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9048A -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9048A
CN104379048A CN201380033212.3A CN201380033212A CN104379048A CN 104379048 A CN104379048 A CN 104379048A CN 201380033212 A CN201380033212 A CN 201380033212A CN 104379048 A CN104379048 A CN 104379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message
inspection
receiv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32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口胜义
西山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79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9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control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image signals during a use of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data sto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5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the endoscop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提供如下检查信息管理装置等:在胶囊型内窥镜检查中,即使在不同的设施中进行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和下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下载,将下载的图像数据与检查信息关联起来而适当地管理。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具有:数据收发部(32),其与接收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存储部(33),其存储检查信息和图像数据;服务器ID保持部(33c),其保持存储部的识别ID;登记部(35b),其将检查信息和识别ID登记到接收装置中;ID判定部(35c),在从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数据、检查信息和识别ID时,该ID判定部(35c)判定接收装置中登记的识别ID与ID保持部保持的识别ID是否相同;以及检查信息生成部(35a),其在判定为两个识别ID彼此不相同的情况下,新生成检查信息,将接收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与新生成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存储部中。

Description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被导入到被检体中而对被检体内进行摄像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检查中,对检查信息进行管理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的领域中,公知有使用被导入到被检体内而对被检体内进行摄像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检查。胶囊型内窥镜是在形成为能够导入到被检体的消化管内部的大小的胶囊形状的壳体内内置有拍摄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等的装置,在从被检体的口吞入之后,借助蠕动运动等在消化管内部移动并进行拍摄,生成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从胶囊型内窥镜依次无线发送到被检体外。
从胶囊型内窥镜无线发送来的图像数据被设置在被检体外的接收装置接收,并被蓄积在内置存储器或可移动型存储器中。检查结束后,存储器中蓄积的图像数据被传输到(下载)到工作站等信息管理装置,并被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医疗工作者通过观察这样生成的图像,来进行被检体的诊断。
在进行使用这样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检查时,在检查之前,进行如下处理:删除接收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并将检查ID、患者ID、患者名等检查信息登记到接收装置中。该处理被称作接收装置的初始化,是在使接收装置与工作站连接的状态下由工作站进行的。
另一方面,近年来,对医疗信息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的构筑在发展。经由该网络系统收发包含医疗图像在内的各种医疗信息,由此,例如,进行了在1个设施中集中管理医疗图像、并且常驻于与实施检查的设施不同的设施的专门的医生对医疗图像进行诊断这样的各种各样的尝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在包含医疗信息管理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医疗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中,基于医疗信息管理服务器的服务器ID、对患者信息和检查信息赋予的检查ID,使医疗信息管理服务器保存诊断结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3628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以往,在接收装置的初始化之后,胶囊型内窥镜检查的检查信息被保持在该接收装置内,在工作站内不再保留。因此,即使在对同一被检体实施多次检查的情况下,与这些检查相关的检查信息是彼此独立的信息而不具有关联性。但是,如在胶囊型内窥镜检查之前或之后进行使用通常的内窥镜的检查或治疗的情况、或者为了进行经过观察而对同一被检体实施多次胶囊型内窥镜检查的情况那样,存在优选在彼此不同的检查之间使检查信息具有关联性的情况。
此处,为了使与多个检查相关的检查信息具有相互关联性,考虑在将接收装置初始化之后,不从工作站侧删除检查信息,而由工作站或与其连接的服务器通过保存的数据库对各检查的检查信息和检查状态进行一元化管理。
但是,在将这样的胶囊型内窥镜检查的检查信息的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现有的网络系统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具体而言,在某设施中,有时不针对患者的胶囊型内窥镜检查中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观察作业,而将观察作业委托给另外的设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最初的设施中,将检查信息登记到工作站中,使用该检查信息进行接收装置的初始化。接下来,使患者佩戴接收装置、咽下胶囊型内窥镜,然后进行拍摄,将图像蓄积到接收装置中。在拍摄结束时,将接收装置送到另外的设施。在收到接收装置的设施中,将接收装置与工作站连接,进行图像的下载。进而,进行观察作业,生成报告,将报告发送到最初的设施。在收到该报告的设施中,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的说明。这样,在进行接收装置的初始化的设施与从接收装置进行图像数据的下载的设施不同的情况下,成为如下状况:在下载时不能访问在初始化时取得检查信息的数据库,不存在应该与要下载的图像数据关联起来的检查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接收装置的规格,不能执行下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在由工作站和接收装置这双方来保持检查信息的胶囊型内窥镜检查中,即使在由不同的设施来进行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和下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下载,并将下载的图像数据与检查信息关联起来而适当地管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在使用拍摄体内图像的胶囊型内窥镜和接收该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取得的图像数据的接收装置的检查中,对检查信息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该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具有:数据收发部,其与所述接收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存储部,其存储所述检查信息和通过所述检查而取得的图像数据;ID保持部,其保持识别所述存储部的识别ID;登记部,其将所述检查信息和所述识别ID登记到所述接收装置中;判定部,在经由所述数据收发部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由所述接收装置从所述胶囊型内窥镜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所述检查信息和所述识别ID时,该判定部判定所述接收装置中登记的所述识别ID与所述ID保持部保持的所述识别ID是否相同;以及检查信息生成部,其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识别ID彼此不同的情况下,新生成所述检查信息,将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与新生成的所述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
在上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信息生成部在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新生成的所述检查信息时,将所述接收装置中登记的所述识别ID与该检查信息关联起来。
上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状态信息更新部,在所述登记部将所述检查信息和所述识别ID登记到所述接收装置中时,该状态信息更新部对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查信息附加表示该检查信息已登记完成的信息,在进行对登记有第1检查信息的所述接收装置登记与所述第1检查信息不同的第2检查信息的处理时,所述判定部判定该接收装置中登记的所述识别ID与所述ID保持部保持的所述识别ID是否相同,所述状态信息更新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识别ID彼此相同的情况下,从登记有所述第1检查信息的所述接收装置中取得所述第1检查信息,对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检查信息取消表示已登记完成的所述信息,对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2检查信息附加表示已登记完成的所述信息。
本发明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所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以及接收所述胶囊型内窥镜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接收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判定为接收装置中登记的识别ID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保持的识别ID不同的情况下,新生成检查信息,将接收装置从胶囊型内窥镜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与新生成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部中,因此,即使在不同的设施中进行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和下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下载,并将下载的图像数据与检查信息关联起来而适当地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和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服务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数据库中保存的检查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方式示意图。
图7是示出与使用了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检查相关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图3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执行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检查选择画面的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图3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执行的图像数据的下载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执行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变形例2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执行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在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示出。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具有,胶囊型内窥镜10,其被导入到被检体2内部,通过拍摄该被检体2内部而生成图像数据,并将其叠加于无线信号中进行发送;接收装置20,其经由佩戴在被检体2上的接收天线单元3,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10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其管理与对被检体2实施的检查相关的信息(检查信息)和作为其检查结果的图像数据;服务器40,其经由网络N1与该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连接,存储检查信息和图像数据。
图2是示出胶囊型内窥镜10和接收装置2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胶囊型内窥镜10是在被检体2能够咽下的大小的胶囊形状的壳体中内置有摄像元件等各种部件而成的装置,具有对被检体2内部进行摄像的摄像部11、对被检体2内部进行照明的照明部12、信号处理部13、存储器14、发送部15、天线16以及电池17。
摄像部11例如包含:根据在受光面成像的光学像,生成并输出表示被检体内部的摄像信号的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以及配设在该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侧的物镜等光学系统。
照明部12由在拍摄时向被检体2内部放射光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实现。
胶囊型内窥镜10内置有形成分别驱动这些摄像部11和照明部12的驱动电路等的电路基板(未图示),摄像部11和照明部12以使视野从胶囊型内窥镜10的一端部朝向外侧的状态固定在该电路基板上。
信号处理部13控制胶囊型内窥镜10内的各部分,并且,对从摄像部11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A/D变换,生成数字的图像数据,进而,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
存储器14暂时存储信号处理部13执行的各种动作和在信号处理部13中实施了信号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发送部15和天线16将存储器1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与关联信息一并叠加于无线信号,向外部发送。
电池17向胶囊型内窥镜10内的各部分提供电力。此外,在电池17中,包含对从纽扣电池等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升压等的电源电路。
胶囊型内窥镜10在被被检体2咽下后,借助脏器的蠕动运动等而在被检体2的消化管内部移动,并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0.5秒间隔)依次拍摄生物体部位(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进而,将由该拍摄动作生成的图像数据和关联信息依次无线发送到接收装置20。此外,在关联信息中,包含为了识别胶囊型内窥镜10的个体而分配的识别信息(例如,序列编号)等。
接收装置20经由具有多个(在图1中为8个)接收天线3a~3h的接收天线单元3,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和关联信息。各接收天线3a~3h例如使用环形天线来实现,且被配置在被检体2的体外表面上的规定位置(例如,与作为胶囊型内窥镜10的通过路径的被检体2内部的各脏器对应的位置)。
如图2所示,接收装置20具有接收部21、信号处理部22、存储器23、数据收发部24、操作部25、显示部26、控制这各个部分的控制部27和向这各个部分提供电力的电池28。
接收部21经由接收天线3a~3h,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来的图像数据。
信号处理部22对接收部2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
存储器23包含:图像数据存储部23a,其存储在信号处理部22中实施了信号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及其关联信息;检查信息存储部23b,其存储由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登记的检查信息;以及服务器ID存储部23c,其保持服务器ID。此外,关于检查信息和服务器ID,后面将进行记述。
数据收发部24是能够与USB、有线LAN或无线LAN等通信线路连接的接口,在控制部27的控制下,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接收检查信息等各种信息,并且,将存储器23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和关联信息发送给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
操作部25在用户向该接收装置20输入各种设定信息等时被使用。
显示部26显示与检查相关的信息(检查信息、患者信息等)和用户输入的各种设定信息等。
在通过胶囊型内窥镜10进行拍摄的期间内(例如,在胶囊型内窥镜10被被检体2咽下之后,到通过消化管内部而被排出为止的期间),接收装置20被佩戴于被检体2而被携带。接收装置20在此间经由接收天线单元3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进一步附加各接收天线3a~3h的接收强度信息和接收时刻信息等关联信息,并使图像数据存储部23a存储这些图像数据和关联信息。在由胶囊型内窥镜10进行的拍摄结束后,接收装置20从被检体2被卸下,以后,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连接,将图像数据存储部23a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和关联信息传输(下载)给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此外,在图1中,将支架(cradle)20a连接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的USB端口,将接收装置20设置于该支架20a上,由此,使接收装置20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连接。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例如使用具有CRT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30a的工作站来构成。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在进行使用胶囊型内窥镜10的检查之前,对接收装置20进行初始化,并且,在该检查中,从接收装置20取得接收装置20中蓄积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处理,生成在被检体2的医疗诊断中使用的观察用图像。此处,初始化是指如下处理:删除接收装置20的存储器23中存储的信息,将与接下来实施的检查相关的检查信息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此外,登记是指如下处理:将作为对象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装置20,并存储到存储器23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
图3是示出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具有输入部31、数据收发部32、存储部33、图像处理部34和总体地控制这各个部分的控制部35。
输入部31例如由键盘、鼠标、触摸面板或各种开关等的输入设备来实现。输入部31受理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息或命令的输入。
数据收发部32是能够与USB、有线LAN或无线LAN等通信线路连接的接口,包含USB端口和LAN端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收发部32经由与USB端口连接的支架20a而与接收装置20连接,并经由网络N1,与服务器40连接,在接收装置20和服务器40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存储部33由闪存、RAM、ROM等半导体存储器或HDD、MO、CD-R、DVD-R等记录介质以及对该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取的读写装置等实现。存储部33包含:程序存储部33a,其存储用于使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进行动作而执行各种功能的程序和各种信息;图像数据存储部33b,其暂时存储经由接收装置20取得的图像数据和关联信息;以及服务器ID保持部33c,其保持作为与该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连接的服务器40的唯一识别信息的服务器ID。
图像处理部34由CPU等硬件实现,通过读入程序存储部33a中存储的规定的程序,来对图像数据存储部33b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根据该图像数据的关联信息(接收强度信息和接收时刻信息)实施位置检测处理,该位置检测处理对拍摄体内图像时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位置进行检测。更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34对图像数据实施白平衡处理、去马赛克、色变换、浓度变换(伽玛变换等)、平滑化(噪声去除等)、锐化(边缘强调等)等图像处理,由此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而,实施平均色计算处理、病变检测处理、红色检测处理、脏器检测处理等规定的诊断辅助用的图像处理。
控制部35由CPU等硬件实现,通过读入存储部33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根据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信号或从数据收发部32输入的图像数据等,进行针对构成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的各部分的指示或数据的传输等,总体地控制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整体的动作。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35具有检查信息生成部35a、登记部35b、ID判定部35c、状态信息更新部35d和显示控制部35e。检查信息生成部35a生成基于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信息的检查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服务器40中。登记部35b在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时,将选择出的检查信息和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ID判定部35c在从接收装置20下载图像数据时,判定接收装置20中登记的服务器ID与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是否一致。状态信息更新部35d根据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前、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完成、检查中、检查结束、图像数据的下载、报告生成等的检查的进展,随时更新后述的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保存的检查信息所包含的检查状态信息。显示控制部35e进行控制,使显示装置30a以规定的形式显示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各种信息和由图像处理部34处理后的图像等。
图4是示出服务器4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服务器40具有能够与有线LAN或无线LAN等通信线路连接的接口(I/F)部41、存储部42以及统括地控制该服务器40的动作的控制部43,服务器40保存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输入的检查信息或图像数据。
存储部42包含检查信息数据库(DB)42a和检查结果数据库(DB)42b。
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保存由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生成的检查信息。图5是示出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保存的检查信息的内容的例子的图。如图5所示,检查信息包含对每一检查唯一赋予的检查ID、检查日期时间、检查项目等检查实施信息、患者ID、患者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等患者信息以及检查状态信息。
其中,检查状态信息包含“初始化前”、“初始化完成”、“检查中”、“检查结束”、“下载完成”、“报告生成完成”等的检查状态。其中,“初始化前”表示该检查信息尚未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初始化完成”表示该检查信息已登记完成到接收装置20中。“检查中”表示胶囊型内窥镜10被导入到被检体2中,正实施拍摄该被检体2内部的检查。“检查结束”表示该检查已结束。“下载完成”表示如下下载处理已结束:将在检查中从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而蓄积到接收装置20中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进行图像处理或位置检测处理。“报告生成完成”表示,针对根据在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中实施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体内图像,生成了诊断结果的报告。此外,在图5中,检查状态为“初始化前”。
检查结果数据库42b保存在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中实施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和在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中生成的报告。这些图像数据和报告被赋予了检查ID,通过检查ID与检查信息关联起来。
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的运用方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分别被设置在彼此不同的设施A、B中。设施A、B例如是进行针对患者的检查或治疗的医院,或者是从进行检查的医院接收在检查中使用的接收装置20、并下载接收装置2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根据该图像数据专门进行图像的观察作业的中心等医疗机构。以下,将设置在设施A中的系统设为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A,将设置在设施B中的系统设为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B。此外,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A、1B可以经由电话线路或互联网等公共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也可以不连接。
在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A、1B中分别设置有被赋予了按照每个设施而不同的服务器ID的服务器40A、40B。此外,各服务器40A、40B经由设施内的网络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例如,服务器40A经由网络N1A连接有1个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服务器40B经由网络N1B连接有3个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在各设施A、B中生成的检查信息或检查结果被集中到该设施A、B内的服务器40A、40B中而被一元化管理。
这样,通过在不同的设施A、B中分别构筑相同结构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A、1B,由此,例如,能够进行在一个设施A中专门进行检查、在另一个设施B中专门进行观察这样的功能分配,或者能够进行接收装置20等的便携型装置的共享等运用。
接下来,对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与使用胶囊型内窥镜10的检查相关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中,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根据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检查命令,生成检查信息。更具体而言,在用户使用输入部31进行了输入图5所示的检查信息的各项目的操作时,检查信息生成部35a生成新的检查信息,将其存储在服务器40中。此外,在最初生成检查信息时,检查状态被设定为“初始化前”。
在接下来的步骤S2中,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进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是通过使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与支架20a连接、将接收装置20设置到该支架20a上而开始的。此外,初始化的处理是在胶囊型内窥镜10的拍摄开始前进行的。
图8是示出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的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在将接收装置20设置于支架20a时,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识别接收装置20。
在步骤S200中,控制部35受理初始化的执行命令。更具体而言,首先,控制部35为了使用户选择作为登记对象的检查,从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提取出检查状态为“初始化前”的检查,例如,使显示装置30a显示图9所示的检查选择画面M1。检查选择画面M1包含一览地显示初始化前的检查信息的检查显示区域m1和初始化按钮m2。在用户通过使用了输入部31的规定的指针操作(例如,点击操作)而指定了检查显示区域m1中显示的1个检查并按下初始化按钮m2后,处理转入步骤S201。
在步骤S201中,控制部35判定该接收装置20是否为初始化完成。具体而言,确认在接收装置20的检查信息存储部23b中,是否已经存储有某些检查信息。
在接收装置20尚未初始化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处理转入步骤S206,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进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并将服务器ID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更具体而言,登记部35b根据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选择信号,从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取得与选择出的检查相关的检查信息并发送给接收装置20。此外,与此同时,登记部35b将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发送给接收装置20。与此相应地,接收装置20将接收到的检查信息存储到检查信息存储部23b中,并将服务器ID存储到服务器ID存储部23c中。
此外,此时,状态信息更新部35d针对检查信息数据库42a,将该检查信息的检查状态从“初始化前”变更为“初始化完成”。
另一方面,在接收装置20已经初始化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从接收装置20取得服务器ID存储部23c中存储的服务器ID(步骤S202)。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3中,ID判定部35c判定从接收装置20取得的服务器ID与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是否一致。即,判定在对该接收装置20进行初始化时取得检查信息的服务器40(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与此次初始化时取得检查信息的服务器40(同上)是否一致。
在两个服务器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取得接收装置20中登记的检查信息的检查ID(步骤S204)。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5中,状态信息更新部35d基于从接收装置20取得的检查ID,检索检查信息数据库42a,对相符的检查信息的检查状态进行变更。即,取消“初始化完成”的检查状态,恢复为“初始化前”。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S206,执行针对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将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的该检查信息的检查状态从“初始化前”变更为“初始化完成”。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3中两个服务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使显示装置30a显示表示服务器ID不一致的警告的消息(步骤S207)。在该情况下,不进行对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返回到主程序。
当在步骤S2之后的步骤S3中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为执行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是),处理接着转入步骤S4。另一方面,在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为未执行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否),在准备另外的接收装置20后,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2。
在步骤S4中,使用胶囊型内窥镜10,对被检体2进行检查。具体而言,将接收天线单元3佩戴于被检体2,并且,使被检体2携带初始化完成接收装置20,使被检体2咽下胶囊型内窥镜10。由此,胶囊型内窥镜10在被检体2内部移动并进行拍摄,依次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20。
在接收装置20中,在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图像数据的接收结束时,用户从被检体2取下接收装置20,进行图像数据的下载(步骤S5)。图像数据的下载是通过将接收装置20设置到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连接的支架20a中而开始的。
图10是示出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的图像数据的下载处理的流程图。控制部35在识别出接收装置20后,在步骤S501中,从接收装置20取得服务器ID存储部23c中存储的服务器ID和检查ID。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2中,ID判定部35c判定从接收装置20取得的服务器ID与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是否一致。即,判定在对接收装置20进行初始化时取得检查信息的服务器40(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与保存此次的检查结果的服务器40(同上)是否一致。
两个服务器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502:是),控制部35执行从接收装置20的图像数据的下载(步骤S503)。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控制部35对下载的图像数据赋予在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时登记的服务器ID和检查ID,并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33b中。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02中两个服务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502:否),检查信息生成部35a根据接收装置20中登记的检查信息,生成新的检查信息(步骤S505)。更具体而言,检查信息生成部35a从接收装置20取得检查信息存储部23b中存储的检查信息,作为新的检查信息保存到服务器40的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或者,检查信息生成部35a也可以根据用户使用输入部31输入的信息,生成新的检查信息并保存到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在该情况下,用户参照接收装置20的显示部26中显示的检查信息,进行针对输入部31的输入操作。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6中,控制部35从接收装置20下载图像数据,在图像数据中赋予新生成的检查信息的检查ID,与检查信息关联起来。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S504,控制部35对下载的图像数据和新生成的检查信息进一步赋予在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时登记的服务器ID和检查ID,并存储到图像数据存储部33b中。
然后,处理返回到主程序。
在步骤S5之后的步骤S6中,图像处理部34对图像数据存储部33b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和位置检测处理。
此外,在步骤S7中,控制部35将图像处理完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到服务器40(检查结果数据库42b)中。
然后,用户随时使显示装置30a显示基于服务器40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体内图像),来进行观察,生成包含所见内容的报告(步骤S8)。将所生成的报告与检查信息关联起来,保存在检查结果数据库42b中。
通过以上方式,与使用了胶囊型内窥镜10的检查相关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接收装置20初始化后,也不删除服务器40内的检查信息,而经由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在服务器40内对检查信息和检查状态进行一元化管理,因此,能够使与多个检查(对同一患者实施的时间和种类不同的检查)相关的检查信息具有关联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判定从接收装置20下载的图像数据是否与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相关,如果与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相关,则将下载的图像数据与既存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另一方面,如果与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无关,则新生成检查信息,并将下载的图像数据与新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因此,例如,如图6所示,即使在进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的设施(例如,设施A)与进行从接收装置20的下载的设施(例如,设施B)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下载,能够将图像数据与适当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进行管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与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无关的图像数据进行下载的情况下,将图像数据与新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并将原本已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的服务器ID和检查ID也赋予到新的检查信息和图像数据中。由此,在将下载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原来的(进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时,能够容易地与原来的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因此,例如如图6所示,能够进行如下灵活的运用:在设施A中,使用初始化后的接收装置20进行胶囊型内窥镜检查,然后,将在检查中使用的接收装置20拿到设施B,进行图像数据的下载和图像处理,在设施B所属的医生生成报告后,将图像数据和报告传输给设施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初始化完成的接收装置20再次进行初始化(即检查信息的覆盖登记)的情况下,对已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的服务器ID与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的唯一服务器ID进行比较,判定已登记到接收装置20中的检查信息是否为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进而,如果是该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则在服务器40中对该检查信息的检查状态进行变更后,允许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相反,如果不是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1管理的检查信息,禁止针对接收装置20的再次初始化。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当在设施A中对已在同一设施A中初始化后的接收装置20再次初始化的情况下,将检查信息数据库42a中保存的初始化完成的检查信息的检查状态变更为“初始化前”,然后对接收装置20进行基于另外的检查信息的初始化。另一方面,在将在设施A中初始化后的接收装置20借给设施B、并要在设施B中再次初始化的情况下,由于接收装置20中存储的检查信息不属设施B管理,因此,禁止该初始化。由此,即使在设施A、B之间进行接收装置20的借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错误地删除接收装置20中已登记的检查信息、结果使系统上的检查状态与实际的检查状态偏离的情况。
(变形例1)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变形例1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在图11所示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支架20a对1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设置有多个(在图11中为3个)接收装置20-1、20-2、20-3。以下,对针对这些接收装置20-1~20-3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变形例1的检查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的动作与图7所示的动作相同,步骤S2中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的详细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图12是示出变形例1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在识别出接收装置20-1~20-3时,使用户选择对接收装置20-1~20-3进行初始化时要登记的检查信息(步骤S211)。为此,控制部35例如首先使显示装置30a显示图9所示的检查选择画面M1。用户可以通过针对检查选择画面M1的使用了输入部31的规定的指针操作,来选择期望的检查。控制部35按照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选择信号,确定选择出的检查。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2中,控制部35按照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信号(例如,根据针对初始化按钮m2的指针操作而输入的信号),受理针对选择出的检查信息的初始化的执行命令。
在步骤S213中,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从各接收装置20-1~20-3取得个体信息。在个体信息中,例如包含对各接收装置20-1~20-3唯一赋予的个体ID、机型、规格、电池的充电状态等。
在步骤S214中,显示控制部35e使显示装置30a一览地显示所取得的个体信息。图11所示的画面M2示出了接收装置20-1~20-3的个体信息的显示画面的一例。在该画面M2中,除了接收装置20-1~20-3的个体信息的显示栏m3~m5以外,还设置有确定按钮m6。
在步骤S215中,控制部35使用户选择接收装置20-1~20-3中的要进行初始化的接收装置。用户例如可以通过针对显示栏m3~m5中的任意一个的指针操作,选择期望的接收装置。控制部35按照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选择信号,确定选择出的接收装置。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6中,控制部35按照经由输入部31输入的信号(例如,根据针对确定按钮m6的指点操作而输入的信号),确定针对选择出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7中,控制部35从选择出的接收装置取得个体ID。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8中,ID判定部35c判定在步骤S217中取得的接收装置的个体ID与画面M2中显示中的选择出的接收装置的个体ID是否一致。
在两个个体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18:是),控制部35执行针对选择出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步骤S219)。即,将在步骤S211中选择出的检查的检查信息和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登记到接收装置中。然后,处理返回到主程序。
另一方面,在两个个体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18:否),显示控制部35e使显示装置30a显示错误消息(步骤S220)。然后,不执行针对选择出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处理返回到步骤S214。
此处,在使画面M2显示接收装置20-1~20-3的个体信息(步骤S214)后,用户有时会确认个体信息并更换在支架20a中设置的接收装置20-1~20-3。例如,在错误地设置了充电量不足的接收装置或不是预定使用的接收装置的情况下,产生那样的状况。
在那样的情况下,用户在决定初始化的时刻(步骤S216)在画面M2上选择出的接收装置有可能与实际成为初始化对象的接收装置不一致。因此,在变形例1中,在执行初始化之前,对接收装置的个体ID进行比较,由此,能够防止对用户而言非本意的接收装置的初始化。
(变形例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接收装置20取得的服务器ID与服务器ID保持部33c保持的服务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图8的步骤S203:否),中止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在本变形例2中,对即使在两ID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进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变形例2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执行的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图13所示的步骤S200~S206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
当在步骤S203中两个服务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控制部35确认有无警告显示设定(步骤S231)。此处,警告显示是指如下动作:在两个服务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使显示装置30a向用户显示表示ID不一致的消息。关于是否进行警告显示,由用户预先设定。
在进行了警告显示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31:是),显示控制部35e使显示装置30a显示两个表示服务器ID不一致的消息(步骤S232)。
在接下来的步骤S233中,控制部35向用户确认是否继续初始化。具体而言,使显示装置30a显示确认画面,该确认画面包含“继续初始化?”这样的消息和能够通过使用输入部31的指针操作而进行选择的确认按钮等。
在确认继续初始化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了确认按钮的情况,步骤S233:是),处理转入步骤S206。
另一方面,在确认不进行初始化的情况下(例如,未选择确认按钮的情况,步骤S233:否),不执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返回到主程序。
此外,当在步骤S231中为未进行警告显示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31:否),控制部35确认继续初始化的设定内容(步骤S234)。此处,在继续初始化的设定内容中,由用户预先设定有以下两种方式,即在两个服务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向用户确认而继续初始化和不向用户确认而中断初始化。
在进行了继续初始化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34:继续),处理转入步骤S206。另一方面,在进行了中断初始化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34:中断),不执行接收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返回到主程序。
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将检查信息数据库42a和检查结果数据库42b存储在服务器40中,但也可以替代服务器40,而存储在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内的存储部33中。在该情况下,即使在1个检查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有多个检查信息管理装置30的情况下,也仅指定其中的一个作为存储检查信息数据库42a和检查结果数据库42b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进而,使用所指定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的唯一识别ID作为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中共用的数据库识别ID即可。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通过适当组合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去掉几个构成要素来形成,或者适当组合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所示的构成要素来形成。
标号说明
1、1A、1B 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2 被检体
3 接收天线单元
3a~3h 接收天线
10 胶囊型内窥镜
11 摄像部
12 照明部
13 信号处理部
14 存储器
15 发送部
16 天线
17 电池
20 接收装置
20a 支架
21 接收部
22 信号处理部
23 存储器
23a 图像数据存储部
23b 检查信息存储部
23c 服务器ID存储部
24 数据收发部
25 操作部
26 显示部
27 控制部
28 电池
30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
30a 显示装置
31 输入部
32 数据收发部
33 存储部
33a 程序存储部
33b 图像数据存储部
33c 服务器ID保持部
34 图像处理部
35 控制部
35a 检查信息生成部
35b 登记部
35c ID判定部
35d 状态信息更新部
35e 显示控制部
40、40A、40B 服务器
41 接口(I/F)部
42 存储部
42a 检查信息数据库
42b 检查结果数据库
43 控制部

Claims (4)

1.一种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其在使用拍摄体内图像的胶囊型内窥镜和接收该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取得的图像数据的接收装置的检查中,对检查信息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该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具有:
数据收发部,其与所述接收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存储部,其存储所述检查信息和通过所述检查而取得的图像数据;
ID保持部,其保持识别所述存储部的识别ID;
登记部,其将所述检查信息和所述识别ID登记到所述接收装置中;
判定部,在经由所述数据收发部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由所述接收装置从所述胶囊型内窥镜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所述检查信息和所述识别ID时,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接收装置中登记的所述识别ID与所述ID保持部保持的所述识别ID是否相同;以及
检查信息生成部,其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识别ID彼此不同的情况下,新生成所述检查信息,将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与新生成的所述检查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到所述存储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信息生成部在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新生成的所述检查信息时,将所述接收装置中登记的所述识别ID与该检查信息关联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还具有状态信息更新部,在所述登记部将所述检查信息和所述识别ID登记到所述接收装置中时,所述状态信息更新部对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检查信息附加表示该检查信息已登记完成的信息,
在进行对登记有第1检查信息的所述接收装置登记与所述第1检查信息不同的第2检查信息的处理时,所述判定部判定该接收装置中登记的所述识别ID与所述ID保持部保持的所述识别ID是否相同,
所述状态信息更新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识别ID彼此相同的情况下,从登记有所述第1检查信息的所述接收装置取得所述第1检查信息,对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检查信息取消表示已登记完成的信息,对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2检查信息附加所述表示已登记完成的信息。
4.一种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信息管理装置;以及
接收所述胶囊型内窥镜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接收装置。
CN201380033212.3A 2012-10-31 2013-10-31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43790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1119 2012-10-31
JP2012241119 2012-10-31
PCT/JP2013/079642 WO2014069608A1 (ja) 2012-10-31 2013-10-31 検査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検査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9048A true CN104379048A (zh) 2015-02-25

Family

ID=5062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3212.3A Pending CN104379048A (zh) 2012-10-31 2013-10-31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36454A1 (zh)
EP (1) EP2915474A4 (zh)
JP (1) JP5639312B2 (zh)
CN (1) CN104379048A (zh)
WO (1) WO20140696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700A (zh) * 2016-12-26 2019-07-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服务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0173A (ja) * 2014-02-13 2015-08-2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6829926B2 (ja) * 2015-11-11 2021-02-17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WO2018105221A1 (ja) * 2016-12-07 2018-06-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39704A (ja) * 2018-02-15 2019-08-22 三洋テクノソリューションズ鳥取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収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端末装置
WO2020208820A1 (ja) * 2019-04-12 2020-10-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検査管理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1123A (ja) * 2007-09-06 2009-03-2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医療情報管理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090312601A1 (en) * 2007-02-26 2009-12-17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CN101668473A (zh) * 2007-04-26 2010-03-1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3279B2 (ja) * 2004-08-27 2011-04-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医療装置および識別情報生成登録方法
WO2008136283A1 (ja) * 2007-04-26 2008-11-1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医療情報管理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2601A1 (en) * 2007-02-26 2009-12-17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CN101668473A (zh) * 2007-04-26 2010-03-1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医疗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JP2009061123A (ja) * 2007-09-06 2009-03-2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医療情報管理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700A (zh) * 2016-12-26 2019-07-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15474A1 (en) 2015-09-09
US20140336454A1 (en) 2014-11-13
EP2915474A4 (en) 2016-07-06
JP5639312B2 (ja) 2014-12-10
WO2014069608A1 (ja) 2014-05-08
JPWO2014069608A1 (ja) 2016-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2100B9 (zh) 数据传送方法和系统、辅助服务器以及检查设备
CN104379048A (zh)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和检查信息管理系统
CN101133936B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
CN101099693B (zh) 用于发送活体感测装置中的标识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81162B (zh) 胶囊式内窥镜系统和图像处理设备
CN102753078B (zh) 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CN102843950B (zh) 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JP2011235091A (ja) 自律型検出器とイメージング・サブシステムとの間の連係を示す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668473B (zh) 医疗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CN105283114B (zh) 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CN104114076A (zh) 检查管理装置和检查管理系统
JP524285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593008B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6020971A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システム
WO2021181980A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外部装置、制御装置と外部装置の組み合わせ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構成チェック方法
JP2021039696A (ja) 医用画像管理装置、医用画像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