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4339B -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物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4339B
CN104334339B CN201380027404.3A CN201380027404A CN104334339B CN 104334339 B CN104334339 B CN 104334339B CN 201380027404 A CN201380027404 A CN 201380027404A CN 104334339 B CN104334339 B CN 104334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ed areas
yarn fabric
film layer
stack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4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4339A (zh
Inventor
W·D·凯尔西
B·J·麦克亚当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L Gore and Associat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WL Gore and Associat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432,61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238344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843,68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12113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WL Gore and Associates Inc filed Critical WL Gore and Associat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34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4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4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being specifically extensible by reason of its 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e.g. by reason of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32B7/1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applied in spaced arrangements, e.g. in str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4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4Torsion strength; Torsion 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6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bsorption
    • B32B2307/7265Non-perme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10T428/2481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layer of mechanically interengaged strands, strand-portions or strand-like strips
    • Y10T428/24818Knitted, with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bond sites or inter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提供包括由粘结层粘合在一起的第一纺织物和功能性薄膜层的层叠物品,所述粘结层具有独特的不连续粘结型式。不连续的粘结型式产生无粘结剂的或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此允许所述层叠件在所述无粘结剂的或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粘结区域与无粘结剂的区域产生位于该层叠件表面上的可视型式。第二纺织物可以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该第一纺织物或薄膜层可以是弹性的、可收缩的或可膨胀的。在此类实施例中,所述层叠件的对应于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凸出部分和对应于粘结区域的卷曲部分是可见的。该层叠物品是防水的、防液体渗透的、可透气的且美观的,并且证实为僵硬度减小、隔热性能改善、拉伸性能改善且在弯曲该物品时伴随的噪音减小。

Description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物品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于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第13/843,682号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美国专利申请系列第13/843,682号又是于2012年3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第13/432,613号的部分继续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层叠物品,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纺织层和薄膜层的层叠物品,该纺织层和薄膜层通过具有不同的、不连续的粘结型式的粘结层而粘合。
定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层叠件”意指包括功能性薄膜或涂层的物品,该薄膜或涂层被涂敷或粘结到至少一个纺织物层。
术语“功能性薄膜”和“功能性薄膜层”用以表示这样的物质,即,该物质提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的属性:防液体(如,水)渗透、防化学物质渗透、防气体渗透、防微粒渗透、防空气渗透(如,不透性)、气味控制、抗菌性、防风性和透气性。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纺织物”用以表示任何的织造物、非织造物、毛毡、羊毛制物或编织物,并且可以由自然和/或合成的纤维材料和/或纤维或植绒材料组成。
如本文所使用的,如果一层能够在至少0.07巴的压力下持续至少3分钟防止液体渗透,那么该层被认为是“不透液体的”。该液体渗透压力是基于与本文所述液体不透织物的苏特测试所描述的同样条件、在不透液体面板上测量得到的。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可透气的”或“可透气性”涉及具有在24小时内至少大约1000g/m2的水汽透过率(WVTR)的层叠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偏于弯曲(preferentially bend,偏向弯曲)”意指当将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力施加到层叠件的两个区域上时,该层叠件的一个区域弯曲的程度大于该层叠件的第二区域的弯曲程度。例如,在本发明中,当该层叠件的自由边缘被抓持并朝向彼此移动时,偏于弯曲发生在没有粘合剂或基本没有粘合剂的区域(例如,未粘结的区域)中。
背景技术
防水、透气的衣服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这些衣服通常由多层构成,其中每个层都增加一定的功能。例如,衣物可以通过使用外纺织层、防水透气薄膜层和内纺织层来构成。通常,理想的是,通过粘结层将所述多层粘结在一起,以产生层叠件并防止这些层滑过彼此而呈现出单层衣物的外观和感觉。然而,将各层粘合到一起的过程具有不利效果,会使该衣物在穿着时更僵硬并且噪音更大。此不仅减少了穿着这些衣物时的乐趣,而且可能在诸如捕猎或军事应用等噪音控制严格的应用中影响性能。
除了僵硬和噪音问题外,还有均匀粘合的层叠件可能不受欢迎的其它原因。例如,如果在层叠过程中张力没有得到良好控制,那么所得到的层叠件会由于在层叠期间产生的残余应力而卷曲。层叠件的此类卷曲会使衣物结构呈现问题,因为在缝纫时难以将各部分置平。相反地,如果这些层根本没有粘结在一起,那么衣物结构的复杂性会由于各材料必须分别进行裁剪并铺摆而增加。
当拉伸属性在防水、透气衣物和物品中是理想的时,又会引起关于均匀粘合的层叠件的其它问题。从便于穿脱到运动过程中舒适的问题(仅举几例)会在处理均匀粘合的层叠件时是重大挑战。在例如美国专利第4,443,511号和美国专利第4,935,287号中描述了常规的可拉伸、防水透气衣物。在拉伸这些均匀粘合的层叠材料所需的高拉伸力方面仍存在限制。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能够维持粘合的多层物品的积极属性同时减小噪音、僵硬、拉伸力和残余层叠应力的层叠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2)第一纺织物和(3)将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一纺织物粘合的第一粘结层。第一粘结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粘结区域,这些粘结区由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隔开。粘结区域可以包含多个粘结点。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粘结点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粘结区域中的相邻粘结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层叠件中相继的各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另外,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粘结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独特形状,该独特形状被重复两次或更多次。该独特形状可以是几何形状或抽象形状。另外,该层叠物品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粘结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大约5mm,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2mm。粘结区域可以占据大于或等于层叠件面积的至少5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2)第一纺织物和(3)将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第一纺织物的第一粘结层。该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位于各粘结区域之间的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大于大约2mm。另外,该层叠物品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纺织物藉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的相对地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在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二纺织物之间的、构成粘结区域轮廓的凸出的可视部分内定位有气隙。各粘结区域都可以包含多个点。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弯曲模量比粘结区域的弯曲模量小至少20%。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2)第一纺织物和(3)将功能性薄膜层与第一纺织物粘合的第一粘结层。该粘结层包含第一粘结区域和第二粘结区域。另外,第一粘结区域包含的粘结剂的量大于第二粘结区域中的粘结剂的量。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区域包含多个粘结点。而且,层叠物品在第二粘结区域中的弯曲模量小于在第一粘结区域中的弯曲模量。该第二粘结区域可以基本没有粘结剂。在相继的各第一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大约2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功能性薄膜层和通过第一粘结层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的第一纺织物,该第一粘结层包括(1)两个或更多个粘结点和(2)基本没有粘结剂的连续路径。该连续路径提供该层叠件进行偏于弯曲的区域。另外,各组粘结点形成粘结区域。各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是大约2mm至大约50mm。而且,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连续路径形成凸出的可视部分,该凸出的可视部分构成粘结区域的轮廓。第二纺织物可以藉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纺织物和粘结点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防火或耐火材料。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和(2)藉由第一粘结层粘合到该功能性薄膜层的第一纺织物。第一粘结层包含具有第一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具有第二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第一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大于第二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粘结区域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另外,第一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独特形状,所述独特形状被重复两次或更多次。第二区域可以形成凸出的可视部分,该凸出的可视部分构成所述独特形状的轮廓,所述独特形状具有几何或抽象形式。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纺织物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薄膜层。在该薄膜层和第二纺织物之间的凸出的可视部分中可以定位有气隙。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一纺织物通过第一粘结层进行粘合,其中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该功能性薄膜可以是含氟聚合物。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间隔于各粘结区域之间。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形成凸出的可视部分,该凸出的可视部分构成粘结区域的轮廓。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所述独特形状可以被重复两次或更多次。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大于2mm。另外,该层叠物品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将功能性薄膜定位在第一粘结层上之前将功能性薄膜张紧。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也包括藉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将第二纺织物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在该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二纺织物之间的凸出的可视部分中可以定位有气隙。在替代实施例中,通过将该纺织物压入带有型式的橡胶辊中而形成所述粘结区域。可替换地,隔离纸可以用以形成粘结区域。在此类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1)在施涂第一粘结层之前将隔离纸定位在第一纺织物上,和(2)在将功能性薄膜定位在第一粘结层上之前从第一纺织物上移除该隔离纸。在另一实施例中,凹印辊用以将粘结层转移到该薄膜层。此外,第一纺织物或第一粘结层可以包括防火材料或耐火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2)第一纺织物和(3)将功能性薄膜层与第一纺织物粘合的第一粘结层。第一粘结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粘结区域,这些粘结区域由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隔开。粘结区域可以包含多个粘结点。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粘结点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粘结区域中的相邻粘结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层叠件中相继各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另外,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粘结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独特形状,该独特形状被重复两次或更多次。该独特形状可以是几何形状或抽象形状。另外,该层叠物品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粘结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大约5mm,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大约2mm。粘结区域可以占据大于或等于层叠件面积的至少5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2)第一纺织物和(3)将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第一纺织物的第一粘结层。这些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位于各粘结区域之间的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大于大约2mm。另外,该层叠物品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纺织物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在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二纺织物之间的构成粘结区域轮廓的凸出的可视部分定位有气隙。各粘结区域都可以包含多个粘结点。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弯曲模量比粘结区域的弯曲模量小至少20%。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2)第一纺织物和(3)将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一纺织物粘合的第一粘结层。该粘结层包含第一粘结区域和第二粘结区域。另外,第一粘结区域包含的粘结剂的量大于第二粘结区域中的粘结剂的量。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区域包含多个粘结点。而且,层叠物品在第二粘结区域中的弯曲模量小于在第一粘结区域中的弯曲模量。该第二粘结区域可以基本没有粘结剂。在相继的各第一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大约2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功能性薄膜层和通过第一粘结层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的第一纺织物,该第一粘结层包括(1)两个或更多个粘结点和(2)基本没有粘结剂的连续路径。该连续路径提供该层叠件进行偏于弯曲的区域。另外,各组粘结点形成粘结区域。各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是大约2mm至大约50mm。而且,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连续路径形成凸出的可视部分,该凸出的可视部分构成粘结区域的轮廓。第二纺织物可以藉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层。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纺织物和粘结点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防火或耐火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包括(1)功能性薄膜层和(2)藉由第一粘结层粘合到该功能性薄膜层的第一纺织物。第一粘结层包含具有第一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具有第二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第一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大于第二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粘结区域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另外,第一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独特形状,该独特形状被重复两次或更多次。第二区域可以形成凸出的可视部分,该凸出的可视部分构成该独特形状,该独特形状具有几何或抽象形式。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纺织物由第二粘结层、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薄膜层。在该薄膜层和第二纺织物之间的凸出的可视部分中可以定位有气隙。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一纺织物通过第一粘结层进行粘合,其中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该功能性薄膜可以是含氟聚合物。该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粘结区域之间。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形成凸出的可视部分,该凸出的可视部分构成粘结区域。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该独特形状被重复两次或更多次。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大于2mm。另外,该层叠物品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将功能性薄膜定位在第一粘结层上之前将功能性薄膜张紧。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也包括藉由第二粘结层在第一纺织物的相对侧将第二纺织物粘合到功能性薄膜。在该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二纺织物之间的凸出的可视部分中可以定位有气隙。在替代实施例中,通过将该纺织物压入带有型式的橡胶辊中而形成所述粘结区域。可替换地,隔离纸可以用以形成粘结区域。在此类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1)在施涂第一粘结层之前将隔离纸(防粘纸)定位在第一纺织物上,和(2)在将功能性薄膜定位在第一粘结层上之前从第一纺织物上移除该隔离纸。在另一实施例中,凹印辊用以将粘结层转移到薄膜层。此外,第一纺织物或第一粘结层可以包括防火材料或耐火材料。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张紧弹性体薄膜,(2)将功能性薄膜层和张紧的弹性体薄膜粘合以产生粘合的弹性体薄膜层,(3)将该粘合的弹性体薄膜层张紧并且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其粘合到第一纺织物,以及(4)允许该层叠物品放松,从而使该层叠物品在对应于粘结区域的区部中卷曲。该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的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相继的各第一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大约2m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层叠件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层叠件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该功能性薄膜层的拉伸力的不到两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张紧第一纺织物以减小第一纺织物的宽度,(2)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功能性薄膜层和该第一纺织物进行粘合,和(3)减小第一纺织物上的张力,并且允许该第一纺织物沿垂直于张紧方向的方向进行膨胀,此导致第一纺织物在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隆起。该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而且,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间设于各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可收缩的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第一纺织物以形成层叠物品,和(3)收缩该功能性薄膜,这使得该层叠物品在对应于粘结区域的区部中产生卷曲。该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而且,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间设于各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层叠件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该层叠物品朝向该功能性薄膜层卷曲。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纺织物是可收缩的,并且该方法还包括收缩该第一纺织物。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可收缩的第一纺织物以形成层叠物品,和(2)收缩该纺织物,此使得该层叠物品在对应于粘结区域的区部中产生卷曲。该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而且,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间设于各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层叠件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
其优势是,该层叠物品具有减小的僵硬度、增强的隔热性能、改善的光谱反射和弯曲该物品时减小的伴随噪音。
其还有一个优势是,该层叠物品相对于常规的防水透气层叠构造具有改善的拉伸性能。另外,也考虑包括编织物的层叠物品,该层叠物品显示为沿垂直于该编织物的编织排的方向皱起或者在编织物和薄膜层之间产生空隙,以更好地折曲该层叠物品。
本发明的一特征是该薄膜层可以是含氟聚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特征是该纺织物和/或粘结剂可以包括防火或耐火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该层叠件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
本发明的又一特征是,该层叠件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功能性薄膜层的拉伸力的不到两倍。
在下文中通过考虑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前述或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会更充分地显现。然而,应当明确理解的是,附图是用以说明目的的,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当考虑本发明的以下具体公开内容时,特别是当粘合附图考虑时,本发明的优势将会变得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粘合区域中具有不连续粘结点的两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粘合区域中具有连续粘结的两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的层叠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由粘合区域和未粘合区域形成的型式;
图4是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粘合区域中具有不连续粘结点的三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包含位于该层叠件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的粘合区域和未粘合区域三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的三维层叠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粘合区域和对应于未粘合区域的凸出部中具有不连续粘结点的两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粘合区域和对应于未粘合区域的凸出部中具有不连续粘结点的三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三层式层叠件的示意图,其中第二纺织物形成位于该层叠件中的气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由可收缩或弹性薄膜层形成的层叠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0的层叠件的示意图,其中与第一纺织物相对地将第二纺织物定位在薄膜层上;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内具有六边形型式的隔离纸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隔离纸来施加六边形粘结型式以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由通道隔开的凸出六边形区部组成的带有型式的橡胶辊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用以形成三层式层叠件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以确定图7的层叠件的曲率半径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由非粘结区部隔开的包含粘结型式的凹印辊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凹印辊来施加粘结型式以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中具有波形平行线型式的隔离纸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隆起的层叠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示例性粘结区域的示意图,其中各粘结点在整个粘结区域中具有基本相同的直径。
图22是示例性粘结区域的示意图,其中定位在该粘结区域的外部上的各粘结点具有大于定位在该粘结区域的内部上的各粘结点的直径;
图23是示例性粘结区域的示意图,其中该粘结区域的外部由围绕直径基本相同的多个粘结点的、连续的或基本连续的粘结带形成。
图24是示例性粘结区域的示意图,其中粘结剂以使得形成定位在中心的圆形区域的方式被施涂,该定位在中心的圆形区域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以及
图25是示例性粘结区域的示意图,其中粘结剂被施涂以在粘结区域内形成格栅状型式。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在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具有相同的含义。在这些附图中,为了清晰显示,可夸大线件、层和区域的厚度。应该理解到,当诸如一层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以存在有中间元件。而且,当元件被称作“相邻于”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与该另一元件直接相邻,或者也可以存在有中间元件。术语“顶”“底”“侧”以及类似术语在本文中仅用于解释的目的。在所有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术语“薄膜层”与“功能性薄膜层”可以在本文中互换使用。而且,术语“层叠件”和“层叠物品”可以在本文中互换使用。另外,术语“粘合区域(结合区域)”和“粘结区域”可以在本文中互换使用。
本发明涉及包括第一纺织物和功能性薄膜层的层叠物品,该第一纺织物和功能性薄膜层通过具有不同的、不连续的粘结型式的粘结层而结合。不连续的粘结型式在第一纺织物上产生可视的美观的表面。另外,不连续的粘结型式产生位于该层叠物品中的未粘结或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所述区域允许层叠物品在这些区域中偏于弯曲。可选地,第二纺织物可以由粘结剂在与第一纺织物相对的那侧粘合到薄膜层。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第一纺织物和该薄膜层中的至少一个是弹性的,或者是可拉伸的。该层叠物品是防水、不透液体的、透气的,并且减小了由弯曲该物品产生的噪音,并且提高了隔热值和光谱反射。
本发明的层叠物品还显示出相对于单单拉伸第一纺织物所需的拉伸力来说非常低的拉伸力,如本文随后所测量和描述的。出于对比的目的,由于具有拉伸性能而改善的常规均匀层叠材料可以典型地显示出为单单拉伸该第一纺织物所需的拉伸力的至少5倍(5×)的数量级上的拉伸力。本发明的该新颖的层叠物品可以显示出为单单拉伸该第一纺织物所需的拉伸力的仅3倍(3×)的数量级上的拉伸力或更小的拉伸力。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层叠物品可以显示出为单单拉伸该第一纺织物所需的拉伸力的仅2倍(2×)的数量级上的拉伸力或更小的拉伸力。可替换地,本发明的层叠物品的实施例可以显示出基本等于(1×)或甚至小于单单拉伸第一纺织物所需的拉伸力。在又一可替换实施例中,用于层叠物品的拉伸力可以是单单拉伸该第一纺织物所需拉伸力的一半(0.5×)的数量级或者更小。在其它可替换实施例中,该拉伸力可以是单单拉伸该第一纺织物所需拉伸力的三分之一(0.33×)的数量级或者更小。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可以显示是单单拉伸该第一纺织物所需拉伸力的六分之一(0.16×)的数量级或者更小的拉伸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考虑包括编织物的层叠物品,当该编织物沿至少一个方向膨胀时,所述层叠物品显示为在未粘合区域中“隆起(bunch,皱起)”,或者产生编织物与薄膜层之间的间隙,从而导致该物品增加的厚度。
转到图1,可以最佳地看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两层式层叠物品10。如图1所示,薄膜层20具有施涂到其上的粘结剂30,以将第一纺织物40结合到该薄膜层20。应当理解的是,该粘结剂30可以施涂到该薄膜层20,或者施涂到第一纺织物40(或者同时施涂到薄膜层20和第一纺织物40)。为便于讨论,在本文描述的是将粘结剂30施涂到薄膜层20上。以不同的、不连续的型式将粘结剂30施涂到薄膜层20上,以使得该粘结层30包含由未粘合(无粘结剂)的区域60隔开的粘合(有粘结剂)区域50。粘结剂30可以施涂为诸如图1所示的一系列不连续的点,或者可以如图2所示以实心的连续的型式施涂在粘合区域50中。
在各结合区域50中的各粘结点可以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尺寸,或者在一个粘合区域中的尺寸可以有所不同,或者各个粘合区域彼此之间的尺寸有所不同。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粘结点可以不均匀地分布在各粘结区域中。在粘合区域50中的其它粘结型式(诸如格栅、线条或其它型式)考虑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此类粘结剂可以均匀地、或不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粘结区域中。
例如,粘结点40可以在整个粘合区域50中具有基本相同的直径,如图21所示。在粘合区域50内的相邻粘结点41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相继各粘合区域50之间的距离。可替换地,定位在粘合区域50的外部上的粘结点的直径可以大于定位在该粘合区域50的内部上的粘结点的直径。参见图22,可以看到粘结点42的直径大于粘结点44的直径。另外,如图22所示,粘结点的直径可以从粘合区域50的外部向粘合区域50的内部依次地减小。而且,在粘合区域50内各粘结点42、44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未示出)。
在其它实施例中,粘结剂30可以以连续和不连续的方式施涂在粘结区域50中。图23中示出了一个此类实例,其中,粘结区域50的外部由连续或基本连续的粘结带46形成,该粘结带环绕具有基本相同直径的多个粘结点48。应当理解的是,定位在粘结带46中的各粘结点48的直径可以不同,它们本身可以形成不同的型式,或者它们的直径在朝向粘结区域50中心的方向上可以依次变大或变小,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此类实施例被考虑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粘结区域50中施涂粘结剂30以形成一型式。在图24中,以某种方式施涂粘结剂30以形成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的定位在中心的圆形区域52。虽然图24中只示出了七个圆形区域52,但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存在更少或更多的圆形区域52。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区域实际上不是必须为圆形的,并且在粘结区域50内的没有粘结剂的区域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施涂粘结剂30以形成格栅状型式,如图25所示。更具体地,多个粘结条54定位在粘结区域50内,以使得各粘结条54基本平行于彼此,而无粘结剂的区域与各粘结条54间隔开。应当理解的是,使各粘结条54沿基本垂直的定向交叉以形成“格栅”(未示出)的粘结条考虑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当理解的是,在图21至图25中描述的粘结区域50中的粘结剂型式实际上只是示例性的,并且粘结区域50中的其它粘结剂型式和无粘结剂型式考虑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应当理解的是,粘结剂可以以粘结区域50中的任何型式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粘结剂区域中。
粘结剂30也施涂到薄膜层20,使得粘合区域50与未粘合区域60一起产生位于层叠件10的表面上的可视型式。图3示出了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粘合区域50与未粘合区域60在层叠件10的第一纺织物40的外表面(在图2中示出)上形成可视的六边形型式。粘结剂30可以是透气的或不透气的,并且可以通过诸如但不限于凹版印花、丝网印花和转移印花等任意常规方式施涂到薄膜层20上。
应当理解的是,由粘合区域50和未粘合区域60形成的型式分别可以具有任意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圆形、矩形、八边形等)或抽象形状,并且一般重复两次或更多次。另外,未粘合区域60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此外,这些未粘合区域60可以在层叠件10内形成连续路径,该连续路径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至少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各粘合区域50被各未粘合区域隔开由双向箭头80表示的距离。此未粘合的距离可以大于大约2mm,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从大约2mm至大约20cm、从大约2mm至大约10cm、从大约2mm至大约20mm或者从大约2mm至大约10mm的范围内。而且,该粘合区域可以具有至少2mm、3mm、4mm、5mm、7mm或10mm或更大的宽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粘合区域的宽度为从大约5mm至大约10cm,或者从大约5mm至大约50mm。
应当理解的是,粘合区域50和未粘合区域60的尺寸分别可以根据所需的物理外观和属性而变化。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粘合区域50的宽度大于相继的各粘合区域之间(例如,未粘合区域)的距离,一般地,该“宽度”在本文中限定为从该区域的一侧到另一侧的最大距离。另外,在该层叠件中的粘合区域的覆盖面积百分比可以表现为大于或等于该层叠件面积的至少30%、至少40%或至少50%,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大于或等于大约60%或70%,或者更大。如本文所使用的,将术语“粘合区域的覆盖面积百分比”定义为该层叠件内的粘结区域的总体二维面积(虽然不需要,但是粘结区域一般形成粘合区域)除以该层叠件的总体面积,乘以100%。在任何情形下,存在于粘合区域50中的粘结剂量大于存在于未粘合区域60中的粘结剂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于粘合区域50中的粘结剂量(如粘结剂的质量或体积)比存在于未粘合区域60中的粘结剂量大至少10%、大20%或者甚至大30%(或者更多)。而且,在粘合区域50内的相邻粘结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相继的各粘合区域50之间的距离。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相继各粘合区域”或“相继各区域”用以表示各相邻区域。可选地,粘结剂可以是防火性粘结剂或者包含耐火或防火材料,以为层叠件提供防火性。耐火或防火材料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例如芳族聚酰胺、聚苯并咪唑(PBI)、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PBO)、改性聚丙烯腈混合物、聚胺、耐燃人造纤维、聚胺、碳、聚丙烯腈(PAN)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组合。
薄膜层20可以是含氟聚合物膜,如膨胀型聚四氟乙烯(ePTFE)、膨胀型改性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涂敷有诸如聚氨酯等保护性涂层的ePTFE或PTFE膜;聚烯烃膜、聚氨酯膜;硅酮和含硅膜;以及诸如切削的PTFE和氟化乙烯丙烯(FEP)等其它含氟聚合物膜;和具有聚四氟乙烯膜的复合物。已就PTFE膨胀混合物、膨胀改性PTFE和PTFE膨胀共聚物提交了专利,这些专利如授予Branca的美国专利第5,708,044号、授予Baillie的美国专利第6,541,589号、授予Sabol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531,611号、授予Ford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1/906,877号;以及授予Xu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2/410,050号。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薄膜层20是至少部分涂敷有聚氨酯的ePTFE。可以使用另一保护涂层,该保护涂层是诸如但不限于授予Maples的美国专利第6,395,383号和授予Wu的美国专利第5,286,279号、第5,342,434号和第5,539,072号。
第一纺织物40可以是任意的织造物、非织造物、毛毡或编织物,并且可以由自然和/或合成纤维材料形成。第一纺织物40可以是无弹性的或者弹性的,或者以其它方式操作以改变尺寸(如收缩或拉长)。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弹性的”用以表示可被张紧并且然后在释放该张力后能返回到其大致初始尺寸的材料。应当理解的是,弹性属性可以由纺织物、薄膜层、粘结剂或它们的组合来赋予。用作第一纺织物40的合适纺织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尼龙、聚酯、聚丙烯、棉、毛线、丝、芳族聚酰胺、聚乙烯、人造纤维、丙烯酸、烯烃、氨纶以及类似物。另外,第一纺织物40可以是耐火或防火纺织物。第一纺织物40也可以包括紫外线防护材料和/或可以以其他方式被涂敷或处理以提供所需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纺织物90在与第一纺织物40相对的一侧上粘合到薄膜层20,以形成三层式层叠件。第二纺织物90可以是参考第一纺织物40的上述纺织物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可以与第一纺织物40相同或不同。第二纺织物90通过粘结剂110粘合到薄膜层20,该粘结剂110可以连续(即、在粘结区域中连贯的粘结剂层)或不连续的(即、在粘结区域中的粘结剂的单独的、离散的各部分)方式施涂。如果以连续的方式施涂,该粘结层必须是可透气的,以保持层叠件100的透气性。如果以合适的不连续的方式施涂粘结剂,那么该粘结剂无须是可透气的,该不连续的方式能够通过没有粘合剂材料的区域而实现充分的透气性。图4描述了作为一系列不连续点的粘结剂110,但是该粘结剂可以如图5所示以不连续的方式施涂。图5所示不连续地施涂粘结剂110导致在层叠件140的底面上形成粘合区域120和未粘合区域130。由此,层叠件140包含同时位于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的不同型式。虽然不希望受理论的局限,但是可以认为,在层叠件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包括粘合区域和未粘合区域致使僵硬度进一步减小、噪音进一步减小以及透气性增加。如粘结剂30那样,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常规施涂方法将粘结剂110施涂到薄膜层20。虽然在图4或图5中未示出,但是粘合区域50可以包含连续粘结型式,而不是所示的不连续粘结型式。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薄膜层20和/或第一纺织物40是弹性的,或者可以以其它方式操作以改变尺寸(如收缩或拉长)。在第一纺织物40是弹性的实例中,层叠件的对应于未粘合区域60的弹性的、凸出的可视部分如图6所示是可视的。该凸出的可视的型式具有由粘结剂30形成的几何或抽象形状的轮廓。此外,粘合区域50显示出局部卷曲现象150。意外发现,未粘合区域60不仅释放了层叠件中的残余应力,它们也允许引入粘合区域50中的应力(如卷曲),而不会在整个层叠件160内产生过度卷曲。位于由柔性的未粘合区域60隔开的粘合区域50中的局部强烈卷曲150增加了该层叠件160的三维外观效果并引入了增加的性能和/或特点,这些特点例如但不限于增加的隔热性质、拉伸性能、光谱性质和美观特点。
本发明的层叠件的每单位质量的耐热性(即隔热性质)可以大于或等于0.05(m2K/W)/(kg/m2)。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层叠件的每单位质量的耐热性从0.05(m2K/W)/(kg/m2)到大约0.4(m2K/W)/(kg/m2)。在粘合区域50中的曲率半径可以小于大约50mm、小于大约20mm、小于大约10mm或者小于大约6mm。另外,该曲率半径可以大于1mm、大于2mm、大于3mm或者甚至更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曲率半径的范围从大约2mm到大约50mm、从大约3mm到大约20mm,或者从大约4mm到大约10mm。而且,该层叠件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可以大于0.005mm/(g/m2)、大于0.010mm/(g/m2)或者更大。
现在转到图7,可以最佳看到根据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三维层叠件160。为形成该层叠件160,第一纺织物40被拉伸一预定的距离,并且粘结剂30施涂到处于未拉伸的放松状态的薄膜层20。应当理解的是,虽然第一纺织物40(以及下文讨论的薄膜层20)在本文中讨论为沿一个方向拉伸,但是沿双轴向拉伸纺织物(和薄膜)应考虑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如以上详细讨论的,以不连续的方式施涂粘结剂30,以提供粘合区域50和未粘合区域60。当第一纺织物40被张紧在拉伸位置时,将包含粘结剂30的薄膜层20定位在第一纺织物40上以将薄膜层20粘合到第一纺织物40。在释放该张力后,第一纺织物40返回到其近似初始的未拉伸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释放张力之前固化粘结剂30。
在第一纺织物40放松(不拉伸)时,粘合区域50卷曲并且未粘合区域60升起。至少部分地由于与粘合区域50相比在未粘合区域60中没有粘结剂或几乎没有粘结剂,所以在未粘合区域60中层叠件160会弯折(如隆起)。术语“弯折”和“隆起”可以在本文中互换使用,并且用以表示薄膜层或纺织层弯曲到自身上以形成凸出部65。在粘合区域50和未粘合区域60中的粘结剂的存在状态的不同允许该层叠件在未粘合区域60中升起(放松),并且在粘合区域50中卷曲。粘合区域50的凹面定位成朝向该层叠件的纺织物侧。另外,未粘合区域60的弯折形成位于第一纺织物40和薄膜层20之间的气隙75,在该气隙处,第一纺织物40未粘合到薄膜层20。层叠件160(以及下文所述的层叠件170)能够在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的未粘合区域60中偏于弯曲。该偏于弯曲至少部分地由于该层叠件在未粘合区域60中的弯曲模量低于在粘合区域50中的弯曲模量。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未粘合区域中的弯曲模量比在粘合区域中的弯曲模量至少低20%、至少低30%、至少低40%或至少低50%(或者甚至更低)。
如图8所示,第二纺织物90可以由粘结剂110粘合到薄膜层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纺织物90附着于薄膜层20,而第一纺织物40处于上述拉伸位置。由此,第二纺织物90定位成相对于薄膜层20处于基本上平面的定向。换句话说,第二纺织物90基本顺沿着薄膜层20的路径,并且当第一纺织物40从张紧状态释放时在未粘合区域60中随薄膜层20弯折并且在粘合区域50处随第一纺织物40卷曲。应当注意的是,加入第二纺织物90不阻止薄膜层20在未粘合区域60中弯折、也不阻止层叠件在粘合区域50中卷曲,以形成层叠件的三维结构。虽然在图8中未示出,但是可以以不连续方式施涂粘结剂110,以在层叠件170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提供粘合区域和未粘合区域。另外,位于凸出部65中的第一纺织物40可以至少部分地涂敷有诸如聚合物涂层的耐磨涂层(未示出),以在诸如使用该层叠件构造衣物时保护第一纺织物40(例如,外表面)免受磨损。
在图9所示替代实施例中,在第一纺织物40从张紧状态释放并且层叠件160已在粘合区域50中卷曲后,将第二纺织物90粘合到层叠件160。如所示,粘结剂110可以以不连续的方式施涂在第二纺织物90的几乎整个长度上。可替换地,粘结剂110可以以连续的方式施涂在整个第二纺织物90上或者(连续地或者不连续地)施涂在层叠件180的仅第二纺织物90接触薄膜层20的部分上的离散部分中。在图9中可以看到,第二纺织物90相对于薄膜层20和第一纺织物30是基本平坦的。通过以此方式将第二纺织物90附着到薄膜层20,在第二纺织物90和薄膜层20之间限定的区域内形成有气袋190。这些气袋190为层叠件180提供附加的隔热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薄膜层20可以是弹性的或者是可收缩的。参见图10,薄膜层20藉由不连续的粘结剂30粘合到第一纺织物40,这形成位于层叠件200上的带型式表面。在薄膜层20是弹性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其上带有粘结剂30的第一纺织物40施涂到张紧的薄膜层20上,能实现位于未粘合区域60中的凸出部65以及在粘合区域50中的卷曲。当张力释放时,层叠件在粘合区域50中朝向薄膜层20卷曲。粘合区域50的凹面定位成朝向该层合物的薄膜层侧。如上所讨论的,在粘合区域50和未粘合区域60中的粘结剂的存在状态的不同允许该层合物在未粘合区域60中升起(放松),并且在粘合区域50中卷曲。另外,气隙75形成在凸出部65中、第二纺织物40和薄膜层20之间。另外,对应于粘合区域50中的卷曲区域可以至少部分地涂敷有诸如聚合物涂层的耐磨涂层(未示出)以在诸如使用该层叠件构造衣物时保护第一纺织物40(例如,外表面)免受磨损。
可替换地,如果薄膜层20是可收缩的,那么通过收缩薄膜层20(如将热施加到薄膜层20)实现位于未粘合区域60中的凸出部65以及在粘合区域50中的卷曲。随着薄膜层20收缩,层叠件200在粘合区域50中朝向薄膜层20卷曲。层叠件200在未粘合区域60中放松(升起),以释放由收缩薄膜层20而导致的应力。应当理解的是,可拉伸(即弹性的)和可收缩的薄膜层20导致如图10所示的两层式层叠件200。在薄膜层20是可收缩或可拉伸的实施例中,第一纺织物40和第二纺织物90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都是非弹性的。
可替换地,如果第一纺织物40是可收缩的,那么通过收缩第一纺织层40、诸如将热施加到第一纺织层40来实现位于未粘合区域60中的凸出部65以及在粘合区域50中的卷曲。随着纺织层40收缩,该层叠件在粘合区域50中朝向纺织层40卷曲。该层叠件在未粘合区域60中放松(升起),以释放由收缩纺织层40而导致的应力。在薄膜层40是可收缩或可拉伸的实施例中,第一纺织物40和第二纺织物90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都是非弹性的。
第二纺织物90可以如图11所示附着到薄膜层20。应当理解的是,粘结剂110可以如所示以不连续的方式施涂,或者粘结剂110可以(以连续或不连续的方式)仅施涂到层叠件210的、仅第二纺织物90接触薄膜层20的部分上的离散部分内。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增加第二纺织物90会形成位于限定在薄膜层20和第二纺织物90之间的区域中的气袋190。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因为该层叠件的三维性质可以通过提供能够以某种方式变形的至少一层而实现,这种方式例如本身是弹性的、是可收缩的、是可膨胀的或者它们的组合。这些层中的一层的变形会产生该层叠件中的应力,该应力会导致层叠件在粘合区域中卷曲。反过来,未粘合区域允许层叠件弯折,此释放由层叠件的卷曲导致的应力。本文所述的层叠件相比于常规层叠件在使用中安静得多,这至少部分地是因为在未粘合区域中层叠件的偏于弯曲。
本文所述的层叠件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中,例如用于衣物中、用作隔热体、用作间隔材料、用于漫反射表面中或者用于可能使用大变形层叠件中。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优势有很多,从僵硬度和噪音减少到隔热性能改善、外观美感多样化以及光谱反射性能改善或提高。光谱反射性能的改善或提高至少部分地是由于该创造性物品的形貌(如凸出部)。
噪音减少的层叠件可以用于诸如狩猎、执法或军事等噪音控制严格的应用,也可以用于诸如使用者户外衣物(如夹克衫、裤子等)等噪音控制要求不大的应用。利用层叠件卷曲的实施例包括用于消费者、消防人员等的轻型隔热衣物,或者用于医疗应用的减少接触面积的毯子和床单。
试验方法
应理解,虽然下文中描述的是特定的方法和设备,但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合适的任何方法或设备。
不透液体织造物的苏特试验
苏特试验方法用以确定试样是否是不透液体的。该工艺总体上基于ASTMD 751-00——涂层织物的标准试验方法(静水阻力工艺B2)的描述。该工艺对试样提供了低压挑战,通过迫使水抵靠在试验试样的一侧上并在另一侧上观察水透过试样的指示来测试该试样。
该试验试样被夹持并密封在固定件的多个橡胶垫之间,该固定件保持该试样,以使得可将水施加到具体区域。水所施涂到的圆形区域的直径是4.25英寸。将1磅/平方英寸(0.07巴)压力的水施涂到该试样的一侧。在试验带有一个纺织层的层叠件中,使加压的水入射在薄膜侧上。
视觉观察试样的未加压侧三分钟看是否有水出现的任何迹象。如果没有观察到水,那么试样被认为已通过该试验并且被考虑为是不透液体的。报告值是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水汽透过率(WVTR)试验
水汽透过率(WVTR)、即水汽渗透性是通过将大约70毫升的溶液放入133毫升的聚丙烯杯中来测量的,该溶液由35重量份的乙酸钾和15重量份的蒸馏水组成,该聚丙烯杯在其口部处的直径为6.5cm。将ePTFE隔膜热密封至该聚丙烯杯的唇缘以形成包含该溶液的绷紧、防漏且多微孔的阻挡件,该ePTFE膜具有约85000克/平方米/天的最小WVTR(根据授予Crosby的美国专利第4,862,730号所述的方法进行试验)。
类似的ePTFE膜安装至水浴槽的表面。使用温度受控的房间和水循环浴槽来将水浴槽组件控制在23℃±0.2℃。在执行该试验程序之前,允许在23℃的温度和大约50%的相对湿度下处理该待试验的试样。三个试样被放置成使得每个待试验的试样都与安装在水浴槽表面上方的膨胀型PTFE隔膜相接触,并允许在引入杯组件之前平衡至少15分钟。
该杯组件被称重到最接近0.001克,并且被翻转到该试验试样的中心上。通过水浴槽中的水和饱和盐溶液之间的驱动力来提供水输送,从而通过沿该方向的扩散来提供水通量。对试样试验20分钟,然后移掉杯组件,并再次称重在0.001克内。
该试样的WVTR由杯组件的重量增益来计算,并且表述为每24小时试样表面积的每平方米中的水的克数。报告值是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导热性测量
本发明的导热性通过使用定制的热流计导热性测试仪在大气条件(大约298K和101.3kPa)下来进行测量。该测试仪由加热铝板和第二铝板组成,其中,热流传感器(FR-025-TH44033型,市场上能从康涅狄格州旧塞布鲁克设计工程(Concept Engineering)公司购得)和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嵌入所述加热铝板的表面,第二铝板被维持在室温,同时也有温度传感器嵌入其表面。
该加热铝板的温度被维持在309.15K,而该“冷”板的温度被保持在298.15K。各个板的直径为大约10cm。热流测量值一般在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中达到稳定状态后大约两分钟至五分钟内获得。
每单位质量的热阻由所测量的热流和试样重量根据公式Rm=(1/Q-1/Q(0))/w而获得,其中Rm是用单位(m2K/W)/(kg/m2)表示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Q是用单位W/m2K表示的标准热流,Q(0)是无试样在位时的标准热流(Q(0)=100W/m2K),并且w是用kg/m2表示的试样重量。报告值代表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曲率半径测量
曲率半径定义为能同时接触卷曲区域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和底部中心的最大圆的半径,如图16所示。为确定该曲率半径,垂直于该曲率半径切割该试样,以使将切割平分成多个卷曲段。然后使用数显卡尺来测量各卷曲段的宽度和深度,并且获得平均值。
该曲率半径由平均宽度和深度测量值根据公式r=c2/(8*a)+(a/2)而计算得出,其中r是用单位mm表示的曲率半径,c是用单位mm表示的卷曲段的宽度,而a是用单位mm表示的深度。报告值是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弯曲模量测量
本发明的层叠件的4.68mm×4.68mm试样的弯曲模量藉由热机械分析仪(Q400型,来自特拉华州纽卡斯尔的TA仪器公司(TA Instrument))通过使用三点弯曲法来测量。该试验在23℃时执行。支点跨度是2.508mm。偏转率是每分钟大约0.162mm。将试样放置在试验装置中,其中使纺织物面朝上。
各个试样的模量根据公式Ef=L3m/(4bd3)而计算得到,其中,Ef是用单位MPa表示的弯曲模量,L是用单位mm表示的支点跨度,m是用单位N/mm表示的负载偏移曲线的初始直线部分的斜率,b是用单位mm表示的试验样本的宽度,而d是用单位mm表示的试验试样的厚度。试样厚度通过使用数字测微仪(ID-C112EX型,来自日本川崎的三丰公司)进行测量。
对取自各区域的六个试样进行试验,三个沿机器(经线)方向,三个沿横向(纬线)方向。报告值代表所有六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最大厚度与单位面积重量之比测量值
通过使用数字测微仪(XLI 40002型,来自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市的马尔联邦公司(Mahr Federal))在面积为5cm2的两个刚性表面之间测量试样的最大厚度。应当注意的是,用于测量最大厚度(凸出部的高度)和面积的任何合适的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试样重量可以通过切割直径为8.9cm的试样的圆形部分并将其称重到最接近0.001g而确定。厚度与重量的比值可以根据等式D=T/(W/A)来计算得到,其中D是用单位mm/(g/m2)表示的厚度与重量比,T是用单位mm表示的试样厚度,W是用g表示的试样重量,并且A是用m2表示的面积。报告值代表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拉伸力测量
通过使用带有1000磅的测压元件的英斯特朗(Instron)通用试验机(5565型)来测量拉伸试样的力。切割3英寸×8英寸的材料试样,其中长尺寸定向成沿最大拉伸的方向。将直径为5mm的水平棒附连到英斯特朗机的测压元件,并且将气动夹具附连到英斯特朗机的底座。水平棒的顶部边缘定位成比气动夹钳顶部高3”(英寸)。将试样平行于3英寸的侧部进行对折,并将该试样放在水平棒上方。将试样的各端部一起夹持在气动夹钳中,以使得在试样中没有张紧也没有松弛。以10英寸/分钟的应变速率拉伸该试样,用单位lbf(磅力)记录20%应变时的负载。报告值代表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的是,该层叠件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分成其组成部件,该方式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用合适的溶剂来溶解该粘结剂。然后可以确定纺织物的拉伸力。
厚度
通过将隔膜或纺织层叠件放置在三丰公司的型号为543-252BS卡规的两个板之间来测量厚度。使用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基质抗拉强度(MTS)
使用装有平面抓持器和0.445kN测力元件的英斯特朗1122型拉伸试验机来测量最大负载。该测量长度是5.08cm,十字头的速度是50.8cm/分钟。试样尺寸是2.54cm×15.24cm。为确保可比较的结果,实验室的温度保持在68°F和72°F之间,以确保可比较的结果。如果试样在抓持界面处断裂,那么丢弃这些数据。
对于纵向MTS计算,将试样的较长尺寸沿机器方向或“纵向幅材”方向进行定向。对于横向MTS计算,将试样的较长尺寸垂直于机器方向进行定向,该方向也称为“横向幅材”方向。通过使用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天平(型号AG204)来对各试样进行称重。然后使用凯发(Kafer)公司的FZ1000/30型卡规测量试样的厚度。然后,在拉伸试验机上对各试样分别进行试验。对每个试样的三个不同部段进行测量。使用三次最大负荷(即,峰值力)测量值的平均值。
使用下述等式来计算纵向和横向基质抗拉强度:
MTS=(最大载荷/横截面积)*(PTFE的体积密度)/多孔隔膜的密度),
其中,PTFE的体积密度取值为2.2克/立方厘米。
将三个横向幅材测量值的平均值记录为纵向和横向MTS。
密度
为计算密度,使用来自基质拉伸试验的测量值。如上所述,试样尺寸是2.54cm×15.24cm。使用梅特勒-托利多天平型号AG204来为每个试样称重,并且然后使用凯发公司的FZ1000/30型卡规测量试样的厚度。使用该数据,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计算试样的密度:
其中:ρ ρ=密度(克/立方厘米)
m=质量(g)
w=宽度(1.5cm)
l=长度(16.5cm)
t=厚度(cm)
报告的结果是6个计算值的平均值。
泡点压力
根据ASTM F316-03的一般教导来操作泡点试验。泡点被认为是观察到气泡连续流从样本升起时所处的最低压力。不透明隔膜或白色隔膜试样由诸如异丙醇(IPA)的润湿液润湿,直到该试样变得透明或半透明。将该膜试样放置在过滤器保持器中以固定该试样,然后将额外量的IPA添加到该保持器。
该试样的第一侧承受增加的气压,同时随着气压增加用肉眼视觉上监测该试样的第二侧。当固定件的气压接近泡点压力时,观察到小的气泡形成在该试样的顶面上。随着压力进一步增加,气泡开始从该ePTFE隔膜的顶部表面向上流动,并且将处于该点的压力记录为泡点压力。报告的结果是3个计算值的平均值。
已经大致描述了本发明,可通过参照以下所示的某些具体实例来获得更进一步的理解,除非另有说明,提供这些具体实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非完全包含的或限制性的。
实例
实例1
获取一段129g/m2拉伸织造材料(型号GNS3,来自台湾斗六市福懋兴业有限公司(Formosa Taffeta Co.,))和一段涂有聚氨酯的ePTFE。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涂敷ePTFE膜并允许其至少部分地渗透该隔膜的孔隙而施涂聚氨酯(PU),然后使其固化。
使用图12所示的蜂窝(六边形)型式来激光切割隔离纸215。该六边形空隙220被切割成10mm宽,并且由4mm宽的隔离纸230分开。该隔离纸定位在已涂敷的隔膜的ePTFE侧上,然后将隔离纸和隔膜进给到凹版印花机中。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没有使用,但是在图17所示的可替换实施例中,凹印辊315上具有所施涂的粘结剂型式(图18中以附图标记317总体示出),该凹印辊315可以将粘结剂转移到功能性薄膜层上(例如,已涂敷的隔膜),因此无需隔离纸215。凹印辊325的一部分325在图18中示出,并且包含粘结剂型式317和无粘结剂区域327。
现在转向图13,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250施涂到该隔膜的ePTFE侧上。将直径为500微米的点以39%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ePTFE隔膜260的未掩膜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的“覆盖面积百分比”用以表示在给定区域中的粘结剂的总体二维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再乘以100%。将拉伸织造材料张紧,移除隔离纸215(掩膜),然后将拉伸织造纺织物270放置在膜260的粘结剂侧上。在将张力保持在纺织物27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28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280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纺织物的初始未张紧状态。通过裸眼能够看到该六边形型式。该试样在对应于隔离纸中的六边形空隙的区域中显示出局部卷曲。这些区域的凹面朝向该层叠件的纺织物侧。
该卷曲段的宽度是7.3mm,深度是0.9mm,曲率半径是7.8mm。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73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10,048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试样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是0.090(m2K/W)/(k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051mm/(g/m2)。
实例2
另一层叠件如实例1总体上所述而形成,除了以下例外。该纺织物是93.2g/m2尼龙织造物(型号131913,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市的美利肯公司(Milliken)),该隔离纸中的六边形空隙大约宽为30mm,并且由6mm宽的隔离纸条分开,该纺织物未被预拉伸,附加的粘结剂点也施涂到ePTFE的涂敷侧,并且第三纺织层——37.3g/m2的聚酯编织件(型号A1012,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格伦雷文公司(Glen Raven))被添加到与尼龙织造纺织物相对的一侧上的粘结剂。
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80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7,069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试样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是0.024(m2K/W)/(k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021mm/(g/m2)。在粘合区域中的弯曲模量是11.3MPa。在未粘合区域中的弯曲模量是2.40MPa。
实例3
获取一段37.3g/m2的尼龙织造材料(型号130970,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市的美利肯公司)和一段ePTFE隔膜。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126mm,密度等于0.402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28.5×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144.3×106MPa,泡点等于9.55×104MPa。通过使用以12g/m2至15g/m2的覆盖率施涂的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的连续层将该ePTFE隔膜层叠到25.4微米厚的单体热塑聚氨酯薄膜(零件编号PT1710S,来自马萨诸塞州南迪尔菲尔德市的德尔菲聚氨酯公司(Deerfield Urethane))。该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是经潮气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粘结剂,如授予Robert Henn的美国专利第4,532,316号所述的。
带有型式的橡胶辊由多个凸出的六边形区域290组成,各六边形区域290由4mm宽及2mm深的通道300隔开10mm宽的距离,该橡胶辊用以将纺织物压制成凹印辊。图14示出了此类带有型式的橡胶辊310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聚氨酯粘结剂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纺织物320。将直径为335微米的点主要在由带有型式的橡胶辊310的凸出部支持的区域中以53%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该纺织物320。张紧ePTFE/PU薄膜330,并将该薄膜的PU侧放置到已涂敷的纺织物的粘结剂侧上。在将张力保持在ePTFE/PU薄膜33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34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薄膜的初始未张紧状态。通过裸眼能够看到该六边形型式。该试样显示出在对应于带有型式的橡胶辊的凸出六边形区域的区域中的局部卷曲。这些区域的凹面朝向该层叠件的薄膜侧。
该卷曲段的宽度是6.7mm,深度是2.3mm,曲率半径是3.6mm。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202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4,243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层叠件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是0.204(m2K/W)/(k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10mm/(g/m2)。
实例4
获取一段129g/m2拉伸织造材料(型号GNS3,来自台湾斗六市福懋兴业有限公司)和一段涂有聚氨酯的ePTFE。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涂敷ePTFE隔膜并允许其至少部分地渗透该膜的孔隙而施涂聚氨酯(PU),然后使其固化。
使用图12所示的蜂窝(六边形)型式来激光切割隔离纸215。该六边形空隙220被切割成10mm宽,并且由4mm宽的隔离纸条230隔开。该隔离纸定位在已涂敷的隔膜的ePTFE侧上,然后将隔离纸和隔膜进给到凹版印花机中。虽然在此实例中没有使用,但是在图17所示的可替换实施例中,凹印辊315上具有所施加的粘结型式(图18中以附图标记317总体上示出),该凹印辊315可以将粘结剂转移到功能性薄膜层上(例如已涂敷的隔膜),因此无需隔离纸215。凹印辊325的一部分325在图18中示出,并且包含粘结型式317和未粘结区域327。
现在转向图13,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该隔膜的ePTFE侧上。将直径为500微米的点以39%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ePTFE隔膜260的未掩膜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的“覆盖面积百分比”用以表示在给定区域中的粘结剂的总体二维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再乘以100%。将拉伸织造材料张紧,移除隔离纸215(掩膜),然后将拉伸织造纺织物270放置在膜260的粘结剂侧上。在将张力保持在纺织物27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28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280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纺织物的初始未张紧状态。通过裸眼能够看到该六边形型式。该试样在对应于隔离纸中的六边形空隙的区域中显示出局部卷曲。这些区域的凹面朝向该层叠件的纺织物侧。
该卷曲段的宽度是7.3mm,深度是0.9mm,曲率半径是7.8mm。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73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10,048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层叠件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是0.090(m2K/W)/(k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051mm/(g/m2)。
实例5
另一层叠件如实例1总体上所述而形成,除了以下例外。该纺织物是93.2g/m2尼龙织造物(型号131913,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市的美利肯公司(Milliken)),在该隔离纸中的六边形空隙大约宽为30mm,并且由6mm宽的隔离纸条分开,该纺织物未被预拉伸,附加的粘结剂点也施涂到ePTFE的涂敷侧,并且第三纺织层——37.3g/m2的聚酯编织件(型号A1012,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格伦雷文公司(Glen Raven))被添加到与尼龙织造纺织物相对的一侧上的粘结剂。
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80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7,069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层叠件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是0.024(m2K/W)/(k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021mm/(g/m2)。在该粘合区域中的弯曲模量是11.3MPa。在未粘合区域中的弯曲模量是2.40MPa。
实例6
获取一段49.0g/m2的尼龙织造材料(型号131907,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市的美利肯公司)和一段ePTFE隔膜。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126mm,密度等于0.402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28.5×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144.3×106MPa,泡点等于9.55×104MPa。通过使用以12g/m2至15g/m2的覆盖率施涂的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的连续层而将该ePTFE隔膜层叠到25.4微米厚的单体的热塑聚氨酯薄膜(零件编号PT1710S,来自马萨诸塞州南迪尔菲尔德市的德尔菲聚氨酯公司(DeerfieldUrethane))。该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是经潮气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粘结剂,如授予Robert Henn的美国专利第4,532,316号所述的。
带有型式的橡胶辊由多个凸出的六边形区域290组成,各六边形区域290由4mm宽及2mm深的通道300隔开10mm宽的距离,该橡胶辊用以将纺织物压制成凹印辊。图14示出了此类带有型式的橡胶辊310的一部分。聚氨酯粘结剂240被获取并在印花机中被加载,以通过辊子250将已加热的粘结点施涂到纺织物320。直径为335微米的点主要在由带有型式的橡胶辊310的凸出部支持的区域中以53%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该纺织物320。张紧ePTFE/PU薄膜330并将该薄膜的PU侧放置到已涂敷的纺织物的粘结剂侧上。在将张力保持在ePTFE/PU薄膜33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34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薄膜的初始未张紧状态。通过裸眼能够看到该六边形型式。该试样显示出在对应于带有型式的橡胶辊的凸出六边形区域的区域中的局部卷曲。这些区域的凹面朝向该层叠件的薄膜侧。
该卷曲段的宽度是6.7mm,深度是2.3mm,曲率半径是3.6mm。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202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4,243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层叠件的每单位质量的热阻是0.204(m2K/W)/(k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10mm/(g/m2)。
实例7
获取一段137.7g/m2的尼龙/弹性拉伸织造材料(型号Q4410,来自台湾台北市佳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Chia Her Industrial Co.))和一段涂有聚氨酯的ePTFE。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涂敷ePTFE隔膜并允许其至少部分地渗透该膜的孔隙而施涂聚氨酯(PU),然后使其固化。
使用图12所示的蜂窝(六边形)型式来激光切割隔离纸215。该六边形空隙220被切割成10mm宽,并且由4mm宽的隔离纸条230隔开。该隔离纸定位在已涂敷的隔膜的ePTFE侧上,然后将隔离纸和隔膜进给到凹版印花机中。在图17所示的可替换实施例中,凹印辊315上具有所施涂的粘结剂型式(图18中以附图标记317总体上示出),该凹印辊315可以将粘结剂转移到功能性薄膜层上(例如已涂敷的膜),因此无需隔离纸215。凹印辊325的一部分在图18中示出,并且包含粘结剂型式317和无粘结剂区域327。
现在转向图13,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该膜的ePTFE侧上。将宽为305微米的正方形粘结剂点以83%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ePTFE隔膜260的未掩膜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的“覆盖面积百分比”用以表示在给定区域中的粘结剂的总体二维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再乘以100%。将拉伸织造材料张紧,移除隔离纸215(掩膜),然后将拉伸织造纺织物270放置在膜260的粘结剂侧上。在将张力保持在纺织物27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28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280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纺织物的初始未张紧状态。通过裸眼能够看到该六边形型式。该试样在对应于隔离纸中的六边形空隙的区域中显示出局部卷曲。这些区域的凹面朝向该层叠件的纺织物侧。
该卷曲段的宽度是6.37mm,深度是2.54mm,曲率半径是3.27mm。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94.5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4,470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14mm/(g/m2)。该试样在20%应变的状态下的拉伸力是0.23磅力。该原始拉伸织造材料在20%应变的状态下的拉伸力是0.73磅力。
对比实例1
对比现有技术拉伸材料以以下方式组装,并且如所述出于对比目的进行试验。获取一段137.7g/m2的尼龙/弹性拉伸织造材料(型号Q4410,来自台湾台北市佳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Chia Her Industrial Co.))和一段涂有聚氨酯的ePTFE。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涂敷ePTFE隔膜并允许其至少部分地渗透该膜的孔隙而施涂聚氨酯(PU),然后使其固化。
现在转向图13,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该膜的ePTFE侧上。将直径为500微米的粘结剂点以40%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ePTFE隔膜260。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的“覆盖面积百分比”用以表示在给定区域中的粘结剂的总体二维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再乘以100%。张紧该拉伸织造材料270并将该拉伸织造材料270放置到该薄膜260的粘结剂侧。在将张力保持在纺织物27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28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280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纺织物的初始未张紧状态。
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64.4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13,540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035mm/(g/m2)。该试样在20%应变的状态下的拉伸力是5.25磅力。
实例8
获取一段49.0g/m2的尼龙织造材料(型号131907,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市的美利肯公司)和一段ePTFE膜。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使用以12g/m2至15g/m2的覆盖率施涂的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的连续层而将该ePTFE隔膜层叠到25.4微米厚的单体的热塑聚氨酯薄膜(零件编号PT1710S,来自马萨诸塞州南迪尔菲尔德市的德尔菲聚氨酯公司(DeerfieldUrethane))。该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是经潮气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粘结剂,如授予RobertHenn的美国专利第4,532,316号所述的。
使用图12所示的蜂窝(六边形)型式来激光切割隔离纸215。该六边形空隙220被切割成10mm宽,并且由4mm宽的隔离纸条230隔开。该隔离纸定位在该织造材料上,然后将隔离纸和织造材料进给到凹版印花机中在图17所示的可替换实施例中,凹印辊315上具有所施涂的粘结剂型式(图18中以附图标记317总体上示出),该凹印辊315可以将粘结剂转移到该织造材料,因此无需隔离纸215。凹印辊325的一部分在图18中示出,并且包含粘结剂型式317和无粘结剂区域327。
现在转向图13,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该织造材料上。将宽为305微米的正方形粘结剂点以83%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织造材料320的未掩膜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的“覆盖面积百分比”用以表示在给定区域中的粘结剂的总体二维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再乘以100%。将ePTFE/聚氨酯薄膜张紧,移除隔离纸215(掩膜),然后将ePTFE/聚氨酯薄膜330放置在织造材料320的粘结剂侧上。在将张力保持在ePTFE/聚氨酯薄膜33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34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薄膜的初始未张紧状态。通过裸眼能够看到该六边形型式。该试样在对应于隔离纸中的六边形空隙的区域中显示出局部卷曲。这些区域的凹面朝向该层叠件的薄膜侧。
该卷曲段的宽度是6.07mm,深度是2.88mm,曲率半径是3.04mm。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247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3,255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13mm/(g/m2)。该试样在20%应变的状态下的拉伸力是0.77磅力。该原始ePTFE/聚氨酯薄膜在20%应变的状态下的拉伸力是6.63磅力。
对比实例2
对比现有技术拉伸材料以以下方式组装,并且如所述出于对比目的进行试验。获取一段49.0g/m2的尼龙织造材料(型号131907,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市的美利肯公司)和一段ePTFE膜。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使用以12g/m2至15g/m2的覆盖率施涂的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的连续层而将该ePTFE隔膜层叠到25.4微米厚的单体的热塑聚氨酯薄膜(零件编号PT1710S,来自马萨诸塞州南迪尔菲尔德市的德尔菲聚氨酯公司(Deerfield Urethane))。该透气性聚氨酯粘结剂是经潮气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粘结剂,如授予Robert Henn的美国专利第4,532,316号所述的。
现在转向图13,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该织造材料上。将宽度为390微米的正方形的粘结剂点以15.5%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施涂到织造材料320的未掩膜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粘结剂的“覆盖面积百分比”用以表示在给定区域中的粘结剂的总体二维面积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再乘以100%。张紧ePTFE/聚氨酯薄膜330并将该ePTFE/聚氨酯薄膜330放置到织造材料320的粘结剂侧。在将张力保持在ePTFE/聚氨酯薄膜33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34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薄膜的初始未张紧状态。
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149.2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6,784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之比是0.0036mm/(g/m2)。该试样在20%应变的状态下的拉伸力是6.39磅力。
实例9
获取一段79.4g/m2的聚酯编织材料(型号MT-O50,来自台湾台北市大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Tah Tong Textile Co.))和一段涂敷有聚氨酯的ePTFE。该ePTFE具有如下特性:厚度等于0.043mm,密度等于0.41克/立方厘米,在长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31×106MPa,在宽度方向上的基质抗拉强度等于93×106MPa,泡点等于1.5×105MPa。通过涂敷ePTFE膜并允许其至少部分地渗透该隔膜的孔隙而施涂聚氨酯(PU),然后使其固化。
使用图19所示的型式来激光切割隔离纸410。空隙420的尺寸为3mm宽、27mm长,并且由5mm宽的释放纸条410隔开。该隔离纸410定位在已涂敷的膜的ePTFE侧上,然后将隔离纸和隔膜进给到凹版印花机中。
总体上参照图13,除了带有沿机器方向定向的较长段空隙420的隔离纸410代替隔离纸215外,可以看到用于形成两层式层叠件的处理线的一部分。在印花机中获取并加载另一聚氨酯240,以将已加热的粘结剂点藉由辊子250施涂到该膜的ePTFE侧上。将粘结剂施涂到ePTFE隔膜260的未掩膜区。移除隔离纸410(掩膜),并且将编织材料270放置在隔膜260的粘结剂侧。在将张力保持在纺织物270上的同时,将获得的层叠件280卷绕在卷轴(未示出)上并允许该层叠件280进行潮气固化,这需要大约2天的时间。
在潮气固化处理后,将层叠件退绕并允许其放松,由此,返回到该纺织物的初始未张紧状态。此张力减小允许该编织件沿横向幅材的方向(即,在该纺织物平面内垂直于该编织物的编织排的方向)膨胀,由此导致编织件在不与隔离纸中的空隙对应的区域中弯折并褶皱。
最终的层叠件称重为298g/m2。该试样的厚度与每单位面积重量之比是0.0077mm/(g/m2)。该试样的水汽透过率为6480g/m2/24小时。该试样是不透液体但可透气的。
以上通过一般的方式并藉由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发明。除所附权利要求详述的以外,本发明不受其它的限制。

Claims (63)

1.一种层叠物品,包括:
功能性薄膜层;
第一纺织物;以及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粘合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
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所述粘结区域之间,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
其中,所述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所述至少一个独特形状重复两次或更多次,
其中,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以及
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的宽度大于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纺织物,所述第二纺织物藉由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其中所述层叠物品还包括在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的所述凸出部分中定位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二纺织物之间的气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多个粘结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粘结点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粘结点的尺寸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含氟聚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纺织物,所述第二纺织物藉由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没有粘结区域的弯曲模量比所述粘结区域的弯曲模量小至少2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区域在所述层叠物品中的覆盖面积百分比是至少30%。
11.一种层叠物品,包括:
功能性薄膜层;
第一纺织物;以及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粘合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第一粘结区域和第二粘结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包含的粘结剂的量大于所述第二粘结区域中的粘结剂的量,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第一粘结区域的轮廓,
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第一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纺织物,所述第二纺织物藉由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基本没有粘结剂。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相继的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2mm。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物品在所述第二粘结区域中偏于弯曲。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第一粘结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独特形状,所述至少一个独特形状重复两次或更多次。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纺织物,所述第二纺织物藉由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地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以及
气隙,所述气隙定位在所述功能性薄膜和所述第二纺织物之间的所述凸出部中。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含氟聚合物。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粘结区域都包括多个粘结点,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所述粘结点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粘结区域都包括多个粘结点,所述粘结点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尺寸不同。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围绕多个粘结点的基本连续的粘结带。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定位在所述粘结区域中的粘结条,以使得各所述粘结条彼此基本平行,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将所述粘结条隔开。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的至少一个包括定位在中心的区域,所述定位在中心的区域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区域的弯曲模量比所述第一粘结区域的弯曲模量小至少20%。
25.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包括:
张紧第一纺织物;
藉由第一粘结层粘合功能性薄膜层和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以及
允许所述第一纺织物放松,以使得所述层叠物品在对应于所述粘结区域的区部中卷曲,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各所述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所述独特形状重复两次或更多次,
其中,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相继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2mm。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地将第二纺织物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二纺织物之间定位有气隙。
29.一种层叠物品,包括:
功能性薄膜层;
第一纺织物;以及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粘合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其中,所述层叠物品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以及
其中,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物品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中偏于弯曲。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结区域的至少一个中的粘结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纺织物,所述第二纺织物在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的一侧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含氟聚合物。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围绕多个粘结点的基本连续的粘结带。
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粘结点,所述多个粘结点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粘结点,所述多个粘结点的尺寸不同。
37.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定位在所述粘结区域中的粘结条,以使得各所述粘结条彼此基本平行,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将所述粘结条隔开。
38.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定位在中心的区域,所述定位在中心的区域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
39.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防水且透气的。
40.一种层叠物品,包括:
功能性薄膜层;
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纺织物藉由第一粘结层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具有第一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具有第二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大于所述第二粘结剂覆盖面积百分比,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第一区域的轮廓,
其中,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独特形状,所述至少一个独特形状重复两次或更多次,以及
其中,所述层叠物品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粘结剂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含氟聚合物。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围绕多个粘结点的基本连续的粘结带。
44.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粘结点,所述多个粘结点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
45.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粘结点,所述多个粘结点的尺寸不同。
46.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定位在所述粘结区域中的粘结条,以使得各所述粘结条彼此基本平行,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将所述粘结条隔开。
47.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的至少一个包括定位在中心的区域,所述定位在中心的区域没有或基本没有粘结剂。
48.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纺织物,所述第二纺织物在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的一侧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
49.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层叠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防水且透气的。
50.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包括:
张紧第一纺织物;
藉由第一粘结层粘合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以及
允许所述第一纺织物放松,以使得所述层叠物品在对应于所述粘结区域的区部中卷曲,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所述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以及
其中,所述层叠物品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剂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含氟聚合物。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防水且透气的。
54.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包括:
张紧功能性薄膜层;
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张紧的所述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第一纺织物,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以形成层叠物品;
允许所述层叠物品放松,使得所述层叠物品在对应于所述粘结区域的区部中卷曲,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所述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层叠物品在20%的伸长率时的拉伸力是所述第一纺织物的拉伸力的不到三倍。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剂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含氟聚合物。
57.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薄膜层是防水且透气的。
58.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张紧所述功能性薄膜层之前将弹性体薄膜层粘合到所述功能性薄膜层。
59.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包括:
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可收缩的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第一纺织物以形成层叠物品,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
收缩所述功能性薄膜,使得所述层叠物品在对应于所述粘结区域的区部中卷曲,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所述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物品朝向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卷曲。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已收缩的所述功能性薄膜在与所述第一纺织物相对的一侧将第二纺织物附着到已收缩的所述功能性薄膜。
62.一种形成层叠物品的方法,包括:
藉由第一粘结层将功能性薄膜层粘合到可收缩纺织物以形成层叠物品,所述第一粘结层包含粘结区域和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
收缩所述纺织物,使得所述层叠物品在对应于所述粘结区域的区部中卷曲,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功能性薄膜层和所述纺织物是为了提供设置在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处的层叠物品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可视地构成所述粘结区域的轮廓,
位于所述凸出部分之间的所述粘结区域的曲率半径从2毫米到50毫米
其中,所述基本无粘结剂的区域位于各所述粘结区域之间,并且各所述粘结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独特形状。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物品朝向已收缩的纺织物卷曲。
CN201380027404.3A 2012-03-28 2013-03-28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物品 Active CN104334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32,613 2012-03-28
US13/432,613 US9238344B2 (en) 2012-03-28 2012-03-28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bonded regions
US13/843,682 US9121130B2 (en) 2012-03-28 2013-03-15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bonded regions
US13/843,682 2013-03-15
US13/851,761 US9233520B2 (en) 2012-03-28 2013-03-27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dhesive regions
US13/851,761 2013-03-27
PCT/US2013/034428 WO2013149047A1 (en) 2012-03-28 2013-03-28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dhesive reg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4339A CN104334339A (zh) 2015-02-04
CN104334339B true CN104334339B (zh) 2017-05-10

Family

ID=4819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404.3A Active CN104334339B (zh) 2012-03-28 2013-03-28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物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233520B2 (zh)
EP (1) EP2830873B1 (zh)
JP (1) JP6208743B2 (zh)
KR (2) KR101944578B1 (zh)
CN (1) CN104334339B (zh)
CA (1) CA2867647C (zh)
HK (1) HK1201495A1 (zh)
RU (1) RU2014143196A (zh)
WO (1) WO20131490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8579B2 (en) 2014-02-07 2017-10-17 Under Armour, Inc. Bra with interior stretch support
US9717289B1 (en) * 2014-06-27 2017-08-01 Spanx, Inc. Garments having targeted compressive area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6154182A1 (en) 2015-03-23 2016-09-29 Donaldson Company, Inc. Pattern coated filter and method
JP2018533680A (ja) * 2015-11-16 2018-11-15 ダブリュ.エル.ゴア アンド アソシエーツ,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W.L. Gore & Associate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上半身衣類
CN111452437B (zh) * 2016-02-03 2022-07-22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织构化可透气纺织品层压体以及由其制备的服装
DE102016113704A1 (de) * 2016-07-26 2018-02-01 Ntt New Textile Technologies Gmbh Bekleidungsstück
CN111225999B (zh) * 2017-10-16 2022-03-29 哥伦比亚运动休闲北美公司 传导受限的热反射材料
JP2021532288A (ja) 2018-07-31 2021-11-25 ダブリュ.エル.ゴア アンド アソシエイ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W.L. Gore & Associates, Incorporated ポリエチレンフィルム
JP2021532287A (ja) 2018-07-31 2021-11-25 ダブリュ.エル.ゴア アンド アソシエイ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W.L. Gore & Associates, Incorporated ポリエチレンフィルム
KR101970630B1 (ko) * 2018-11-02 2019-04-22 주식회사 유엠에스 감성품질 향상을 위한 자동차 시트용 원단 합포방법
US20200322287A1 (en) * 2020-06-18 2020-10-08 Intel Corporation Switch-manage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oftware execution
EP4082495A1 (en) * 2021-04-28 2022-11-02 Ontex BV Laminate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said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uch laminate
KR102634264B1 (ko) 2023-10-18 2024-02-05 양재민 치아 무삭제가 가능한 라미네이트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치아 라미네이트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9076A (en) * 1953-09-21 1957-04-16 Frieder Laminated ballistic fabric
US3703730A (en) * 1971-09-27 1972-11-28 Quick Service Textiles Interlining
US4081301A (en) * 1975-10-30 1978-03-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attaching discrete, stretched elastic strands to predetermined isolated portions of disposable abosrbent products
JPS55177428U (zh) * 1979-06-05 1980-12-19
US4443511A (en) 1982-11-19 1984-04-17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Elastomeric waterproof laminate
US4532316A (en) 1984-05-29 1985-07-30 W. L. Gore & Assoc., Inc. Phase separating polyurethane prepolymers and elastomers prepared by reacting a polyol having a molecular weight of 600-3500 and isocyanate and a low molecular weight chain extender in which the ratios of reactants have a limited range
US4701964A (en) * 1986-07-29 1987-10-27 International Playtex, Inc. Garment having additional support to selected portions
US4816328A (en) 1987-11-13 1989-03-28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Breathable, non-linting laminate
US4862730A (en) 1988-10-03 1989-09-05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vapor transmission rate
US4935287A (en) 1989-08-30 1990-06-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retchable laminate constructions
US5364678A (en) 1989-10-17 1994-11-15 Malden Mills Industries, Inc. Windproof and water resistant composite fabric with barrier layer
US5628741A (en) * 1991-02-28 1997-05-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elastic feature having a prestrained web por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US5342434A (en) 1992-12-14 1994-08-30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Gas permeable coated porous membranes
US5286279A (en) 1992-12-14 1994-02-15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Gas permeable coated porous membranes
US5539072A (en) 1993-03-26 1996-07-23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Fabric laminates
AU688404B2 (en) 1994-09-02 1998-03-12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P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ompositions
EP0734660B1 (en) * 1995-03-30 1999-11-03 Playtex Apparel, Inc. Laminated fabric and garments made therefrom
CA2244017A1 (en) * 1998-07-28 2000-01-28 Stephane Tetreault Moisture-curable adhesive suture strip
MXPA01002482A (es) 1998-09-08 2003-03-10 Brookwood Companies Inc Material laminado resistente al agua, respirable y metodo para fabricar el mismo.
US6296921B1 (en) 1998-12-22 2001-10-02 Bay Mills Ltd Composite fabric
US6395383B1 (en) * 1999-12-13 2002-05-28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Chemical protective covering
US6562740B1 (en) * 2000-09-19 2003-05-13 Transhield Technology As Material for protecting articles having a nonwoven fabric bonded to a shrink film by an adhesive applied to the film in a pre-determined pattern
US6541589B1 (en) 2001-10-15 2003-04-01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Tetrafluoroethylene copolymer
US7531611B2 (en) 2005-07-05 2009-05-12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Copolymers of tetrafluoroethylene
US7601416B2 (en) * 2005-12-06 2009-10-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ragment and stab resistant flexible material with reduced trauma effect
US9782947B2 (en) * 2007-05-25 2017-10-10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Fire resistant laminate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8637144B2 (en) 2007-10-04 2014-01-28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Expandable TFE copolymers, method of making, and porous, expended articles thereof
US10364527B2 (en) 2007-10-24 2019-07-30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Burn protective materials
KR20100108515A (ko) * 2007-11-13 2010-10-07 이 아이 듀폰 디 네모아 앤드 캄파니 통기성 방수 의복
US9139669B2 (en) 2009-03-24 2015-09-22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Expandable functional TFE copolymer fine powder, the expandable functional products obtained therefrom and reaction of the expanded products
US9084447B2 (en) 2009-05-13 2015-07-2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Lightweight, durable apparel and laminates for making the same
US9944044B2 (en) 2010-05-06 2018-04-17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ontamination resistant air permeable fabric laminate and garments made therefrom
US9121130B2 (en) * 2012-03-28 2015-09-0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bonded reg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43808A (ko) 2014-12-17
JP2015512347A (ja) 2015-04-27
WO2013149047A1 (en) 2013-10-03
US9233520B2 (en) 2016-01-12
EP2830873A1 (en) 2015-02-04
RU2014143196A (ru) 2016-05-20
US20130280504A1 (en) 2013-10-24
CA2867647C (en) 2017-11-14
HK1201495A1 (zh) 2015-09-04
JP6208743B2 (ja) 2017-10-04
KR20170032482A (ko) 2017-03-22
KR101944578B1 (ko) 2019-01-31
CN104334339A (zh) 2015-02-04
CA2867647A1 (en) 2013-10-03
EP2830873B1 (en) 2020-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4339B (zh)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物品
CN105051286A (zh) 具有不连续粘结区的层叠制品
JP6709017B2 (ja) 立体物体を形成するための多層繊維材料
US9238344B2 (en)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bonded regions
US9121130B2 (en) Laminated articles having discontinuous bonded regions
CN108602303B (zh) 织构化可透气纺织品层压体以及由其制备的服装
KR960704700A (ko) 조절된 다공도를 갖는 캘린더링된 스펀본디드/멜트 블로운 라미네이트(Controlled Porosity, Calendered Spunbonded/Melt Blown Laminates)
KR20040011452A (ko) 이축 연신 재료
CA2268431A1 (en) Breathable elastic polymeric film laminates
JP2022008455A (ja) 延伸性ラミネート
KR101853532B1 (ko) 불연속 접착제 영역을 갖는 다층 텍스타일 물품
KR20210036960A (ko) 폴리에틸렌 필름
KR19990072678A (ko) 콤파운드직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