020-07-01 2021-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輸出穩定度之升壓轉換器
FR3113142B1 (fr) 2020-07-30 2022-12-23 St 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Convertisseur de tension
FR3113140B1 (fr) 2020-07-30 2022-12-23 St 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Convertisseur de tension
US11886264B2 (en) * 2020-09-15 2024-01-30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ad transient de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GB2600387A (en) * 2020-10-14 2022-05-04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DCDC converters
US20220209669A1 (en) * 2020-12-29 2022-06-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C-DC Converter with Out-of-Audio Circuit
US11581796B2 (en) * 2021-01-19 2023-02-14 Analog Devices, Inc.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lers for hybrid converters
US11601049B2 (en) 2021-01-19 2023-03-07 Analog Devices, Inc. Multi-phase hybrid converter
US11594956B2 (en) 2021-01-19 2023-02-28 Analog Devices, Inc. Dual-phase hybrid converter
CN113422532B (zh) * 2021-04-29 2022-05-20 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及新能源车的可变输出功率车载电源逆变器电路
US11990832B2 (en) 2022-03-14 2024-05-21 Nxp Usa, Inc. Multi-mode transition for a DC-DC converter
TWI812189B (zh) * 2022-04-25 2023-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以及電子系統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3673B2 (en) * 2000-11-10 2003-08-05 Denso Corporation Charge-pump circuit and a load-driving circuit utilizing the same
US20060125454A1 (en) * 2004-12-10 2006-06-15 Tien-Tzu Chen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 operating without a discontinuous mode
CN100571001C (zh) * 2006-03-23 2009-12-16 株式会社理光 开关调节器
CN101785173A (zh) * 2007-08-06 2010-07-21 英特尔公司 使用动态负载检测和跟踪来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CN202261007U (zh) * 2011-08-26 2012-05-30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式电源供应器及其控制电路
US20120153921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Brokaw A Pau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binations of current feedback for frequency compensation, overload detection, and super overload detection in switching power conversion
US20120212203A1 (en) * 2011-02-17 2012-08-23 William Todd Harri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c/dc conver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8429B1 (en) 2000-03-09 2002-05-14 Hengchun Mao Controller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JP2003333831A (ja) * 2002-05-15 2003-11-21 Ricoh Co Ltd 電源供給回路
WO2006016322A1 (en) 2004-08-04 2006-02-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nverter circuit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control
CN101505096B (zh) * 2008-03-14 2011-04-13 天津英诺华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脉冲宽度频率调节模式dc/dc升压电路
US9246390B2 (en) 2008-04-16 2016-01-26 Enpirion, Inc. Power converter with controller operable in selected modes of operation
US8008902B2 (en) * 2008-06-25 2011-08-30 Cirrus Logic, Inc. Hysteretic buck converter having dynamic thresholds
US8049481B2 (en) 2008-12-29 2011-11-01 Iwatt Inc. Adaptive multi-mode digital control improving light-load efficiency i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s
JP5504685B2 (ja) * 2009-04-27 2014-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TWI379499B (en) * 2009-06-01 2012-12-1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n-time in switching regulator
US8330435B2 (en) 2009-10-15 2012-12-11 Intersil Americas Inc. Hysteretic controlled buck-boost converter
US8901908B2 (en) * 2010-06-08 2014-12-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C-DC conversion using digitally controlled adaptive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JP5341842B2 (ja) * 2010-08-31 2013-11-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TWI413350B (zh) * 2010-09-01 2013-10-21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一種開關電源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164613A1 (ja) * 2011-05-31 2012-12-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8611116B2 (en) * 2011-07-28 2013-12-17 Power Integrations, Inc. Varying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period of a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TWI445293B (zh) * 2011-08-26 2014-07-1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Pfm電源供應器的頻率抖動控制電路及方法
CN102324837A (zh) * 2011-09-26 2012-01-18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wm/pfm控制电路
US9112498B2 (en) * 2011-11-01 2015-08-18 Dialog Semiconductor Inc. Dynamic MOSFET gate drivers
US9419527B2 (en) * 2012-03-07 2016-08-16 Dialog Semiconductor Inc. Regulation for power supply mode transition to low-load operation
US9077242B2 (en) 2012-09-27 2015-07-0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Converter and method which remains biased for operation in the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mode an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mode
US9722490B2 (en) 2013-09-05 2017-08-01 Intersil Americas LLC Smooth transition of a power supply from a first mode, such as a pulse-frequency-modulation (PFM) mode, to a second mode, such as a pulse-width-modulation (PWM) mod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3673B2 (en) * 2000-11-10 2003-08-05 Denso Corporation Charge-pump circuit and a load-driving circuit utilizing the same
US20060125454A1 (en) * 2004-12-10 2006-06-15 Tien-Tzu Chen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 operating without a discontinuous mode
CN100571001C (zh) * 2006-03-23 2009-12-16 株式会社理光 开关调节器
CN101785173A (zh) * 2007-08-06 2010-07-21 英特尔公司 使用动态负载检测和跟踪来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US20120153921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Brokaw A Pau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binations of current feedback for frequency compensation, overload detection, and super overload detection in switching power conversion
US20120212203A1 (en) * 2011-02-17 2012-08-23 William Todd Harri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c/dc converter
CN202261007U (zh) * 2011-08-26 2012-05-30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式电源供应器及其控制电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346A (zh) * 2015-05-06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力管理的电压转换器
CN106130346B (zh) * 2015-05-06 2019-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力管理的电压转换器
CN109643957A (zh) * 2016-08-30 2019-04-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
CN109643957B (zh) * 2016-08-30 2020-12-11 松下半导体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
CN112020044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20044B (zh) * 2019-05-31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16386B2 (en) 2019-05-31 2022-04-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113300577A (zh) * 2021-06-22 2021-08-24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针对开关电源进行轻负载电流检测的方法、电路结构及其功率分配电路系统
CN113300577B (zh) * 2021-06-22 2022-07-19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针对开关电源进行轻负载电流检测的方法、电路结构及其功率分配电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61618A1 (en) 2015-03-05
US9722490B2 (en) 2017-08-01
TW201513545A (zh) 2015-04-01
US9866114B2 (en) 2018-01-09
US9692297B2 (en) 2017-06-27
CN104426375B (zh) 2018-12-07
US20150061617A1 (en) 2015-03-05
US9502974B2 (en) 2016-11-22
TWI657650B (zh) 2019-04-21
TW201517476A (zh) 2015-05-01
TW201517477A (zh) 2015-05-01
US20150061626A1 (en) 2015-03-05
CN104426362B (zh) 2018-07-06
CN104426361B (zh) 2018-08-21
CN104426375A (zh) 2015-03-18
TWI649949B (zh) 2019-02-01
TWI660565B (zh) 2019-05-21
CN104426362A (zh) 2015-03-18
US20150062108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361A (zh) 电源供应器从第一模式(例如脉波频率调变的模式)到第二模式(例如脉波宽度调变模式)的平滑转变
US8618788B2 (en) Dynamically adjusted multi-phase regulator
CN106788398B (zh) 时钟分频电路、控制电路以及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CN105429463B (zh) 开关模式功率变换器中的动态电压转换控制
US9614437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3138577B (zh) 维持可变频率调制器的线性增益的系统和方法
CN105612470A (zh) 混合电压调节器中的反馈控制
US9819276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using DC/DC converter
CN105075086A (zh) 电压调节器
US9088174B2 (en) Adjusting voltage regulator operating parameters
US9520781B2 (en) Rapid-transition DC-DC converter
CN103929059B (zh) 包括电流限流方案的调制器
George et al. A reconfigurable buck-boost 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 with adaptive gain and discrete frequency scaling control
Kularatna et al. Supercapacitor assisted low dropout regulators (SCALDO) with reduced switches: A new approach to high efficiency VRM designs
CN103390989A (zh) 用于开关模式调节器的动态下垂的系统和方法
Pasetti et al. A High-Voltage Low-Power DC-DC buck regulato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Gao A Two-mode Buck Converter toward High Efficiency for the Entire Load Range for Low Power Applications
US6894462B1 (en) Ratio adaptive gated oscillator
Sun et al. A capacitor current based adaptive hysteresis controlled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DC-DC converter
Kester et al. Section 4 switched capacitor voltage converters
Saad et al. A Two-Stage Boost-Buck Converter with Intermediate Bus Voltage Control Scheme for Li-Ion Battery Powered Applications
Qiu et al. A new active compensator scheme for dynamic voltage scaling in voltage regulators
Gurram et al. DC-to-DC switching-regulator insights–achieving longer battery life in DSP systems
Bansal et al. A switch-cap regulator for SoC applications
Luo Integrated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with hybrid control sche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