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9586A -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9586A
CN104279586A CN201410529523.5A CN201410529523A CN104279586A CN 104279586 A CN104279586 A CN 104279586A CN 201410529523 A CN201410529523 A CN 201410529523A CN 104279586 A CN104279586 A CN 104279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oven
air outlet
base
plan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95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9586B (zh
Inventor
胡艳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295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9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9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9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9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9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和灶台组件,其中,电磁炉包括:底座和面盖;底座为一面开口的壳体,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进风口,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在壳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翘起部,翘起部上设置有出风口;面盖的形状与壳体的开口形状相适配,面盖安装在底座的开口处,面盖上安装有面板,且翘起部上端面高于面板的上表面,以使出风口的上部高于面板所在的平面;面盖对应于翘起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弧形板,弧形板盖装在翘起部上。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面板所在平面的上方,进风口设置在面板的下方,避免了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炉及含有该电磁炉的灶台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嵌入式电磁炉普遍采用侧面出风的结构,且出风口位于嵌入式电磁炉的面板所在的平面的下端,而嵌入式电磁炉的进风口通常设置在嵌入式电磁炉的底座上,这样,使得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位于电磁炉的面板所在的平面的下端,在使用过程中,易形成热风循环的对流状态,尤其当嵌入式电磁炉嵌设在灶台上时,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被嵌入在灶台内,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形成热风循环的对流状态,从而降低了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自出风口出来的风不能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电磁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电磁炉的灶台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底座的一侧壁的上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上设置有出风口;和面盖,所述面盖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形状相适配,所述面盖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开口处,所述面盖上安装有面板,且所述翘起部上端面高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出风口的上部高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所述面盖对应于所述翘起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盖装在所述翘起部上;其中,所述电磁炉的功率为大于等于120瓦至小于等于2100瓦。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有效地解决了自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底座的一侧壁上设置翘起部,在翘起部上设置出风口,进风口设置在底座上,且出风口的上部高于面板所在的平面,即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面板所在平面的上方,进风口设置在面板的下方,这样,当电磁炉开启工作时,室内的冷空气可自位于面板下方的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冷空气吸收电磁炉内的电器元件散发的热量,对电磁炉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冷却降温后变为热空气,自位于面板上方的出风口排出,因热空气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会向室内的上部流动,所以自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不会被面板阻挡而向上流动,而进风口设置在底座上,位于面板的下方,即出风口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所以经出风口排出的热风不会流回进风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底座的底壁对应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隔板,且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翘起部之间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孔。
为了避免水自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造成电磁炉内的电器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在壳体的底壁对应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由隔板形成排水区域,并在排水区域上设置排水孔,使得自进风口处进入电磁炉内的水可经排水孔排出,从而保证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口高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
出风口高于面板所在的平面,即出风口完全位于面板所在平面的上方,进风口设置在面板的下方,这样,经出风口排出的全部热风均不会流回进风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所述底座的底壁向翘起部的下方倾斜,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形成夹角。
设计底座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于面板所在的平面,即使得底座的底壁与电磁炉放置台面之间形成夹角,将进风口设置在靠近夹角的开口处,使得冷空气能够轻松地自设置在底座的底壁的进风口进入电磁炉,而将翘起部安装在底座靠近放置台面的侧壁上,即出风口位于底座靠近放置台面的侧壁上,这样,使得底座靠近放置台面的侧壁可对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起到阻挡作用,进一步避免了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角为2°至5°。
壳体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与面板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2°至5°的夹角,即壳体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与电磁炉的放置台面之间具有2°至5°的夹角,这样,既能够避免因倾斜角度过大造成出风口被遮挡,导致自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无法向上流动的情况发生,又能使侧壁将进风口与出风口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面板所在平面相平行。
为了确保电磁炉放置在台面上的稳定性,在底座上设置支撑腿,底座通过支撑腿支撑在台面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壁的下端的端面位于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内。
底壁的下端的端面位于多个支撑腿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内,即壳体的底壁的一端能够直接抵靠在台面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侧壁将进风口与出风口隔开,进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盖对应于所述排水区域处设置有多条挡水筋。
为了有效避免水自进风口处流入电磁炉内,导致电磁炉内的电器元件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在面盖上设置挡水筋,使得自进风口处流入电磁炉内的水只能沿挡水筋流入排水区域内,并通过排水孔流出,而无法经面盖与底座之间的缝隙进入电磁炉内部,从而保证了电磁炉内电器元件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挡水筋均为弧形筋。
多个挡水筋均为弧形筋,同样使得水自进风口任何位置进入,多条挡水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水引导至排水区域,并通过排水孔流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内电器元件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条所述挡水筋均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所述面盖的宽度方向,多条所述挡水筋与所述面盖的端面之间均具有30°至60°的夹角。
多条挡水筋与面盖的端面之间均具有30°至60°的夹角,使得水自进风口任何位置进入,多条挡水筋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水引导至排水区域,并通过排水孔流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内电器元件的安全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台组件,包括:灶台,所述灶台的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口;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磁炉,所述电磁炉的底座嵌设在所述灶台的顶面,所述电磁炉的出风口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灶台的顶面的上方。
本发明提供的灶台组件,在灶台上安装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因此,该灶台组件具有上述电磁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灶台组件工作时,风自灶台的侧面上设置的通风口进入灶台内部,经电磁炉的底座上的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部,对电磁炉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后,通过位于灶台顶面上方的出风口排出,这样,通过灶台的顶面将出风口与进风口隔开,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电磁炉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被嵌入在灶台内,导致热风循环对流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磁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磁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磁炉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磁炉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磁炉的俯视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磁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磁炉中面盖和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电磁炉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灶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磁炉,10底座,11进风口,12翘起部,121出风口,13排水区域,131排水孔,132隔板,14支撑腿,20面盖,21挡水筋,22弧形板,30面板,200灶台,201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至附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包括:底座10和面盖20;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底座10为一面开口的壳体,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1,底座10的一侧壁的上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翘起部12,翘起部12上设置有出风口121,如图6和图7所示,面盖20的形状与壳体的开口形状相适配,面盖20安装在底座10的开口处,面盖20上安装有面板30,且翘起部12上端面高于面板30的上表面,以使出风口121的上部高于面板30所在的平面;面盖10对应于翘起部12的一端设置有一弧形板22,弧形板22盖装在翘起部12上;其中,电磁炉100的功率为大于等于120瓦至小于等于2100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有效地解决了自出风口121出来的风与进风口11形成对流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底座10的一侧壁上设置翘起部12,在翘起部12上设置出风口121,进风口11设置在底座10的底壁,且出风口121的上部高于面板30所在的平面,即将出风口12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面板30所在平面的上方,进风口11设置在面板30的下方,这样,当电磁炉100开启工作时,室内的冷空气可自位于面板30下方的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100内,冷空气吸收电磁炉100内的电器元件散发的热量,对电磁炉100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冷却降温后变为热空气,自位于面板30上方的出风口121排出,因热空气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会向室内的上部流动,所以自出风口121排出的热空气不会被面板30阻挡而向上流动,而进风口11设置在底座10上,位于面板30的下方,即出风口121位于进风口11的上方,所以经出风口121排出的热风不会流回进风口11,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121出来的风与进风口11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100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磁炉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3、图5和8所示,在壳体的底壁对应于出风口121处设置有隔板132,隔板132与壳体的一侧壁所围城的区域形成排水区域13,且在隔板132与翘起部12之间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孔131。
为了避免水自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造成电磁炉内的电器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在所述壳体的底壁对应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由隔板形成排水区域,并在排水区域上设置排水孔,使得自进风口处进入电磁炉内的水可经排水孔排出,从而保证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翘起部12与底座1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翘起部12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将翘起部12与底座10一体注塑成型,批量生产。
优选地,出风口121高于面板30所在的平面。
出风口121高于面板30所在的平面,即出风口121完全位于面板30所在平面的上方,进风口11设置在面板30的下方,这样,经出风口121排出的全部热风均不会流回进风口11,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121出来的风与进风口11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示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底座10的底壁向翘起部12的下方倾斜,与面板30所在的平面形成夹角。
设计底座10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于面板30所在的平面,即使得底座10的底壁与电磁炉100放置台面之间形成夹角,将进风口11设置在靠近夹角的开口处,使得冷空气能够轻松地自设置在底座10的底壁的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100,而将翘起部12安装在底座10靠近放置台面的侧壁上,即出风口121位于底座10靠近放置台面的侧壁上,这样,使得底座10靠近放置台面的侧壁可对出风口121排出的热空气起到阻挡作用,进一步避免了出风口121出来的风与进风口11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10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夹角为2°至5°。
优选地,夹角为2.75°。
壳体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与面板30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2°至5°的夹角,即壳体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与电磁炉100的放置台面之间具有2°至5°的夹角,这样,既能够避免因倾斜角度过大造成出风口121被遮挡,导致自出风口121排出的热空气无法向上流动的情况发生,又能使侧壁将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1隔开,其中,当夹角为2.75°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自出风口121排出的热空气能够向上流动。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14,多个支撑腿1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多个支撑腿14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与面板30所在平面相平行。
为了确保电磁炉100放置在台面上的稳定性,在底座10上设置支撑腿14,底座10通过支撑腿14支撑在台面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腿14与底座1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支撑腿14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将支撑腿14与底座10一体注塑成型,批量生产。
可选地,底壁的下端的端面位于多个支撑腿14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内。
底壁的下端的端面位于多个支撑腿14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内,即壳体的底壁的一端能够直接抵靠在台面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侧壁将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1隔开,进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121出来的风与进风口11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电磁炉100的散热效果。
当然,斜面的底端也可位于多个支撑腿14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的上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面盖20对应于排水区域13处设置有多条挡水筋21,自进风口11进入的水可沿挡水筋21流入排水区域13内,并通过排水孔131流出。
为了有效避免水自进风口11处流入电磁炉100内,导致电磁炉100内的电器元件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在面盖20上设置挡水筋,使得自进风口11处流入电磁炉100内的水只能沿挡水筋流入排水区域13内,并通过排水孔131流出,而无法经面盖20与底座10之间的缝隙进入电磁炉100内部,从而保证了电磁炉100内电器元件的安全性。
可选地,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将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一体注塑成型,批量生产。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沿面盖20的宽度方向,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的端面之间均具有30°至60°的夹角。
具体地,沿面盖20的宽度方向,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的端面之间均具有45°的夹角。
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的端面之间均具有30°至60°的夹角,使得水自进风口11任何位置进入,多条挡水筋21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水引导至排水区域13,并通过排水孔131流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100内电器元件的安全性,其中,多条挡水筋21与面盖20的端面之间均具有45°的夹角时,使得无论水自进风口11任何位置进入,均可被多条挡水筋21引导至排水区域13,并通过排水孔131流出。
可选地,多个挡水筋21等间隔设置在面盖20上。
等间隔设置,使得多个挡水筋21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面盖20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多个挡水筋21均为弧形筋。
多个挡水筋21均为弧形筋,同样使得水自进风口11任何位置进入,多条挡水筋21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水引导至排水区域13,并通过排水孔131流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100内电器元件的安全性。
如图9所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灶台200组件,包括:灶台2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
具体地,灶台200的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口201;电磁炉100的底座10嵌设在灶台200的顶面,电磁炉100的出风口121至少一部分位于灶台200的顶面的上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灶台组件,在灶台上安装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因此,该灶台组件具有上述电磁炉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灶台组件工作时,风自灶台200的侧面上设置的通风口201进入灶台200内部,经电磁炉100的底座10上的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100内部,对电磁炉100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后,通过位于灶台200的顶面上方的出风口121排出,这样,通过灶台200的顶面将出风口121与进风口11隔开,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电磁炉100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1被嵌入在灶台内,导致热风循环对流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100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将进风口设置在面板所在平面的下方,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面板所在平面的上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出风口出来的风与进风口形成对流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灶台组件,具有上述电磁炉的全部有益效果,同时,通过灶台的顶面将出风口与进风口隔开,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电磁炉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被嵌入在灶台内,导致热风循环对流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为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底座的一侧壁的上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上设置有出风口;和
面盖,所述面盖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形状相适配,所述面盖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开口处,所述面盖上安装有面板,且所述翘起部上端面高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出风口的上部高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所述面盖对应于所述翘起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盖装在所述翘起部上;
其中,所述电磁炉的功率为大于等于120瓦至小于等于2100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的底壁对应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隔板,且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翘起部之间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高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所述底座的底壁向所述翘起部的下方倾斜,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为2°至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面板所在平面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的下端的端面位于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盖对应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多条挡水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挡水筋均为弧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挡水筋均倾斜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面盖的宽度方向,多条所述挡水筋与所述面盖的端面之间均具有30°至60°的夹角。
12.一种灶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灶台,和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所述电磁炉的底座嵌设在所述灶台中,所述电磁炉的出风口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灶台的平面之上。
CN201410529523.5A 2014-10-09 2014-10-09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Active CN104279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9523.5A CN104279586B (zh) 2014-10-09 2014-10-09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9523.5A CN104279586B (zh) 2014-10-09 2014-10-09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9586A true CN104279586A (zh) 2015-01-14
CN104279586B CN104279586B (zh) 2018-06-19

Family

ID=5225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9523.5A Active CN104279586B (zh) 2014-10-09 2014-10-09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958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4086A (ja) * 2004-08-11 2006-02-23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6351300A (ja) * 2005-06-15 2006-12-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1532689A (zh) * 2009-04-16 2009-09-16 东莞市步步高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的通风防水结构
JP2010027401A (ja) * 2008-07-18 2010-0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04040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1680450U (zh) * 2010-05-31 2010-12-22 米技电子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全封闭大功率商用电磁炉
CN102620330A (zh) * 2012-05-03 2012-08-0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灶具的散热出风结构
CN202675395U (zh) * 2012-06-29 2013-01-16 陈四强 后散热嵌入式电磁炉
CN202733997U (zh) * 2012-06-08 2013-02-13 深圳市鑫汇科电子有限公司 超薄电磁炉及其底壳
CN204141632U (zh) * 2014-10-09 2015-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4086A (ja) * 2004-08-11 2006-02-23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6351300A (ja) * 2005-06-15 2006-12-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027401A (ja) * 2008-07-18 2010-0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04040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1532689A (zh) * 2009-04-16 2009-09-16 东莞市步步高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的通风防水结构
CN201680450U (zh) * 2010-05-31 2010-12-22 米技电子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全封闭大功率商用电磁炉
CN102620330A (zh) * 2012-05-03 2012-08-0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灶具的散热出风结构
CN202733997U (zh) * 2012-06-08 2013-02-13 深圳市鑫汇科电子有限公司 超薄电磁炉及其底壳
CN202675395U (zh) * 2012-06-29 2013-01-16 陈四强 后散热嵌入式电磁炉
CN204141632U (zh) * 2014-10-09 2015-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9586B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5751B (zh) 微波炉
CN205825143U (zh) 微波炉的底座和微波炉
CN204141632U (zh)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CN110754931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3672984A (zh) 自然散热型节能电陶炉
CN204445488U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103277818A (zh) 一种薄型电磁炉
CN104279586A (zh) 电磁炉和灶台组件
CN203609255U (zh) 用于电压力锅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压力锅
CN104613517A (zh) 微波炉门体及其门框、微波炉
RU2709922C1 (ru) Паровой клапан и ва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0951427U (zh) 电磁炉
CN211399901U (zh) 电磁炉
CN204084498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电磁炉
CN209310058U (zh) 电磁炉
CN204600222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KR101534511B1 (ko) 인덕션 렌지용 복합 케이스
CN210951425U (zh) 电磁炉
CN209310057U (zh) 电磁炉
CN210717691U (zh) 电磁炉
US10989417B2 (en) Thermal appliance
CN205410918U (zh) 散热底座及烹饪器具
KR102403973B1 (ko) 공기토출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기밥솥
CN104095531A (zh) 电压力锅的线路板支架组件及电压力锅
CN204460354U (zh) 微波炉门体及其门框、微波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