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6015A - 齿条衬套 - Google Patents

齿条衬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6015A
CN104326015A CN201410336350.5A CN201410336350A CN104326015A CN 104326015 A CN104326015 A CN 104326015A CN 201410336350 A CN201410336350 A CN 201410336350A CN 104326015 A CN104326015 A CN 104326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tooth bar
liner body
flank portion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63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6015B (zh
Inventor
川久保晓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26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6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6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60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B62D3/126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r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9/00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 F16H19/02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19/04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rising a ra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26Racks
    • F16H55/28Special device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20Land vehicles
    • F16C2326/24Steering systems, e.g. steering rods or colum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1/00Apparatus or articles in engineering in general
    • F16C2361/61Toothed gear systems, e.g. support of pini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02Elastic or yielding linear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2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26Racks
    • F16H55/28Special device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F16H2055/281Cylindrical or half-cylindrical bushings around the rack, e.g. using special wedges to reduce 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8Mechanical movements
    • Y10T74/18056Rotary to or from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 Y10T74/18088Rack and pinion type
    • Y10T74/18096Shifting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齿条衬套,构成齿轮齿条式的转向装置且对在周向上的一处形成有齿条齿的齿条轴(8)进行支承,该齿条衬套包括衬套主体和刚性降低部。衬套主体为供齿条轴插通的环状。另外,衬套主体由在周向上位于与齿条齿相同侧的齿条齿侧部分和齿条齿侧部分以外的背面侧部分沿周向分割成两部分。刚性降低部设置于齿条齿侧部分(22),使齿条齿侧部分的刚性低于背面侧部分的刚性。

Description

齿条衬套
本申请主张于2013年7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51833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的齿条衬套。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8-87535号公报的转向装置具有操纵转向机构。操纵转向机构由齿轮齿条机构构成,通过来自转向轴的操纵转向扭矩对转向轮进行操纵转向。操纵转向机构具有小齿轮轴、齿条轴、齿条壳体以及筒状的齿条衬套。上述小齿轮轴具有小齿轮齿。齿条轴具有与小齿轮齿啮合的齿条齿。齿条壳体对小齿轮轴以及齿条轴进行支承。齿条衬套保持于齿条壳体的保持孔。齿条衬套将齿条轴支承为能够沿其轴向自由滑动。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256029号公报中,提出有为了抑制伴随晃动产生的异响,而在内周面形成有多个突起的齿条衬套。齿条衬套经由多个突起能够对齿条轴无晃动地进行支承,使齿条轴与多个突起点接触。
日本特开2008-87535号公报的转向装置包括的齿条衬套夹设于齿条壳体与齿条轴之间。因此在将齿条衬套组装于齿条壳体时,需要使齿条衬套一边缩径一边插入保持孔。因此,因齿条衬套与保持孔的尺寸关系、齿条衬套的刚性,有可能使向齿条壳体的安装变得困难。在日本特开2004-256029号公报的齿条衬套中,齿条轴以及齿条衬套与突起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因突起的磨损等而有可能在小齿轮轴与齿条轴之间产生晃动,从而使小齿轮齿与齿条齿的啮合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朝向壳体的安装性并且使小齿轮齿与齿条齿牢固地啮合的齿条衬套。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齿条衬套,构成齿轮齿条式的转向装置且对在周向上的一处形成有齿条齿的齿条轴进行支承,该齿条衬套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衬套主体,其是供所述齿条轴插通的环状的衬套主体,该衬套主体由在其周向上位于与所述齿条齿相同侧的齿条齿侧部分和所述齿条齿侧部分以外的背面侧部分沿所述周向分割成两部分;刚性降低部,其设置于所述齿条齿侧部分,使所述齿条齿侧部分的刚性低于所述背面侧部分的刚性。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部件、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简要主视图。
图2是从沿着图1的II-II线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齿条衬套10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2的V-V线的截面中仅示出齿条衬套10的图。
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转向装置1的剖视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3的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应用于图4的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应用于图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简要主视图。
参照图1,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操纵转向部件2、转向轴3、万向联轴器4、中间轴5、万向联轴器6、小齿轮轴7、齿条轴8以及壳体9。
作为操纵转向部件2,例如能够使用转向盘。转向轴3的一端与操纵转向部件2连结。由万向联轴器4将转向轴3的另一端与中间轴5的一端连结。另外,由万向联轴器6将中间轴5的另一端与小齿轮轴7的一端连结。转向轴3、中间轴5、小齿轮轴7不存在于同一直线上。
在小齿轮轴7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一体地设置有小齿轮齿14。齿条轴8为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
在齿条轴8的外周面8A的周向上的一处形成有与小齿轮齿14啮合的齿条齿15。小齿轮轴7的小齿轮齿14以及齿条轴8的齿条齿15通过相互啮合,从而构成齿轮齿条式的转向机构A。齿条轴8收纳于壳体9,齿条轴8的两端部朝壳体9的两侧突出,横拉杆12分别经由联轴器11而与各端部结合。各横拉杆12经由对应的转向节臂(未图示)而连结于对应的转向轮13。
若操作操纵转向部件2使转向轴3旋转,则该旋转由小齿轮齿14以及齿条齿15转换成沿着轴向X的齿条轴8的直线运动。由此实现转向轮13的转向。这样,齿条轴8能够根据操纵转向部件2的操纵转向而沿轴向X移动从而使转向轮13转向。
其中,将齿条轴8延伸的方向设为轴向X,将与轴向X垂直的方向中朝向图1的纸面延伸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Y,将与轴向X垂直的方向中沿图1的上下延伸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轴向X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相同。另外,前后方向Y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同。另外,上下方向Z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大致相同。并且前后方向Y的纸面近前侧为车辆的前侧,前后方向Y的纸面靠里侧为车辆的后侧。
壳体9为固定于车身的大致圆筒体。壳体9将齿条轴8收纳为能够沿着轴向X进行直线往复移动。壳体9以沿齿条轴8的径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壳体9包括一端部(图1中的轴向X的左侧的端部)9A和另一端部(图1中的轴向X的右侧的端部)9B。本实施方式的齿条衬套10配置于壳体9的一端部9A与小齿轮齿14之间、以及另一端部9B与小齿轮齿14之间的双方。齿条衬套10将齿条轴8支承为能够沿轴向X移动。壳体9的中空部分由沿轴向X延伸的圆筒状的内周面9C划分。收纳于壳体9的齿条轴8与壳体9的内周面9C成为同轴状。
图2是从沿着图1的II-II线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2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与图1的上下方向Z一致。另外,在图2中上下延伸的方向与前后方向Y一致。另外,在图2中左右延伸的方向与轴向X一致。另外,图2示出了壳体9的一端部9A周边。以下,仅对壳体9的一端部9A侧的部件进行说明。另一端部9B侧的部件构成为隔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轴向X)的中心而与一端部9A周边的部件结构成为对称。另外,在图2中,齿条轴8不使用截面来表示。
以下,在图1的基础上也参照图2进行说明。参照图2,齿条衬套10包括:衬套主体16、卡止部17以及弹性部件20。衬套主体16为沿轴向X延伸的环状。在衬套主体16的中空部分以同轴状插通有齿条轴8。另外,衬套主体16收纳于壳体9。换言之,衬套主体16(齿条衬套10)配置于齿条轴8的外周面8A与壳体9的内周面9C之间的空间30。从轴向X观察,空间30为被壳体9的内周面9C从外侧镶边并且包围齿条轴8的圆环状。在该状态下,衬套主体16的外周面16A遍布整周相对于壳体9的内周面9C面接触。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遍布整周相对于齿条轴8的外周面8A面接触。其中,从轴向X观察,沿着相对于轴向X正交的方向将在齿条轴8形成有齿条齿15的部分切断的截面为:在齿条齿15上切去周向上的一处的圆形状(D字形状)。即,齿条轴8的周向上的一处形成为平坦,在该平坦部分形成有齿条齿15。另一方面,齿条衬套10的内周面16B成为大致正圆。因此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不与在齿条轴8的外周面8A上形成有齿条齿15的平坦部分(图2的下侧部分)接触,而朝径向的外侧分离(也参照后述的图5)。
图3是齿条衬套10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2的V-V线的截面中仅示出齿条衬套10的图。其中,在图3中,轴向X从左近前侧朝向右靠里侧延伸。另外,图3的齿条衬套10以使图2的左侧(图1的车辆的左侧)的端部16C朝向左近前侧的姿势配置。另外,与图4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与轴向X一致。在图4的纸面中沿着上下的方向与在图3的纸面中沿着上下的方向大致一致。图4的齿条衬套10以使端部16C(参照图3)朝向纸面近前侧的姿势配置。
以下,在图1以及图2的基础上,也参照图3以及图4进行说明。
参照图3,对衬套主体16的外周面16A以及内周面16B的各自的周向标注附图标记“C”。另外,对外周面16A以及内周面16B的各自的径向标记附图标记“R”(也参照图4)。
其中,将环状的衬套主体16沿周向C分割成两部分,对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定义。具体而言,以齿条轴8的齿条齿15为基准,将在周向C上位于与齿条齿15相同侧的部分(被分割成两部分中的一方)称为齿条齿侧部分22。将齿条齿侧部分22以外的部分(被分割成两部分中的另一方)称为背面侧部分23(也参照图2)。参照图4,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以成为与齿条齿15(严格来说称为周向C的中央位置,以下相同)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位置被分割。另外,在衬套主体16中,将对周向C的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进行划分的位置称为边界26。边界26是在衬套主体16中以成为与齿条齿15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周向上两处的位置。另外,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是观念上的区别方法,上述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分离。在图2~图4中,齿条齿侧部分22位于纸面的下侧,背面侧部分23位于纸面的上侧。
参照图2以及图3,卡止部17是从衬套主体16的端部16C的外周面16A朝径向R的外侧突出的爪状的突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17在背面侧部分23中配置于周向C的中央。其中,在壳体9的内周面9C上在与卡止部17一致的部分形成有卡止孔19。卡止部17相对于卡止孔19卡合。由此齿条衬套10在壳体9内在轴向X以及周向C上被定位。
弹性部件20例如是O形环等环状体。弹性部件20与形成于衬套主体16的卡合槽21卡合。卡合槽21是从衬套主体16的外周面16A朝径向R的内侧凹陷的槽。卡合槽21遍布周向C的整周形成。弹性部件20从径向R的外侧嵌入卡合槽21,从而成为外嵌于衬套主体16的状态(参照图2)。弹性部件20以及卡合槽21分别在轴向X上设置有一个、或者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在该状态下,弹性部件20与壳体9的内周面9C弹性接触。即,衬套主体16的外周面16A经由弹性部件20而与壳体9的内周面9C接触。当然,衬套主体16的外周面16A也可以与壳体9的内周面9C直接接触。
在将这样的齿条衬套10配置于空间30时,由于以卡止部17与卡止孔19嵌合的方式使齿条衬套10整体一边朝径向R的内侧挠曲一边组装于壳体9,因而是很困难的。因此如图3所示,在衬套主体16的齿条齿侧部分22以沿周向C隔开相等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沿轴向X延伸的轴向槽25。
轴向槽25在径向R贯通衬套主体16。各个轴向槽25在轴向X上不贯通衬套主体16,而是延伸至衬套主体16(齿条齿侧部分22)的中途(轴向X的中途)。另外,各轴向槽25的前端25A(位于衬套主体16的中途的部分)以弯曲状倒圆。
这样,形成于齿条齿侧部分22的轴向槽25作为刚性降低部18发挥功能,该刚性降低部18设置于齿条齿侧部分22并使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低于背面侧部分23的刚性。因此能够与齿条衬套10的成形同时,将刚性降低部18设置于衬套主体16,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槽25以成为与齿条齿15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参照图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中的两个轴向槽25分别在衬套主体16且在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的边界26(周向上两处)各设置一个(也参照图4)。
其余三个轴向槽25设置在边界26之间,即,设置在齿条齿侧部分22的边界26以外的区域27(也参照图4)。这样,通过在齿条齿侧部分22设置轴向槽25,从而能够使背面侧部分23与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产生差。通过这样的轴向槽25的布局,能够可靠地使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低于背面侧部分23的刚性。
其中,对衬套主体16中与端部16C在轴向X上相反侧的端部标记附图标记“16D”。轴向槽25包括第一轴向槽28和第二轴向槽29。第一轴向槽28形成为从衬套主体16的端部16C侧凹陷。第二轴向槽29形成为从衬套主体16的端部16D侧凹陷。即,各个轴向槽25从轴向X的齿条齿侧部分22的端部16C(一端)或端部16D(另一端)延伸至齿条齿侧部分22的中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槽28与第二轴向槽29在周向C上交替地排列。即,周向C上相邻的两个轴向槽25在轴向X从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至齿条齿侧部分22的中途。另外,第一轴向槽28的周向C的宽度w1与第二轴向槽29的周向C的宽度w2相等(参照图4)。另外,第一轴向槽28的轴向X的尺寸亦即深度d1与第二轴向槽29的轴向X的深度d2相等。
其中,在衬套主体16上由轴向X的一方的端部形成的轴向槽25的前端25A,位于衬套主体16上比轴向X的中央更靠另一侧。若详细叙述,则第一轴向槽28的前端28A位于衬套主体16上比轴向X的中央更靠端部16D侧。第二轴向槽29的前端29A位于衬套主体16上比轴向X的中央更靠端部16C侧。即,深度d1以及d2分别比衬套主体16的轴向X的长度L的一半更大。因此从径向R观察,衬套主体16为以锯齿状连接的形状(曲柄形状)。
设置于周向上两处的边界26的本实施方式的两个轴向槽25从相互相同的方向延伸至齿条齿侧部分22的中途。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转向装置1的剖视图。其中,在图5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与轴向X一致。另外,在图5中沿着纸面的上下的方向与前后方向Y一致。另外,在图5中沿着纸面的左右的方向与上下方向Z一致。图5中的齿条衬套10的姿势与图4一致。
以下,在图1~图4的基础上,也参照图5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齿条齿侧部分22设置有轴向槽25,但在背面侧部分23不设置轴向槽25。因此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低于背面侧部分23的刚性。因此齿条齿侧部分22能够朝径向R的内侧挠曲。另一方面,背面侧部分23不像齿条齿侧部分22那样简单地挠曲。因此通过使刚性比较低的齿条齿侧部分22挠曲,从而能够将齿条衬套10顺利地插入壳体9的中空部分,而容易地安装于转向装置1。
参照图5,在将齿条衬套10组装于转向装置1的状态下,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与齿条轴8的外周面8A抵接。在该状态下,由弹性部件20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复原力作为衬套主体16相对于齿条轴8的反作用力,从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向齿条轴8传递。在齿条齿侧部分22设置有多个轴向槽25。因此在齿条齿侧部分22与齿条轴8接触的面积小于在背面侧部分23与齿条轴8接触的面积。
另一方面,在将齿条衬套10组装于转向装置1之后,齿条轴8从刚性相对较高的背面侧部分23承受比较大的反作用力,从刚性相对较低的齿条齿侧部分22承受比较小的反作用力。因此通过来自背面侧部分23的反作用力与来自齿条齿侧部分22的反作用力之差,对齿条轴8作用有使齿条齿15从背面侧部分23朝向齿条齿侧部分22的方向(即,靠近构成齿轮齿条的小齿轮轴7的小齿轮齿14的方向)施加的作用力F(预压)。由此齿条齿15能够与小齿轮轴7的小齿轮齿14牢固地啮合。
如上所述,能够确保向齿条轴8安装的安装性,并且使小齿轮齿14与齿条齿15牢固地啮合。由此,能够防止齿条衬套10与齿条轴8的接触声(嘎嘎声)。另外,即使因转向轮13开上路缘石等而对齿条轴8作用较大的外力,也能够维持小齿轮齿14与齿条齿15的啮合。
另外,在周向上两处的边界26以成为与齿条齿15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情况下,作用于齿条轴8的作用力F成为相对于齿条齿15垂直。因此能够使小齿轮齿14与齿条齿15更加牢固地啮合。这样,使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尽可能低,使背面侧部分23的刚性尽可能高,从而能够构成容易将弹性部件20的反作用力传递至齿条轴8的齿条衬套10。
参照图2,另一方面,在背面侧部分23的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形成有多个朝向径向R的外侧凹陷的孔24。从径向R的内侧观察,孔24是形成为圆形状的凹部(所谓的球压痕),朝径向R的外侧以大致半球状凹陷。多个孔24在周向C以及轴向X的整个区域以锯齿状等规定的图案离散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X上多个孔24的列排列六个,但全部的孔24配置为锯齿状。因此在图2的周向一处的截面中,上述列仅图示三个。
在用户驾驶车辆时,齿条轴8沿轴向X往复移动多次。其中,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除形成有孔24的部分以外)与齿条轴8的外周面8A面接触。另外,通过上述的齿条衬套10的卡止部17与壳体9的卡止孔19的卡合,齿条衬套10能够被限制沿轴向X移动。因此每当齿条轴8移动,内周面16B都与齿条轴8滑动摩擦。因此通过在背面侧部分23且在衬套主体16的内周面16B设置润滑脂等用于降低滑动阻力的润滑剂32(各图中的点部分),从而能够降低滑动摩擦引起的摩擦。进而能够利用各孔24来保持齿条衬套10与齿条轴8之间的润滑剂3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3的图。其中,图6的姿势与图3一致。另外,对与上述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以下,在图1~图5的基础上,也参照图6进行说明。
第一变形例的轴向槽25设置于衬套主体16上周向C的四处,合计为四个。在第一变形例中也与实施方式相同,轴向槽25以成为与齿条齿15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即,两个轴向槽25在衬套主体16上且在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的边界26处(周向上两处)各设置有一个。
其余的两个轴向槽25设置在衬套主体16上且在边界26之间(齿条齿15侧的区域27)。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一轴向槽28与第二轴向槽29也在周向C上交替地排列。即,周向C上相邻的两个轴向槽25在轴向X上从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至齿条齿侧部分22的中途。
另外,第一变形例的轴向槽25全部为四个。由此设置于周向上两处的边界26的两个轴向槽25,从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至齿条齿侧部分22的中途。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应用于图4的图。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应用于图4的图。其中,图7和图8的姿势与图4一致。另外对与上述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以下,在图1~图6的基础上,也参照图7以及图8进行说明。参照图7,在第二变形例的衬套主体16上且在周向C上设置有三个轴向槽25。在第二变形例中也与实施方式相同,轴向槽25以成为与齿条齿15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即,两个轴向槽25在衬套主体16的齿条齿侧部分22与背面侧部分23的边界26处(周向上两处)各设置有一个。另外,设置于第二变形例的边界26的两个轴向槽25是在衬套主体16上从端部16C侧朝端部16D延伸的第一轴向槽28。上述两个轴向槽25可以是都从端部16D侧朝端部16C延伸的第二轴向槽29,延伸的朝向也可以为相互相反的方向。
其余的一个轴向槽25是在轴向X上贯通齿条齿侧部分22的贯通孔31。贯通孔31设置在衬套主体16上且在周向C上与齿条齿15相同的位置。另外,在轴向X上不贯通的轴向槽25可以在周向C上且在边界26与贯通孔31之间的部分进一步设置有多个。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
参照图8,在第三变形例的衬套主体16上作为轴向槽25仅设置有一个贯通孔31。贯通孔31设置在衬套主体16上且在周向C上与齿条齿15相同的位置。如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的齿条衬套10那样,在轴向槽25在轴向X上贯通齿条齿侧部分22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
此外,如第三变形例那样,对齿条齿侧部分22仅设置有一个贯通孔31作为刚性降低部18。在该情况下,衬套主体16形成为在周向上的一处中断的大致环状(C字状)。仅通过设置一个轴向槽25,就能够在齿条齿侧部分22容易地设置刚性降低部18。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设置于齿条齿侧部分22的多个轴向槽25可以多于五个,也可以少于四个。总之,多个轴向槽25只要整体能够作为使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低于背面侧部分23的刚性的刚性降低部18发挥功能即可。另外,刚性降低部18也可以由不沿着轴向X的槽构成。例如,刚性降低部18也可以一边朝周向C的任一方倾斜,一边从衬套主体16的端部16C朝向端部16D延伸。
另外,周向C上相邻的两个轴向槽25未必需要在轴向X上从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也可以从相同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第一轴向槽28未必需要设置为与第二轴向槽29相邻,也可以设置为第一轴向槽28彼此相邻(第二轴向槽29的情况也相同)。
另外,在齿条齿侧部分22,第一轴向槽28集合的区域与第二轴向槽29集合的区域也可以在周向C上被分开而存在。另外,衬套主体16未必需要为圆筒状,只要为环状即可。衬套主体16只要夹设于壳体9与齿条轴8之间,能够对形成有齿条齿15的齿条轴8进行支承即可。
另外,两处边界26也可以未必是以成为与齿条齿15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径向R上对置的位置。也可以是齿条齿侧部分22大于背面侧部分23的情况,还可以是齿条齿侧部分22小于背面侧部分23的情况。另外,在实施方式中,齿条衬套10包括弹性部件20。然而,齿条衬套10也可以不包括弹性部件20。在该情况下,在将齿条衬套10组装于转向装置1的状态下,齿条衬套10被压入壳体9,衬套主体16的外周面16A与壳体9的内周面9C抵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宽度w1与宽度w2相等。然而,未必需要各轴向槽25的周向C的宽度相等,也可以因位置而改变。另外,深度d1与深度d2相等,且大于衬套主体16的长度L的一半。然而,未必需要各轴向槽25的深度相等,也可以因位置而改变。另外,也可以是各轴向槽25的深度小于衬套主体16的长度L的一半的情况。
如上所述,能够根据刚性降低部18的形状、位置以及大小来调整齿条齿侧部分22的刚性。

Claims (7)

1.一种齿条衬套,构成齿轮齿条式的转向装置且对在周向上的一处形成有齿条齿的齿条轴进行支承,所述齿条衬套的特征在于,包括:
衬套主体,其是供所述齿条轴插通的环状的衬套主体,该衬套主体由在其周向上位于与所述齿条齿相同侧的齿条齿侧部分和所述齿条齿侧部分以外的背面侧部分沿所述周向分割成两部分;和
刚性降低部,其设置于所述齿条齿侧部分,使所述齿条齿侧部分的刚性低于所述背面侧部分的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条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降低部包括沿所述衬套主体的轴向延伸的轴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条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槽至少设置于:所述衬套主体的所述齿条齿侧部分与所述背面侧部分在周向上两处的边界、和所述齿条齿侧部分的所述边界以外的区域,
各个所述轴向槽从所述轴向的所述齿条齿侧部分的一端或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齿条齿侧部分的中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条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上两处的边界是以成为与所述齿条齿排列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在所述衬套主体的径向上对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条衬套,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周向上两处的边界的两个所述轴向槽,从相互相同的方向或者从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至所述齿条齿侧部分的中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条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槽在所述周向上且在与所述齿条齿相同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并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齿条齿侧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条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侧部分的所述衬套主体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孔。
CN201410336350.5A 2013-07-22 2014-07-15 齿条衬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6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1833 2013-07-22
JP2013151833A JP6150119B2 (ja) 2013-07-22 2013-07-22 ラックブッシ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6015A true CN104326015A (zh) 2015-02-04
CN104326015B CN104326015B (zh) 2018-09-07

Family

ID=5121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635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6015B (zh) 2013-07-22 2014-07-15 齿条衬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28216B2 (zh)
EP (1) EP2829457B1 (zh)
JP (1) JP6150119B2 (zh)
CN (1) CN10432601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5539A (zh) * 2015-07-10 2017-01-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齿条衬套
CN107021128A (zh) * 2015-11-10 2017-08-0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轴支承结构
CN108725569A (zh) * 2017-04-14 2018-11-0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10869625A (zh) * 2017-08-02 2020-03-06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转向机构
CN110998110A (zh) * 2017-08-03 2020-04-10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转向机构
CN114072320A (zh) * 2019-07-12 2022-02-18 Kyb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5301B2 (ja) * 2013-05-14 2017-04-19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JP6034812B2 (ja) * 2014-01-23 2016-11-30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ブッシュ軸受の構造
US9873448B2 (en) * 2014-03-31 2018-01-23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End of travel stop
JP6444140B2 (ja) * 2014-11-06 2018-12-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ブッシュ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6132404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軸受部材
DE102019133406A1 (de) * 2019-12-06 2021-06-10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Schubstangenführungsbaugruppe, Lenkaktuato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chubstangenführungsbaugruppe
US11293488B1 (en) 2021-07-02 2022-04-05 Alfredo A. Ciotola Compressively resilient bush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41A (zh) * 1996-03-28 1998-06-24 罗斯蒙德公司 在工艺系统中检测事件的装置
US6435050B1 (en) * 2001-03-28 2002-08-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teering gear for motor vehicle
CN101247982A (zh) * 2005-05-20 2008-08-20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器传动机构
JP2009024740A (ja) * 2007-07-17 2009-02-05 Oiles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滑り軸受
JP2013079024A (ja) * 2011-10-05 2013-05-02 Jtekt Corp ラック軸用のブッシュおよび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3703B2 (ja) 2002-05-09 2009-06-03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ブッシュ軸受
JP2004256029A (ja) 2003-02-26 2004-09-16 Koyo Seiko Co Ltd ラックブッシュおよび車両用操舵装置
JP4899374B2 (ja) * 2005-08-03 2012-03-2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軸受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滑り軸受
JP5062467B2 (ja) 2006-09-29 2012-10-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665747B2 (en) * 2006-10-13 2010-02-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teering gear assembly having rack bushing
JP5141339B2 (ja) * 2008-03-31 2013-02-13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ブッシュ軸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のラック−ピニオン式操舵装置
KR101277928B1 (ko) * 2009-04-03 2013-06-27 주식회사 만도 랙부시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동차의 랙 피니언 방식 조향장치
JP2013079023A (ja) * 2011-10-05 2013-05-02 Jtekt Corp 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ブッシュ
JP2014047833A (ja) * 2012-08-30 2014-03-17 Oiles Ind Co Ltd ブッシュ軸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のラック−ピニオン式操舵装置
JP6034812B2 (ja) * 2014-01-23 2016-11-30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ブッシュ軸受の構造
JP2015189378A (ja) * 2014-03-28 2015-11-02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軸受部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41A (zh) * 1996-03-28 1998-06-24 罗斯蒙德公司 在工艺系统中检测事件的装置
US6435050B1 (en) * 2001-03-28 2002-08-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teering gear for motor vehicle
CN101247982A (zh) * 2005-05-20 2008-08-20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器传动机构
JP2009024740A (ja) * 2007-07-17 2009-02-05 Oiles Ind Co Ltd 合成樹脂製滑り軸受
JP2013079024A (ja) * 2011-10-05 2013-05-02 Jtekt Corp ラック軸用のブッシュおよび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5539A (zh) * 2015-07-10 2017-01-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齿条衬套
CN107021128A (zh) * 2015-11-10 2017-08-0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轴支承结构
CN108725569A (zh) * 2017-04-14 2018-11-0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10869625A (zh) * 2017-08-02 2020-03-06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转向机构
CN110998110A (zh) * 2017-08-03 2020-04-10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转向机构
CN110998110B (zh) * 2017-08-03 2021-12-17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转向机构
US11548546B2 (en) 2017-08-03 2023-01-10 Oiles Corporation Bearing and steering mechanism
CN114072320A (zh) * 2019-07-12 2022-02-18 Kyb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CN114072320B (zh) * 2019-07-12 2023-10-20 Kyb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20618A1 (en) 2015-01-22
JP2015020661A (ja) 2015-02-02
US9428216B2 (en) 2016-08-30
EP2829457B1 (en) 2017-03-15
CN104326015B (zh) 2018-09-07
JP6150119B2 (ja) 2017-06-21
EP2829457A1 (en)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6015A (zh) 齿条衬套
EP2615321B1 (en) Slide bearing
EP3156679B1 (en) Shaft coupling mechanism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208749862U (zh) 用于稳定器的离合器装置
JP2007106402A (ja) 操向装置のスリップジョイント
JP4807202B2 (ja) 回転基部材
CN104334901A (zh) 转矩传递装置
EP2891809B1 (en) Bush bearing, and rack-and-pinion steering device adapted for use in automobile and using same
CN103542051A (zh) 齿条轴支承装置以及使用该齿条轴支承装置的转向装置
JP2010101459A (ja) かみあい式クラッチ装置及びこのクラッチ装置を用いたシフト装置
US20180154922A1 (en) Intermediate Steering Shaft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mediate Steering Shaf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029744A (zh) 齿条-小齿轮式转向装置、其组装方法以及衬套
EP2843250B1 (en) Shaft connection mechanism
JP2007008286A5 (zh)
JP2005083532A (ja) スプライン継手
KR101526548B1 (ko) 자동차용 유니버설 조인트의 샤프트조인트
JP2008256201A (ja) ラジアル玉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ラジアル玉軸受
JP2012081789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
EP2476927A1 (en) Sliding type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JP2014095478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JP6551522B2 (ja) トルク伝達用継手及びウォーム減速機
CN106257081A (zh) 滑动式等速万向节
CN204124182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输出轴
JP5549708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の軸連結機構
JP2008267540A (ja) 二方向クラッチ用シェル外輪、二方向クラッチ、二方向クラッチ用シェル外輪の廻り止め構造、および二方向クラッチ用シェル外輪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