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2783A - 转管器 - Google Patents

转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2783A
CN104422783A CN201410427697.0A CN201410427697A CN104422783A CN 104422783 A CN104422783 A CN 104422783A CN 201410427697 A CN201410427697 A CN 201410427697A CN 104422783 A CN104422783 A CN 104422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pipe support
tube
label
friction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76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2783B (zh
Inventor
M.巴赫
D.休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 Hoffmann La Roche AG
Original Assignee
F Hoffmann La Roch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 Hoffmann La Roche AG filed Critical F Hoffmann La Roche AG
Publication of CN104422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2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2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2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6Test-tube stands; Test-tube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comprising robots or similar manipul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42Type of codes
    • G01N2035/00772Type of codes mechanical or optical code other than bar c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01N2035/0413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moving in one dimen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8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sensing of data fields affixed to objects or articles, e.g. coded lab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3332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动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的转管器,包括:枢转杆,具有两个杆臂;摩擦轮,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至一个杆臂上,并布置为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或脱离接触,从而通过摩擦转动试管;第一致动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摩擦轮结合;预张紧器,所述预张紧器能够产生作用在枢转杆上的预张紧力,以沿一个枢转方向枢转所述枢转杆;偏心轮,以可转动的方式相对于底座固定,并布置为碾压另一个杆臂,以沿另一个枢转方向使所述枢转杆枢转;以及,第二致动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偏心轮结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读取试管的计算机可读标签的信息的系统和方法,其中,管架穿过读取器,转管器转动至少一个试管,读取器用于读取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

Description

转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研究、生化常规分析、临床诊断和临床研究领域,并涉及一种转管器,所述转管器用于转动试管架中的试管,以便读取由附在试管上的标签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信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供各种分析方法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已经可在市场上买到。现代分析仪器通常适合于处理盛装在标准样品容器(例如试管)中的样品。已知的是,为了能够以批量或连续方式处理许多样品,可以把多个试管布置在通常称为“管架”的专用试管容纳装置中。为了标识样品并向特定样品分配试验结果,一种方便的做法是在试管上贴上标签,这种标签提供与试管中盛装的样品相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
现代分析仪器通常配有固定式读取器,用于读取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因此,需要相对于该读取器把试管标签置于适当的读取位置,以便获取信息。但是,由于试管通常以松动地安置的方式容纳于管架中,因此试管可能会被意外转动,特别是在搬运管架以进行运输等情况中,因此,在此类情况中,试管的角度位置可能是未限定的。相应地,在读取样品信息时,标签可能无法读取,因而不能获取信息。因此,可能需要转动试管,以便使标签变得易读。
众所周知的是,可以使用试管夹来实现试管的自动化转动。但是,试管夹的成本相当高,并且需要很多构造空间,而这不利于仪器的小型化。而且,试管夹的结构复杂,需要进行很复杂的控制才能实现足够的过程安全性。另外,使用试管夹可能导致试管磨损增加。
美国专利6,081,326揭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能够与容纳于管架中的试管侧向接触,从而通过摩擦转动试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用于转动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以便读取由附在试管上的标签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信息的改进型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这些及更多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转动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的转管器、一种用于读取试管的计算机可读标签的信息的系统、以及一种用于读取试管的计算机可读标签的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试样管”在此与“试管”具有相同的含义,它是试样收集试管,又称“初级管”,用于接收取自患者的样品并把包含在其中的样品运送至分析试验室进行诊断,它也可以是“二级管”,用于接收取自初级管的一份样品。初级试样管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通常由堵头封闭。堵头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这通常与管的类型相关,即,其中的样品的类型、或其中的样品的处理条件类型、或试管和其中的样品的处理过程类型。二级管通常由塑料制成,与初级管相比,其尺寸和类型的变化程度较低。具体而言,二级管可小于初级管,并且设计为通过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堵头(例如螺旋式)封闭。试管例如可为管状试管,它可具有圆柱形轴,圆柱形轴的底部由圆滑形(例如半球形)的底面封闭。管状试管的垂直于轴中心线方向的截面大致为圆形。
“计算机可读标签”在此可互换地称为“标签”,它提供可被获取的信息,尤其是编码信息(编码),以标识盛装在试管中的样品,或者可选择指定该样品。编码信息可按条型码、二维码或字母数字码的形式存储。标签可贴到试管上。例如贴到管状试管的圆筒壁上。在本文中,标签还可以是用于以电子方式存储和获取信息的电子标签,例如RFID标签。
“管架”在此可互换地称为“架”它指具有容纳试管的多个底座的管座。布置在管架上的试管可以是松动地安置的,以便以受控或不受控的方式进行旋转运动。管架构造为以竖直的方式容纳试管。
“试管读取器”在此可互换地称为“读取器”,它涉及用于获取由标签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信息的装置。具体而言,读取器例如能够读取条型码等编码信息。读取器例如可构造为以光电方式读取由标签提供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转动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以改变试管的角度位置的新型装置,在下文中该装置称为“转管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具有两个杆臂的枢转杆,所述枢转杆以可枢转方式固定至固定式底座上,从而能够绕位于两个杆臂之间的枢转轴线枢转。相应地,枢转杆可沿两个相反的枢转方向枢转,这两个枢转方向又称为“第一枢转方向”和“第二枢转方向”。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枢转杆轴线处于竖向,因而枢转杆可在水平面上枢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摩擦转动试管的从动摩擦轮,所述从动摩擦轮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杆臂上,并布置为通过使枢转杆枢转而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或脱离接触。摩擦轮用于通过摩擦转动试管(即,改变试管的角度位置)。具体而言,摩擦轮可与至少一个管状试管的圆柱轴接触或脱离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摩擦轮布置为处于管架中的试管的竖直方向,具有竖向轮轴线,因而可在水平面上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与摩擦轮结合以实现转动的第一致动器。第一致动器例如可构造为电机,具有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摩擦轮结合的从动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是直流电机。相应地,摩擦轮可被主动地转动,从而通过摩擦被动地转动至少一个试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固定至枢转杆上,从而可随枢转杆一起移动。这种构造特别紧凑,因此有利于减小装置的总构造空间。而且,摩擦轮易于与第一致动器结合,从而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预张紧器,所述预张紧器能够产生作用在枢转杆上的预张紧力,以沿一个枢转方向预张紧枢转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张紧器构造为具有两条支腿的支腿弹簧,该支腿弹簧能够通过相对于一条支腿移动另一条支腿来产生弹力,其中,一条支腿固定至杆臂上,另一条支腿相对于底座固定。此实施方式能实现方便、经济高效地生产所述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布置为碾压第二杆臂,以便沿枢转方向枢转杠杆、从而抵抗预张紧器的预张紧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与偏心轮结合,以转动偏心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致动器构造为电机,例如步进电机,能够以逐步方式转动偏心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轮包括以偏心方式固定至第二致动器的从动轴从而转动偏心轮的圆盘。
相应地,通过转动枢转杆,能够随意地使所述摩擦轮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或脱离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预张紧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枢转方向转动枢转杆,能够使摩擦轮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通过在碾压第二杆臂的偏心轮的作用下沿第二枢转方向转动枢转杆,能够使摩擦轮与至少一个试管脱离接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碾压第二杆臂的偏心轮的作用下沿第一枢转方向转动枢转杆,能够使摩擦轮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通过在预张紧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枢转方向转动枢转杆,能够使摩擦轮与至少一个试管脱离接触。
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动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两个杆臂的枢转杆,该枢转杆以可枢转的方式固定至底座上,从而能够绕两个杆臂之间的枢转轴线枢转;通过摩擦来转动试管的摩擦轮,该摩擦轮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杆臂上,并布置为通过枢转所述枢转杆来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或脱离接触,以转动试管;第一致动器,该致动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摩擦轮结合,以转动摩擦轮;预张紧器,该预张紧器能够产生作用在枢转杆上的预张紧力,以沿一个枢转方向枢转所述枢转杆;可转动偏心轮,该偏心轮布置为碾压第二杆臂,以沿另一个枢转方向使所述枢转杆枢转;以及,第二致动器,该致动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偏心轮结合,以转动偏心轮。
因此,本发明的装置能够以简单、结构紧凑、经济高效的方式转动布置在管架中的至少一个试管,从而使由附在试管上的标签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信息能被固定式标签读取器读取。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转动试管时,不会在试管上施加任何倾斜作用。因此,试管可保持竖直朝向或其它朝向,以便样品的进一步处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光栅(light barrier),所述光栅包括光源与光检测器之间的光路,能够指示光路的阻断或非阻断状态。而且,用于阻断光路的遮光元件相对于偏心轮固定,从而能与偏心轮一起转动。具体而言,所述遮光元件配置为根据摩擦轮是与试管接触还是与试管脱离接触来改变光路的状态。相应地,能够可靠地确定摩擦轮是与试管接触还是与试管脱离接触,从而提高所述装置的过程安全性。遮光元件例如可包括圆盘的一段。所述装置与用于驱动偏心轮的步进电机结合,从而提供一种使摩擦轮与试管接触或脱离接触并对结果进行控制的方便、经济高效的方式。具体而言,不需要使用与解码器结合的两个直流电机来执行此任务,从而避免很高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读取试管的计算机可读标签的信息的新型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支承试管的管架;布置在管架中、并带有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信息的标签的一个或多个试管;能够读取由标签提供的信息的读取器;以及能够相对于读取器输送管架的管架输送机构,该管架输送机构用于使管架通过读取器,并把管架输送至读取位置,使读取器能读取容纳于管架中的至少一个试管的标签的计算机可读信息。所述系统还包括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转动试管的转管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为:控制输送机构,以使管架移过读取器;控制转管器,以转动至少一个试管;以及控制读取器,以读取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因此,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能够被读取器可靠地读取,以识别和/或指定盛装在试管中的样品。相应地,能够把试验结果分配给特定样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以如下方式控制转管器:只有在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不能读取时,才使摩擦轮与试管接触。相应地,该系统有利于节省处理样品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以如下方式控制输送机构:若试管的标签可读取,则不停止管架的输送。相应地,该系统有利于节省处理样品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以如下方式控制第一致动器的转动:只有在光栅指示摩擦轮与试管接触时,才转动摩擦轮。因此,该系统有利于节省处理样品所需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以如下方式控制输送机构:使管架相对于读取器保持不动,直到光栅指示摩擦轮与试管脱离接触。相应地,能够防止管架移动,直到摩擦轮与试管脱离接触,以避免管架和/或试管发生机械损坏或搬运不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读取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上的计算机可读标签的信息的新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管架通过读取器,以读取布置在管架中的试管上的标签提供的信息;
-通过枢转枢转杆使固定至枢转杆的摩擦轮与至少一个试管接触;
-转动摩擦轮,以便通过摩擦转动试管;
-读取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以及
-使摩擦轮与试管脱离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只有在由试管的标签提供的信息不能读取时,才使摩擦轮与试管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只有在试管的计算机可读标签不能读取时,才中断管架的输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只有在指示摩擦轮与试管已接触时,才转动摩擦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架相对于读取器保持不动,直到指示摩擦轮与试管已脱离接触。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上述实施方式可单独使用或任意结合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和更多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结合于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之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文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的分析仪器的详细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本发明中所述的用于转动试管的转管器。
图2A-2B是图1所示的转管器的俯视图,示出了摩擦轮与试管脱离接触的状态(图1A)或与试管接触的状态(图1B)。
图3是图1所示的转管器的透视前视图。
图4A-4B是图1所示的转管器的透视侧视图,示出了偏心轮处于第一转动位置的状态(图4A)或处于第二转动位置的状态(图4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下面说明用于转动试管的转管器1。如图1所示,转管器1可为样品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该样品处理系统通常以标号100表示,例如利用一种或多种分析方法处理样品的分析仪器。
请参考图1,系统100包括安装架52,该安装架用于布置处理样品所需的各种部件和机构。具体而言,系统100包括用于例如相对于固定式读取器37输送管架35的管架输送机构53(不进一步详述)。更具体地说,管架输送机构53在工作时可使管架35通过读取器37,以读取附在容置于管架35中的试管36上的提供计算机可读信息的标签38。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管架35。
请参考图1、图2A和图2B,管架35包括多个管座42,每个管座具有大致为圆形的截面,适合于接收松动地安置并处于竖直位置的管状试管36。如图所示,管架35包含并排布置为一行的多个(例如五个)管座4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考虑任何其它数目的管座42。在面向转管器1的一侧,每个管座42具有矩形窗口39,该矩形窗口使转管器1的摩擦轮14能与容纳于管座42中的试管36接触,从而通过摩擦转动试管36。在面向读取器54的一侧,每个管座42具有纵向缺口46,使读取器54能够读取由附在管座42中的试管36上的标签38提供的信息。如图所示,每个管状试管36具有圆柱形管轴43和圆滑形(例如半球形)管底44,从而当沿管轴43剖切时,试管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轮廓。由于每个试管36是松动地安置的,因此每个试管36可在管座42中绕轴中心线45转动,以改变试管36的角度位置。
下面将参照图2A、图2B和图3详细说明转管器1。转管器1包括固定式底座16,所述底座具有大致为U形的轮廓,该轮廓是由用于在底侧固定转管器1的板形底部17、与底板17平行的板形顶部19、以及连接底部17和顶部19的板形后部18形成的。转管器1还包括枢转杆2,所述枢转杆2构造为水平布置的板,具有第一杆臂3和第二杆臂4。枢转杆2以可枢转的方式固定至立柱5,立柱5固定至底部17。因此,枢转杆2可绕两个杆臂3、4之间的由柱5的中心对称轴线限定的竖直杆轴线6枢转。所以,梳转杆2可沿两个枢转方向枢转,即,第一枢转方向(自上方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和第二枢转方向(自上方观察时为逆时针方向)。第一杆臂3包括第一杆部12和第二杆部13,第一杆部12直接连接至第二杆臂4。如图2A和2B所示,第一杆臂3具有成一定角度的外轮廓34,第一杆部12和第二杆部13之间形成90°夹角。
第一杆臂3包括具有摩擦轮14的第一端部7。摩擦轮14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杆臂3,从而可在水平面上绕竖直轮轴线15转动。摩擦轮14的竖直回转销25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端部7的回转齿轮26结合,从而把摩擦轮14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杆臂3,而杆轴线6与由回转销25的中心轴线限定的轮轴线15平行。摩擦轮14具有橡皮环20,该橡皮环20可与试管36摩擦接触。第二杆臂4从杆轴线6向第二端部8逐渐变小,例如构造为逐渐变窄的舌形9。舌形9的一侧具有用于与偏心轮11接触的接触面10。
转管器1还包括用于驱动摩擦轮14的第一(直流)电机21(不构造为步进电机)。具体而言,第一电机21在第一杆部12和第二杆部13的中间位置固定至第一杆臂3。因此,第一电机21可随枢转杆2一起移动。第一电机21的第一从动轴28穿过第一杆臂3,从而布置在第一杆臂3的下侧。第一齿轮23固定至第一轴28上,并与固定至用于把第一电机21与摩擦轮14结合的回转销25的第二齿轮24啮合。所以,通过驱动第一轴28,可以通过啮合齿轮23、24驱动摩擦轮14。
转管器1还包括支腿弹簧30,支腿弹簧30包括第一支腿31和第二支腿32,用于沿一个枢转方向预张紧枢转杆2。支腿弹簧30旋绕从固定在底座上的柱5探出的销33,其第一支腿31固定至第一杆臂3的第一端部7,第二支腿32夹紧在第二电机22上,处于预张紧状态,其中,弹力使枢转杆2沿第一枢转方向枢转。
第二电机22构造为步进电机,用于驱动偏心轮11。具体而言,第二电机22固定至底座16的顶部19,从而相对于枢转杆2固定不动。第二电机22的第二从动轴29穿过顶部19,从而布置在顶部19的下侧。如图4A和图4B所示,偏心轮11具体为以偏心的方式固定至第二轴29上的圆盘27,所述圆盘27相对于第二轴29形成比较突出的第一圆盘部50和不太突出的第二圆盘部51。圆盘27布置为在其转动时始终与舌形9的接触面10接触并碾压接触面10。
请参考图4A和图4B,转管器1还包括具有处于光源40和光传感器41之间的光路48的光栅(light barrier)47,所述光栅47能够指示光路48的阻断状态或非阻断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光栅机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光栅47还包括构造为圆盘的一段的遮光元件49。
具体而言,遮光元件49固定至第二轴29上,因而可随偏心轮11的圆盘27一起转动。所以,光栅47可用于可靠地检测偏心轮11的角度位置,从而确定摩擦轮14是处于与试管36接触的状态还是与试管36脱离接触的状态。更具体地说,如图4A所示,若较宽的第一圆盘部50面向接触面10,则意味着摩擦轮14处于与试管36脱离接触的状态,此时遮光元件49处于光路48之外,如图4B所示,若较小的第二圆盘部51面向接触面10,则意味着摩擦轮14处于与试管36接触的状态,此时遮光元件49阻断光路48。相应地,可随时通过光栅47检测摩擦轮14和试管36之间的接触。当然,也可通过阻断光路48来检测摩擦轮14的非接触状态。
在需要读取标签38的信息时,必须把试管36置于读取器37之前的适当位置(在下文中,该位置表示为“读取位置”),并且必须相对于读取器置于适当的角度位置,才能获取存储的信息。在读取位置,管座42的缺口46面向读取器,从而允许读取标签38。同时,如果标签38不能读取,那么可以使摩擦轮14通过管座42的窗口39贴近试管36,以便在读取位置转动试管36。
更具体地说,管架输送机构53在工作时沿读取器37输送管架35,使布置在管架35中的试管36依次通过读取器3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若试管处于读取位置,则不论标签38是否可读,都中断管架35的输送。在标签可读取的情况中,若摩擦轮不与试管35接触,则可以缩短停止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若试管36的标签38在处于读取位置时可读取,则不中断管架35的输送,只有在标签38不能读取时,才中断管架35的输送。若标签38不能读取,则操作转管器1以转动处于读取位置的试管36。从图2A所示的位置开始,通过使较小的第二圆盘部51移至面向接触面10的位置,支腿弹簧30的弹力使枢转杆2沿第一枢转方向转动,橡皮环20被推向试管36,从而到达图2B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摩擦轮14与试管36接触。通过使用第一电机21驱动摩擦轮14,可在摩擦作用下使试管36转动,从而使标签38的计算机可读信息易于读取。例如,可以连续驱动摩擦轮14,使试管36至少转一整圈,在转动试管36的过程中,能够读取由标签38提供的信息。或者,可以使试管36转动不到一整圈,直到由标签38提供的信息可被读取,例如,可使试管36转至面向读取器37的位置。例如,第一电机21可与能够确定摩擦轮14的角度位置并验证摩擦轮14的转动的定位传感器(编码器)结合,或者以时控方式致动。然后,在读取标签38的信息之后,从图2B所示的位置开始,通过使较宽的第一圆盘部50移至面向接触面10的位置,枢转杆2抵抗支腿弹簧30的弹力沿第二枢转方向枢转,到达如图2A所示的位置。例如,圆盘27可转动180°,以便使第一圆盘部50与接触面10接触。利用构造为步进电机的第二电机22,可以随意逐步转动偏心轮11。相应地,橡皮环20与试管26脱离接触。光栅47用于检测摩擦轮14是否与试管36脱离接触。然后,可以继续管架35的输送,直到另一个试管36处于读取位置,其中,只有在标签38不能读取时,才停止管架35的输送。
当然,按照上述提示,能够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饰和变化。因此,应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可按不同于具体设计的方式实施。例如,转管器1可构造为通过偏心轮11的作用使摩擦轮14与试管36接触,并通过支腿弹簧30的弹力使摩擦轮14与试管36脱离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转管器1具有许多优点。一个主要优点是,摩擦轮14被水平地推向试管36,对管架35和/或试管36没有任何倾斜作用。因此,能够显著改进管架35的搬运并提高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由于力的分布很一致,摩擦轮14以相当均匀一致的方式推向试管36。另外,利用光栅47能够随时确定摩擦轮14的接触或非接触状态,从而实现稳定的过程控制和精确的错误处理,并提高过程安全性。在摩擦轮14与试管36接触的情况中,能够可靠地避免管架35的输送。总体来说,转管器1设计得很紧凑,其占用空间很小。而且,转管器1结构简单、稳固,适合于长期免维护使用。它包含的部件很少,能实现低成本、方便地生产,并且,由于部件数量少,能够实现很小的公差。标签38的信息仅需通过两个电机来读取,其中,只有一个电机构造为直流电机,从而能节省成本。通过仅在处于读取位置的试管的标签不能读取时才中断管架的输送,能够使处理样品的工作流程变得很高效。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转动布置在管架(35)中的试管(36)的转管器(1),包括:
具有两个杆臂(3、4)的枢转杆(2),所述枢转杆(2)以可枢转的方式固定至底座(16)上,从而能够绕两个杆臂(3、4)之间的枢转轴线(6)枢转;
摩擦轮(14),所述摩擦轮(14)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至一个杆臂(3),并布置为与至少一个试管(36)接触或脱离接触,以便通过摩擦转动试管(36);
第一致动器(21),所述第一致动器(21)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摩擦轮(14)结合,以转动摩擦轮(14);
预张紧器(30),所述预张紧器(30)能够产生作用在所述枢转杆(2)上的预张紧力,以沿一个枢转方向枢转所述枢转杆(2);
偏心轮(11),所述偏心轮(11)以可转动的方式相对于底座(16)固定,从而碾压另一个杆臂(4),以沿另一个枢转方向使所述枢转杆(2)枢转;以及
第二致动器(22),所述第二致动器(22)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偏心轮(11)结合,以转动偏心轮(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管器(1),其中,偏心轮(11)包括圆盘(27),所述圆盘(27)以偏心的方式固定至第二致动器(22)的可转动轴(2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管器(1),其中,预张紧器包括具有两个支腿(31、32)的支腿弹簧(30),一个支腿(31)固定至杆臂(3)上,而另一个支腿(32)相对于底座(16)固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管器(1),其中,所述枢转轴线(6)处于竖直方向,从而使枢转杆(2)能够在水平面上转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管器(1),包括:
-具有光路(48)的光栅(47),所述光栅(47)能够指示光路(48)的阻断或非阻断状态,和
-用于阻断光路(48)的遮光元件(49),所述遮光元件(49)相对于偏心轮(11)固定,其中,遮光元件(49)构造为根据摩擦轮(14)是与试管(36)接触还是与试管(36)脱离接触的情况来改变光路(48)的状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管器(1),其中,遮光元件(49)包括圆盘(27)的一段。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管器(1),其中,第一致动器(22)固定至枢转杆(2)。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管器(1),其中,第一致动器(21)是直流电机,第二致动器(22)是步进电机。
9.一种用于读取试管(36)的计算机可读标签(38)的信息的系统(100),包括:
-用于支承试管(36)的管架;
-布置在管架(35)中的一个或多个试管(36),所述试管(36)带有用于提供计算机可读信息的标签(38);
-能够读取由标签(38)提供的信息的读取器(37);
-能够输送管架(35)的管架输送机构(53);
-用于转动至少一个试管(36)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管器(1);以及
-控制器(54),所述控制器(54)配置为:
控制管架输送机构(53),以使管架(53)通过读取器(37);
控制转管器(1),以转动至少一个试管(36);以及
控制读取器(37),以读取由试管(36)的标签(38)提供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控制器(54)配置为以如下方式控制转管器(1):只有在由试管(36)的标签(38)提供的信息不能读取时,才使摩擦轮(14)与试管(36)接触,以转动试管(36)。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控制器(54)配置为以如下方式控制管架输送机构(53):只有在试管(36)的标签(38)不能读取时,才中断管架(35)的输送。
12.一种用于读取布置在管架(35)中的试管(35)的计算机可读标签(38)的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管架(35)通过读取器(37),以读取由标签(38)提供的信息;
-通过枢转枢转杆(2)使固定至所述枢转杆(2)的摩擦轮(14)与至少一个试管(36)接触;
-转动摩擦轮(14),以便通过摩擦转动试管(36);
-读取由试管(36)的标签(38)提供的信息;以及
-使摩擦轮(14)与试管(36)脱离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在由试管(36)的标签(38)提供的信息不能读取时,才使摩擦轮(14)与试管(36)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在试管(36)的计算机可读标签(38)不能读取时,才中断管架(35)的输送。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在指示所述摩擦轮(14)与试管(36)已接触时才转动摩擦轮(14),和/或所述管架(35)相对于读取器(37)保持固定不动直到指示所述摩擦轮(14)与试管(36)已脱离接触。
CN201410427697.0A 2013-08-27 2014-08-27 转管器 Active CN104422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81920.3A EP2842629B1 (en) 2013-08-27 2013-08-27 Device for reading of an identification code carried by tubular containers using a tube rotator
EP13181920.3 2013-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2783A true CN104422783A (zh) 2015-03-18
CN104422783B CN104422783B (zh) 2018-02-02

Family

ID=4903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7697.0A Active CN104422783B (zh) 2013-08-27 2014-08-27 转管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59268B2 (zh)
EP (1) EP2842629B1 (zh)
JP (1) JP6538317B2 (zh)
CN (1) CN104422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4269A4 (en) 2015-06-26 2019-01-23 Abbott Laboratories REACTION TANK EXCHANGER DEVICE FOR DIAGNOSTIC ANALYZER
WO2017104576A1 (ja) * 2015-12-15 2017-06-22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対象物を回転させる装置
CA3005265A1 (en) 2015-12-31 2017-07-06 Counsyl, Inc. Robotic system for sorting sample tubes
CN107661787B (zh) * 2017-11-08 2024-02-27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一种避光试管架
CN114955512B (zh) * 2022-05-27 2023-09-29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试管旋转机构和流水线样本传送系统
CN115230844B (zh) * 2022-07-25 2023-07-18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检验用转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9203A (en) * 1974-08-04 1975-09-30 Anatronics Corp Analysis system having random identification and labeling system
EP0972744A2 (en) * 1998-07-14 2000-01-19 Bayer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capper
CN1680967A (zh) * 2004-04-05 2005-10-12 株式会社Ids 条形码阅读装置
CN101558314A (zh) * 2006-12-04 2009-10-14 英派克埃彼有限公司 用于容器载体传送器的容器载体转向装置
WO2013108169A1 (en) * 2012-01-17 2013-07-25 Inpeco Holding Ltd. Traceable labeling apparatus for containers of biological produc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8433A (en) * 1973-12-27 1975-08-05 American Science & Eng Inc Label reading and writing on cylindrical container
US4518264A (en) * 1982-07-13 1985-05-21 Mitsubis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irring apparatus
JPH0450254Y2 (zh) * 1986-01-29 1992-11-26
JPH0227566U (zh) * 1988-08-10 1990-02-22
JPH03170868A (ja) * 1989-11-29 1991-07-24 Shimadzu Corp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JPH0575856U (ja) * 1992-03-16 1993-10-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バー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
CA2105741C (en) * 1993-09-08 1997-03-18 Teruaki Itoh Automatic vessel supplying and labeling apparatus
JPH07239333A (ja) * 1994-02-28 1995-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
FR2764704B1 (fr) * 1997-06-16 1999-08-20 Stago Diagnostica Dispositif pour la lecture automatique d'un code d'identification porte par des recipients tubulaires
JP2002060049A (ja) * 2000-08-10 2002-02-26 Gunze Ltd 物品の回転位置決め装置
JP3908744B2 (ja) * 2004-03-08 2007-04-25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エス 試験管のバーコード読取り装置
JP2006052995A (ja) * 2004-08-10 2006-02-23 Sysmex Corp 試料容器回転装置
JP4652746B2 (ja) * 2004-08-20 2011-03-16 照明 伊藤 試験管ラベル貼付装置
AU2005309950B2 (en) * 2004-11-24 2011-04-21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Optical system for cell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9203A (en) * 1974-08-04 1975-09-30 Anatronics Corp Analysis system having random identification and labeling system
EP0972744A2 (en) * 1998-07-14 2000-01-19 Bayer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capper
CN1680967A (zh) * 2004-04-05 2005-10-12 株式会社Ids 条形码阅读装置
CN101558314A (zh) * 2006-12-04 2009-10-14 英派克埃彼有限公司 用于容器载体传送器的容器载体转向装置
WO2013108169A1 (en) * 2012-01-17 2013-07-25 Inpeco Holding Ltd. Traceable labeling apparatus for containers of biological produ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59268B2 (en) 2016-10-04
JP6538317B2 (ja) 2019-07-03
US20150079684A1 (en) 2015-03-19
EP2842629A1 (en) 2015-03-04
EP2842629B1 (en) 2020-04-15
JP2015045644A (ja) 2015-03-12
CN104422783B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2783A (zh) 转管器
CN102198635B (zh) 测量装置
CN103941028B (zh) 在用于多步骤分析工序的仪器中实现反应容器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EP2159735A2 (en) Multiple aperture imaging barcode reader
EP2462029B1 (en) A system for the angular orientation and detection of containers in labelling machines
KR102651553B1 (ko) 자동 샘플러 샘플 및 샘플 랙 식별
ES2268345T3 (es) Dispositivo para el analisis automatizado de una muestra liquida.
JP6742406B2 (ja) 試料取扱い装置及び試料取り扱いのための方法
CN104215152A (zh) 偏心弹簧空间位置检测装置、公差确定方法、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JP2014182148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薬容器受容位置のための閉鎖システム
CN108268809A (zh) 试管旋转机构及试管旋转扫码装置
CN104376337B (zh) 卡片传输装置及atm设备
CN105642386A (zh) 将试管重新定位在试管架中的装置
JP6752350B2 (ja) ラボラトリ試料分配システム及びラボラトリ自動化システム
EP3814254A1 (en) Container rotation device
BRPI0307378B1 (pt) dispositivo para direcionamento de uma série de receptáculos alinhados em tira
CN102539805B (zh) 一种全自动便潜血分析仪的样本自动供应装置
CN103106384A (zh) 试管扫描用旋转装置
CN109724986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顶盖面板缺陷自动检测装置
CN106909862B (zh) 条码扫描装置
CN104003142A (zh) 自动取样机的夹取式进料系统
CN210625998U (zh) 一种镜片检测装置
CN209543368U (zh) 一种扫码枪可旋转的试管扫码装置
CN202471743U (zh) 一种全自动便潜血分析仪的样本自动供应装置
WO2020217528A1 (ja) 液状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