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1166B -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1166B
CN104381166B CN201410599461.5A CN201410599461A CN104381166B CN 104381166 B CN104381166 B CN 104381166B CN 201410599461 A CN201410599461 A CN 201410599461A CN 104381166 B CN104381166 B CN 104381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shing
transport
fry
tilap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94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1166A (zh
Inventor
刘汉元
吴宗文
梁勤朗
李�杰
陈聪
鲍斌
王超
蒋礼平
陈章
李莉
黄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94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1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1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1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1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1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苗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采用零污染、无菌藻虫、安全环保的渔用电化水运输鱼苗,对罗非鱼名优鱼种进行运输,能够有效提高鱼苗运输存活率和鱼苗品质,有利于延长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能力。本发明中的应用及方法操作简便、见效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苗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鱼苗运输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相对于成鱼来说,鱼苗体质较差,生命力较弱,抗逆抗病性差,极易在运输中死亡,所以鱼苗运输存活率及鱼苗品质会极大影响养殖户的效益,特别是罗非鱼等名优鱼类。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它属热带性鱼类,不但生长快、易繁殖、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而且在淡水、海水中均可养殖,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养殖的优良品种。罗非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其越来越被国际市场所接受,消费市场正在形成。但对低温敏感,最低致死温度为 8℃~10℃,即使在 10℃~15℃的温度也很容易冻伤,冻伤后的罗非鱼很容易得水霉病死亡。尤其罗非鱼鱼苗体质较差,生命力较弱,抗逆抗病性差,极易死亡。
运输过程中,罗非鱼鱼苗容易出现体表粘液和鳞片大量脱落,造成鱼苗品质的下降,影响运输和后期养殖的存活率。影响鱼苗运输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氧、水温、水质、体质和运输操作等等。现有技术如增氧保活、低温麻醉等方法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并不全面,无法协调多种因素。还有成活率低、运输时间短和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罗非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采用两种运输方式,一是短距离运输,通常运输时间在4 小时以内,可用塑料桶、塑料袋、鱼桶等器物装水运输( 比如可选择疏装鱼苗和加增氧泵密装鱼苗运输)。二是长距离运输,一般运输时间在5-20 小时,可使用尼龙薄膜袋充氧运输或活鱼运输车运输。前者运量少, 简单方便; 后者运量多, 成活率高, 比较常用。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如何保证存活率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时间,以满足水产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采用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鱼苗,提高鱼苗运输存活率、鱼苗品质、延长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能力,降低成本。
本发明中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鱼苗的操作步骤如下:
(1)筛选体质优异、规格相同的罗非鱼鱼苗,暂养20-30天;
严格手动筛选,防止鱼苗鳞片脱落;注意控制暂养水温于22℃,全池消毒,防止感染,强化培育20-30天。
(2)运输前2-3天开始停喂,每天进行一次拉网锻炼;
运输前2-3天换掉脏水,注入新鲜水,同时停喂2-3天,每天一次拉网锻炼,使鱼分泌大量黏液,排出体内粪便,逐步适应密集环境。
(3)运输前1-1.5h开始制备渔用电化水,制备好的渔用电化水装于罐车或打包袋,密封;防止渔用电化水受到空气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污染,保证不变质。
(4)在装有渔用电化水的罐车或打包袋中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1-14,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控制运输中的水温,开始运输,定时检查。途中注意平稳,切勿颠簸,水温控制在18-22℃,每隔1小时检查一次鱼活动情况和氧气罐,保证运输安全。
运输密度过大会导致鱼苗互相拥挤碰撞,加快粘液和鳞片的脱落,容易出血,影响鱼苗品质和存活率;过小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平均运输成本增加。鱼苗运输的密度应与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水温、运输时间及鱼苗的品种、规格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5)达到目的地后,取出鱼苗,放入池塘,开始养殖。
所述步骤(3)中制备渔用电化水为采用渔用电化水设备对井水进行处理制备的渔用电化水。
本发明中所述渔用电化水中溶解氧浓度为8-10.2mg/L。
所述pH6.5-7.9,水温22-28℃。
所述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并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无菌。
溶解氧是活体水产品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必要条件。DO不足,鱼体烦躁不安,出现浮头症状,严重时甚至窒息死亡;DO过高又会导致气泡病的发生,同样不利于存活。水温过低,鱼体肌肉僵硬,活动减弱,免疫能力减弱,不耐存活;水温过高,鱼体活跃,粘液及代谢物排泄增多,影响水质,同样不适宜长距离运输。pH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鱼体的生命状态。其偏高会腐蚀鳃部组织,最终因失去呼吸能力而死亡;同时也会增加分子态氨的毒性,加大对鱼体的危害。pH值偏低会降低血液载氧能力,造成自身生理缺氧,新陈代谢、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疾病,死亡率增加。
氨和尿素是鱼类的主要排泄物,氨氮其过量积累会使鱼体受到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中毒死亡。亚硝酸盐氮影响:对鱼类产生毒性,是通过氧的运输,重要化合物的氧化及损坏器官来表现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是罗非鱼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大且运输过程中无法调控。
所述渔用电化水浓度为25%-100%。
渔用电化水中pH、水温、氨氮浓度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以及渔用电化水浓度,为制备渔用电化水时的值。
渔用电化水由井水经电化学处理装置以及磁化、过滤、紫外消毒等处理后制备而成,具有高溶氧、零污染、低氨氮和低亚硝酸盐、无菌藻虫的特点,其中还含有H2O2、O3等杀菌物质,保证运输途中水体处于无菌状态。渔用电化水应用于罗非鱼鱼苗运输,能够提高存活率,提升鱼苗品质,增大运输能力,延长运输时间,推动养殖户增收,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无污染、无菌藻虫、安全环保的渔用电化水,对罗非鱼鱼苗进行运输,具有很好的运输效果,可有效替代常规水用于名优鱼苗运输过程中,不仅提高运输存活率和鱼苗品质,运输存活率提高7-21%,鱼苗粘液保存完整,鳞片脱落少,还能延长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能力,时间可以延长20-30%,运输能力提高16-37%。并且运输后的渔用电化水,水质较澄清,无血红色,污染程度轻,对环境影响小。
本发明适用于不同规格罗非鱼鱼苗的运输。
本发明中的应用及方法操作简便、见效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
下面所用渔用电化水是采用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的渔用电化水处理成套设备,对井水进行电化学和物理处理生成的。
实施例1
(1)筛选体质优异、规格相同的罗非鱼鱼苗,暂养20-30天。严格手动筛选,防止鱼苗鳞片脱落;注意控制暂养鱼苗池内水温保持在22℃左右,并全池泼洒消毒剂,防止病菌感染,并投喂含粗蛋白质30 % 的颗粒饲料,专人负责强化培育20 -30 天,剔除状况不佳的鱼苗,保证运输的鱼苗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无病无伤。
(2)运输前2-3天开始停喂,每天进行一次拉网锻炼。运输前2-3天换掉脏水,注入新鲜水,同时停喂2-3天,每天一次拉网锻炼, 具体做法是用柔软、光滑的网具将池内的苗种尽可能多地网起来,此时网内的鱼苗密度增大,苗种受到挤压刺激,会分泌大量粘液,排出体内粪便,又逐步适应了密集的环境。这样在运输中,经过锻炼的鱼苗,所分泌的粘液和排出的粪便就少,对运输用水污染的程度轻, 提高了运输的成活率。
(3)运输前1小时左右利用渔用电化水设备对井水处理开始制备渔用电化水,其中溶解氧浓度为8-10.2mg/L(运输时因曝气会调整至3-7 mg/L),水温22-28℃,pH6.5-7.9,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渔用电化水制备好后直接灌入运输罐车或者打包袋,密封,防止变质。
溶解氧是活体水产品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必要条件。DO不足,鱼体烦躁不安,出现浮头症状,严重时甚至窒息死亡;DO过高又会导致气泡病的发生,同样不利于存活。水温过低,鱼体肌肉僵硬,活动减弱,免疫能力减弱,不耐存活;水温过高,鱼体活跃,粘液及代谢物排泄增多,影响水质,同样不适宜长距离运输。pH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鱼体的生命状态。其偏高会腐蚀鳃部组织,最终因失去呼吸能力而死亡;同时也会增加分子态氨的毒性,加大对鱼体的危害。pH值偏低会降低血液载氧能力,造成自身生理缺氧,新陈代谢、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疾病,死亡率增加。氨氮:氨和尿素是鱼类的主要排泄物,其过量积累会使鱼体受到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中毒死亡。亚硝酸盐氮影响:对鱼类产生毒性,是通过氧的运输,重要化合物的氧化及损坏器官来表现的。
各地养殖水体水质不同,某些地区水体硬度较高,某些地区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某些地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剩。甚至同一个池塘,不同时间(如早、中、晚),不同时间段(如春、夏、秋;投料前、投料后;换水前、换水后等),因此本发明中采用电化水设备处理水均是根据水质、孵化用水水量对水流量、电流、电压等众多因素反复进行多次调节而得。
渔用电化水是由井水经电化学和物理方法制备而得,菌藻虫等生物被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高效杀灭,溶氧也因电化学产生的氧气而大幅度提高,无污染。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微尘、气态污染物以及微生物,即制即用是为了防止渔用电化水受到空气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污染,保证不变质。
(4)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1-14,渔用电化水浓度25-100%,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18-22℃,开始运输,定时检查。途中注意平稳,切勿颠簸,每隔1小时检查一次鱼活动情况和氧气罐,保证运输安全。
确定不同规格的罗非鱼鱼苗运输密度,规格大的鱼苗运输密度低于小规格鱼苗。
(5)达到目的地后,取出鱼苗,放入池塘,开始养殖。
运输存活率提高5-21%,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20-30%,运输能力提高16-37%,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2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8mg/L,水温22℃,pH6.5,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1,渔用电化水浓度50%,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18℃,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10.2%,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20%,运输能力提高18%,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3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10.2mg/L,水温23℃,pH7.9,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 14,渔用电化水浓度100%,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22℃,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20%个百分点,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30%,运输能力提高35%,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4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9mg/L,水温25℃,pH7,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2,渔用电化水浓度75%,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20℃,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18%,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25%,运输能力提高32%,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5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9.5mg/L,水温27℃,pH7.3,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2.5,渔用电化水浓度85%,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20℃,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19%,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19%,运输能力提高26%,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6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10mg/L,水温26℃,pH7.2,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3,渔用电化水浓度100%,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21℃,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19.5%,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23.6%,运输能力提高35.4%,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7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8.5mg/L,水温24℃,pH6.8,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3.5,渔用电化水浓度60%,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19℃,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14%个百分点,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25.8%,运输能力提高27.3%,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实施例8
其它内容如实施例1,渔用电化水溶解氧浓度为9.8mg/L,水温24℃,pH7.5,氨氮浓度<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2.8,渔用电化水浓度25%,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加冰控制水温在19℃,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运输存活率提高6.2%个百分点,鱼苗品质好,运输时间延长20%,运输能力提高18%,对环境污染影响小。
试验一
采用渔用电化水运输大规格罗非鱼鱼苗(6.20cm左右),其溶氧浓度为9.65mg/L,水温为28℃,pH为7.89,氨氮浓度小于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0.0075 mg/L,其他步骤如实施例1。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罗非鱼大规格鱼苗运输密度为50kg水运输3.9kg鱼苗。设置四组不同浓度渔用电化水为试验组(A、B、C、D组),一组井水为对照组(E组),利用塑料桶作为模拟罐车进行运输试验。渔用电化水现制现用,配置不同浓度,所有组均设三个平行组,每组运输水量及大规格鱼苗重量均保持一致(见表1)。试验时间设为45小时。
表1 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大规格鱼苗试验设计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大规格鱼苗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渔用电化水在罗非鱼大规格鱼苗运输中,适宜浓度电化水能有效提高运输存活率,适宜浓度范围在20%-100%,50-100%效果比较好,更好效果的浓度为75-100%,最适浓度是100%,运输45h后最高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提升17.6个百分点,鱼苗品质较好,水质良好。
试验二
采用渔用电化水运输小规格罗非鱼鱼苗(2.73cm左右),其溶氧浓度为9.43mg/L,水温28.0℃,pH为7.61,氨氮浓度小于0.1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0.0075 mg/L,其他步骤如实施例1。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罗非鱼小规格鱼苗运输密度为3.1kg水运输250g鱼苗。设置四个浓度梯度(A、B、C、D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设置四个时间梯度(8h、14h、20h、26h),渔用电化水现制现用,配置不同浓度,所有组均设三个平行组,每组运输水量及鱼苗重量均保持一致(见表3)。
表3 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小规格鱼苗试验设计
试验结果见表4、5:
表4 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小规格鱼苗试验结果
表5
结果表明渔用电化水在罗非鱼小规格鱼苗运输中,适宜浓度电化水能有效提高运输存活率,适宜浓度范围在50-75%和75%-100%,最适浓度是75%;运输时间在8h时最高存活率比对照组提升了13.4个百分点,26h时提升了17.3个百分点,随着时间延长渔用电化水效果越好。
试验三
以经验数据为基准设置不同的鱼水比例,分别采用100%和0%的渔用电化水对罗非鱼大规格鱼苗(6.20cm左右)进行运输,试验设计如表所示。采用塑料桶模拟罐车运输,时间设为45h,运输途中人工控温、控pH和纯氧曝气,其他步骤如实施例2。试验所用的渔用电化水水质如下:溶氧9.42mg/L,水温为27.5℃,pH为7.64,氨氮低于0.1 mg/L,亚硝酸盐氮低于0.0075 mg/L。
表6
试验结果如下表7:
结果表明:相同鱼水比例运输后100%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0%组,且随着鱼水比例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差异扩大的趋势。从数据可以看出,鱼水比例低于50:3.9时,100%组的存活率大于等于83.9%,高于此值时每组的存活率都会有个较大的下降,因此本着成本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选取50:3.9作为罗非鱼鱼苗运输时的鱼水比例最为合适。
试验四
采用不同种类的水进行罗非鱼大规格鱼苗运输试验,各水质指标不同(见表1),探索水质对鱼苗存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50:3.9的鱼水比例,时间设为25h,每组各三个重复,运输途中人工控温、控pH和纯氧曝气,其他步骤如实施例1和试验一。
表8
由于采用人工控温、控溶氧和控pH,故此实验只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进行监控,每种水选取一组进行监控,结果如下所示:
表9
试验结果如下:
表10
综合表9和表10可知,渔用电化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都较少,且在运输途中增长相对较慢,对鱼苗的毒害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存活率较高;井水和自来水水质有所差别,但存活率相差不大,且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增长趋势极为相近;池塘水水质最差,水质败坏速度最快,存活率最低。因此,水质对鱼苗存活率影响较大,且渔用电化水运输鱼苗时水质败坏最慢,存活率最高。
试验五
采用渔用电化水运输大规格罗非鱼鱼苗(6.20cm左右),其渔用电化水溶氧浓度为9.65mg/L,水温为28℃,pH为7.89,浓度100%,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0.0075 mg/L,其他步骤如实施例1。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罗非鱼大规格鱼苗运输密度为50kg水运输3.9kg鱼苗。设置四组不同氨氮浓度的渔用电化水为试验组(NH3-N 中毒主要是非离子氨(UIA-N)的毒性作用,以分子氨的浓度来计,A:分子氨浓度≤0.03mg/L,B:分子氨浓度在0.02—0.2mg/L(即约氨氮浓度<0.1 mg/L),C:分子氨浓度在0.2—0.6mg/L,D:分子氨浓度≥0.6mg/L),利用塑料桶作为模拟罐车进行运输试验。渔用电化水现制现用,试验时间设为20小时。
结果如下:
A:分子氨浓度较低时,不会影响鱼虾的生长、繁殖。
B:虽浓度偏高,但仍在鱼虾可忍受的安全范围内,一般不会导致鱼虾发病。
C:对鱼虾有轻度毒性,易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感染,导致发病。
D:对鱼虾的毒性较大,在高温及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极易导致鱼虾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
试验六
采用渔用电化水静养大规格罗非鱼鱼苗(6.20cm左右),其渔用电化水溶氧浓度为9.65mg/L,水温为28℃,pH为7.89,浓度100%,氨氮浓度<0.1 mg/L,其他步骤如实施例1。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罗非鱼大规格鱼苗密度为50kg水运输3.9kg鱼苗。设置四组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的渔用电化水为试验组(A:亚硝酸盐氮浓度≤0.1mg/L,B:亚硝酸盐氮浓度在0.1—0.5mg/L,C:亚硝酸盐氮浓度≥0.5mg/L),利用塑料桶作为模拟罐车进行试验。渔用电化水现制现用,试验时间设为20小时。
结果如下:
A:正常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低于0.1mg/L鱼及水体动物在此条件下,能够正常生活。
B:当水体溶氧降低,氨及硝酸盐水平较高时,往往导致水体亚硝酸盐水平增高,当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达到0.1—0.5mg/L,并长期维持这一水平时,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鱼虾慢性亚硝酸盐中毒,表现为摄食量下降,鳃部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
C:亚硝酸盐氮含量高于0.5mg/L 时,鱼虾中毒症状持续加剧,体力衰退,游泳无力,鱼体柔软,某些代谢器官衰竭,严重者导致死亡。
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体中,草鱼会发生出血病;鳗鱼鱼体柔软,胸部、臀部带浅黄色,肝脏、鳃、血液呈深棕色;对虾则鳃受损变黑,严重者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氮浓度运输过程中会随着其它条件变化而变化,且是不可调控。本发明中渔用电化水制备时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当其它条件变化后,最后浓度都保持在低于0.1mg/L的浓度,有好的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的应用及操作步骤,减少运输途中的鱼苗耗损,提升鱼苗品质,加大罗非鱼鱼苗的运输能力,减少成本,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动养殖户增收,同时其运输后水质良好,对改善环境有重大实际意义。

Claims (6)

1.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所述渔用电化水中溶解氧浓度8-10.2mg/L,所述渔用电化水氨氮浓度<0.1mg/L,亚硝酸盐氮浓度<0.0075 mg/L; 采用渔用电化水运输罗非鱼鱼苗的操作步骤如下:
(1)筛选体质优异、规格相同的罗非鱼鱼苗,暂养20-30天;
(2)运输前2-3天开始停喂,每天进行一次拉网锻炼;
(3)运输前1-1.5h开始制备渔用电化水,制备好的渔用电化水装于罐车或打包袋,密封;
(4)在装有渔用电化水的罐车或打包袋中投放罗非鱼鱼苗,鱼水重量比例为1:11-14,罐车开启曝气或打包袋充满纯氧,控制运输中的水温,开始运输,定时检查;
(5)达到目的地后,取出鱼苗,放入池塘,开始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制备渔用电化水为采用渔用电化水设备对井水进行处理制备的渔用电化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电化水pH6.5-7.9,水温22-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电化水浓度为25-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电化水浓度为5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用电化水适用于罗非鱼不同规格鱼苗的运输。
CN201410599461.5A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381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9461.5A CN104381166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9461.5A CN104381166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1166A CN104381166A (zh) 2015-03-04
CN104381166B true CN104381166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59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9461.5A Active CN104381166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1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8701A (zh) * 2015-03-30 2015-07-29 朱佳杰 一种罗非鱼鱼苗长途运输方法
CN104782547B (zh) * 2015-04-24 2017-10-03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渔用电化水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应用
CN105210943B (zh) * 2015-10-08 2018-07-24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斑点鳟活鱼低温麻醉运输方法
CN105645556B (zh) * 2016-01-26 2018-06-05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杀菌电化水对养殖池塘水体消毒杀菌的方法
CN108668984B (zh) * 2018-04-15 2021-02-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罗非鱼苗种高密度运输方法
CN110476841A (zh) * 2019-08-09 2019-11-22 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深海网箱鱼苗的投放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3769A (zh) * 2013-10-16 2014-01-08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中性杀菌电化水在孵化鱼卵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20002456D0 (no) * 2000-05-11 2000-05-11 Megaton Systems As Anordning til behandling av vann
JP2003144002A (ja) * 2001-11-09 2003-05-20 Panetto:Kk 活魚搬送コンテナ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3769A (zh) * 2013-10-16 2014-01-08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中性杀菌电化水在孵化鱼卵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规格尼罗罗非鱼种远途运输技术初步探讨;廖杰;《广西水产科技》;19970630(第2期);第37页第1-2栏、第三节 *
酸性电解水在水产品安全中的应用;谢军等;《渔业现代化》;20100430;第37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1166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1166B (zh)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CN101375673B (zh) 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4719223B (zh) 一种瓣结鱼池塘人工养殖方法
KR101489660B1 (ko) 순환여과방식과 단계적 해수순치를 통한 강하성어류(무태장어) 양식 방법
CN103548754B (zh) 一种长途运输鲜活冷水鱼的方法
KR102060915B1 (ko) 대서양연어의 해수 순치 및 육상 해수양식 방법
CN105191833A (zh) 一种大宗淡水鱼的无水保活方法
JP2019092440A (ja) エビ料理の提供方法及びエビの養殖方法
CN113308377A (zh) 一种微藻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和养殖水体的净化方法
Östlund–Nilsson et al. Breathing with a mouth full of eggs: respiratory consequences of mouthbrooding in cardinalfish
CN107915306A (zh) 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runa et al. The effect of ionic concentration of low saline waters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Penaeus vannamei
CN104381187B (zh) 一种采用渔用电化水净养、运输鲜活鱼的方法
CN104396815B (zh)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草鱼或鲫鱼成鱼中的应用
CN108633802A (zh) 一种生态培育南美白对虾亲虾的方法
Hesni 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survival and moulting of the narrow-clawed crayfish, Astacus leptodactylus Eschscholtz, 1823 (Decapoda, Astacidea).
CN113287549A (zh) 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
Becker et al. Husbandry and Industries
CN206462214U (zh) 一种低耗能增加水体含氧量的同时不增加氮气含量的装置
CN111011275A (zh) 一种疣吻沙蚕的人工催产和孵化方法
Er et al. Significance of water flow rate and period of nursing on the growth of juvenile seahorse, Hippocampus barbouri (Jordan and Richardson, 1908)
CN114009375B (zh) 一种海水鱼类淡化养殖方法
Vatsos et al. Water quality and fish diseases
JP4066240B2 (ja) 貝類の鮮度維持方法及び輸送方法
Rosagast Tilapia Fish Farming~ Practical Manu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3

Address after: No. 588, Middle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610000, Sichuan

Patentee after: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11, South four section, two ring road,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TONGWE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