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4947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4947B
CN102544947B CN201110256292.1A CN201110256292A CN102544947B CN 102544947 B CN102544947 B CN 102544947B CN 201110256292 A CN201110256292 A CN 201110256292A CN 102544947 B CN102544947 B CN 1025449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recess
movable member
electronic parts
typ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6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4947A (zh
Inventor
片柳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44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4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4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49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the connector being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a plurality of cards in the same insertion slot
    • G06K7/004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the connector being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a plurality of cards in the same insertion slot the plurality of cards being cards of different formats, e.g. SD card and memory sti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即使长期使用,也难以使两个种类的卡式电子部件的插入变得困难。在插入第一存储卡的第一凹部的底面形成插入第二存储卡的第二凹部。由此,形成把第二存储卡朝插卡方向引导的导向面。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能够使用宽度、长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的卡连接器(参照日本专利第4204523号公报)。
图24~图29B是表示该卡连接器的图,该公报中记载的图1对应图24、图2对应图25、图7(a)~图(d)对应图26A~图26D、图4对应图27、图5(a)、图5(b)对应图28A、图28B、图6(a)、图6(b)分别对应图29A、图29B。如图24~图29B所示,壳体1003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由具有底板1001a、左右侧壁1001b、1001c以及后壁部1001d的绝缘性的壳主体1001,和金属板材制成的具有顶板1002a及左右侧板1002b、1002c的导电性的盖1002构成。壳体1003的前面开口,在壳体1003上形成有能插入第一卡1100和第二卡1200的槽(卡插入空间)1004。
在壳体1003内收容了选卡器1007。选卡器1007是用来对被插入槽1004的卡为哪一个卡进行分类的部件,把第一卡1100朝槽1004的下方分配、把第二卡1200朝槽1004的上方分配。
选卡器1007通过对金属薄片进行冲压加工以及折弯加工而形成。选卡器1007一体地具有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导入导向部1073、突片部1074a、1074b、和推顶导向部1075a、1075b。进而,选卡器1007具有选择轴1076。在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的两端部形成有L字形的腿部1071a、1071b。腿部1071a、1071b的间隔比第一卡1100的宽度大。导入导向部1073与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的前端相连。导入导向部1073朝前下方倾斜。突片部1074a、1074b分别从腿部1071a、1071b的下端片朝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突片部1074a、1074b的间隔比第一卡1100的宽度窄。推顶导向部1075a、1075b分别与突片部1074a、1074b的前端相连,沿插卡方向延伸,并朝前上方倾斜。
在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的两端部的后端连接着上轴推压部1079a、1079b。在腿部1071a、1071b的下端片的后端连接着轴承部1077a、1077b。
选择轴1076被轴承部1077a、1077b与上轴推压部1079a、1079b夹着。而且,选择轴1076的两端部被插入分别形成于壳主体1001的左侧壁1001b与右侧壁1001c的导向槽1033a、1033b。由此,选择轴1076能够在与壳主体1001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下上下移动。进而,选择轴1076被形成于盖1002的顶板1002a的左右的板状弹簧部1010a、1010b朝下方施力,返回初期位置。
当把第一卡1100插入槽1004时,推顶导向部1075a、1075b被第一卡1100的前端部顶起,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导入导向部1073朝上方移动,形成能够插入第一卡1100的下部插卡口1036。因此,可以把第一卡1100进一步朝深处插入。
当把第二卡1200插入槽1004时,由于第二卡1200与推顶导向部1075a、1075b不接触,所以选择轴1076在初期位置不移动,第二卡1200骑上处于选择轴1076前方的导入导向部1073,第二卡1200朝着槽1004的上部被引导。因此,可以把第二卡1200进一步朝深处插入。
当被插入槽1004的第二卡1200的前端部到达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的上方位置时,如果第二卡1200因某些原因发生倾斜,则第二卡1200的前端部可能会使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产生变形。
而且,如果长期使用可连接器而使上部插卡口形成板部1072的变形加大,则对卡1100、1200进行分配的选卡器1007的功能可能会降低、卡1100、1200的插入可能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其课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即便长期使用也能使两种卡式电子部件的插入不容易变得困难。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设有壳体和选卡机构,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被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插入,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被宽度比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小的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插入;所述第一凹部具有把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朝卡插入方向引导的导向面,所述第二凹部具有把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卡插入方向引导的导向面,所述选卡机构对插入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移动加以限制、对插入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高度方向的移动加以限制、允许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第一凹部插入、对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第一凹部的插入加以阻止。
优选为,所述选卡机构由盖部件、可动部件、施力部件、连接机构、运动变换机构构成,所述盖部件以覆盖所述第一凹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穿过形成在所述盖部件上的窗而突出到所述第一凹部,对被插入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高度方向的运动加以阻止,并对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第一凹部的插入加以阻止,所述可动部件以能朝所述卡插入方向以及所述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盖部件上;所述施力部件,在所述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盖部件朝所述卡插入方向移动了的时候把所述可动部件朝卡排出方向施力;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连接,当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的前端部插入所述第一凹部时,解除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连接,使所述可动部件能够移动;当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连接被解除、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与所述突出部碰触、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一起朝所述卡插入方向移动时,所述运动变换机构把所述可动部件朝所述卡插入方向的运动变换成朝所述高度方向的运动,使所述可动部件朝所述高度方向移动。
优选为,所述连接机构具有锁定弹簧部和孔部,所述锁定弹簧部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上,以朝所述第一凹部突出的方式折曲;所述孔部形成在所述盖部件上,能与形成在所述锁定弹簧部的前端部的钩部卡合,当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的前端部抵抗所述施力部件的弹力被插入所述第一凹部时,所述锁定弹簧部的钩部与所述孔部的卡合被解除,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连接被解除,当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从所述第一凹部被排出时,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弹力的作用下返回到插入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之前的位置,所述锁定弹簧部的钩部与所述孔部卡合,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连接。
优选为,所述运动变换机构由分别形成在所述盖部件的两侧面部的突起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两侧面部、当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所述突起部进行相对滑动的凸轮孔部构成。
优选为,所述运动变换机构由分别形成在所述盖部件的两侧面部的凸轮孔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两侧面部、当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在所述凸轮孔部中进行相对滑动的突起部构成。
优选为,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联机器,其即使长期使用,也能使两种卡式电子部件的插入难以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基于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能够进一步得到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把第一存储卡插入图1所示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把第二存储卡插入图1所示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7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截面立体图。
图8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从正面观察把第一存储卡插入图1所示连接器的第一凹部的途中的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时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时图1所示连接器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把第一存储卡插入图12所示壳体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把第二存储卡插入图12所示壳体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推杆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被组装到了图16所示的壳体的推杆处于排出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被组装到了图16所示的壳体的推杆处于嵌合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把第一存储卡的前端部插入图1所示连接器的第一凹部之后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使第一存储卡的前端部与图1所示连接器的突出部碰触之后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
图21是图20所示连接器的侧面图。
图22是表示图1所示连接器的可动部件上升之后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
图23是图22所示连接器的侧面图。
图24是以往的卡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5是把图24的卡连接器的盖拆下之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6A~图26D是带有选择轴的选卡器的外观图,图26A是立体图,图26B是俯视图,图26C是正面图,图26D是右侧面图。
图27是图24的带有选择轴的选卡器机构部的俯视说明图。
图28A、图28B是图24的带有选择轴的选卡器机构部的侧面说明图,图28A是表示第二卡的插入状态的图,图28B是表示第一卡的插入状态的图。
图29是图24的带有选择轴的选卡器机构部的正面说明图,图29A是表示第二卡的插入状态的图,图29B是表示第一卡的插入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连接器100设有壳体1和选卡机构3。
连接器100安装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板上。连接器100将第一存储卡(第一卡式电子部件)201(参照图13)或第二存储卡(第二卡式电子部件)202(参照图14)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存储卡202的厚度与第一存储卡201的厚度大致相同,而第二存储卡202的宽度比第一存储卡201的宽度窄,第二存储卡202的长度比第一存储卡201的长度短。作为第一存储卡201,例如有SD卡,作为第二存储卡202,例如有薄片式(thin)卡。
壳体1为合成树脂制的,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壳体1具有第一凹部11和第二凹部12。在第一凹部11中插入第一存储卡201(参照图5)。第一凹部11具有底面11a和一对导向面11b。底面11a支撑第一存储卡201的下表面。导向面11b隔着规定的间隙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DW与第一存储卡201的侧面相向,从而能够把第一存储卡201朝插卡方向DI引导。第一凹部11的深度尺寸的值比第一存储卡201的高度尺寸的值稍大。
第二凹部12形成于第一凹部11的底面11a。在第二凹部12中插入第二存储卡202(参照图6)。第二凹部12具有底面12a和一对导向面12b。底面12a支撑第二存储卡202的底面。导向面12b隔着规定的间隙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DW与第二存储卡202的侧面相向,从而能够把第二存储卡202朝插卡方向DI引导。第二凹部12的深度尺寸的值比第二存储卡202的厚度尺寸的值小。
选卡机构3设有盖部件4、可动部件5、和螺旋弹簧(施力部件)6。
盖部件4通过对金属薄片进行冲压加工以及折弯加工而形成。盖部件4以覆盖壳体1的第一凹部11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壳体1上。在盖部件4的上表面部形成窗41。而且,在盖部件4的上表面部的两端部分别形成孔部42和孔部45。孔部42和孔部45位于后述的突出部51的前侧。连接器100的前侧在图3中为连接器100的下侧。孔部42和孔部45隔开规定间隔朝插卡方向DI排列。在盖部件4的两侧面部分别形成两个突起部43。两个突起部43隔开规定间隔朝插卡方向DI排列。而且,在盖部件4的左侧面部形成钩挂部44。连接器100的左侧在图3中为连接器100的右侧。
可动部件5通过对金属薄片进行冲压加工以及折弯加工而形成。可动部件5以能朝插卡方向DI以及壳体高度方向DH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盖部件4上,可以在图1、图19所示的插入第一存储卡201之前的初期位置与图22所示的插入第一存储卡201之后的卡插入完了位置间进行移动。在可动部件5的上面部形成朝下方突出的突出部51。突出部51具有倾斜面51a(参照图7)。如图2、图3、图8、图9、图11所示,在可动部件5的上面部的两端部形成一对锁定弹簧部52。一对锁定弹簧部52位于突出部51的前侧。锁定弹簧部52为舌状,朝插卡方向DI延伸。一对锁定弹簧部52的间隔比第一存储卡201的宽度稍窄。锁定弹簧部52具有与可动部件5的上面部相连的弹簧部52c、与弹簧部52c相连的接触部52b、和与接触部52b相连的钩部52a。位于锁定弹簧部52的前端部的钩部52a朝第一凹部11折曲,穿过盖部件4的孔部42突出到第一凹部11内。接触部52b为圆弧状,以朝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穿过盖部件4的孔部45突出到第一凹部11内。接触部52b位于形成在壳体1的左侧壁部14上的键14a的上方(参照图9)。键14a沿插卡方向DI延伸(参照图16),如图10所示,键14a嵌入形成在第一存储卡201的底面部的两端部的切口201a。
在可动部件5的两侧面部分别形成两个凸轮孔部53。凸轮孔部53的纵向相对于插卡方向DI倾斜规定角度。盖部件4的突起部43以能在凸轮孔部53中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凸轮孔部53。在可动部件5的左侧面部形成钩挂部54。钩挂部54与盖部件4的钩挂部44在插卡方向DI上离开规定间隔。
螺旋弹簧6的一端部钩挂在盖部件4的钩挂部44上,螺旋弹簧6的另一端部钩挂在可动部件5的钩挂部54上。由此,螺旋弹簧6能够以使可动部件5朝前方移动的方式对可动部件5施力。
由盖部件4的孔部42、45和可动部件5的锁定弹簧部52构成连接机构31。
由盖部件4的突起部43和可动部件5的凸轮孔部53构成运动变换机构32。
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在壳体1上保持着触点81、82、83、91、92。
触点81、82、83是第一存储卡201用的触点。触点81、82是信号用的触点。触点83是电源用的触点。
触点91、92是第二存储卡202用的触点。
触点91、92的接触部91a、92a的高度尺寸值比第二存储卡202的深度尺寸值小。触点91、92的接触部91a、92a位于触点81、82、83的接触部81a、82a、83a的前方。
如图15~图18所示,推出机构(日语:イジエクト機構)17是除了推杆171的局部形状的下述不同点之外具有未图示的杆(日语:ロツド)、施力部件等的与众所周知的推出机构相同的推出机构,因此,仅仅对与众所周知的推出机构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推杆171具有第一碰接部171a和第二碰接部171b,从而能够把被插入第一凹部11的第一存储卡201或被插入第二凹部的第二存储卡202排出。第一碰接部171a和第二碰接部171b在插卡方向DI上分离。推杆171以能够沿插卡方向DI往复运动的方式(参照图17、图18)被收容在壳体1的收容部(参照图16)。在推杆171被收容在收容部13的状态下第一碰接部171a突出到第一凹部11内、第二碰接部171b突出到第二凹部12内。
下面根据图19~图23说明把第一存储卡201插入连接器100时连接器100的动作。
当没有把第一存储卡201以及第二存储卡202插入连接器100时,可动部件5的锁定弹簧部52的钩部52a与盖部件4的孔部42卡合(参照图3),可动部件5处于与盖部件4连接的状态因而不能进行移动。而且,此时由于凸轮孔部53内的突起部43处于最低位置,因而可动部件5处于与盖部件4最接近的位置。
当把第一存储卡201的前端部抵抗螺旋弹簧6的弹力插入第一凹部11时(参照图19),其前端部使锁定弹簧部52的接触部52b从第一凹部11翘起(参照图20、图21)、锁定弹簧部52的钩部52a从孔部42脱开。其结果是,将可动部件5与盖部件4的卡合状态(锁定状态)解除、可动部件5成为可以移动的状态。
当第一存储卡201的前端部与可动部件5的突出部51碰接时,可动部件5被第一存储卡201推压、朝后方移动。此时,凸轮孔部53内的突起部43相对地朝前方移动。由于凸轮孔部53的纵向相对于插卡方向DI倾斜,因而可动部件5朝上方移动。
当可动部件5朝上方移动时,突出部51从第一凹部11朝上方退、消除了对第一存储卡201的插入的妨碍物,第一存储卡201可以插入第一凹部11。当第一存储卡201的插入完了时,第一存储卡201的前端部被突出部51的下面和第一凹部11的底面11a夹住,第一存储卡201的平板电极部(未图示)与触点81、82、83的接触部81a、82a、83a接触,第一存储卡201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而且,当第一存储卡201被突出部53的下面和第一凹部11的底面11a夹住时,螺旋弹簧6朝前方移动可动部件5,但是,此时突起部43相对地在凸轮孔部53内后退、把可动部件5朝下压,而突出部51的下表面与第一存储卡201的上表面接触,因此突出部51无法把可动部件5朝下压,突起部43被凸轮孔部53的倾斜面保持而不能移动、可动部件5不移动。
在把第一存储卡201插入第一凹部11的途中第一存储卡201因某些原因发生倾斜的场合,由第一凹部11的底面11a来抵挡朝下方移动的第一存储卡201的前端部,由盖部件4的上面部和可动部件5的上面部来抵挡朝上方移动的第一存储卡201的前端部。
当把第二存储卡202插入连接器100时,只要对准第二凹部12把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插入第二凹部12即可。
此时,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无法与锁定弹簧部52的接触部52b接触,因此可动部件5相对于盖部件4的锁定状态得以维持。
当第二存储卡202的插入完了时,第二存储卡202被突出部51和第二凹部12的底面12a夹住,第二存储卡202的平板电极部或立体的电极部(未图示)与触点91、92的接触部91a、92a接触,第二存储卡202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在把第二存储卡202插入第二凹部12的途中第二存储卡202因某些原因发生倾斜的场合,由第二凹部12的底面12a来抵挡朝下方移动的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由盖部件4的上面部和可动部件5的上面部来抵挡朝上方移动的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但是,在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到达可动部件5的突出部51时第二存储卡202倾斜的场合,由可动部件5的突出部51抵挡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
即使要把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插入第一凹部11,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也会与突出部51碰接、使第二存储卡202的插入被阻止,因此,使用者不用担心第二存储卡202的插入位置不对。
由于在第一存储卡201的底面部形成有切口201a(参照图10),因此,第一存储卡201的两侧部进入盖部件4与键14a间的间隙15,把锁定弹簧部52的接触部52b推起而使钩部52a从孔部42离开,可以解除可动部件5相对于盖部件4的连接状态。对此,由于第二存储卡202的底面部没有形成切口,因此,第二存储卡202的两侧部无法进入盖部件4与键14a间的间隙15。因此,即使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进入第一凹部11,第二存储卡202也无法把锁定弹簧部52的接触部52b推起,因此第二存储卡202的插入被突出部51阻止。
在把被插入第一凹部11的第一存储卡201排出时,用手指把第一存储卡201朝插入方向DI推入。于是,推杆171被第一存储卡201推压而后退到壳体1的收容部13的深处,推杆171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当手指离开第一存储卡201时,通过推出机构17的施力部件的弹力使推杆171返回原来的位置。此时,由推杆171的第一碰接部171a把第一存储卡201推出。
同样,在把被插入第二凹部12的第二存储卡202排出时,只要进行与排出第一存储卡201时相同的操作即可。第二存储卡202被推杆171的第二碰接部171b推出。
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把第一存储卡201、第二存储卡202斜向插入壳体1,也可以由壳体1的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12的底面11a、12a抵挡要朝下方移动的第一存储卡201或第二存储卡202的前端部,因此,即使长期使用,第一存储卡201或第二存储卡202的插入也难以变得困难。进而,可以不使用以往的卡连接器的容易变形的选卡器7。
另外,由于在第二凹部12的底面12a配置触点91的接触部91a、92a,使接触部91a、92a的高度值比第二凹部12的深度值小,因此,当把第一存储卡201插入第一凹部11时,第一存储卡201与接触部91a、92a不接触,因而可以保护接触部91a、92a。
另外,施力部件不限于螺旋弹簧6。
另外,连接机构31不限于由锁定弹簧部52和孔部42、45构成。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型例,例如也可以在盖部件4设置凸轮孔部、在可动部件5上设置突起部,构成运动变换机构32。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对于本领域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2)

1.一种连接器,设有壳体和选卡机构,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被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插入,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被宽度比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小的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插入;所述第一凹部具有把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朝卡插入方向引导的导向面,所述第二凹部具有把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卡插入方向引导的导向面,
所述选卡机构对插入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移动加以限制、对插入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高度方向的移动加以限制、允许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第一凹部插入、对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第一凹部的插入加以阻止,
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卡机构由盖部件、可动部件、施力部件、连接机构、运动变换机构构成,
所述盖部件以覆盖所述第一凹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穿过形成在所述盖部件上的窗而突出到所述第一凹部,对被插入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高度方向的运动加以阻止,并对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朝所述第一凹部的插入加以阻止,所述可动部件以能朝所述卡插入方向以及所述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盖部件上;
所述施力部件,在所述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盖部件朝所述卡插入方向移动了的时候把所述可动部件朝卡排出方向施力;
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连接,当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的前端部插入所述第一凹部时,解除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连接,使所述可动部件能够移动;
当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连接被解除、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与所述突出部碰触、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一起朝所述卡插入方向移动时,所述运动变换机构把所述可动部件朝所述卡插入方向的运动变换成朝所述高度方向的运动,使所述可动部件朝所述高度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具有锁定弹簧部和孔部,所述锁定弹簧部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上,以朝所述第一凹部突出的方式折曲;所述孔部形成在所述盖部件上,能与形成在所述锁定弹簧部的前端部的钩部卡合,
当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的前端部抵抗所述施力部件的弹力被插入所述第一凹部时,所述锁定弹簧部的钩部与所述孔部的卡合被解除,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连接被解除,
当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从所述第一凹部被排出时,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弹力的作用下返回到插入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之前的位置,所述锁定弹簧部的钩部与所述孔部卡合,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变换机构由分别形成在所述盖部件的两侧面部的突起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两侧面部、当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所述突起部进行相对滑动的凸轮孔部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变换机构由分别形成在所述盖部件的两侧面部的突起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两侧面部、当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所述突起部进行相对滑动的凸轮孔部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变换机构由分别形成在所述盖部件的两侧面部的凸轮孔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两侧面部、当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在所述凸轮孔部中进行相对滑动的突起部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变换机构由分别形成在所述盖部件的两侧面部的凸轮孔部,和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两侧面部、当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在所述凸轮孔部中进行相对滑动的突起部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
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
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
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
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
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底面,
与所述第二卡式电子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高度尺寸值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尺寸值。
CN201110256292.1A 2010-12-28 2011-09-01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4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2756A JP5093823B2 (ja) 2010-12-28 2010-12-28 コネクタ
JP2010-292756 2010-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4947A CN102544947A (zh) 2012-07-04
CN102544947B true CN102544947B (zh) 2014-08-13

Family

ID=46317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62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4947B (zh) 2010-12-28 2011-09-0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53727B2 (zh)
JP (1) JP5093823B2 (zh)
CN (1) CN102544947B (zh)
TW (1) TWI445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0471B1 (en) * 2012-04-24 2013-08-06 Proconn Technology Co., Ltd. Card connector
US9436646B2 (en) * 2014-02-28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ed sockets for selectively removable cards in computing devices
JP6376962B2 (ja) * 2014-12-05 2018-08-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D214061S (zh) * 2019-05-17 2021-09-2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7744Y (zh) * 2004-09-24 2005-12-21 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的转接装置
CN2850018Y (zh) * 2004-11-30 2006-12-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924823Y (zh) * 2006-06-27 2007-07-18 林乐贤 一种卡连接器的防呆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2202B2 (ja) * 2000-04-21 2010-03-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型記録媒体の収納ケースと収納ケースホルダと電子機器
TW545653U (en) * 2001-10-30 2003-08-01 Carry Computer Eng Co Ltd Improved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signal adapting module for silicon disk
TW520094U (en) * 2001-12-19 2003-02-01 I O Interconnect Inc Memory card connecting seat assembly and its detection device
KR20040017640A (ko) * 2002-08-23 2004-02-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여러 종류의 플래시메모리 카드를 삽입할 수 있는 범용 슬롯
JP3999652B2 (ja) * 2002-12-24 2007-10-31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006408B2 (ja) * 2003-03-25 2007-11-14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複合コネクタ
JP4204523B2 (ja) 2004-07-16 2009-01-0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US7094107B2 (en) * 2004-11-15 2006-08-22 Asour Technology Inc. Structure of a memory card connector
JP4231023B2 (ja) * 2005-04-01 2009-02-25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347843B2 (ja) * 2005-11-22 2009-10-21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7242297A (ja) * 2006-03-06 2007-09-20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Icカー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7744Y (zh) * 2004-09-24 2005-12-21 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的转接装置
CN2850018Y (zh) * 2004-11-30 2006-12-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924823Y (zh) * 2006-06-27 2007-07-18 林乐贤 一种卡连接器的防呆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06963A 2004.07.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64872A1 (en) 2012-06-28
CN102544947A (zh) 2012-07-04
TW201232929A (en) 2012-08-01
US8353727B2 (en) 2013-01-15
JP5093823B2 (ja) 2012-12-12
TWI445253B (zh) 2014-07-11
JP2012142130A (ja) 201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9653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9652639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JP4799871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KR101875903B1 (ko) 전자기기용 카드 트레이
JP57495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EP1605393B1 (en) Card connector
US6579126B2 (en) Wear-preventive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9761971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which prevents short-circuits, prevents damage and wear, enables easier handling, and improves reliability
KR101444041B1 (ko) 카드 커넥터
JP599699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2544947B (zh) 连接器
KR20150108217A (ko) 풀러 타입 카드 소켓
JP3148538U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2174644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576354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7115623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0114100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410273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及び該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09164003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KR101468955B1 (ko) 카드 삽입 인식구조가 개선된 카드 자동 취출 소켓
JP448964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13716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4768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4051878B (zh) 卡插件
JP6423174B2 (ja) カード用トレイおよびカード用トレイを備える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