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0247A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0247A
CN104300247A CN201410187046.9A CN201410187046A CN104300247A CN 104300247 A CN104300247 A CN 104300247A CN 201410187046 A CN201410187046 A CN 201410187046A CN 104300247 A CN104300247 A CN 104300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nector
slide block
main bod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70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良
奥村晋也
久田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0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0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使用托盘、适配器便能够识别不同尺寸的卡而用一个卡插入口嵌合的构造的卡连接器。为了能够从同一卡插入口(50)插入尺寸不同的至少两种存储卡(51)、(52),将壳体(20)和罩(21)隔开相当于大致一张卡的间隙来配置而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56),在该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内部装入由导向板(34)构成的滑块(22),由该导向板(34)和上述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侧壁形成卡收纳凹部(55),使设置于上述导向板(34)的突起(35)与设置于上述滑块(22)的滑动孔(42)嵌合并且移动上述滑块(22),从而将上述卡收纳凹部(55)构成为能够根据存储卡的大小来变化。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使用托盘、适配器而识别不同尺寸的存储卡而能用一个卡插入口嵌合的构造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为了将小形存储卡嵌合于与大形存储卡相同的连接器来使用,在与大形存储卡相同的形状的适配器上设置小形用的凹部来嵌合小形存储卡并使用的方法。
另外,已知准备外形相同的具有嵌合小形存储卡的小的凹部的托盘和具有嵌合大形存储卡的大的凹部的托盘两种托盘,按照每个存储卡的形状使用不同的托盘的方法。
并且,也已知能够将不同尺寸的存储卡嵌合到一个托盘的方法(专利文献1)。这是如图9(a)(b)所示,在托盘11的内部具有上下两层的小形卡收纳凹部16和大形卡收纳凹部15,在大形卡收纳凹部15收纳大形存储卡12,在小形卡收纳凹部16收纳小形存储卡13。若在托盘11的大形卡收纳凹部15收纳大形存储卡12并嵌合于箱体10,则与箱体10的内部的大形卡用连接端子18连接。另外,若在托盘11的小形卡收纳凹部16收纳小形存储卡13并嵌合于箱体10,则与箱体10的内部的小形卡用连接端子19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8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使用以往的适配器的方法在不使用适配器时,需要另保管该适配器,管理麻烦。
按照每个存储卡的尺寸来使用托盘的方法需要另保管未使用的卡尺寸的托盘。另外,需要根据使用的卡尺寸来更换托盘。
能够在一个托盘收纳两种卡的图9所示的托盘中,需要在箱体10的内部设置每个不同尺寸的大形卡用连接端子18和小形卡用连接端子19,需要卡的每个不同尺寸的部件,部件数增加,而且,由于是将不同尺寸的存储卡收纳于重合的位置的构造,所以存在厚度变厚,而且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托盘、适配器便能够识别不同尺寸的卡而用一个卡插入口嵌合的构造的卡连接器。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了能够插入大形存储卡51,将壳体20和罩21隔开相当于大形存储卡51的厚度的间隙来配置而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56。在该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内部装入由导向板34构成的滑块22,由该导向板34和上述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侧壁形成卡收纳凹部55,使设置于上述导向板34的突起35与设置于上述罩(21)的滑动孔(42)嵌合并且移动上述滑块(22),从而将上述卡收纳凹部(55)构成为更够根据存储卡的大小来变化。
特征在于,为了能够插入宽度和长度不同的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两种,滑动孔42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长孔和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长孔连续而成的大致L字形。
特征在于,由导向板34和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侧壁形成的卡收纳凹部55对照宽度以及/或者长度不同的多个存储卡51、52中的最小形状来构成,在插入大形存储卡51时使滑块22抵抗弹簧41而移动,如果拔出大形存储卡51则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特征在于,在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内部装入滑块22和拉杆23,将该拉杆23的拉出部30配置在卡收纳凹部55的前端部,由上述拉杆23的导向棒31和拉手32拉出收纳于卡收纳凹部55的存储卡。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了能够从同一卡插入口插入尺寸不同的至少两种存储卡,将壳体和罩隔开相当于大致一张卡的间隙来配置而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在该连接器收纳主体的内部装入由导向板构成的滑块,由该导向板和上述连接器收纳主体的侧壁形成卡收纳凹部,使设置于上述导向板的突起与设置于上述滑块的滑动孔嵌合并且移动上述滑块,从而将上述卡收纳凹部构成为能够根据存储卡的大小来变化,因此具有以下的效果。
(1)将壳体和罩隔开相当于大致一张卡的间隙来配置而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在内部装入由导向板构成的滑块,所以滑块根据存储卡的尺寸移动,能够应对尺寸不同的卡。另外,卡收纳凹部的一边由连接器收纳主体的侧壁构成,所以连接器收纳主体内部的电极的位置、限位器的位置等的设定变得容易。该连接器收纳主体的侧壁可以是固定的构成,也可以根据存储卡的形状或大小可动。
(2)为了能够从同一卡插入口插入至少两种存储卡,将壳体和罩隔开相当于大致一张卡的间隙来配置而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所以能够将连接器收纳主体的厚度形成为大致一张卡的量,能够实现以往没有的小型化。
(3)将设置于导向板的突起与设置于滑块的滑动孔嵌合并且移动滑块,所以能够可靠地使滑块的位置变化而对应存储卡的大小。
(4)不需要根据存储卡的尺寸来准备适配器或托盘,所以不需要另保管而根据卡尺寸来变更托盘。
(5)能够减少部件数,能够以廉价提供。
根据方案2记载的发明,滑动孔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长孔和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长孔连续而成的大致L字形,所以只调整滑动孔的形状就能够插入宽度和长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
根据方案3记载的发明,滑动孔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长孔,所以能够以滑动孔的简单的结构,插入宽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
根据方案4记载的发明,滑动孔为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长孔,所以能够以滑动孔的简单的结构,插入长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
根据方案5记载的发明,由导向板和连接器收纳主体的侧壁形成的卡收纳凹部对照宽度以及/或者长度不同的多个存储卡中的最小形状来构成,在插入大形存储卡时使滑块抵抗弹簧而移动,所以若拔出存储卡则滑块总是能够返回初始状态。
根据方案6记载的发明,在连接器收纳主体的内部装入滑块和拉杆,将该拉杆的拉出部配置在卡收纳凹部的前端部,由上述拉杆的导向棒和拉手拉出收纳于卡收纳凹部的存储卡,所以即使将连接器收纳主体尽量减小也能够可靠地拔出所插入的存储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图,是卸下罩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滑块的部分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将大形存储卡插入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之前,卸下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在将大形存储卡完全插入本发明的卡连接器时,卸下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在将小形存储卡插入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之前,卸下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在将小形存储卡完全插入本发明的卡连接器时,卸下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a)是实施例1中的滑动孔的说明图,图8(b)是直线地倾斜的滑动孔的说明图,图8(c)是直线地水平方向的滑动孔的说明图,图8(d)是直线地纵向的滑动孔的说明图,图8(e)是使用于宽度和长度不同的三种卡的滑动孔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卡连接器的图,图9(a)是分解立体图,图9(b)是在将托盘插入箱体10之前的侧面图。
图中:
10—箱体,11—托盘,12—大形存储卡,13—小形存储卡,14—插入口,15—大形卡收纳凹部,16—小形卡收纳凹部,17—支承体,18—大形卡用连接端子,19—小形卡用连接端子,20—壳体,21—罩,21a—侧边缘部,21c—侧边缘部,21b—后边缘部,22—滑块,23—拉杆,24—底面,25—接触电极,26—侧壁,27—拉杆滑动面,28—拉杆槽,29—拉手收纳部,30—拉出部,31—导向棒,32—拉手,33—弹簧,34—导向板,35—突起,36—导向面,37—位置保持板,38—延长臂部,39—切槽,40—切槽,41—弹簧,42—滑动孔,43—突起部,44—突起部,45—限位器,46—拉手用切口,47—内侧抵接面,48—卡抵接面,49—台阶部,50—卡插入口,51—大形存储卡,52—小形存储卡,53—突片,54—三角板部,55—卡收纳凹部,56—连接器收纳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由壳体20和罩21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56。该连接器收纳主体56比大形存储卡51稍大,将壳体20和罩21隔开相当于大形存储卡51的厚度的间隙而配置。在该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内部,以移动自如的方式装入由导向板34构成的滑块22,由该导向板34和上述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侧壁形成卡收纳凹部55。使设置于上述导向板34的突起35与设置于上述罩21的滑动孔42嵌合并且移动上述滑块22,从而能够将上述卡收纳凹部55根据存储卡的大小来变化。
为了能够插入宽度和长度不同的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两种,滑动孔42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长孔和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长孔连续而成的大致L字形。
由导向板34和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侧壁形成的卡收纳凹部55对照宽度以及/或者长度不同的多个存储卡51、52中的最小形状来构成,在插入大形存储卡51时使滑块22抵抗弹簧41而移动,如果拔去大形存储卡51则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内部装入滑块22和拉杆23,将该拉杆23的拉出部30配置在卡收纳凹部55的前端部,由上述拉杆23的导向棒31和拉手32拉出收纳于卡收纳凹部55的存储卡。
(实施例1)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在图1~图3中,本发明的卡连接器是由壳体20和罩21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56,在该连接器收纳主体56的内部收纳滑块22和拉杆23而构成。
上述壳体20由平坦的绝缘材构成,该壳体20构成为比大形存储卡51稍大的大致四边形,三方由比大形存储卡51稍高的侧壁26围起,在覆盖罩21时在与底面24之间的近前侧形成卡插入口50。在上述底面24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接触电极25,设置于在插入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的任一个时都与这些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的下表面的电极接触的位置。在上述后部(纵深部)的侧壁26形成大形存储卡51的前端部所抵接的卡抵接面48,在该卡抵接面48的上表面的拉杆滑动面27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载置有后述的拉杆23,能够在图中前后方向移动到台阶部49的位置。沿着上述左侧的侧壁26,形成有上述拉杆23的导向棒31移动自如地嵌合的拉杆槽28。在上述底面24的左侧一体地形成有延长板24a,在该延长板24a的前端部形成有上述拉杆23的拉手32所嵌合的拉手收纳部29。在该壳体20的图中左侧一体地设置有延长部24a。
上述拉杆23由拉出部30和导向棒31构成为L字形,在该拉出部30和导向棒31连续的内侧的角部构成与上述卡抵接面48相同形状的三角板部54,该三角板部54的端部移动到与上述侧壁26的台阶部49相接的位置。在该拉杆23的侧面的突片53与上述壳体20的一部分之间设置有弹簧33,通过该弹簧33,拉杆23总是被拉向后方(纵深方向)。拉手32位于上述导向棒31的近前侧端部的上述拉手收纳部29而一体地设置。
上述滑块22由与存储卡的前端部相接的卡前端接触板34a和与存储卡的侧端部相接的卡侧端接触板34b构成导向板34,该卡前端接触板34a和卡侧端接触板34b的连续的内侧的角成为与上述卡抵接面48相同的形状的内侧抵接面47。由该导向板34和右侧的侧壁26构成的底面24上的空间构成如图1所示的卡收纳凹部55。该卡收纳凹部55是滑块22的移动前收纳最小的小形存储卡52的形态。另外,在卡前端接触板34a的端部、卡前端接触板34a和卡侧端接触板34b的弯曲部、卡侧端接触板34b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突起35。在上述卡侧端接触板34b的内侧端部设置有用于插入卡的倾斜的导向面36。在该卡侧端接触板34b的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外侧直角延伸的延长臂部38。如图2所示,位于该延长臂部38的下方设置有位置保持板37,在延长臂部38的切槽40卡合位置保持板37的突起部44,在位置保持板37的切槽39卡合延长臂部38的突起部43,并且,在延长臂部38和位置保持板37之间夹装有弹簧41。上述位置保持板37载置于延长板24a上,在图中的前后方向(纵深方向)滑动自如,延长臂部38和滑块22相对于该位置保持板37以向图中左右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
上述罩21由金属薄板等构成,两侧边缘部21a、21c和后边缘部21b向下垂下,仅前边缘部开口,而且,与上述滑块22的三个突起35的位置一致地在三处形成有滑动孔42,这些滑动孔42呈L字孔,角部稍微倾斜。位于前缘开口部的上述拉手收纳部29形成有拉手用切口46。
在上述壳体20上装入拉杆23时,使拉手32位于拉手收纳部29并且将导向棒31嵌合于拉杆槽28,将拉出部30载置于拉杆滑动面27上。于是,通过弹簧33,拉杆23在与后部的侧壁26相接的位置停止。
在壳体20组装拉杆23后,将滑块22覆盖到拉杆23之上。于是,导向板34位于底面24上,位置保持板37位于延长板24a上的前端。
接下来,将罩21从上方覆盖到壳体20并固定。于是,导向板34被弹簧41向图的右侧加力从而三个突起35与三个滑动孔42的水平孔部分嵌合。此时,在壳体20和罩21的前部形成卡插入口50。
接下来,对存储卡的插入和拔出进行说明。
(1)为了便于说明,在省略罩21的图4以及图5中,大形存储卡51与小形存储卡52比较,宽度宽,长度也长。
如图4所示,以大形存储卡51的电极成为下表面的方式插入。滑块22的内侧的卡收纳凹部55以嵌合小形存储卡52的方式形成,比大形存储卡51狭窄,所以大形存储卡51的倾斜面与导向面36抵接。若以抵接的状态插入大形存储卡51,则滑块22抵抗弹簧41而横向移动。滑块22的横向移动是突起35与滑动孔42横方向部分嵌合,所以首先,横向移动而跃上拉杆23的三角板部54。若突起35来到滑动孔42的倾斜部分,则滑块22从横向移动成为向斜前方的移动。伴随该向斜前方的移动,位置保持板37在延长板24a上移动。若大形存储卡51被插入到卡收纳凹部55,大形存储卡51的前端到达卡前端接触板34a,则如图5所示,突起35到达滑动孔42的纵向部分,大形存储卡51和滑块22成为一体插入到到达前部的侧壁26而停止。该状态下,大形存储卡51的后端部与卡插入口50一致,大形存储卡51的电极和接触电极25电连接。
在拔出大形存储卡51时,若拉拔临近拉手用切口46的拉杆23的拉手32,则拉出部30与大形存储卡51的前端部卡定,所以导向棒31在拉杆槽28内滑动,并且,如图5点划线所示,大形存储卡51抵抗弹簧33而从卡插入口50跳出,用手拉拔跳出的部分。若大形存储卡51被拔出,则拉杆23通过弹簧33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而且,滑块22通过弹簧41的力来使突起35经过滑动孔42的倾斜面而移动并返回到图4的状态。
(2)为了便于说明,基于省略罩21的图6以及图7,对小形存储卡52的插入和拔出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以小形存储卡52的电极成为下表面的方式插入。卡收纳凹部55的宽度以与小形存储卡52一致的方式构成,所以小形存储卡52的倾斜面不会与导向面36抵接而插入小形存储卡52。此时,滑块22不会横向移动也不会纵向移动。若小形存储卡52被插入到卡收纳凹部55,小形存储卡52的前端到达卡前端接触板34a,则如图7,小形存储卡52被插入到卡收纳凹部55而停止。该状态下,小形存储卡52的后端部与卡插入口50一致,小形存储卡52的电极和接触电极25电连接。
在拔出小形存储卡52时,若拉拔临近拉手用切口46的拉杆23的拉手32,则拉出部30与小形存储卡52的前端部卡定,所以导向棒31在拉杆槽28内滑动,并且,如图7的点划线所示,小形存储卡52抵抗弹簧33而从卡插入口50跳出,用手拔出该跳出部分。若小形存储卡52被拔出,则返回图6的状态。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在宽度上差量为x、长度上差量为y的情况。因此,如图8(a)所示,形成于罩21的滑动孔42构成为L字形,且中途为倾斜面,突起35从点a移动到点b。然而,该滑动孔42的形状不限于此。
图8(b)示出了在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的宽度差量为x、长度差量为y的情况下,将滑动孔42的形状形成为斜直线的例。此时的滑动孔42的形状也可以是弧状。
图8(c)示出了在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的宽度差量为x、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将滑动孔42形成为水平直线的例。
图8(d)示出了在大形存储卡51和小形存储卡52的宽度相等、长度差量为y的情况下,将滑动孔42在纵深方向上形成为直线的例。
图8(e)示出了下述例子,即、在第一大形存储卡和第二小形存储卡的宽度差量为x1、长度差量为y1,第二大形存储卡和第三小形存储卡的宽度差量为x2、长度差量为y2的情况下,使滑动孔42从点a移动到点b的部分和从点b移动到点c的部分连续,能够应对三种存储卡。
上述实施例中,卡收纳凹部55由导向板34和壳体20的右侧侧壁26构成。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导向板34和从罩21垂下的右侧边缘部21a构成。
另外,在将卡收纳凹部55由导向板34和壳体20的右侧侧壁26或者从罩21垂下的右侧边缘部21a构成的情况下,壳体20的右侧侧壁26或者从罩21垂下的右侧边缘部21a固定,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存储卡的大小或形状,导向板34和壳体20的右侧侧壁26或者从罩21垂下的右侧边缘部21a都是可动的。

Claims (6)

1.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能够从同一卡插入口插入尺寸不同的至少两种存储卡,将壳体和罩隔开相当于大致一张卡的间隙来配置而构成连接器收纳主体,在该连接器收纳主体的内部装入由导向板构成的滑块,由该导向板和上述连接器收纳主体的侧壁形成卡收纳凹部,使设置于上述导向板的突起与设置于上述滑块的滑动孔嵌合并且移动上述滑块,从而将上述卡收纳凹部构成为能够根据存储卡的大小来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能够插入宽度和长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滑动孔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长孔和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长孔连续而成的大致L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能够插入宽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滑动孔为沿宽度方向移动的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能够插入长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滑动孔为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由导向板和连接器收纳主体的侧壁形成的卡收纳凹部对照宽度以及/或者长度不同的多个存储卡中的最小形状来构成,在插入大形存储卡时使滑块抵抗弹簧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器收纳主体的内部装入滑块和拉杆,将该拉杆的拉出部配置于卡收纳凹部的前端部,由上述拉杆的导向棒和拉手来拉出收纳于卡收纳凹部的存储卡。
CN201410187046.9A 2013-07-16 2014-05-05 卡连接器 Pending CN1043002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7378A JP2015022324A (ja) 2013-07-16 2013-07-16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3-147378 2013-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0247A true CN104300247A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1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7046.9A Pending CN104300247A (zh) 2013-07-16 2014-05-05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22324A (zh)
CN (1) CN1043002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5271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xin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卡的插拔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2751B (zh) * 2014-05-20 2017-02-15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5271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xin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卡的插拔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2324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7653B2 (en) Dual-slot memory card adapter
CN102969613B (zh) 连接器
US9336462B2 (en) Tray-type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receiving at least two cards simultaneously
EP2821939B1 (en) SIM card connector
US20110230072A1 (en) Push-push card connector
US9491883B2 (en) Connector with ejector mechanism reinforcement
US9590356B2 (en) Puller type card socket
JP5955448B2 (ja) コネクタ
EP2571105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20174185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911131U (zh) 卡用连接器
CN203013979U (zh) 连接器
CN104051903A (zh) 卡用连接器
US8998626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157577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4882735A (zh) 连接器
CN100536239C (zh) 卡连接器
US6976874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104300247A (zh) 卡连接器
CN102544947B (zh) 连接器
CN102593649A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110104921A1 (en) Connector and series of connectors
US20070167090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103633504A (zh) 卡连接器以及使用卡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卡连接结构
CN101286604A (zh) 卡用连接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