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6128A -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6128A
CN104296128A CN201410355811.3A CN201410355811A CN104296128A CN 104296128 A CN104296128 A CN 104296128A CN 201410355811 A CN201410355811 A CN 201410355811A CN 104296128 A CN104296128 A CN 104296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ue gas
recirculation blower
chain
re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58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太平
王海滨
郑高煊
傅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lo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C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lo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o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City filed Critical Tianlo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C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558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61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6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61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包括送风机(1)、链条炉系统(2)、引风机(3)、一次再循环风机(4)和烟囱(6),所述的引风机(3)的出口分别连接到烟囱(6)、一次再循环风机(4)的进口,所述的链条炉系统(2)的炉排面分为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每个区各相应配有进风管(221、222、223),所述的一次再循环风机(4)通过一条风管连接到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还提供一种采用该装置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利用锅炉排放的烟气含氧量低的特点进行再循环利用,有效减少NOx的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链条锅炉是我国工业锅炉燃烧设备的主要方式,约占工业锅炉总量的60%。链条锅炉常在城镇居民集中区使用,且多为低空排放,排放的污染物难于集中处理,使得工业锅炉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城镇环境污染尤为严重。而NOx在污染物中占据的份额较大,因此经济有效地降低链条锅炉NOx排放,对于减轻大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中小型工业锅炉的NOx控制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工业锅炉并未采用任何NOx排放控制措施,这主要是国为:首先,已有NOx排放控制技术大多应用于燃煤电站锅炉,在工业锅炉上尚缺乏实际应用实例;其次,大部分工业锅炉没有预留NOx减排的改造空间,在工程上改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选择一种投资省、改造范围小、又能达标排放的改造工艺,以提高中小企业生存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利用锅炉排放的烟气含氧量低的特点进行再循环利用,有效减少NOx的排放。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包括送风机1、链条炉系统2、引风机3、一次再循环风机4和烟囱6,所述的引风机3的出口分别连接到烟囱6、一次再循环风机4的进口,所述的链条炉系统2的炉排面分为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每个区各相应配有进风管221、222、223,所述的一次再循环风机4通过一条风管连接到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
还包括二次再循环风机5,所述的引风机3的出口连接到所述二次再循环风机5的进口,所述的二次再循环风机5通过一条风管连接到链条炉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
来自所述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一再循环风机4送入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与来自所述送风机1的空气进行混合,降低所述预着火区211进风的空气氧含量,并产生一定量的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以还原热解生成的NOx。
所述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为CO。
在所述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加装再循环风喷入口,并以切角形式布置,来自所述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二再循环风机5经链条炉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的循环风喷入口送入炉膛,高速喷入的二次风可充分扰动主燃烧火焰的烟气场,使得所述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              进风:空气由送风机分别经风管送入炉排的预着火区域、高温火焰区和燃尽区;
2、              出风:链条炉系统出来的风经引风机送入烟囱、第一再循环风机、第二再循环风机。
3、              预着火区域进风稀释:来自引风机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一再循环风机送入预着火区的进风管与来自送风机的空气进行混合,降低预着火区域进风的空气氧含量,并产生一定量的CO等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以还原热解生成的NOx。
4、              炉膛烟气扰动:来自引风机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二再循环风机经炉膛前后拱折角区域的循环风喷入口送入炉膛,使预着火区、高温火焰区和燃尽区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避免在高温火焰区域富氧状态下易促进NOx的生成。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预着火区进风管进行空气的稀释,减少进风的含氧量,避免煤自身携带的氮氧化物热解生成NOx,同时可产生一定量的CO等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减少高温火焰区富氧的形成,并还原部分NOx。
2、在炉膛前后拱折角区域加装再循环风喷入口,并切角形式布置,高速喷入的二次风可充分扰动主燃烧火焰的烟气场,使得预着火区、高温火焰区和燃尽区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避免富氧区的形成和减少化学不完全燃烧的损失。
3、本发明投资省,工艺简单,无需太多的占地,易于改造,适合于中小企业链条炉氮氧化物处理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包括送风机1、链条炉系统2、引风机3、一次再循环风机4、二次再循环风机5和烟囱6,所述的引风机3的出口分别连接到烟囱6、一次再循环风机4的进口、二次再循环风机5的进口,所述的链条炉系统2的炉排面分为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每个区各相应配有进风管221、222、223,所述的一次再循环风机4通过一条风管连接到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所述的二次再循环风机5连接一条风管到链条炉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在所述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加装再循环风喷入口,并以切角形式布置。
来自所述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一再循环风机4送入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与来自所述送风机1的空气进行混合,降低所述预着火区211进风的空气氧含量,并产生一定量的CO等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以还原热解生成的NOx。
来自所述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二再循环风机5经链条炉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的循环风喷入口送入炉膛,高速喷入的二次风可充分扰动主燃烧火焰的烟气场,使得所述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避免在高温火焰区域富氧状态下易促进NOx的生成。
本发明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              进风:空气经送风机1分别经风管送入炉排的预着火区域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
2、              出风:链条炉系统2出来的风经引风机3送入烟囱6、第一再循环风机4、第二再循环风机5。
3、              预着火区域进风稀释:来自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一再循环风机4送入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与来自送风机1的空气进行混合,降低预着火区域211进风的空气氧含量,并产生一定量的CO等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以还原热解生成的NOx。
4、              炉膛烟气扰动:来自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二再循环风机5经炉膛前后拱折角区域的循环风喷入口送入炉膛23,使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避免在高温火焰区域富氧状态下易促进NOx的生成。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6)

1.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1)、链条炉系统(2)、引风机(3)、一次再循环风机(4)和烟囱(6),所述的引风机(3)的出口分别连接到烟囱(6)、一次再循环风机(4)的进口,所述的链条炉系统(2)的炉排面分为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每个区各相应配有进风管(221、222、223),所述的一次再循环风机(4)通过一条风管连接到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再循环风机(5),所述的引风机(3)的出口连接到所述二次再循环风机(5)的进口,所述的二次再循环风机(5)通过一条风管连接到链条炉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一再循环风机(4)送入所述预着火区(211)的进风管(221),与来自所述送风机(1)的空气进行混合,降低所述预着火区(211)进风的空气氧含量,并产生一定量的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以还原热解生成的NOx。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为CO。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加装再循环风喷入口,并以切角形式布置,来自所述引风机(3)的低含氧循环风由第二再循环风机(5)经链条炉炉膛(23)前后拱折角区域的循环风喷入口送入炉膛,高速喷入的二次风可充分扰动主燃烧火焰的烟气场,使得所述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经过送风机(1)及风管后送入链条炉系统(2)的炉排面的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所述链条炉系统(2)出来的风经引风机(3)送入烟囱(6)、一次再循环风机(4)的进口和二次再循环风机(5);在所述预着火区(211)进风释稀,降低预着火区(211)进风的空气氧含量,并产生一定量的具有还原性的可燃烧气体以还原热解生成的NOx;链条炉炉膛烟气扰动,使所述预着火区(211)、高温火焰区(212)和燃尽区(213)形成的烟气充分混合。
CN201410355811.3A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42961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5811.3A CN104296128A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5811.3A CN104296128A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6128A true CN104296128A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1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5811.3A Pending CN104296128A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6128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007A (zh) * 2015-05-07 2015-07-22 无锡宇澄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侧墙分级风和烟气再循环的卧式链条炉排热媒炉
CN104848249A (zh) * 2015-04-01 2015-08-19 上海卫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锅炉优化燃烧方法
CN105180665A (zh) * 2015-07-30 2015-12-23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沸腾炉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06051748A (zh) * 2016-05-26 2016-10-26 中国计量学院 采用烟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的抛煤机链条锅炉
CN106439792A (zh) * 2016-11-24 2017-02-22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链条炉系统和链条炉燃烧方法
CN106678776A (zh) * 2017-01-23 2017-05-17 上海华之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烟气再循环链条炉及其烟气再循环多层布风控制法
CN109114544A (zh) * 2018-10-08 2019-01-01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的生物质层燃锅炉
CN109268814A (zh) * 2018-09-29 2019-01-25 鞍山美城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炉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方法
CN111878800A (zh) * 2020-08-04 2020-11-03 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流化层燃锅炉燃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429A (zh) * 2005-09-08 2007-03-14 沈阳国叶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燃煤锅炉的燃烧方法及其专用链条锅炉
CN201382408Y (zh) * 2009-04-07 2010-01-13 陈静 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CN101839474A (zh) * 2010-06-22 2010-09-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煤粉锅炉烟气再循环燃烧方法
CN102364246A (zh) * 2011-04-25 2012-02-29 南京师范大学 利用生物质炭再燃联合脱除燃煤烟气中NOx和Hg的方法及系统
CN204100226U (zh) * 2014-07-24 2015-01-14 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429A (zh) * 2005-09-08 2007-03-14 沈阳国叶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燃煤锅炉的燃烧方法及其专用链条锅炉
CN201382408Y (zh) * 2009-04-07 2010-01-13 陈静 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CN101839474A (zh) * 2010-06-22 2010-09-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煤粉锅炉烟气再循环燃烧方法
CN102364246A (zh) * 2011-04-25 2012-02-29 南京师范大学 利用生物质炭再燃联合脱除燃煤烟气中NOx和Hg的方法及系统
CN204100226U (zh) * 2014-07-24 2015-01-14 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平辉等: "《合成氨原料气生产》", 31 October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8249A (zh) * 2015-04-01 2015-08-19 上海卫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锅炉优化燃烧方法
CN104848249B (zh) * 2015-04-01 2017-11-03 上海卫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锅炉优化燃烧方法
CN104792007A (zh) * 2015-05-07 2015-07-22 无锡宇澄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侧墙分级风和烟气再循环的卧式链条炉排热媒炉
CN105180665A (zh) * 2015-07-30 2015-12-23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沸腾炉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06051748A (zh) * 2016-05-26 2016-10-26 中国计量学院 采用烟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的抛煤机链条锅炉
CN106439792A (zh) * 2016-11-24 2017-02-22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链条炉系统和链条炉燃烧方法
CN106439792B (zh) * 2016-11-24 2019-05-21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链条炉系统和链条炉燃烧方法
CN106678776A (zh) * 2017-01-23 2017-05-17 上海华之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烟气再循环链条炉及其烟气再循环多层布风控制法
CN109268814A (zh) * 2018-09-29 2019-01-25 鞍山美城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炉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方法
CN109114544A (zh) * 2018-10-08 2019-01-01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的生物质层燃锅炉
CN111878800A (zh) * 2020-08-04 2020-11-03 辽宁绿源能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流化层燃锅炉燃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6128A (zh)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和方法
CN207006122U (zh) 低氮燃气燃烧器
CN204100226U (zh) 一种链条炉烟气再循环利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
CN105588135A (zh) 一种用于锅炉上的烟气再循环装置
CN205690390U (zh) 低氮燃烧器
CN103968409A (zh) 一种高温低氧燃烧装置
CN203533537U (zh) 再循环烟气链条锅炉
TW201315943A (zh) 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燒系統
CN105157222A (zh) 一种节能除尘的燃煤锅炉
CN205782858U (zh) 一种双旋风气化燃气预混燃烧器
CN201396750Y (zh) 锅炉烟气回收利用节能减排装置
CN203533550U (zh) 水泥低氮燃烧器
CN203240600U (zh) 一种水煤浆锅炉炉内控制氮氧化物的系统
CN106322366A (zh) 一种运用于燃煤对冲燃烧锅炉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CN201526984U (zh) 新型整体一次性浇注锅炉
CN101256025B (zh) 高效微排放燃煤热水锅炉
CN220507734U (zh) 同步脱除烟气中一氧化碳的燃烧系统
CN204114924U (zh) 一种反烧燃煤燃气环保节能锅炉
CN203068964U (zh) 一种高效节能工业窑炉
CN102967047A (zh) 煤粉热风炉
CN103672940A (zh) 一种降低锅炉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的方法
CN217877169U (zh) 一种低氮燃烧加热炉
CN216047699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一次风空气与烟气混合系统
CN203489304U (zh) 一种煤粉锅炉的预热器系统
CN213983556U (zh) 一种天然气、回转窑煤气、废气多燃料型低氮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