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4046A - 反向闭合伞 - Google Patents
反向闭合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34046A CN104334046A CN201380028088.1A CN201380028088A CN104334046A CN 104334046 A CN104334046 A CN 104334046A CN 201380028088 A CN201380028088 A CN 201380028088A CN 104334046 A CN104334046 A CN 1043340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 umbrella axle
- axle portion
- rod
- eng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1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collapsible rib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4—Devices for opening and for closing umbrella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2019/008—Umbrellas having upward pointing rib ends when closed, i.e. the lower dry side of the cover facing the outside when closed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将反向闭合伞(10)做成包括如下构件的结构;中棒(20),其在一端侧具有手柄(30);第一伞轴部(40),其外套在中棒(20)并配置为能够相对于中棒(20)滑动;第二伞轴部(50),其外套在第一伞轴部(40)并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滑动;第三伞轴(60),其外套在第一伞轴部(40)并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滑动,且配置在比第二伞轴部(50)靠中棒(20)另一端侧的位置;主骨架(70),其一端以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伞轴部;第一支承骨架(80),其一端以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伞轴部,并且该第一支承骨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能够与主骨架(70)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主骨架(70);以及第二支承骨架(90),其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70)的比支承第一支承骨架(80)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位,该第二支承骨架的另一端以能够相对于第三伞轴(6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三伞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被雨淋湿的面收纳于内部的反向闭合伞。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反向闭合伞,存在有本申请人以前申请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向闭合伞。据此,反向闭合伞构成为包括伞开闭部和贯穿伞开闭部的主杆,在伞开闭部配置有外套在主杆上的滑动杆和外套在滑动杆上的筒状杆。在滑动杆的顶端安装有主骨架和防水布的一端,在主骨架的中间部枢轴安装有第1支骨架的一端。另外,第1支骨架的另一端枢轴安装于筒状杆的基部。而且,第2支骨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第1支骨架的中间部。第2支骨架的另一端枢轴安装并配置于主骨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反向闭合伞中,由于第2支骨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形成于第1支骨架的支骨架嵌入槽内,因此,第1支骨架的强度不足,并且第2支骨架向主杆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受到第1支骨架的支骨架嵌入槽的限制,主骨架在位于与主杆的轴线正交的位置的前后需要较大的力,存在无法顺畅进行防水布的开闭动作的隐患,期望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第一支承骨架(专利文献1中的第1支骨架)的强度,并且能够顺畅地进行伞布料(专利文献1中的防水布)的开闭动作的反向闭合伞。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中,提供一种反向闭合伞,该反向闭合伞包括中棒、第一伞轴部及第二伞轴部而构成为三层轴结构,该中棒在一端侧具有手柄,该第一伞轴部套在中棒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中棒滑动,该第二伞轴部套在第一伞轴部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滑动;该反向闭合伞包括:主骨架,其一端以该主骨架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伞轴部,并且该主骨架安装有伞布料;以及第一支承骨架,其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伞轴部,并且该第一支承骨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能够与主骨架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主骨架;在闭合着伞布料的状态下,主骨架处于与伞布料一起被向中棒侧折叠,而使伞布料的表面被收纳于内部的状态;通过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中棒向中棒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第二伞轴部向中棒另一端侧滑动,从而利用第一支承骨架支承固定主骨架,使该主骨架动作到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其中,该反向闭合伞具有第三伞轴,该第三伞轴套在第一伞轴部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滑动,且该第三伞轴配置在比第二伞轴部靠中棒一端侧的位置;该反向闭合伞具有第二支承骨架,该第二支承骨架的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的比支承第一支承骨架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位,该第二支承骨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能够相对于第三伞轴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三伞轴。
据此,在主骨架的从闭合了伞布料时到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时的一系列的动作中,第二支承骨架的与主骨架之间的支承部分的移动轨迹不同于第一支承骨架的与主骨架之间的支承部分的移动轨迹,为了不对主骨架的转动造成障碍,需要用某种方法调整两者的动作。即,将反向闭合伞的骨架组成部分做成如下这样的曲柄滑块结构体,即,在能够沿着中棒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伞轴部的基础上还使用能够沿着中棒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三伞轴,来调整第二支承骨架的与主骨架之间的支承部分的动作和第一支承骨架的与主骨架之间的支承部分的动作,从而使主骨架的转动顺畅。
因此,不在第一支承骨架(专利文献1中的第1支骨架)上形成槽也可,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支承骨架的强度,并且能够使主骨架的转动顺畅,能够顺畅地进行伞布料的开闭动作。
另外,主骨架具有:主骨架基部,其一端以该主骨架基部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伞轴部;以及主骨架主体部,其一端以该主骨架主体部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基部的另一端;主骨架主体部的长度形成为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小于等于在从中棒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下的、从中棒到伞布料的外周缘的长度;在第二伞轴部配置有向中棒另一端侧方向延伸并能够收纳主骨架基部的筒状的工作筒部;主骨架基部的支承于第一伞轴部的部分在伞布料闭合时位于工作筒部内,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下位于工作筒部外。
据此,在主骨架基部的支承于第一伞轴部的部分在伞布料闭合时位于工作筒部内的期间,换言之,在主骨架基部抵接在工作筒部的内侧的期间内,限制主骨架基部转动,仅使主骨架主体部转动并打开。主骨架自其打开仅受到主骨架主体部的限制的状态,随着主骨架基部的支承于第一伞轴部的部分向工作筒部外移动,主骨架基部转动,从而成为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
特别是在像主骨架超过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下的、从中棒到伞布料的外周缘的长度,且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时主骨架向手柄侧弯曲那样的反向闭合伞的情况下,通过将主骨架做成经由仅使主骨架主体部打开的阶段和使主骨架基部打开的阶段的结构,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
另外,该反向闭合伞配置有止挡构件,该止挡构件形成为能够出入于中棒内外,并能使第二伞轴部位于中棒的规定位置;在第一伞轴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槽,止挡构件配置为能够在槽内行进;第二伞轴部形成为能够与止挡构件相卡合;在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在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第二伞轴部向中棒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能够与第三伞轴相抵接;第二支承骨架或主骨架形成为能够伸缩。
据此,利用止挡构件使第二伞轴部位于中棒的规定位置,抵接部与第三伞轴相抵接,使第三伞轴向中棒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第二支承骨架收缩为与动作对应的长度,或者使主骨架伸长为与动作对应的长度,因此,主骨架的转动顺畅,有助于顺畅地进行伞布料的开闭动作。
而且,通过使抵接部承接住第三伞轴并将其向上推,从而第二支承骨架将主骨架压入并对其进行支承,并且对伞布料施加张力,能够使伞布料的展开情况良好。
另外,构成为:在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在引导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在第一伞轴部的位于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解除部,该解除部形成为能够将止挡构件压入中棒内;在第二伞轴部配置有能够向与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锁定部和能够与止挡构件相卡合的锁板部;在锁定部配置有能与卡定部相卡定的被卡定部;卡定部与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在打开伞布料时,止挡构件被解除部压入中棒内并进入第一伞轴部的槽内而与锁板部相卡合,由此,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并且,止挡构件与锁定部相抵接而解除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闭合伞布料时,引导部与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第二伞轴部向卡定状态引导,并且,解除部与止挡构件相抵接而解除止挡构件与锁板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据此,在打开伞布料时,利用解除部将止挡构件压入中棒内并使其进入第一伞轴部的槽内,从而使止挡构件与锁板部相卡合,并且解除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能够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第二伞轴部滑动。另外,在闭合伞布料时,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第二伞轴部滑动,从而引导部的卡定部与锁定部的被卡定部相卡定,能够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因此能够提高伞布料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
另外,在闭合伞布料时,中棒与第一伞轴部之间的卡定解除,将第二伞轴部自第一伞轴部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滑动的状态向卡定状态引导,解除部解除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由此,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闭合时的动作。
另外,在中棒配置有止挡件,该止挡件朝向与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且能使第二伞轴部位于中棒的规定位置;在第一伞轴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槽,止挡件配置为能够在槽内行进;第二伞轴部形成为能够与止挡件相卡合;在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在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第二伞轴部向中棒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能够与第三伞轴相抵接;第二支承骨架或主骨架形成为能够伸缩。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主骨架的转动也很顺畅,也有助于顺畅地进行伞布料的开闭动作,并且能够使伞布料的展开情况良好。
另外,构成为:在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在引导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在第一伞轴部的位于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诱导部,该诱导部能够将止挡件诱导到槽内;在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有解除部,该解除部能够解除止挡件与第二伞轴部之间的卡合;在第二伞轴部配置有第一圆环板部和第二圆环板部,该第一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能够以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该第二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位于比第一圆环板部靠中棒一端侧的位置;在第一圆环板部配置有能够与止挡件相卡合的卡合部和通过与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止挡件与卡合部之间的卡合的第一转动作用部;在第二圆环板部配置有能与卡定部相卡定的被卡定部和通过与止挡件相抵接而解除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的第二转动作用部;卡定部与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在打开伞布料时,止挡件被诱导部诱导而进入第一伞轴部的槽内,与卡合部相抵接而使第一圆环板部转动,在止挡件与第一圆环板部的卡合部相卡合而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之后,止挡件与第二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第二圆环板部转动,从而解除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闭合伞布料时,引导部与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第二伞轴部向与第一伞轴部相卡定的卡定状态引导,并且,解除部与第一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第一圆环板部转动,解除止挡件与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据此,能够提高伞布料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闭合时的动作。
而且,通过使用圆环状的第一圆环板部、第二圆环板部,从而卡合部、被卡定部的移动为以中棒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伞轴部的尺寸。
另外,构成为:在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在引导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在第一伞轴部的位于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诱导部,该诱导部能够将止挡件诱导到槽内;在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有解除部,该解除部能够解除止挡件与第二伞轴部之间的卡合;在第二伞轴部配置有圆环板部,该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能够以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在圆环板部配置有能够与止挡件相卡合的卡合部、能与卡定部相卡定的被卡定部以及通过与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止挡件与卡合部之间的卡合的转动作用部;卡定部与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在打开伞布料时,止挡件被诱导部诱导而进入第一伞轴部的槽内,与卡合部相抵接而使圆环板部转动,解除了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之后,止挡件与圆环板部的卡合部相卡合而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闭合伞布料时,引导部与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第二伞轴部向与第一伞轴部相卡定的卡定状态引导,并且,解除部与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圆环板部转动,解除止挡件与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伞布料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也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闭合时的动作。
而且,通过使用圆环状的圆环板部,从而卡合部、被卡定部的移动为以中棒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伞轴部的尺寸。
另外,在第二伞轴部配置有自内周侧朝向中棒的轴线突出并能使第二伞轴部位于中棒的规定位置的突出片;在第一伞轴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槽;在中棒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二槽;突出片插入于第一槽内和第二槽内并且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槽内和第二槽内行进;突出片形成为能够与第二槽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相卡合;在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在使第一伞轴部相对于第二伞轴部向中棒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能够与第三伞轴相抵接;第二支承骨架或主骨架形成为能够伸缩。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有助于顺畅地进行伞布料的开闭动作,并且能够使伞布料的展开情况良好。
另外,构成为:在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在引导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在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有能够解除突出部与中棒之间的卡合的第一解除部;在第二伞轴部上配置有第一圆环板部、第二圆环板部以及解除板部,该第一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能够以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该第二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位于比第一圆环板部靠中棒一端侧的位置,能够以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该解除板部配置在第一圆环板部与第二圆环板部之间,能够沿着中棒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第二槽在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弯曲成能够限制突出片在中棒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第一槽具有其靠中棒另一端侧的部分形成得比其他部分宽的宽部,宽部具有形成为能够使突出片向弯曲部侧移动的突出片引导部;在第一圆环板部配置有能够与弯曲部相卡合的突出片和通过与第一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突出片与弯曲部之间的卡合的第一转动作用部;在解除板部配置有用于解除对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的限制的第二解除部;在第二圆环板部配置有能与卡定部相卡定的被卡定部和通过与第二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的第二转动作用部;卡定部与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第二伞轴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在打开伞布料时,突出片与第二槽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相抵接而使解除板部向中棒一端侧移动,解除板部的第二解除部与第二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第二圆环板部转动,从而解除卡定部与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并且,第一圆环板部的突出片被突出片引导部引导而与弯曲部相卡合,从而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闭合伞布料时,引导部与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第二伞轴部向卡定状态引导,并且,第一解除部与第一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解除弯曲部与第一圆环板部的突出片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第二伞轴部停止在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伞布料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也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闭合时的动作。
而且,通过使用圆环状的第一圆环板部、第二圆环板部,从而突出片、被卡定部的移动为以中棒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伞轴部的尺寸。
另外,构成为:伞布料包括主伞布料和辅助伞布料并形成为袋状;在从中棒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的状态下,辅助伞布料在距中棒规定范围处与主伞布料重叠,且辅助伞布料在外周缘部与主伞布料缝合在一起;主伞布料与中棒另一端侧端部安装在一起,辅助伞布料与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安装在一起,或者,主伞布料与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安装在一起,辅助伞布料与中棒另一端侧端部安装在一起。
由此,在闭合伞布料时,当使第一伞轴部向手柄侧滑动时,安装于第一伞轴部的靠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上的主伞布料或辅助伞布料被沿着中棒的轴线方向拉向中棒一端侧,形成为袋状的主伞布料和辅助伞布料被朝向与中棒的轴线正交的方向、换言之朝向中棒拉过来,能够进行施力以使主骨架朝向中棒闭合并且能够使伞布料的外形良好。在该情况下,在闭合伞布料时,从与中棒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伞布料在主伞布料与辅助伞布料之间的缝合部分弯曲而呈字母W形状,能够利用伞布料的形成为谷部的部分承接住雨水,防止雨水进入手柄侧。
另外,如果自中棒一端侧端部延伸设置手柄,且使手柄的把手部分位于自中棒的轴线错开的位置,则能够使第一伞轴部的滑动范围靠近中棒一端侧端缘,能够缩短反向闭合伞整体在中棒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如果将手柄形成为能够装卸,并将手柄形成为能够安装在中棒的两端部,则能够在闭合伞时将手柄换到中棒另一端侧,从而能够避免在拿着伞行进时积存于内部的雨水落下。
附图说明
图1是闭合本发明中的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闭合伞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打开反向闭合伞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是打开反向闭合伞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打开反向闭合伞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打开反向闭合伞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打开本发明中的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闭合伞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闭合反向闭合伞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闭合反向闭合伞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完成闭合反向闭合伞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图2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图3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图4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图6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图7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图8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是图9中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第一伞轴部、第二伞轴部和止挡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一伞轴部、主骨架、第一支承骨架、第二支承骨架与打开反向闭合伞后的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表示第一伞轴部、第三伞轴、主骨架、第一支承骨架、第二支承骨架与闭合反向闭合伞后的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21(a)是表示闭合状态的伞布料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图21(b)是表示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中的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闭合伞的变形例的闭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23是本发明中的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闭合伞的变形例的打开中途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4是本发明中的一实施方式的反向闭合伞的变形例的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25是本发明中的反向闭合伞的第二伞轴部的第一变形例的闭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26(a)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一伞轴部的俯视图,图26(b)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一伞轴部的仰视图,图26(c)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一伞轴部的侧视图,图26(d)是使图26(a)旋转90度后得到的俯视图,图26(e)是使图26(b)旋转90度后得到的仰视图,图26(f)是使图26(c)旋转90度后得到的主视图。
图27是第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8(a)是第一变形例的中棒和第一伞轴部的俯视图,图28(b)是俯视时使图28(a)旋转90度后得到的图,图28(c)是将第二伞轴部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图28(d)是将第二伞轴部分解后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8(d)是使图28(c)旋转90度后得到的图。
图29中的左列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的俯视图、侧视图,右列是将左列的图旋转90度后得到的俯视图、主视图。
图30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1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2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3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4是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5中的左侧是本发明中的反向闭合伞的第二伞轴部的第二变形例的侧视图,右侧是本发明中的反向闭合伞的第二伞轴部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36中的左列是将第二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中央列是将第二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分解后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右列是使纵剖视图旋转90度后得到的剖视图。
图37是本发明中的反向闭合伞的第二伞轴部的第三变形例的中棒和手柄的主视图。
图38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一伞轴部的主视图、侧视图。
图39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的分解立体图。其中,除解除板部以外的部分是从斜上方观察所得到的分解立体图。解除板部是从斜下方观察所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40中的左侧是第三变形例的主视图,右侧是第三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41中的左列是将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中央列是将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分解后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右列是使纵剖视图旋转90度后得到的剖视图。
图42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3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4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5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6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7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8是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伞轴部周边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中的反向闭合伞的一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纸面中的上下设为上下方向,将图1纸面中的左右设为左右方向,将图1纸面中的近前方向设为前,将图1纸面里侧方向设为后。另外,在图1~图21中,为了简化说明,省略了主骨架70、第一支承骨架80、第二支承骨架90、伞布料100等的一部分或全部。
如图1~图21所示,反向闭合伞10包括中棒20、第一伞轴部40、第二伞轴部50及第三伞轴60而构成为三层轴结构,该中棒20在下侧(一端侧)具有手柄30,该第一伞轴部40套在中棒20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中棒20滑动,该第二伞轴部50套在第一伞轴部40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滑动,该第三伞轴60套在第一伞轴部40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滑动,且该第三伞轴60配置在比第二伞轴部50靠中棒20下侧(一端侧)的位置。
而且,该反向闭合伞10包括:主骨架70,其一端以该主骨架70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伞轴部40,并且该主骨架70安装有伞布料100;第一支承骨架80,其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8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伞轴部50,并且该第一支承骨架80的另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80能够与主骨架70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主骨架70;以及第二支承骨架90,其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90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70的比支承第一支承骨架80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位,该第二支承骨架90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90能够相对于第三伞轴6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三伞轴60。
大概来说,反向闭合伞10是向与普通的伞相反的方向进行开闭动作的,即,在闭合着伞布料100的状态下,主骨架70处于与伞布料100一起被向中棒20侧折叠,而使伞布料100的后述的主伞布料101的表面101a被收纳于内部的状态,通过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中棒20向中棒20的上侧(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的上侧(另一端侧)滑动,从而利用第一支承骨架80和第二支承骨架90支承固定主骨架70,使主骨架70动作到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
如图1、19、20等所示,中棒20形成为四棱筒状,以能够出入于中棒20内外(左右)的方式配置有用于固定第一伞轴部40的下弹片21、上弹片22以及使第二伞轴部50相对于中棒20固定的止挡构件23。
如图18所示,止挡构件23与已有的弹片相同地由具有弹性的构件形成为长板状,其在下侧以能够相对于中棒2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中棒20,并且止挡构件23配置为自中棒20向右侧突出。止挡构件23形成为,当被压入中棒20内时向左侧变形,当解除压入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原,并自中棒20向右侧突出。如图11~图16所示,止挡构件23的上侧的端部具有向右侧(中棒20的外侧)突出的下突片24和上突片25,在主视时,形成为右侧开口的大致字母C形状。
下突片24形成为:在自中棒20突出的状态下,其上侧的端面24a形成为与中棒20的轴线方向正交且能够承接住后述的触发部55a,其下侧的端面24b形成为相对于端面24a倾斜。
上突片25形成为:在自中棒20突出的状态下,其下侧的端面25a形成为能够承接并卡合后述的触发部55a的形状,其上侧的端面25b形成为相对于中棒20的轴线倾斜。
如图1~图9、图20等所示,手柄30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包括沿着中棒20的轴线方向套在中棒20外侧的安装部31和自安装部31呈反L字状延伸设置并形成为能够用手把持的把手部32。把手部32配置为处在自中棒20的轴线离开的位置。
如图18、图19、图20等所示,第一伞轴部40包括主干部41、配置于下侧的移动操作部46以及配置于上侧的主骨架支承部48。
主干部41形成为四棱筒状,在右侧的壁沿着上下方向(中棒20的轴线方向)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的槽41a。在主干部41的外周面上分别配置有在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朝向与形成有槽41a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42、42。即,配置有自前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前侧突出的引导部42和自后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后侧突出的引导部42。
引导部42、42的上侧的端面形成为限制第二伞轴部50向下侧移动的卡定部42a、42a。
在主干部41的上侧的端部配置有解除部43,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闭合伞布料100时,该解除部43将止挡构件23压入中棒20内而解除使第二伞轴部50停止在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解除部43由诱导部44和滑动接触部45构成。
诱导部44的外形形状为三棱柱状,在主视时以从上侧向下侧去而变狭小的方式向右侧突出,并形成有能够向主干部41内诱导止挡构件23的通槽44a。
滑动接触部45由主体部41的从主干部41的诱导部44的下端到槽41a的、在止挡构件23通过时止挡构件23所接触的内表面部分构成。
移动操作部46形成为直径比主干部41的直径大且在中棒20的顶端侧具有缩径部分的、平滑的带有台阶的圆筒状。
移动操作部46包括沿上下方向贯穿并能够供主干部41嵌入的贯穿孔46a和沿左右方向贯穿并与贯穿孔46a连通且配置有锁定解除杆47的通孔46b。
移动操作部46的下侧的端部被切口成能够与手柄30的安装部31和把手部32的一部分相卡合。贯穿孔46a与通孔46b相连通的未图示的角部分形成为能够与下弹片21、上弹片22相卡合的形状。
移动操作部46的上侧的端面具有抵接部46c,在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的上侧滑动时,该抵接部46c能够与第三伞轴60相抵接。
锁定解除杆47具有防脱钩47a并插入通孔46b内,且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该锁定解除杆47通过将下弹片21或上弹片22压入中棒20内,能够解除移动操作部46同与其卡合的下弹片21或上弹片22之间的卡合。
主骨架支承部48在主干部41的上侧自主干部41的外周面向外侧呈圆盘状延伸设置并与主干部41一体形成。主骨架支承部48包括在外周面沿着上下方向(中棒20的轴线方向)形成为有底槽的安装槽48a和自外周面朝向中棒20的轴线形成为有底槽的线槽48b。另外,主干部41的槽41a是通过切去主骨架支承部48的一部分而形成的。
如图10~图18等所示,第二伞轴部50由主体部51、锁定部52、支承部54、锁板部55以及工作筒部56构成。
主体部51呈多棱筒状,在下侧具有底壁51a,并且该主体部51具有自底壁51a向上侧延伸的侧壁51b。
主体部51包括:安装孔51c,其从底壁51a的外周端缘到侧壁51b的中央部沿着上下方向(中棒20的轴线方向)在外周面上形成为贯穿孔;以及线槽51d,其从底壁51a的外周面朝向中棒20的轴线形成为有底槽。
底壁51a具有贯穿孔51e,该贯穿孔51e能够供中棒20和套在中棒2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40的主干部41贯穿并滑动,并且具有不与自主干部41突出的引导部42、42干涉的伸出部分。
锁定部52形成为矩形框状,向中棒20的基端侧突出形成有一对卡定片部52a。在卡定片部52a的内侧形成有能够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相卡定的被卡定部52b。锁定部52形成为卡定片部52a插入于在主体部51的底壁51a形成的未图示的安装长孔内而能够向左右方向(与中棒2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53向左侧对锁定部52施力。
支承部54包括底壁54a和肋部54b。
底壁54a具有与贯穿孔51e大致相同形状的贯穿孔54c,该贯穿孔54c能够供中棒20和套在中棒2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40的主干部41贯穿并滑动,并且具有不与自主干部41突出的引导部42、42干涉的伸出部分。
肋部54b形成为自底壁54a的贯穿孔54c周缘向上侧突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具有向右侧突出的开口肋部54d的大致凸框形状。自肋部54b的开口肋部54d附近延伸设置有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字母L形状的辅助肋部54e。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后述的锁板部55形成为能够配置在由开口肋部54d与辅助肋部54e包围起来的部分处。支承部54嵌入主体部51的内侧,并配置为利用主体部51与支承部54沿着上下方向夹入锁定部52。
锁板部55包括触发部55a和安装叶片部55b。
触发部55a呈平板状,主视时,形成为有棱角的大致字母J字形状,向上方弯曲的顶端部分的上侧的端面55c形成为能够与上突片25的端面25a相抵接并卡合。触发部55a的下侧的端面55d形成为能够与下突片24的端面24a相抵接。
安装叶片部55b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自触发部55a的右侧的端部分别向前后方向延伸,弯曲形成为能够从上方嵌入由支承部54的开口肋部54d与辅助肋部54e包围起来的部分处的形状。
锁板部55的触发部55a从上方嵌入开口肋部54d,安装叶片部55b嵌入由开口肋部54d与辅助肋部54e包围起来的部分处,从而锁板部55安装于支承部54。
工作筒部56形成为带台阶的圆筒状,其处于中棒20下侧的部分的直径形成得较大,以避免该部分与第三伞轴60干涉。工作筒部56具有缺口部56a,缺口部56a自下侧的端缘朝向上侧的端缘地形成,以避免与第二支承骨架90干涉。工作筒部56利用螺钉等连结于主体部51的侧壁51b、支承部54的肋部54b及支承部54的辅助肋部54e,并配置为向中棒20的顶端侧延伸。
如图1~图9、图18、图20等所示,第三伞轴60形成为圆盘状,包括能够供中棒20和套在中棒2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40的主干部41贯穿并滑动的贯穿孔60a、沿着上下方向(中棒20的轴线方向)在外周面上形成为有底槽的安装槽60b以及自外周面朝向轴线形成为有底槽的线槽60c。
如图1~图9、图19等所示,主骨架70包括主骨架基部71和主骨架主体部7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骨架70有8根。
主骨架基部71具有在闭合了伞布料100的状态下靠主骨架主体部72那一侧的端部自工作筒部56突出来的程度的长度。
主骨架基部71的一端在第一伞轴部40的主骨架支承部48的安装槽48a与线槽48b交叉的部分对齐未图示的安装孔,沿着线槽48b贯穿未图示的线并进行连结,从而主骨架基部71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转动。
主骨架基部71的另一端侧具有能够轴支承主骨架主体部72的铰链部71a。
主骨架主体部72在一端以该主骨架主体部72能够与主骨架基部71的铰链部71a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该铰链部71a。主骨架主体部72的长度形成为在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下的、从中棒20到伞布料100的外周缘的长度L相同的长度。另外,主骨架70当安装有伞布料100时,会在伞布料100张力的作用下弯曲,因此,是设为弯曲状态下的从中棒20到伞布料100的外周缘的长度。
如图1~图9、图19等所示,第一支承骨架80形成为棒状,其一端在第二伞轴部50的主体部51的安装孔51c与线槽51d交叉的部分对齐未图示的安装孔,沿着线槽51d贯穿未图示的线并进行连结,从而第一支承骨架80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转动,第一支承骨架80的另一端借助铰链构件81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主骨架主体部72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骨架80有8根。
如图1~图9、图19等所示,第二支承骨架90构成为被分割成基部91与顶部9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骨架90有8根。
基部91形成为棒状,其一端在第三伞轴60的线槽60c与安装槽60b交叉的部分对齐未图示的安装孔,沿着线槽60c贯穿未图示的线并进行连结,从而基部91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三伞轴60转动。
顶部92形成为棒状,其一端以该顶部92能够借助铰链构件93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主体部72的比支承第一支承骨架80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位,其另一端侧具有形成为截面呈字母V形状的内滑动部92a。
基部91的另一端侧具有形成为能够供内滑动部92a插入的筒状的外滑动部91a,外滑动部91a的靠第三伞轴60那一侧的端部闭塞。向外滑动部91a内插入内滑动部92a,从而基部91与顶部92连结起来。通过使内滑动部92a在外滑动部91a内滑动,从而第二支承骨架9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能够伸缩变化。利用外滑动部91a的闭塞的靠第三伞轴60那一侧的端部限制内滑动部92a的滑动,从而设定第二支承骨架90的长度方向上的最短长度。
伞布料100包括主伞布料101和辅助伞布料102。
主伞布料101被裁剪成为大致八边形状,在伞布料100闭合的状态下,能够向上侧弯曲,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时,如图6所示,能够反转而向下侧(手柄30侧)弯曲。
辅助伞布料102形成为在伞布料100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在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比主伞布料101的外周缘小的圆形状,辅助伞布料102重叠配置于主伞布料101的背面101b侧,并在外周缘部处与主伞布料101缝合,如图21(a)、图21(b)所示,形成为距中棒20规定距离的范围成为袋状。
主伞布料101安装于帽构件103并安装于中棒20上侧的端部。
辅助伞布料102安装于第一伞轴部40的主干部41的主骨架支承部48的上侧部分。
说明反向闭合伞10的功能、作用。如图1与图10、图2与图11那样,用图1~图17所示的附图所记载的○圈出的数字为分别对应的状态。另外,在图5中没有标记用○圈出的数字。另外,在图10~图17中,仅在图14中用双点划线示出第三伞轴60。
在图1中,在反向闭合伞10的主骨架70朝向中棒20折叠,伞布料100闭合的状态下,第一伞轴部40在移动操作部46处与手柄30相卡合并且被下弹片21固定。第二伞轴部50在第一伞轴部40的上侧被卡定。
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主骨架支承部48的部分位于工作筒部56内且主骨架基部71沿着上下方向(中棒20的轴线方向)配置。第二支承骨架90呈延伸为最大限度的状态,第三伞轴60处于被拉到靠第二伞轴部50这一侧的状态。
此时,如图10所示,锁定部52处于被弹簧53推压到左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52b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相卡定的状态,第二伞轴部50向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图2中,是将锁定解除杆47压入并解除第一伞轴部40与中棒20之间的锁定,从而第一伞轴部40滑动到中棒20上侧的状态。除这一点以外,处于与图1相同的状态。
在图11中,示出了借助诱导部44的通槽44a和滑动接触部45,止挡构件23的下突片24被压入中棒20内,并且止挡构件23的上突片25被压入中棒20内且刚要与触发部55a卡合之前的状态。此时,下突片24被压入至触发部55a能够通过的状态并与触发部55a相抵接。锁定部52处于被弹簧53推压到左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52b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相卡定的状态。
在图12中处于如下状态,即止挡构件23通过解除部43进入槽41a内而能够行进,并且触发部55a的上侧的端面55c与上突片25的端面25a相卡合,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上侧的移动受到限制。下突片24与锁定部52相抵接,使锁定部52向右侧移动,解除被卡定部52b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之间的卡定状态。此时,利用触发部55a的上侧的端面55c与上突片25的端面25a之间的卡合,防止了下突片24被压入中棒20内,从而使锁定部52向右侧的移动可靠。由此,第一伞轴部4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朝向中棒20的上侧滑动。
在图3中,主骨架基部71位于工作筒部56内而要打开的趋势受到限制。位于工作筒部56外的主骨架主体部72开始打开。
在图4中,主骨架基部71与图3相同地位于工作筒部56内而要打开的趋势受到限制。位于工作筒部56外的主骨架主体部72处于与中棒20正交的状态。第三伞轴60处于如下状态,即,随着主骨架主体部72打开而向中棒20的下侧移动,第三伞轴60的下侧的端面与抵接部46c相抵接。另外,在第三伞轴60抵接于抵接部46c之前,第二支承骨架9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都不发生变化。
在图13中,除了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随着第一伞轴部40的移动而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移动到中棒20的上侧以外,皆与图12相同。
当第一伞轴部40自图4中的状态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的上侧移动时,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主骨架支承部48的部分位于工作筒部56外,即,工作筒部56对主骨架基部71的限制被解除,主骨架基部71打开。而且,主骨架基部71的打开呈在所安装的伞布料100的阻力作用下相对于中棒20打开了45°左右的状态,主骨架主体部72自主骨架基部71的顶端侧向下侧延伸,从而各个主骨架70弯曲为日语假名へ字状(鸥翼状),自伞布料100朝向中棒20侧折叠的状态成为如图5所示向手柄30侧折回的(反转的)状态。
此时,在第三伞轴60的下侧的端面与抵接部46c相抵接的状态下,第一伞轴部40进行移动,并且基部91的外滑动部91a与顶部92的内滑动部92a相对滑动,与该动作状态相对应地,第二支承骨架9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变短。
当自各个主骨架70如图5所示呈日语假名へ字状的状态,进一步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的上侧移动时,由于外滑动部91a的靠第三伞轴60那一侧的端部闭塞,因此,内滑动部92a的滑动受到限制而第二支承骨架9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变得最短,在该状态下,第二支承骨架90向斜上侧上推主骨架主体部72的比支承于第一支承骨架80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分并支承主骨架70,并且对伞布料100施加张力。
此时,第三伞轴60被抵接部46c上推到工作筒部56内,并且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主骨架支承部48的部分被推上去,从而如图6所示那样,呈各个主骨架70向下侧弯曲,伞布料100完全打开的状态。
即,在使伞布料100反转的阶段和对伞布料100施加张力的阶段之间设置时间差,从而使打开伞布料100时的一系列的动作顺利进行,并且对伞布料100施加所需的张力。
然后,第一伞轴部40的移动操作部46与上弹片22相卡合,从而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中棒20固定。
在图14中,触发部55a的下侧的端面55d与下突片24的端面24a相抵接,从而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另外,锁定部52与下突片24之间的抵接解除,从而锁定部52在施力构件的作用下返回左侧。伴随着第一伞轴部40向中棒20上侧的移动,引导部42的位置移动到了上侧。
在图7中,压入锁定解除杆47,解除第一伞轴部40与中棒20之间的锁定,使第一伞轴部40向中棒20的下侧滑动,解除第二支承骨架90对主骨架70的支承和对伞布料100施加的张力,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主骨架支承部48的部分位于工作筒部56内,即,工作筒部56的上侧的端部与主骨架基部71相抵接并以主骨架基部71闭合的方式对其进行限制。主骨架基部71与主骨架主体部72闭合,从而第二支承骨架90的、基部91的外滑动部91a与顶部92的内滑动部92a相对滑动,与该动作状态相对应地,第二支承骨架9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自最短的状态慢慢地变长。
在图15中,是锁定部52的被卡定部52b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滑动接触的状态,利用引导部42的右侧的端面克服弹簧53的作用力并且向右侧引导被卡定部52b。
在图8中处于第二伞轴部50与止挡构件23之间的卡合刚要被解除之前的状态,是主骨架70朝向中棒20折叠且伞布料100闭合的状态。
在图16中,锁定部52处于被引导部42的引导结束并被弹簧53推压到左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52b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相卡定的状态。然后,止挡构件23开始通过解除部43,自槽41a内退出并且被压入中棒20内,解除触发部55a的下侧的端面55d与下突片24的端面24a之间的卡合,并且触发部55a越过下突片24朝向下侧移动。
在图9中示出了如下状态,即,第一伞轴部40的移动完成,在移动操作部46处与手柄30相卡合并且被下弹片21固定,返回到与图1的状态相同的状态。第二支承骨架90呈延伸为最大限度的状态,第三伞轴60处于被拉到靠第二伞轴部50这一侧的状态。
在图17中,随着第一伞轴部40向中棒20下侧的移动,止挡构件23自槽41a的退出完成,返回到与图10的状态相同的状态。
说明伞布料100的功能作用。
在闭合伞布料100的一系列的动作时,当自图21(b)的状态使第一伞轴部40向手柄30侧滑动时,由于主伞布料101与中棒20的上侧的端部安装并固定在一起,辅助伞布料102被安装于第一伞轴部40的主干部41的主骨架支承部48的上侧部分,因此辅助伞布料102被沿着中棒20的轴线方向拉向下侧。
此时,如图21(a)所示,形成为袋状的主伞布料101和辅助伞布料102被朝向与中棒20的轴线正交的方向、换言之朝向中棒20拉过来。然后,进行施力以使安装于主伞布料101和辅助伞布料102并与它们一体化的主骨架70朝向中棒20闭合,并且使伞布料100的外形良好。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从与中棒20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伞布料100在主伞布料101与辅助伞布料102之间的缝合部分弯曲而呈字母W形状,能够利用伞布料100的形成为谷部的部分承接住雨水。
在上述结构的反向闭合伞10中,包括中棒20、第一伞轴部40及第二伞轴部50而构成为三层轴结构,该中棒20在一端侧具有手柄30,该第一伞轴部40套在中棒20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中棒20滑动,该第二伞轴部50套在第一伞轴部40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滑动,该反向闭合伞10包括:主骨架70,其一端以该主骨架70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伞轴部40,并且该主骨架70安装有伞布料100;以及第一支承骨架80,其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8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伞轴部50,并且该第一支承骨架80的另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80能够与主骨架70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主骨架70。
而且,是如下结构的反向闭合伞:在闭合着伞布料100的状态下,主骨架70处于与伞布料100一起被向中棒20侧折叠,而使伞布料100的主伞布料101的表面101a被收纳于内部的状态,通过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中棒20向中棒20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另一端侧滑动,从而利用第一支承骨架80支承固定主骨架70,使主骨架70动作到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
而且,该反向闭合伞还包括:第三伞轴60,其套在第一伞轴部40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滑动,且该第三伞轴60配置在比第二伞轴部50靠中棒20一端侧的位置;以及第二支承骨架90,其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90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70的比支承第一支承骨架80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位,该第二支承骨架90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90能够相对于第三伞轴6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三伞轴60。
据此,在主骨架70的从闭合了伞布料100时到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时的一系列的动作中,第二支承骨架90的与主骨架70之间的支承部分的移动轨迹不同于第一支承骨架80的与主骨架70之间的支承部分的移动轨迹,为了不对主骨架70的转动造成障碍,需要用某种方法调整两者的动作。即,将反向闭合伞10的骨架组成部分做成如下这样的曲柄滑块结构体,即,在能够沿着中棒2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伞轴部50的基础上还使用能够沿着中棒2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三伞轴60,来调整第二支承骨架90的与主骨架70之间的支承部分的动作和第一支承骨架80的与主骨架70之间的支承部分的动作,从而使主骨架70的转动顺畅。
因此,不在第一支承骨架80上形成槽也可,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支承骨架80的强度,并且能够使主骨架70的转动顺畅,能够顺畅地进行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
另外,主骨架70具有:主骨架基部71,其一端以该主骨架基部71能够相对于第一伞轴部4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伞轴部40;以及主骨架主体部72,其一端以该主骨架主体部72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骨架基部71的另一端,主骨架主体部72的长度形成为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小于等于在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下的、从中棒20到伞布料100的外周缘的长度,在第二伞轴部50配置有向中棒20另一端侧方向延伸并能够收纳主骨架基部71的筒状的工作筒部56,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第一伞轴部40的部分在伞布料100闭合时位于工作筒部56内,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下位于工作筒部56外。
据此,在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第一伞轴部40的部分在伞布料100闭合时位于工作筒部56内的期间,换言之,在主骨架基部71抵接在工作筒部56的内侧的期间内,限制主骨架基部71转动,仅使主骨架主体部72转动并打开。主骨架70自其打开仅受到主骨架主体部72的限制的状态,随着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第一伞轴部40的部分向工作筒部56外移动,主骨架基部71转动,从而成为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
特别是在像主骨架70超过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下的、从中棒20到伞布料100的外周缘的长度,且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时主骨架70向手柄30侧弯曲那样的反向闭合伞的情况下,通过将主骨架70做成经由仅使主骨架主体部72打开的阶段和使主骨架基部71打开的阶段的结构,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
另外,该反向闭合伞配置有止挡构件23,该止挡构件23形成为能够出入于中棒20内外,并能使第二伞轴部50位于中棒20的规定位置处,在第一伞轴部40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槽41a,止挡构件23配置为能够在槽41a内行进,第二伞轴部50形成为能够与止挡构件23相卡合,在第一伞轴部40的靠中棒20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46c,在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46c能够与第三伞轴60相抵接。
据此,利用止挡构件23使第二伞轴部50位于中棒20的规定位置,抵接部46c与第三伞轴60相抵接,使第三伞轴60向中棒20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第二支承骨架90收缩为与动作对应的长度,因此,主骨架70的转动顺畅,有助于顺畅地进行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
而且,通过使抵接部46c承接住第三伞轴60并将其向上推,从而第二支承骨架90将主骨架70压入并对其进行支承,并且对伞布料100施加张力,能够使伞布料100的展开情况良好。
而且,由于在使伞布料100反转的阶段和对伞布料100施加张力的阶段之间设置了时间差,因此能够使打开伞布料100时的一系列的动作顺畅,并且对伞布料100施加所需的张力。
另外,在第一伞轴部40的外周面配置有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朝向与形成有槽41a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42,在引导部42的靠中棒20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42a,在第一伞轴部40的位于中棒20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解除部43,该解除部43形成为能够将止挡构件23压入中棒20内,在第二伞轴部50配置有能够向与中棒2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锁定部52和能够与止挡构件23相卡合的锁板部55,在锁定部52配置有能与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相卡定的被卡定部52b。
而且,卡定部42a与被卡定部52b相卡定,在闭合了伞布料100的状态时限制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一端侧移动,在打开伞布料100时,止挡构件23被解除部43压入中棒20内并进入第一伞轴部40的槽41a内而与锁板部55相卡合,由此,使第二伞轴部50位于中棒20的规定位置,并且,止挡构件23与锁定部52相抵接而解除卡定部42a与被卡定部52b之间的卡定。另外,构成为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闭合伞布料100时,引导部42与被卡定部52b相对滑动而向卡定状态引导第二伞轴部50,并且解除部43与止挡构件23相抵接而解除止挡构件23与锁板部55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第二伞轴部50停止在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据此,在打开伞布料100时,利用解除部43将止挡构件23压入中棒20内并使其进入第一伞轴部40的槽41a内,从而使止挡构件23与锁板部55相卡合,并且解除卡定部42a与被卡定部52b之间的卡定,能够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滑动。
另外,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滑动,从而引导部42的卡定部42a与锁定部52的被卡定部52b相卡定,能够限制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一端侧移动,因此能够提高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
另外,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中棒20与第一伞轴部40之间的卡定解除,将第二伞轴部50自第一伞轴部4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滑动的状态向卡定状态引导,解除部43解除使第二伞轴部50停止在规定位置处的状态,由此,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100闭合时的动作。
另外,如果自中棒20一端侧的端部延伸设置手柄30,且使手柄30的把手部32位于自中棒20的轴线错开的位置,则能够使第一伞轴部40的滑动范围靠近中棒20一端侧端缘,能够缩短反向闭合伞10整体在中棒20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构成为:伞布料100包括主伞布料101和辅助伞布料102并形成为袋状,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在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下,辅助伞布料102在距中棒20规定范围处与主伞布料101重叠,主伞布料101与中棒20另一端侧端部安装在一起,辅助伞布料102与第一伞轴部40的靠中棒20另一端侧的端部安装在一起。
由此,在闭合伞布料100时,当使第一伞轴部40向手柄30侧滑动时,辅助伞布料102被沿着中棒20的轴线方向拉向中棒20一端侧,主伞布料101和辅助伞布料102被朝向与中棒20的轴线正交的方向、换言之朝向中棒20拉过来,能够进行施力以使主骨架70朝向中棒20闭合并且能够使伞布料100的外形良好。而且,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从与中棒20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伞布料100在主伞布料101与辅助伞布料102之间的缝合部分弯曲而呈字母W形状,能够利用伞布料100的形成为谷部的部分承接住雨水,防止雨水进入手柄30侧。
另外,如果将手柄30形成为能够装卸,并将手柄30形成为能够安装在中棒20的两端部,则能够在闭合伞时将手柄30换到中棒20另一端侧,从而能够避免在拿着伞行进时积存于内部的雨水落下。
图22~图24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以下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全部或一部分说明。
主骨架110构成为被分割成主骨架基部71与主骨架主体部112。
主骨架主体部112构成为被分割成基部113与顶部114。
基部113形成为靠主骨架基部71那一侧的端部闭塞的圆筒状,其在靠主骨架基部71那一侧的端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主骨架基部71转动。基部113的内周面形成为能够供后述的内滑动部114a插入的外滑动部113a。
顶部114形成为棒状,其靠基部113那一侧的端部形成为能够插入外滑动部113a内的内滑动部114a。顶部114以能够与后述的第二支承骨架120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二支承骨架120的一端。
向外滑动部113a内插入内滑动部114a,从而基部113与顶部114连结起来。通过使内滑动部114a在外滑动部113a内滑动,从而主骨架110的长度能够伸缩变化。利用外滑动部113a的闭塞的靠主骨架基部71那一侧的端部限定内滑动部114a的滑动,从而设定主骨架110的长度方向上的最短长度。
第二支承骨架120由一根棒构件形成,其一端以第二支承骨架120能够与顶部114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顶部114,其另一端以第二支承骨架120能够相对于第三伞轴6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三伞轴60。
当自各个主骨架110如图23所示那样呈日语假名へ字状的状态,进一步使第一伞轴部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50向中棒20的上侧移动时,如图24所示,内滑动部114a被确定了长度的第二支承骨架120从外滑动部113a拉出来,在主骨架110被拉出来而达到最长的状态下,第二支承骨架120向斜上侧上推主骨架主体部112的比支承于第一支承骨架80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分并支承主骨架110,并且对伞布料100施加张力。
此时,第三伞轴60被抵接部46c上推到工作筒部56内,并且主骨架基部71的支承于主骨架支承部48的部分被推上去,从而如图24所示那样,呈各个主骨架70向下侧弯曲,伞布料100完全打开的状态。
然后,随着闭合主骨架基部71与主骨架主体部112,主骨架110的、基部113的外滑动部113a与顶部114的内滑动部114a相对滑动,与该动作状态相应地,主骨架110自被拉出来且最长的状态慢慢地变短。外滑动部113a的靠主骨架基部71那一侧的端部闭塞,因此,如图22所示,主骨架110的长度维持为规定的最短长度,保持伞布料100的外形。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使主骨架110伸缩变化为与动作对应的长度,因此,主骨架110的转动也很顺畅,也能够使打开伞布料100时的一系列的动作顺畅,并且能够对伞布料100施加所需的张力。
使用图25~图34说明上述第二伞轴部的第一变形例。在以下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全部或一部分说明。另外,关于箭头所示的方向,将前方设为F,将后方设为RE,将左方设为L,将右方设为R。另外,各个附图中的中心线C是中棒130的轴线,并且是第一伞轴部140、第二伞轴部160的轴线。
如图25、图28、图29等所示,在中棒130上配置有用于将第二伞轴部150固定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的止挡件131、132。
止挡件131形成为四棱柱状,自中棒130的右侧的面向右方突出,止挡件132自中棒130的左侧的面向左方突出。
止挡件131、132形成为上侧的端面131a、132a与中棒130的轴线方向(上下方向)正交,并能够承接住后述的卡合部165a、165b。
如图25、图26、图29等所示,第一伞轴部140具有形成为能够供中棒130贯穿的贯穿孔140a,该第一伞轴部140包括主干部141、配置于下侧的移动操作部46以及配置于上侧的主骨架支承部146。
主干部141形成为四棱筒状,在右侧的壁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30的轴线方向)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的槽142,在左侧的壁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30的轴线方向)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的槽143。
在主干部141的外周面上分别配置有引导部144、145,该引导部144、145在从中棒13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分别朝向与形成有槽142、143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突出。即,引导部144、145形成为四棱筒状,并配置为分别自主干部141的前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前侧突出和自主干部141的后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后侧突出。
引导部144、145的上侧的端面形成为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150向下侧移动的卡定部144a、145a。
主骨架支承部146在主干部141的上侧自主干部141的外周面向外侧呈圆盘状延伸设置并与主干部141一体形成。主骨架支承部146包括多个在外周面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30的轴线方向)形成为有底槽的安装槽146a和自外周面朝向中棒130的轴线形成为有底槽的线槽146b。
在主骨架支承部146的上侧的端部配置有诱导部147、148,在自完全打开了伞布料100的状态闭合伞布料100时,该诱导部147、148向槽142、143内诱导止挡件131、132。
诱导部147、148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为自贯穿孔140a朝向主骨架支承部146的外周面的有底槽。在本变形例中,诱导部147形成为朝向右侧的有底槽,诱导部148形成为朝向左侧的有底槽。
在主骨架支承部146的下表面上配置有能够解除止挡件131、132与第二伞轴部160之间的卡合的解除部149、150。解除部149、150在与主骨架支承部146的轴线同心的圆周上向下方突出配置有多个,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
解除部149、150的下表面形成为供后述的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165f滑动的滑动面149a、150a。
如图27~图29所示,第二伞轴部160包括主体部161、第二圆环板部162、支承部164、第一圆环板部165、压板部166以及工作筒部167。
主体部161包括底壁161a、圆周壁部161r、外壁部161k、161l、161m以及内壁部161n、161o、161p、161q。
底壁161a形成为圆盘状,包括多个在外周面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30的轴线方向)形成为有底槽的安装槽161b和自外周面朝向中棒130的轴线形成为有底槽的线槽161c。
第一支承骨架8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安装槽161b与线槽161c的交叉点处。
底壁161a具有能够供中棒130和套在中棒13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140的主干部141贯穿并滑动的矩形的贯穿孔161d。在贯穿孔161d的前后的边上配置有避让槽161e、161f,避让槽161e、161f形成为自贯穿孔161d前后的边朝向外周缘部的有底槽,以避免与自主干部141突出的引导部144、145干涉。
底壁161a的位于贯穿孔161d左右附近的部分,且是后述的内壁部161q与内壁部161n之间从左右方向观察时的间隔部分的上表面以及内壁部161o与内壁部161p之间从左右方向观察时的间隔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为用于承接住止挡件131、132的承接部161g、161h。
在底壁161a的上表面配置有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平板状的弹簧座161i、161j。
圆周壁部161r自底壁161a的外周端缘向上方延伸,形成为圆筒状。
外壁部161k、161l、161m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自圆周壁部161r向上方延伸,以等间隔配置。
内壁部161n、161o、161p、161q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以包围底壁161a的中央部和贯穿孔161d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在与外壁部161k、161l、161m同心的圆周上,以隔着避让槽161f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61n和内壁部161o,以隔着避让槽161e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61p和内壁部161q。
第二圆环板部162形成为圆环框状。在第二圆环板部162的内侧配置有:被卡定部162a、162b,其能够与引导部144的卡定部144a、引导部145的卡定部145a相卡定;以及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162f,其能够与止挡件131、132相抵接而解除卡定部144a、145a与被卡定部162a、162b之间的卡定。
被卡定部162a、162b自第二圆环板部162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被卡定部162a配置于后侧,被卡定部162b配置于前侧。
被卡定部162a、162b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后述的引导部144、145滑动的滑动面162c、162d。
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162f自第二圆环板部162的内周面向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配置于右侧,第二转动作用部162f配置于左侧。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162f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止挡件131、132滑动的滑动面162g、162h。
第二圆环板部162具有弹簧配置部162i、162j,弹簧配置部162i、162j是在被卡定部162a、162b附近自外周缘朝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呈圆弧状切口而形成的,能够供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163a、163b配置。
第二圆环板部162从上侧嵌入主体部161的圆周壁部161r与内壁部161n、161o、161p、161q之间,形成为能够以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动作。
在第二圆环板部162的弹簧配置部162i、162j配置有弹簧163a、163b,弹簧163a的一端、弹簧163b的一端与弹簧配置部162i、162j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弹簧163a的另一端、弹簧163b的另一端与弹簧座161j、161i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在从上侧观察时,第二圆环板部162受到朝向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前侧的作用力。
支承部164包括底壁164a、外壁部164g、164h、164i以及内壁部164j、164k、164l、164m。
底壁164a形成为圆盘状,具有能够供中棒130和套在中棒13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140的主干部141贯穿并滑动的矩形的贯穿孔164b。
在贯穿孔164b的前后的边上配置有避让槽164c、164d,避让槽164c、164d形成为自贯穿孔164b前后的边朝向底壁164a的外周缘部的有底槽,以避免与自主干部141突出的引导部144、145干涉。
在贯穿孔164b的左右的边上配置有避让槽164e、164f,避让槽164e、164f形成为自贯穿孔164b左右的边朝向底壁164a的外周缘部的有底槽,以避免与自中棒130突出的止挡件131、132干涉。
外壁部164g、164h、164i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自底壁164a的外周端缘向上方延伸,以等间隔配置。外壁部164g、164h、164i之间的各个间隙部分形成为能够与外壁部161k、161l、161m相咬合。
内壁部164j、164k、164l、164m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以包围底壁164a的中央部和贯穿孔164b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在与外壁部164g、164h、164i同心的圆周上,以隔着避让槽164d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64j和内壁部164k,以隔着避让槽164e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64k和内壁部164l,以隔着避让槽164c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64l和内壁部164m,以隔着避让槽164f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64m和内壁部164j。
在底壁164a的上表面配置有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平板状的弹簧座164n、164o。
第一圆环板部165形成为圆环框状。在第一圆环板部165的内侧配置有:卡合部165a、165b,其能够与止挡件131、132相卡合;以及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165f,其通过与主骨架支承部146的解除部149、150相抵接而解除止挡件131、132与卡合部165a、165b之间的卡合。
卡合部165a、165b自第一圆环板部165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卡合部165a配置于右侧,卡合部165b配置于左侧。
卡合部165a、165b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止挡件131、132滑动的滑动面165c、165d。
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165f自第一圆环板部165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在比卡合部165a、165b靠上侧的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配置于卡合部165a的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后侧,第一转动作用部165f配置于卡合部165b的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后侧。
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165f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解除部149、150滑动的滑动面165g、165h。
第一圆环板部165具有弹簧配置部165i、165j,弹簧配置部165i是在俯视时在卡合部165a与第一转动作用部165f之间的中间位置自外周缘朝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呈圆弧状切口而形成的,弹簧配置部165j是在俯视时在卡合部165b与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之间的中间位置自外周缘朝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呈圆弧状切口而形成的,弹簧配置部165i、165j能够供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166a、166b配置。
第一圆环板部165从上侧嵌入支承部164的外壁部164g、164h、164i与内壁部164j、164k、164l、164m之间,形成为能够以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动作。在第一圆环板部165的弹簧配置部165i、165j配置有弹簧166a、166b,在俯视时,弹簧166a的一端、弹簧166b的一端与弹簧配置部165i、165j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弹簧166a的另一端、弹簧166b的另一端与弹簧座164o、164n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从上侧观察时,第一圆环板部165受到朝向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前侧的作用力。
压板部166包括圆环板状的顶板部166a和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并自顶板部166a的外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66b、166c、166d。侧壁部166b、166c、166d形成为与主体部161的外壁部161k、161l、161m、圆周壁部161r及支承部164的外壁部164g、164h、164i对应的圆弧状,上述主体部161的外壁部161k、161l、161m、圆周壁部161r与支承部164的外壁部164g、164h、164i卡合在一起而形成为圆筒状。
工作筒部167形成为圆筒状。工作筒部167具有自下侧的端缘朝向上侧的端缘切成与压板部166的侧壁部166b、166c、166d对应的形状的缺口部167a、167b、167c。
工作筒部167形成为缺口部167a能够与侧壁部166b相咬合、缺口部167b能够与侧壁部166c相咬合、缺口部167c能够与侧壁部166d相咬合。
工作筒部167被螺钉等紧固连结于支承部164,并配置为向中棒130的顶端侧延伸。
使嵌入有第二圆环板部162的主体部161的外壁部161k、161l、161m与嵌入有第一圆环板部165的支承部164的外壁部164g、164h、164i的间隙部分相咬合,从下方依次配置主体部161、第二圆环板部162、支承部164、第一圆环板部165。压板部166从上侧嵌合,使缺口部167a与侧壁部166b相咬合、缺口部167b与侧壁部166c相咬合、缺口部167c与侧壁部166d相咬合,压板部166和工作筒部167通过螺栓紧固等方法与支承部164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第二伞轴部160。
说明上述第二伞轴部160的功能、作用。
在图30~图34中,为从右侧观察的状态下的图,为了便于理解而用实线表示与动作相关的位于右侧的止挡件131、卡合部165a、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及被卡定部162a、162b来进行说明。另外,在作为相反侧的左侧,功能作用也是相同的。
在图29中,反向闭合伞10是如图25所示闭合的状态,此时,第二圆环板部162处于被弹簧163a、163b推压到从上方观察时顺时针前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162a、162b分别与引导部144的卡定部144a、引导部145的卡定部145a相卡定的状态,第二伞轴部160相对于第一伞轴部140向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该状态与图10相对应。
当使第一伞轴部140向中棒130的上侧滑动时,如图30所示,止挡件131被诱导部147诱导而进入第一伞轴部140的槽142内,与卡合部165a的滑动面165c相抵接,从而使第一圆环板部165绕从上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该状态与图11相对应。
然后,如图31所示,第一圆环板部165在弹簧166a、166b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止挡件131与第一圆环板部165的卡合部165a相卡合,从而处于第二伞轴部160向中棒130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然后,当使第一伞轴部140进一步向上侧移动时,如图32所示,止挡件131与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的滑动面162g相抵接而使第二圆环板部162转动,分别解除卡定部144a、145a与被卡定部162a、162b之间的卡定。
然后,呈第二圆环板部162的被卡定部162a、162b与引导部144、145滑动接触的状态,利用引导部144、145的从上侧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侧的端面克服弹簧163a、163b的作用力,并且向从上侧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侧引导被卡定部162a、162b。
由此,第一伞轴部14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160朝向中棒130的上侧滑动。该状态与图12相对应。
然后,当使第一伞轴部140进一步移动时,第一伞轴部140的移动操作部46与上弹片22相卡合,第一伞轴部140相对于中棒130固定。该状态与图14相对应。另外,止挡件131与主体部161的底壁161a的承接部161g相抵接,而限制第二伞轴部160向上侧移动。
图33示出了使第一伞轴部140相对于中棒130向下侧移动且第二圆环板部162的被卡定部162a、162b与引导部144的卡定部144a、引导部145的卡定部145a刚要滑动接触之前的状态。此时,卡合部165a的下侧的端面与止挡件131的上侧的端面相抵接,从而第二伞轴部160向中棒130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图34中,处于被卡定部162a、162b被引导部144、145的引导结束,被弹簧163a、163b推压到顺时针方向前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162a、162b与引导部144的卡定部144a、引导部145的卡定部145a相卡定的状态。
然后,解除部149的滑动面149a与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的滑动面165g相抵接而使第一圆环板部165转动,解除止挡件131与卡合部165a之间的卡合。解除使第二伞轴部160停止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该状态与图16相对应。
由此,随着第一伞轴部140向中棒130的下侧的移动,止挡件131自槽142的退出完成。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利用止挡件131、132使第二伞轴部160位于中棒130的规定位置,抵接部46c与第三伞轴60相抵接,使第三伞轴60向中棒130的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第二支承骨架90收缩为与动作对应的长度,或者使主骨架70伸长为与动作对应的长度,因此,主骨架70的转动也很顺畅,也有助于顺畅地进行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
而且,通过使抵接部46c承接住第三伞轴60并将其向上推,从而第二支承骨架90将主骨架70压入并对其进行支承,并且对伞布料100施加张力,能够使伞布料100的展开情况良好。
另外,在打开伞布料100时,借助诱导部147、148使止挡件131、132进入第一伞轴部140的槽142、143内,从而止挡件131、132与滑动面165c、165d相抵接而使第一圆环板部165转动,在止挡件131、132与第一圆环板部165的卡合部165a、165b相卡合而使第二伞轴部160停止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处之后,止挡件131、132与第二转动作用部162e、162f相抵接,使第二圆环板部162转动而解除卡定部144a、145a与被卡定部162a、162b之间的卡定,从而能够使第一伞轴部1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160滑动。另外,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使第一伞轴部14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160滑动,从而引导部144、145的卡定部144a、145a与第二圆环板部162的被卡定部162a、162b相卡定,能够限制第二伞轴部160向中棒130下(一端)侧移动,因此,能够提高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
另外,在闭合伞布料100时,将第二伞轴部160自第一伞轴部14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160滑动的状态向卡定状态引导,解除部149、150与第一转动作用部165e、165f相抵接,第一圆环板部165进行转动,从而中棒130与第二伞轴部160之间的卡定被解除,解除使第二伞轴部160停止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由此,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100闭合时的动作。
而且,通过使用圆环状的第一圆环板部165、第二圆环板部162,从而卡合部165a、165b、被卡定部162a、162b的移动为以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伞轴部160的尺寸。
使用图35、图36说明上述第二伞轴部的第二变形例。在以下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全部或一部分说明。
另外,各个附图中的中心线C是中棒130的轴线,并且是第一伞轴部140、第二伞轴部170的轴线。
如图35、图36所示,在主干部141的外周面上分别配置有引导部151、152,该引导部151、152在从中棒13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分别朝向与形成有槽142、143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突出。即,配置有自前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前侧突出的引导部152和自后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后侧突出的引导部151。
引导部151、152形成为三棱柱状,引导部151、152的上侧的端面形成为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170向下侧移动的卡定部151a、152a。引导部151、152的下侧的端面形成为能够供后述的卡合部172e、172f滑动。
如图35所示,在主骨架支承部146的下表面上配置有解除部153、154,该解除部153、154能够解除用于将第二伞轴部170固定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的止挡件131、132与第二伞轴部170之间的卡合。解除部153、154在与主骨架支承部146的轴线同心的圆周上向下方突出配置有多个,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
解除部153、154的下侧的面形成为供后述的转动作用部172i、172j滑动的滑动面153a、154a。
解除部153、154能够与后述的转动作用部172i、172j相对滑动,并且分别配置于主骨架支承部146的下表面的前侧、后侧。
如图35、36所示,第二伞轴部170包括主体部171、圆环板部172以及压板部174。
主体部171包括底壁171a、外壁部171i、171j、171k以及内壁部171l、171m、171n、171o。
底壁171a形成为圆盘状,具有能够供中棒130和套在中棒13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140的主干部141贯穿并滑动的矩形的贯穿孔171b。
在贯穿孔171b的前后的边上配置有避让槽171c、171d,避让槽171c、171d形成为自贯穿孔171b前后的边朝向底壁171a的外周缘部的有底槽,以避免与自主干部141突出的引导部151、152干涉。
在贯穿孔171b的左右的边上配置有避让槽171e、171f,避让槽171e、171f形成为自贯穿孔171b左右的边朝向底壁171a的外周缘部的有底槽,以避免与自中棒130突出的止挡件132、131干涉。
避让槽171e、171f从底壁171a的上表面形成至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一半左右,避让槽171e、171f的底面形成为能承接住止挡件132、131的承接部171g、171h。
外壁部171i、171j、171k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自底壁171a的外周端缘向上方延伸,以等间隔配置。
内壁部171l、171m、171n、171o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以包围底壁171a的中央部和贯穿孔171b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在与外壁部171i、171j、171k同心的圆上,以隔着避让槽171c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71n和内壁部171o,以隔着避让槽171f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71o和内壁部171l,以隔着避让槽171d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71l和内壁部171m,以隔着避让槽171e的方式配置有内壁部171m和内壁部171n。
在底壁171a的上表面配置有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平板状的弹簧座171p、171q。
圆环板部172形成为圆环框状。在圆环板部172的内侧配置有:卡合部172a、172b,其能够与止挡件131、132相卡合;被卡定部172e、172f,其能与引导部151的卡定部151a、引导部152的卡定部152a相卡定;以及转动作用部172i、172j,其通过与主骨架支承部146的解除部153、154相抵接而解除止挡件131、132与卡合部172a、172b之间的卡合。
卡合部172a、172b自圆环板部172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卡合部172a配置于右侧,卡合部172b配置于左侧。
卡合部172a、172b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止挡件131、132滑动的滑动面172c、172d。
被卡定部172e、172f自圆环板部172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被卡定部172e配置于后侧,被卡定部172f配置于前侧。
被卡定部172e、172f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后述的引导部151、152滑动的滑动面172g、172h。
转动作用部172i、172j自圆环板部172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在比卡合部172a、172b靠上侧的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转动作用部172i配置于被卡定部172e的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后侧,转动作用部172j配置于被卡定部172f的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后侧。
转动作用部172i、172j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解除部153、154滑动的滑动面172k、172l。
圆环板部172具有弹簧配置部172m、172n,弹簧配置部172m、172n是在俯视时分别在转动作用部172i、172j附近自外周缘朝向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呈圆弧状切口而形成的,能够供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173a、173b配置。
圆环板部172从上侧嵌入主体部171的外壁部171i、171j、171k与内壁部171l、171m、171n、171o之间,形成为能够以中心线C(中棒130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动作。在圆环板部172的弹簧配置部172m、172n配置有弹簧173a、173b,在俯视时,弹簧173a的一端、弹簧173b的一端与弹簧配置部172m、172n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弹簧173a的另一端、弹簧173b的另一端与弹簧座171q、171p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从上侧观察时,圆环板部172受到朝向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前侧的作用力。
压板部174包括圆环板状的顶板部174a和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并自顶板部174a的外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74b、174c、174d。侧壁部174b、174c、174d之间的各个间隙部分形成为能够与主体部171的外壁部171i、171j、171k相咬合。
使嵌入有圆环板部172的主体部171的外壁部171i、171j、171k与压板部174的侧壁部174b、174c、174d的间隙部分相咬合,利用主体部171与压板部174在上下方向上将圆环板部172夹入,进而,从上侧嵌入工作筒部167,并通过螺栓固定等方法使它们一体化而形成了第二伞轴部170。
说明上述第二伞轴部170的功能、作用。本变形例是利用一张圆环状板使两张圆环状的板进行动作的变形例,基本动作与上述第一变形例是相同的,仅说明与上述第一变形例不同的部分。
如图35所示,在闭合了反向闭合伞10的状态时,圆环板部172处于被弹簧173a、173b推压到从上方观察时顺时针前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172e、172f与引导部151的卡定部151a、引导部152的卡定部152a相卡定的状态,第二伞轴部170相对于第一伞轴部140向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打开反向闭合伞10时,止挡件131、132被诱导部147、148诱导而进入第一伞轴部140的槽142、143内,与卡合部172a的滑动面172c、卡合部172b的滑动面172d相抵接而使圆环板部172绕从上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解除卡定部151a、152a与被卡定部172e、172f之间的卡定。此时,由于引导部151、152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得较短,因此,被卡定部172e、172f向引导部151、152的下侧移动,第一伞轴部14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170向中棒130的上侧滑动。
之后,圆环板部172在弹簧173a、173b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止挡件131、132与圆环板部172的卡合部172a、172b相卡合,从而限制第二伞轴部170向中棒130下侧移动,止挡件131、132分别与底壁171a的承接部171h、171g相抵接而限制第二伞轴部170向上侧移动。因此,使第二伞轴部170停止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处。
在闭合反向闭合伞10时,为圆环板部172的被卡定部172e、172f与引导部151的卡定部151a、引导部152的卡定部152a滑动接触的状态,克服弹簧173a、173b的作用力而将被卡定部172e、172f向逆时针侧引导。
被卡定部172e、172f的基于引导部151、152的滑动结束,处于被弹簧173a、173b推压到顺时针方向的前侧的状态,被卡定部172e、172f被引导到与引导部151的卡定部151a、引导部152的卡定部152a相卡定的状态,并且,解除部153、154与转动作用部172i、172j相抵接而使圆环板部172转动,解除止挡件131、132与卡合部172a、172b之间的卡合。解除使第二伞轴部170停止在中棒130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也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100闭合时的动作。
而且,通过使用圆环状的圆环板部172,从而卡合部172a、172b、被卡定部172e、172f的移动为以中棒130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伞轴部170的尺寸。通过使圆环板部172为一张,从而部件个数减少,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使用图37~图48说明上述第二伞轴部的第三变形例。在以下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全部或一部分说明。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图39中的解除板部205为从斜下方观察所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中心线C是中棒180的轴线,并且是第一伞轴部190、第二伞轴部200的轴线。
如图37、图40、图42~图48等所示,在中棒180上配置有用于使第二伞轴部200相对于中棒180固定的第二槽181和第二槽182(未图示)。第二槽181、182分别配置于中棒180的前后表面。
第二槽181具有上端部向右侧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181a。第二槽182具有上端部向左侧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182a。弯曲部181a、弯曲部182a形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承接住后述的突出片207e、207f。
如图38、图40、图41等所示,第一伞轴部190具有形成为能够供中棒180贯穿的贯穿孔190a,该第一伞轴部190包括主干部191、配置于下侧的移动操作部46以及配置于上侧的主骨架支承部146。
主干部191形成为四棱筒状,在前侧的壁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80的轴线方向)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槽192,在后侧的壁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80的轴线方向)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槽193。
第一槽192、193包括窄部192a、193a和在窄部192a、193a的上侧(中棒180另一端侧)形成得比窄部192a、193a宽的宽部192b、193b。宽部192b、193b包括形成为能够使后述的突出片207e、207f向弯曲部181a、弯曲部182a侧移动的突出片引导部192c、193c。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片引导部192c形成为从左侧向右侧变狭小,突出片引导部193c形成为从右侧向左侧变狭小。
在主干部191的外周面上分别配置有引导部194、195,该引导部194、195在从中棒18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朝向与形成有第二槽181、182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即,配置有自右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右侧突出的引导部194和自左侧的壁的外周面向左侧突出的引导部195。
引导部194、195形成为三棱柱状,引导部194、195的上侧的端面形成为用于限制第二伞轴部200相对于第一伞轴部190向下侧移动的卡定部194a、195a。
在主骨架支承部146的下表面上配置有能够解除中棒180的弯曲部181a、182a与第一圆环板部207的突出片207e、207f之间的卡合的第一解除部155、156。第一解除部155、156在与主骨架支承部146的轴线同心的圆周上向下方突出配置有多个,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
第一解除部155、156的下侧的面形成为供后述的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滑动的滑动面155a、156a。
如图39~图41等所示,第二伞轴部200包括主体部201、第二圆环板部202、压板部204、解除板部205、第一圆环板部207以及工作筒部209。
主体部201包括底壁201a、外壁部201g以及内壁部201l。
底壁201a形成为圆盘状,包括在底壁201a的外周面沿着上下方向(中棒180的轴线方向)作为有底槽形成于外周面的安装槽201b和自底壁201a的外周面朝向中棒180的轴线形成为有底槽的线槽201c。
底壁201a具有能够供中棒180和套在中棒18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190的主干部191贯穿并滑动的矩形的贯穿孔201d。在贯穿孔201d的左右的边上配置有避让槽201f、201e,避让槽201f、201e形成为自贯穿孔201d左右的边朝向外周缘部的有底槽,以避免与自主干部191突出的引导部195、194干涉。
外壁部201g自底壁201a的外周端缘向上方延伸,形成为圆筒状。外壁部201g具有自上端朝向下端切口而成的缺口部201h、201i、201j、201k。
内壁部201l形成为圆筒状,具有供中棒180和套在中棒180外侧的第一伞轴部190的主干部191贯穿并滑动的矩形的贯穿孔201m。贯穿孔201m与贯穿孔201d连通。
内壁部201l沿着上下方向具有缺口部201n、201o,并且缺口部201n、201o形成为能够供引导部194、195通过。内壁部201l具有避让部201p、201q,避让部201p、201q自上端部向下切口,使得内壁部201l能够以不与后述的突出片207e、207f干涉的方式移动。
在底壁201a的上表面配置有弹簧座201r、201s,弹簧座201r、201s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平板状。
第二圆环板部202形成为圆环框状。在第二圆环板部202的内侧配置有:被卡定部202a、202b,其能够与引导部194的卡定部194a、引导部195的卡定部195a相卡定;以及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其通过与后述的第二解除部205a、205b相抵接而解除卡定部194a、195a与被卡定部202a、202b之间的卡定。
被卡定部202a、202b自第二圆环板部202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8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被卡定部202a配置于右侧,被卡定部202b配置于左侧。
被卡定部202a、202b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引导部194、195滑动的滑动面202c、202d。
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自第二圆环板部202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8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在被卡定部202b的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后侧相连配置有四个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在被卡定部202a的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后侧相连配置有四个第二转动作用部202f。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第二解除部205a、205b滑动的滑动面202g、202h。
第二圆环板部202具有弹簧配置部202i、202j,弹簧配置部202i、202j是在俯视时在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的位于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部位附近自外周缘朝向中棒180的轴线呈圆弧状切口而形成的,能够供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203a、203b配置。
第二圆环板部202从上侧嵌入主体部201的外壁部201g与内壁部201l之间,形成为能够以中棒180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动作。在第二圆环板部202的弹簧配置部202i、202j配置有弹簧203a、203b,弹簧203a的一端、弹簧203b的一端与弹簧配置部202i、202j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弹簧203a的另一端、弹簧203b的另一端与弹簧座201s、201r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在从上侧观察时,第二圆环板部202受到朝向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前侧的作用力。
压板部204包括圆环板状的支承板部204a和形成为圆筒状并自支承板部204a的外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204f。
支承板部204a形成为能够供主体部201的内壁部201l贯穿,并且形成为能够供解除板部205的第二解除部205a、205b沿着上下方向通过。在支承板部204a的下表面配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204b、204c、204d、204e,突出部204b、204c、204d、204e形成为能够与设于主体部201的外壁部201g的缺口部201h、201i、201j、201k相咬合。支承板部204a的下表面形成为能够承接住第二圆环板部202的上表面。支承板部204a的上表面形成为能够承接住对解除板部205施力的弹簧206。
在侧壁部204f的内周面侧,从上端缘到支承板部204a沿着上下方向配置有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并用于承接后述的弹簧208a、208b的弹簧座204g、204h。弹簧座204g、204h用上部引导第一圆环板部207以使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并且用下部引导解除板部205以使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在侧壁部204f的内周面侧,从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到支承板部204a沿着上下方向配置有板引导件204i、204j,板引导件204i、204j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并用于引导解除板部205。
压板部204的突出部204b、204c、204d、204e与设于主体部201的外壁部201g的缺口部201h、201i、201j、201k相咬合,从而压板部204与主体部201一体化。另外,利用支承板部204a与主体部201将第二圆环板部202夹入。
解除板部205形成为圆环框状,并形成为能够供主体部201的内壁部201l贯穿。
在解除板部205的下表面配置有第二解除部205a、205b,第二解除部205a、205b通过与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相抵接而使第二圆环板部202转动,从而解除卡定部194a、195a与被卡定部202a、202b之间的卡定。
第二解除部205a、205b在与中心线C(中棒180的轴线)同心的圆周上向下方突出配置有多个,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
第二解除部205a、205b的下侧的面形成为供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滑动的滑动面205c、205d。
第二解除部205a、205b配置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通过压板部204的支承板部204a的内侧。
在解除板部205的外周缘部,沿着上下方向配置有与弹簧座204g、204h对应的引导槽205e、205f和与板引导件204i、204j对应的引导槽205g、205h。解除板部205的下表面形成为能够承接弹簧206。
解除板部205的引导槽205e、205f与压板部204的弹簧座204g、204h对应配置,并且解除板部205的引导槽205g、205h与压板部204的板引导件204i、204j对应配置,从而解除板部205从上侧嵌入压板部204。
弹簧206在压板部204的支承板部204a的上表面与解除板部205的下表面之间配置有多个,对解除板部205向上侧施力。
第一圆环板部207形成为圆环框状。在第一圆环板部207的内侧配置有: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其通过与第一解除部155、156相抵接而解除弯曲部181a、182a与第一圆环板部207的突出片207e、207f之间的卡合;以及突出片207e、207f,其能够与弯曲部181a、182a相卡合。
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自第一圆环板部207的内周面向中心线C(中棒18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形成为从径向观察时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部为顶部的直角三角形状,且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圆弧状。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沿着顺时针方向(周向)相连配置有五个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沿着顺时针方向(周向)相连配置有五个第一转动作用部207b。
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的上侧的面形成为供第一解除部155、156滑动的滑动面207c、207d。
突出片207e、207f形成为圆柱状,在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的下侧,自第一圆环板部207的内周面向中棒180的轴线侧突出配置。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突出片207e配置于前侧,突出片207f配置于后侧。
第一圆环板部207具有弹簧配置部207g、207h,弹簧配置部207g、207h是在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的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附近自外周缘朝向中棒180的轴线呈圆弧状切口而形成的,能够供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208a、208b配置。
第一圆环板部207从上侧嵌入于压板部204内,且是在解除板部205的上侧,压板部204与主体部201的内壁部201l之间,形成为能够以中棒180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在第一圆环板部207的弹簧配置部207g、207h配置有弹簧208a、208b,在俯视时,弹簧208a的一端、弹簧208b的一端与弹簧配置部207g、207h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弹簧208a的另一端、弹簧208b的另一端与压板部204的弹簧座204g、204h的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的端面接触,从上侧观察时,第一圆环板部207受到朝向顺时针方向(周向)上的前侧的作用力。
工作筒部209形成为圆筒状,在内周面的比中央靠下侧的部位具有自内周面朝向中棒180的轴线突出的突条209a。突条209a的下表面按压第一圆环板部207的上表面而限制第一圆环板部207向上方的移动。
第二伞轴部200自下依次配置有主体部201、第二圆环板部202、压板部204、解除板部205以及第一圆环板部207,工作筒部209从上侧外套,通过螺栓紧固等方法与主体部201一体化,配置为向中棒180的顶端侧延伸。
说明上述第二伞轴部200的功能、作用。为了便于理解,在图42~图48中,省略了两侧部分结构的一部分结构,并且,用实线表示位于近前侧的结构。另外,在相反侧,其功能作用也是用来进行相同的动作。
在图42中,使第一伞轴部190自闭合伞布料100后的状态向中棒180的上侧滑动,第二圆环板部202处于被弹簧203a、203b推压到从上方观察顺时针前侧的状态,处于被卡定部202a、202b与引导部194的卡定部194a、引导部195的卡定部195a相卡定的状态,第二伞轴部200向下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另外,解除板部205受到弹簧206朝向上侧的作用力而位于上侧。该状态与图10相对应。
当自图42的状态进一步向上侧推动第一伞轴部190时,突出片207e与第二槽181的上端部相抵接,从而第二伞轴部200无法继续向上侧移动。
这样的话,第一圆环板部207和解除板部205克服对解除板部205施力的弹簧206的作用力而靠近第二圆环板部202。换言之,相对于第二伞轴部200的其他结构向下侧移动。
图43示出了第一圆环板部207和解除板部205稍微靠近第二圆环板部202后的状态。
当解除板部205靠近第二圆环板部202时,如图44所示,第二解除部205a、205b的滑动面205c、205d与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的滑动面202g、202h相抵接,而使第二圆环板部202向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移动,从而解除被卡定部202a、202b与卡定部194a、195a之间的卡定状态。由此,第一伞轴部19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200向中棒180的上侧滑动。该状态与图12相对应。
另外,此时,突出片207e借助突出片引导部192c,稍微向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移动。
在图45中,第一圆环板部207的突出片207e被第一槽192的突出片引导部192c诱导到第二槽181的弯曲部181a。由此,第二伞轴部200相对于中棒180向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然后,当使第一伞轴部190进一步朝向中棒180的上侧滑动时,如图46所示,突出片207e被诱导到第一槽192的窄部192a,其向周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第一伞轴部190的未图示的移动操作部46与上弹片22相卡合,从而第一伞轴部190相对于中棒180固定。该状态与图14相对应。
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使第一伞轴部190向中棒180的下侧滑动。
这样的话,卡定部194a、195a与被卡定部202a、202b滑动接触,从而被卡定部202a、202b克服弹簧203a、203b的作用力向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后侧移动。
然后,当引导部194、195通过时,如图48所示,呈被卡定部202a、202b与卡定部194a、195a卡定的状态。
当使第一伞轴部190进一步移动时,第一伞轴部190的第一解除部155、156的滑动面155a、156a与第一圆环板部207的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的滑动面207c、207d相抵接,而使突出片207e向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周向)前侧移动,从而解除中棒180与第二伞轴部200之间的卡合。此时,突出片207e位于第一槽192、193的宽部192b、193b,因此其移动未受到限制。该状态与图16、图17相对应。
通过做成上述结构的第二伞轴部200,在打开伞布料100时,突出片207e、207f与第二槽181、182的上(中棒180另一端)侧的端部相抵接而使解除板部205向中棒180一端侧移动,解除板部205的第二解除部205a、205b与第二转动作用部202e、202f相抵接而使第二圆环板部202转动,从而解除卡定部194a、195a与被卡定部202a、202b之间的卡定,并且,第一圆环板部207的突出片207e、207f被突出片引导部192c、193c引导,而与弯曲部181a、182a相卡合,从而第二伞轴部200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能够使第一伞轴部19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200滑动。另外,在闭合伞布料100时,通过使第一伞轴部190相对于第二伞轴部200滑动,引导部194、195与被卡定部202a、202b相对滑动而将第二伞轴部200引导为相对于第一伞轴部190卡定的状态,并且,第一解除部155、156与第一转动作用部207a、207b相抵接而使第一圆环板部207转动,从而解除弯曲部181a、182a与突出片207e、207f之间的卡合,因此,解除使第二伞轴部200停止在中棒180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能够提高伞布料100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性。
另外,在闭合伞布料100时,中棒180与第一伞轴部190之间的卡定解除,将第二伞轴部200自第一伞轴部190能够相对于第二伞轴部200滑动的状态向卡定状态引导,第一解除部155、156解除使第二伞轴部200停止在中棒180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由此,能够圆滑且稳定地进行伞布料100闭合时的动作。
而且,通过使用圆环状的第一圆环板部207、第二圆环板部202,从而突出片207e、207f、被卡定部202a、202b的移动为以中棒180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伞轴部200的尺寸。
本发明的反向闭合伞10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即,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例如,主骨架70、第一支承骨架80、第二支承骨架90各自有8根,但是只要是能够开闭伞布料100,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另外,第二支承骨架90通过使外滑动部91a与内滑动部92a相对滑动而能够伸缩,但是也能够使用弹性构件来使第二支承骨架90进行伸缩。
另外,引导部42、42形成为向前侧、后侧突出,但是能够与中棒20的形状等使用规格相应地将突出方向适当地变更为与中棒2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任意方向。在变更了引导部42、42的突出方向的情况下,与该突出方向相对应,锁定部52能够以卡定部42a与被卡定部52b能够卡定的方式将移动方向适当地变更为与中棒20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任意方向。
另外,锁定部52的施力构件使用了弹簧53,但是也能够使用其他弹性构件来进行施力。
另外,中棒20能够做成除四棱筒状以外的多棱筒、圆筒、长圆筒、椭圆筒形状等。
另外,对于第一伞轴部40,也能够分开形成主骨架支承部48与主干部41。
另外,除止挡构件23以外,也能够通过例如在中棒20侧形成槽、在第二伞轴部50使用现有的钩等构件等方法来使第二伞轴部50处于卡定状态。
另外,为了顺畅地进行伞布料100的打开动作,主骨架主体部72的长度也能够设定得比从中棒20到伞布料100的外周缘的长度L短。
另外,为了顺畅地进行主骨架基部71的开闭动作,工作筒部56例如也能够形成为朝向上侧去而扩展的锥状,或者能够适当地改变上下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伞布料100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从中棒20的轴线方向观察,辅助伞布料102能够适当地变更为多边形状、星形状、花瓣形状等。
另外,对于伞布料100,也能够将主伞布料101安装于第一伞轴部40的主骨架支承部48的上侧,将辅助伞布料102安装于中棒20的上侧的端部,并使主伞布料101与辅助伞布料102重叠。
在做成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进行施力以使主骨架70朝向中棒20闭合,并且使伞布料100的外形良好,从而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手柄30侧。
附图标记说明
10反向闭合伞;20中棒;23止挡构件;30手柄;32把手部;40第一伞轴部;41a槽;42引导部;42a卡定部;43解除部;46c抵接部;50第二伞轴部;52锁定部;52b被卡定部;56工作筒部;60第三伞轴;70主骨架;71主骨架基部;72主骨架主体部;80第一支承骨架;90第二支承骨架;91基部;91a外滑动部;92顶部;92a内滑动部;100伞布料;101主伞布料;101a表面;101b背面;102辅助伞布料;110主骨架;112主骨架主体部;113基部;113a外滑动部;114顶部;114a内滑动部;120第二支承骨架;L长度;130中棒;131止挡件;132止挡件;140第一伞轴部;142槽;143槽;144引导部;144a卡定部;145引导部;145a卡定部;147诱导部;148诱导部;149解除部;150解除部;151引导部;152引导部;151a卡定部;152a卡定部;153解除部;154解除部;155第一解除部;156第一解除部;160第二伞轴部;162第二圆环板部;162a被卡定部;162b被卡定部;162e第二转动作用部;162f第二转动作用部;165第一圆环板部;165a卡合部;165b卡合部;165e第一转动作用部;165f第一转动作用部;167工作筒部;170第二伞轴部;172圆环板部;172a卡合部;172b卡合部;172e被卡定部;172f被卡定部;172i转动作用部;172j转动作用部;180中棒;181第二槽;181a弯曲部;182第二槽;182a弯曲部;190第一伞轴部;192第一槽;193第一槽;192a窄部;192b宽部;192c突出片引导部;193a窄部;193b宽部;193c突出片引导部;194引导部;194a卡定部;195引导部;195a卡定部;200第二伞轴部;202第二圆环板部;202a被卡定部;202b被卡定部;202e第二转动作用部;202f第二转动作用部;205解除板部;205a第二解除部;205b第二解除部;207第一圆环板部;207a第一转动作用部;207b第一转动作用部;207e突出片;207f突出片。
Claims (12)
1.一种反向闭合伞,该反向闭合伞包括中棒、第一伞轴部及第二伞轴部而构成为三层轴结构,该中棒在一端侧具有手柄,该第一伞轴部套在所述中棒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棒滑动,该第二伞轴部套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伞轴部滑动,
该反向闭合伞包括:
主骨架,其一端以该主骨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伞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伞轴部,并且该主骨架安装有伞布料;以及
第一支承骨架,其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伞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伞轴部,并且该第一支承骨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一支承骨架能够与主骨架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主骨架;
在闭合着所述伞布料的状态下,所述主骨架处于与所述伞布料一起被向所述中棒侧折叠,而使所述伞布料的表面被收纳于内部的状态,
通过使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对于所述中棒向所述中棒另一端侧滑动,并且使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另一端侧滑动,从而利用所述第一支承骨架支承固定所述主骨架,使所述主骨架动作到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其特征在于,
该反向闭合伞具有第三伞轴,该第三伞轴套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外侧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伞轴部滑动,且该第三伞轴配置在比所述第二伞轴部靠所述中棒一端侧的位置,
该反向闭合伞具有第二支承骨架,该第二支承骨架的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主骨架的比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骨架的部分靠顶端侧的部位,该第二支承骨架的另一端以该第二支承骨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伞轴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三伞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骨架具有:主骨架基部,其一端以该主骨架基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伞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伞轴部;以及主骨架主体部,其一端以该主骨架主体部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主骨架基部的另一端,
所述主骨架主体部的长度形成为如下这样的长度,即小于等于在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下的、从所述中棒到所述伞布料的外周缘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伞轴部配置有向所述中棒另一端侧方向延伸并能够收纳所述主骨架基部的筒状的工作筒部,
所述主骨架基部的支承于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部分在所述伞布料闭合时位于所述工作筒部内,在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工作筒部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该反向闭合伞配置有止挡构件,该止挡构件形成为能够出入于所述中棒内外,并能使所述第二伞轴部位于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槽,所述止挡构件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槽内行进,
所述第二伞轴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止挡构件相卡合,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在使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三伞轴相抵接,
所述第二支承骨架或所述主骨架形成为能够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
在所述引导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位于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解除部,该解除部形成为能够将所述止挡构件压入所述中棒内,
在所述第二伞轴部配置有锁定部和锁板部,该锁定部能够向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该锁板部能够与所述止挡构件相卡合,
在所述锁定部配置有能与所述卡定部相卡定的被卡定部,
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
在打开所述伞布料时,所述止挡构件被所述解除部压入所述中棒内并进入所述第一伞轴部的所述槽内而与所述锁板部相卡合,由此,使所述第二伞轴部停止在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处,并且,所述止挡构件与所述锁定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
在自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闭合所述伞布料时,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所述第二伞轴部向与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卡定的卡定状态引导,并且,所述解除部与所述止挡构件相抵接而解除所述止挡构件与所述锁板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所述第二伞轴部停止在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棒配置有止挡件,该止挡件朝向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且能使所述第二伞轴部位于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槽,所述止挡件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槽内行进,
所述第二伞轴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止挡件相卡合,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在使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三伞轴相抵接,
所述第二支承骨架或所述主骨架形成为能够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
在所述引导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位于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诱导部,该诱导部能够将所述止挡件诱导到所述槽内,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有解除部,该解除部能够解除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二伞轴部之间的卡合,
在所述第二伞轴部配置有第一圆环板部和第二圆环板部,该第一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能够以所述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该第二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位于比所述第一圆环板部靠所述中棒一端侧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圆环板部配置有卡合部和第一转动作用部,该卡合部能够与所述止挡件相卡合,该第一转动作用部通过与所述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卡合,
在所述第二圆环板部配置有被卡定部和第二转动作用部,该被卡定部能与所述卡定部相卡定,该第二转动作用部通过与所述止挡件相抵接而解除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
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
在打开所述伞布料时,所述止挡件被所述诱导部诱导而进入所述第一伞轴部的所述槽内,与所述卡合部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一圆环板部转动,在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圆环板部的所述卡合部相卡合而使所述第二伞轴部停止在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处之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二圆环板部转动,从而解除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
在自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闭合所述伞布料时,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所述第二伞轴部向与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卡定的卡定状态引导,并且,所述解除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一圆环板部转动,解除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所述第二伞轴部停止在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
在所述引导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位于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诱导部,该诱导部能够将所述止挡件诱导到所述槽内,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有解除部,该解除部能够解除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二伞轴部之间的卡合,
在所述第二伞轴部配置有圆环板部,该圆环板部形成为圆环状,能够以所述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在所述圆环板部配置有卡合部、被卡定部和转动作用部,该卡合部能够与所述止挡件相卡合,该被卡定部能与所述卡定部相卡定,该转动作用部通过与所述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卡合,
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
在打开所述伞布料时,所述止挡件被所述诱导部诱导而进入所述第一伞轴部的所述槽内,与所述卡合部相抵接而使所述圆环板部转动,解除了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之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圆环板部的所述卡合部相卡合而使所述第二伞轴部位于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
在自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闭合所述伞布料时,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所述第二伞轴部向与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卡定的卡定状态引导,并且,所述解除部与所述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所述圆环板部转动,解除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圆环板部的所述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所述第二伞轴部停止在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伞轴部配置有突出片,该突出片自内周侧朝向所述中棒的轴线突出,并能使所述第二伞轴部位于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槽,
在所述中棒沿着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二槽,
所述突出片插入于所述第一槽内和所述第二槽内并且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槽内和所述第二槽内行进,
所述突出片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槽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相卡合,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抵接部,在使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另一端侧滑动时,该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三伞轴相抵接,
所述第二支承骨架或所述主骨架形成为能够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外周面配置有朝向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
在所述引导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配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的卡定部,
在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部位配置有第一解除部,该第一解除部能够解除所述突出片与所述中棒之间的卡合,
在所述第二伞轴部配置有:
第一圆环板部,其形成为圆环状,能够以所述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第二圆环板部,其形成为圆环状,位于比所述第一圆环板部靠所述中棒一端侧的位置,能够以所述中棒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以及
解除板部,其配置在第一圆环板部与第二圆环板部之间,能够沿着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第二槽在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弯曲成能够限制所述突出片在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第一槽具有其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部分形成得比其他部分宽的宽部,所述宽部具有形成为能够使所述突出片向所述弯曲部侧移动的突出片引导部,
在所述第一圆环板部配置有第一转动作用部和能够与所述弯曲部相卡合的所述突出片,该第一转动作用部通过与所述第一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突出片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卡合,
在所述解除板部配置有用于解除对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的限制的第二解除部,
在所述第二圆环板部配置有被卡定部和第二转动作用部,该被卡定部能与所述卡定部相卡定,该第二转动作用部通过与所述第二解除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
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卡定,在闭合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时限制所述第二伞轴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
在打开所述伞布料时,所述突出片与所述第二槽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相抵接而使所述解除板部向所述中棒一端侧移动,所述解除板部的所述第二解除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二圆环板部转动,从而解除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之间的卡定,并且,所述第一圆环板部的所述突出片被所述突出片引导部引导而与所述弯曲部相卡合,从而使所述第二伞轴部位于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
在自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闭合所述伞布料时,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被卡定部相对滑动而将所述第二伞轴部向与所述第一伞轴部相卡定的卡定状态引导,并且,所述第一解除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作用部相抵接而使所述第一圆环板部转动,解除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突出片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使所述第二伞轴部停止在所述中棒的规定位置处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布料包括主伞布料和辅助伞布料并形成为袋状,
在从所述中棒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在完全打开了所述伞布料的状态下,所述辅助伞布料在距所述中棒规定范围处与所述主伞布料重叠,且所述辅助伞布料在外周缘部与所述主伞布料缝合在一起,
所述主伞布料与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端部安装在一起,所述辅助伞布料与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安装在一起,或者,所述主伞布料与所述第一伞轴部的靠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的端部安装在一起,所述辅助伞布料与所述中棒另一端侧端部安装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自所述中棒一端侧端部延伸设置,所述手柄的把手部分位于自所述中棒的轴线错开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向闭合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形成为能够装卸,并形成为能够安装在所述中棒的两端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25462 | 2012-10-10 | ||
JP2012-225462 | 2012-10-10 | ||
PCT/JP2013/072250 WO2014057732A1 (ja) | 2012-10-10 | 2013-08-21 | 逆閉じ用傘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34798.XA Division CN104585994B (zh) | 2012-10-10 | 2013-08-21 | 反向闭合伞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34046A true CN104334046A (zh) | 2015-02-04 |
CN104334046B CN104334046B (zh) | 2016-09-28 |
Family
ID=5047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280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34046B (zh) | 2012-10-10 | 2013-08-21 | 反向闭合伞 |
CN2014108347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5994B (zh) | 2012-10-10 | 2013-08-21 | 反向闭合伞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347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5994B (zh) | 2012-10-10 | 2013-08-21 | 反向闭合伞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5787332B2 (zh) |
CN (2) | CN104334046B (zh) |
TW (2) | TWI551239B (zh) |
WO (1) | WO20140577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19235B1 (ko) * | 2015-10-08 | 2017-03-23 | 고광준 | 자동 우산 |
CN106388168A (zh) * | 2016-11-23 | 2017-02-15 | 江苏鼎鼎逍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反向折叠式雨伞 |
KR102153231B1 (ko) * | 2019-08-05 | 2020-09-07 | 정태인 | 우산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25611A (ja) * | 2001-04-27 | 2002-11-12 | Usui Internatl Ind Co Ltd | 雨 傘 |
JP2003235622A (ja) * | 2002-02-15 | 2003-08-26 | Noriyuki Takahashi | 傘 |
CN2701295Y (zh) * | 2003-04-28 | 2005-05-25 | 吴俌葆 | 反向雨伞 |
JP2006334344A (ja) * | 2005-06-02 | 2006-12-14 | Haruki Omura | 傘 |
US20080006313A1 (en) * | 2006-07-05 | 2008-01-10 | Huang-Lin Wang | Stick umbrella structure for retracting rib units in a reverse direction |
WO2008023209A1 (en) * | 2006-08-25 | 2008-02-28 | Rokas Bence | Umbrella for protection from sunshine or rain |
CN101711621A (zh) * | 2008-10-02 | 2010-05-26 | 株式会社U贸易 | 反向闭合伞 |
CN201938574U (zh) * | 2010-04-23 | 2011-08-24 | 张自程 | 防淋湿的遮雨伞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5597B (zh) * | 2009-10-26 | 2012-07-18 |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 一种直骨自动伞的改良结构 |
-
2013
- 2013-08-21 CN CN201380028088.1A patent/CN10433404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21 JP JP2014540775A patent/JP578733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21 CN CN201410834798.XA patent/CN10458599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8-21 WO PCT/JP2013/072250 patent/WO201405773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8-30 TW TW103142683A patent/TWI55123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30 TW TW102131373A patent/TWI54097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
- 2015-02-16 JP JP2015028056A patent/JP57873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25611A (ja) * | 2001-04-27 | 2002-11-12 | Usui Internatl Ind Co Ltd | 雨 傘 |
JP2003235622A (ja) * | 2002-02-15 | 2003-08-26 | Noriyuki Takahashi | 傘 |
CN2701295Y (zh) * | 2003-04-28 | 2005-05-25 | 吴俌葆 | 反向雨伞 |
JP2006334344A (ja) * | 2005-06-02 | 2006-12-14 | Haruki Omura | 傘 |
US20080006313A1 (en) * | 2006-07-05 | 2008-01-10 | Huang-Lin Wang | Stick umbrella structure for retracting rib units in a reverse direction |
WO2008023209A1 (en) * | 2006-08-25 | 2008-02-28 | Rokas Bence | Umbrella for protection from sunshine or rain |
CN101711621A (zh) * | 2008-10-02 | 2010-05-26 | 株式会社U贸易 | 反向闭合伞 |
CN201938574U (zh) * | 2010-04-23 | 2011-08-24 | 张自程 | 防淋湿的遮雨伞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5994A (zh) | 2015-05-06 |
TW201513806A (zh) | 2015-04-16 |
JP2015120006A (ja) | 2015-07-02 |
WO2014057732A1 (ja) | 2014-04-17 |
TWI540979B (zh) | 2016-07-11 |
TWI551239B (zh) | 2016-10-01 |
CN104334046B (zh) | 2016-09-28 |
JP5787332B2 (ja) | 2015-09-30 |
CN104585994B (zh) | 2016-07-06 |
JP5787334B2 (ja) | 2015-09-30 |
JPWO2014057732A1 (ja) | 2016-09-05 |
TW201420042A (zh) | 2014-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4046A (zh) | 反向闭合伞 | |
KR0150737B1 (ko) | 링과 지그 | |
CN103774945B (zh) | 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的线型中心轨道连杆结构 | |
CN101883697A (zh) | 车辆用座椅 | |
KR101033377B1 (ko) | 접이식 전자 기기 | |
EA009580B1 (ru) | Складная гладильная доска | |
US20080289382A1 (en) | Retractable Insert Key Comprising Insert Driving Means | |
KR20110121213A (ko) | 유모차 | |
JP2002336019A (ja) | 折畳式洋傘 | |
CN202496557U (zh) | 直骨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 | |
KR101262472B1 (ko) | 컨버터블 차량용 루프장치 | |
JP7353710B2 (ja) | 浴室用椅子 | |
CN215155336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 |
JP3134045U (ja) | 傘 | |
CN106437342B (zh) | 一种可更换链板的折叠锁 | |
CN106184139B (zh) | 一种弹销锁定式操作台 | |
KR20110114133A (ko) | 리클라이너를 구비한 유모차 | |
EP1780073A3 (en) | Motor vehicle folding seat | |
RU2007109245A (ru) | Складной навес | |
JP4474600B2 (ja) | 折畳み収納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 |
KR101771668B1 (ko) | 접철식 커버가 구비되는 우산 | |
CN110712715B (zh) | 一种手扶舱口盖结构及其启闭方法 | |
US20160366994A1 (en) | Folding umbrella hinge and method of use | |
JP3098897U (ja) | 傘 | |
CN109383677A (zh) |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