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418A -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418A
CN102053418A CN2009102118280A CN200910211828A CN102053418A CN 102053418 A CN102053418 A CN 102053418A CN 2009102118280 A CN2009102118280 A CN 2009102118280A CN 200910211828 A CN200910211828 A CN 200910211828A CN 102053418 A CN102053418 A CN 102053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rightening piece
prism
backlight modu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8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增科
李清祥
刁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fei Opt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fei Opt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fei Optic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fei Opt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18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3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3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增光片,包括一透光基板、多个光学结构、一反射层及一棱镜层。透光基板具有相对之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光学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反射层配置于第二表面上,其中反射层具有多个透光开孔。棱镜层覆盖反射层及第二表面,且包括多个朝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的棱镜结构。一种背光模块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片及使用该光学膜片的光源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增光片(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及使用该增光片的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平面显示器已成为显示装置的主流,以取代传统厚重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在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较受大众的欢迎,且较为普及。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液晶面板本身不会发光,而是用以决定光通过率,因此在液晶面板后方配置有背光模块,以作为液晶面板的平面光源。平面光源的光学质量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举例而言,为了使显示画面能够正确显示且失真较小,需要配置较均匀的平面光源。另外,为了使显示画面的亮度能够提升,平面光源的出光角度范围亦受到限制,以避免光损失。
一种现有的侧面入光式背光模块是在导光板上由下至上依次配置下扩散片、棱镜柱互相正交的两个棱镜片及上扩散片,其中棱镜片是用以缩小出光角度范围,且上扩散片及下扩散片是用以使光均匀化,并避免棱镜柱的轮廓与液晶面板产生迭纹(moire)现象。然而,这种在导光板上配置四片光学膜片的方法将使背光模块的成本提高,且过多的光学膜片也会导致组装不易及背光模块厚度难以缩小。此外,采用多至四片的光学膜片也容易导致光损失,而较难使背光模块的正向辉度能够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中国台湾公开专利第200911513号揭露在导光板上放置一光学膜结构,其特征为具有一透光本体及设置于透光本体的入光面的反射层,且透光本体的出光面设有透镜阵列。再者,反射层上有对应于透镜的开孔。另外,美国公开专利第20070002452号也揭露了这种类型的光学膜结构。然而,由于不同电子装置上的液晶显示器(诸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监视器(monitor)、电视等的液晶显示器)对于不同方向的不同视角的亮度分布的需求不同,采用上述这两篇专利的光学膜结构的背光模块难以使出光角度范围随着方向的改变而变化,因此这种设计概念较难同时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装置。再者,美国专利第7374328号与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846774号揭露了在反射层的底部设置扩散层,以使光线被扩散而避免其过于集中。另外,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98118580号揭露一种光学膜,该光学膜具有一透光基材、多个设于透光基板上表面的透镜及设于透光基板的下表面的反射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光片,其能有效提升出射光的正向辉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能提供正向辉度较高的面光源。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增光片,包括一透光基板、多个光学结构、一反射层及一棱镜层。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光学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反射层配置于第二表面上,其中反射层具有多个透光开孔。棱镜层覆盖反射层及第二表面,且包括多个朝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的棱镜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上述增光片及一光学单元。发光元件适于发出一光束。增光片配置于光束的传输路径上。光学单元配置于光束的位于发光元件与增光片之间的传输路径上。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光片中,由于棱镜层的棱镜结构可对入射光产生折射作用,以使入射光在穿透棱镜结构的表面后的行进方向靠近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且当入射光被反射层反射而离开棱镜结构时,会再次受到棱镜结构的表面的折射作用而使其行进方向往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靠近。如此一来,有助于提升从光学结构出射的出射光的正向辉度,进而使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能够提供亮度较高的面光源。
为让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在两个互相垂直的不同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图1A中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增光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背光模块
110:发光元件
112:光束
112a、112b:部分光束
200、200’、200”、200b、200c、200e、200f:增光片
210:透光基板
212:第一表面
214:第二表面
220、220’、220”、220”’:光学结构
222:弯曲凸面
222’:柱状凸起面
230:反射层
232:透光开孔
240:棱镜层
242、242’、242”:棱镜结构
244、244”:第一棱镜面
246、246”:第二棱镜面
248:第三棱镜面
249:第四棱镜面
300:光学单元
310:导光板
312、314:表面
315:微结构
316:入光面
320:反射片
330:扩散板
340:灯箱
A1、A2、P1、P2:宽度为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距离
N1、N1’、N2、N2’、N3、N4:法向量
T:顶点
X:光轴
θ1、θ1’、θ2、θ2’: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与图1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在两个互相垂直的不同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图1A中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而图2B为图2A的增光片的俯视示意图。参照图1A、图1B、图2A及图2B,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包括一发光元件110、一增光片200及一光学单元300。发光元件110适于发出一光束112。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0例如是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可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例如可具有排成一直线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增光片200配置于光束112的传输路径上。光学单元300配置于光束112的位于发光元件110与增光片200之间的传输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单元300包括一导光板310,导光板具有一表面312、一相对于表面312的表面314及一连接表面312与表面314的入光面316。发光元件110可配置于入光面316旁边。具体而言,发光元件110所发出的光束112可经由入光面316进入导光板310中,且光束112可在表面312与表面314处发生全反射而被局限于导光板310内。然而,导光板310的表面314上的微结构315则可破坏全反射。举例而言,部分光束112可被微结构315反射至表面312,并穿透表面312。另一部分光束112则可穿透微结构315而传输至配置于表面314的一侧的反射片320,反射片320可将光束112反射,而使光束112依次穿透表面314与表面312。
增光片200包括一透光基板210、多个光学结构220、一反射层230及一棱镜层240。透光基板2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12与一第二表面214。光学结构220配置于第一表面212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学结构220例如为一透镜,其具有一背对透光基板210的弯曲凸面222。弯曲凸面222在与第一表面212平行的一第一方向D1上的曲率半径为R1,弯曲凸面222在与第一表面212平行的一第二方向D2上的曲率半径为R2,且R1≠R2。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R1=R2。在本实施例中,弯曲凸面222可为平滑的曲面,或者弯曲凸面222可由多个微小的直线段或弯曲线段所构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大致上垂直于第二方向D2。反射层230配置于第二表面214上,其中反射层230具有多个透光开孔232,且这些透光开孔232分别位于这些光学结构220的光轴X上。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230可位于透光基板210与表面312之间。光学结构220的弯曲凸面222的顶点T至对应的透光开孔232的距离为L,这些光学结构220的折射率为n。在本实施例中,增光片200符合L<nR1/(n-1)及L<nR2/(n-1)。
当离开表面312的光束112的出光角度过大时,则大部分的光束112会被反射层230反射回导光板310而再次利用。而当离开表面312的光束112的出光角度较小时,会有较多比例的光束112通过透光开孔232。通过透光开孔232的光束112的光能量分布例如近似于高斯分布,且光束112会受到光学结构220的会聚作用而以接近垂直第一表面212的角度从光学结构220出射。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通过单一的光学膜片(即增光片200)就能使出光角度范围缩小,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而不需像现有技术那样采用四片光学膜片。
再者,棱镜层240覆盖反射层230及第二表面214,且包括多个朝远离第二表面214的方向凸起的棱镜结构242。在本实施例中,棱镜结构242为一棱镜柱,其例如为一三角柱。这些棱镜结构242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且每一棱镜结构242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棱镜结构242具有一第一棱镜面244及一第二棱镜面246。第一棱镜面244与第二棱镜面246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棱镜结构242在第一方向D1上为非镜像对称。换言之,第一棱镜面244的法向量N1与第一表面212的法向量N4的夹角为θ1,第二棱镜面246的法向量N2与第一表面212的法向量N1的夹角为θ2,且θ1≠θ2。在本实施例中,θ1例如是落在130度至170度的范围内,而θ2例如是落在90度至110度的范围内,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2大致上平行于第二表面214,且入光面316的法向量N3、法向量N1、法向量N2与法向量N4可位于同一平面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第一棱镜面244具有将光束112折射,而使光束112的传输方向往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靠近的功能。具体而言,当光束112中的部分光束112a在离开表面312后,会被第一棱镜面244折射,以使部分光束112a的传输方向往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靠近。如此一来,能够较大程度确保部分光束112a在通过透光开孔232后,能够射向此透光开孔232正上方对应的光学结构220,而比较不会射向对应的光学结构220旁边的另一光学结构220。当部分光束112a射向对应的光学结构220旁边的另一光学结构220后,行进方向仍大幅偏离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如此会形成无效光,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棱镜面244的功能则可有效降低此情形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透光开孔232的光束112较能够被确保通过对应的光学结构220,而光学结构220能够使此光束112较为准直地出射,因此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能够有效提升正向辉度,进而提升背光模块100所提供的面光源的亮度。
另一方面,光束112中的部分光束112b在离开表面312后,受到第一棱镜面244的折射作用,而使部分光束112b的传输方向往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靠近。之后,部分光束112b会被反射层230反射回第一棱镜面244。此时,第一棱镜面244再次将部分光束112b折射,以使部分光束112b的传输方向再次往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靠近。接着,部分光束112b会回到导光板310中以供再次利用。如此一来,当部分光束112b每经过反射层230的一次反射而回到导光板310中时,其行进方向会更靠近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这会使得部分光束112b较快通过透光开孔232。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中,光束112在通过透光开孔232前在反射层230与反射片320之间的反射次数可被有效减少,如此可降低光能量的损失,且有利于提升背光模块100的正向辉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中,由于R1≠R2,因此可应用于在不同方向上对出光角度范围有不同的需求的背光模块中。经由适当的设计R1值与R2值,便可使采用增光片200的背光模块100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器,例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监视器、电视等的液晶显示器。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透光开孔2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不等于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透光开孔2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也可以是等于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开孔2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为A1,透光开孔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A2,透光开孔232所对应的弯曲凸面22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为P1,透光开孔232所对应的弯曲凸面222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为P2,且增光片200可符合0.1<A1/P1<0.9及0.1<A2/P2<0.9。如此一来,便能够使第一方向D1上的出光角度范围与第二方向D2上的出光角度范围有更大的变化,进而使增光片200与背光模块100有更广的应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230的透光开孔232可采用激光钻孔技术来形成。具体而言,在激光钻孔工序之前,反射层230是整面分布于第二表面214上。之后,采用平行的激光从图1A中增光片200的正上方射向光学结构220,亦即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方向射向光学结构220。经过光学结构220的会聚作用,激光在反射层230上形成的光斑即为透光开孔232的位置。此时光斑的照度分布均匀,因此只要激光的功率够强,即能在反射层230上钻出与光斑大小相近的透光开孔232,且这样的光斑照度分布是在增光片200符合L<nR1/(n-1)及L<nR2/(n-1)的条件下实现的。如此一来,只需采用平行激光束作一次的钻孔动作,就能够钻出尺寸及位置符合预期的透光开孔232,因此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的设计能够使工序简化,进而能够降低背光模块100的成本。反之,假设使增光片200符合L>nR1/(n-1)及L>nR2/(n-1)的条件,则所得到的光斑的中心照度较周围高,且能量分布无明显边界,不易掌控透光开孔232的尺寸大小,如此会导致所钻出的透光开孔232的尺寸比光斑小,而使透光开孔232的大小不符合预期。如此一来,若欲使透光开孔232的大小与位置符合预期,则需改变激光的入射角度,并用激光进行多次钻孔,这样会使制造过程过于复杂而耗费成本与工时。
再者,使增光片符合L<nR1/(n-1)及L<nR2/(n-1)的条件也能够让通过增光片200的光束112更为均匀,进而使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提供较为均匀的面光源。为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增光片200的光束112的均匀性,在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使增光片200符合L<0.95nR1/(n-1)及L<0.95nR2/(n-1)。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与图1A的背光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在图1A的背光模块100中,每一棱镜结构242的尺寸大致上相同。然而,在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a中,至少部分棱镜结构242’在与第二表面214平行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彼此不同,且至少部分棱镜结构242’在与第二表面214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彼此不同。如此一来,可打乱棱镜结构242’的规律性,进而减少其与配置于背光模块100a上方的显示面板(未图示)的像素阵列产生迭纹(moire)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棱镜结构242’的位置与透光开孔232的位置可以没有对应关系,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两者也可以是有适当的对应关系。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4,本实施例背光模块100b与图1A的背光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的两个光源110分别置于导光板310的相对两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增光片200b的棱镜结构242”在第一方向D1上为镜像对称。具体而言,棱镜结构242”的第一棱镜面244”的法向量N1’与第一表面212的法向量N4的夹角为θ1’,棱镜结构246”的第二棱镜面246”的法向量N2’与第一表面212的法向量N4的夹角为θ2’,且θ1’=θ2’,这样的设计适用于双侧入光的背光模块100b。在本实施例中,θ1’与θ2’例如均是落在130度至170度的范围内,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第一棱镜面244”适于用来折射图中左边的发光元件110所发出的光,以使其行进方向靠近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而第二棱镜面246”适于用来折射图中右边的发光元件110所发出的光,以使其行进方向靠近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c与图1A及图1B的背光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c之棱镜结构242”为多角锥,例如为四角锥。该四角锥在另一方向上的剖面可与图1A所示者相同。换言之,每个四角锥包括彼此相接的剖面如图1A所示的第一棱镜面244与第二棱镜面246的两棱镜面及如图5所示的第三棱镜面248与第四棱镜面249。棱镜结构242”’可以同时在第一方向D1上及第二方向D2上对光产生折射作用,以使光的行进方向往第一表面212的法线方向靠近。
图6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俯视示意图。参照图6A,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与图2B的增光片2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中,至少部分这些光学结构220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P1不相等。这些透镜所分别具有的在第一方向D1上的这些宽度P1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所得到的比值例如介于1与4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这些光学结构22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P2可不相等。这些透镜所分别具有的在第二方向上的这些宽度P2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所得到的比值例如介于1与4之间。如此将光学结构220大小及位置作成不规则设计可降低增光片200’与配置于增光片200’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未图示)产生迭纹(moire)的现象。
图6B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俯视示意图。参照图6A与图6B,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如图6B所示)与上述增光片200’(如图6A所示)的差异如下所述。增光片200’的在一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上的同一排光学结构220的宽度P2均大致上相等,但在另一方向(例如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排光学结构220的宽度P1至少有部分不相等。然而,增光片200”无论在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上,同一排光学结构220的宽度P1或P2均至少有部分不相等。增光片200”的不规则程度较高,而增光片200’较容易制造与设计。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d与图1A的背光模块100有部分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图1A的背光模块100为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而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d则为直下式背光模块。具体而言,光学单元300a包括一扩散板330,其中扩散板330是配置于增光片200b与多个发光元件110之间,此即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特征之一。发光元件110所发出的光束112会通过扩散板330而传输至增光片200,并受到扩散板330的扩散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d还包括一灯箱340,且多个发光元件110配置于灯箱340中。灯箱340的内壁具有反射功能,可将来自发光元件110的光束112反射至扩散板330。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d与图2A的增光片2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光学结构220’为柱状透镜(lenticular),其具有柱状凸起面222’。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e与图2A的增光片200类似,而两者的主要表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光学结构220”为锥状棱镜,例如为四角锥棱镜。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增光片的立体示意图。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增光片200f与图2A的增光片200类似,而两者的主要表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光学结构220”’为柱状棱镜,例如为三角柱棱镜。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增光片中的光学结构为特定种类的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结构也可以是透镜、柱状透镜、锥状棱镜、柱状棱镜及其它种类的光学结构的任意组合。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光片中,由于棱镜层的棱镜结构可对入射光产生折射作用,以使入射光在穿透棱镜结构的表面后的行进方向靠近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且当入射光被反射层反射而离开棱镜结构时,会再次受到棱镜结构的表面的折射作用而使其行进方向往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靠近。如此一来,有助于提升从光学结构出射的出射光的正向辉度,进而使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能够提供亮度较高的面光源。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菩提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实现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增光片,包括:
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
多个光学结构,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一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反射层具有多个透光开孔;以及
一棱镜层,覆盖所述反射层及所述第二表面,且包括多个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的棱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片,其中每个所述棱镜结构为一棱镜柱,这些棱镜柱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且每个所述棱镜柱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方向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光片,其中每个所述棱镜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非镜像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片,其中每个所述棱镜结构为一多角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片,其中至少部分这些棱镜结构在与所述第二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且至少部分这些棱镜结构在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彼此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片,其中每个所述光学结构为一透镜,这些透光开孔分别位于这些透镜的光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光片,其中每个所述透镜具有背对所述透光基板的一弯曲凸面,所述弯曲凸面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一第一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弯曲凸面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一第二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一方向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且R1≠R2,所述透镜的所述弯曲凸面的顶点至对应的所述透光开孔的距离为L,且这些透镜的折射率为n,所述增光片符合L<nR1/(n-1)及L<nR2/(n-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光片,其中这些透光开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等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光片,其中至少部分这些透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相等,且这些透镜所分别具有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这些宽度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所得到的比值介于1与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光片,其中至少部分这些透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不相等,且这些透镜所分别具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这些宽度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所得到的比值介于1与4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片,其中这些光学结构为透镜、柱状透镜、锥状棱镜及柱状棱镜的至少其中之一。
12.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元件,适于发出一光束;
一增光片,配置于所述光束的传输路径上;以及
一光学单元,配置于所述光束的位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增光片之间的传输路径上,其中,所述增光片包括:
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
多个光学结构,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一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反射层具有多个透光开孔;以及
一棱镜层,覆盖所述反射层及所述第二表面,且包括多个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的棱镜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棱镜结构为一棱镜柱,这些棱镜柱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且每个所述棱镜柱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方向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棱镜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非镜像对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棱镜结构为一多角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至少部分这些棱镜结构在与所述第二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且至少部分这些棱镜结构在与所述第二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彼此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光学结构为一透镜,这些透光开孔分别位于这些透镜的光轴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透镜具有背对所述透光基板的一弯曲凸面,所述弯曲凸面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一第一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弯曲凸面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一第二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一方向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且R1≠R2,所述透镜的所述弯曲凸面的顶点至对应的所述透光开孔的距离为L,且这些透镜的折射率为n,所述增光片符合L<nR1/(n-1)及L<nR2/(n-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这些透光开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等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至少部分这些透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相等,且这些透镜所分别具有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这些宽度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所得到的比值介于1与4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至少部分这些透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不相等,且这些透镜所分别具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这些宽度中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所得到的比值介于1与4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光学单元包括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的一入光面,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透光基板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且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入光面旁。
CN2009102118280A 2009-11-05 2009-11-05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Pending CN102053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8280A CN102053418A (zh) 2009-11-05 2009-11-05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8280A CN102053418A (zh) 2009-11-05 2009-11-05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418A true CN102053418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8280A Pending CN102053418A (zh) 2009-11-05 2009-11-05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341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0469A (zh) * 2011-12-21 2012-06-27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均匀分布凸起结构的增光膜
CN103363400A (zh) * 2012-12-27 2013-10-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光场结构的背光模块
CN104713031A (zh) * 2015-03-27 2015-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棱镜单元、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5842774A (zh) * 2016-04-22 2016-08-10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调光、准直和保偏的复合光学薄膜及其背光模组
CN106168333A (zh) * 2015-05-20 2016-11-30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06997121A (zh) * 2016-01-26 2017-08-0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显示器装置以及光转向膜
CN110955049A (zh) * 2019-11-15 2020-04-0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小孔阵列的离轴反射式近眼显示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0469A (zh) * 2011-12-21 2012-06-27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均匀分布凸起结构的增光膜
CN103363400A (zh) * 2012-12-27 2013-10-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光场结构的背光模块
CN103363400B (zh) * 2012-12-27 2016-01-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光场结构的背光模块
CN104713031A (zh) * 2015-03-27 2015-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棱镜单元、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12503405A (zh) * 2015-05-20 2021-03-16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US11892155B2 (en) 2015-05-20 2024-02-06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6168333A (zh) * 2015-05-20 2016-11-30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US11655958B2 (en) 2015-05-20 2023-05-23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428382B2 (en) 2015-05-20 2022-08-30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149917B2 (en) 2015-05-20 2021-10-19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6997121A (zh) * 2016-01-26 2017-08-0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显示器装置以及光转向膜
US10488575B2 (en) 2016-01-26 2019-11-26 Nano Precision Taiwan Limite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light source module having light turning film with micro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CN105842774B (zh) * 2016-04-22 2019-05-17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调光、准直和保偏的复合光学薄膜及其背光模组
CN105842774A (zh) * 2016-04-22 2016-08-10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调光、准直和保偏的复合光学薄膜及其背光模组
CN110955049A (zh) * 2019-11-15 2020-04-0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小孔阵列的离轴反射式近眼显示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6867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side-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00582893C (zh) 侧向发光装置、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器设备
CN100585270C (zh) 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412745Y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用于背光模组的透光板
US20080130314A1 (en) Light guiding strip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W201109739A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02053418A (zh)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US20070147088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dual light guide plat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EP2674669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295034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KR101481677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백라이트 유닛의 제조방법
US8220978B2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JP2006337526A (ja) 光学フィルム、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294108A1 (en) Optical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144869A (zh) 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4932140A (zh) 背光模块
CN101126859A (zh) 背光模块及用于该背光模块的导光板
US8596849B2 (en) Optical component,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2518988A (zh) 背光模块
US8425103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a light guide plate with prismatic struc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369031A (zh)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114239A (ja) 面状光源用導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面状光源、照明装置、看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3336387B (zh) 侧光式背光源及具有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CN201159778Y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侧光式背光模块
CN101692131A (zh) 光学片及具有该光学片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