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1456A -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1456A
CN104421456A CN201410456840.9A CN201410456840A CN104421456A CN 104421456 A CN104421456 A CN 104421456A CN 201410456840 A CN201410456840 A CN 201410456840A CN 104421456 A CN104421456 A CN 104421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ntioned
joint
valve body
val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68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1456B (zh
Inventor
本仮屋太
三留陵
熊田和彦
上野知之
木村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87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1761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21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1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08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8Auxiliary devices therefor
    • B23K3/087Soldering or brazing jigs, fixtures or clamp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10Welded housings
    • F16K27/105Welded housings for gat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圆筒状的阀主体和阀座为一体构造,并能够减少硬钎焊位置,且使硬钎焊夹具变得简单,减少硬钎焊时间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阀装置具备:阀主体,至少一个接头经由阀座与其连结,并且至少一个接头之外的其他的接头进一步与其直接连结;以及滑阀,其在阀座上移动,且使与阀主体直接连结的其他的接头和经由阀座连结的至少一个接头连通,阀主体由异型原管形成,该异型原管在构成管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且外周壁的至少内侧具有壁厚部分,壁厚部分作为供至少一个接头连结的阀座与阀主体一体形成。

Description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阀座的平坦表面上滑动的滑阀的阀装置,特别是涉及将收纳滑阀的阀主体和阀座做成一体结构,具备容易制造的滑阀的阀装置、使用该阀装置的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以往的滑阀的阀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热泵式空调机中,已知作为用于制冷制热的切换的切换阀的制冷剂流道切换用四通阀(以下,仅称为“四通阀”。)。
图12例示了作为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以往的制冷剂流道切换用四通阀101。如图12所示,四通阀101大致具备圆筒状的阀主体102、2个活塞103、104、滑阀115、阀座120以及4根接头116、117、118以及119。圆筒状的阀主体102具有长边方向的中心轴O-O,其两端部被盖体106、107封闭,在内部空间内收纳有2个活塞103、104、滑阀115以及阀座120。2个活塞103以及104与圆筒状的阀主体102同心状地配置,由连结体114一体连结,将圆筒状的阀主体102的内部空间分为3个阀室111、112以及113。
这里,第1阀室111以及第3阀室113构成为通过先导阀而任意一方的阀室与作为吸入管的第3接头118内连通。第2阀室112与作为吐出管的第1接头116连结。
2个活塞103以及104还隔着滑阀115经由连结体114与滑阀115一体连结。因此,滑阀115配置在阀室112内,并且构成为2个活塞103以及104和滑阀115在图12中沿左右方向一体地移动。滑阀115具备朝向下方开放的流道121,在阀座120的平坦面120a上沿左右方向移动。在阀座120设置有3个开口122、123以及124,分别与第2、第3、第4接头117、118以及119连接。因此,滑阀115的流道121形成为能够连通阀座120的3个开口122、123以及124中的2个。滑阀115的流道121通过向左右移动,使开口122和123,或者开口123和124连通,由此切换制冷剂的流道。例如,经由滑阀115的流道121而开口122和123连通时,未连通的剩余的开口124与第2阀室112连通。4根接头中,第1接头116是作为与压缩机的吐出侧连结的吐出管的接头,如图12所示,与设置在与阀座120对置的位置的开口125连结,与第2阀室112连通。第3接头118是作为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结的吸入管的接头,如图12所示,与设置在阀座120的正中间的开口123连结。第2接头117是作为经由压缩机与第4接头119连接的连接管的接头,如图12所示,与设置在阀座120的左侧的开口122连结。第4接头119是作为经由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与第2接头117连接的连接管的接头,如图12所示,与设置在阀座120的右侧的开口124连结。
如图12所示,四通阀101在第1阀室111与低压侧的第3接头118连通的情况下,形成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这样的用于制冷运转的流道。相反,第3阀室113与低压侧的第3接头118连通的情况下,四通阀101形成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这样的用于制热运转的流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54-433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那样作为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以往的四通阀101,为了在圆筒状的阀主体102经由阀座120连接3根接头,使用例如如图13所示的硬钎焊夹具200。
硬钎焊夹具200具备水平的架台201、在架台201上垂直地延伸的支柱202、与架台201平行且水平地延伸并垂直地支承3个按压棒的上臂203、与架台201平行且水平地延伸的阀座承受台204以及接头管承受台205。
如图13所示,四通阀101的各部件暂时装配于硬钎焊夹具200后,进行硬钎焊。各部件的暂时装配具体而言,在圆筒状的阀主体102内插入阀座120,从如图12所示的状态上下反转180°后的状态下,将阀主体102载置于阀座承受台204上。接下来,将第1接头116的一端嵌合于接头管承受台205,并且将第1接头116的另一端嵌合于阀主体102的开口125,组装第1接头116。接着,将第2、第3、第4接头117、118以及119的各一端分别嵌合于设置在阀座120的对应的开口122、123、124,在另一端插入对应的按压棒206、207、208从而完成对夹具200的暂时装配。之后,进行硬钎焊。
这样,在作为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以往的四通阀中,将独立形成的圆筒状的阀主体102、阀座120以及4根接头116~119的全部同时进行硬钎焊,所以硬钎焊位置多,因此,接合面积也变大。另外,圆筒状的阀主体102和阀座120独立,因此对嵌入3根接头117~119的设置于圆筒状的阀主体102的3个插入孔以及与该插入孔分别对应且形成于阀座120的开口122、123、124各自的加工要求精度。并且,圆筒状的阀主体102和阀座120独立,所以在硬钎焊时的圆筒状的主体102的插入孔和对应的阀座120的开口122~124的对位也需要时间。为了使这样的对位容易,硬钎焊夹具200的构造变得复杂,夹具的热容量增大,为了加热夹具需要大量的热。因此,暂时装配需要时间,并且硬钎焊的时间变长,阀主体被长时间暴露在高温。其结果,存在硬钎焊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并且,在圆筒状的主体102硬钎焊管状的接头的情况下,钎料容易流入主体侧面(钎料垂落),存在硬钎焊变得不完全或者浪费钎料的可能性。
如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也有直接在构成圆筒状的阀主体的管壁硬钎焊接头而减少部件数的方法。该情况下,只能硬钎焊管壁的厚度量,所以存在缺乏硬钎焊的可靠性,而且成为强度弱的构造。另外,在对圆管的管壁直角地连结其他圆管的情况下,连结的其他的圆管的端部向圆管的内部空间内突出。为了防止此现象,需要预先加工其他的圆管的端部,或者在连结后进行加工,因此,增加了制造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工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点,提供使圆筒状的阀主体和阀座为一体构造,能够减少硬钎焊位置,并且硬钎焊夹具变得简单,减少硬钎焊时间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使用该阀装置的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备滑阀的阀装置,具备:阀主体,至少一个接头经由阀座与其连结,并且至少一个接头之外的其他的接头进一步与其直接连结;以及滑阀,其在阀座上移动,且使与阀主体直接连结的其他的接头和经由阀座连结的至少一个接头连通,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特征在于,阀主体由异型原管形成,该异型原管在构成管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且外周壁的至少内侧具有壁厚部分,壁厚部分作为供至少一个接头连结的阀座与阀主体一体形成。
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优选,另外,壁厚部分作为连接突出部而与阀主体一体形成,该连接突出部以与阀座的供滑阀滑动的平坦面平行的方式在阀主体的外侧形成有平坦面。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机使用上述的阀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准备阀主体的步骤,至少一个接头经由阀座与该阀主体连结,并且至少一个接头之外的其他的接头进一步与该阀主体直接连结,且构成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阀座与该阀主体一体形成;准备与阀主体连结所需的根数的接头的步骤;准备硬钎焊夹具的步骤,该硬钎焊夹具至少具备水平的架台、在该架台上垂直地延伸的支柱、与架台平行且水平地延伸并垂直地支承至少一个按压棒的上臂、以及设置在架台上的接头管承受台;将其他的接头的一端嵌合于接头管承受台,将其他的接头的另一端嵌合于在阀主体的阀座形成的插入孔,而组装其他的接头的步骤;将经由阀座连结的至少一个接头的一端分别嵌合于设置在阀座的至少一个插入孔,在多个接头的另一端插入至少一个按压棒的步骤;用装入了阀主体以及接头的硬钎焊夹具来进行硬钎焊的步骤。
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使用该阀装置的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具备上述构造,从而不需要阀座的硬钎焊,所以组装工时、钎料的使用量减少,能够实现降低成本。另外,硬钎焊夹具变得简单,所以该硬钎焊夹具的热容量减少,硬钎焊时间减少,产量也提高。并且,硬钎焊时间缩短,所以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阀主体不会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硬钎焊状态稳定,硬钎焊的不合格率减少。
本发明中,另外,在形成供接头插入的插入孔的连接突出部形成有平坦面,所以能够积存钎料,抑制钎料垂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a)是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b)是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阀主体的加工前的原管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1实施方式,(a)是原管的主视图,(b)是阀主体的加工后的剖视图,(c)是(b)的C-C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2实施方式,(a)是原管的主视图,(b)是阀主体的加工后的剖视图,(c)是(b)的C-C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3实施方式,(a)是原管的主视图,(b)是阀主体的加工后的剖视图,(c)是(b)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4实施方式,(a)是原管的主视图,(b)是阀主体的加工后的剖视图,(c)是(b)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5实施方式,(a)是原管的主视图,(b)是阀主体的加工后的剖视图,(c)是(b)的C-C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6实施方式,(a)是表示阀主体的加工前的原管的外观的立体图,(b)是表示以阴影线表示加工前的原管的加工部分的剖面的立体图,(c)是表示阀主体的加工后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为了将接头硬钎焊至本发明的阀主体而暂时装配至硬钎焊夹具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阀主体的第7实施方式,(a)是电磁切换阀的主要部分剖视图,(b)是(a)的B-B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阀装置的空调机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以往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为了在以往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圆筒状的主体硬钎焊接头,而暂时装配至硬钎焊夹具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中:10、50—切换阀,11、11A、11B、11C、11D、11E、11F、51、102—阀主体,11’、11’A、11’B、11’C、11’D、11’E、11’F、11”F—异型拉拔原管或者异型挤压原管,12、120—阀座,12a—(阀座的)平坦面,13—第2接头(连接管),14—第3接头(吸入管),15—第4接头(连接管),16—第1接头(吐出管),20、20A、20B、20C、20D、20E—壁厚部分,18—连接突出部,18a—(连接突出部的)平坦面,31—架台,32—支柱,33—上臂,35—接头管承受台,36—按压棒,37—按压棒,38—按压棒,101、310—四通阀,102—阀主体,103、104—活塞,106、107—盖体,111、112、113—阀室,114—连结体,115—滑阀,116、117、118、119—接头,121—流道,122、123、124、125—开口,300—空调机系统,301a—低压管,301b—高压管,301c、301d、301e—导管,320—先导阀,321—阀主体,322、324—切换接头管,323—低压接头管,325—高压接头管,326—电磁线圈部,327—导线,330—室内热交换器,340—膨胀阀,350—室外热交换器,360—压缩机,361—吐出口,362—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9,对作为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道切换用四通阀进行说明。
在图2中示出了,构成大致圆筒状的管的外周壁的一部分具有用于至少形成阀座的壁厚部分20的通过异型拉拔或者异型挤压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原管11’。作为异型原管的异型拉拔原管或者异型挤压原管11’被切割为所希望的长度,机械加工壁厚部分20,从而形成如图1一体具备阀座12的大致圆筒状的阀主体11。即,如图1所示的阀主体11相当于在上述图12所示的圆筒状的主体102上一体结合阀座120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管11’以及被机械加工的阀主体11呈大致圆筒形的形状,即,剖面形状为圆形然而不限于此,只要是呈筒状可以是具有任何的剖面形状。另外,作为阀主体11的材质使用黄铜,不锈钢,铝,铁(钢管)。
如图1(a)以及(b)所例示的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四通阀10的大致圆筒状的阀主体11是通过在图2所示的原管11’的外周壁(以下,也仅称为“管”。)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机械加工沿轴方向延伸的壁厚部分20、20’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管的下部且管的内侧与长边轴O-O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壁厚部分20的大致中间部分,具有平坦面12a以及3个开口12b、12c、12d的阀座12与阀主体11一体形成。同时,在管的下部且管的外侧与长边轴O-O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壁厚部分20的大致中间部分,与阀座12对应地,具有平坦面18a以及3个插入孔18b、18c、18d的连接突出部18与阀主体11一体形成。滑阀(未图示)在平坦面12a上滑动,在开口12b、12c、12d,第2~第4接头13、14以及15嵌入插入孔18b、18c、18d而连通。在此,开口12b、12c、12d分别以与插入孔18b、18c、18d同心状地连通的方式形成,开口12b、12c、12d各自的内径与连结的各接头的内径大致相等,插入孔18b、18c、18d各自的内径与插入的各接头的外径大致相等地设定。因此,开口12b、12c、12d的内径比插入孔18b、18c、18d的内径小,所以在开口12b、12c、12d和插入孔18b、18c、18d各自的连通部形成阶梯。另外,第2~第4接头13、14以及15与以往例相同,分别是作为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连接管、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管以及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连接管的接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管外侧上部且对应于与长边轴O-O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壁厚部分20’的阀座12的大致中间部分形成有具有平坦面17a以及开口17b的连接部17。在连接部17的开口17b,经由插入孔17’b连结作为与压缩机的吐出侧连接的吐出管的第1接头16。连接部17的开口17b和插入孔17’b的关系与上述开口12b、12c、12d和插入孔18b、18c、18d之间的关系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主体11像这样形成,从而如图9所示,硬钎焊时,作为切换阀的四通阀10如以下所说明那样使用硬钎焊夹具30而暂时装配。
本实施方式中的硬钎焊夹具30具备水平的架台31、在架台31上垂直地延伸的支柱32、与架台31平行且水平延伸并将3个按压棒36、37、38垂直地支承的上臂33以及接头管承受台35。本实施方式中的硬钎焊夹具30不需要以往例的阀座承受台204。
四通阀10的暂时装配是首先将第1接头16的一端嵌合于接头管承受台35,并且将第1接头16的另一端嵌合于阀主体11的插入孔17’b,组装第1接头16。接着,将第2~第4接头13、14、15各自的一端分别嵌合于设置在阀座12的对应的插入孔18b、18c、18d,在另一端插入对应的按压棒36~38从而完成向夹具30的暂时装配。之后,进行硬钎焊。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四通阀10不需要阀座12的硬钎焊,所以能够减少组装工时、钎料的使用量,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另外,硬钎焊夹具30变得简单,所以硬钎焊夹具30的热容量减少,硬钎焊时间减少,提高了产量。并且,硬钎焊时间缩短,所以具备滑阀的阀装置10的阀主体11不会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硬钎焊状态稳定,硬钎焊的不合格率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形成插入孔18b、18c、18d的连接突出部18形成有平坦面18a,所以能够积存钎料,抑制钎料垂落的产生。
作为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四通阀10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3(a)~7(c)所示的实施方式。此外,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6(a)~(c)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
对图3(a)~(c)所示的实施方式简单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原管11’A的壁厚部分20A以在管的下部向管的内侧突出的方式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如图3(b)所示,壁厚部分20A中,如图3(b)所示的网状部分被机械加工,从而在长边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具有平坦面12a、开口12b、12c、12d以及插入孔18b、18c、18d的阀座12。另外,在阀主体11A的上部,与阀座12对置地形成插入第1接头(未图示)的插入孔17’b。这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四通阀的阀主体11A中,经由插入孔17’b,18b、18c、18d,如图9所示那样硬钎焊4根接头。
接下来,对图4(a)~(c)所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a)所示,原管11’B的壁厚部分20A,在管的下部且管的内侧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壁厚部分20B与壁厚部分20A对置地,以在管的上部向管的内侧突出的方式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如图4(b)所示,壁厚部分20A中,如图4(b)所示的网状部分被机械加工,从而在长边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具有平坦面12a、开口12b、12c、12d以及插入孔18b、18c、18d的阀座12。相同地,在壁厚部分20B中,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与阀座12对置地形成开口17b以及插入孔17’b。在这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四通阀的阀主体11B,经由插入孔17’b、18b、18c、18d,如图9所示那样硬钎焊4根接头。
如图5(a)~(c)所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原管11’C的壁厚部分20A以在管的下部向管的内侧突出的方式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壁厚部分20C与壁厚部分20A对置,以在管的上部向管的外侧突出的方式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如图5(b)所示,壁厚部分20A中,如图5(b)所示的网状部分被机械加工,从而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形成具有平坦面12a、开口12b、12c、12d以及插入孔18b、18c、18d的阀座12。相同地,壁厚部分20C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与阀座12对置地形成开口17b以及插入孔17’b。在这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四通阀的阀主体11C,如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经由插入孔17’b、18b、18c、18d,如图9所示那样硬钎焊4根接头。
如图6(a)~(c)所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原管11’D的壁厚部分20D以在管的下部向管的内侧以及外侧突出的方式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壁厚部分20C与壁厚部分20D对置,在管的上部且管的外侧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如图6(b)所示,壁厚部分20D中,如图6(b)所示的网状部分被机械加工,从而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形成具有平坦面12a、18a(参照图1)、开口12b、12c、12d以及插入孔18b、18c、18d的阀座12。相同地,在壁厚部分20C,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与阀座12对置地形成具有平坦部17a(参照图1),开口17b以及插入孔17’b的连接部17。在这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四通阀的阀主体11D,如上述,经由插入孔17’b、18b、18c、18d如图9所示那样硬钎焊4根接头。
对图7(a)~(c)所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7(a)所示,原管11’E的壁厚部分20D以在管的下部向管的内侧以及外侧突出的方式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壁厚部分20B与壁厚部分20D对置,在管的上部且管的内侧与长边轴O-O平行地延伸。如图7(b)所示,壁厚部分20D中,如图7(b)所示的网状部分被机械加工,从而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形成具有平坦面12a、18a(参照图1)、开口12b、12c、12d以及插入孔18b、18c、18d的阀座12。相同地,在壁厚部分20B,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与阀座12对置地形成具有开口17b以及插入孔17’b的连接部17。在这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四通阀的阀主体11E,如上述,经由插入孔17’b、18b、18c、18d,如图9所示那样硬钎焊4根接头。
对图8(a)~(c)所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原管11”F通过连续铸造法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之后,得到的原管11”F被切割为所希望的长度,如图8(b)所示形成原管11’F。连续铸造法是众所周知的铸造法,是将熔化的金属材料连续地注入于铸模,在铸模内迅速冷却的铸造方法。通过使用连续铸造法,能够同时形成大量的原管。原管11’F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具有半圆形的剖面的贯通孔。贯通孔的一部分由后述的形成阀座12的平坦面20fs形成。由此,在原管11’F的横剖面中,在平坦面20fs和原管11’F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壁厚部分20E。如图8(b)所示包含壁厚部分20E的管外侧和管内侧的网状部分被机械加工,从而形成一体具备如图8(c)所示的阀座12的大致圆筒状的阀主体11F。在阀主体11F的管外侧,在与阀座12对应的大致中间部分的管上部形成有具有开口17b以及插入孔17’b的连接部17。在阀主体11F的管内侧下部,在长边轴方向中间部形成具有平坦面12a、开口12b、12c、12d以及插入孔18b、18c、18d的阀座12。在这样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四通阀的阀主体11F,如上述,经由插入孔17’b、18b、18c、18d,如图9所示那样硬钎焊4根接头。
本发明的切换阀不限于如上述的四通阀,例如,也能够适用于用于控制图12所示的上述以往的四通阀101的阀室111、113的压力的如图10所示的先导电磁切换阀50。图10中,电磁切换阀50是与上述制冷剂流道切换用四通阀相同地四通阀,在阀主体51具备4个连接端口54、55、56、57。连接端口54、55、56设置于阀座53,通过在阀座53上滑动的滑阀(未图示)而切换流道。连接端口57与上述四通阀101的吐出管116连通,连接端口54与阀室111连通,连接端口55与吸入管118连通,连接端口56与阀室113连通。电磁切换阀50与以往的四通阀101相同,通过滑阀,以连通在阀座53开口的3个连接端口54、55、56中的2个的方式切换流道。具体而言,滑阀在图10中向左移动,而使连接端口54和连接端口55以及连接端口56和连接端口57连通。或者,滑阀向右移动,而使连接端口55和连接端口56以及连接端口54和连接端口57连通。此外,滑阀在图10(a)中,与由收纳于阀主体51的右侧的电磁线圈(未图示)驱动的柱塞连结。通过该电磁切换阀50的切换动作,上述以往的四通阀101将冷冻循环从制热运转切换为制冷运转(或者,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制热运转)。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50的阀主体51与上述四通阀的实施方式相同,使用异型拉拔原管或者异型挤压原管,具有连接端口54、55、56的阀座53一体形成。此外,图10(a)、(b)中,52是堵住阀主体51的一端的盖部件,61、62、63以及64是接头,54a、56a、57a是插入各接头61、63以及64的一端的插入孔(供接头62插入的插入孔未在图10(a)(b)示出)。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四通阀的情况相同,设定为:插入孔54a、56a、57a的内径与插入的接头管61、63以及64的外径大致相同,连接端口54、56以及57的内径至少比插入孔54a、56a以及57a的内径小。
对图11所示的使用本发明的阀装置的第1至第7实施方式的空调机3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1中,空调机300具备四通阀310、先导阀320、室内热交换器330、膨胀阀340、室外热交换器350、以及压缩机36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由作为主阀部的四通阀310和通过配管与该四通阀310连接的先导阀320构成。另外,四通阀310除了阀主体102与阀座120一体形成之外,是与图12所示的四通阀相同的结构。另外,图11中,对于与图12中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表示,省略其重复说明。
四通阀310的接头118通过低压管301a连接于压缩机360的吸入口362,接头116通过高压管301b连接于压缩机360的吐出口361。接头119通过导管301c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350的第1端口,接头117通过导管301d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330的第2端口。室外热交换器350的第2端口以及室内热交换器330的第1端口相互间经由膨胀阀340通过导管301e连接。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室内热交换器330和室外热交换器350为上述的顺序,然而这是系统的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室内和室外相反。
而且,如后述通过先导阀320,四通阀310的滑阀115的位置被切换为制冷运转位置或者制热运转位置。图11的制冷运转状态下,由压缩机360压缩的制冷剂从接头116流入阀室112内。高压制冷剂从与阀室112内连通的接头119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50。而且,滑阀115的位置被切换为制热运转位置的制热运转状态下,高压制冷剂从与阀室112内连通的接头117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30。即,在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360吐出的制冷剂从接头119向室外热交换器350、膨胀阀340、室内热交换器330、接头117循环,室外热交换器350作为冷凝器(condensare),室内热交换器330作为蒸发器(evaporator)发挥功能,进行制冷运转。另外,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向与上述的方向相反方向循环所以室内热交换器330作为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35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进行制热运转。
先导阀320具有圆筒状的阀主体321。在该阀主体321安装有高压接头管325、低压接头管323以及2个切换接头管322、324。另外,在先导阀320的阀主体321的内部,虽省略图示,省略其详细的说明,然而具备先导阀室、先导阀座、以及在先导阀室内的先导阀座上滑动的先导滑阀。而且,先导阀320包含驱动该先导滑阀的电磁线圈部326和向电磁线圈部326通电的导线327等。此外,作为先导阀320的阀主体321,也可以使用与如图10(a)所示的先导电磁切换阀50的阀主体51等同的阀主体。
高压接头管325通过导管302a与四通阀310的接头116(高压侧)连接,低压接头管323通过导管302b与四通阀310的接头118(低压侧)连接。另外,切换接头管322通过导管302c与连接于在四通阀310的一方端部形成的阀室111内的导管126连接,切换接头管324通过导管302d与连接于与阀室111相对地在另一方端部形成的阀室113内的导管127连接。
而且,先导阀320使从高压接头管325流入的高压制冷剂从切换接头管322或者切换接头管324流出。由此,高压制冷剂从切换接头管322或者切换接头管324供给到四通阀310中的阀室111内或者阀室113内。此时,四通阀310的阀室113或者阀室111经由低压接头管323与低压侧导通。由此,通过先导阀320,在四通阀310中,阀室111或者阀室113中的一方成为高压并且阀室113或者阀室111中的另一方被减压。然后,通过施加到活塞103以及活塞104的压力差,如上述那样连结体114以及滑阀115的位置被切换。
先导阀320的电磁线圈部326通过从导线327通电或者阻断通电而被驱动。由此,通过切换先导滑阀,控制供给到四通阀310的高压制冷剂。换句话说,通过对电磁线圈部326的通电、阻断的控制,先导阀320被切换,从而四通阀310被切换控制,进行空调机300中的制冷制热运转的切换。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作为实施方式说明了四通阀,然而本发明的阀装置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滑阀的阀装置即可,因此,不限制与阀座连接的接头的数量。

Claims (6)

1.一种具备滑阀的阀装置,具备:阀主体,至少一个接头经由阀座与其连结,并且上述至少一个接头之外的其他的接头进一步与其直接连结;以及滑阀,其在上述阀座上移动,且使与上述阀主体直接连结的上述其他的接头和经由上述阀座连结的上述至少一个接头连通,
上述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主体由异型原管形成,该异型原管在构成管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且外周壁的至少内侧具有壁厚部分,上述壁厚部分作为供上述至少一个接头连结的阀座与上述阀主体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厚部分作为连接突出部而与上述阀主体一体形成,该连接突出部以与上述阀座的供上述滑阀滑动的平坦面平行的方式在阀主体的外侧形成有平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异型原管是异型拉制原管或者异型挤压原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滑阀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异型原管通过连续铸造法而一体形成阀主体和阀座。
5.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
6.一种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准备阀主体的步骤,至少一个接头经由阀座与该阀主体连结,并且上述至少一个接头之外的其他的接头进一步与该阀主体直接连结,且构成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的阀座与该阀主体一体形成;
准备与上述阀主体连结所需的根数的接头的步骤;
准备硬钎焊夹具的步骤,该硬钎焊夹具至少具备水平的架台、在该架台上垂直地延伸的支柱、与上述架台平行且水平地延伸并垂直地支承至少一个按压棒的上臂、以及设置在上述架台上的接头管承受台;
将上述其他的接头的一端嵌合于上述接头管承受台,将上述其他的接头的另一端嵌合于在上述阀主体的阀座形成的插入孔,而组装上述其他的接头的步骤;
将经由上述阀座连结的上述至少一个接头的一端分别嵌合于设置在上述阀座的至少一个插入孔,在上述多个接头的另一端插入上述至少一个按压棒的步骤;
用装入了上述阀主体以及接头的上述硬钎焊夹具来进行硬钎焊的步骤。
CN201410456840.9A 2013-09-11 2014-09-10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Active CN104421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8360 2013-09-11
JP2013188360 2013-09-11
JP2014-138714 2014-07-04
JP2014138714A JP5917615B2 (ja) 2013-09-11 2014-07-04 スライド弁を備える弁装置、空気調和機、及び、弁装置のろう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1456A true CN104421456A (zh) 2015-03-18
CN104421456B CN10442145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97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6840.9A Active CN104421456B (zh) 2013-09-11 2014-09-10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14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3147A (zh) * 2020-04-24 2020-07-31 浙江南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不锈钢四通换向阀主阀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3324A (en) * 1977-08-19 1979-04-05 Robertshaw Controls Co Tubular housing apparatus for inversible valve
JPH06185640A (ja) * 1992-12-18 1994-07-08 Taiheiyo Kogyo Kk 四方切換弁
JPH08219316A (ja) * 1995-02-15 1996-08-30 Ntc Kogyo Kk 自動混合水栓の外筒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自動混合水栓の外筒
CN101762129A (zh) * 2008-12-26 2010-06-30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路切换阀及一种热泵型空调
CN102463420A (zh) * 2010-10-29 2012-05-2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3324A (en) * 1977-08-19 1979-04-05 Robertshaw Controls Co Tubular housing apparatus for inversible valve
JPH06185640A (ja) * 1992-12-18 1994-07-08 Taiheiyo Kogyo Kk 四方切換弁
JPH08219316A (ja) * 1995-02-15 1996-08-30 Ntc Kogyo Kk 自動混合水栓の外筒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自動混合水栓の外筒
CN101762129A (zh) * 2008-12-26 2010-06-30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路切换阀及一种热泵型空调
CN102463420A (zh) * 2010-10-29 2012-05-2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流道转换阀的制造方法及流道转换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3147A (zh) * 2020-04-24 2020-07-31 浙江南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不锈钢四通换向阀主阀及其加工方法
CN111473147B (zh) * 2020-04-24 2021-02-12 浙江南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不锈钢四通换向阀主阀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1456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17615B2 (ja) スライド弁を備える弁装置、空気調和機、及び、弁装置のろう付方法
CN103547804B (zh) 用于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控制阀及用于制造该控制阀的方法
CN106763894B (zh) 切换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KR200495690Y1 (ko) 에어컨 시스템 및 그 전자 팽창 밸브
JP5580863B2 (ja) エンドカバーとこのエンドカバーを用いる四方切換弁
CN106246956B (zh) 滑动式切换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KR101427137B1 (ko) 전자식 팽창밸브
JP6261008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5972283B (zh) 滑动式切换阀的阀主体、滑动式切换阀以及空调机
JP6461589B2 (ja) 流路切換弁
CN104421456A (zh) 具备滑阀的阀装置、空调机以及阀装置的硬钎焊方法
KR20140054564A (ko) 일체형의 필터부재가 구비된 전자식 팽창밸브
JP2019090541A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7180485A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2159101A (ja) 四方切換弁
JP6500072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の弁本体、スライド式切換弁、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426644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6559100B2 (ja) 弁体、切換弁、弁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7155887A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2200191A (zh) 一种换向阀
CN111594669A (zh) 管件连接结构
CN201232775Y (zh) 一种电磁控制阀和使用该电磁控制阀的空调制冷系统
JP6254980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4055748A (ja) 内部熱交換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500073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