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581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581A
CN104380581A CN201380031986.2A CN201380031986A CN104380581A CN 104380581 A CN104380581 A CN 104380581A CN 201380031986 A CN201380031986 A CN 201380031986A CN 104380581 A CN104380581 A CN 104380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y
rotating shaft
oil
rotor
revol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19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裕人
久保秀人
松本祥平
汤本修士
吉原康二
藤原弘文
上辻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80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05Machines with only rotors, e.g. counter-rotating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02K9/19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with provision for replenishing the cooling medium;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leakage of the cooling mediu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01)具备:输入轴(40);和第一转子(10),其具有能够产生旋转磁场的第一线圈(12)并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输入轴(40)具有:油通路部(44a~44c),它们通过输入轴(40)的内部;和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其从第三油通路部(44c)向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延伸并且与第一转子(10)对置地开口。第一转子(10)具有以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与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连通的切口槽(11f)。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电磁使旋转件旋转并在旋转件含有绕组的旋转电机中,若交流电流在绕组流通则旋转件发热,因此设置有用于冷却旋转件的冷却构造。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具有:输入侧转子,其连结于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的输入轴并且配置于最内侧;输出侧转子,其在比输入侧转子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输入侧转子对置地配置并且连结有沿变速机延伸的输出轴;以及定子,其在比输出侧转子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输出侧转子对置地配置并且固定于定子罩。
在输入侧转子与输入轴之间的输入侧转子的内周,遍及整周设置有用于存积作为冷却液的油的油存积部件,油存积部件以与输入轴以及输入侧转子共同旋转的方式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输入轴。油存积于在油存积部件中沿着输入轴的轴线方向并且将连结部件夹在中间的油存积部件的两端部彼此之间的油储存部,在油存积部件的两端部形成有多个用于将存积的油喷出的油喷出口。另外,在输入轴形成有从外部供给油的油通路、和用于向朝油存积部件的油储存部喷出油的多个油排出口。因此,供给输入轴的油经过油通路流入油储存部将输入侧转子冷却后,通过输入侧转子的离心力从油排出口被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206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中,为了使在输入轴的内部流动的油向油储存部喷出,在输入轴形成有多个孔,并且为了使油存积部件内的油向外部喷出,在油存积部件的两端部形成有多个孔,因此在制造时需要多次的钻孔加工,存在成本上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少制造时的加工来实现成本降低的旋转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旋转轴;以及旋转件,其具有能够产生旋转磁场的导体,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的周围面,旋转轴具有:油供给路,其通过旋转轴的内部;以及油供给孔,其从油供给路向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与旋转件对置地开口,旋转件具有油通路,该油通路以与旋转轴的周围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油供给孔连通。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旋转轴;旋转件,其具有能够产生旋转磁场的导体,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的周围面;油存积部;以及油供给机构,其将油存积部内的油向旋转轴供给,旋转轴具有:油供给路,其通过旋转轴的内部;油供给孔,其从油供给路向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与旋转件对置地开口;以及油接受孔,其从油供给路向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在旋转轴的从旋转件突出的部位开口,油供给机构向油接受孔供给油。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通过减少制造时的加工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示意侧剖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作为搭载于具备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双转子型旋转电机进行说明。
参照图1,旋转电机101具有框体1。框体1具有:第一转子10;马达壳体1a,其将第二转子20以及定子30包含于内部;油壳体1c,其形成存积对第一转子10等进行冷却的油2的油存积部3;以及挡板1b,其被马达壳体1a以及油壳体1c夹持而构成隔壁。因此,以在马达壳体1a以及油壳体1c之间夹持挡板1b的方式将它们相互连结,从而形成框体1。
此处,第一转子10构成旋转件,第二转子20构成外侧旋转件。
而且,在马达壳体1a内的底部附近,通过马达壳体1a与挡板1b,形成油储存部1a1,在油壳体1c内的底部附近,通过油壳体1c与挡板1b,形成油存积部3。
另外,在挡板1b且在马达壳体1a的底部附近的位置形成有板连通孔1b1,板连通孔1b1将油储存部1a1与油存积部3连通。由此,存积于油储存部1a1以及油存积部3的油成为同等级,使在各空间内产生于油2的流动等的紊流给予其他空间的油2的影响减少。
另外,旋转电机101具有贯通马达壳体1a以及油壳体1c且两端部向外部延伸的输入轴40。而且,输入轴40在框体1的内部,配置于油储存部1a1以及油存积部3的上方。并且,输入轴40的从油壳体1c突出的端部40a与未图示的发动机机械式连结。另一方面,在输入轴40的从马达壳体1a突出的端部,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滑环4。滑环4经由未图示的刷与变频器(inverter)电连接,能够在其与变频器之间进行交流电流的需求和供给。输入轴40构成旋转轴。
此处,将从输入轴40朝向油储存部1a1以及油存积部3的方向称为下方,将与之相反的方向称为上方。旋转电机101使油储存部1a1以及油存积部3位于下方而搭载于汽车。
另外,输入轴40由通过相互嵌合而一体化的第一输入轴部41、第二输入轴部42以及第三输入轴部43构成。
第一输入轴部41具有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形状,从马达壳体1a的内部贯通油壳体1c向外部延伸,并与未图示的发动机机械式连结。第一输入轴部41在其中途外径发生变化,从而具有:小径部41a,其形成油壳体1c侧的端部;大径部41c,其形成马达壳体1a侧的端部;以及中径部41b,其位于小径部41a与大径部41c之间并且形成小径部41a以及大径部41c之间的外径。中径部41b以及大径部41c位于马达壳体1a内。
另外,在第一输入轴部41的从大径部41c至小径部41a的中途的范围,沿着轴向形成有有底圆筒状的轴孔44。
轴孔44在大径部41c的端部开口,并随着朝向小径部41a,以四个阶段缩径。换句话说,轴孔44由如下部分构成,即、圆筒状的嵌合孔部44d,其在大径部41c的端部开口;圆筒状的第三油通路部44c,其在轴向与嵌合孔部44d邻接并且内径比嵌合孔部44d小;圆筒状的第二油通路部44b,其在轴向与第三油通路部44c邻接并且内径比第三油通路部44c小;以及圆筒状的第一油通路部44a,其在轴向与第二油通路部44b邻接并且内径比第二油通路部44b小。
此处,第一油通路部44a、第二油通路部44b以及第三油通路部44c构成油供给路。
在嵌合孔部44d的内周面形成有沿着轴向的花键、或者内螺纹。
第三油通路部44c位于大径部41c的内侧。
另外,在大径部41c的外周面,沿周向夹着隔壁邻接地形成有两个外周槽41ca、41cb,外周槽41ca、41cb通过形成于彼此之间的隔壁的未图示的连通槽而相互连通。并且,在大径部41c的内部,以从第三油通路部44c沿径向呈放射状地相互隔开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将第三油通路部44c与外周槽41ca连通的轴侧油供给路41cc(参照图2)。
第二油通路部44b位于从大径部41c的内侧到中径部41b的内侧的范围。
第一油通路部44a位于从中径部41b的内侧遍及小径部41a的内侧存在。
另外,在小径部41a的内部,以从第一油通路部44a沿径向呈放射状地相互隔开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将第一油通路部44a与小径部41a的周围面亦即外周面41aa连通的油接受孔41ab(参照图3)。
第二输入轴部42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形状,并从马达壳体1a的内部向外部延伸。在第二输入轴部42的马达壳体1a内部侧的端部42a的外周面,形成有沿着轴向的花键或者形成有外螺纹。将端部42a插入嵌合孔部44d内使相互的花键嵌合、或者螺纹紧固,由此第二输入轴部42与第一输入轴部41连结。并且,如图1所示,使锁紧螺母42e从外侧旋合于在第二输入轴部42的端部42a的外周面上与上述花键或者外螺纹邻接形成的外螺纹,并将锁紧螺母42e紧固于第一输入轴部41,从而第一输入轴部41以及第二输入轴部42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相互固定。此时,第二输入轴部42的端部42a将第一输入轴部41的第三油通路部44c的一方的端部关闭。
另外,在第二输入轴部42的内部,从与端部42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42b朝向端部42a,形成有圆筒状的凹部42c。
在凹部42c内配置有与滑环4连接的多个导条4a。连接端子4b与位于凹部42c内的导条4a的一方的端部连接,连接端子4b从凹部42c贯通第二输入轴部42并向外部延伸。导条4a的另一方的端部向凹部42c的外部延伸,并与滑环4连接。
另外,在凹部42c内填充有由树脂构成的基材42d。基材42d将导条4a与第二输入轴部42等的周围电绝缘,并且对滑环4以及导条4a进行支承。
在相互连结的第一输入轴部41以及第二输入轴部42中,第一输入轴部41经由轴承45a被油壳体1c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输入轴部41与油壳体1c之间被环状的密封件45b水密性密封。第二输入轴部42经由轴承46a被马达壳体1a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输入轴部42与马达壳体1a之间被环状的密封件46b水密性密封。
第三输入轴部43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形状,并设置为从大径部41c到中径部41b的一部分包围第一输入轴部41的外侧周围并且与第一输入轴部41嵌合。例如,第三输入轴部43以及第一输入轴部41通过分别形成于其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的花键、键以及槽等而相互嵌合。由此,第三输入轴部43与第一输入轴部41成为一体,并能够绕其中心轴旋转。
另外,参照图2,在第三输入轴部43,以相互隔开等间隔并沿径向呈放射状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从第三输入轴部43的内周面43a贯通到周围面亦即外周面43b的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形成于与形成于第一输入轴部41的外周面的外周槽41ca对置的位置,并与外周槽41ca连通。并且,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在第一输入轴部41的剖面的径向,形成于位于轴侧油供给路41cc彼此之间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相对于轴侧油供给路41cc错开了第一输入轴部41的剖面的径向位置而配置。
此处,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构成油供给孔。
另外,回到图1,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在与形成于第一输入轴部41的外周面的外周槽41cb对置的位置也形成有多个,并与外周槽41ca连通。
另外,旋转电机101在马达壳体1a内具有圆筒状的第一转子10,该第一转子10以包围输入轴40的第三输入轴部43的径向外侧的周围的方式设置。
一并参照图2,第一转子10具有包围第三输入轴部43的周围的圆筒状的第一铁芯11、以及沿周向呈环状地埋入第一铁芯11的外周面11b附近并且从第一铁芯11的端部11c、11d突出的绕组亦即第一线圈12。第一铁芯11由铁等磁性体形成。第一线圈12的从第一铁芯11的端部11c突出的部位与连接于从滑环4延伸的导条4a的连接端子4b电连接。
此处,第一线圈12构成导体。
在第一铁芯11的与第三输入轴部43对置的内周面11a,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地形成有具有矩形状剖面并呈带状的多个键嵌合突起11e。键嵌合突起11e与形成于第三输入轴部43的外周面43b的具有矩形状剖面的多个键嵌合槽43d进行键嵌合,由此,第一铁芯11能够与第三输入轴部43一体旋转。
另外,在第一铁芯11的内周面11a,在与第三输入轴部43的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切口槽11f。切口槽11f分别与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连通,并且沿着第一铁芯11的圆筒轴向延伸,并在第一铁芯11的两端部11c、11d开口。因此,切口槽11f将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与第一铁芯11的两端部11c、11d的外部连通。此外,具有上述结构的切口槽11f仅通过在制造第一铁芯11时的冲压加工中切入切口便能够形成,因此容易形成。另外,切口槽11f形成于第一铁芯11的内周面11a与输入轴40(第三输入轴部43)的边界附近,因此不会对第一铁芯11的外周面11b附近处的第一线圈12的形成造成影响。
此处,切口槽11f构成油通路。
另外,旋转电机101在马达壳体1a内,具有以包围第一转子10的径向外侧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第二转子20。
第二转子20具有以包围第一转子10的第一铁芯11的外周面11b并且相对于第一铁芯11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第二铁芯21、沿周向呈环状地埋入与第一铁芯11的外周面11b对置的第二铁芯21的内周面21a附近的多个第一永久磁铁22、以及沿周向呈环状地埋入与内周面21a对置的第二铁芯21的外周面21b附近的多个第二永久磁铁23。第二铁芯21由铁等磁性体形成。
此处,第一永久磁铁22构成磁场。
参照图1,旋转电机101在马达壳体1a内具有大致有底圆筒状的转子托架51、52,转子托架51、52以包围该输入轴40以及第一转子10的周围并且从第二铁芯21的两端部21c、21d夹持并支承第二转子20的方式设置。转子托架51、52与第二转子20一起形成在其内部含有第一转子10的第一转子收纳空间53,并将第一转子10从其外部断开。
此处,转子托架51、52构成支承体。
第一转子托架51相对于第二铁芯21配置于端部21c侧亦即滑环4侧,并通过未图示的紧固件等与第二铁芯21一体连结。第一转子托架51在输入轴40的第二输入轴部42所贯通的其内侧的部位具有轴承51a。由此,第一转子托架51经由轴承51a被第二输入轴部42支承为能够自由地相对旋转。并且,在第一转子托架51,在第一转子10的第一铁芯11的端部11c的滑环4侧形成有多个贯通第一转子托架51的壁部的排油开口部51b。排油开口部51b将第一转子收纳空间53与第一转子托架51的外部连通。
第二转子托架52相对于第二铁芯21配置于端部21d侧亦即油壳体1c侧,并通过未图示的紧固件等与第二铁芯21一体连结。第二转子托架52通过紧固件与大致圆筒状输出轴60一体连结,该输出轴60以包围输入轴40的第一输入轴部41的径向外侧的周围的方式设置。并且,在第二转子托架52,在第一转子10的第一铁芯11的端部11d的油壳体1c侧形成有多个贯通第二转子托架52的壁部的排油开口部52b。排油开口部52b将第一转子收纳空间53与第二转子托架52的外部连通。
输出轴60从与第二转子托架52的连结部向油壳体1c内延伸。并且,输出轴60在与第一输入轴部41的中径部41b对置的部位具有轴承61,并经由轴承61被第一输入轴部41支承为能够自由地相对旋转。而且,第二转子托架52也经由输出轴60以及轴承61被第一输入轴部41支承为能够自由地相对旋转。
另外,在输出轴60的位于油壳体1c内的外周面60a通过花键卡合、键嵌合等连结并设置有小齿轮71。小齿轮71与输出轴60成为一体,从而能够绕输入轴40旋转。
因此,第二转子20、转子托架51、52、输出轴60以及小齿轮71成为一体,并能够绕输入轴40相对旋转。
另外,在油壳体1c内设置有从动齿轮72,从动齿轮72与小齿轮71齿轮卡合,并浸渍于油存积部3内的油2。并且,在从动齿轮72一体地连结有未图示的驱动轴,驱动轴向油壳体1c的外部伸出,并经由差动器等而与汽车的车轮机械式连结。因此,第二转子20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小齿轮71以及从动齿轮72传递到汽车的车轮使它们驱动。此外,始终向从动齿轮72的齿轮形成面供给油存积部3内的油2,因此从动齿轮72以及小齿轮71的卡合部通过油2润滑。
另外,旋转电机101以固定于马达壳体1a内的状态具有以包围第二转子20的径向外侧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定子30。
定子30具有以包围第二转子20的第二铁芯21的外周面21b(参照图2)并且能够供第二铁芯21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定子铁芯31、以及沿着周向呈环状地埋入与第二铁芯21的外周面21b对置的定子铁芯31的内周面附近并且从定子铁芯31的两端部突出的定子线圈32。定子铁芯31由铁等磁性体形成。定子线圈32与设置于框体1的外部的未图示的变频器电连接,并能够在其与变频器之间进行交流电流的需求和供给。
另外,旋转电机101在输出轴60与轴承45a之间的输入轴40的第一输入轴部41具有油供给机构80。
油供给机构80具有浸渍于油存积部3内的油2的油泵81、以包围第一输入轴部41的小径部41a中的油接受孔41ab所开口的部位的方式设置的旋转接头83、以及将油泵81与旋转接头83的内部连通的油供给管82。
旋转接头83具有以包围第一输入轴部41的小径部41a的径向外侧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主体部83a、和设置于主体部83a的两端部内侧的环状的密封件83b、83c。环状的密封件83b、83c设置于主体部83a的圆筒状的内周面83aa与小径部41a的圆筒状的外周面41aa之间,并将它们之间水密性密封。
另外,一并参照图3,在主体部83a的内周面83aa沿着周向形成有环状的内周槽83ab。内周槽83ab与所有油接受孔41ab连通。并且,在主体部83a形成有从内周槽83ab朝向下方延伸并向主体部83a的外部开口的连通孔83ac。连通孔83ac与油供给管82连接。再者,主体部83a固定于油壳体1c,因此,输入轴40相对于主体部83a相对旋转。因此,由油泵81吸上来的油2相对于旋转状态的输入轴40,也能够通过油供给管82、连通孔83ac、内周槽83ab以及油接受孔41ab,而供给输入轴40内的轴孔44。
一并参照图1以及图2,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101中,油存积部3内的油2按以下顺序供给第一转子10,并通过供给的油2将其冷却。
换句话说,油存积部3内的油2由油供给机构80的油泵81吸上来,通过油供给管82被压送至旋转接头83的主体部83a的内周槽83ab内。内周槽83ab内的油2与输入轴40有无旋转无关,而是经过油接受孔41ab被压送至输入轴40内的轴孔44的第一油通路部44a内。第一油通路部44a内的油2通过轴孔44内的第二油通路部44b,被压送至第三油通路部44c。第三油通路部44c内的油2向从第三油通路部44c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轴侧油供给路41cc输送并分叉。并且,各轴侧油供给路41cc内的油2输送至外周槽41ca、并且外周槽41ca内的油2的一部分输送至邻接的外周槽41cb,然后朝多个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分叉并输送,而且被输送至形成于第一转子10的第一铁芯11的内周面11a的多个切口槽11f内。
此时,油2从第三油通路部44c朝切口槽11f内的供给,通过基于油泵81的压送压力、和在输入轴40旋转的情况下朝向输入轴40的剖面径向外侧产生的离心力而进行。
此外,轴侧油供给路41cc使第三油通路部44c内的油2分散在输入轴40的剖面方向整体,外周槽41ca使分散的油2暂时汇集,从而使油2的周向的分布均匀化。并且,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分别向沿第一铁芯11的内周面11a的周向均匀配置的切口槽11f供给油2。由此,向各切口槽11f均匀地供给油2。
而且,切口槽11f内的油2沿着轴向在切口槽11f内流通,并从第一铁芯11的两端部11c、11d,释放至第一转子收纳空间53内。油2在切口槽11f内流通的过程中,与第一转子10的第一铁芯11进行热交换而将其冷却。
另外,释放至第一转子收纳空间53内的油2从转子托架51、52的排油开口部51b、52b释放至马达壳体1a内的转子托架51、52外部,并向马达壳体1a的底部的油储存部1a1流下。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具备:输入轴40;以及第一转子10,其具有能够产生旋转磁场的第一线圈12并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输入轴40具有:油通路部44a~44c,它们通过输入轴40的内部;以及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其从第三油通路部44c向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延伸并且与第一转子10对置地开口。第一转子10具有切口槽11f,该切口槽11f以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与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连通。
由此,在旋转电机101中,对冷却第一转子10的油路径而言,仅在输入轴40形成油通路部44a~44c和从第三油通路部44c延伸的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并且在第一转子10形成切口槽11f即可,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时的加工,由此能够降低成本。并且,通过使切口槽11f成为能够在第一转子10的第一铁芯11的冲压加工中一同形成的槽形状,能够进一步减少制造时的加工时间。而且,切口槽11f形成于第一铁芯11的、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对置的部位,即内周面11a。因此,切口槽11f的形成在第一铁芯11中,不会对例如从第一铁芯11的中央配置于外周面11b侧这样的并非配置于内周面11a的附近的位置的第一线圈12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切口槽11f以及第一线圈12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时的加工时间。
另外,在旋转电机101中,在第一转子10的切口槽11f流通的油从第一转子10的侧部等流出并向框体1内的底部流下即可,因此能够将油的循环路径限定在于框体1内的狭小的区域。因此,不需要特别的构造,便能够防止油附着于滑环4的情况。
另外,旋转电机101具备油存积部3、以及将油存积部3内的油向输入轴40供给的油供给机构80。输入轴40具有油接受孔41ab,该油接受孔41ab从第一油通路部44a向输入轴40的外周面41aa延伸并且在输入轴40的从第一转子10突出的小径部41a开口。油供给机构80具有:油泵81,其压送油存积部3的油;以及旋转接头83,其将输入轴40自由旋转地与从油泵81延伸的油供给管82连结并且将输入轴40的油接受孔41ab与油供给管82连通。
由此,油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1aa供给至内部。而且,在外周面41aa的油接受孔41ab设置有旋转接头83,由此即使输入轴40旋转,由油泵81输送的油也能够通过油接受孔41ab而可靠地供给到输入轴40的油通路部44a~44c。并且,上述的结构通过仅在输入轴40的外周面41aa形成油接受孔41ab并设置旋转接头83的简易结构便能够实现。另外,油接受孔41ab不是处于输入轴40的端面而是处于外周面41aa,因此在输入轴40的端部与驱动装置直接连结的情况下等,使油接受孔41ab位于从连结部分偏离的位置即可,从而能够不需要连结部分的朝向油接受孔41ab的油通路等的加工。
另外,在旋转电机101的输入轴40中,仅在第一输入轴部41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油通路部44a~44c和嵌合孔部44d、外周槽41ca、41cb、以及沿径向延伸的轴侧油供给路41cc和油接受孔41ab,在第三输入轴部43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将上述输入轴部41~43相互组装,便能够形成通过输入轴40内向第一转子10的切口槽11f供给油的路径。因此,能够使输入轴40的油供给路径的形成简单,并且能够减少形成油供给路径的作业工时。
另外,旋转电机101具备第二转子20,该第二转子20设置于第一转子10的径向外侧并且相对于第一转子10能够相对旋转。第二转子20具有以与第一转子10的导体(第一线圈12)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永久磁铁22。并且,第二转子20通过被输入轴40支承为自如旋转并且包围第一转子10的转子托架51、52,来支承。
如上述那样,即使第一转子10构成为被转子托架51、52包围,在旋转电机101中,油也能够通过输入轴40的内部而向第一转子10的与输入轴40的外周面43b对置的切口槽11f供给,因此能够可靠地冷却第一转子10。并且,旋转电机101不具有在驱动桥内置的旋转电机的油冷却中一般采用的、从设置有定子的上部供给油并使之循环的方式那样的复杂的构造,便能够使第一转子10油冷却。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中,油在从输入轴40的第三油通路部44c到达第一转子10的切口槽11f之前,经过了轴侧油供给路41cc、外周槽41ca、41cb、以及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延长轴侧油供给路41cc,从第三油通路部44c仅经由轴侧油供给路41cc到达切口槽11f。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中,形成有多个轴侧油供给路41cc、第一转子油供给孔43c、以及油接受孔41ab,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一个以上即可。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中,作为第一转子10的切口槽11f,仅形成沿着第一转子10的圆筒轴的槽,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沿着第一转子10的周向的一个以上的槽,该槽将沿轴向延伸的切口槽11f彼此连通。由此,能够使油与第一转子10的接触面积增大。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中,在第一转子10设置有第一线圈12,在第二转子20设置有第一永久磁铁22以及第二永久磁铁23,在定子30设置有定子线圈32,但不局限于此,在第一转子10设置有第一线圈12即可。例如,在第二转子20的第二铁芯21中,以两列呈环状设置在内周面21a以及外周面21b的附近的第一永久磁铁22以及第二永久磁铁23也可以以一列呈环状地埋入第二铁芯21的中央附近。或者,也可以在第二转子20的第二铁芯21的内周面21a以及外周面21b各自的附近埋入永久磁铁以及线圈,在定子30埋入永久磁铁。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中,作为磁场使用了第一永久磁铁22以及第二永久磁铁23,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电磁铁。
另外,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1是双转子型旋转电机,但并不局限于此,至少有一个转子即可。
附图标记的说明
2...油;3...油存积部;10...第一转子(旋转件);11f...切口槽(油通路);12...第一线圈(导体);20...第二转子(外侧旋转件);22...第一永久磁铁(磁场);40...输入轴(旋转轴);41a...小径部(旋转轴的从旋转件突出的部位);41aa...外周面(旋转轴的周围面);41ab...油接受孔;43b...外周面(旋转轴的周围面);43c...第一转子油供给孔(油供给孔);44a~44c...油通路部(油供给路);51...第一转子托架(支承体);52...第二转子托架(支承体);80...油供给机构;81...油泵;82...油供给管;83...旋转接头;101...旋转电机。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轴;以及
旋转件,其具有能够产生旋转磁场的导体,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
所述旋转轴具有:
油供给路,其通过所述旋转轴的内部;以及
油供给孔,其从所述油供给路向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与所述旋转件对置地开口,
所述旋转件具有油通路,该油通路以与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所述油供给孔连通。
2.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轴;
旋转件,其具有能够产生旋转磁场的导体,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
油存积部;以及
油供给机构,其将所述油存积部内的油向所述旋转轴供给,
所述旋转轴具有:
油供给路,其通过所述旋转轴的内部;
油供给孔,其从所述油供给路向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与所述旋转件对置地开口;以及
油接受孔,其从所述油供给路向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在所述旋转轴的从所述旋转件突出的部位开口,
所述油供给机构向所述油接受孔供给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供给机构具有:
泵,其压送所述油存积部的油;以及
旋转接头,其将所述旋转轴自由旋转地与从所述泵延伸的油供给管连结,并且将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油接受孔与所述油供给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具有以与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所述油供给孔连通的油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外侧旋转件,该外侧旋转件设置于所述旋转件的径向外侧并且相对于所述旋转件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外侧旋转件具有以与所述旋转件的所述导体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磁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旋转件由支承体支承,该支承体被所述旋转轴支承为自如旋转并且包围所述旋转件。
7.根据权利要求1以及引用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油存积部;以及
油供给机构,其将所述油存积部内的油向所述旋转轴供给,
所述旋转轴具有油接受孔,该油接受孔从所述油供给路向所述旋转轴的周围面延伸,并在所述旋转轴的从所述旋转件突出的部位开口,
所述油供给机构具有:
泵,其压送所述油存积部的油;以及
旋转接头,其将所述旋转轴自由旋转地与从所述泵延伸的油供给管连结,并且将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油接受孔与所述油供给管连通。
CN201380031986.2A 2012-06-19 2013-06-05 旋转电机 Pending CN1043805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7610A JP2014003807A (ja) 2012-06-19 2012-06-19 回転電機
JP2012-137610 2012-06-19
PCT/JP2013/065608 WO2013190999A1 (ja) 2012-06-19 2013-06-05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581A true CN104380581A (zh) 2015-02-25

Family

ID=4976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1986.2A Pending CN104380581A (zh) 2012-06-19 2013-06-05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80313A1 (zh)
EP (1) EP2863522A1 (zh)
JP (1) JP2014003807A (zh)
CN (1) CN104380581A (zh)
WO (1) WO201319099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3952A (zh) * 2017-09-06 2020-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WO2020238265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及电机的装配方法
CN113014040A (zh) * 2021-03-30 2021-06-2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外转子轮毂电机的轴向分段内定子的水冷冷却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6704A (ja) * 2015-02-09 2016-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102016204794A1 (de) * 2016-03-23 2017-09-28 Thyssenkrupp Ag Rotorsegment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S10574118B2 (en) * 2016-04-05 2020-02-25 Denso Corporatio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WO2018030347A1 (ja) * 2016-08-09 2019-06-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US11136975B2 (en) * 2016-08-09 2021-10-05 Nidec Corporation Drive apparatus having oil passage defined in stopper body
WO2019021696A1 (ja) * 2017-07-28 2019-01-3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RU2688929C1 (ru) * 2018-02-05 2019-05-23 АО "ПКК Миландр"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DE102019218531A1 (de) * 2019-11-29 2021-06-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einheit, umfassend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ein Getrieb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03C (zh) * 1995-06-08 2001-01-24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驱动电动车辆的系统及方法
JP2005006248A (ja) * 2003-06-16 2005-01-06 Canon Inc 水晶振動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09210B1 (en) * 2004-02-06 2005-06-21 Emerson Electric Co. Cooling system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11254580A (ja) * 2010-05-31 2011-12-15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634A (en) * 1970-07-06 1971-12-21 Gen Motors Corp Conduit arrangement for a liquid-cool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4600848A (en) * 1985-05-24 1986-07-15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ool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JPH0810976B2 (ja) * 1989-01-25 1996-01-3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液冷構造
JP3052820B2 (ja) * 1995-01-31 2000-06-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DE60332906D1 (de) * 2002-10-26 2010-07-22 Lg Electronics Inc Elektrischer Motor
JP2005006428A (ja) * 2003-06-12 2005-01-06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ロータ構造
JP3979389B2 (ja) * 2004-01-09 2007-09-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ロータ冷却構造
JP5410896B2 (ja) 2009-09-14 2014-02-05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03C (zh) * 1995-06-08 2001-01-24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驱动电动车辆的系统及方法
JP2005006248A (ja) * 2003-06-16 2005-01-06 Canon Inc 水晶振動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09210B1 (en) * 2004-02-06 2005-06-21 Emerson Electric Co. Cooling system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11254580A (ja) * 2010-05-31 2011-12-15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3952A (zh) * 2017-09-06 2020-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WO2020238265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及电机的装配方法
CN113014040A (zh) * 2021-03-30 2021-06-2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外转子轮毂电机的轴向分段内定子的水冷冷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80313A1 (en) 2015-06-25
EP2863522A1 (en) 2015-04-22
WO2013190999A1 (ja) 2013-12-27
JP2014003807A (ja)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581A (zh) 旋转电机
US10047467B2 (en) Washing machine driving apparatus and washing machine comprising same
CN101953052B (zh) 旋转电机
CN103620918B (zh) 旋转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05009421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和旋转电机
JP5772544B2 (ja)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US20150256056A1 (en) Washing machine driving apparatus and washing machine comprising same
CN104290590B (zh) 驱动装置
CN104704157B (zh) 具有双滚筒的洗衣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838514B (zh) 无刷直流电机
US8092337B2 (en) Composite planetary gear apparatus
WO2017156358A1 (en) Clutch and electric motor
CN104185944A (zh) 旋转电机
KR20140008518A (ko) 전기 기계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185943A (zh) 旋转电机
CN104702009A (zh) 转子及包括该转子的马达
CN102035291B (zh) 藉偏置外转式电机驱动的外回转机构
CN106253590A (zh) 用于缠绕转子同步电动机的滑环和刷的结构
CN105914940A (zh) 电动水泵
KR101576146B1 (ko) 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세탁기
US20190105981A1 (en) Electromotive drive wheel arrangement
CN103248157A (zh) 转子冷却结构
CN103872826B (zh) 冷却剂供应和收集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马达
CN104011981B (zh) 电动机
KR101518996B1 (ko) 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세탁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