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132B - 层压型光学片模块 - Google Patents

层压型光学片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132B
CN104412132B CN201380033661.8A CN201380033661A CN104412132B CN 104412132 B CN104412132 B CN 104412132B CN 201380033661 A CN201380033661 A CN 201380033661A CN 104412132 B CN104412132 B CN 104412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sheet
mentioned
module
collecti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3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2132A (zh
Inventor
闵池泓
金荣
金荣一
赵诚植
李宇钟
李泰浚
金熹贞
黄俊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max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6669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41213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L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12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2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producing polarisation effects, e.g. by a surface with polarizing properties or by an additional polariz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型光学片模块,该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包括:上部光学片,其具有第一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一结构化图案,其中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以及下部光学片,其以层压形态配置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第二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二结构化图案,其中第二单元集光体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其中,从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形成为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更长,且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倾斜面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倾斜面相比相对更大的表面积。

Description

层压型光学片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型光学片模块(laminated optical sheet module);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层压型光学片模块,该层压型光学片模块考虑到在下部光学片中与上部光学片接合时的接合区域,而构成为使光集光的倾斜面的大小维持在一定大小以上。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使用于笔记本(notebook)、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智能手机(smart phone)或者TV等的一种显示装置。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扩大需求它的特性也在逐年改进。
作为非发光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在其结构上需要背光单元(backlight unit)。对于背光单元,其由多种光学系统组成。并且,背光单元为了提高辉度而使用周期性排列的光学薄膜。
图1是概略地表示已开发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附图。
如图1所示,背光单元10包括发光源1,反射板2,导光板3,扩散片4,第一光学片2,第二光学片和保护片7。
上述发光源1是一种产生可见光的元件,并且作为这种光源1能够选择性地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及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等
从上述发光源1射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3,并在导光板3内部引起全反射,但以小于临界角的入射角度入射至导光板3内部的表面的光不发生全反射而是发生透射,因此分别通过上侧和下侧射出去。
此时,上述反射板2反射从下侧射出的光,使其重新入射至导光板3而提高光效率。
上述扩散片4使经过上述导光板3的上部表面射出的光扩散,从而使辉度均匀且扩大视角。但经过扩散片4的光的正面射出辉度会降低。
上述第一光学片5由基材部5b和结构化图案(structure pattern)5a所构成,其用于进行一次集光并射出,以使从扩散片4入射的光发生折射后垂直入射。
并且,上述结构化图案5a在基材部5b的上部面一体形成,并构成为使经过基材部5b入射的光发生折射,以使其沿垂直方向射出的结构。
上述结构化图案5a通常形成为截面具有三角形的形状,而三角形形状的顶角通常形成为90°左右。
并且,上述第二光学片6具有和第一光学片5相同的形状,并且为了提高在第一光学片5进行一次集光的光的辉度(luminance)而进行二次集光并射出。
其中,上述第一光学片5和上述第二光学片6为了进一步提高辉度,配置成上述第一光学片5的结构化图案的延长方向和第二光学片的结构化图案的延长方向以直角交叉,并粘结为一体。
上述保护片7附着于上部表面,用于防止第二光学片6的表面损伤。
但是,当上述第一光学片5和上述第二光学片6接合时,上述结构化图案5a的上侧末端部接合于上述第二光学片6的下表面,引起形状变形的同时减少截面轨迹的长度,因此存在实际对从下部传递的光进行折射集光的区域缩小的问题。
如上上述,上述结构化图案5a中的折射光并进行集光的区域缩小时,存在辉度降低的问题,并由此存在背光单元的品质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光学片模块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即因为形成于下部光学片的单元集光体(unit light collector)与上部光学片接合时,会由于损失的倾斜面而引起光的集光区域的减少,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为了降低集光区域的减少而倾斜面积经过调节的光学片模块提供。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其具有第一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一结构化图案,其中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以及下部光学片,其以层压形态配置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第二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二结构化图案,其中第二单元集光体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其中,从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形成为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更长,且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倾斜面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倾斜面相比相对更大的表面积。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截面轨迹的倾斜角度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相同的倾斜角度。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包括:光传递部,其对入射的光进行集光,并传递至上部;以及接合部,其连接于上述光传递部的上部,并接合于上述上部光学片。
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上述光传递部的截面轨迹的长度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或者更长。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在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和上述上部光学片的接合过程中经变形而形成。
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递部的形状不发生变形,能够保持截面轨迹的长度,并与上述上部光学片进行接合。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包括:一对延长面,其从上述光传递部的上部向上部方向延长而成;以及接合面,其两侧各自连接于上述一对延长面,且与上述上部光学片接合。
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面的截面的轨迹弯曲地形成。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形成为连接上述光传递部的截面轨迹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的连接面的形状。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直接接合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
此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附层,其形成于上述上部光学片和下部光学片之间,并嵌入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的上部方向末端部。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及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
此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偏光膜,其与上述下部光学片及上述上部光学片以层压形状配置,并能够根据从下部传递的光的偏光状态选择性地透射光。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偏光膜层压配置于上述上部光学片和上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偏光膜层压配置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上部。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具有相同截面的形状,并沿着横向延长而成。
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光学片及上述下部光学片能够配置成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的延长方向及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的延长方向相互交叉,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可以垂直地交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包括:上部光学片,其具有第一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一结构化图案,其中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以及下部光学片,其以层压形态配置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第二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二结构化图案,其中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其中,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形成为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相同的横截面形状,且形成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相对更大的横截面积,从而使邻接的单元集光体的距离相对较长。
有益效果
根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对于形成有第一结构化图案的上部光学片和形成有第二结构化图案的下部光学片以层压形状接合的光学片模块,形成于下部光学片的单元集光体与上部光学片接合时,会由于损失的倾斜面而引起光的集光区域减少,因此为了降低集光区域的减少而调节倾斜面积,从而具有在上部光学片和下部光学片接合时,第二结构化图案中用于维持一定强度的接合面积之外的剩余倾斜面可以维持一定大小以上的效果。
第二结构化图案由折射从下部传递的光并进行集光的光传递部以及延长于光传递部的上部而形成的接合部所构成,即使上部光学片和下部光学片接合,也只有接合部的形状发生变形,因此具有防止光传递部的损失并通过光传递部的折射而增加集光的光的辉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已开发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片模块的构成的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光学片模块中的第一结构化图案及第二结构化图案的形状的附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下部光学片中发生接合部的变形的状态的附图。
图5是表示根据图2的接合部的有无,在上部光学片和下部光学片接合状态下的光传递部长度差异的附图。
图6是表示图2的光学片模块中还包括额外的粘附层的构成的附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粘附层中嵌入上述接合部的状态的附图。
图8是表示图6的下部光学片中接合部的变形形状的附图。
图9是表示图2的下部光学片中接合部以延长面的形状形成的结构的附图。
图10是表示图2的下部光学片中还包括反射偏光膜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通过图10的反射偏光膜,使光透射或者反射的状态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通过所附的附图,对这样的根据本发明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其并不是用于以特定形态限定本发明,而是为了通过本实施例而有助于明确地理解。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名称和相同的符号,因此将省略对其的附加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能够适用于用于改变光的路径的多种领域,但在本实施例中将以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态作为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观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的构成。具体如下所述。
图2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片模块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中,应必需具备给液晶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BLU:Back Light Unit)。这种背光单元大体由光源100,导光板200,扩散片300和光学片模块400构成。
上述光源100一般由发出光的发光体构成,在上述导光板200的侧部发出光,并沿上述导光板200方向传递光。
并且,上述导光板200反射或散射从上述光源100中发出的光,并向上述扩散片300方向传递。上述扩散片300设置于上述导光板200的上部,扩散从上述导光板200传递的光,使其均匀分布并向上部传递。
并且,上述光学片模块400设置于上述扩散片300的上部,并使传递的光集光后,使其向上部移动。上述光学片模块400一般构成为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的一对。
通过形成于像这样构成的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的结构化图案,光沿着对上述光学片模块400的面正交的方向集光并折射。
更详细地观察上述光学片模块400,上述光学片模块400是由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构成。
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大体由第一基膜414和第一结构化图案412构成。
作为上述第一基膜414一般使用可以使从下部传递的光轻易透射的透光膜,并在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上表面,与第一基膜414一体化地形成有使光折射并集光的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
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由多个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构成,该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的轨迹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并且形成有在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上表面连续反复且向上部方向突出,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
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对透射上述第一基膜414的光进行折射和集光,并向上部传递。
这样构成的上述上部光学片410通过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对从下部传递的光进行折射和集光,并向上部射出。一般地,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由多个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作为三角形形状的棱镜,沿着一方向延长的方式形成,并由多个排列构成。
上述下部光学片420大体由第二基膜424和第二结构化图案422构成,并配置于上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在上述第二基膜424的上表面形成了第二结构化图案422。
上述第二基膜424和上述第一基膜414一样,透射从配置于下部的上述扩散片300传递的光,并向上部传递,且在上表面形成有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
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和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类似地,形成为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其暴露于内部的空气而对从上述扩散片300传递的光进行折射,并向上部方向传递。
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由多个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构成,该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4的上表面连续反复,且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
但是,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包括:光传递部422b,其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以及接合部422c,其与上述光传递部422b连续连接而配置于上部,并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
上述光传递部422b不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且截面轨迹的长度不发生改变,暴露于内部的空气而对从上述扩散片300传递的光进行折射,并向上部方向传递。
上述接合部422c连接于上述光传递部的上部并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从而起到能够使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的粘结剂的作用。其中,上述接合部422c与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时,形状可能会变形,因此上述接合部422c沿垂直方向的高度也可能会变形。
上述接合部422c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合部422c形成为与上述光传递部422b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向上部倾斜地向上延长,且上侧末端部能够相交。
这样的构成的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和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的倾斜面形成为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倾斜面相比更大的表面积。
即从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形成为相比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更长,而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的倾斜面相比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倾斜面具有更大的表面积。
此时,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的同时,相比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截面积相对较大,因此邻接的单元集光体之间的距离形成为相对较长。
另外,如上上述,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的倾斜面相比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倾斜面可以具有相对更大的表面积,但并不限于此。
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形成为相比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或者更长。
这样的构成的上述下部光学片420层压于上述扩散片300和上述上部光学片410之间,使从上述扩散片300传递的光通过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被折射以及集光,并向上部光学片410传递。
另外,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可以是三角形形状,即向上部倾斜地向上延长,且上侧末端部相交而成的三角形形状。并且,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截面轨迹可以形成为直线。
但是,图示的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形状并不限于特定形状,而是为了便于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构成而选择的。
与此同时,上述第一基膜414和上述第二基膜424可以由丙烯酸或聚氨酯等构成,其优选由透光率高的材料构成,以便使从上述扩散片300传递的光发生透射。
这样的构成的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及下部光学片420形成为各自对应的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及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具有相同的截面积,并沿着横向延长,并且粘附为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的延长方向及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延长方向沿着横向相互交叉。
此时,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及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交叉角度可以适用多种角度,但在本实施例中以90°进行粘附。
接下来,参照图3,更详细观察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结构,具体如下所述。
图3是表示图2的光学片模块400中的第二结构化图案的形状的附图。
如图所示,其为表示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之前的状态,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具有对从下部传递的光进行垂直折射并集光的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
并且,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具有对从下部传递的光进行折射,并向上述上部光学片410传递的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其中,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由上述光传递部422b和连接于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上部并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的上述接合部422c构成。
上述接合部422c在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接合时,是在未完全被硬化的固液状态下进行接合。因此,上述接合部422c接合于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4的下表面的过程中形状会变形,会使得与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4的接合面积增加。
如上所述,随着形成于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的上述接合部422c的变形,引起折射光的倾斜面的损失。
因此,上述光传递部422b形成为截面轨迹的长度相比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或者更长,因此构成为即使由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与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而产生倾斜面的损失,也能够具有一定长度以上的截面轨迹,从而使从下部传递的光折射的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没有变化。
观察图示的附图,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为L1,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长度为L2。其中,L1和L2的长度相同。
因此,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整个截面轨迹的长度为将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L2和上述接合部422c的截面轨迹的长度L3加起来的长度,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的截面轨迹的长度为L1。
即由于L1和L2长度相同,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中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形成为较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中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更长。
如上所述,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形成为长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因此即使由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的接合而引起上述接合部422c损失,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也能够维持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倾斜面,从而能够防止集光效果的减少。
另外,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以相同的材料构成时,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和上述光传递部422b形成相同的倾斜角度,因此在整体上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形成为节距大于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的节距。
接下来,参照图4,观察由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的接合而引起上述接合部422c的形状变形的过程,具体如下所述。
图4是表示在图2的下部光学片420中发生接合部422c的变形的状态的附图。
首先,观察图4中的(a),其为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之前的状态,表示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中的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上部,上述接合部422c维持未发生变形的状态。
其中,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和上述光传递部422b形成为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并且,由于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和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截面轨迹的长度长于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的截面轨迹的长度。
并且,如图4中的(b)所示,随着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的距离接近,形成上述接合部422c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的状态。
此时,上述接合部422c一直维持未完全硬化的固液状态。
如上所述,如果上述接合部422c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由于上下作用的外力,上述接合部422c的上部的形状产生微细的变形,并起到使上述第一基膜414和上述光传递部422b接合的粘结剂的作用。
其中,由于是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未完全接合的状态,所以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截面轨迹的长度是相比上述第一结构化图案412的截面轨迹的长度较长的状态。
接下来,观察图4中的(c),其为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是完全接合的状态,所以上述接合部422c的形状完全改变。
由于上下作用的外力,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距离越来越接近的同时,上述接合部422c沿着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被横向扩散,因此上述接合部422c的截面轨迹的长度逐渐变短。
如上所述,上述接合部422c扩散并变形,从而使得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和上述第一基膜414完全接合。
通过这样的过程,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的同时,上述接合部422c的倾斜面损失,但上述光传递部422b未发生变形,因此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维持使从下部传递的光折射并集光的上述光传递部422c的倾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和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其并不限于特定形态。如果构成为当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接合时,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中对光进行集光的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不发生变化,而仅在上述接合部422c发生变形,则可以以任何形态适用。
如上所述,考虑到与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时发生的倾斜面的损失,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包括上述接合部422c,从而能够将通过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接合而引起的倾斜面的损失导致的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倾斜面的损失降至最小化。
接下来,参照图5,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中根据上述接合部422c的有无,并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的状态下,比较说明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具体说明如下。
图5是表示根据图2的接合部422c的有无,在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接合状态下的光传递部长度差异的附图。
首先,如图5中的(a)所示,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不具备额外的上述接合部422c,而是仅由上述光传递部422b构成。
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仅由具有和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相同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的上述光传递部422b构成,因此当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和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时,上述光传递部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的形状发生变形,并发生倾斜面的损失。即上述光传递部的上部方向末端部沿着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扩散,且高度会发生降低。
因此,如果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上部方向末端部损失,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接合之后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L2相比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L1变短,由此对从下部传递的光进行集光的倾斜面会减少。
但是,观察图5中的(b),其为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由上述光传递部422b和上述接合部422c构成,且在进行接合之后,上述接合部422c发生变形而只剩下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倾斜面的状态的附图。
其中,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和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时,上述接合部422c起到粘结剂的作用而变形,但上述光传递部422b不发生进一步的变形。因此,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L2维持在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截面轨迹的长度L1相同或者更大。
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上部方向末端部具备上述接合部422c,能够防止由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的接合而引起的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损失。
即考虑到通过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粘附过程而引起的损失的大小,在形成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时,在上部进一步具备上述接合部422c,以能够维持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倾斜面,从而能够增加集光的光的辉度。
接下来,参照图6及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片模块400中还具备额外的粘附层430的构成进行观察,具体如图所示。
图6是表示图2的光学片模块中还包括额外的粘附层的构成的附图,图7是表示图6的粘附层中嵌入上述接合部的状态的附图。
如图6所示,虽然基本结构相同,但对于上述光学片模块400,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之间还具备额外的粘附层430。
上述光学片模块400构成为包括上述上部光学片410,上述下部光学片420和额外的粘附层430。
上述粘附层430具备于上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使得上述下部光学片和上述上部光学片能够进行粘附。此时,上述粘附层430优选由透光率高的材料构成,以便使从上述扩散片300传递的光发生透射。
如上所述,上述光学片模块400构成为额外包括上述粘附层430,从而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和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时,上述接合部422c不起粘结剂的作用,而是嵌入于上述粘附层430的内部。
即上述粘附层430位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上述接合部422c形状在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不发生改变,而是嵌入至上述粘附层430的内部。
并且,通过上述接合部422c嵌入于上述粘附层430的内部,使得接合的面积变得更大,由此能够提高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下部光学片420的粘附品质。
如上所述,上述接合部422c嵌入于上述粘附层430的内部时,如图7所示,上述光传递部422b不嵌入于上述粘附层430的内部,因此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长度L2可以维持在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长度L1相同或者更长。
通过这样的构成,上述光学片400进一步具备上述粘附层430,并使上述接合部422c嵌入于上述粘附层430的内部而能够提高粘附品质的同时,也不改变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从而不会使通过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发生折射并集光的光的辉度减少。
接下来,参照图8和图9,对上述接合部422c的变形的形态进行观察,具体如图所示。
图8是表示图6的下部光学片中接合部的变形形状的附图,图9是表示图2的下部光学片中接合部以延长面的形状形成的结构的附图。
如图所示,上述接合部422c的截面轨迹不形成为具有和上述光传递部422b相同的倾斜角度,而可以形成为多种形态。
观察图8中的(a),其为根据截面的轨迹的上侧末端部接合于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时,在上述接合部422c中具备发生面接触的粘附面的状态的附图。
上述接合部422c连接于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上部,形成有沿上部方向延长的一对延长面S1,并由连接上述延长面S1之间的接合面S2构成。
如上所述,上述接合部422c具备上述延长面S1和上述接合面S2,从而可以提高上述第一基膜414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粘附品质。
此外,如图8中的(b)所示,上述接合部422c形成为沿上部方向突出的球状而增加粘附面积,从而增加上述第一基膜414和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的粘附品质。
即上述接合面S2形成为截面的轨迹弯曲地形成,并向上部方向突出。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上述接合部422c,能够增加上述接合部422c向上述粘附层430内部嵌入的粘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粘附品质。不仅如此,上述光学片模块400不含有上述粘附层430时如图4所示,上述接合部422c可在上述第一基膜414的下表面扩散,从而起到粘结剂的作用。
以上对上述接合部422c的变形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与上述粘附层430的有无无关地,构成为当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和上述第一基膜414接合时,通过上述接合部422c使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长度不发生变化,从而在上述第二结构化图案422中不存在对从下部传递的光折射并集光区域的损失,因此能够增加集光的光的辉度。
接下来,观察如图9所示的上述接合部422c的变形的形态,上述接合部422c形成为连接上述光传递部422b的截面轨迹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的连接面的形状。其中,上述第二单元集光体422a形成为倾斜面较上述第一单元集光体412a的倾斜面大或者相同。
因此,以连接面形态形成的上述接合部422c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下部相接而接合。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片模块中还包括额外的反射偏光膜的构成进行观察,具体如图所示。
图10是表示图2的下部光学片中还包括反射偏光膜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表示通过图10的反射偏光膜,使光透射或者反射的状态的附图。
观察图示的附图,其为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部还包括反射偏光膜500,并以层压形态配置的构成,可通过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选择性地透射集光的光。
上述反射偏光膜500(Reflective Polarizer)根据光的偏光状态而选择性地透射光,并且能发挥使偏光状态不同的光返回至上述导光板200的作用。与此相同的装置的一例有双亮度增强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
没有通过DBEF而被反射的光通过BLU下段的上述导光板200重新反射,而重新向上部传递。DBEF仅仅使其中偏光状态适合的光通过之后,不断重复反射剩余的光的作用。
通过重复这样的过程,仅向上部射出所需要的偏光状态的光,因此能够减少射出的光的损失,并提高显示模块的辉度。
更详细地观察,如图11所示,上述反射偏光膜500是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部层压配置的形状,因此通过上述下部光学片420和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并集光的光才能向上述反射偏光膜500传递。其中,指向上述反射偏光膜500的光是许多偏光状态的光混合的状态,其由具有上述反射偏光膜500能够透射的偏光状态的P1的光和具有上述反射偏光膜500无法透射的偏光状态的P2的光构成。
如图所示,虽然通过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及上述下部光学片420的光是P1和P2的混合状态,但是上述反射偏光膜500只允许P1的光投射,而将P2的光重新向下部方向反射。
因此,P1的光向外部射出,但P2的光被反射重新回到下部,并被上述导光板200反射重新传递到上部。通过这种过程,P2的光将改变行进方向及偏光状态,并通过反复的这种过程,被转换为上述反射偏光膜500适合投射的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具备上述反射偏光膜500,能够减少光的损失的同时,能够向上部射出具有所需的折射角度及偏光状态的光,从而增加显示模块的辉度。
另外,上述反射偏光膜500不仅能够层压配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的上部,还可层压配置在上述上部光学片410和上述下部光学片420之间。
如上上述,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观察,但除了在先说明的实施例以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范畴的条件下,可以以其它形态具体化。因此,不能将本实施例视为以特定形态进行限定,而是应理解成为仅用于例示。由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说明,而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同等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更。

Claims (17)

1.一种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中,该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包括:
上部光学片,其具有第一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一结构化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以及
下部光学片,其以层压形态配置于所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第二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二结构化图案,其中第二单元集光体形成有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倾斜面,
其中,从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形成为较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最下部至最上部的垂直距离更长,且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倾斜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倾斜面相比相对更大的表面积,
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包括:
光传递部,其对入射的光进行集光,并传递至上部;以及接合部,
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
一对延长面,其从所述光传递部的上部向上部方向延长而成;以及
接合面,其两侧各自连接于所述一对延长面,且与所述上部光学片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截面轨迹的倾斜角度具有与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相同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所述光传递部的截面轨迹的长度较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的截面轨迹的长度相同或者更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在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和所述上部光学片的接合过程中经变形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递部的形状不发生变形,能够保持截面轨迹的长度,并与所述上部光学片进行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面的截面的轨迹弯曲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形成为连接所述光传递部的截面轨迹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的连接面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构化图案的上部方向末端部直接接合于所述上部光学片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粘附层,其形成于所述上部光学片和下部光学片之间,并嵌入所述第二结构化图案的上部方向末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及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射偏光膜,其与所述下部光学片及所述上部光学片以层压形状配置,并能够根据从下部传递的光的偏光状态选择性地透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偏光膜层压配置于所述上部光学片和所述下部光学片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偏光膜层压配置于所述上部光学片的上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构化图案具有相同截面的形状,并沿着横向延长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光学片及所述下部光学片配置成所述第一结构化图案的延长方向及所述第二结构化图案的延长方向相互交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结构化图案和所述第二结构化图案垂直地交叉。
17.一种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其中,该层压型光学片模块包括:
上部光学片,其具有第一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一结构化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以及
下部光学片,其以层压形态配置于所述上部光学片的下部,具有第二单元集光体不断重复的第二结构化图案,其中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越往上部横截面积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相同的横截面形状,且形成较所述第一单元集光体相对更大的横截面积,从而使邻接的单元集光体的距离相对较长,
所述第二单元集光体包括:
光传递部,其对入射的光进行集光,并传递至上部;以及接合部,
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
一对延长面,其从所述光传递部的上部向上部方向延长而成;以及
接合面,其两侧各自连接于所述一对延长面,且与所述上部光学片接合。
CN201380033661.8A 2012-06-25 2013-06-24 层压型光学片模块 Active CN104412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68063 2012-06-25
KR1020120068063A KR101268083B1 (ko) 2012-06-25 2012-06-25 적층형 광학시트모듈
PCT/KR2013/005548 WO2014003389A1 (ko) 2012-06-25 2013-06-24 적층형 광학시트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132A CN104412132A (zh) 2015-03-11
CN104412132B true CN104412132B (zh) 2016-12-14

Family

ID=4866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3661.8A Active CN104412132B (zh) 2012-06-25 2013-06-24 层压型光学片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0531B2 (zh)
JP (3) JP2015524088A (zh)
KR (1) KR101268083B1 (zh)
CN (1) CN104412132B (zh)
WO (1) WO2014003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8678B1 (ko) * 2015-05-18 2017-05-02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파티클이 구비된 반사편광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4880748B (zh) * 2015-06-29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片组件及背光源
JP6536491B2 (ja) * 2016-06-04 2019-07-0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504955B2 (en) 2016-08-19 2022-11-22 Wilsonart Llc Decorative laminate with matte finis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077639B2 (en) 2016-08-19 2021-08-03 Wilsonart Llc Surfacing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745475B2 (en) 2016-08-19 2023-09-05 Wilsonart Llc Surfacing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0933608B2 (en) 2016-08-19 2021-03-02 Wilsonart Llc Surfacing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609364B2 (en) 2017-04-01 2023-03-21 Suntechopt Co., Ltd. Optical laminated sheet
KR102036797B1 (ko) 2017-09-20 2019-10-25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일체형 광학시트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110941116A (zh) * 2018-09-21 2020-03-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4118A (zh) * 2003-01-16 2006-03-2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膜的封装和搬运方法
CN101881904A (zh) * 2008-11-18 2010-11-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53300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板
KR20120014460A (ko) * 2010-08-09 2012-02-17 신화인터텍 주식회사 일체형 광학시트
KR101133637B1 (ko) * 2009-02-23 2012-04-10 온누리전자(주) 확산수단이 일체화된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복층 프리즘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6089B2 (en) * 2003-05-16 2005-01-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stacking surface 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KR20080042908A (ko) * 2005-08-30 2008-05-15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편향 시트와 그 제조 방법
JP4923671B2 (ja) * 2006-03-29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03233A (ja) * 2006-06-21 2008-01-10 Fujifilm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049330A1 (en) * 2006-08-25 2008-02-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directing laminate
US20100055409A1 (en) * 2007-01-02 2010-03-04 Kolon Industries, Inc. Optical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80259248A1 (en) * 2007-04-19 2008-10-23 Hitachi Maxell, Ltd Multilens membe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100898047B1 (ko) 2008-10-17 2009-05-19 이대환 광학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730579B2 (en) * 2008-07-29 2014-05-20 Dae-Hwan Lee Optical sheet having enhance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TWI537614B (zh) * 2010-04-12 2016-06-11 3M新設資產公司 光學堆疊及光導
KR20130005330A (ko) * 2011-07-06 2013-01-16 글로텍 주식회사 광학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광학시트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698517B (zh) * 2013-12-09 2017-02-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组件及光学膜片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4118A (zh) * 2003-01-16 2006-03-2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膜的封装和搬运方法
CN101881904A (zh) * 2008-11-18 2010-11-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133637B1 (ko) * 2009-02-23 2012-04-10 온누리전자(주) 확산수단이 일체화된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복층 프리즘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053300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板
KR20120014460A (ko) * 2010-08-09 2012-02-17 신화인터텍 주식회사 일체형 광학시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68083B1 (ko) 2013-05-29
JP2019117385A (ja) 2019-07-18
WO2014003389A1 (ko) 2014-01-03
KR101268083B9 (ko) 2023-08-22
JP6771054B2 (ja) 2020-10-21
US10180531B2 (en) 2019-01-15
JP2015524088A (ja) 2015-08-20
CN104412132A (zh) 2015-03-11
US20150301265A1 (en) 2015-10-22
JP2017161907A (ja)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132B (zh) 层压型光学片模块
CN104412131B (zh) 具有互不相同的厚度的光学片的光学片模块
CN1936627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0585270C (zh) 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TWI356918B (en) Optical sheet and display unit
US10598847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ism sheet thereof
JP4321614B2 (ja) 光透過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CN101095077A (zh) 具有带凹入的棱锥形结构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薄膜
KR10166657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14045B (zh) 多層光學片組件
CN101770045B (zh) 棱镜片、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1551843B1 (ko) 적층형 광학시트모듈
US20080225201A1 (en) Surface emitting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optical sheet combination
CN101004253A (zh) 光导板和采用该光导板的显示装置
CN1947040A (zh) 同时具有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的棱镜板、其制造方法及其在显示组件中的结合
CN107003565A (zh) 光偏转漫射片、堆叠光偏转漫射片、堆叠光学片以及使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50355396A1 (en) Optical sheet module
CN102053418A (zh)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CN1561457A (zh) 透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CN101788128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KR101268085B1 (ko) 접합패턴이 형성된 광학시트를 가지는 광학시트 모듈
CN109307903B (zh) 一种出射偏振光的背光源及其制备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5899185U (zh) 显示模组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3448124B (zh) 背光组件以及双屏显示装置
CN202614966U (zh) 复合型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0

Address after: No. 88 Wufang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Lemax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Pyeongtaek

Patentee before: Lms Co., Ltd. (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