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3788A -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3788A
CN104323788A CN201410347811.9A CN201410347811A CN104323788A CN 104323788 A CN104323788 A CN 104323788A CN 201410347811 A CN201410347811 A CN 201410347811A CN 104323788 A CN104323788 A CN 104323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protection
main
imaging apparatus
ray imag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78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3788B (zh
Inventor
西由浩
高田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2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3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3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3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 A61B6/502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i.e. mam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0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the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 A61B5/708Breast positio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25Tomosynthe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10Safet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6/107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e.g. shie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6/0414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with compress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78Cha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备:具有能够载置被检者的乳房的摄影面的摄影台;与所述摄影面相向地配置,向所述摄影面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部;配置于所述放射线照射部与所述摄影面之间的所述被检者侧,保护所述被检者免于所述放射线的照射的主放射线保护部;及配置于该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能够在保护所述被检者的保护位置与从该保护位置退避的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的副放射线保护部。

Description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作为拍摄被检者的乳房的放射线图像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保护被检者免受放射线的放射线保护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医疗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已知有以早期发现乳癌等为目的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在乳房X线照相装置中,被检者的乳房夹持于摄影台的摄影面与压迫板之间,在由压迫板压迫乳房的状态下,拍摄放射线图像。在摄影台内置有放射线检测面板,从放射线照射部照射的放射线透过乳房,在放射线检测面板被检测出。
例如日本特开2009-20756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7-50264号公报中公开有具有脸部护罩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脸部护罩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并配置于放射线照射区域与被检者的脸部之间。通过该脸部护罩来保护被检者的脸部免受放射线。
发明内容
如上述公报所示,已知有具有不仅进行垂直方向的摄影也进行来自倾斜方向的摄影的功能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特别是,在具有层析X线摄影合成功能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中,放射线照射部相对于被检者左右旋转,拍摄以乳房为中心改变了照射角度的放射线图像。这时,由于脸部护罩伴随着放射线照射部的旋转而左右移动,所以脸部护罩有可能因放射线照射部的旋转角度而从被检者的脸部的位置偏离。因此,正在开发根据放射线照射部的最大旋转角度而增加左右方向的长度并扩大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脸部护罩。另一方面,在不使用层析X线摄影合成功能的普通摄影中,扩大的脸部护罩过于向左右伸出。
因此,希望开发出根据摄影方式得到针对放射线的适当的保护范围的放射线保护单元(脸部护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易地进行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适当的设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备:摄影台,具有能够载置被检者的乳房的摄影面;放射线照射部,与摄影面相向地配置,向摄影面照射放射线;主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放射线照射部与摄影面之间的被检者侧,保护被检者免受放射线;及副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至少侧部,能够在保护被检者的保护位置与从该保护位置退出的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配置有主放射线保护部和副放射线保护部。主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摄影台的摄影面与放射线照射部之间的被检者侧。由该主放射线保护部保护被检者免受放射线。另一方面,副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至少侧部。
在此,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从该保护位置退出的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位于保护位置时,由主放射线保护部和副放射线保护部遮挡放射线的范围宽,所以免受放射线的保护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在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退到非保护位置时,仅通过主放射线保护部遮挡放射线,所以免受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缩小。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能够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和被检者侧相反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成为被检者侧的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能够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与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退到非保护位置时,副放射线保护部收纳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后方侧。因此,能够提高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缩小时的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收纳性。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在侧部设有以沿着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上缘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一旋转轴,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第一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的第一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一旋转轴以沿着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上缘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为轴向。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仅通过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旋转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一旋转轴设有以与该第一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二旋转轴,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第二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非保护位置与比该非保护位置靠主放射线保护部的背面侧的收纳位置之间旋转。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设于第一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一步旋转。因此,从保护位置移动到非保护位置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在非保护位置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背面侧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缩小时的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收纳性。
第五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还具备:第一弹性件,对第一旋转轴施加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的旋转力;及保持解除机构,能够抵抗旋转力而将保护位置处的副放射线保护部保持在侧部,并能够解除该保持。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设有第一弹性件和保持解除机构。由第一弹性件对第一旋转轴施加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的旋转力。保护位置处的副放射线保护部能够由保持解除机构抵抗第一弹性件的旋转力而保持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或者能够由保持解除机构解除该保持。因此,当保持解除机构的保持被解除时,通过第一弹性件施加给第一旋转轴的旋转力,使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自动向非保护位置旋转。因此,能够自动进行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从扩大到缩小的操作。
第六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第四实施方式或第五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还具备旋转位置保持机构,该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在非保护位置、收纳位置的各位置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旋转位置。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设有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在非保护位置、收纳位置的各位置由旋转位置保持机构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旋转位置。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能够立即且可靠地保持于非保护位置、收纳位置的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缩小操作和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收纳操作。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副放射线保护部具备板状的保护部主体和对保护部主体与第一旋转轴的连接部位进行加强的加强件。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副放射线保护部具备保护部主体和加强件。在此,由加强件加强保护部主体与第一旋转轴的连接部位。因此,能够提高副放射线保护部的刚性。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设有以沿着放射线的照射轴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三旋转轴,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第三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的第三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三旋转轴以沿着放射线的照射轴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为轴向。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仅通过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旋转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九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的成为被检者侧的保护位置向位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弯曲。
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副放射线保护部形成为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弯曲的结构。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仅通过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弯曲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第十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第八实施方式或第九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还具备:转动卡合部,设于副放射线保护部,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向主放射线保护部的面方向移动时,转动卡合部与第三旋转轴卡合,能够使副放射线保护部向非保护位置转动;引导部,设于侧部,沿面方向引导转动卡合部;被引导部,设于转动卡合部,在使副放射线保护部向面方向移动时,被引导部与引导部接触而被引导;及第二弹性件,向使被引导部与引导部接触的方向施力。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副放射线保护部设有转动卡合部。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向主放射线保护部的面方向移动时,转动卡合部与第三旋转轴卡合,副放射线保护部能够转动到非保护位置。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设有引导部,引导部沿面方向引导转动卡合部。在转动卡合部设有被引导部。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沿面方向移动时,被引导部与引导部接触而被引导。并且,设有向使被引导部与引导部接触的方向施力的第二弹性件。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位于保护位置时,第二弹性件向引导部与被引导部接触的方向施力,所以有效地减少引导部与被引导部之间的晃动。因此,能够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稳定地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副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两侧部。
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由于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两侧部配置有副放射线保护部,所以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主放射线保护部装卸自如地设于放射线照射部的下端部。
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由于在放射线照射部的下端部装卸自如地设有主放射线保护部,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主放射线保护部(及包含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安装或拆除。
在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基础上,主放射线保护部与副放射线保护部的边界部位从被检者侧观察设定于放射线的照射区域与放射线照射部的侧面之间。
根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由于主放射线保护部与副放射线保护部的边界部位设定于比放射线的照射区域靠放射线照射部的侧面侧,所以能够确保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另一方面,由于边界部位设定于比放射线照射部的侧面靠放射线的照射区域侧,副放射线保护部收纳于照射区域侧,所以能够提高副放射线保护部的非保护位置的收纳性。
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具有设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主放射线保护部和配置于该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的副放射线保护部。
在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中,能够实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具有以下的优异效果:能够简易地进行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适当的设定。
附图说明
以下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从被检者侧(胸壁侧)的略微右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被检者侧观察设于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照射部安装放射线保护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从被检者侧的右上方观察到的表示与图3对应的安装放射线保护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与被检者侧相反的背面侧观察图2~图4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与图5对应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收纳位置时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与图5对应的立体图;
图10是依次说明图2~图9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保护范围的变更顺序的图,其中图10(A)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保护位置时的从被检者侧的略微右方观察到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0(B)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与图10(A)对应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0(C)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收纳位置时的与图10(A)对应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从被检者侧观察表示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或普通摄影时的放射线照射部的位置及照射轴的倾斜角度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的放射线照射部的位置及照射轴的倾斜角度(较小倾斜角度)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的放射线照射部的位置及照射轴的倾斜角度(较大倾斜角度)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主放射线保护部与副放射线保护部的位置关系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5是从背面侧观察设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6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0(A)对应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保护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在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0(B)对应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从右侧后方的背面侧观察图17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9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6对应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保护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0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9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21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7对应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2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19对应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保护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3是在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与图21对应的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4A~图24C是说明图22和图23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保护范围的变更顺序的图,图24A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保护位置时的从被检者侧的略微右方观察到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4B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退避而移动到非保护位置时的与图24A对应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4C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与图24A对应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5A是说明图21所示的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可动机构的图,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保护位置时的从右侧后方的上方观察到的主要部分的平剖面立体图;及
图25B是在副放射线保护部处于非保护位置时的与图25A对应的主要部分的平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附图中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说明。另外,附图中适当表示并标以附图标记X的方向表示从为了摄影而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相向的状态下的被检者侧(胸壁侧)观察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标以附图标记Y的方向表示从被检者侧的前面朝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背面侧的方向,标以附图标记Z的方向表示从被检者的足下侧朝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上方侧的方向。即,附图标记X、Y、Z是与XYZ坐标中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功能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作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实施例。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乳房X线照相装置)10形成为处于站立状态的被检者的乳房通过放射线的照射作为图像被拍摄的结构。另外,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也能够对坐在椅子例如车座上的处于就坐状态的被检者、仅上半身处于站立状态的被检者的乳房进行左右分别拍摄。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具备设于前面侧(被检者的胸壁侧)的侧面观察为大致C字状的摄影部12和配置于比摄影部12靠背面侧(Y方向侧)的位置并从背面侧支撑摄影部12的基座部14。摄影部12从下方侧朝向上方侧(Z方向)具备摄影台16、保持部18、压迫板20和支撑部22。在摄影台16的最上部设有能够载置(接触)被检者的乳房的摄影面24。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此,在俯视观察下摄影面24的形状采用从胸壁侧朝向背面侧逐渐展开的梯形状。从放射线的透射性、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至少摄影面24由例如碳纤维强化塑料形成。摄影台16支撑于保持部18的下方侧。在保持部18的比摄影台16靠上方侧的位置经由支撑臂26支撑压迫板20。
压迫板20能够相对于摄影面24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移动,采用在压迫板20与摄影面24之间夹持乳房并从上方向下方压迫乳房的结构。压迫板20例如由上方开口的中空的有底四棱柱构成。作为压迫板20的材料,使用热塑性树脂,详细地说使用聚碳酸酯、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成树脂)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设置,但也可以设置堵塞压迫板20的开口的盖部件。另外,以X方向为轴向的省略图示的旋转轴设于支撑臂26,能够以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而调整压迫板20的压迫角度。
支撑部22作为与保持部18不同的构成要素而设于该保持部18的背面侧,在侧面观察下形成为大致倒L字状。在支撑部22的上部设有能够朝向摄影面24照射摄影用或测定用的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部28。在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如图14所示,在放射线照射部28的框体28A的内部设有放射线发生源28B,从放射线发生源28B产生X线作为放射线。在放射线照射部28的框体28A的侧面配置有操作部28C。另外,本发明不限于X线,例如能够使用至少在医疗中利用的γ线、电子线、中子线、质子线、重粒子线等作为放射线。
另外,如图14所示,在与放射线照射部28相向并且离开的摄影台16的内部设有作为放射线检测器的放射线检测面板30。在放射线检测面板30,接收从放射线照射部28透过压迫板20、乳房及摄影面24且承载乳房的图像信息的放射线的照射,检测图像信息。
返回到图1,在基座部14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朝向前面侧设有以Y方向为轴向的省略图示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上至少将支撑部22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从被检者侧观察,包含支撑部22的摄影部12能够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相对于基座部14左右(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通过该结构,能够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进行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在放射线照射部28与摄影面24之间即被检者侧(胸壁侧)具备放射线保护单元40。放射线保护单元40构成为在被检者的乳房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时针对放射线保护被检者特别是脸部。放射线保护单元40具备主放射线保护部42、从被检者侧观察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右侧的侧部42D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左侧的侧部42E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6。
(主放射线保护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配置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底面28D(参照图3)的前面侧(胸壁侧)的下端部。主放射线保护部4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从被检者侧观察以左右方向(X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由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42A。保护部主体42A的上部42B形成为凸状,上部42B的上表面对应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底面28D的形状而沿水平方向形成为平坦的形状。与上部42B相向的下部42C具有朝向上方凹入设置的曲面形状。该曲面的曲率半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从下部42C的中间点(图2中下部42C和中心线CL的交点)到摄影面24的垂线的长度相等(参照图11~图13)。详细地说,曲面形成为与在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下部42C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所描绘的曲线大致一致的形状。右侧的侧部42D形成为向右侧凸出设置的曲面状。左侧的侧面42E形成为与侧部42D线对称的形状,形成为向左侧凸出设置的曲面状。下部42C、侧部42D、侧部42E各自的端部没有特别标注附图标记,例如如图5所示,构成为向背面侧弯曲的肋部,提高保护部主体42A的机械强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保护部主体42A由与压迫板2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优选由作为热塑性树脂的聚碳酸酯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保护部主体42A例如通过注射成形来制作。对保护部主体42A的至少被检者的脸(肌肤)所抵接的部位、在此为被检者侧的表面整个区域实施对脸部而言滑动性良好的表面处理。作为该表面处理,采用粗化表面并减少与脸部的接触面积的喷砂处理。另外,作为表面处理,也可以使用对保护部主体42A的表面涂敷滑动性良好的例如硅树脂、特氟隆(Teflon)(注册商标)等的涂层处理。
(副放射线保护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44形成为从被检者侧观察主放射线保护部42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向右侧扩大的结构。副放射线保护部44具备由新月状的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44A。保护部主体44A的右侧从上部44B经由右侧(外侧)的侧部44D至与上部44B相向的下部44C,形成为向外侧凸出设置的曲面状。另外,保护部主体44A的左侧(内侧)的侧部44E形成为凹入设置的曲面状。保护部主体44A的上部44B、下部44C、侧部44D、侧部44E各自的端部没有特别标注附图标记,例如如图5所示,构成为向背面侧弯曲的肋部,提高保护部主体44A的机械强度。
另一方面,副放射线保护部46形成为主放射线保护部42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向左侧扩大的结构。副放射线保护部46由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4相对于将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左右方向的中点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为了方便而绘出的中心线CL形成线对称的形状构成。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46虽然左右方向的朝向不同,但是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4同样地具备由新月状的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46A。保护部主体46A的上部46B、下部46C、左侧(外侧)的侧部46D、右侧(内侧)的侧部46E各自的形状和端部的形状与保护部主体44A的对应部位的形状相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保护部主体44A、46A都由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保护部主体42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在保护部主体44A、46A各自的被检者的脸部所抵接的部位实施与在主放射线保护部42实施的表面处理相同的表面处理。
如图5~图9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副放射线保护部的保护部主体44A的大致上半部分,与该保护部主体44A的背面侧重合地设有加强保护部主体44A的加强件80。该加强件80形成为具有与保护部主体44A的上半部分相同的轮廓形状的板状。加强件80至少配置于与后述的旋转机构54的第一旋转轴56连接的连接部位和后述的收纳机构60的第二旋转轴62的配置部位。与保护部主体44A的上部44B对应的加强件80的上部80E的板厚形成为确保旋转机构54的机械强度并且收纳收纳机构60的第二旋转轴62的厚度。因此,上部80E的板厚形成为比作为其他部位的下部80D的板厚厚例如3倍~5倍的厚度。加强件80通过外螺纹等连接部件80A而固定于保护部主体44A。作为加强件80,实际中能够使用比保护部主体44A机械强度高、机械加工容易、轻量化优良且耐腐蚀性优良的例如铝材或铝合金材料。图5~图9中为了有助理解结构,省略了副放射线保护部46,但是与保护部主体44A同样地也在保护部主体46设有加强件80。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安装机构)
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具有配置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底面28D的安装部52和配置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被安装部50的安装机构,放射线保护单元4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28。如图3所示,放射线照射部28侧的安装部52具备引导槽28G和卡合部28H。引导槽28G从被检者侧观察在左右延伸设置,并且由从左右两侧朝向背面侧延伸设置且在外周侧开口的凹槽形成。卡合部28H设于引导槽28G的背面侧的端部,由设于引导槽28G的底部的凹处或缺口形成。安装部52形成为与放射线照射部28的框体28A同样的树脂制而与框体28A一体地安装,或者采用与框体28A不同的零件制作并通过螺钉、螺母等连接部件安装。另外,安装部52例如可以由耐久性优良的金属材料制作。
另一方面,如图3~图9所示,放射线保护单元40侧的被安装部50具备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上部42B的被引导部42G和被卡合部42H。被引导部42G构成为,由俯视观察在背面侧开口的U字状的板材形成,通过图3和图4中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作为箭头A方向的从被检者侧向背面侧的移动而与安装部52的引导槽28G嵌合。被卡合部42H形成为在俯视观察下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爪状,并构成为当被引导部42G的大半部分与引导槽28G嵌合时,该被卡合部42H与卡合部28H卡合。当卡合部28H与被卡合部42H卡合时,放射线保护单元40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28并保持该状态。另外,当卡合部28H与被卡合部42H的卡合解除后,放射线保护单元40从背面侧向被检者侧沿箭头A方向移动时,被引导部42G沿着引导槽28G移动,从放射线照射部28取下放射线保护单元40。被安装部50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上部42B一体地形成。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可动机构)
放射线保护单元40具备使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在针对放射线保护被检者的保护位置和从保护位置退避的非保护位置之间可动的可动机构。对此加以说明,所谓保护位置是指在放射线照射部28与摄影面24之间的被检者侧覆盖处于乳房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状态的被检者的至少脸部的区域。在此,保护位置中可以包含覆盖作为放射线图像的摄影对象的乳房的上方即被检者的肩部和颈部等的区域,或者也可以是与被检者分离的区域或是与其接触的区域。另外,所谓非保护位置是在对被检者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不构成障碍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与被检者侧相反的后方侧的区域、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从保护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如图5~图9所示,可动机构具备:旋转机构54,使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可动;及保持解除机构70,能够在保护位置在主放射线保护部42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并能够解除该保持。旋转机构54构成为包含第一旋转轴56和第一弹性件58。第一旋转轴56具有分别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两侧部突出且与各个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连接的轴端部56A,以沿着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上缘的方向(X方向)为轴向,旋转自如地设于保护部主体42A的上部42B。第一旋转轴56例如由一根压延钢材形成,采用副放射线保护部46能够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移动一致地移动的连动方式。另外,第一旋转轴56可以采用将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旋转轴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旋转轴这两根旋转轴连接的结构。第一弹性件58在此例如采用受扭螺旋弹簧。第一弹性件58的一端固定于保护部主体42A,第一弹性件58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旋转轴56。该第一弹性件58构成为对第一旋转轴56施加使各个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旋转的旋转力。
如图5~图9所示,保持解除机构70构成为包含操作部72、连接部74A及连接部74B、保持解除部76和被保持部44G。操作部72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保护部主体42A的中央部分,其具备将以Y方向为轴向的旋转轴72B作为旋转中心而在图5中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旋转板72A。旋转板72A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背面侧观察形成为圆板状,具备从周缘下部向下方侧突出设置的操作杆72C。
连接部74A从操作部72沿X方向延伸设置到配置于保护部主体42A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侧的侧部42D的保持解除部76。连接部74A的一端经由销74C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旋转板72A的操作杆72C的附近的部位。图5所示的连接部74A的另一端74E与保持解除部76连接,但省略其详细的连接结构。与连接部74A同样地,连接部74B从操作部72沿X方向延伸设置到配置于保护部主体42A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6侧的侧部42E的省略图示的保持解除部76。连接部74B的一端经由销74D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旋转板72A的与操作杆72C错开半圈的部位。连接部74B的另一端74E与省略图示的保持解除部76连接。
如图5~图7、特别是图7所示,被保持部44G设于从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保护部主体44A的侧部44E向后方侧突出设置的L字状的支撑部44F。该被保持部44G形成为从支撑部44F向前面侧立设且立设方向的前端向主放射线保护部42侧突出设置的J字状的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4F和被保持部44G与保护部主体44A一体地形成,但是不作特别限定。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和被保持部44G相同的被保持部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侧部46E一体地形成。
在保持解除机构70中,如图5所示,当将操作杆72C沿箭头B方向旋转时,连接部74A沿箭头C方向移动,解除保持解除部76对被保持部44G的保持。当该保持被解除时,如图7所示,保持于保护位置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通过旋转机构54而向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后方侧沿箭头D方向旋转而移动到非保护位置。在此,副放射线保护部44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旋转大约90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副放射线保护部44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的移动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6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的移动连动。另外,相反地,从非保护位置向保护位置的移动连动。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收纳机构)
放射线保护单元40具备在上述非保护位置与比该非保护位置靠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背面侧的收纳位置之间旋转的收纳机构60。对此加以说明,所谓收纳位置是指当例如不进行摄影时,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不构成障碍而能够进行收纳的区域。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背面侧的区域在摄影时构成放射线的照射区域,但是在不进行摄影时构成空闲区域。
如图5~图9所示,收纳机构60具备使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分别在非保护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旋转的第二旋转轴62和在非保护位置、收纳位置分别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保持机构。第二旋转轴62的轴向的一端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突出设置到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上部44B(连接部位)的第一旋转轴56的轴端部56A,第二旋转轴62以与第一旋转轴56交叉的方向为轴向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轴62以与第一旋转轴56正交的方向为轴向。第二旋转轴62的轴向的另一端由隔着垫圈80B沿第二旋转轴62的轴向旋入的连接部件80C固定。通过该连接部件80C,第二旋转轴62固定于加强件80并且固定于副放射线保护部44。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44构成为,以第二旋转轴62为旋转中心,从图7所示的非保护位置沿箭头E方向旋转至图9所示的收纳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突出设置到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上部46B(连接部位)的第一旋转轴56的轴端部56A也同样地设有第二旋转轴62。在该第二旋转轴62上固定有副放射线保护部46。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46构成为以第二旋转轴62为旋转中心旋转。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第二旋转轴62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相对于以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第二旋转轴62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独立,双方的旋转不连动。
如图8所示,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具备被定位部64和定位部68。被定位部64具有与第二旋转轴62相同的旋转中心,由在周缘部具有构成非保护位置的凹入设置的非保护位置部64A和构成收纳位置的凹入设置的收纳位置部64B的板状部件构成。被定位部64通过省略图示的螺钉等连接部件固定于第一旋转轴56的轴端部56A。非保护位置部64A分别在副放射线保护部44配置于侧部44D侧,在副放射线保护部46配置于侧部46D(参照图2)。收纳位置部64B相对于非保护位置部64A分离配置,分别在副放射线保护部44配置于侧部44E侧,在副放射线保护部46配置于侧部46E侧(参照图2)。被定位部64例如由成形容易的硬质树脂材料、耐久性优良的金属材料等制作。
定位部68固定于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保护部主体44A,能够在非保护位置部64A、收纳位置部64B分别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各自的旋转位置。另外,定位部68例如通过操作者的手动操作能够解除旋转位置的保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定位部68,例如使用球塞。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动作)
前述放射线保护单元40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扩大和缩小的动作如下。
在使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进行被检者的乳房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如图10A所示,在放射线保护单元4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设定于保护位置。这时,保持解除机构70的保持解除部76处于保持非保持部44G的状态,在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4并且在侧部42E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6。因此,从被检者侧观察,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在左右扩大。
在此,在图11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相对于为方便而图示的中心线CL,为了普通的摄影,来自放射线照射部28的放射线的照射角度(放射线的照射轴RC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与中心线CL一致的垂直的角度θ(例如0度)。在图12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相对于中心线CL,为了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放射线照射部28绕逆时针旋转,放射线的照射角度θ1例如被设定为10度。并且,在图13所示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相对于中心线CL,为了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放射线照射部28进一步绕逆时针旋转,放射线的照射角度θ2例如被设定为20度。
当放射线被设定为照射角度θ2时,追随放射线照射部28的逆时针旋转,放射线保护单元40绕逆时针旋转(参照图13)。被检者由于沿着中心线CL例如处于站立状态,所以由于被检者的例如身高不同,被检者的脸部有可能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偏离。在此,由于副放射线保护部44处于保护位置,所以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被扩大,由副放射线保护部44针对放射线保护脸部。
在进行图11所示的普通的摄影时,或者以图12所示的较小照射角度θ1进行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如图10B所示,在放射线保护单元4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设定于非保护位置。这时,保持解除机构70的保持解除部76处于解除非保持部44G的保持的状态,通过旋转机构54将副放射线保护部44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向其后方侧退避,并且将副放射线保护部46从侧部42E向其后方侧退避。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各自向非保护位置的退避通过由操作者操作杆72C而连动且自动地进行。因此,从被检者侧观察,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在左右缩小,主要由主放射线保护部42进行针对放射线的保护。
另外,如图10C所示,当不进行摄影时,在放射线保护单元4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44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设定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背面侧的收纳位置。这时,通过图8所示的收纳机构60的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定位部68的保持从被定位部64的非保护位置部64A向收纳位置部64B移动。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各自向收纳位置的移动通过操作者的手动而单独进行。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如图1和图2所示,配置有主放射线保护部42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主放射线保护部42配置于摄影台16的摄影面24与放射线照射部28之间的被检者侧。通过该主放射线保护部42保护被检者免受放射线。另一方面,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42E。
在此,如图5~图7、图10(A)和图10(B)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构成为能够在保护位置与从该保护位置退避的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处于保护位置时,由主放射线保护部42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遮挡放射线的范围宽,所以免受放射线的保护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当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从保护位置退避到非保护位置时,仅以主放射线保护部42遮挡放射线,所以免受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缩小。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能够简易地进行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适当的设定。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例如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构成为能够在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与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从保护位置退避到非保护位置时,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收纳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后方侧。因此,能够提高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缩小时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收纳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如图5~图7、图10(A)和图10(B)所示,构成为以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42E的第一旋转轴56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一旋转轴56以沿着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上缘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为轴向。因此,使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仅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旋转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如图8、图9、图10(B)和图10(C)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构成为以设于旋转机构54的第一旋转轴56的收纳机构60的第二旋转轴62为旋转中心旋转。因此,从保护位置移动到非保护位置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进一步在非保护位置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背面侧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缩小时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收纳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如图5~图7所示,作为可动机构而设有第一弹性件58和保持解除机构70。通过第一弹性件58对第一旋转轴56施加从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的旋转力。保护位置处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能够由保持解除机构70抵抗第一弹性件58的旋转力而保持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42E,或者能够由保持解除机构70解除该保持。因此,当保持解除机构70的保持被解除时,通过第一弹性件58施加给第一旋转轴56的旋转力,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从保护位置自动向非保护位置旋转。因此,能够利用操作者的简单操作来进行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从放大到缩小的操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特别是如图8所示,设有收纳机构60的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在非保护位置、收纳位置分别由旋转位置保持机构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旋转位置。作为补充,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具备:具有构成非保护位置的非保护位置部64A和构成收纳位置的收纳位置部64B的非定位部64;及在非保护位置部64A、收纳位置部64B分别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旋转位置的定位部68。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能够立即且可靠地保持于非保护位置、收纳位置中的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缩小的操作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收纳操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如图5~图9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具备保护部主体44A、46A和加强件80。在此,通过加强件80加强保护部主体44A、46A和第一旋转轴56的连接部位。并且,通过加强件80加强配置有保护部主体44A、46A的收纳机构60的部位。另外,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件80加强保护部主体44A、46A的上部44B、46B侧的大致一半的区域。因此,能够提高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刚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在放射线保护单元40中在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两侧的侧部42D和侧部42E配置有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所以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特别是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放射线照射部28的下端部(在此为底面28D)装卸自如地设有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主放射线保护部42(及包含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安装拆除。例如放射线保护单元40能够作为选择零件简单地安装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另外,能够简单地进行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维护。另外,由于在放射线照射部28的下端部设有放射线保护单元40,所以放射线保护单元40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安装结构得以简化。例如,在放射线保护单元40安装于图1所示的支撑部22的情况下,从支撑部22绕过放射线照射区域而延伸到被检者侧的支撑臂对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支撑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安装结构会复杂化。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放射线照射部28安装于放射线保护单元40,但是能够在压迫板20的上部的被检者侧安装放射线保护单元4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例如如图2所示,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42E都形成为向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外侧突出设置的曲面状。同样地,构成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外侧的侧部44D、构成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外侧的侧部46D都形成为突出设置的曲面状。因此,在图11所示的普通的摄影时和图12所示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整体的左右形状形成为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42E的曲线状的形状,由被检者的视觉捕捉。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时,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整体的左右形状形成为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侧部44D、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侧部46D的曲线状的形状,由被检者的视觉捕捉。因此,放射线保护单元40能够与摄影方式无关地从被检者侧观察出带有圆角,所以与矩形相比,能够提高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整体外观性(设计性)。另外,由于放射线保护单元40整体的轮廓形状带有圆角,所以能够提高万一与被检者接触时的安全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42E都形成为向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外侧突出设置的曲面状。并且,构成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外侧的侧部44D、侧部46D都形成为突出设置的曲面状,并且构成内侧的侧部44E、侧部46E分别形成为以与侧部42D、42E相接的方式凹入设置的曲面状。因此,即使在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不处于非保护位置、而处于图10(C)所示的收纳位置的情况下,也不会由上述凹入设置的部分堵塞放射线发生源28B。因此,能够进行图11所示的普通的摄影和图12所示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能够作为前述的选择零件那样的附属品来制作。因此,能够简单地安装于不具备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所以能够简单地实现可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
(第一变形例)
使用图14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和放射线保护单元40。第一变形例对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适当的边界部位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4的边界部位40A从被检者侧观察设定于放射线的照射区域R和放射线照射部28的右侧侧面之间。另外,主放射线保护部42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6的边界部位40B从被检者侧观察设定于放射线的照射区域R和放射线照射部28的左侧侧面之间。在此,所谓照射区域R是指从放射线发生源28B的中心位置扩展到放射线检测面板30的有效检测区域ER的圆锥状的区域。边界部位40A、40B各自与照射区域R之间间隔距离L1。边界部位40A、40B各自与放射线照射部28的侧部之间间隔距离L2。这些距离L1、L2是余量尺寸。
在第一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和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边界部位40A、40B设定于比放射线的照射区域R靠放射线照射部28的侧面侧的位置,所以能够确保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另一方面,边界部位40A、40B设定于比放射线照射部28的侧面靠放射线的照射区域R侧的位置,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收纳于照射区域R侧,所以能够提高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的非保护位置的收纳性。另外,在第一变形例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中,能够简单地实现可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
另外,在后述的第二变形例、第三变形例、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各自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中,与第一变形例同样地,可以设定适当的边界部位。
(第二变形例)
使用图15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第二变形例是放射线保护单元的旋转机构和保持解除机构的变形例,说明配置于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两侧部的副放射线保护部不连动而分别独立可动的例子。
如图15所示,在第二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旋转机构54的第一旋转轴56在其轴向上被分割为第一旋转轴56B和第一旋转轴56C。第一旋转轴56B的轴端部56A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D侧突出,经由收纳机构60而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4连接。另一方面,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一旋转轴56C的轴端部56A从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侧部42E侧突出,并且同样地经由收纳机构60而与副放射线保护部46连接(参照图2)。即,第一旋转轴56B、第二旋转轴56C形成为分别独立旋转的结构,此外的第一弹性件58等的旋转机构5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构54的结构相同。
在保持解除机构70中,在与操作部72的操作杆72C相向的部位,在旋转板72A设有销74D。形成于连接部74A的一端的圆弧状的长孔74E和形成于连接部74B的一端的圆弧状的长孔74F与该销74D卡合。图15中当通过操作杆72C使旋转板72A绕顺时针旋转时,连接部74A沿箭头C1方向移动,保持解除部76对被保持部44G的保持被解除。由此,形成为副放射线保护部44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自动地移动的结构。另外,当通过操作杆72C使旋转板72A绕逆时针旋转时,连接部74B沿箭头C2方向移动,同样地形成为副放射线保护部46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自动地移动的结构。
在第二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由于形成为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各自独立可动的结构,所以能够进行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阶段性的切换。详细地说明,放射线保护单元40能够切换为:将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两者设定为保护位置的扩大的保护范围、将任一方设定为保护位置而将另一方设定为非保护位置的中间的保护范围和将两者设定为非保护位置的缩小的保护范围。另外,在第二变形例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中,能够实现可起到这样的作用和效果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
(第三变形例)
使用图16~图18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第三变形例是放射线保护单元的旋转机构的变形例,说明使副放射线保护部的可动机构本身的结构简化的例子。
如图16所示,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同样的放射线保护单元90。该放射线保护单元90具备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主放射线保护部92和配置于该主放射线保护部92的左右两侧部的副放射线保护部94、96。图16所示的副放射线保护部94、96都设定于保护位置。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放射线保护单元90中,在主放射线保护部92的侧部设有以沿着该主放射线保护部92的上缘的方向(X方向)为轴向的第一旋转轴98。副放射线保护部92、94构成为都与第一旋转轴98连接,以该第一旋转轴98为旋转中心,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图17所示的副放射线保护部92、94都设定于主放射线保护部92的上方侧的非保护位置。另外,非保护位置可以被设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非保护位置、即主放射线保护部42的后方侧。
在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94、96构成为以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92的侧部的第一旋转轴98为旋转中心旋转。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94、96仅通过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92旋转,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根据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能够简易地进行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扩大和缩小。
另外,在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旋转机构54,能够仅以第一旋转轴98的简易结构使副放射线保护部94、96可动。因此,能够简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结构。另外,在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由于也不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收纳机构60,所以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简化。另外,在第三变形例的放射线保护单元90中,能够实现可起到这样的作用和效果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19~图21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第二实施方式是放射线保护单元的旋转机构的变形例,说明改变副放射线保护部的可动方向的例子。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结构)
如图1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同样的放射线保护单元100。该放射线保护单元100具备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02和配置于该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左右两侧部的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图19所示的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都设定于保护位置。
(主放射线保护部的结构)
如图20所示,放射线保护单元10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同样地具备具有上部102B、下部102C、侧部102D、102E的由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102A。上部102B的上表面与放射线照射部28的底面28D的形状(参照图3)对应而沿水平方向形成为平坦的形状。在该上部102B配置有被安装部50,被安装部50具备被引导部102G和被卡合部102H。下部102C、侧部102D、102E分别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下部42C、侧部42D、42E各自同样地形成为曲面状。另外,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由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相同的材料制作。
(副放射线保护部的结构)
如图20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10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同样地具备具有上部104B、下部104C、侧部104D、104E的由新月状的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104A。另外,副放射线保护部10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6同样地具备具有上部106B、下部106C、侧部106D、106E的由新月状的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106A。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都由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2、46相同的材料制作。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可动机构)
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具备可动机构。该可动机构构成为在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侧部102D和侧部102E设置以沿着放射线的照射轴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三旋转轴108A和第三旋转轴108B。在此,所谓放射线的照射轴与图11~图13所示的放射线的照射轴RC相同。
第三旋转轴108A沿Z方向穿过侧部102D的肋部分而设置,第三旋转轴108A的上方侧的一端与副放射线保护部104的上部104B连接,下方侧的另一端与下部104C连接。由此,副放射线保护部104构成为,以第三旋转轴108A为旋转中心,如图20中双点划线及图21中实线所示,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沿箭头F方向旋转。即,副放射线保护部104构成为,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侧部102D的被检者侧的保护位置向位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弯曲。
同样地,第三旋转轴108B沿Z方向穿过侧部102E的肋部分而设置,第三旋转轴108B的上方侧的一端与副放射线保护部106的上部106B连接,下方侧的另一端与下部106C连接。由此,副放射线保护部106构成为,以第三旋转轴108B为旋转中心,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副放射线保护部106构成为,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侧部102E的被检者侧的保护位置向位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弯曲。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形成为不连动而分别独立可动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构成为以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侧部102D、102E的第三旋转轴108A、108B为旋转中心旋转。第三旋转轴108A、108B以沿着放射线的照射轴的方向、例如大致垂直方向为轴向。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仅通过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旋转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能够简易地实现针对放射线的保护范围的扩大和缩小。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构成为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能够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处于保护位置时,能够进行图13所示的照射角度大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另外,当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处于非保护位置时,能够进行图11所示的普通的摄影和图12所示的照射角度小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并且,由于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由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46相同的形状构成,所以无论非保护位置处于哪个位置,都不会由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堵塞放射线发生源28B。因此,能够进行前述的图11所示的普通的摄影和图12所示的层析X线摄影合成摄影。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形成为在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的侧部102D、102E弯曲的结构。因此,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仅通过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02弯曲而在保护位置与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旋转机构54,仅通过第三旋转轴108A、108B的简易结构而能够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04、106可动。因此,能够简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结构。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由于也不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的收纳机构60,所以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简化。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100中,能够实现可起到这样的作用和效果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
(变形例)
使用图22~图25,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放射线保护单元。变形例说明在放射线保护单元中有效地减少保护位置的主放射线保护部与副放射线保护部之间的晃动的例子。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结构)
如图22所示,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保护单元40同样的放射线保护单元110。该放射线保护单元110具备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12和配置于该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左右两侧部的副放射线保护部114、116。图22所示的副放射线保护部114、116都设定于保护位置。
(主放射线保护部的结构)
如图24(A)~图24(C)所示,放射线保护单元11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1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同样地,具备具有上部112B、下部112C、侧部112D(与侧部42E对应的侧部省略)的由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112A。在此,保护部主体112A从被检者侧观察形成为以左右方向(X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矩形状。另外,虽然省略了详细的结构,但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经由安装机构可装卸地安装于放射线照射部28。另外,主放射线保护部102由与放射线保护单元40的主放射线保护部42相同的材料制作。
(副放射线保护部的结构)
如图24(A)~图24(C)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11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副放射线保护部44同样地,具备具有上部114B、下部114C、侧部114D、114E且在此由半月状的板材构成的保护部主体114A。即,保护部主体114A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12侧的侧部114E形成为平坦的纵壁,相向的侧部114D形成为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曲面状。另外,虽然省略各部的说明,但副放射线保护部116具备基本上与副放射线保护部114同样的结构,形成为相对于中心轴CL(参照图2)而与副放射线保护部114形成线对称的形状。
(放射线保护单元的可动机构)
如图23所示,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在放射线保护单元110具备可动机构,可动机构构成为,能够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14、116相对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12从保护位置向非保护位置弯曲。即,副放射线保护部114、116构成为能够在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侧部112D的保护位置与位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后方侧的非保护位置之间向箭头F方向移动。
在图25(A)和图25(B)中,表示了遍及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侧部112D和副放射线保护部114的侧部114E而配置的可动机构。该可动机构具备第三旋转轴132、具有引导部122的保护位置收纳部120、具有被引导部126的转动卡合部124和第二弹性件128作为主要结构。第三旋转轴132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旋转轴108A对应的旋转轴,以沿着放射线的照射轴(参照图11~图13)的方向为轴向而设于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侧部112D。
转动卡合部124与副放射线保护部114的侧部114E一体地构成,在保护位置(图25(A)所示的状态),在以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面方向(X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平剖面观察下形成为大致矩形的轮廓形状。在转动卡合部124的中央设有以与该转动卡合部124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为长轴的贯通的长孔130,第三旋转轴132贯通于该长孔130。构成为,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14从保护位置向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面方向(图24(B)所示的箭头G方向)移动时,转动卡合部124与第三旋转轴132卡合,能够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14向非保护位置(图24(C)所示的箭头F方向)转动。如图25(A)所示,被引导部126设于转动卡合部124的背面侧。被引导部126构成为,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14沿箭头G方向移动时(解除保护位置的保持状态时),与引导部122接触而被引导。被引导部126由在平剖面观察下从副放射线保护部114侧朝向主放射线保护部112侧缩径的锥面构成。
保护位置收纳部120在平剖面观察下具有在副放射线保护部114侧开口的凹状,与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侧部112D一体地构成。保护位置收纳部120形成为收纳并保持处于保护位置的副放射线保护部114的结构。在保护位置收纳部120的内壁的与被引导部126对应的部位设有上述引导部122,该引导部112形成为沿箭头G方向引导转动卡合部124的结构。
第二弹性件128的一端与主放射线保护部112连接,另一端与转动卡合部124连接。该第二弹性件128具有如下作用:向将转动卡合部124向保护位置收纳部120引导并且使转动卡合部124的被引导部126与保护位置收纳部120的引导部122接触的方向(图25(A)中、箭头H方向)施力。作为第二弹性件128,例如使用螺旋弹簧。在此,第二弹性件128沿上下方向配置有多根。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遍及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侧部112D的相反侧的侧部和副放射线保护部116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12侧的侧部,同样地设有可动机构。
(变形例的作用和效果)
在变形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中,如图25(A)和图25(B)所示,在副放射线保护部114设有转动卡合部124。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14从图24(A)和图25(A)所示的保护位置向图24(B)所示的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面方向(箭头G方向)移动时,转动卡合部124与第三旋转轴132卡合。当进行该卡合时,如图24(C)和图25(B)所示,副放射线保护部114能够转动到非保护位置。
在此,在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的侧部112D,在保护位置收纳部120设有引导部122,引导部122沿面方向(箭头G方向)引导转动卡合部124。另一方面,在副放射线保护部114的侧部114E,在转动卡合部124设有被引导部126。当使副放射线保护部114向面方向移动时,被引导部126与引导部122接触而被引导。并且,设有向使被引导部126与引导部122接触的方向施力的第二弹性件128。因此,当副放射线保护部114处于保护位置时,第二弹性件128向引导部122与被引导部126接触的方向施力,所以有效地减少引导部122与被引导部126之间的晃动。因此,能够在主放射线保护部112稳定地保持副放射线保护部114。另外,在主放射线保护部112与处于保护位置的副放射线保护部116之间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另外,在变形例的放射线保护单元110中,能够实现可起到这样的作用和效果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0。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使用多个实施方式和多个变形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在不脱离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更。例如,本发明可以是在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一方的侧部配置有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放射线保护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与配置于放射线照射部28的侧部的操作部(例如图1中相当于附图标记28C的部位)对应的一侧的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配置副放射线保护部。即,在有损操作部的操作性的情况下,能够使副放射线保护部从保护位置移动到非保护位置或收纳位置。另外,例如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具有层析X线摄影合成功能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也能够适用于使放射线源从铅垂轴倾斜地进行摄影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立体摄影功能的乳房X线照相装置)。

Claims (14)

1.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备:
摄影台,具有能够载置被检者的乳房的摄影面;
放射线照射部,与所述摄影面相向地配置,向所述摄影面照射放射线;
主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所述放射线照射部与所述摄影面之间的所述被检者侧,保护所述被检者免受所述放射线;及
副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能够在保护所述被检者的保护位置与从该保护位置退出的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能够在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和所述被检者侧相反的后方侧的所述非保护位置与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所述侧部成为所述被检者侧的所述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侧部设有以沿着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上缘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一旋转轴,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所述第一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所述保护位置与所述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设有以与该第一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二旋转轴,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所述非保护位置与比该非保护位置靠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背面侧的收纳位置之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还具备:
第一弹性件,对所述第一旋转轴施加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从所述保护位置向所述非保护位置的旋转力;及
保持解除机构,能够抵抗所述旋转力而将所述保护位置处的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保持在所述侧部,并能够解除该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还具备旋转位置保持机构,在所述非保护位置、所述收纳位置的各位置保持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的旋转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具备板状的保护部主体和对该保护部主体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连接部位进行加强的加强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设有以沿着所述放射线的照射轴的方向为轴向的第三旋转轴,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以所述第三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所述保护位置与所述非保护位置之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构成为,从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的成为所述被检者侧的所述保护位置向位于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后方侧的所述非保护位置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还具备:
转动卡合部,设于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当使该副放射线保护部从所述保护位置向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面方向移动时,所述转动卡合部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卡合,能够使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向非保护位置转动;
引导部,设于所述侧部,沿所述面方向引导所述转动卡合部;
被引导部,设于所述转动卡合部,在使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向所述面方向移动时,所述被引导部与所述引导部接触而被引导;及
第二弹性件,向使所述被引导部与所述引导部接触的方向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配置于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两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装卸自如地设于所述放射线照射部的下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与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的边界部位从被检者侧观察设定于所述放射线的照射区域与所述放射线照射部的侧面之间。
14.一种放射线保护单元,具备设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上述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主放射线保护部和配置于该主放射线保护部的侧部的所述副放射线保护部。
CN201410347811.9A 2013-07-22 2014-07-21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 Active CN104323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2072 2013-07-22
JP2013152072A JP5952232B2 (ja) 2013-07-22 2013-07-22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放射線保護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3788A true CN104323788A (zh) 2015-02-04
CN104323788B CN104323788B (zh) 2018-12-07

Family

ID=5234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7811.9A Active CN104323788B (zh) 2013-07-22 2014-07-21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6999B2 (zh)
JP (1) JP5952232B2 (zh)
CN (1) CN1043237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5587A (zh) * 2017-03-30 2018-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CN110403618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7496B1 (ko) 2015-07-07 2015-10-07 지엔아이솔루션 주식회사 비파괴검사용 콜리메터의 지지장치
KR101689473B1 (ko) * 2015-07-08 2016-12-26 (의료)길의료재단 Ct 촬영용 방호 캡슐
WO2017142747A1 (en) * 2016-02-16 2017-08-24 Zhang Jiaju Prone breast board for high-dose-rate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brachytherapy
USD831216S1 (en) * 2016-11-25 2018-10-16 Hologic, Inc. Imaging system
KR102649255B1 (ko) * 2022-08-10 2024-03-19 주식회사 뷰웍스 방사선 보호 기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방사선 촬영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1054A (ja) * 2005-02-21 2006-09-07 General Electric Co <Ge> 保護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20070036265A1 (en) * 2005-08-15 2007-02-15 Zhenxue Jing X-ray mammography/tomosynthesis of patient's breast
CN101535663A (zh) * 2006-11-06 2009-09-16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铰接机构
US20100183119A1 (en) * 2007-10-08 2010-07-22 Jasmina Ludwig Diagnostic unit having a protective device
WO2012114765A1 (ja) * 2011-02-25 2012-08-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乳房画像撮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0171A (en) * 1992-01-22 1994-08-23 Republic Industries, Inc. Door latch control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actuators
US6310355B1 (en) * 1999-02-18 2001-10-30 Worldwide Innovations And Technologies, Inc. Lightweight radiation shield system
SE524458C2 (sv) * 2002-03-01 2004-08-10 Mamea Imaging Ab Skyddsanordning vid en röntgenapparat
JP2004134976A (ja) * 2002-10-09 2004-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
US20070003626A1 (en) * 2004-01-06 2007-01-04 Daniel Hendrix Sterile in-situ microcarrier forming gelled polymeric dispersions and processes to manufacture the same
DE202005013910U1 (de) * 2005-09-02 2005-11-24 Siemens Ag Mammographiegerät mit Gesichtsschild
US20070116176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Oliver Meer X-ray device for making an image of a part to be examined
EP2091723B1 (en) * 2006-12-06 2012-08-29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JP5042884B2 (ja) * 2008-02-29 2012-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情報撮影装置
JP2012050519A (ja) * 2010-08-31 2012-03-15 Fujifilm Corp 乳房画像撮影装置
US8787522B2 (en) * 2010-10-05 2014-07-22 Hologic, Inc Upright x-ray breast imaging with a CT mode, multiple tomosynthesis modes, and a mammography mode
US9028145B2 (en) * 2011-11-25 2015-05-12 Aribe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llimation of X-ray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1054A (ja) * 2005-02-21 2006-09-07 General Electric Co <Ge> 保護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20070036265A1 (en) * 2005-08-15 2007-02-15 Zhenxue Jing X-ray mammography/tomosynthesis of patient's breast
CN101535663A (zh) * 2006-11-06 2009-09-16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铰接机构
US20100183119A1 (en) * 2007-10-08 2010-07-22 Jasmina Ludwig Diagnostic unit having a protective device
WO2012114765A1 (ja) * 2011-02-25 2012-08-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乳房画像撮影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5587A (zh) * 2017-03-30 2018-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CN110403618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CN110403618B (zh) * 2018-04-27 2024-04-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52232B2 (ja) 2016-07-13
US20150025377A1 (en) 2015-01-22
JP2015019977A (ja) 2015-02-02
US10506999B2 (en) 2019-12-17
CN104323788B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3788A (zh)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放射线保护单元
CN104379060B (zh) 具有由两个不同车辆支撑的c形臂和保护罩的医学成像系统
US7857512B2 (en) Collision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patient examination table of a medical x-ray device
JP2006231054A (ja) 保護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20070058774A1 (en) Mammograph system with a face shield
JP6324009B2 (ja) 放射線発生用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装置
EP2886056A1 (en) X-ray CT apparatus
CN104582577A (zh) 包括c形臂保护通道的医学成像系统
EP16977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ngle-point projection imaging
US20170303879A1 (en) Detector rotation controlled by x-ray collimation
US20150279495A1 (en) Base for Radiographic Device
KR20180048874A (ko) 입자선 치료 장치
KR101812923B1 (ko) 이동형 의료진단기기
WO2017002333A1 (en) Breast imaging apparatus
JP6656199B2 (ja) マンモグラフィ装置
US20170000433A1 (en) Breast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east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H10282598A (ja) 放射線用カセッテキャリア
KR20170002107A (ko) 동물병원용 엑스레이 차폐장치
US20100183119A1 (en) Diagnostic unit having a protective device
JP4006378B2 (ja) 放射線受像部収納装置
JP2006247103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KR20170101725A (ko) 유지 보수가 편리한 듀얼 헤드 타입의 방사선 치료장치
KR102504800B1 (ko) 피검체 정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엑스선 영상 촬영 시스템
JP6830402B2 (ja) X線検査システム及びx線照射装置
US20150092926A1 (en) Medical Imaging Device with a Gripping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