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9823B - 校正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校正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9823B
CN104339823B CN201410387401.7A CN201410387401A CN104339823B CN 104339823 B CN104339823 B CN 104339823B CN 201410387401 A CN201410387401 A CN 201410387401A CN 104339823 B CN104339823 B CN 104339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ylinder
ink
inking roller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7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9823A (zh
Inventor
鸭田博美
日下明广
尾上平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9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9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4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of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01Devices for tripping and adjusting form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4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 B41F33/10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operation of damping or ink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02Sheet print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B41F9/061Inking devices
    • B41F9/063Using inking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校正印刷机,通过减少向薄片体的转印不均,能减少印刷不良。在所述校正印刷机(100)中,压印滚筒(111)、集合滚筒(113)和擦拭辊(118)分别相对于印版滚筒(112)位于如下位置:印版滚筒(112)和集合滚筒(113)的对置部位(P1)与印版滚筒(112)和擦拭辊(118)的对置部位(P2)之间的、比所述对置部位(P1)靠向印版滚筒(11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印版滚筒(112)的外周长度(L11),大于印版滚筒(112)的安装面(112a)的周向长度(L2),并且印版滚筒(112)和擦拭辊(118)的对置部位(P2)与印版滚筒(112)和压印滚筒(111)的对置部位(P3)之间的、比所述对置部位(P2)靠向印版滚筒(11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印版滚筒(112)的外周长度(L12),大于印版滚筒(112)的安装面(112a)的周向长度(L2)。

Description

校正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校正印刷的校正印刷机。
背景技术
例如使用凹版印刷机对薄片体进行凹版印刷时,在正式印刷之前,有时进行用于确认印刷状态的校正印刷。进行这种校正印刷的校正印刷机中,压印滚筒一张张地保持薄片体,另一方面,将来自各油墨供给装置的各种颜色的油墨供给到各模版滚筒,从各模版滚筒分别向集合滚筒转印并向印版滚筒的凹版面转印,并且用擦拭辊除去所述印版滚筒的凹版表面上的剩余油墨,当对所述压印滚筒上保持的所述薄片体转印了供给到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凹版的凹部的所述油墨后,通过将所述薄片体从所述压印滚筒释放,可以对薄片体实施校正印刷(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039990号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公告公报实公平6-047724号
在前述的以往的校正印刷机中,从所述集合滚筒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凹版转印所述油墨时,以及从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凹版向所述压印滚筒上的所述薄片体转印油墨时,如果所述擦拭辊除去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凹版表面上的剩余油墨,则所述擦拭辊对所述印版滚筒的按压力会成为干扰,导致向薄片体的转印产生不均,从而造成印刷不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向薄片体的转印不均以减少印刷不良的产生的校正印刷机。
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包括:印版滚筒,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安装凹版的有效面;压印滚筒,以与所述印版滚筒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保持薄片体的有效面;集合滚筒,以与所述印版滚筒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安装橡皮布的有效面;模版滚筒,以与所述集合滚筒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安装部分印版的有效面,并且沿所述集合滚筒的周向设置多个;多个着墨辊,以与所述模版滚筒分别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多个油墨供给机构,分别向所述着墨辊供给油墨;以及擦拭机构,以与所述印版滚筒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的第三对置部位P3之间,用于除去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凹版的表面上的油墨,所述印版滚筒具有能在周向并列安装多张所述凹版的多倍径滚筒的尺寸,且只具有一个所述有效面,所述模版滚筒为一倍径滚筒,伴随所述印版滚筒旋转一周,所述模版滚筒旋转多周,所述校正印刷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滚筒、所述集合滚筒和所述擦拭机构分别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位于如下位置: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擦拭机构的第二对置部位P2之间的、比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印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并且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擦拭机构的第二对置部位P2与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的第三对置部位P3之间的、比所述第二对置部位P2靠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印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所述集合滚筒和所述模版滚筒的旋转相位设定为:伴随所述集合滚筒和所述模版滚筒的旋转,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一致地接触旋转,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相等。
此外,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在所述的校正印刷机的基础上,所述模版滚筒沿所述集合滚筒的周向设置五个,所述模版滚筒分别位于如下位置: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位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最上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四对置部位P4之间的、比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集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并且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位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最下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五对置部位P5之间的、比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所述集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
此外,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在所述的校正印刷机的基础上,还包括:位置检测机构和相位检测机构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位置、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位置、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的薄片体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所述相位检测机构检测印刷机的相位;以及控制机构,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根据来自所述检测机构的信息,控制来自所述油墨供给机构的油墨的供给,以便将油墨供给到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所述油墨供给机构的油墨供给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在所述的校正印刷机的基础上,所述着墨辊被支承成能接近或远离所述模版滚筒,所述油墨供给机构具备墨斗辊,所述墨斗辊以能接近或远离所述着墨辊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并向所述着墨辊供给墨斗内的油墨,所述校正印刷机还包括: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着墨辊旋转;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使所述着墨辊接近或远离所述模版滚筒;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墨斗辊旋转;以及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使所述墨斗辊接近或远离所述着墨辊,所述检测机构至少具备所述相位检测机构,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接触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并且以使所述墨斗辊和所述着墨辊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和所述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以便将油墨供给到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与所述墨斗辊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接触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当开始向所述着墨辊供给油墨后所述着墨辊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远离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当所述着墨辊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接触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远离所述模版滚筒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同时以使所述着墨辊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
此外,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在所述的校正印刷机的基础上,还包括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薄片体的薄片体供给机构,当从所述模版滚筒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转印油墨,并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结束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薄片体的方式控制所述薄片体供给机构。
此外,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在所述的校正印刷机的基础上,在从所述模版滚筒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转印油墨,并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结束之后,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再次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再次接触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并且以使所述墨斗辊和所述着墨辊再次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和所述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以便将油墨再次供给到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与所述墨斗辊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再次接触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当再次开始向所述着墨辊供给油墨后所述着墨辊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再次远离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当所述着墨辊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再次接触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再次远离所述模版滚筒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同时以使所述着墨辊再次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
按照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从集合滚筒的橡皮布向印版滚筒的凹版转印油墨时,由于擦拭机构不接触印版滚筒的凹版,所以能防止对凹版施加干扰,可以从橡皮布向凹版均匀地转印油墨,并且由于在擦拭机构将印版滚筒的凹版表面上的剩余油墨全部除去结束后,印版滚筒的凹版接触压印滚筒的有效面上保持的薄片体并转印油墨,所以能防止从印版滚筒的凹版向薄片体转印油墨时对凹版施加干扰,可以从凹版向薄片体均匀地转印油墨。因此,能够减少向薄片体的转印不均,从而减少印刷不良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的主要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校正印刷机的要部控制框图。
图3A是图1的校正印刷机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B是图3A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C是图3B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D是图3C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E是图3D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F是图3E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G是图3F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H是图3G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I是图3H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J是图3I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K是图3J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L是图3K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M是图3L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图3N是图3M后续动作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薄片体
100 校正印刷机
101 供纸台
111 压印滚筒
111a 保持面(有效面)
112 印版滚筒
112a 安装面(有效面)
113 集合滚筒
113a 安装面(有效面)
114A~114E 模版滚筒
114Aa~114Ea 安装面(有效面)
115A~115E 着墨辊
116A~116E 墨斗辊
117A~117E 墨斗
118 擦拭辊
121、122A~122E、123A~123E、124 驱动电机
125 压印滚筒离合装置
126A~126E 供墨离合装置
127A~127E 着墨辊离合装置
128 供给器
130 控制装置
130a 印刷运转开始开关
131 旋转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根据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
(主要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2和图3A~3N说明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的主要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一张张地供给薄片体的作为薄片体供给机构的薄片体供给装置的供纸台101的前端侧,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压印滚筒111,所述压印滚筒111在外周只具有一个用于保持所述薄片体的保持面(有效面)111a,所述保持面111a的周向长度为L1。所述压印滚筒111具有叼纸装置(省略图示),所述叼纸装置通过叼取薄片体的前端侧(叼纸侧),将所述薄片体保持在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上。所述压印滚筒111的直径设定为:能在周向并列保持两张薄片体,即具有所谓“二倍径滚筒”的尺寸。
印版滚筒112以能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压印滚筒111相对设置,所述印版滚筒112在外周上只具有一个用于安装凹版的安装面(有效面)112a,所述安装面112a的周向长度为L2(=L1)。所述印版滚筒112的直径设定为:能在周向并列安装两张所述凹版,即具有所谓“二倍径滚筒”的尺寸。
集合滚筒113以能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印版滚筒112相对设置,所述集合滚筒113在外周上只具备一个用于安装橡胶制的橡皮布的安装面(有效面)113a,所述安装面113a的周向长度为L3(=L1)。所述集合滚筒113的直径设定为:能在周向安装四张所述橡皮布,即具有所谓“四倍径滚筒”的尺寸。
能旋转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模版滚筒(chablon roller)114A~114E沿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周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集合滚筒113相对,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在外周上只具备一个用于安装树脂制的部分印版的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所述安装面114Aa~114Ea的周向长度为L4(=L1)。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直径设定为:能在周向设置一个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即具有所谓“单倍径滚筒(一倍径滚筒)”的尺寸。
着墨辊115A~115E分别以能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相对设置。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直径设定为:其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5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周向长度L4为相同长度(L5=L4(=L1))。
墨斗辊116A~116E分别以能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设置。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直径设定为:其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6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周向长度L5为相同长度(L6=L5(=L4=L1))。所述墨斗辊116A~116E上分别设置有存储油墨的墨斗117A~117E。
在比所述印版滚筒112和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以及比所述印版滚筒112和所述压印滚筒111的对置部位P3靠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之间的所述印版滚筒112的外周面上,擦拭辊118以能旋转的方式相对设置,所述擦拭辊118用于除去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表面上的油墨。
而且,所述压印滚筒111、所述印版滚筒112、所述集合滚筒113和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借助齿轮系以能同步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所述印版滚筒112上设有作为相位检测机构的旋转编码器131(参照图2),用于检测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相位,即检测所述滚筒111~113、114A~114E的旋转相位,换句话说,检测印刷机的相位。
此外,如图3A所示,所述墨斗辊116A~116E被支承成能相对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接近或远离(离合)。所述墨斗117A~117E被支承成能伴随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所述移动而一体移动。所述着墨辊115A~115E被支承成能相对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接近或远离(离合)(例如所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机构)。
而且,所述压印滚筒111借助偏心轴承等被支承成能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112接近或远离(离合)。包含所述供纸台101等的所述薄片体供给装置被支承成能追随所述压印滚筒111的移动而移动。
此外,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和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相位如下设定: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113a伴随旋转而彼此相对时,彼此一致地接触旋转,即,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一致地接触旋转(参照图3E)。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113a除了彼此相对时以外,彼此不接触。
所述集合滚筒113和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相位如下设定: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112a伴随旋转而彼此相对时,彼此一致地接触旋转,即,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2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一致地接触旋转(参照图3G~3I)。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112a除了彼此相对时以外,彼此不接触。
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旋转相位如下设定:当所述压印滚筒111接近所述印版滚筒112并旋转时,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能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2a一致地接触旋转(参照图3L)。
而且,所述压印滚筒111、所述集合滚筒113和所述擦拭辊118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112分别位于如下位置:所述印版滚筒112和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对置部位P1与所述印版滚筒112和所述擦拭辊118的对置部位P2之间的、比所述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印版滚筒112的外周长度L11,大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2a的所述长度L2(L11>L2),并且所述印版滚筒112和所述压印滚筒111的对置部位P3与所述对置部位P2之间的、比所述对置部位P2靠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印版滚筒112的外周长度L12,大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2a的所述长度L2(L12>L2)。
而且,位于最上游侧和最下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以及位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之间的其他的所述模版滚筒114B~114D分别相对于所述集合滚筒113位于如下位置:对置部位P4与所述对置部位P1之间的、比所述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外周长度L13,大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的所述长度L3(L13>L3),其中,所述对置部位P4是相对于所述对置部位P1位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方向最上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114A和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对置部位,并且对置部位P5与所述对置部位P1之间的、比所述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外周长度L14,大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的所述长度L3(L14>L3),其中,所述对置部位P5是相对于所述对置部位P1位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方向最下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114E和所述集合滚筒113的对置部位。
此外,所述供纸台101相对于所述压印滚筒111位于如下位置:供给部位P6与所述对置部位P3之间的、比所述供给部位P6靠向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压印滚筒111的外周长度L15,大于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的所述长度L1(L15>L1),并且,所述供给部位P6与所述对置部位P3之间的、比所述供给部位P6靠向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所述压印滚筒111的外周长度L16,大于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的所述长度L1(L16>L1),其中,所述供给部位P6是从所述供纸台101朝向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供给所述薄片体1的部位。
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编码器131与作为控制机构的控制装置130的输入部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30的输出部分别与下述装置电连接:驱动电机121,使所述滚筒111~113、114A~114E旋转;作为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122A~122E,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旋转;作为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123A~123E,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旋转;驱动电机124,使所述擦拭辊118旋转;气缸等作为压印滚筒离合驱动机构的压印滚筒离合装置125,使所述偏心轴承等转动,以便使所述压印滚筒111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112接近或远离(离合);作为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的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墨斗117A~117E移动,以便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相对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接近或远离(离合);作为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的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移动,以便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接近或远离(离合);以及所述薄片体供给装置的供给器128,从所述供纸台101供给薄片体。
印刷运转开始开关130a与所述控制装置130的输入部电连接,所述印刷运转开始开关130a用于输出表示开始印刷运转的信号,所述控制装置130可以根据来自所述印刷运转开始开关130a和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号,控制所述电机121、122A~122E、123A~123E、124和所述离合装置125、126A~126E、127A~127E以及所述供给器128的动作(具体后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所述墨斗辊116A~116E、所述墨斗117A~117E等构成多个(五个)油墨供给机构,由所述擦拭辊118、所述驱动电机124等构成擦拭机构,由所述驱动电机121、所述齿轮系等构成滚筒旋转驱动机构。
下面按照图3A~3N说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校正印刷机100的动作。另外,为了避免附图复杂化,在图3A~3N中省略了模版滚筒114B~114D的安装面(有效面)114Ba~114Da的记载,并且在图3B~3N中省略了着墨辊115B~115E、墨斗辊116B~116E以及墨斗117B~117E的记载。
在所述校正印刷机100中,最初所述压印滚筒111处于远离(脱离)所述印版滚筒112的位置,所述着墨辊115A~115E处于远离(脱离)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位置,并且所述墨斗辊116A~116E处于远离(脱离)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位置(参照图3A)。
而后,在所述供纸台101上承载薄片体1,从所述印刷运转开始开关130a向所述控制装置130输出了表示开始印刷运转的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印刷运转开始开关130a的信号,以使所述滚筒111~113、114A~114E同步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1的动作,并且以使所述擦拭辊118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4的动作。
接着,当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接触(接近)的方式控制所述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的动作,并且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2A~122E、123A~123E的动作(参照图3B),从而将油墨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与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参照图3C)。
由此,伴随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旋转,所述墨斗117A~117E内的油墨被引出,将油墨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
接着,当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接触(接近)所述模版滚筒144A~14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上安装的部分印版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的动作(参照图3C)。
由此,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上的油墨的最初的部分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所述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开始供给。
如此从所述墨斗辊116A~116E借助所述着墨辊115A~115E向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部分印版供给油墨,遍布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全长供给油墨时,换句话说,从所述墨斗辊116A~116E开始向所述着墨辊115A~115E供给油墨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远离(脱离)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方式控制所述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的动作,同时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3A~123E的动作(参照图3D)。
由此,在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上,只供给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长度L4相同长度的油墨。
而且,当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时,换句话说,当所述着墨辊115A~115E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接触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远离(脱离)所述模版滚筒144A~144E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的动作,同时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2A~122E的动作(参照图3E)。
由此,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上的油墨,遍布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的全长无遗漏地供给。
如此将油墨供给到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上时,伴随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依次转印到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上安装的橡皮布(参照图3F)。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5成为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周向长度L4相同的长度(L5=L4),所以能容易地从所述着墨辊115A~115E遍布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部分印版的全长,以均匀的厚度供给油墨,可以高精度地向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均匀地转印油墨。
如此从所有的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向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转印完油墨时,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2a上安装的凹版接触而转印所述油墨(参照图3G)。
在此,当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时,由于所述擦拭辊不接触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所以能防止其对所述凹版施加干扰,能从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凹版均匀地转印油墨。
而且,由于在所有的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向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转印完油墨之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所以当从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时,能防止对所述橡皮布施加干扰,从而能更可靠地从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凹版均匀地转印油墨。
接着,当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再次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再次接触(接近)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方式控制所述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的动作,并且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2A~122E、123A~123E的动作(参照图3H),从而将油墨再次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与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参照图3I)。
接着,当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相对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接触所述模版滚筒144A~14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的动作(参照图3I)。
由此,和上述情况相同,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上的油墨的最初的部分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所述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开始供给。
另一方面,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上的油墨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的转印结束时(参照图3I),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压印滚筒111接触(接近)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方式控制所述压印滚筒离合装置125的动作,并且以从所述供纸台101上向所述压印滚筒111供给薄片体1的方式控制所述供给器128的动作。
由此,所述供纸台101上的所述薄片体1的前端侧(叼纸侧)被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叼纸装置叼取,并保持在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上,此外,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的表面上的剩余油墨被所述擦拭辊118除去(参照图3J)。
另一方面,和上述情况相同,从所述墨斗辊116A~116E借助所述着墨辊115A~115E向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部分印版供给油墨,遍布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全长再次供给油墨时,换句话说,从所述墨斗辊116A~116E向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开始供给油墨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再次远离(脱离)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方式控制所述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的动作,同时以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再次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3A~123E的动作(参照图3J)。
由此,和上述情况相同,在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上,被再次供给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长度L4相同长度的油墨。
而且,和上述情况相同,当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相对时,换句话说,当所述着墨辊115A~115E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接触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远离(脱离)所述模版滚筒144A~144E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的动作,同时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再次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2A~122E的动作(参照图3K)。
由此,重新供给到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上的油墨,遍布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的全长无遗漏地重新供给。
接着,和上述情况相同,将油墨再次供给到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所述部分印版时,伴随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旋转,再次依次转印到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的所述橡皮布上(参照图3L~3N)。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5成为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4Aa~114Ea的周向长度L4相同的长度(L5=L4),所以能容易地从所述着墨辊115A~115E遍布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所述部分印版的全长,以均匀的厚度供给油墨,可以高精度地向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橡皮布均匀地转印油墨。
另一方面,所述薄片体1被横跨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整个面保持并输送,并且在所述擦拭辊118将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表面上的剩余油墨全部除去结束时(参照图3K),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上的所述薄片体1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接触,将对应于所述凹版的图案的油墨转印到所述薄片体1上(参照图3L)。
此时,由于在所述擦拭辊118将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表面上的剩余油墨全部除去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接触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上保持并输送的所述薄片体1,并向所述薄片体1转印油墨,所以从所述凹版向所述薄片体1转印油墨时,能防止对所述凹版施加干扰,可以从所述凹版向所述薄片体1均匀地转印油墨。
而且,由于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有效面)111a在整个面保持来自所述供纸台101的所述薄片体1后,所述压印滚筒111上的所述薄片体1接触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并被转印油墨,所以从所述凹版向所述薄片体1转印油墨时,能防止对所述薄片体1施加干扰,能更可靠地从所述凹版向所述薄片体1均匀地转印油墨。
如此结束从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向所述压印滚筒111上的所述薄片体1转印油墨时,所述控制装置130根据来自所述旋转编码器131的信号,以使所述压印滚筒111远离(脱离)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方式控制所述压印滚筒离合装置125的动作(参照图3M)。
由此,保持在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111a上的所述薄片体1的前端侧(叼纸侧)被从所述叼纸装置释放,从而从所述压印滚筒111的所述保持面111a回收所述薄片体1(参照图3N)。
以后,通过重复图3F~3N的动作,可以向所需张数的薄片体1连续地实施转印不均显著减少的校正印刷。
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校正印刷机100,可以显著减少印刷不良的产生。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适用于墨斗辊116A~116E的情况,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6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5相同(L6=L5),但即使是例如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6’大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5(L6’>L5)的墨斗辊,以及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6”小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L5(L6”<L5)的墨斗辊,也可以获得和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远离(脱离)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时,将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旋转暂时停止,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即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远离(脱离)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时,也不停止所述墨斗辊116A~116E的旋转而是使其继续旋转。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独立地设置了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旋转的驱动电机122A~122E以及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旋转的驱动电机123A~123E,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借助电磁离合器等将着墨辊和墨斗辊与同一驱动电机连接,并对所述电磁离合器等的通断动作进行控制。
而且,还可以省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旋转的所述驱动电机122A~122E,通过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与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接触(接近),仅仅利用伴随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旋转产生的自然的带动转动,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旋转,即,也可以由所述驱动电机121、所述驱动电机123A~123E、所述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所述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等构成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
此时,例如设置具有用于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停止旋转的闸瓦等的着墨辊旋转制动机构,当所述着墨辊115A~115E与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接触(接近)时,利用控制机构以能伴随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的旋转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被带动转动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制动机构的动作,并且当所述着墨辊115A~115E远离(脱离)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时,利用控制机构以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的旋转迅速停止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制动机构的动作。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能利用所述供墨离合装置126A~126E使所述墨斗辊116A~116E和所述墨斗117A~117E相对于所述着墨辊115A~115E接近或远离(离合),并且能利用所述着墨辊离合装置127A~127E使所述着墨辊115A~115E相对于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接近或远离(离合),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利用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使着墨辊分别相对于墨斗辊和模版滚筒接近或远离(离合)。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112上的所述旋转编码器131检测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旋转相位,即检测所述滚筒111~113、114A~114E的旋转相位,换句话说,采用了检测印刷机的相位的作为相位检测机构的旋转编码器131,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通过以与所述集合滚筒113和所述印版滚筒112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设置光电传感器等,从而构成检测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3a的旋转方向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安装面(有效面)112a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来控制油墨供给机构的油墨供给。
在此,例如当代替具备所述供纸台101、所述供给器128等的所述薄片体供给装置,而具备将供纸台上多张层叠的薄片体向供纸板上依次送出并利用摆动装置向压印滚筒一张张地供给的薄片体供给装置时,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也能够通过以与所述供纸板相对的方式设置光电传感器等,从而构成检测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的薄片体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来控制油墨供给机构的油墨供给。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压印滚筒111、所述印版滚筒112、所述集合滚筒113以及所述模版滚筒114A~114E借助齿轮系彼此连接,并利用所述驱动电机121的动作使其能同步旋转,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在所述滚筒111~113、114A~114E上分别连接驱动电机,利用控制机构以使这些驱动电机同步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滚筒111~113、114A~114E同步旋转。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二倍径的所述压印滚筒111、二倍径的所述印版滚筒112、四倍径的所述集合滚筒113的校正印刷机100,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使压印滚筒、印版滚筒和集合滚筒为相同倍径的滚筒。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的校正印刷机,由于可以减少向薄片体的转印不均从而减少印刷不良的产生,所以能极为有益地应用于印刷产业。

Claims (6)

1.一种校正印刷机,包括:
印版滚筒,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安装凹版的有效面;
压印滚筒,以与所述印版滚筒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保持薄片体的有效面;
集合滚筒,以与所述印版滚筒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安装橡皮布的有效面;
模版滚筒,以与所述集合滚筒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且外周具有用于安装部分印版的有效面,并且沿所述集合滚筒的周向设置多个;
多个着墨辊,以与所述模版滚筒分别相对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
多个油墨供给机构,分别向所述着墨辊供给油墨;以及
擦拭机构,以与所述印版滚筒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的第三对置部位(P3)之间,用于除去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凹版的表面上的油墨,
所述印版滚筒具有能在周向并列安装多张所述凹版的多倍径滚筒的尺寸,且只具有一个所述有效面,
所述模版滚筒为一倍径滚筒,
伴随所述印版滚筒旋转一周,所述模版滚筒旋转多周,
所述校正印刷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压印滚筒、所述集合滚筒和所述擦拭机构分别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位于如下位置: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擦拭机构的第二对置部位(P2)之间的、比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印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并且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擦拭机构的第二对置部位(P2)与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的第三对置部位(P3)之间的、比所述第二对置部位(P2)靠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印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
所述集合滚筒和所述模版滚筒的旋转相位设定为:伴随所述集合滚筒和所述模版滚筒的旋转,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一致地接触旋转,
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版滚筒沿所述集合滚筒的周向设置五个,
所述模版滚筒分别位于如下位置: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位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最上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四对置部位(P4)之间的、比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集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并且所述印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一对置部位(P1)与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位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最下游侧的所述模版滚筒和所述集合滚筒的第五对置部位(P5)之间的、比所述第一对置部位(P1)靠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所述集合滚筒的外周长度,大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周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检测机构和相位检测机构中的至少一方的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位置、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位置、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的薄片体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所述相位检测机构检测印刷机的相位;以及
控制机构,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根据来自所述检测机构的信息,控制来自所述油墨供给机构的油墨的供给,以便将油墨供给到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所述油墨供给机构的油墨供给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墨辊被支承成能接近或远离所述模版滚筒,
所述油墨供给机构具备墨斗辊,所述墨斗辊以能接近或远离所述着墨辊的方式被支承成能够旋转,并向所述着墨辊供给墨斗内的油墨,
所述校正印刷机还包括:
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着墨辊旋转;
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使所述着墨辊接近或远离所述模版滚筒;
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墨斗辊旋转;以及
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使所述墨斗辊接近或远离所述着墨辊,
所述检测机构至少具备所述相位检测机构,
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接触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并且以使所述墨斗辊和所述着墨辊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和所述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以便将油墨供给到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与所述墨斗辊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
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接触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
当开始向所述着墨辊供给油墨后所述着墨辊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远离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
当所述着墨辊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接触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远离所述模版滚筒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同时以使所述着墨辊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薄片体的薄片体供给机构,
当从所述模版滚筒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转印油墨,并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结束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向所述压印滚筒供给薄片体的方式控制所述薄片体供给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正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模版滚筒向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转印油墨,并从所述集合滚筒的所述橡皮布向所述印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凹版转印油墨结束之后,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再次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再次接触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并且以使所述墨斗辊和所述着墨辊再次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和所述墨斗辊旋转驱动机构,以便将油墨再次供给到所述着墨辊的外周面的、与所述模版滚筒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与所述墨斗辊的相对位置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之间,
当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所述着墨辊相对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再次接触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
当再次开始向所述着墨辊供给油墨后所述着墨辊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墨斗辊再次远离所述着墨辊的方式控制所述墨斗辊离合驱动机构,
当所述着墨辊与所述模版滚筒的所述有效面的所述部分印版再次接触后旋转一周时,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所述相位检测机构的信息,以使所述着墨辊再次远离所述模版滚筒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离合驱动机构,同时以使所述着墨辊再次停止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着墨辊旋转驱动机构。
CN201410387401.7A 2013-08-07 2014-08-05 校正印刷机 Active CN104339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3855 2013-08-07
JP2013163855A JP6137541B2 (ja) 2013-08-07 2013-08-07 校正印刷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9823A CN104339823A (zh) 2015-02-11
CN104339823B true CN104339823B (zh) 2018-06-05

Family

ID=5126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7401.7A Active CN104339823B (zh) 2013-08-07 2014-08-05 校正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02461B2 (zh)
EP (1) EP2835257B1 (zh)
JP (1) JP6137541B2 (zh)
CN (1) CN1043398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55616B2 (en) * 2013-06-11 2017-01-31 Ball Corporation Variable printing process using soft secondary plates and specialty inks
JP7060766B2 (ja) * 2019-02-05 2022-04-26 ケーニッヒ ウント バウアー アー・ゲー 基材に印刷する凹版印刷装置、このような凹版印刷装置を備える印刷機械、インキ転移版および凹版印刷装置に含まれるインキ装置シリンダをセットアップする方法
DE102019103784A1 (de) * 2019-02-05 2020-08-06 Koenig & Bauer Ag Druckwerk und Druckmaschine mit einem Druckwerk sowie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06157B1 (fr) * 1989-06-29 1994-05-18 De La Rue Giori S.A. Machine taille-douce pour l'impression des papiers valeurs
EP0563007B1 (de) * 1992-03-26 1996-07-10 De La Rue Giori S.A. Stichtiefdruckmaschine
CN101198472A (zh) * 2005-08-04 2008-06-11 高斯绘图系统有限公司 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59305A (en) * 1950-01-23 1953-11-17 Giori Gualtiero Multicolor rotary, intaglio, letterpress, and offset printing press
CH566210A5 (zh) * 1973-03-21 1975-09-15 De La Rue Giori Sa
US4056056A (en) * 1973-03-21 1977-11-01 De La Rue Giori S.A. Rotary printing press
US3898929A (en) * 1973-11-21 1975-08-12 Tor Arild Hickey picking device for letter press or offset printing presses
JPH0647724Y2 (ja) 1985-08-13 1994-12-07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輪転印刷機のロ−ラ着脱装置
JPH0647724A (ja) 1992-06-29 1994-02-22 Misawa Homes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建材の製造方法
DE29901697U1 (de) * 1999-02-01 2000-07-1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Farbwerk in einer Druckmaschine
JP2000301688A (ja) * 1999-04-19 2000-10-31 Komori Corp 印刷機
EP1442878A1 (en) * 2003-02-03 2004-08-04 Kba-Giori S.A. Drive of the inking unit in an intaglio printing machine
JP2005059259A (ja) * 2003-08-08 2005-03-10 Komori Corp 凹版印刷機
EP1602483A1 (en) * 2004-06-03 2005-12-07 Kba-Giori S.A. Intaglio printing machine and process
CN102381019B (zh) * 2005-11-25 2014-04-30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在印刷机处理期间用于探测在印刷基质上印刷错误发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06157B1 (fr) * 1989-06-29 1994-05-18 De La Rue Giori S.A. Machine taille-douce pour l'impression des papiers valeurs
EP0563007B1 (de) * 1992-03-26 1996-07-10 De La Rue Giori S.A. Stichtiefdruckmaschine
CN101198472A (zh) * 2005-08-04 2008-06-11 高斯绘图系统有限公司 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40784A1 (en) 2015-02-12
EP2835257A3 (en) 2015-03-25
EP2835257B1 (en) 2017-11-01
JP2015030262A (ja) 2015-02-16
US9302461B2 (en) 2016-04-05
JP6137541B2 (ja) 2017-05-31
CN104339823A (zh) 2015-02-11
EP2835257A2 (en)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9582B2 (en) Combined printing press
CN105313451B (zh) 页张输送设备
US6382092B1 (en) Printing machine with exchangeable ink application means
US8726805B2 (en) Letterpress printing machine
CN104339823B (zh) 校正印刷机
US6796226B2 (en) Printing method
EP0955161A3 (en) Multi-colour flexographic rotary machine with main drum and independent separate colour units
ES2674703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el ajuste de cuerpos de rotación conductores de tinta de una impresora
US6393982B2 (en) Multicolor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EP2468506B1 (en) Identification mark printing machine
DE102014226869A1 (de) Rakeleinrichtung für eine Siebdruckmaschine, Siebdruck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Rakeleinrichtung
CN101712226B (zh) 用于在页张的两面上进行印刷的单张纸胶印机
UA72952C2 (uk) Спосіб створення стоп запечатаних окремими відтисками листів та листова друкарська машина для здійснення способу
CN2936734Y (zh) 间接印刷式凹版印刷装置
CN1982059B (zh) 印刷机及其运行的方法
WO2008015152A3 (de) Druckeinheit eine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AU754222B2 (en) Selective flexographic printing with movable anilox roll
CN104097387B (zh) 印刷色组和用于印刷色组的橡胶布板
US3516354A (en) Displaceable ink and dampener rolls for reversible printing unit
CN104245322A (zh) 液体转印装置和液体转印方法
CN105082749A (zh) 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CN101254690A (zh) 用于使印刷机输墨机组进行工作的方法
DE102009028658A1 (de)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für Bogenmaterial
CN102152617A (zh) 滚筒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JP2015030263A (ja) 凹版印刷機及び凹版印刷機の運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