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8202A -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 Google Patents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8202A
CN104418202A CN201410290211.3A CN201410290211A CN104418202A CN 104418202 A CN104418202 A CN 104418202A CN 201410290211 A CN201410290211 A CN 201410290211A CN 104418202 A CN104418202 A CN 104418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rive division
electrical motor
interlayer
adjust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0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泉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18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8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66B11/0213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 B66B11/022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with changeable inter-deck di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提供可以可靠地防止在轿厢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根据实施方式,在具有在上下方向连结有至少两个轿厢的轿厢框,并具备对该轿厢框的各轿厢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层间调整功能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中,提供具备检测部和停止部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中,所述检测部在抵达楼层时,对各轿厢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停止部在检测到各轿厢的任一个的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

Description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181413号(申请日:2013年9月2日)为基础,根据该申请要求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同申请的内容的全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超高层大厦等中,用于使空间效率提高,作为该大厦内的纵向的交通工具,采用将轿厢构成为上下2段的可以大量输送的电梯。如此的电梯一般地称为‘双段电梯’。
在该双段电梯,具备有如下的层间调整控制功能:即使在建筑物的各楼层的高度不一定的情况下,也使得上下的轿厢能够同时地抵达目的楼层地,使轿厢框内的上下的轿厢互相移动,对该轿厢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还有,该层间调整功能例如通过搭载于轿厢框的层间调整控制装置进行工作。以下,将具备有层间调整功能的电梯(双段电梯)称为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在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中,在轿厢的抵达楼层开门中(也就是说,使用电梯的使用者的乘降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对于该使用者而言是危险的。
于是,在轿厢的抵达楼层开门中,通过来自进行电梯整体的控制的控制盘(电梯控制装置)的指示和/或层间调整控制装置的控制,采取使层间调整功能不工作的对策的情况多。
可是,在产生所述的控制盘的指示的误输出和/或层间调整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电路的故障等的情况下,即使轿厢在抵达楼层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也有可能进行工作。
相对于此,在开门中轿厢向预先决定的范围(开门走行允许区域)外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开门走行保护装置进行断开层间调整的电源电路。
可是,如果在开门走行允许区域内则层间调整的电源电路不会断开。并且,在成为开门走行允许区域外,通过开门走行保护装置断开层间调整的电源电路的情况下,成为在轿厢内的底面与乘梯处门槛产生高度差的状态。如此的高度差成为使用者的跌倒等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可以可靠地防止在轿厢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根据实施方式,在具有在上下方向连结有至少2个轿厢的轿厢框,并具备对该轿厢框的各轿厢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层间调整功能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中,提供具备检测部和停止部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中,所述检测部在抵达楼层时,对所述各轿厢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停止部在检测到所述各轿厢的任一个的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层间调整功能停止。
根据所述构成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轿厢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示于图1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4是关于示于图3的伺服包22的构成用于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电路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关于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构成。还有,在此作为在1个轿厢框1具有2个轿厢2及3的双段电梯进行说明。以下,示于图1的2个轿厢2及3之中,将位于上侧的轿厢称为上轿厢2,将位于下侧的轿厢称为下轿厢3。
在卷扬机11,主缆索12通过偏导滑轮13等而卷绕。通过该卷扬机11的驱动,轿厢框1通过主缆索12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工作。
如示于图1地,在轿厢框1,上轿厢2通过滚珠丝杠4a及4b在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连结。同样地,在轿厢框1,下轿厢3经滚珠丝杠5a及5b在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连结。这些滚珠丝杠4a、4b、5a、5b通过上梁6与中间梁7而支持,通过电动机8a、8b的驱动使上轿厢2及下轿厢3分别在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在轿厢框1,搭载有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及未图示的门控制装置等。
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具有按照来自电梯控制装置30的指示,对电动机8a及8b进行驱动,并对轿厢框1的上轿厢2和与轿厢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功能(以下,记为层间调整功能)。并且,层间调整控制装置10例如具备如EEPROM、存储卡或USB存储器等的可以更换的存储装置(未图示)。
在该存储装置,存储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用于进行上轿厢2与下轿厢3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也就是说,层间调整)必需的信息。在如此的信息,例如包括设定相对于控制上的目的层的层间长度表、设定进行层间调整工作情况下的速度的工作速度表及按运转方向(上升/下降)分别设定层间调整的预备工作时的速度的预备工作速度表等。
还有,门控制装置为用于对设置于电梯大厅(乘梯处)的大厅出入口的大厅门、设置于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轿厢门的开闭工作进行控制的装置。
这些装置类通过布线于轿厢下管道14的尾索15,连接于设置于设置有双段电梯的大厦的机械室等的电梯控制装置30。
电梯控制装置30称为所谓“控制盘”,进行卷扬机11的驱动控制等电梯整体的控制。
还有,虽然在图1中,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与电梯控制装置30为单独的装置,但是也可以物理地例如仅电动机8a及8b的驱动控制部分搭载于轿厢框1,其他设置于电梯控制装置。
图2表示示于图1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的电路构成。如示于图2地,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构成为:在抵达楼层时,输入串联地监视设置于大厦的各层的大厅出入口的大厅门101、设置于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轿厢门102的关门信号(DC)。
还有,关门信号在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的全部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另一方面,在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关门信号不会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
由此,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在抵达楼层时,能够对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中的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状态(或关门状态)进行检测。
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具有层间调整控制单元(以下,记为KCU)21、伺服包22及制动电源23。
KCU21作为对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进行工作。KCU21例如在伺服包22输出控制信号以使伺服电动机8a及8b驱动。
伺服包22与示于图1的电动机(以下,记为伺服电动机)8a及8b一起构成伺服机构。
伺服包22作为用于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而对伺服电动机8a及8b进行驱动的驱动部进行工作。具体地,伺服包22具有搭载开关元件的换流器,并通过该开关元件,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还有,伺服电动机8a及8b为用于在层间调整中对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位置及速度等进行控制的电动机。
并且,伺服包22例如与设置于电梯控制装置30内的层间调整动力电源相连接。
制动电源23相对于对于伺服电动机8a及8b进行制动工作的制动装置(机构)9供给电力。还有,虽然在图2中省略,但是制动装置9相对于伺服电动机8a及8b分别设置。
并且,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具备电磁接触器(MC)、电磁继电器(R)及电磁继电器(BK)。还有,这些电磁接触器(MC)、电磁继电器(R)及电磁继电器(BK)具有通过电磁铁的工作对电路进行开闭的功能。
电磁接触器(MC)具有电磁线圈24a及接点24b。还有,电磁线圈24a设置于连接于KCU21的位置。并且,接点24b设置于对设置于电梯控制装置30内的层间调整动力电源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
在如此的电磁接触器(MC)中,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4a则通过磁力吸引可动铁片,并联动于此而接点24b成为闭合状态。即,根据该电磁接触器(MC),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4a情况下,层间调整动力电源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导通。
电磁继电器(R)为用于断开层间调整控制装置的动力电源(也就是说,层间调整动力电源)的电磁继电器(继电器),具有电磁线圈25a、接点25b及接点25c。还有,电磁线圈25a设置于关门信号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电路。并且,接点25b设置于对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的电磁线圈25a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并且,接点25c设置于对制动电源23与制动装置9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
在如此的电磁继电器(R)中,与所述的电磁继电器(MC)同样地,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5a则通过磁力吸引可动铁片,并联动于此而接点25b及接点25c成为闭合状态。即,根据该电磁继电器(R),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5a的情况下,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之间的电路导通,而且,制动电源23与制动装置9之间的电路导通。
电磁继电器(BK)为用于断开制动装置9的动力电源(也就是说,制动电源23)的电磁继电器(继电器),具有电磁线圈26a及接点26b。还有,电磁线圈26a设置于连接于KCU21的位置。并且,接点26b设置于对制动电源23及制动装置9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还有,虽然如所述地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及电磁继电器(BK)的接点26b都设置于制动电源23与制动装置9之间,但是在示于图2的例中,所述的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设置于制动电源23侧,电磁继电器(BK)的接点26b设置于制动装置9侧。
在如此的电磁继电器(BK)中,与所述的电磁接触器(MC)及电磁继电器(R)同样地,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6a则通过磁力吸引可动铁片,并联动于此而接点26b成为闭合状态。即,根据该电磁继电器(BK),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6a的情况下,制动电源23与制动装置9之间的电路导通。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的全部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入关门信号(DC)。在如此地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关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入关门信号,则因为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b及25c成为闭合状态。
在此,在通过KUC21的控制而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接点25b为闭合状态(也就是说,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的电磁线圈24a之间的电路导通)。在该情况下,以KCU21可以对电磁接触器(MC)进行控制。如此地,若以KCU21对电磁接触器(MC)进行控制,则电流流过该电磁线圈24a,电磁接触器(MC)的接点24b成为闭合状态。由此,因为设置于电梯控制装置30内的层间调整动力电源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导通,所以在伺服包22供给需要的电力,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同样地,在通过KCU21的控制而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BK)的电磁线圈26a,该电磁继电器(BK)的接点26b成为闭合状态。此时,因为如所述地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及电磁继电器(BK)的接点26b的双方为闭合状态(也就是说,制动电源23与制动装置9之间的电路导通),所以在制动装置9供给电力。由此,驱动制动装置9。
在如此地关门信号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因为在伺服包22及制动装置9供给电力,所以可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接下来,关于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述的关门信号串联地监视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因此,在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关门信号不会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在如此地关门信号未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能都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关门信号未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则电流不会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在KCU21中无法进行控制,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b及接点25c成为断开状态。
在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b为断开状态(也就是说,KCU21与电磁接触器(C)的电磁线圈24a之间的电路未导通)的情况下,因为电流未流过该电磁线圈24a,所以电磁继电器(MC)的接点24b成为断开状态。由此,因为设置于电梯控制装置30内的层间调整动力电源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不导通(也就是说,断开),所以未在伺服包22供给需要的电力,未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同样地,在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为断开状态(也就是说,制动电源23与制动装置9之间的电路未导通)的情况下,因为未在制动装置9供给电力,所以未驱动制动装置9。
在如此地关门信号未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因为未在伺服包22及制动装置9供给电力,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无法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如所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向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关门信号的输入的有无而检测到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断开向用于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而对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进行驱动的伺服包22的电源供给,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通过如此的构成,即使在产生电梯控制装置30的指示的误输出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防止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而该上轿厢2及下轿厢3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通过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层间调整误工作而产生该上轿厢2及下轿厢3与乘梯处门槛(大厅)之间的高度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进一步断开向相对于伺服电动机8a及8b进行制动工作的制动装置9的电源供给。由此,能够与向所述的伺服包22的电源供给的断开一起以双重系统防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的层间调整功能的工作。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电路构成。还有,在与所述的图2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在此,关于与图2不同的部分主要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的层间调整功能(的工作)停止时,利用伺服包22的作为保护功能的基本阻止功能之点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示于图3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具备电磁继电器(R),该电磁继电器(R)具有接点25d。该接点25d设置于连接于伺服包22的位置。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5a,则该接点25d联动于此而成为断开状态。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接点25d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用于使基本阻止功能工作的信号(以下,记为基本阻止信号)输入于伺服包2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利用伺服包22的作为保护功能的基本阻止功能而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所以如示于图3地,未设置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b。
在此,参照图4,关于示于图3的伺服包22的构成进行说明。如示于图4地,伺服包22具有换流器221及基本阻止部222。
换流器221搭载开关元件(晶体管)221a,并通过该开关元件221a,在伺服包8a及8b供给交流电。
基本阻止部222为用于使所述伺服包22的作为保护功能的基本阻止功能工作的功能部。基本阻止部222基于所述的基本阻止信号阻止从KCU21输出于换流器221的指令(用于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的控制信号)。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的全部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输入关门信号(DC)。在如此地关门信号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关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关门信号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则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d成为断开状态。
在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d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因为未在伺服包22(具有的基本阻止部222)输入基本阻止信号,所以未阻止从KCU21输出于换流器221的控制信号。
该情况下,伺服包22(具有的换流器221)基于来自KCU21的控制信号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从而,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在如此地关门信号输入于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的情况下,因为在伺服包22具有的换流器22输入来自KCU21的控制信号,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可以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接下来,关于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为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因为所述的关门信号串联地监视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所以在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为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入关门信号。在如此地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输入关门信号,则电流不会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d成为闭合状态。
在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d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在伺服包22具有的基本阻止部222输入基本阻止信号。该情况下,通过该基本阻止部222阻止从KCU21输出于伺服包22(具有的换流器221)的控制信号。具体地,基本阻止部222阻止向搭载于换流器221的开关元件(晶体管)221a的基本信号。由此,因为停止伺服包22中的开关,不进行从换流器221向伺服电动机8a及8b的交流电的供给,所以不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在如此地未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因为阻止来自KCU21的控制信号,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0中无法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还有,因为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接触器(MC)、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及电磁继电器(BK)等的工作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将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
如所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阻止从KCU21输出于伺服包22的控制信号,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通过如此的构成,即使在产生电梯控制装置30的指示的误输出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而该上轿厢2及下轿厢3移动。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电路构成。还有,在与所述的图2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在此,关于与图2不同的部分主要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的层间调整功能(的工作)停止时,断开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之点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示于图5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具备电磁接触器(MC2)。
电磁接触器(MC2)具有电磁线圈210a及接点210b。接点210b设置于连接于KCU21的位置。并且,接点210b设置于对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
在如此的电磁接触器(MC2)中,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10a则通过磁力吸引可动铁片,并联动于此而接点210b成为闭合状态。即,根据该电磁接触器(MC2),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10a的情况下,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导通。
并且,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具备电磁继电器(R),该电磁继电器(R)具有接点25e。该接点25e设置于对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2)的电磁线圈210a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
在如此的电磁继电器(R)中,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5a,则联动于此而接点25e成为闭合状态。即,根据该电磁继电器(R),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5a的情况下,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2)之间的电路导通。
还有,在图5中,将由示于图2的电磁线圈24a及接点24b构成的电磁接触器(MC)便利地示为电磁接触器(MC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断开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而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所以如示于图5地,未设置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b。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的全部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DC)。在如此地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关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则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e成为闭合状态。
在此,在通过KCU21的控制而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接点25e为闭合状态(也就是说,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2)的电磁线圈210a之间的电路导通)。该情况下,电流流过该电磁线圈210a,电磁接触器(MC2)的接点210b成为闭合状态。由此,因为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导通,所以从该伺服包22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由此,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在如此地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因为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中可以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接下来,关于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因为所述的关门信号串联地监视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所以在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在如此地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则电流不会流动于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e成为断开状态。
在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e为断开状态(也就是说,KCU21与电磁接触器(MC2)的电磁线圈210a之间的电路不导通)的情况下,因为电流不会流过该电磁线圈210a,所以电磁接触器(MC2)的接点210b成为断开状态。由此,因为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不导通(也就是说,断开),所以不会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从而,不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在如此地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因为不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10中无法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还有,因为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接触器(MC1)、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及电磁继电器(BK)等的工作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将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
如所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断开伺服包22与伺服电动机8a及8b之间的电路,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通过如此的构成,即使在产生电梯控制装置30的指示的误输出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而该上轿厢2及下轿厢3移动。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电路构成。还有,在与所述的图2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在此,关于与图2不同的部分主要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的层间调整功能(的工作)停止时,断开KCU21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之点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
如示于图5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具备电磁继电器(R),该电磁继电器(R)具有接点25f。该接点25f设置于对KCU21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位置。若电流流过电磁线圈25a,则该接点25f联动于此而成为闭合状态。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断开KCU21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而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所以如示于图6地,未设置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b。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双段电梯)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的全部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DC)。在如此地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关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则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f成为闭合状态。
在此,在通过KCU21的控制而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因为接点25f为闭合状态(也就是说,KCU21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导通),所以在伺服包22中输入通过KCU21输出的控制信号。由此,从伺服包22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驱动该伺服电动机8a及8b。
在如此地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因为在伺服包22中输入控制信号,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中可以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接下来,关于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因为所述的关门信号串联地监视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所以在全部的大厅门101及轿厢门102之中的至少1个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在如此地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该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能够对轿厢(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
还有,因为若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则电流不会流过电磁继电器(R)的电磁线圈25a,所以该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f成为断开状态。
在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f为断开状态(也就是说,KCU21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不导通)的情况下,在伺服包22中未输入通过KCU21输出的控制信号。该情况下,不从伺服包22在伺服电动机8a及8b供给交流电。从而,不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
在如此地不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输入关门信号的情况下,因为在伺服包22中未输入控制信号,未驱动伺服电动机8a及8b,所以在层间调整控制装置220中无法使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还有,因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MC1)、电磁继电器(R)的接点25c及电磁继电器(BK)等的工作与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将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
如所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断开KCU21与伺服包22之间的电路,使层间调整功能停止。通过如此的构成,即使在产生电梯控制装置30的指示的误输出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在上轿厢2及下轿厢3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而该上轿厢2及下轿厢3移动。
根据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以防止在轿厢的开门中层间调整功能进行工作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还有,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提示为例,并非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其他的各种方式下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括于发明的范围和/或主旨,包括于与记载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发明等同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下方向连结有至少2个轿厢的轿厢框,并具备对该轿厢框的各轿厢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层间调整功能;
具备检测部和停止部,
所述检测部在抵达楼层时,对所述各轿厢的开门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停止部在检测到所述各轿厢的任一个的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层间调整功能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电动机和驱动部,
所述电动机用于使所述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所述驱动部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
所述停止部断开向所述驱动部的电源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相对于通过所述驱动部驱动的电动机进行制动工作的制动装置;
所述停止部进一步断开向所述制动装置的电源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电动机、驱动部和控制部,
所述电动机用于使所述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所述驱动部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
所述控制部通过相对于所述驱动部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电动机驱动地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
所述停止部阻止从所述控制部输出于所述驱动部的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电动机和驱动部,
所述电动机用于使所述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所述驱动部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
所述停止部断开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电动机、驱动部和控制部,
所述电动机用于使所述层间调整功能工作,
所述驱动部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
所述控制部通过相对于所述驱动部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电动机驱动地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
所述停止部断开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电路。
CN201410290211.3A 2013-09-02 2014-06-25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Pending CN1044182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1413 2013-09-02
JP2013181413A JP2015048215A (ja) 2013-09-02 2013-09-02 階間調整機能付きエレベ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8202A true CN104418202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698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0211.3A Pending CN104418202A (zh) 2013-09-02 2014-06-25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48215A (zh)
CN (1) CN104418202A (zh)
HK (1) HK1208431A1 (zh)
SG (1) SG10201403099P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2258A (ja) * 2002-03-29 2003-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可動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1468769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开门行驶防止系统
CN101678996A (zh) * 2007-07-10 2010-03-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JP2011020788A (ja) * 2009-07-15 2011-02-0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136349A (ja) * 2010-12-28 2012-07-1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2258A (ja) * 2002-03-29 2003-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可動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1678996A (zh) * 2007-07-10 2010-03-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1468769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开门行驶防止系统
JP2011020788A (ja) * 2009-07-15 2011-02-0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136349A (ja) * 2010-12-28 2012-07-1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8215A (ja) 2015-03-16
HK1208431A1 (zh) 2016-03-04
SG10201403099PA (en)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619B (zh) 电梯装置
EP3403967B1 (en) A current cut-off arrangement of an elevator
US11542118B2 (en)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brake
CN103818794B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KR102540816B1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시스템
EP2763925B1 (en) Elevator brake control
CN103269965B (zh) 制动装置
CN104684834A (zh) 低顶部或低底坑电梯的补偿措施
CN110510487B (zh) 用于电梯系统的区域对象检测系统
CN101723221B (zh) 电梯装置
CN104418202A (zh) 带层间调整功能电梯
WO201600605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2295207B (zh) 电梯
US20010045311A1 (en) Controlled levitation vehicle
WO2013145144A1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6471202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JP5343349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振動抑制装置
CN102378731A (zh) 电梯装置
JP6925569B1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CN109071180B (zh) 电梯设备
JP723474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装置の状態を制御するドア制御システム
US1920369A (en) Elevator door operating system
US410183A (en) Electrically-controlled elevator
CN205602882U (zh) 一种快速响应电梯
US1306545A (en) jo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4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4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