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5295A -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5295A
CN104275295A CN201410301285.2A CN201410301285A CN104275295A CN 104275295 A CN104275295 A CN 104275295A CN 201410301285 A CN201410301285 A CN 201410301285A CN 104275295 A CN104275295 A CN 104275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hange
level
datum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2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5295B (zh
Inventor
历本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4377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0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5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5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2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6/00Tacti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26Details of the output of route guidance instructions
    • G01C21/3652Guidance using non-audiovisual output, e.g. tactile, haptic or electric stimul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7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abled users
    • H04M1/7248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abled users for visually impaired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GPS signal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Navigation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该信号控制装置包括: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Description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5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3-141867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已知人类触觉具有非线性特性。换句话说,实际作用于用户的力和当用户感知实际作用于他自己/她自己的力时由用户感测到的力觉(force sensation)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可遵循S曲线。Amemiya等人已提出一种通过利用非线性特性旋转曲柄装置来产生力觉作为人类感觉的装置(例如,Amemiya,T.,Ando,H.,and Maeda,T.Phantom-drawn:direction guidance using rapid and asymmetricacceleration weighted by nonlinearity of perception.In Proceedings ofthe20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gmented tele-existence,ICAT'05(2005),201-208)。
发明内容
然而,需要禁止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的可能性以及可以给予用户力觉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控制装置,该信号控制装置包括: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振动装置和信号控制装置的信号控制系统。信号控制装置包括: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内容,可以提供禁止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的可能性以及可以给予用户力觉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是表示在施加的电压是参考电压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3是表示在施加的电压在参考电压和第一电压之间改变的情况下由振动装置向外施加的压力的示例性时间变化的示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5是表示在第二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6是表示在施加的电压在参考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变化的情况下由振动装置向外施加的压力的示例性时间变化的示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三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8是表示在第四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9是用于解释信号控制系统的第一示例性使用的示图;和
图10是用于解释信号控制系统的第二示例性使用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解释。
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多个结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面跟着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以在一些情况下进行区分。然而,如果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多个结构元件不必彼此区分,则它们仅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按照下面各项的次序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1.信号控制系统的概要
2.信号控制系统的功能
3.信号控制系统的示例性使用
4.结论
<<1.信号控制系统的概要>>
首先,给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1的描述。近年来,已提出了各种技术作为用于在用户接口中给予用户力觉或触觉的技术。例如,作为用于给予用户力觉或触觉的技术的例子,已提出了实际将力施加于用户的技术、给予用户振动的技术等。
这里,在实际将力施加于用户的技术的情况下,用于将力施加于用户的物体必须通过机构元件或线与固定物体连接,这可能导致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因此,实际将力施加于用户的技术可能无法容易地应用于小型终端,例如移动装置。
在给予用户振动的技术的情况下,振动可被传递给用户。然而,难以将沿某一方向作用的实际力传递给用户。这是因为,由于振动导致的某一时间段或更长时间段的加速度的积分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已知人类触觉具是非线性特性。换句话说,实际作用于用户的力和当用户感知实际作用于他自己/她自己的力时由用户感测到的力觉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可遵循S曲线。Amemiya等人已提出一种通过利用非线性特性旋转曲柄装置来产生力觉作为人类感觉的装置(例如,Amemiya,T.,Ando,H.,and Maeda,T.Phantom-drawn:direction guidance using rapid and asymmetricacceleration weighted by nonlinearity of perception.In Proceedings ofthe20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gmented tele-existence,ICAT'05(2005),201-208)。
在使用这种装置的情况下,难以将沿某一方向作用的实际力传递给用户,但可通过使用人类的技巧来使用户感觉好像产生了沿某一方向作用的力。然而,这种装置包括飞轮和曲柄,这可能导致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及其增加的重量。因此,这种装置可能无法容易地应用于小型终端,例如移动装置。
在本说明书中,提出了禁止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的可能性以及可以给予用户力觉的技术。
<<2.信号控制系统的功能>>
随后,给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1的功能的描述。图1是表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1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1包括信号控制装置10和振动装置20。信号控制装置10包括被配置为获取预定数据的数据获取单元111、被配置为控制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的信号控制单元112、和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的信号输出单元113。
将在稍后详细地描述构成信号控制装置10的这些功能块的功能。振动装置20的加速度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装置10的输入信号而变化。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振动装置20的加速度的变化可以使振动装置20振动。需要注意的是,振动装置20的具体配置不受特定限制,但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例子给出对振动装置20由预定振动产生装置构成的情况的描述。
以下,使用振动装置20是预定振动产生装置的情况作为例子继续进行描述。首先,给出施加的电压是参考电压的情况的描述。图2是表示在施加的电压是参考电压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20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如图2中所示,振动装置20包括磁体210、线圈220、重物230和弹性体240。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主要描述0V的参考电压的情况,但参考电压不受特定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主要描述由永磁体形成的磁体210的情况,但磁体210可以是永磁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主要描述由弹簧形成的弹性体240的情况,但弹性体240的种类不受特定限制,可以是橡胶或其它弹性体。磁体210、线圈220、重物230和弹性体240的各自数量不受特定限制。
参照图2,由于信号控制单元112具有被设置为参考电压的施加的电压,所以不产生线圈220的输入信号。因此,作用于重物230的重力W与从弹性体240作用于重物230的力F平衡。随后,假设信号控制单元112改变施加的电压。具体地讲,信号控制单元112在参考电压和第一电压之间改变施加的电压。第一电压不受特定限制。
图3是表示在施加的电压在参考电压VB和第一电压V1之间改变的情况下由振动装置20向外施加的压力的示例性时间变化的示图。在图3中示出的例子中,由设置在与振动装置20的表面A1外部地接触的位置处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由振动装置20向外施加的压力。因此,在图3中示出的例子中,未测量到负压力。对于施加参考电压VB的时间段t1和施加第一电压V1的时间段t2的各自长度没有特定限制。改变施加的电压的周期的数量不受限制。
如图3中所示,当信号控制单元112将施加的电压从参考电压VB改变为第一电压V1时,压力改变(参见图3中的“第一改变”)。此时,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也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一电平。更详细地,输入信号的电流可根据施加的电压而改变。例如,输入信号的电流可与施加的电压成比例地改变。
图4是表示在第一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20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在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一电平(第一改变)的情况下,与由磁体210产生的磁场和流经线圈220的输入信号对应的力E1被施加于重物230。作为将力E1施加于重物230的结果,重物230沿预定方向(在图4中示出的例子中,向下)移动。
然而,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4中示出的例子中,向上)从弹性体240对重物230给予力F1。因此,重物230的加速度的变化相对平缓,并且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小。参照图3,在第一改变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压力的变化量B1遵循相对平缓的斜率。
随后,如图3中所示,当信号控制单元112将施加的电压从第一电压V1改变为参考电压VB时,压力改变(参见图3中的“第二改变”)。此时,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也从第一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更详细地,输入信号的电流可根据施加的电压而改变。例如,输入信号的电流可与施加的电压成比例地改变。
图5是表示在第二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20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在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从第一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第二改变)的情况下,没有电流流经线圈220,因此没有与由磁体210产生的磁场和流经线圈220的输入信号对应的力被施加于重物230。
另一方面,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4中示出的例子中,向上)从弹性体240对重物230给予力F1。因此,重物230的加速度的变化相对剧烈,并且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大。参照图3,在第二改变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压力的变化量B2遵循相对陡峭的斜率。
如上所述,在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一电平(第一改变)的情况和从第一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第二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112可控制输入信号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一电平以及从第一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
根据这种配置,在第一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小,但在第二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大。这里,如上所述,实际作用于用户的力和当用户感知实际作用于他自己/她自己的力时由用户感测到的力觉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可遵循S曲线。
因此,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大的情况下,用户可产生幻觉,好像沿加速度改变的方向从振动装置20对他/她给予力(图5中示出的“虚拟力”)。以这种方式,根据这种技术,可以给予用户力觉。另外,根据这种配置,足以改变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从而允许禁止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的可能性。
用于给予用户力觉的定时不受特定限制。例如,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基于预定数据确定输入信号是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一电平(第一改变)还是从第一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第二改变)。利用这种改变的方式,可在适合于用户的定时给予力觉。预定数据可以是由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包括由GP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和由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线。
以上说明主要描述可以给予用户一种力觉的例子,但给予用户的力觉不限于一种。根据本公开内容中的技术,还可以给予用户两种或更多种力觉。例如,如果使得在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中引起的改变不同,则还可以给予用户两种或更多种力觉。作为例子,以下给出沿与图5中示出的“虚拟力”相反的方向给予用户力觉的情况的描述。
图6是表示在施加的电压在参考电压VB和第二电压V2之间改变的情况下由振动装置20向外施加的压力的示例性时间变化的示图。在图6中示出的例子中,由设置在与振动装置20的表面A2外部地接触的位置处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由振动装置20向外施加的压力。因此,在图6中示出的例子中,未测量到负压力。对于施加参考电压VB的时间段t3和施加第二电压V2的时间段t2的各自长度没有特定限制。改变施加的电压的周期的数量不受限制。
图6中示出的例子假设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之一具有正值并且它们中的另一个具有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在施加的电压是第一电压V1的情况和施加的电压是第二电压V2的情况下,流经线圈220的电流的方向彼此相反,因此,与由磁体210产生的磁场和流经线圈220的输入信号对应的施加于重物230的力也具有相反的方向。
如图6中所示,当信号控制单元112将施加的电压从参考电压VB改变为第二电压V2时,压力改变(参见图6中的“第三改变”)。此时,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也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二电平。更详细地,输入信号的电流可根据施加的电压而改变。例如,输入信号的电流可与施加的电压成比例地改变。
图7是表示在第三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20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在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二电平(第二改变)的情况下,与由磁体210产生的磁场和流经线圈220的输入信号对应的力E2被施加于重物230。作为将力E2施加于重物230的结果,重物230沿预定方向(在图7中示出的例子中,向上)移动。
然而,沿预定方向(在图6中示出的例子中,向下)从弹性体240对重物230给予力F2。因此,重物230的加速度的变化相对平缓,并且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小。参照图6,在第三改变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压力的变化量B3遵循相对平缓的斜率。
随后,如图6中所示,当信号控制单元112将施加的电压从第二电压V2改变为参考电压VB时,压力改变(参见图6中的“第四改变”)。此时,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也从第二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更详细地,输入信号的电流可根据施加的电压而改变。例如,输入信号的电流可与施加的电压成比例地改变。
图8是表示在第四改变的情况下的振动装置20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在线圈220的输入信号从第二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第四改变)的情况下,没有电流流经线圈220,因此没有与由磁体210产生的磁场和流经线圈220的输入信号对应的力被施加于重物230。
另一方面,沿预定方向(在图8中示出的例子中,向下)从弹性体240对重物230给予力F2。因此,重物230的加速度的变化相对剧烈,并且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大。参照图6,在第四改变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压力的变化量B4遵循相对陡峭的斜率。
如上所述,在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二电平(第三改变)的情况和从第二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第四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112可控制输入信号从参考电平改变为第二电平以及从第二电平改变为参考电平。
根据这种配置,在第三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小,但在第四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大。因此,由于与上述例子类似的原因,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大的情况下,用户可产生幻觉,好像沿加速度改变的方向从振动装置20对他/她给予力(图8中示出的“虚拟力”)。
以这种方式,根据这种技术,可以组合分别在图5和图8中示出的“虚拟力”,从而可给予用户两种力觉。例如,如上所述,如果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之一具有正值并且它们中的另一个具有负值,则输入信号的上述第一电平和上述第二电平之一具有正值并且另一个具有负值,因此,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加速度具有相反的方向。因此,沿其方向彼此相反的两种力觉可以被给予用户。
以上说明主要描述相反方向的力觉被给予用户的例子,但两种力觉不限于这种例子。例如,在其大小方面彼此不同的两种力觉可被给予用户。例如,如果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在其大小方面彼此不同,则输入信号的上述第一电平和上述第二电平在其大小方面也彼此不同,因此,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彼此不同。因此,在其大小方面彼此不同的两种力觉可以被给予用户。
另外,例如,上述第一电平和上述第二电平可在其占空比方面彼此不同。更详细地,位于第一电平的时间段t2与一个周期之比和位于第二电平的时间段t4与一个周期之比可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因此,在其大小方面彼此不同的两种力觉可以被给予用户。
可根据两种或更多种力觉来确定给予用户的力觉。例如,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基于预定数据确定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第一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二改变),还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第三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四改变)。通过这样操作,可确定适合于用户的力觉。类似于控制用于给予用户力觉的定时的情况,预定数据可以是由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
如上所述,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1的功能。
<<3.信号控制系统的示例性使用>>
随后,给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系统1的示例性使用的描述。如上所述,信号控制系统1可具有各种功能,并且具体地讲,信号控制系统1没有限制地被应用于任何情况。这里,参照图9和图10,依次描述信号控制系统1的两种示例性使用。首先,参照图9,给出信号控制系统1的第一示例性使用的描述。
图9是用于说明信号控制系统1的第一示例性使用的示图。在图9中示出的例子中,图示G1是从上方观看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视图,其中,携带振动装置20和被配置为检测用户自己的传感器的用户离开出发点,并且将要经过位置P1(X1,Y1)和位置P2(X2,Y2)前往目的地。此时,假设用于用户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导航的情况。传感器可以是GPS传感器。
在用户已到达位置P1(X1,Y1)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户向右转以使得用户可以更早地到达目的地。因此,可预先存储关于彼此关联的位置P1(X1,Y1)和输入信号的第一电平的信息。可预先存储输入信号的第一电平,以使得虚拟力向右作用。
然后,在由传感器检测到并且由数据获取单元111获取预先存储的位置P1(X1,Y1)的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第一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二改变)。在信号控制单元112对输入信号施加这种改变的情况下,用户可被给予向右的力觉(参见图9中示出的“虚拟力”)。以这种方式,根据这种技术,可实现对用户的导航。
另外,可预先存储关于彼此关联的位置P2(X2,Y2)和输入信号的第二电平的信息。可预先存储输入信号的第二电平,以使得虚拟力向左作用。然后,在由传感器检测到并且由数据获取单元111获取预先存储的位置P2(X2,Y2)的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第三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四改变)。
在信号控制单元112对输入信号施加这种改变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被给予向左的力觉。以这种方式,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基于用户的位置确定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第一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二改变),还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第三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四改变)。通过这样操作,可实现对于用户而言更方便的导航。
图10是用于说明信号控制系统1的第二示例性使用的示图。在图10中示出的例子中,图示G2是从上方观看的用户的周围环境的视图,其中,在图示G2中朝着向下方向并且携带振动装置20和被配置为检测用户自己所在的区域的传感器的用户将要前往区域R1和区域R2之间的边界线L1的位置。此时,假设用于将用户导航到边界线L1的位置的情况。传感器可以是被配置为检测红外线的红外传感器。假设红外线照射到区域R2。
在用户位于区域R2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户继续向右前进以使得用户可以更早地到达边界L1。由于在用户位于区域R2的同时传感器检测到红外线,所以可预先存储关于彼此关联的检测到红外线的状态和输入信号的第一电平的信息。可预先存储输入信号的第一电平,以使得虚拟力向右作用。
然后,在由传感器检测到并且由数据获取单元111获取红外线的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第一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二改变)。在信号控制单元112对输入信号施加这种改变的情况下,用户可被给予向右的力觉(参见图9中示出的“虚拟力”)。以这种方式,根据这种技术,可实现对用户的导航。
另外,可预先存储关于彼此关联的未检测到红外线的状态和输入信号的第二电平的信息。可预先存储输入信号的第二电平,以使得虚拟力向左作用。然后,在传感器未检测到并且数据获取单元111未获取红外线的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第三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四改变)。
在信号控制单元112对输入信号施加这种改变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被给予向左的力觉。以这种方式,信号控制单元112可基于用户的位置确定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第一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二改变),还是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第三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第四改变)。通过这样操作,可实现对于用户而言更方便的导航。
<<4.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提供了信号控制装置10,该信息控制装置10包括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的信号输出单元113和被配置为控制输入信号的信号控制单元112,并且在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输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20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并且信号控制单元112对输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根据这种配置,可以给予用户力觉。根据这种配置,足以改变对于振动装置20的输入信号,从而允许禁止整个装置的扩大的规模的可能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的情况下,可根据设计的需要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变型、组合、子组合和替换。
例如,在信号控制系统1的示例性使用中,描述了用户直接携带振动装置20的例子,但用户可间接携带安装在某一物体中的振动装置20。例如,振动装置20可被安装在书写材料、智能电话、平板终端、PDA(个人数字助手)、数字照相机、摄像机、PC(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移动音乐播放器、移动游戏机等中。
振动装置20可直接附着于用户的身体、用户穿戴的物体(例如,袜子、衣服、鞋、帽子等)、眼镜、HMD(头戴式显示器)或戒指。另外,振动装置20可被安装在由具有受损视力的用户携带的手杖等中,以实现对具有受损视力的用户的导航。
另外,本技术也可被如下配置。
(1)一种信号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
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
其中,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以及
其中,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2)如(1)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以及
其中,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3)如(2)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之一具有正值,并且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中的另一个具有负值。
(4)如(2)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在大小方面彼此不同。
(5)如(2)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在占空比方面彼此不同。
(6)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基于预定数据确定是否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7)如(6)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基于预定数据确定是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还是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8)一种信号控制系统,包括:
振动装置;和
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
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
其中,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以及
其中,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

Claims (8)

1.一种信号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
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
其中,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以及
其中,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以及
其中,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之一具有正值,并且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中的另一个具有负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在大小方面彼此不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在占空比方面彼此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基于预定数据确定是否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基于预定数据确定是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还是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二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二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
8.一种信号控制系统,包括:
振动装置;和
信号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对于振动装置的信号,和
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该信号,
其中,信号控制单元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和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以及
其中,在对该信号施加从参考电平到第一电平的改变的情况和对该信号施加从第一电平到参考电平的改变的情况下,在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每单位时间的加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彼此不同。
CN201410301285.2A 2013-07-05 2014-06-27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75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7732.1A CN109540169B (zh) 2013-07-05 2014-06-27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1867A JP2015014953A (ja) 2013-07-05 2013-07-05 信号制御装置および信号制御システム
JP2013-141867 2013-07-0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7732.1A Division CN109540169B (zh) 2013-07-05 2014-06-27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295A true CN104275295A (zh) 2015-01-14
CN104275295B CN104275295B (zh) 2018-12-28

Family

ID=521324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7732.1A Active CN109540169B (zh) 2013-07-05 2014-06-27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CN20141030128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75295B (zh) 2013-07-05 2014-06-27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7732.1A Active CN109540169B (zh) 2013-07-05 2014-06-27 信号控制装置和信号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009023A1 (zh)
JP (1) JP2015014953A (zh)
CN (2) CN1095401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0094B2 (en) * 2015-03-04 2017-03-2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directing motion of a writing device
US11402230B2 (en) * 2018-10-22 2022-08-02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Navig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navigation messag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4562A1 (en) * 2003-12-22 2005-06-23 Grant Danny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pt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operational modes
US20050275508A1 (en) * 2004-05-27 2005-12-15 Orr Kevin H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vibrator having different vibration intensities and method for vibrating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786632Y (zh) * 2005-04-14 2006-06-07 武汉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振动式压路机的压密实度分析仪
US20100270954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Hisao Ito Driving apparatus, optical apparatus, and driving signal control circuit
CN102375583A (zh) * 2010-08-12 2012-03-14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坐标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7784A (ja) * 1994-07-25 1996-02-06 Nikon Corp 移動装置及び移動装置の制御方法
US5999168A (en) * 1995-09-27 1999-12-07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accelerator for force feedback computer peripherals
US6801247B1 (en) * 1996-12-12 2004-10-05 Nikon Corporation Vibration reduction device and vibra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micro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use in vibration reduction device
US6693622B1 (en) * 1999-07-01 2004-02-17 Immersion Corporation Vibrotactile haptic feedback devices
JP2007089384A (ja) * 2005-08-22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US20130218456A1 (en) * 2006-02-16 2013-08-22 John S. Zelek Wearable tactile navigation system
US7468573B2 (en) * 2006-10-30 2008-12-23 Motorola, Inc. Method of providing tactile feedback
JP4395572B2 (ja) * 2007-04-13 2010-01-13 株式会社エスシーエー 形状記憶合金の機械振動を情報伝達手段とする触覚による情報伝達装置
US8621348B2 (en) * 2007-05-25 2013-12-31 Immersion Corporation Customizing haptic effects on an end user device
US11325029B2 (en) * 2007-09-14 2022-05-10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er apparatus
US9174123B2 (en) * 2009-11-09 2015-11-03 Invensense, Inc. Handheld computer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character and command recognition related to human movements
KR20110074333A (ko) * 2009-12-24 2011-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의 진동 발생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86619B1 (ko) * 2010-03-12 2010-10-08 이상훈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멀티입출력장치 및 방법
JP2012125135A (ja) * 2010-07-27 2012-06-28 Nihon Densan Seimitsu Kk 振動発生装置
KR101278293B1 (ko) * 2011-11-16 2013-06-24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복수의 액추에이터를 가상 물체의 속도에 따라 주파수를 변화시키며 순차 구동하되 감지되는 진동 자극의 위치가 연속적으로 변하는 영역을 생성하며 이동 진동파를 구현하는 이동 진동파 생성 방법
US9037400B2 (en) * 2012-06-26 2015-05-19 Jonathan Louis Tolstedt Virtual walking stick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KR101919400B1 (ko) * 2012-07-12 2018-11-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구동 신호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반도체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그 진동 조절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4562A1 (en) * 2003-12-22 2005-06-23 Grant Danny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pt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operational modes
US20050275508A1 (en) * 2004-05-27 2005-12-15 Orr Kevin H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vibrator having different vibration intensities and method for vibrating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786632Y (zh) * 2005-04-14 2006-06-07 武汉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振动式压路机的压密实度分析仪
US20100270954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Hisao Ito Driving apparatus, optical apparatus, and driving signal control circuit
JP2010259223A (ja) * 2009-04-24 2010-11-11 Fujifilm Corp 駆動装置、光学装置及び駆動信号制御回路
CN102375583A (zh) * 2010-08-12 2012-03-14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坐标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65928A1 (en) 2018-06-14
JP2015014953A (ja) 2015-01-22
CN104275295B (zh) 2018-12-28
CN109540169B (zh) 2022-09-16
US10733852B2 (en) 2020-08-04
CN109540169A (zh) 2019-03-29
US20150009023A1 (en) 2015-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33779A1 (en) Gloves with pressure sensors
CN107102728B (zh)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Goel et al. Gripsense: using built-in sensors to detect hand posture and pressure on commodity mobile phones
KR102216050B1 (ko) 운동경로 추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80321056A1 (en) Vibrating haptic device for the blind
CN102426486B (zh) 一种立体交互方法及被操作设备
JP2019050003A (ja) 触覚セルのアレイを用いた有形の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インタラクション及びジェスチャ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
EP308899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actile guidance
CN109284005B (zh) 一种融合静电力和振动的可穿戴式触觉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03314344A (zh) 触敏触觉显示器
JP2020013549A (ja) 動的システム識別に基づく適応触覚効果レンダリング
CN102508562B (zh) 一种立体交互系统
JPWO2015121970A1 (ja) 教育用触感提供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20130049152A (ko) 입체 인터랙션 시스템 및 입체 인터랙션 방법
US10733852B2 (en) Signal control device and signal control system
CN102508561B (zh) 一种操作棒
CN102508563B (zh) 一种立体交互方法以及被操作设备
CN103631374A (zh) 输入装置、输入系统、电子装置和感觉呈现方法
CN106228614A (zh) 一种场景再现方法和装置
KR20200075773A (ko) 사용자의 모션 또는 환경에 기초하여 햅틱 효과들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0532028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JP201907432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78160B1 (ko) 대전과 정전기 유도 현상을 이용한 웨어러블 입출력 장치
WO201317534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devices
Verplaetse Inertial-optical motion-estimating camera for electronic cinematr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