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5404A -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5404A
CN104375404A CN201410385336.4A CN201410385336A CN104375404A CN 104375404 A CN104375404 A CN 104375404A CN 201410385336 A CN201410385336 A CN 201410385336A CN 104375404 A CN104375404 A CN 104375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ment sleeve
toner
side face
contact member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53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5404B (zh
Inventor
山岸義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75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5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4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from the magnetic brush, e.g. magnetic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具备显影辊、限制叶片、密封构件和接触构件。限制叶片在显影套筒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面向显影套筒的周面配置,限制显影套筒周面上的调色剂的量。密封构件非接触地配置在显影套筒周面的显影区域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且面向该周面,通过其与磁辊之间形成的磁刷,抑制显影区域上的调色剂移动至上述旋转轴方向端部。接触构件设置在面向显影套筒周面的密封构件的内周面上的显影套筒的旋转轴方向显影区域侧的缘部且限制叶片的配置位置的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位置,并接触显影套筒周面。由此,能够防止密封构件的密封区域的调色剂的过带电,防止调色剂泄漏至显影装置外,避免调色剂覆盖层和调色剂飞散。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在感光体鼓的周面上的静电潜影供应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防止显影套筒周面上的调色剂的泄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显影装置向形成在感光体鼓表面上的静电潜影供应调色剂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该显影装置具有由磁辊和显影套筒构成的显影辊,在该显影套筒的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层,从该显影套筒向感光体鼓的表面供应调色剂。
在这种显影装置中,作为防止显影套筒周面上的调色剂漏出至显影区域外的构件,使用由磁性体构成的密封构件。密封构件配置成与显影套筒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在显影套筒内的磁辊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上述磁辊的磁极与密封构件的边角(角部)形成集中磁场,通过形成调色剂的磁刷,防止调色剂漏出至显影区域外。存在在显影套筒周面旋转时密封构件形成的密封区域内的调色剂的一部分附着在显影套筒表面上而在显影套筒上形成调色剂层的情况,伴随着显影套筒的旋转,该调色剂层通过显影套筒周面上的密封构件的顶端部(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最上游位置的密封构件部分。所谓的带刺部)回收。然而,随着显影动作的重复,回收的调色剂缓缓积存在顶端部,最终落到显影单元外,发生调色剂泄漏。
因此,有人提出一种显影装置A,其在显影套筒与磁性体密封件的间隙部附近设置显影剂扒拢构件,通过抵接显影套筒扒拢显影剂,防止调色剂积存在密封构件的顶端部。
另外,有人提出一种显影装置B,其通过将密封构件的顶端部形成为锥形,防止显影剂积存在密封构件的顶端部。
然而,显影装置A中,通过扒拢构件扒拢的调色剂形成的层仅該部分变厚。该显影装置A中,由于扒拢构件设置在限制显影套筒上的调色剂层厚的层限制构件的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位置,所以该变厚的调色剂层靠近感光体鼓表面,形成调色剂覆盖层,容易飞到感光体鼓表面上。另外,在显影套筒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容易飞散,招致机械本体内的污染。
另外,在显影装置B的情况下,虽然能够防止显影剂积存在密封构件的顶端部,但调色剂残留在密封构件的密封区域。如果调色剂残留在密封构件的密封区域,形成调色剂层,则该密封区域的调色剂与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不同,与显影套筒的摩擦时间长,调色剂层容易过带电。如果调色剂层过带电,则显影套筒所接触的下层调色剂与上层调色剂的带电量差变大。即,带电量分布变宽,该部分的调色剂变成覆盖层,容易飞到感光体鼓表面侧。另外,显影套筒上的调色剂运送量(调色剂层厚)通过套筒表面形状确定的物理的运送力和在下层调色剂带电的作用下静电运送附近的未带电及弱逆带电调色剂的静电运送力的合力决定。因此,如果如上述那样下层调色剂过带电,则静电运送力增加,形成在密封区域的调色剂层比其他的部分(密封区域以外)厚,招致调色剂覆盖层或调色剂飞散等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构思而成,其目的在于,防止密封构件的密封区域的调色剂的过带电,防止调色剂泄漏至显影装置外,避免调色剂覆盖层、调色剂飞散。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显影装置,
具备:
显影辊,其具有周向上具有多个磁极的磁辊和安装在该磁辊的外部的辊状的显影套筒,其将调色剂供应给感光体鼓;
限制叶片,其在所述显影套筒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面向所述显影套筒的周面配置,并限制所述显影套筒周面上的调色剂的量;
密封构件,其非接触地配置在所述显影套筒的周面的显影区域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两端部且面向该显影套筒的周面,通过其与所述磁辊之间形成的磁刷抑制所述显影区域上的调色剂移动至所述旋转轴方向端部;和
接触构件,其设置在面向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上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所述显影区域侧的缘部且所述限制叶片的配置位置的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并接触所述显影套筒周面。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像保持体,其在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
带电部,其使所述像保持体的表面带电;
曝光部,其使通过所述带电部带电的所述像保持体的表面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影;和
上述的显影装置,其作为向通过所述曝光部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影供应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正面断面图;
图2是以切除显影装置的一部分的方式显示显影装置的斜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截取的断面图;
图4是显示调色剂量调整机构、显影辊以及感光体鼓部分的斜视图;
图5是显示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显影辊以及密封构件部分的斜视图;
图6是显示调色剂量调整机构以及显影辊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调色剂量调整机构以及显影辊部分的侧面图;
图8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调色剂量调整机构以及显影辊部分的侧面图;
图9(A)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显影辊以及密封构件部分的侧面图;
图9(B)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以及显影辊的侧面图;
图9(C)是从图5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的侧面图;
图10是显示显影套筒中磁辊产生的磁力分布的概念图;
图11(A)是显示在面向磁极间区域G2的内周面上配置接触构件的状态的图,其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显影辊以及密封构件部分的侧面图;
图11(B)是显示在面向磁极间区域G2的内周面上配置接触构件的状态的图,其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以及显影辊的侧面图;
图11(C)是从图5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的侧面图;
图12(A)是显示接触构件的形状的图;
图12(B)是显示接触构件的形状的图;
图13(C)是显示接触构件的形状的图;
图13(D)是显示接触构件的形状的图;
图14(E)是显示接触构件的形状的图;
图14(F)是显示接触构件的形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正面断面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为兼具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多个功能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在装置本体11上具备操作部47、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送纸部14、原稿供应部6以及原稿读取部5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原稿读取动作的情况下,原稿读取部5光学读取通过原稿供应部6供应来的原稿或放置在原稿放置玻璃161上的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通过原稿读取部5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内设HDD或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基于通过上述原稿读取动作生成的图像数据或存储于内设HDD的图像数据等,图像形成部12在作为送纸部14供应的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12的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以及12Bk分别具备感光体鼓121、带电装置123、曝光装置124、显影装置122、一次转印辊126。
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以及12Bk的各显影装置122内容纳有静电潜影显影用的调色剂。显影装置122将该调色剂供应至上述带电装置123进行的带电以及上述曝光装置124进行的曝光完成的感光体鼓121表面。
在进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部12的洋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M、青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C、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Y以及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Bk分别基于由构成图像数据的各自的颜色成分构成的图像,通过带电、曝光以及显影工序在感光体鼓1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126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张架在驱动辊125a以及从动辊125b上的中间转印带125上。
中间转印带125设定有外周面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像保持面,在抵接感光体鼓121的周面的状态下通过驱动辊125a驱动。中间转印带125与各感光体鼓121同步,在驱动辊125a与从动辊125b之间环形行进。
通过调整转印时间,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5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25上重叠对齐,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辊210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25的驱动辊125a的挤压部N,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的彩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从送纸部14经运送路径190运送来的记录纸P上。然后,定影部13通过热压接将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完成定影处理而结束彩色图像形成的记录纸P排出至排出托盘151。
接着,对显影装置122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以切除显影装置122的一部分的方式显示显影装置122的斜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截取的断面图。在图2以及图3中,X-X方向为左右方向,Y-Y方向为前后方向,具体而言,-X方向为左方,+X方向为右方,-Y方向为前方,+Y方向为后方。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显影装置122在框体58内具备第一螺杆供给器51、第二螺杆供给器52和显影辊53。
第一螺杆供给器51一边搅拌调色剂容器59补给的调色剂,一边向后方运送调色剂容器59补给的调色剂。第二螺杆供给器52向前方运送从该第一螺杆供给器51运送来的调色剂。显影辊53接收通过第二螺杆供给器52运送的调色剂,将其供应给感光体鼓121的周面的潜影区域22。
显影辊53具备磁辊531和显影套筒532。显影套筒532装在磁辊531的外部。显影套筒532可旋转地枢轴支撑在框体58的、邻接感光体鼓121的表面和第二螺杆供给器52的位置。显影套筒532由铝等非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其表面粗糙度Rz例如在10mμ以下。
磁辊(磁性体)531是固设在显影套筒532内的永久磁石。磁辊531具有S极和N极在周向上交互排列的多个磁极,朝显影套筒532产生磁场。另外,显影辊53从框体58的开口露出,以规定的间隔面向像保持体即感光体鼓121。该面向的区域是用于将保持在显影套筒532上的调色剂向感光体鼓121供应的显影区域。为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体鼓121,在显影套筒532施加直流与交流重叠的显影偏压。
例如,在面向磁辊531的限制叶片81的位置配置有磁极S1。另外,在面向显影区域的位置配置有磁极N1,而且,在运送显影后的残留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循环区域配置有磁极S2,且在面向第二螺杆供给器52的位置配置有磁极N2。
通过磁辊531的磁力在显影套筒532的周面上保持经由框体58的调色剂供应口581从调色剂容器59供应的、从第一螺杆供给器51以及第二螺杆供给器52送来的调色剂。此外,经由框体58的调色剂供应口581,从省略图示的调色剂容器向第一螺杆供给器51供应调色剂。
限制叶片81用于将保持在显影套筒532的周面上的调色剂限制为预先确定的层厚,其支撑在框体58上的显影套筒532的上方,且与显影套筒532表面之间具有预先确定的间隔。
保持在显影套筒532的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限制叶片81限制为预先确定的层厚,并通过显影套筒532的旋转(图2的箭头方向的旋转)运送至上述显影区域。通过在显影套筒532上施加显影偏压,在上述显影区域在显影套筒532与感光体鼓121之间产生电位差,显影套筒532上的调色剂移动至感光体鼓121,感光体鼓121上的静电潜影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在面向显影套筒532的周面的位置,配置有包括上述限制叶片81的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
图4是显示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显影辊53以及感光体鼓121部分的斜视图。图5是显示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显影辊53以及密封构件82部分的斜视图。图6是显示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以及显影辊53部分的平面图。图7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以及显影辊53部分的侧面图。图8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以及显影辊53部分的侧面图。此外,图4~图8中X以及Y的方向表示,与图2的情况相同(X表示左右方向(-X:左方,+X:右方),Y表示前后方向(-Y:前方,+Y:后方))。以下参照图4~图8、上述图1~图3对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调色剂量调整机构80具备限制叶片81、密封构件82和叶片磁体83。
密封构件82由磁性构件构成,分别配置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且面向该显影套筒532的周面。密封构件82抑制该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移动至上述旋转轴方向的端部侧。
叶片磁体83由磁性构件构成,其安装在限制叶片81的长度方向上直至密封构件82的配置位置。叶片磁体83安装在限制叶片81的侧面部即显影套筒532的周面旋转的方向的上游侧的侧面。叶片磁体83的显影套筒532侧的侧缘部设置成与显影套筒532内的磁辊531的磁极S1相同的S极,其反对侧的缘部设置成N极。
限制叶片81限制通过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供应至感光体鼓121的周面的潜影区域22(图4所示双点划线之间的静电潜影形成区域。即,显影区域)的调色剂的量,防止过供应。限制叶片81设置成在面向显影套筒532周面的位置,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上穿过显影套筒532。限制叶片81的顶端缘部形成为尖角(edge)状(未具体图示),且面向显影套筒532周面。该顶端缘部设置成与显影套筒532周面之间具有预先确定的间隔。
限制叶片81由长尺状的叶片状构件构成,通过例如不锈钢等磁性材料形成。如图8所示,在叶片磁体83的磁力的作用下,将限制叶片81的显影套筒532侧的顶端部磁化为叶片磁体83的相向侧端的相反极性(N极),限制叶片81的顶端部与叶片磁体83之间形成磁场。因而,在限制叶片81的该顶端部与显影套筒532之间,通过显影辊53内的磁辊531的磁极与叶片磁体83的磁极形成磁场。通过这些磁场,调色剂以大致均匀的状态通过限制叶片81与显影套筒532的空隙,在显影套筒532上形成调色剂薄层。
通过这样将叶片磁体83以及密封构件82安装在限制叶片81上,不但能够将显影套筒532周面的调色剂适当地供应给感光体鼓121的周面,而且能够防止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端部周面上的调色剂过厚。
在显影套筒532周面的调色剂到达限制叶片81的配置位置之前,密封构件82防止调色剂从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周面移动至端部。密封构件82形成为例如在正面视图(从图4中B方向观察)中曲率中心角设定为大致180°的圆弧状。如图8所示,密封构件82的上端部抵接固定在限制叶片81的右面侧。密封构件82的下端部由框体58的一部分支撑,其配置成相对于显影套筒532的周面具有规定的间隔。
密封构件82与内设于显影套筒532的磁辊531之间,形成磁力线产生的磁刷。该磁刷限制调色剂朝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的端部侧移动,进而防止调色剂从显影套筒532的周面朝其端部移动。
如图7所示,显影套筒532的前后方向(图7的纸面中该纸面的左右方向)的叶片磁体83的两端部的设置位置设定成位于密封构件82的侧端部的位置。
对安装在显影辊53上的密封构件82进行说明。图9(A)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显影辊53以及密封构件82部分的侧面图,图9(B)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82以及显影辊53的侧面图,图9(C)是从图5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82的侧面图。
如图9(A)所示,密封构件82与磁辊531的位置关系以如下方式设定: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上,磁辊531的端部(即磁辊531产生的磁力涵盖区域的端部。图9(A)中该区域以531显示。)与密封构件82的端部具有重叠的区域m。
这里,磁辊531与密封构件82之间形成的磁刷,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面向显影套筒532的面)的缘部821a的磁通量密度最高,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进入密封构件82的内部的内侧面部的磁通量密度较弱。
这里,如果磁辊531的端部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穿过密封构件82的缘部821a进入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则上述磁刷的集中受损,调色剂被运送至超越密封构件82的缘部821a的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端部侧,存在引起调色剂的泄漏的担心。另外,在磁辊531的端部在上述旋转轴方向上没有到达密封构件82的缘部821a的情况下,上述缘部的磁约束力变弱,也存在调色剂泄漏的担心。
基于这些考虑,且基于磁辊531设置时的上述旋转轴方向的沟槽(gutter)的考虑,将上述旋转轴方向的磁辊531的端部位置设定成例如从密封构件82的上述缘部821a进入内周面821内2mm。即,上述重叠区域m内的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长度为2mm。
由此,使磁刷更加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的缘部821a附近集中,将该重叠的区域m设为密封构件82的密封区域m。此外,密封构件82经显影套筒532配置在感光体鼓121反对侧。
如图9(B)所示,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与显影套筒532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内周面821与显影套筒532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例如0.3mm。本实施形态中,显影辊53采用限制叶片81通过SUS430形成。密封构件82利用铁制烧结件。显影套筒532内的磁辊531的磁极中,S87mT(S1)配置在限制叶片81的配置位置附近,N80mT(N1)、S72mT(S2)、N66mT(N2)依次逆时针配置。此外,该各设定仅为一个举例,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为该各设定的意思。
另外,如图9(C)所示,在密封构件82上的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最上游侧的部分即顶端部(带刺部)8210,形成为朝该旋转方向的上游顶端较细的锥形形状。由此,防止通过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运送来的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在该顶端部8210部分积存而落下。
另外,如图9(A)、图9(B)、图9(C)所示,接触构件825安装在面向显影套筒532周面的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上。
接触构件825配置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的缘部821a,其配置在至少覆盖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的显影区域与密封构件82的重叠的区域m的位置。
而且,接触构件825配置在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上限制叶片81的配置位置的上游侧位置。接触构件825具有与显影套筒532周面和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之间的间隙距离相同的厚度,其接触显影套筒532周面。
另外,如图9(A)所示,接触构件825形成为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上显影套筒532中央部侧的侧部8253比另一侧的侧部8254短。而且,接触构件825形成为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缘部8251朝上述显影套筒532中央部侧倾斜的倾斜形状。接触构件825由例如微单元聚合物片体(PORON(注册商标))等材料构成。
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被运送至接触构件825的缘部8251的位置并抵接该缘部8251时,在显影套筒532周面产生的朝该周面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按压力的作用下,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沿缘部8251的倾斜,移动至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侧。由此,调色剂移动至密封区域m外的区域。
即,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使接触构件825抵接显影套筒532周面,对在显影套筒532与密封构件82之间被磁力约束的调色剂施加外力,使该调色剂移动至密封区域m之外。因此,始终向密封构件82的密封区域m供应新的调色剂,能够避免同一调色剂与显影套筒532持续摩擦的情况,防止调色剂的过带电。
另外,如果将接触构件825设置在限制叶片81的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即面向感光体鼓121表面的位置,则会产生移动的调色剂形成的层飞到感光体鼓121表面的问题,本实施形态中,接触构件825设置在限制叶片81的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不会发生该问题。在该上游侧位置,在接触构件825的作用下调色剂移动至显影套筒532的显影区域侧(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侧),移动后的调色剂由限制叶片81限制厚度,在面向感光体鼓121表面的显影套筒532周面部分,调色剂层不会比希望的厚。因此,根据本实施形态,能够防止密封构件82的密封区域m的调色剂的过带电,防止调色剂泄漏到显影装置122外,避免调色剂覆盖层和调色剂飞散。
对接触构件825的更优选的位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0是显示在显影套筒532内磁辊531产生的磁力分布的概念图。
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上的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的接触构件825的安装位置虽不受具体限定,但以下所述的安装位置更加优选。
由于接触构件825对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施加外力而使其移动,所以如果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处于容易移动的状态,能够更可靠地使调色剂移动至上述密封区域m外。
显影套筒532周面上的调色剂在显影套筒532内的磁辊531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吸附在显影套筒532表面上,通过在该磁力弱的位置使接触构件825抵接调色剂,该调色剂容易移动至密封区域m外。
另外,如果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面向感光体鼓121表面的位置,则通过接触构件825刮落的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层,因其厚度至感光体鼓121表面的距离变小,调色剂容易飞到感光体鼓121表面,配置在该面向位置不是优选的。
这里,如图9(B)所示,磁辊531的磁极从限制叶片81的配置位置逆时针分别设有S87mT、N80mT、S72mT、N66mT。因此,从磁辊531在其径向上朝显影套筒532从各磁极在规定范围a1、a2、a3、a4内产生磁力。而且,在显影套筒532周面上,其旋转方向的箭头E表示的范围为上述磁极产生的磁力弱的磁极间区域G1。由此,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上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方向上面向上述磁极间区域G1的位置优选为接触构件825的配置位置。图9(B)显示了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面向磁极间区域G1的内周面821的状态。
而且,通过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图10所示的其他的磁极间区域G2,可以得到使上述调色剂容易移动的效果。图11(A)是显示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面向磁极间区域G2的内周面821的状态的图,其是从图4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显影辊53以及密封构件82部分的侧面图。同样,图11(B)是显示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面向磁极间区域G2的内周面821上的状态的图,其是从图4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82以及显影辊53的侧面图。图11(C)是从图5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密封构件82的侧面图。
另外,图10所示区域F1、F2是各磁极产生的磁力最弱的磁力零区域。因此,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上的面向上述该磁力零区域F1、F2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可靠地使调色剂移动。
接着,对接触构件825的形状进行说明。图12(A)、图12(B)、图13(C)、图13(D)、图14(E)、图14(F)是显示接触构件825的形状的图。
如图12(A)所示,上述接触构件825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方向最上游部的缘部8251具有倾斜部,其设置在密封构件82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使得侧部8253与密封构件82的缘部820对齐。
这里,如图12(B)所示,接触构件825可以配置成与缘部820和密封区域m重叠。即,通过在显影套筒532的旋转轴方向上朝显影套筒532的中央部侧突出配置接触构件825,可使调色剂进一步容易移动,改善效果。
另外,如图13(C)、图13(D)所示,将接触构件825配置在密封构件82的整个宽度区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由于调色剂层仅形成在密封构件82的内周面821的缘部820附近,所以缘部820附近以外的接触构件825部分不会直接导致调色剂移动,该形状也可以获得使上述调色剂容易移动的效果。因此,如图12(A)、图12(B)所示,通过仅在密封构件82的宽度方向一部分上设置接触构件825,在扭矩、发热的方面是较佳的形态。
此外,如图14(E)、图14(F)所示,接触构件825的显影套筒532的旋转方向最上游部的缘部8251不具有上述倾斜形状,即便是平坦的形状即缘部8251在垂直于显影套筒532周面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也可以获得使调色剂移动至密封区域m外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的形态的构成,可采用各种的变形。利用图1至图14(F)通过上述各实施形态描述的构成以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本发明的构成以及处理不限于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趣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本发明的各种修正形态和变更形态。另外,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记载的举例说明的实施形态。

Claims (7)

1.一种显影装置,具备:
显影辊,其具有周向上具有多个磁极的磁辊和安装在该磁辊的外部的辊状的显影套筒,其将调色剂供应给感光体鼓;
限制叶片,其在所述显影套筒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面向所述显影套筒的周面配置,并限制所述显影套筒周面上的调色剂的量;
密封构件,其非接触地配置在所述显影套筒的周面的显影区域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两端部且面向该显影套筒的周面,通过其与所述磁辊之间形成的磁刷抑制所述显影区域上的调色剂移动至所述旋转轴方向端部;和
接触构件,其设置在面向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面上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所述显影区域侧的缘部且所述限制叶片的配置位置的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并接触所述显影套筒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磁辊的所述磁极间的所述内周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磁辊与所述密封构件间的不产生垂直磁力的位置对应的所述内周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构件的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的最上游侧的端部形成为朝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侧倾斜的倾斜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接触构件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倾斜形状设置为随着朝所述显影区域侧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旋转方向的该接触构件的长度变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构件设置成所述接触构件的一部分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缘部朝所述显影套筒周面的所述显影区域侧突出。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像保持体,其在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
带电部,其使所述像保持体的表面带电;
曝光部,其使通过所述带电部带电的所述像保持体的表面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影;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作为向通过所述曝光部形成的所述静电潜影供应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
CN201410385336.4A 2013-08-13 2014-08-06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75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8331 2013-08-13
JP2013168331A JP5941884B2 (ja) 2013-08-13 2013-08-13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404A true CN104375404A (zh) 2015-02-25
CN104375404B CN104375404B (zh) 2018-11-02

Family

ID=5246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533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75404B (zh) 2013-08-13 2014-08-06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81331B2 (zh)
JP (1) JP5941884B2 (zh)
CN (1) CN1043754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0701A (zh) * 2019-07-01 2021-01-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4138B2 (ja) 2014-06-1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9343A (ja) * 1994-01-27 1995-08-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162773A (zh) * 1996-02-09 1997-10-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
JPH10333436A (ja) * 1997-05-30 1998-12-1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7219295A (ja) * 2006-02-17 2007-08-30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366A (ja) * 2006-02-20 2007-08-30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8622A (ja) * 2010-09-10 2012-03-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10C (zh) 1992-08-08 1996-08-21 易明镜 线性霍尔电路
JP2001350344A (ja) * 2000-06-07 2001-12-21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2003005518A (ja) 2001-06-26 2003-01-08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3854897B2 (ja) * 2002-05-21 2006-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9343A (ja) * 1994-01-27 1995-08-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162773A (zh) * 1996-02-09 1997-10-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
JPH10333436A (ja) * 1997-05-30 1998-12-1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7219295A (ja) * 2006-02-17 2007-08-30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9366A (ja) * 2006-02-20 2007-08-30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8622A (ja) * 2010-09-10 2012-03-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0701A (zh) * 2019-07-01 2021-01-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50041A1 (en) 2015-02-19
JP2015036760A (ja) 2015-02-23
JP5941884B2 (ja) 2016-06-29
CN104375404B (zh) 2018-11-02
US9081331B2 (en) 2015-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379B (zh) 显影装置以及包括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533247B (zh) 显影装置和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428414A (zh) 双引擎系统中的图像缩放
CN102314122B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09709783A (zh) 图像形成系统
US777391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and a transparent toner developer bearing member that rotat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CN104345601A (zh) 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885196B (zh) 成像装置
CN104375404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6031368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N103303712B (zh) 图像形成装置,纸翻转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6483803B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转印条件改变方法
CN104375403B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80059578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884268Y (zh) 平滑地传递转印介质且抑制预转印的图像形成设备
US91284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charging voltage based on image density information
WO2010004886A1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58481A (zh) 显影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5811437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297928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EP263965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540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6115144U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381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摆动控制方法
US103752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