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88A - 混凝土的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的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88A
CN1043488A CN 89105447 CN89105447A CN1043488A CN 1043488 A CN1043488 A CN 1043488A CN 89105447 CN89105447 CN 89105447 CN 89105447 A CN89105447 A CN 89105447A CN 1043488 A CN1043488 A CN 1043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water
cement
modification method
gr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891054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田德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6/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46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4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羧基以及/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它由高分子化合物与增量材料组成,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为水不溶性吸水性树脂。本发明的产品可用来对水泥的毒性碱和混凝土中排出的有害的游离石灰质进行抑制,从而大大减少了水泥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产品对混凝土进行改良的方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对水泥的毒性碱和混凝土中排出的有害游离石灰质进行的抑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抑制收缩裂缝、改善强度和密度、省去防水灰浆、防水板、且有效地利用了火山渣、煤渣的高耐久性躯体防水混凝土的改良材料和改良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了混凝土的改良方法。
用于建筑的石棉最近被发现为是致癌物质,于是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但是对混凝土的建筑以及游泳池中所发生的几种疑难杂症的病因是否存在于水泥中这件事,在我国还尚未加以充分研究。
在英国,根据多年的试验结果证实,国民中呼吸系统的疾病、胸部疾患、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的病因的60%与水泥有关,因而,在1955年颁布了食品卫生法。
众所周知,赤手碰及生混凝土时,水泥特有的毒性碱就会促使皮肤立即产生炎症,因而导致表皮剥落。
另外,混凝土在干燥后,会从表面的翻沫和内部长时间不断地排出眼睛所看不见的游离石灰质的微尘(以下称灰尘)。对这种翻沫和灰尘若放置不管,就会被人体吸入,与水份反应,呈现很强的毒性碱,因而成为危及人体健康的“卫生上的问题”。
关于翻沫石灰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和低强度的问题,叙述如下;
因河砂、河砂砾不足而导致的骨材质量低下、比重大如3.01、石灰质多、且流动性差的凹凸状碎石在浇注后,钙、铝、硅等的金属离子等粒子之间不持有结合力的无机质与析水一起溶出在生混凝土表面,经常产生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翻沫,在水分蒸发时就生成了毛细管,因而产生透水现象。
另外,如使用了海砂的山阳新干线高架桥,盐分腐蚀了钢筋,钢筋膨胀后就撑破了混凝土,酸性雨从裂口渗入,伤口日益变大,存在着钢筋本身破坏了混凝土而又不能换取的问题。
水分一多,水泥的作用就变差,骨材的粘结力(强度)也就低下,泵打法的碎石,山上的容易进行,深谷的则形成了灰浆层,它会收缩裂开,因而存在着骨材分布不均匀的这种泵打法的问题。
此外,因交通阻塞、远距离现场、复杂的混凝土作业等而导致的水泥凝结“终结时间过了的问题”。
再者,过去使用的是在混凝土上涂敷灰浆的2层作业法。这种情况下,当基材的混凝土一干燥,灰浆中的水分就被急剧地吸收,水泥就凝结但不裂开,因而产生了灰尘。相反地,若水份多了,析水就会浮起,到第一次泥刀作业完成为止,需要几小时,再者,虽然进行2、3次作业,但是每次要间隔进水时间,所以作业也只好断续进行,冬天季节有时候要进行到深夜。
这样就造成水泥的凝结终了时间过长,而不具有结合力的翻沫就会大量发生。这是2层结构与3次作业的“长时间作业法的问题”。
此外,还有这样的问题,即:建筑现场虽然是空中养生的,但由于强烈的日照、在寒风中的直接暴露,一旦水分非常急剧地流失,收缩裂缝就会100%地发生,同时产生了碳酸钙,此外,因粉灰( ち取
Figure 891054472_IMG2
粉)的作用,已是成品的砖瓦和防水板会发生剥离而漏水,而水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而,在发生碳酸钙的生混凝土凝结时成了最重要的“空中养生的问题”。
其次,生混凝土公司所提出的结果报告书中的试验体,是把生混凝土车中取下的生混凝土浇注进圆筒形金属模子而形成的,与把这试验体放在20℃的水中养生这种较好的条件下(J    I    SA1108日本工业规格)而得出的压缩强度试验报告书相比,建筑物是把加了水的泵车中的混凝土浇注进里面放有纵横交错钢筋的木制模板里而形成的。因为注流到手够不着的地方,所以发生了报废(ジヤンカ)和连续浇注上的问题,而且由于是在自然养生的恶劣条件下,因而,实质上存在着“建筑物的强度低于结果报告书的问题。上述混凝土强度低,因而在地震时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存在着在建筑现场对水泥以及生混凝土污水进行垂流的问题。
骨痛病、白蜡病、石棉的致癌性等均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水泥的“大楼病”以前就被人们指出了。例如,进入新造的大楼里工作的女职工,半年左右时,脸色就变差,身体也跨了,这虽然与冷气有着一定因果关系,但新生儿最好还是不要放入新造的大楼里的好,事实上,不少有名的医师说:水泥行业的工人已就住宅和工作场所这类混凝土造的房屋诉说了风湿性关节炎和神经痛等。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地存在着在建造过程中以及建筑物完成时“无毒性检验的体制之问题”。
既然有了上述英国的试验结果,假如对人类的健康仅产生1%的不利影响,那么,我们就负担着作为建筑士和建筑业者的责务。只有通过这种改善,我们才能获得一个健康明亮的居住条件,于是可以节约国家的医疗开支,减轻国民的纳税负担。
在如此进行的、随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建筑物的构造、骨材的变化、合理的作业法、新建材的出现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完备的空调装置)之背后,在室内会发生混凝土所特有的结露和霉·尘谷,因这种交叉污染而经常发生喘气病这些均为不断发生的深刻问题。
然而,不采用水泥的建筑物是办不到的,因为工期和成本以及劳动力的不足而想避开打夯法也是行不通的。另外,石灰质多且流动性差的碎石砂砾也因为河砂砾枯竭而不得不被利用,减少水会使流动性变差,因而在用泵压送时受到了限制。
本发明者从以前的工程中看到,水泥的强碱性会导致的手的干裂,对灰尘表示了极大的关心,从1948年起就从汲取便槽开始着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漏水的混凝土中强碱灰尘较少。当时,浇注了用手捏合的生混凝土,第二天就放入金鱼,1分钟以后金鱼便死去。即使用麦秸进行一个月的去涩味,那么一周后就全灭了(透水率为20%)。也就是说,吸水的水泥强度较低,翻沫·灰尘·毒性的发生率较高。
于是,发明并实际采用了名称为“防止水泥制品表面形成针孔的方法”的日本专利第928531号、美国专利4031684、日本建设大臣认定的不燃(个)第1302号。
再者,本发明针对现状,首先改善了生混凝土,然后在浇注时再对它进行改良,硬化之后,与基料一起进行整体改良,结果发现了一种改良材料,这种改良材料能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要快且成本低地获得品质良好的混凝土。同时,还发现了一种改良方法。
(1)即:本发明是一种含有羧基和/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以下称粉粒聚合物料)、能对水泥的毒性碱、混凝土中排出的有害游离煤质加以抑制的改良材料。
1.通过鱼的生态实验和原子吸光法这两种方法对毒性进行测定,其结果示于表1,并且还记载了与先有操作法相比较的比较例。
2.实验与结果:在大楼的阳台上浇注普通的生混凝土,同时连续用金属泥刀进行作业,然后,洒上粉粒状聚合物,第二天放入金鱼、鲤鱼、鲋鱼各2条,这样放置一个月以后,其生存率为100%。
3.另一方面,在吸收了水泥强碱的粉粒聚合物胶状体的“经原子吸光法对金属离子量进行测定的结果”1830ppm中,金鱼游泳水仅为13ppm。再者,对洗液中的钙量33.5ppm进行改善,从而达到0.1-0.5ppm,于是防止了建筑中所产生的污染公害。(作为比较,建筑大臣认定的合并净化槽的排水的合格值为20ppm)在钢筋大楼和铁骨架的大楼中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其结果确认了这是一种生存率·止水率均为100%的稳定的施工方法。
4.上述水泥的毒性防止机理是粉粒聚合物吸收和固定了从生混凝土溶出的析水中的钙离子(Ca++),抑制了作为翻沫主要成分的碳酸钙(Ca CO3)的生成。这是依靠粉粒聚合物所具有的-COO-基的Ca2+离子的固定化而实现的。也就是说,通过化学方法用“粉粒聚合物的负离子”对“水泥的正离子”进行化学作用,从而对水泥的毒性碱进行吸收和固定化处理,于是可对混凝土建筑物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并且在工地现场也可对垂流的“水泥污水进行处理”。
(2)其次是粉粒状物为高分子化合物与增量材所构成的混合物的混凝土(浇注时以及完成后的)改良材料。
(第二发明)
1.通过把粉粒状物与作为增量的火山渣、石棉和防霉剂等进行混合,两者共生后消除了散布不均,促进了吸水胶化和防霉作用。
2.例如在2层板坯的情况下,由于散布在模子架上面的粉粒聚合物吸收了生混凝土的剩余水份,加速了硬化,进而可早期脱模,所以就提高了模子架的运转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另外,脱离模子架后,增量材的石棉纤维紧紧系住混凝土,即使在下面也不会发生脱落,由于聚合物的胶化,冻胶状布具有优异的保水力,因而显示出与水中养生同样的效果,使水泥进行完全的水和反应,从而抑制了收缩裂缝,增大了强度和密度。
4.再者,粉粒聚合物与石棉的混合物在建筑物完成后,聚合物吸收了混凝土特有的结露,抑制了霉变,防止了喘息病,省去了除去该改良材的功夫,于是发挥了第二种功能。
5.然而,该聚合物的吸水速度在2至3分钟内可吸进全吸收量的80-100%。一旦水被吸入,即使加压力也排放不了水,在对大气中的水分以50%的程度进行吸湿的情况下,其外观形状均不发生变化。
吸水能力为1公斤吸收1吨水,然后反复进行干燥。干燥进度取决于温湿度,在天花板下为1-5天。
(3)再者,本发明是一种混凝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把含有羧基以及/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散洒或混合在浇注前或浇注后的混凝土中,从而使该粉粒状物与混凝土相粘合(第三发明)。
1.采用该方法后,即使有钢筋等障碍物,然而因为是粉粒状物质,所以可通过喷洒枪进行任意的散洒,对混凝土下面(即楼下天花板)、和浇注后表面进行连续作业来散洒该聚合物,就可不留痕迹、不损坏加工面,于是就改良了上面(楼上地板)的两面。
3.进一步吸收水泥的毒性,加速硬化,冻胶状保水以防止开裂,同时进行干燥,制作与发泡水泥同样的空气层,于是具有轻量、绝热、以及防止结露等作用效果。也就是说,第3发明是要能对混凝土的两面或全体进行同时改良。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必要时可同时使用权项1,2,3的改良材吸水聚合物、在寒风时能通过胶布来使混凝土防冻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为了用含有木质素磺酸钙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液状物(以下称液状聚合物)对对应于外气温和复杂混凝土构件、哥德(ェ
Figure 891054472_IMG3
-ルド)接头的种类,通过添加量来调节普通水泥的凝结终结时间,与快速凝结的水泥同样地加速硬化、或相反地拖延硬化时间,而采用一定的装置加以混入,在浇注前对全部生混凝土进行改良(进行减水以防止收缩,一次完工,因而不需要防水灰浆以及防水板)。
1.在外部气温为=5℃时,过去的生混凝土吸水缓慢,用金属泥刀进行操作常常要干到深夜。这样一来,过了水泥的凝结终结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最终凝结时间为3小时40分钟](J    I    SR5210-标准软度水量28%)而不具有粒子间结合力的翻沫经常发生,要除去这不但要化费大量的劳力,而且用灰浆涂敷的2层作业法进行作业的话,以后灰浆就会剥离,裂缝就会出现。此外,过去对冻结了的表面是在第2天用泥刀进行压平的,但水泥不是固化却是灰化了。另一方面,为了防冻,在浇注后可洒上氯化钙,但这会腐蚀钢筋,因此不可取。所以,通过液状聚合物的减水、延迟或促进硬化和可塑性效果来调节生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使一次同时完工成为可能,进而获得高而软性的驱体防水混凝土,该混凝土在严寒时是借助权项1、2、3的粉粒聚合物的胶布的防冻作用,因而不需要涂敷灰浆,不需要泵车,也不需要防水板。即,这是生混凝土浇注后立即进行的改良。
2.相反,过去的生混凝土在高温时离开装置到达现场之前,生混凝土本身的发热与日照相互作用,混合器内的生混凝土加速凝结,由于不能直接用泵进行压送,所以在现场加水后送至房顶。例如,当外部气温为40℃时,铁架,盖板上的直接温度会达到90-105℃,普通生混凝土的流动性越来越差,浇注后没过多久就硬化了,作业性也随之降低,由于表面不能加工得很完美,一般的做法是,以后再敷上防水灰浆,再进一步贴上防水板。本发明的改良方法由于有液状聚合物的延迟以及可塑性效果,能通过生混凝土的一层(一体化)作业完成而不发生剥离,因此就不需要需每10年换贴的防水板,可利用火山渣和煤渣骨料,它们重量轻且具有隔热性,表面呈烧物状且具有光泽,雨水的流动性良好,因而可改良成理想的混凝土屋顶。
(5)接着,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一种改良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防水灰浆以及防水板,其特征是:在钢骨混凝土屋顶上割成面积为10m2以及30m2以内的浅箱状独立池,形成复数个,在该邻接接口内充填权项1所记载的改良材(第5发明)。
1.在我国,一年四季的外部气温有着正负100℃以上的温度差,例如,在外部气温为40℃时,钢骨架的屋顶基材的盖板直接温度为90-105℃。
夜间收缩了的表面积大的折板片,在生混凝土浇注后于水泥凝结开始的最重要的时间段内,因强烈的日照,板片的伸长和相反的混凝土的急剧收缩相作用,100%会发生裂开。为此,现有的作业方法是涂上防水灰浆再贴上防水板,但有机和无机难以结合;而用浆糊对温度差大的屋顶进行粘贴的方法,因为伸缩会使防水板剥落。一年四季膨张和收缩反复进行,裂口越来越大,在补漏方面要化费大量的劳力和经费。
2.于是本发明者首先把混凝土屋顶设成多个邻接的浅箱状独立池,每一块的面积划分成10m2至30m2以内,在池中放入水,用水对屋顶进行全面的冷却,从而抑制铁制材料的膨胀,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日照,通过水中养生对水分进行补充,同时,使水泥进行完全的水和反应以增大强度和硬度,因为能生成无毛细管的水密混凝土,所以屋顶就能通过混凝土的浇注来进行100%的止水。
3.然而,因为现场的情况而不能贮水的屋顶的形状或冻结的场合下,把本发明的粉粒状聚合物散洒在混凝土的表面后,会立刻胶化,于是生成厚度为1cm左右的胶状保护膜,从而具有与水中养生同样的作用效果。
4.此外,大地震时钢骨架的屋顶会变形成[^]字,但被划分成10m2至30m2以内的(排列了多个浅箱的屋顶)发泡苯乙烯制的连接接口的弹性作用放走了无用的力,所以,混凝土的屋顶就不会折断。临时性地,在邻接接口的堵缝中即使出现间隙,吸水聚合物会暂时吸入雨水,因而不致于漏水,于是可以使铁质骨架防锈,从而获得高耐久性的防水混凝土的屋顶,并大幅度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6)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浇注时对现有的生混凝土进行改良的方法(第六发明),其特征是对常规的生混凝土进行浇注,除捣固之外再进行轻轻振动,然后排出离析水份和一起浮上的水泥翻沫,并在排出翻沫后的混凝土上散洒权项3所记载的水不溶性吸水性树脂。
1.对水分多的、常规的生混凝土也能加以直接使用的改良方法,例如对最上层板坯的下面用吸水聚合物进行吸水,再者往上面浇注生混凝土并细心地加以固定,同时进行微振,绞出剩余水和同时浮上的翻沫,利用排水坡度,通过排水管排出(防止公害),同时用金属泥刀进行连续作业,再进一步通过吸水聚合物的散洒从上下两面吸收水分,所以水/水泥比在凝结前减水至40%以下(过去为70%)。
2.其结果,使水泥增量了(70%-40%=)30%,4天后可发现初期强度(过去要化4周),从而提高了模子架和支撑架的运转率,缩短了工期,同时降低了成本,防止了翻沫,提高了质量。(现有技术的生混凝土,其初期强度慢,从建筑基准法看,梁和地板下的支撑架有4天以上的安装时间)。
(7)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了混凝土制的屋顶部位的改良法(第七发明),其特征是在浇注前把排水管埋设在混凝土的厚度之内,用保持有任意水深的管子使溢出水按自然放流的方式流向该管子的中央,把水贮于屋顶整体,所以不需要防水灰浆以及防水板。
1.在混凝土板坯上使顶排水管固定在所需的高度,在厚度为5mm的板状物中开洞,使之成为排水管的法兰盘,把即使腐蚀也不能替换的排水管埋设在混凝土内部(与钢筋同样),从而抑制了腐蚀(过去因为麻烦,是在浇注混凝土之后再装设的,用灰浆埋设的作业法,漏水率为80%)。100%的止水,是通过浇注混凝土同时安入、固定排水管的方法来实现的。
2.在该排水管中央用粘土粘上直径为3cm的氯乙烯管(40cm    长)并使其上下自在,根据屋顶的形状调节水深,同时使降雨时的自然放流成为可能。这样一来,通过用水的冷却来抑制高温时盖板的膨胀,此外,即使是强烈的光照也能保住混凝土的表面,从而防止开裂和灰尘,同时使水泥进行完全的水和反应,在总体上对混凝土进行水密改良,氯乙烯管成为一种重要的排水管的水龙头。另外在浇注时,从该排水管通过临时接水斗排出生混凝土水,所以可以不发生污水往邻近处的飞散、通过处理强碱也清除了对建筑物的公害。
3.再者,该水龙头是对水分多的常规技术的生混凝土进行浇注、对屋顶的排水坡度及方向和深度进行测定的重要的尺度(振动混凝土使之均匀,放置后水便浮上。该水是水平的,以这为尺度,设计排水坡度。屋顶上是1/100这种严格的排水坡度。也就是说尽管是长为10cm、高为1mm的坡度,而用水龙头这是可能的)。排水坡度等确认后拔掉水龙头,析出水就自然排水,再者,强制排出翻沫,用泥刀作业后,在水泥的凝结终结开始后不久,立即安上水龙头从而贮水。该水龙头管是采用粘土而被固定在容器内的。
4.贮水效果除上述以外,还有
Figure 891054472_IMG4
加上水压可容易地发现漏水处(水遇上一根毛发的间隙也会漏出)。
Figure 891054472_IMG5
在顶上,在这宽阔面积与施工缝的部分和复杂交错的模子架中要进行无间隙地浇注[用快速泵打入为不行的打设技能(低下)]是十分难的技术。然而
Figure 891054472_IMG6
贮水后不久,施工缝、隔板、螺栓的间隙渗出的水就停止了。其理由是它具有这样的作用效果,即:渗出的水溶出了钙离子(Ca2+),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小的结晶物堵塞了渗出的小洞,2-3天后可实现100%的止水。
然而,在屋顶上的水下设置的排水管阀,根据浇注工序,为了快速且容易地进行脱离而做成了斜面。
(8)本发明还提供了必要时并用权项6的轻量混凝土的改良方法(第八发明),其特征是:在普通水泥中混入灰砂和粒度作了大中小调整的砂砾和权项3的(水不溶性吸水性树脂的改良材),然后通过用权项4(液状聚合物)的水溶液混练后构成的轻量混凝土,使之具有普通混凝土的强度(材龄为28日,18okg/cm2以上),并具有绝热、防露性。注:灰砂的粒径=0.3-5mm,粗粒率1.81%
灰砂砾的粒径=5-25mmJ    I    SA1102(根据日本工业规格骨材的筛分试验方法)
1.火山灰在我国各地较为丰富,并且较便宜,它尽管是一种重量轻、绝热、耐火性好的混凝土骨材,但被作为未利用的资源而被弃置着,另一方面,煤渣在中国各地也是被弃置的。
2.不使用的理由是,因为灰砂和灰砂砾的第28天的强度在50-90kg/cm2以下(作为轻量混凝土第5种,日本建筑学会基准),达不到结构所需的强度(即:180kg/cm2以上),因此不能使用。该原因有 灰砂砾本身的压缩强度在15-30kg/cm2以下。
Figure 891054472_IMG8
粒形为凹凸,发泡体的吸水率在25%以上,丧失了流动性,作业性差。 若为提高作业性而加水,则水/水泥比(或称水/灰比)较大,因而强度就差。
Figure 891054472_IMG10
浇注后侵入气泡内的水会涌水,与析出水一起而经常发生翻沫,水泥(粘结剂)变薄,因而强度变差。F灰砂砾的比重为0.7-1.17,而水泥为3.17,因此在浇注生混凝土时,灰砂砾就向上浮动。也就是说骨材与水泥分离,因不均匀分布而产生收缩裂缝,由于存在着这一致命缺点,所以在常规技术下是不能用在建筑结构体上的。
3.本发明首先是通过添加权项3的水不溶性吸水性树脂而产生以下效果:
(1)吸水树脂吸收了剩余水分并减水,所得的水不溶性树脂吸收水分,形成冻胶状粒状物,这再通过球轴承的加工作用而提高了流动性。
(2)进一步提高了粘度,所以没有轻的灰砂砾的浮上和分离。
(3)通过调整粒度来决定大中小灰砂砾的比例,分别通过适量的排列来使各骨材的空间达到最小,避免水泥的浪费,防止灰浆的收缩开裂。
(4)4周时的压缩强度为301-347kg/cm2,弯曲强度为51.2kg/cm2,钢筋的付着强度为128kg/cm2,提高到先有技术的3倍以上,于是可充分地使用在结构体上。其结果示于表2,并记载了与先有技术的比较。[试验结果报告书第21429号、第20页(财)建材试验中心]。
4.该方法可直接使用现有的生混凝土制造设备,并使建筑现场的泵压送(纵向浇注)成为可能,而把作业软度调整至坍落度10-12cm。
5.所得的混凝土,在干燥的同时吸了水的粒状体形成了空气层,并具有绝热和防露性,重量较轻(在生混凝土中的比重为1.4-1.8),适合于用作钢筋、铁骨架的以及木造住宅中的地板,因而是节能、隔音且防火的。
(9)最后,还提供了一种轻量混凝土的改良方法(第9发明),其特征是把处于湿润状态的灰砂加入普通水泥中,同时,也加入权项5所记载的混合物,进行干拌,使混合物、水泥布满细灰砂的表面,然后,用权项4所记载的水溶液进行混合,用所得的灰浆涂满表面为干燥状态的灰砂砾的表面,结果发现初期(第3天)的强度相当于普通水泥的第28天以上的强度。
1.本发明首先是用手捏灰砂,并给予形状不至破坏的湿度,在普通水泥中对由权项5的界面活性剂与云母或火山渣、煤碴组成的细微的混合物进行干拌,然后立即在湿润的砂的表面付着水泥和混合物。
2.接着,在用权项4的液状聚合物水溶液混练而得到的灰浆中投入表面干燥的灰砂砾,灰砂砾的表面(附着)雪达磨式灰浆和叠层,凹凸状的灰砂砾则呈球形。
3.添加这类混合物,掌握适当的S/A(砂/砂砾)的混合比率、材料的加入顺序以及混练方法,从而获得以下效果。
①使发泡砂砾变纯后,首先是能防止吸水,
②使水/水泥比(过去为70%)减至45%,结果是减少水分使水泥增量了(70%-45%=)25%,提高了强度。
③再者,凹凸状的且较软的灰砂砾,通过撤洒可使砂砾全体成球状,
④灰浆层变成与鸡蛋壳一样,其压缩材龄在第3天时为408kg/cm2,与现有的产品相比较,已上升至5倍的初期强度。见试验结果报告第13号(国立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结构材料实验室,88年8月23日)。
4.本发明灰砂:通过灰砂砾的组合而使强度增大的机理是通过加入权项4的含有木质素磺酸钙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液状物,使水泥中的游离石灰质与灰骨材的硅酸进行反应以制得难溶的硅酸盐,可以认为是取决于所谓的火山灰效果和上述①②③④的综合效果。
5.该方法适合于坍落度为2-3cm的[平面浇注用],有着优异的初期强度,第2天可脱模,于是提高了模板的运转率。因而,适用于PC板(组装住宅)、有高强度要求的混凝土二次产品(不燃的雕刻建材等)。
本发明的云母或火山渣等的混合物利用了火山崩裂后留下的物质,液状混合剂的综合效果即使在这里也可通过球轴承的作用而提高其可塑性。
坍落度2-3cm的硬的生混凝土(根据常识考虑)无论如何也不是那种能流入模子架的作业软度,一般是这样判断的,但实际上在用上振动器的瞬间,该生混凝土会在钢筋之间穿过,一直流到模子架的最里端,没有混凝土表面的蜂窝(是混凝土在浇注时所发生的巢,豆板状,因为从这里透水而使压缩强度减半,所以,防止此现象的发生成了提高混凝土品质的重要项目),因而是致密的,于是获得了漂亮的表面和强度。
所谓的火山崩裂后留下的产物是指鹿儿岛的火山渣高地在台风时发生的山崩,有好多被活埋的牺牲者。一旦加工一下,则在下雨时会引起所谓的火山崩。这种流动性机理虽然还不很明确,而本发明则已加以利用了。
附图涉及本发明的混凝土的改良材及改良方法,图1是图示钢骨造、铁板基底屋顶中雨水斗的安装方法的剖面图,图2是在钢骨造、铁板基底屋顶上形成的单个池的平面图,图3是图2中重要部分的扩大剖面图,图4是钢筋混凝土造公寓屋顶的平面图,图5是图4的局部扩大剖面图。
图中,101……雨水斗,107……管子,111……浅箱状单个池。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改良材(散洒用)
吸水性树脂淀粉-聚丙烯酸钠的共聚体粉粒状物(以下称改良材1)以30g/m2的比率均匀地分散混入于生混凝土中,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材。
实施例2    改良材(混合用)
除上述改良材1的使用量改作150g/m3之外,其他操作全部相同,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材2。
实施例3    改良材(散洒用)
改良材1与火山渣169g/m2(鹿儿岛产)、防霉剂1g/m2在一起合用外,其他操作全部相同,此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材3。
实施例4    改良材(壁用)
除在实施例3中并合加入3g/m2的水溶性树脂粘合剂外,其他操作全部相同,此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材4。
实施例5    改良材(天花板地板用)
石棉60g/m2、防霉剂1g/m2、云母粉粒状物100g/m2与改良材1共同使用外,其他操作全部相同,此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材5。
实施例6    改良材
除了代替实施例1和2中的改良材1而使用聚丙烯酸钠以外,其他全部相同,此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材6。
实施例7    普通生混凝土的改良配比(河砂、碎石砂砾)
水灰比(水/水泥)55%以下,单位水泥量300kg/m2以上、细骨材(S/A)率46%,坍落度10cm以下、空气量2%以下,现场公称强度220kg/m2以上,将此作为基本配比[以下称作改生配(1)]
实施例8    轻质生混凝土的改良配比(火山砂、
火山砂砾、煤渣砂、煤渣砂砾)
(1)纵向浇灌用:水灰比58%以下,单位水泥量330kg/cm3以上、把粒径5-10mm 69kg/m3、10-15mm 604kg/m3、15-20mm103kg/m3的表面干燥的砂粒作为粗骨材(砂砾)。把粒径0.3-5mm粗粒率为1.81%的砂粒作为细骨材(砂)、(S/A率)48%、坍落度10-12cm以下、空气量4%以下,现场公称强度为250kg/cm2以上,将此作为基本配比[以下称作轻生配(1)]。
(2)水平浇灌用:除水灰比35%、坍落度2-3cm之外,其他与上述全部相同,作为本发明轻质生混凝土的改良配比[以下称作轻生配(2)]。
实施例9    照原样使用常规生混凝土的情况
在现场,由于用泵车来加水因而水分比配合基准(工厂的报告书)要多,浇灌后小心用振捣器捣固,同时用整平器挤压出剩余水分,进一步把析出的浮浆和析出的水一起经有坡度的水沟从排水道强制排出(防止公害),静置约30分钟。并且,析出的水浮在上面,按原样放置,就可使它从有水坡度的水沟自然排出。然后(约2小时后)排水沟由于水泥流失了,所以补充涂上砂浆,然后再一次把整个面用木镘刀抹均匀,水引出后用金属镘刀压平,再用金属镘刀进行第二次(最终)精加工,第2天存入水。大型物件及最上层因有胸墙如压顶木等异形建筑材料存在,所以要比中间厚板比较多的时间,等到日落,由于在冬季气温会骤急下降,所以仅散洒实施例1的改良材1的粉粒聚合物,并确认这种胶凝化养护膜,它可防止由于冻结和风寒、或烈日照射引起的急剧的水分蒸发,改良成为不会发生收缩裂纹的制品。
实施例10    生混凝土改良的混和剂
把含有木质素磺酸钙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液状物(以下称作改良剂7)添加在设备中,其加入量,低温时为促进型5.1-10.2l/m3、高温时为延迟型0.9-1.8l/m3、常温时为标准型1-2l/m3。另外,根据现场与生混凝土设备(车间)的距离,骨材种类,灌浆场所等,其配合量多少有些变化。火山砂砾、煤渣砂砾有效利用情况下,上述的量可增加到10-20%。东京·大岛产、鹿儿岛、北海道产,中国产的煤渣砂砾等因产地不同,故比重、形状、吸水率等也不同,将它作混合试验,在确认其可塑性(可加工性),压缩强度、弹性系数、钢筋附着力、弯曲强度、干燥收缩、稳定性、析水等的基础上来修正粒度配比、单位水泥量,水灰比。
实施例11    轻质生混凝土改良的混合物
以水泥重量0.7%的防水剂和水泥重量5%的云母或火山渣,煤渣的粉状混合物作为改良材(以下称作改良材D)
实施例12    水平浇灌用
按实施例8的火山质、煤渣骨材的混和方法及材料投入次序、把表面润湿状态的火山渣(细骨材)442kg/m3和普通波特兰水泥330kg/m3放入混合机内强制混合,再把8.3l/m3的实施例10的改良剂7和2.3kg/m3的实施例11的改良材D和198l/m3的水在一起混和而得到砂砾,在此砂砾内,放入634kg/m3的表面干燥状态的大岛火山砾石,搅拌共计3分钟。把火山砾石撒满于砂浆中,这是水平浇灌用的混合方法。
垂直浇灌用,照原样使用常规的设备
中国产煤渣,煤渣砂砾,仅需修正比重差部分kg/m3。就是说仅仅按变轻部分减少容积。
实施例13    雨水斗的安装方法
如图1所示,生混凝土灌注前,把雨水斗101在厚度5mm、直径24cm的胶合板中央,开孔103,使雨水斗101的上端收容在混凝土厚度102的中央(锥体形),构成雨水斗帽沿104,在模板或铁板105上开设比雨水斗101粗1cm的孔106,把雨水斗插入(开大的1cm是为了避开钢筋等障害物而留下的间隙,也为了方便插入。水泥浆料严密附着于帽沿104,所以不会漏水。此处为100%防漏水(止水)的重要部位)。
实施例14    雨水斗栓
把直径3cm的聚氯乙烯管107放入该雨水斗101的中央,长度为40cm,使其能上下自由移动,根据屋顶的形状来调节水深,并且使其下雨时能自然地放流超水位的水。雨水斗栓108的管107被用粘土109附在容器内,栓108与雨水斗101均带有锥度,可自由脱卸。
实施例15    钢骨造·铁板基底屋顶·钢骨温度50℃以上时
如图2所示,屋顶坡度(过去为1/100)作为2/100,在铁板上配筋,屋顶的单坡长度5m×房梁长度方向4m的下流(游)处,把实施例14的栓108装在实施例13的雨水斗中。然后将发泡苯乙烯110分割成厚度2cm,高度20cm,做成浅箱状单独池111,在这样的模板内,把按实施例8的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2进行搅拌所得的生混凝土,以及在工厂中已加入了1.6升/米3的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即延迟型液体聚合物而得的生混凝土浇成10cm厚,用振捣器小心捣固,同时用长度为4.5米的整平器,把凹凸处整平,把火山砂砾,煤渣砂砾的露出部分全部压入,等灰浆层上升到约1cm时,用木泥刀整平,在4M×5M地被分隔的外周装上9cm的木模板作为浮模板,使堤坝的厚度成9cm,然后浇上该生混凝土,等堤坝与地面形成整体的池后,用金属泥刀进行精加工,接着进行第2次(最终的)金属泥刀精加工,放置1小时后,在水上设定雨水斗管107,使水深达5cm以上。灌入水,放置一个星期,作为加水压的水中养护。之后排水、干燥,如图3所示把发泡苯乙烯110切至2cm深,在其中放入100g/m2的实施例1中的改良剂1即吸水聚合物,再填入填充剂112。这便是本发明的“在高温时”的钢骨造屋顶混凝土的改良方法。
1.这样做,即使在高温时,也由于延迟和可塑性效果,即使用可塑性差的火山砂砾或煤渣砂砾也能得到操作性能改善,且轻质、绝热的混凝土屋顶。
2.用水冷与铁的膨胀相反,能抑制混凝土的收缩,防止龟裂。
3.发生地震时即使屋顶变形,在与相邻池111的缓冲部位(由于列车的连接部同样的作用)混凝土也不折断、不损坏。
4.即使相邻的单独池111之间的接合处(填充眼处)不幸出现了缝隙,吸水聚合物也能暂时存水后干燥并反复进行,所以,改造成了“无漏水问题”的、无需防水灰浆和防水苫布的、耐久性好的混凝土防水屋顶。
实施例16    同、外气温在零下5℃时
在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中,除了添加12l/m3的改良剂7的促进型液状聚合物,在进行第2次(最终)金属泥刀精加工的同时散洒改良材1的粉粒聚合物,以及不存水以外,使之完全相同,作为本发明的“在低温时”钢骨造屋顶轻质混凝土的防冻结改良方法。
实施例17    钢筋混凝土造公寓的屋顶,外界气
温35℃以上时
图4是钢筋混凝土屋顶的平面图,首先,在宽13m×纵长17m×深13cm的4个角插入实施例13中的雨水斗101,加上实施例14中的雨水斗栓108。接着如图5所示,在模板113的上面扎好钢筋、电线后,用喷浆器均匀散洒实施例5的改良材5的石棉使其混入,在实施例7的碎石、水灰比55%的改良配合物1中,混入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中的延迟型液状聚合物1.4l/m3,并浇灌这样制成的生混凝土,接着用木泥刀整平,再用金属泥刀进行第2次(最终)精加工,30分钟后,在水上设定雨水斗管107并使水深达5cm,存水后放置1个星期,本发明的高耐久性的混凝土躯体防水结束。这样就不需要防水灰浆、泵和防水苫布,能防止天花板的结露和发霉。另外,零下5℃时,风速3米,屋顶面温度为-8℃,所以不再存水,而散洒改良材1的粉粒聚合物,用胶幕保水,防止收缩开裂和防冻结。
实施例18    同,低温时直接使用传统的生混凝土的情况下
除了仅散洒实施例1中的吸水材料之外,与在实施例17(钢筋混凝土在高温时)中的处理完全相同,作为本发明的改良方法。又,吸水后的聚合物随着混凝土的硬化变干成扁球状附着在混凝土上,就这样放置着,下雨时会自然流失,所以不必进行水洗。
实施例19    同2层楼板,外气温20℃左右时
除了添加1l/m3的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即标准型液状聚合物,并一边用金属泥刀进行第2次(最终)精加工一边散洒实施例5中的改良材5,然后放置和不存水外,与在实施例17中的操作完全相同,作为本发明“上下两面”的改良方法。
实施例20    同,在壁板外部,与外气温无关
组装好外模板后,配钢筋、配线,另一方面向模板内表面喷洒水,用喷浆器喷洒实施例4的改良材4,在实施例7的改良生混凝土配合1中添加实施例10的改良材7即标准型液状聚合物1l/m2,浇灌这样制成的生混凝土,然后放置(养护),改良了本发明的“外壁型面”。另外,改良材在喷洒后马上凝胶化,但到组装地面的模板和浇上混凝土有4-5日,会干燥、粘附其上,浇混凝土时吸水,所以无防碍。
实施例21    同,在壁板外部,同
除了在外侧模板上也水附、粘附上实施例4的改良材4以外,与在实施例20中的操作完全相同,改良了本发明的“内壁(分隔壁部分)的两面”。
实施例22    现场浇,轻质、绝热性,预制地板、壁、
屋顶。(装配住宅)
把地基整成水平,浇上厚5cm、宽5m、长5m的三合一混凝土作基础,在其上排列厚9mm的混凝土板,地板和屋顶板是,在混凝土的厚为13cm、宽4m、长4m(壁板宽3m)的金属模内配上钢筋,散洒实施例5中的改良材5,把添加了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即促进型液状聚合物10l/m3的按实施例8中的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2制成的轻质生混凝土浇入,以金属模的顶端为尺整成水平,仅散洒实施例1中的改良材1即粉粒聚合物,然后放置。第2天与上述一样在其上放置混凝土板,以下进行相同的操作,等达到1间的块数时,把本发明的现场浇预制混凝土板改良好了。1星期后,以公知的方法,用吊车进行组装。
实施例23    混凝土2次制品(轻质庭石)
在天然的铭石上涂上约厚5-10mm的尿烷橡胶作为内模,外面再涂上约5-10毫米厚的FRP,粘上增强钢筋作为外壳。对该拼合模板的一侧面,用与天然石的粉粒状物同色的彩色水泥以1∶3重量百分比的比例进行干拌,用喷浆器把添加了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即促进型液状聚合物10l/m3后经搅拌所得的糊状物用喷浆器喷涂在该模板内面,厚度为3mm-5m作为装饰层。放置30分钟,然后在实施例8的改良配比2中添加实施例2中的改良材2的粉粒状物150g/m3,再搅拌和浇灌。另一个拼合模板也同样处理,再把上述浇好的拼合模接合起来,用螺栓固定后加以振动,使之成为一体后放置。第2天脱膜,作为本发明混凝土2次制品的改良方法。
实施例24    同(雕刻壁面)
用尿烷橡胶制的、有3-8cm深、80cm宽、1m长的雕刻的模板,在里面散洒实施例1中的改良材1的粉粒聚合物,放置,第2天脱模,干燥后涂上加入铜粉末的涂料,除此外与在实施例23中的操作完全相同,作为本发明混凝土制壁画的改良方法。
实施例25    同、(大型、轻质、绝热性雕刻砖)
使用深12-18mm、宽20cm、长40cm的4块连续的尿烷橡胶模板,此外与实施例24的操作完全相同,作为本发明混凝土制砖的改良方法。
实施例26    木造住宅·地板下防潮混凝土等的改良
浇灌传统的生混凝土,然后一边用公知的木泥刀进行整平,一边用筛子散洒实施例3中的改良材,只要用这样简单的方法就行。把这作为本发明地板下防潮混凝土的改良方法(A)。改良材的成本是150日元/米2,价廉。
上述木造的公库规格,连续基础及其他混凝土的调合和强度在水灰比70-60%以下,公称强度气温15℃以上时为135kg/cm2,在不到2-5℃时为195kg/cm2(日本建设省告示,公库通用规格书,1987年第95页)。但是,在阳台等须要防水的情况下,如果添加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即标准型液状聚合物1.5l/m3,则实施例7的水灰比成55%以下,实质强度增加至301kg/cm2(B),完全不产生翻沫和粉尘。表面象烧制品一样有光泽。
还有,如果采用改良方法(C),即用实施例8中的火山砂砾、煤渣砂砾的绝热性骨材,水灰比52%以下,并用实施例10中的改良剂7即促进型液状聚合物8.3l/m3,则有如下效果。
1.由于防露性、水密性混凝土效果的叠加,对于因潮气从地基面蒸发等,容易积存潮气、水滴的地板下部位的木材,进一步抑制发生腐朽菌例如那米达茸(ナミダ茸)菌(寒冷地区)或滑他古沙来达开(ワタゲサレダケ)菌(温暖地区),木造住宅的“耐久性提高”。
2.又,在填土造地区,能用化学方法抑制有害的气体、粉尘(在EC各国用建筑基准法作了规定)。
3.把东京、大岛产火山砂砾和鹿儿岛火山渣或煤渣砂、煤渣砂砾用于单户建筑或毗邻建筑的分界地面(254页)的炉渣混凝土,则在隔音效果方面有利于“防止地面响”。其性能如下。
(a)隔音性试验结果、中心频率(Hz)100-5000:透射损失(dB)32-56=建筑物隔音等级D40-D45,按质量规则的计算值是23kg/m2
(b)绝热性试验结果(平板直接法),平均温度43.6-15.0℃:温度差6.2-6.5℃=导热率0.42-0.39Kcal/mh℃。
(c)防露性试验结果,透湿系数0.071-0.069Gg/m2mm Hg:透湿阻力14.1-14.5Rvm2hmmHg/g=透湿率0.0011-0.0011Pg/mhmmHg。
(d)压缩强度试验结果、虽然是轻质混凝土第5种90kg/cm2,本发明的改良法也达到了3倍以上的强度。如果是浇后第3日,231kg/cm2,也相当于传统重质混凝土的4个星期的强度,这在连续进行的工程和暂设性材料的周转利用率的提高方面,能达到“成本、工期减半”的效果。另外,第7日与第28日分别是268和316kg/cm2。(一般情况下,大楼建筑用重质混凝土所需强度是210kg/cm2以上)。
(e)弹性系数试验结果、第3日、7日和28日分别为227、263和310×105kgf/(N/mm2)。
(f)比重试验结果如下(很轻)
丰桥石卷碎石    对于表面干3.01
大岛火山砂砾    干透1.37(1/2.2)
鹿儿岛火山渣    干透2.05(1/1.5)
春名山砂砾    干透0.96(1/3.1)
中国产煤渣    干透0.70(1/4.3)
(g)析水试验结果、析水量0.13-0.15(cm3/cm2)。是按日本工业标准J I SA1123做的试验(试验成绩书见第21429号)。
又,本成绩书是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但如果不用大岛产的火山砂砾,而有效利用鹿儿岛、春名、北海道产等的火山砂砾或煤渣砂砾,则能充分满足公库规格的强度,上述(b)、(c)、(f)的性能将更改善。前面的(A)、(B)、(C)按用途分别使用。
以下给出改良材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鼠)LD5015.000以上(mg/kg)
·1个月亚急性毒性试验(鼠)    无毒性
·一次皮肤刺激试验(兔)    无刺激性
·连续刺皮肤试验(兔)    无刺激性
·眼粘膜刺激试验(兔)    无刺激性
·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小猎犬)    无刺激性
·变态反应试验(狗土拨鼠)    无刺激性
·液体污染度试验(成人)    无刺激性
·液体污染度试验(婴幼儿)    无刺激性
·变异原性试验    无毒性
通过实验把传统的生混凝土及使用本发明的各种改良材的改良方法对水泥毒性碱的吸收和有害游离石灰的抑制结果作了比较,表1给出了该比较结果。在公寓的阳台浇上生混凝土,第2天放入水,放置一个月。
本发明A……在传统的生混凝土中散洒了改良材1即吸水聚合物。
本发明B……在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1(水灰比为55%)中加入了改良剂7即液状聚合物制成的。
本发明C……在按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1搅拌好的生混凝土中分散拌入改良材1即吸水聚合物,并添加了改良剂7即液状聚合物而制成的。
本发明D……按本发明的搅拌方法,在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2中加入了改良剂7即液状聚合物而生成的结构用轻质混凝土。
Figure 891054472_IMG11
从表1可知,本发明与传统的生混凝土、混凝土相比,析水的产生量及各种金属离子的含有量均较少,pH值也低。金鱼等的生存率也达100%,也没产生翻沫。
下面与上述相同地,把传统生混凝土、传统的火山砂砾、火山渣的混凝土及本发明的A至D的建筑物强度和止水率在表2作了比较。
Figure 891054472_IMG12
从表2可知,本发明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强度高,止水率也大大提高。
另外在表3中,对传统生混凝土和添加了改良材1的该生混凝土,或在按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1搅拌成的生混凝土中添加了改良材1、改良剂7的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及止水率等作了比较。其中:
传统生混凝土……在传统的比重为2.4的普通生混凝土中加入了混和材(
Figure 891054472_IMG13
-ボ-ル)。
本发明E……在上述生混凝土中添加了改良材1。
本发明F……在按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1搅拌好的生混凝土中加入了改良剂7。
本发明G……在按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1搅拌好的生混凝土中加入了改良材1和改良剂7。
还有在表4中,对传统的轻质生混凝土和在按本发明的改良生混凝土配方2搅拌成的生混凝土中添加了改良剂7和改良材D或添加了改良材1、改良剂7和改良材D的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及止水率等作了比较。其中:
传统轻质生混凝土……传统的比重为1.6的轻质生混凝土。
本发明H……在按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2搅拌成的生混凝土中添加了改良剂7及改良材D。
本发明I……在按改良生混凝土的配方2搅拌成的生混凝土中添加了改良材1、D及改良剂7。
Figure 891054472_IMG14
表中指示,按本发明的经过改良的生混凝土的配方搅拌生成的生混凝土,其压缩强度(火山砂砾及煤渣砂砾本身的压缩强度在30kg/cm2以下)为301-347kg/cm2的高强度。一般情况下,可塑性差的火山砂砾、煤渣砂砾吸水率在25%以上,呈流动性差的形状、发泡体,比重在1.37以下,以传统技术制造,压缩强度很低,仅在90kg/cm2以下,所以不能用作结构体。但是,用本发明的改良方法,实现了3倍以上的强度。
最后,在表5中对用传统混凝土的浇灌方法及按本发明的浇灌方法的施工期和施工费用作了比较。
Figure 891054472_IMG16
因此,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不需要防水灰浆、防水苫布,可缩短一个月的施工期,还有,4周的强度4日便能实现,这些加起来约能缩短2个月。又由于暂设性材料的周转率提高了,所以能降低成本20%。
又,作为本发明中的含有羧基和/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有吸水性树脂及水不溶性树脂。
1.作为吸水性树脂,有一种把淀粉或纤维素(a),含有羧基和/或磺酸基的水溶性单体和/或经加水分解变成水溶性的单体(b),以及架桥剂(c)作为必要成分使其聚合,按需再进行加水分解而获得的吸水性树脂。
2.作为水不溶性树脂,有羧甲基化的纤维素、羧甲基化淀粉、磺化纤维素、含有磺酸基和/或羧酸基的水不溶性多糖类(藻朊酸钠等)、异丁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聚丙烯酸盐、醋酸乙烯丙烯酸盐共聚体、聚丙烯胺的部分加氢分解物等。达些水不溶性树脂可用两种以上,也可以同时使用上述吸水性树脂。
3.对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的形状无特别的限制,粉末状、粒子状、片状、纤维状等任何形状都可以。
4.本发明中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增量材、填充剂,例如有防霉剂、火山渣、云母(玻璃原料的硅砂水洗后出现的粉粒状物)、煤渣、绵和化纤的端片、石棉、有机和无机质的多孔物质例如珍株岩、沸石、硅石等。在防火方面,云母、石棉较合适。
5.可以同时使用不含有羧基和/或磺酸的吸水性树脂例如架桥聚乙烯醇、架桥聚乙烯氧化物等。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紫外线吸收剂、防氧化剂、水溶性树脂粘接剂、热熔附性树脂粉末等。
6.在本发明中散洒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量,可以根据其羧基和/或磺酸基的含有量,生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外气温、单位水泥量和坍落度适当选择,混凝土的厚度为12cm时,通常为12g/m2-240g/m2,以25g/m2-150g/m2为较宜。混入生混凝土时要视制品的情况而定,但一般为100g/m3-800g/m3
7.散洒的方法,可以用公知的喷浆器或筛子、手等适合于模板及混凝土的形状和制品的方法。另外,制造本改良材的方法也无特别限制,例如,只要用把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与云母、防霉剂用搅拌机进行这样简单的方法就足够了。
8.把它装入聚乙烯袋内(装5kg的8袋两间屋的量,或100m用装20kg一袋,以便不必进行面积计算),使其便于在现场开封后能直接散洒,简便且正确地使用。
本发明由如上的构成及方法组成,有如下的效果。
1.由于散洒在混凝土表面的改良材形成胶状层,吸收了水泥的毒性和强碱,同时防止了该表面产生的结露及随之产生的发霉,消除了危及人体的影响,有利于防止公害。
2.通过润湿或在水中养护混凝土,抑制了无用的收缩,防止了收缩裂纹的产生,无任是夏季还是寒冷天气都能一次精加工,能不必涂灰浆及用防水苫布。
3.通过在生混凝土中添加改良材,可以提高生混凝土的可塑性,并在夏季延迟硬化而在冬季促进硬化,混凝土的浇灌作业可以无障碍地简单方便地进行,加工状态也好,并可缩短施工期。
4.通过在生混凝土中添加改良材,能提高以火山砂砾火山渣、煤渣、煤渣砂砾为骨材的轻质混凝土的压缩强度,虽然是轻质混凝土第5种,却使它能作为结构用轻质第1种使用,很有进步性。而且在河砂不足的今天,可有效利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废弃物,从而可望防止破坏山、河、海的自然环境及大幅度降低成本。
5.上述的混凝土不用说能提高强度,另外,在轻量化、隔音效果、绝热作用、耐火性及防水性方面都很出色,结构用和混凝土二次制品用等应用范围也很广,是有益的发明。

Claims (18)

1、一种水泥改良材料,它是含有羧基以及/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材料,其特征是粉粒状物是由高分子化合物与增量材料构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材料,其特征是高分子化合物为水不溶性吸水性树脂。
4、一种必要时可并用权项1、2或3的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木质素磺酸钙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液状物。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粉粒状物是由表面活性剂、云母或火山渣、煤渣组成的细微的混合物。
6、一种混凝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对含有羧基以及/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进行散洒,从而使该粉粒状物粘结在浇注前或浇注后的混凝土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粉粒状物是由含有羧基以及/或磺酸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粉粒状物与增量材所组成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高分子化合物为水不溶性吸水性树脂。
9、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7或8的粉粒状物的胶体布来使混凝土防冻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一种含有木质素磺酸钙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液状物,对对应于外部气温和复杂混凝土作业机、哥德接头的种类,通过添加量,对普通水泥的凝结终结时间进行调节,从而促使它与快速水泥同样地硬化,或者使水泥延迟这种硬化,于是对整个生混凝土进行改良。
10、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所记载事项的轻量混凝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在普通水泥中混入火山渣或煤砂(以下称灰砂)和粒度作了大中小调整的火山砂砾或煤灰砂砾(以下称灰砂砾)以及权项3的物质,然后再用权项4所记载的水溶液进行混练从而形成轻量混凝土,于是使之获得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的强度,并具有绝热性和防露性。
11、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7、8、9、10或15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在钢结构混凝土的屋顶上,有着一块的面积为10m2至30m2以内的、浇注了生混凝土且在凝结前装入浮动型模子从而使之成一体化的浅箱状独立池,对这种独立池进行多个邻接排列,在每一块上埋设一根排水管。
12、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7、8、或11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对先有技术的生混凝土进行浇注并使之固定,然后放液,排出与剩余水份一起浮出的翻沫。
13、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7、8、9、10、11或12的混凝土制屋顶部位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在浇注前装设排水管,使之埋设在混凝土的厚度之内,并满足这样一种形式,即采用保持任意的水深的管子,朝该排水管的中央对溢出水进行自然放流,从而向整个屋顶贮水。
14、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8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对先有技术的生混凝土进行浇注并使之固定,然后放液,接着排出与剩余水一起浮上的翻沫,并同时用泥刀进行作业。
15、一种轻量混凝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在普通水泥中加入处于湿润状态的灰砂与权项5所记载的化合物、进行干拌、使水泥和化合物布满于灰砂的表面,然后加入权项4所记载的水溶液进行混练,用所得的混合物再次布满于表面干燥的灰砂砾,发现初期(第3天)的强度相当于普通水泥的第28天的强度。
16、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在浇注前装设排水管,使之埋设在混凝土的厚度之内,并满足这样一种形式,即采用保持任意水深的管子,朝该排水管的中央对溢出水进行自然放流,从而向整个屋顶贮水。
17、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6、11、13或15、用胶体布进行防冻从而在浇注后对混凝土进行改良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一种含有木质素磺酸钙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液状物,对对应于外部气温和复杂混凝土构件、哥德接头的种类,通过添加量,对普通水泥的凝结终结时间进行调节,从而在浇注前对整个生混凝土进行改善。
18、一种必要时并用权项12、13或15的改良方法,其特征是在铁骨架混凝土的屋顶上对一块的面积在10m2至30m2以内的浅箱状独立池进行多个邻接排列,并在每一块上埋设一根排水管,在邻接的接口内装入权项1所记载的改良材料(吸水材料),于是利用该吸水材料的冻胶化来止水。
CN 89105447 1988-12-16 1989-12-16 混凝土的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 Pending CN10434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8-318922 1988-12-16
JP63318922A JP2979048B2 (ja) 1988-12-16 1988-12-16 コンクリート製屋根の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8A true CN1043488A (zh) 1990-07-04

Family

ID=1810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9105447 Pending CN1043488A (zh) 1988-12-16 1989-12-16 混凝土的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979048B2 (zh)
CN (1) CN10434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420A (zh) * 2020-09-03 2020-12-04 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0577B2 (ja) * 1991-01-14 1997-06-18 徳人 柴田 セメントの毒性アルカリ・ガス等の抑制と、ヒビ割れ等を同時に防止するコンクリートの改良材及び改良方法
JP2009018966A (ja) * 2007-07-12 2009-01-29 Ohbayashi Corp コンクリート混和剤及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
CN101798208B (zh) * 2010-02-22 2013-12-18 湖北中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度灌浆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13805B (zh) * 2010-07-23 2012-08-1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修筑路基用固化泥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2978A (zh) * 2011-01-25 2011-09-07 清华大学 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
CN104926226A (zh) * 2015-05-22 2015-09-23 蚌埠营军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震空心砖的制备方法
KR102065677B1 (ko) * 2019-09-26 2020-02-17 주식회사 세이프업 충격완화 및 수분흡수 기능의 친환경 바닥재를 이용한 횡단보도용 바닥신호등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629A (ja) * 1983-07-08 1985-01-30 Honda Motor Co Ltd 防振マウント
JPS6029673A (ja) * 1983-07-29 1985-02-15 Fuji Xerox Co Ltd 表面電位センサ
JPS6123016A (ja) * 1984-07-09 1986-01-31 Terada Seisakusho:Kk 大海貯蔵装置
JPS61227954A (ja) * 1985-03-30 1986-10-11 岩瀬 嘉市 高物性マグマコンクリ−トの製造法
JPS6225622A (ja) * 1985-07-24 1987-02-03 Shiyuuei:Kk 地下コンクリ−ト構造物の止水工法
JPS62216978A (ja) * 1986-03-14 1987-09-24 花王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トの製造方法
JPS62265752A (ja) * 1986-05-14 1987-11-1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インバ−タ
JP2514202B2 (ja) * 1987-05-26 1996-07-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セメント複合体
JPH01261250A (ja) * 1988-04-08 1989-10-18 Tsuruga Cement Kk 高吸水性樹脂を用いたセメント・コンクリートおよびモルタルの混和材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420A (zh) * 2020-09-03 2020-12-04 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2164755A (ja) 1990-06-25
JP2979048B2 (ja) 199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1123B (zh) 一种抗海水腐蚀的瓷砖粘结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49614B (zh) 一种轻质保温隔音阻尼地坪砂浆
CN106966679A (zh) 一种三元胶凝体系饰面砂浆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73707A (zh) 脱硫α半水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CN105753419A (zh) 一种地面找平用快流平砂浆
CN102765905B (zh) 一种eps轻集料混凝土复合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69134B (zh) 一种以无机矿物为核心成份的粘合剂
ES2719114A2 (es) Composicion de mortero seco, ligante destinado especialmente a dicha composicion, kit que comprende dicho ligante, composicion humeda obtenida a partir de dicha composicion, mortero endurecido obtenido a partir de dicha composicion humeda, sistema de aislacion termica que comprende dicho mortero endurecido y procedimiento de aplicacion de un mortero aislante
CN108821698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预制砖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77989A (zh) 一种适应潮湿环境的高强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1960856B (zh) 一种保温隔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10467405A (zh) 用砖混建筑垃圾再生粉料制备的保温板粘结砂浆及工艺
CN105733382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用微纳米钢筋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5559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CN110158850A (zh) 装配式轻质混凝土自保温复合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488A (zh) 混凝土的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
CN101265055A (zh) 高粘结强度干粉界面处理剂
EP37785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eco-friendly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N106927749A (zh) 一种景观造型砂浆及其使用方法
CN107434384B (zh) 一种c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3781A (zh) 环保型干粉勾缝剂的制备方法
CN109354455A (zh) 一种瓷砖勾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160A (zh) 一种建筑墙体整体浇筑材料及施工方法
CN110407493A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CN105418045A (zh) 一种由磷石膏砂浆砌筑的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